城市生态学 杨小波版 第四章 城市人口ppt

合集下载

城市生态学4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基本功能ppt课件

城市生态学4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基本功能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0
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外部功能:联系其它生态系统,根据系统内需要 输入和输出的物质能量,保持系统内部物质能量 流动的正常与平衡。 内部功能:维持系统内部物质与能量流动的循环 和畅通,并反馈各种流的信息,以调节外部功能, 同时将系统内剩余或不需要的能量输出到其它生 态系统。
一个国家、城市的能源结构反映该国或该城市生 产技术发展水平。
精选PPT课件
14
次生


能源
利用率
原生 能源
转化率 传输率

最终
能源

利用率

有用
能源

城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过程
精选PPT课件
15
精选PPT课件
16
精选PPT课件
17
城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与自然生 态系统比较)
精选PPT课件
20
人口流:包括人口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前 者即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后者反映城市 与外部区域之间人口流动中的过往人流、迁徙人 流以及城市内部人口流动的交通人流。
分类:劳力流和智力流
精选PPT课件
21
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
1.所需物质对外界有依赖性; 2.既有物质输入,又有物质的输出; 3.生产性物质远远大于生活性物质; 4.物流缺乏循环 5.物质循环在人为状态下进行 6.物质循环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物。
城市生态学
精选PPT课件
1
第四章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 基本功能
精选PPT课件
2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城市 定义:以空间和环境资源利用为基础、以人类社 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 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它是一个经济实体、 科学文化实体和自然环境实体的综合体。

《生态城市》PPT课件

《生态城市》PPT课件
20—36m2 • 建筑绿化用地率40%
城市人口密度: 市区平均人口密度
建成区平均人口密度
1·1万人/平方公里
1 ·7 7 万 人 / 平 方 公 里
在绿色城市中,生态优先是最基本的内涵。 它尊重自然,摆脱以人为先,忽视支撑人类生命的其它环境系统。
珍惜自然并与之共存,决不能干扰地球自然生物,危害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
在绿色城市中,局部利益必须置于整体环境利益之下,暂时性 利益必须服从于长期利益。
城市发展不能单纯注重生产和获
取而忽视有机体和生物群等稳定因
生态城市的模式
1990年 绿色城市 David Gordon 绿色城市是生物材料与文化资源以最和谐的关系相联系的凝聚提,生机勃勃,自养自立,生态平 衡
绿色城市的特点
是一种城市发展观念。:
是动态的,由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所组成。
是一个生态系统,应在一个确定的范围内实现其内部平衡。
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重复利用和资源循环再生等因素。
是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体系。 主要体现在其结构内部协调,功能要素协调以及其区域平衡。
绿色城市具有阶段性: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形态以及环境表现。
“绿色城市”的发展目标:
是促进全球生态功能的健康发展在地域范围内最大限度地 实现体能平衡、资源消耗和循环再生平衡,将区域性特征和高 新技术相结合等等。









溶解氧>6mg/L







<

mg/L
硝酸盐氮<10mg/L
pH


·

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PPT课件

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PPT课件
组成
城市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植物、 动物、微生物等)、非生物成分(土 壤、水、空气等)以及人类活动(经 济、文化、社会等)。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如城市布局、建筑密度等)、社会结构(如 人口分布、职业构成等)和经济结构(如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等)。
功能
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以及生态服务等功能,为城市 居民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
城市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01
02
03
04
环境污染
城市工业、交通和生活污染严 重,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问
题突出。
生态破坏
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大量 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绿地被占用 和破坏,导致生态功能退化。
资源短缺
城市人口密集,资源消耗量大 ,导致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短
缺问题严重。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生态系统 造成严重影响,如极端气候事
对未来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展望
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随着人类对生态系统重要性的 认识加深,未来将更加注重生 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工作,防 止生物多样性丧失,维护生态 安全。
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 展
未来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将更 加注重可持续性,通过合理规 划、绿色建设、低碳生活等措 施,降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 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目标。
生态系统的特点
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湿 地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海洋生态系统占据地球表面的海洋环境,拥有广阔的生态空间和丰 富的生物资源。
02 城市生态系统概述

ppt课件城市生态学

ppt课件城市生态学

现代城市生态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初~60年代
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城,将生物群落学的原理和观点用 于研究城市社会的结果,该派的主要理论认为城市土 地价值的变化与职务对空间的竞争相似,据此形成3 种城市发展模式(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理论)。
卫星城——源于田园城市理论。三个发展阶段:卧城、半 独立的卫星城、独立的卫星城。
5 环境承载力(environmental load capacity)——某环境状态和结构对人类 生存发展不造成危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类社会作用(规模、 强度和速度三方面)。
❖ 城市生态学研究现阶段研究方向
为使城市发展步入正常良性循环轨道, 为使日益严重的城 市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应该:
城市学(urbanology)——随着城市发展和人类认识的深化, 尤其是城市问题出现后,城市学研究内容由单一向多元,由 简单向复杂。将城市研究的成果与城市生态学的理论、原理 结合可以为解决当代城市问题提供有效的思维和途径。因此, 城市学也是城市生态学的重要学科基础。
人类生态学(anthropo-ecology)——研究人与其环境的相互关 系及规律,常把人口、资源与环境当作一个巨系统来综合研 究。当人类面对种种危机,尤其是“五大”危机时,生物学、 人类学、经济学、心理学、地理学以及环境学等领域的专家 都从各自角度研究和发展了人类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相对人 类生态学而言其研究范围较小,重在研究城市居民与环境的 关系及规律。因此,人类生态学也是城市生态学的一门学科 基础。
城市生态学的蓬勃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21世纪初
新建的大城市——吸取新的理论与技术,加之政府财力的 支持,建设新城。如印度的昌迪加、巴西的巴西利亚、 中国的深圳、珠海等。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国际计划——1975年,启动“关于人 类

城市生态学 杨小波版 第四章 城市人口ppt

城市生态学 杨小波版 第四章 城市人口ppt

(三) 城市人口承载力 1940,s 威廉福格特 公式为:C=B:E 公式为:
C: 某土地面积的承载力,指土地向人类提供饮食 某土地面积的承载力, 住所的能力; 住所的能力; B:指土地的生物潜力; B:指土地的生物潜力; 指土地的生物潜力 E:环境阻力 E:环境阻力
生态系统的人口承载力: 生态系统的人口承载力: CP=Sm/∑(Xⅰ/Pⅰ)+∑(Yⅰ∑Nji/Pi)
CP:某生态系统在保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 CP : 某生态系统在保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 , 人的食物链结构为(XiYi) i=1 人的食物链结构为(XiYi)( i=1,2,…I. j=1,2…J) j=1 的人口承载力; 的人口承载力; X: 年人均对第i种植物性食物需要量; 年人均对第i种植物性食物需要量; Y: 年人均对第j种动物性食物需要量; 年人均对第j种动物性食物需要量; Nji: 生态系统有关的第j种动物性食物对第i Nji: 生态系统有关的第j种动物性食物对第i种植物 食物需要量,即饲料转化率; 食物需要量,即饲料转化率; Sm: 生态系统中人类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 Sm: 生态系统中人类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 Pi: Pi: 第i种植物性作物的单产。 种植物性作物的单产。
五、城市人口分布(distribution) 城市人口分布(distribution) 城市人口分布指人口在城市空间的分布状况。 见图4 城市人口分布指人口在城市空间的分布状况。 (见图4-2) (一)人口迁移 人口在地理空间改变居住地的移动。 人口在地理空间改变居住地的移动。 (二)人口城市化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化和集中。 农村人口转入城市;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化和集中 。 农村人口转入城市 ; 农村人口就 地转化。 地转化。 (三)人口城市规划 以人口为主体对城市发展进行统筹安排、 合理布局的一种方法。 以人口为主体对城市发展进行统筹安排 、 合理布局的一种方法 。 (四)城市人口的分布格局 关于人口在城市中的水平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可分为四种类型: 关于人口在城市中的水平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 可分为四种类型 : 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均匀分布和散式分布。 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均匀分布和散式分布。

《城市生态系统》PPT课件

《城市生态系统》PPT课件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芝加哥的地理位置及其历史。芝加哥 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五大湖地区最大工业中心。位于伊利 诺伊州东北部,密歇根湖西南端。面积590.5平方公里, 人口278.4万(1990),其中黑人约占40%。大市区由库克 等6县组成,包括周围许多卫星城镇以及印第安纳州西北 滨湖地区诸城,面积12061.6平方公里。以芝加哥为中心 的480公里范围内,集中了全国近20%的人口。城市沿滨 湖平原向西、北、南展开,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1 月平均气温-4.3℃,7月平均气温23.7℃,年降水量875 毫木。常年盛吹来自密歇根油的东北风,有“风城”之称。 1804年在芝加哥河河口一带始建永久定居点。1833年在 皮毛贸易站基础上建立集镇。1837年设市。19世纪中叶起, 沟通五大潮地区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伊利诺伊-密歇根运 河建成,横贯大陆的中太平洋铁路等也相继通达,促进城 市工商业发展。20世纪初,中西部已是美国最大的谷物和 肉、乳产区,五大湖地区煤、铁资源等的开发,使芝加哥 迅速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和交通、工业中心,商业 和金融业也日趋繁荣。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勒提出生态系统(ecosystem) 一词,明确将有机体与它们的生存环境视为一个不可分离
的自然整体,并引入热力学的能量循环思想,对生态系统
进行研究。继坦斯勒提出生态系统概念后,美国学者林德
曼详细考察了生态系统的营养动态过程,提出了生态金字
塔能量转换的“十分之一定律”。进入50年代后。现代生态 学家广泛吸收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新科学、新方法,
深入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
和信息交换,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和抵抗干扰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发育和演化过程。
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是借用生态学进化论原 理,研究城市环境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依赖关系的系统。

《城市生态学》PPT课件

《城市生态学》PPT课件

3
城市生态学的形成
城市化在为人们带来许多益处的同时,也产生 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生态系统和 人民健康产生影响。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 面:
一是城市的气候变化(如热岛效应)和环境污染, 包括水、空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二是自然资源的耗竭与短缺,特别是淡水、化石 燃料、耕地的过度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三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如住
房紧张、交通拥挤、绿地减少、教育与卫生滞后
等。
精选ppt
4
城市生态学的形成
因此,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城市的生态建设问题。
从1992年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后,人居环境问题成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代城市的发展正在摆脱过去传统的以建筑和视
觉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而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协调
达尔文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1866年Ernst Haeckel(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
创始了生态学
精选ppt
6
1. 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环境”是物理环境(温度、可利用水等)和生 物环境(对有机体的、来自其他有机体的任何影
响)的结合体。
生态学(ecology) —最早由德国动物学家 E.Haeckel于1866年提出,但概念狭窄,局限于动 物。E.P.Odum(1971)曾提出:“生态学是研究
城市生态学 Urban Ecology
精选ppt
1
参考资料:
杨小波等主编.城市生态学.2005,科学出版社
李博主编.生态学.2000,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金屯主编.应用生态学.2003,科学出版社
杨志峰等主编.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2004,科 学出版社

城市生态学(4.4.2)--城市人口动态

城市生态学(4.4.2)--城市人口动态

第四节 城市人口动态一.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动态是关于城市人口在时空上数量变化规律,主要涉及到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人口增长。

聚集在城市区域内的众多的人口,构成了城市的人口规模。

城市合理人口规模是每个城市的经济、社会、人口健康发展的基础。

城市首先是产生聚集效益的人口集中区域,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经济和科学文化的聚集效益,同时城市的用地规模,各种建筑和工程设施规模、生产力规模和消费力规模等均与城市人口规模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研究领域中,城市人口动态研究是主要的内容之一。

目前进行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根据城市发展中对经济活动人口的增长要求和经济活动人口占总人口的合理比例,确定规划期末的城市总人口;另一类是根据人口增长的速度、人口构成的特点及人口政策等社会因素,确定合理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数,再根据城市发展的可能条件,城市人口的承载力等确定合理的机械增长率,计算机械增长人口和预测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

(一)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数(率)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城市中年净增人口数与城市总人口数之比,通常用千分数(‰)来表示。

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口 - 年内死亡人口)/年人口)×1000‰或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城市人口出生和死亡相互作用下的人口自然增减状况的一项指标,较长时间的资料,可以表示一定社会条件下城市人口再生产规律,是编制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

(二)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迁入和迁出的差数。

计算公式:某一时间城市人口机械变化率=((某一时间迁入人口数 - 某一时间迁出人口数)/某一时间平均人口数)×1000‰城市人口机械变化,主要与城市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与城市规模、职能变化、劳动力状况变化以及政府机关的决策也有密切关系。

城市生态学PPT参考课件

城市生态学PPT参考课件
11
城市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
2. 巴黎的改建
自17世纪以来,巴黎一直按着古典美学原则进行建设,把城市的道路和广场 构成美丽的图案,推崇圆广场放射线型的路,讲究轴线、构图。
由于没有系统规划,尤其工业革命后,巴黎城市愈发突出发展混乱无序,交 通拥堵,用水排水基础设施差等问题。 1852-1870年,奥斯曼主持了巴黎改建。
城市生态学
URBAN ECOLOGY
1
目录
CONTENTS
城市 生态 学
参考 书目
城市生态学,杨小波,科学出版社 城市生态学,宋永昌等,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 城市生态学,于志熙,北京:中国林业出
版社 城市生态学新发展,同济大学出版社 城市及城市化的生态学过程及问题探讨,
钟晓青,张宏达,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Vol.11,No.3.1998:16-18
持续发展道路; 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城市生态评价方法,城市规划原理与方法、城市
生态规划原则与程序、城市生态设计规程与方法,以及城市生态规划设 计优化; 城市生态建设与管理 :城市自然环境、生态景观、生态园区、生态社区、 生态人居的建设规程与管理办法; 城市生态学应用部分
3
第一章 绪论
学习内容
一、城市生态学定义 二、城市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 三、城市生态学的学说 四、城市生态学的任务与应用 五、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原则 六、城市生态学研究方法
城市生态学为解决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供合理、有效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10
二、城市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城市生态学的萌芽阶段---20世纪以前 1. 中国古代城市生态学思想 390B.C,商鞅第一个提出了具有城市生态学思想的认识: ①在一个地区的土地组成上,城镇道路要占10%,才较为合理; ②主张增加农业人口,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为100:1,最多不小于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及程序课件PPT课件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及程序课件PPT课件


污境
染规

物划

境 总措 关
质 量施 性
量 控与 指
指 制管 标

指理
标指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及程序 课件(PP T41页)
三环境预 测
环境预测是根据过去和现在所掌握环境方面的信息资料推
断未来,预估环境质量变化和发展趋势。环境规划预测的主要 目的就是预先推测出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某个水平年时的环 境状况,以便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出具体的安排和部署。
生态经济功能,是生态系统所支持的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功能, 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污染控制、生态工业、 生态保护等。
生态功能分区一般根据气候、地理及生态环境特点,要确定其 主导生态功能和辅助生态功能,依次划分生态功能的一级区(亚 区)、二级区(子区) 。
1 生态功能区划原则
重点突出
生态完整性
第三,征求各有关部门意见,将初步拟定的生态区划方 案,利用各种形式征求各有关部门的意见,经调整、修改后 形成生态区划方案,作为制定生态建设及生态保护规划的基 础。
五 生态容量与生态位确定
1
生态容量概念及计算
2
生态位概念、分类和计算
生态容量概念
生态容量是在哈尔滨生态市规划报告首次提出来的新概 念,它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 产力的地域空间,是由环境容量所决定的生命活动空间。
环境信息收集的内容 环境信息收集的来源 环境信息采集的方法
内容应包括与规划有关的一切经济的、 社会的、科技的、人文的以及自然、 地理、生态、污染情况等
先前的环境规划、计划及其基础资料、 图件;统计部门历年的统计资料;有关 部门的规划和背景资料;环境科研部门 收藏的文献资料;环境监测部门的有关 资料和历年的环境质量报告书;专家系 统提供的信息情报; 为规划编制而专门进行的实地考察、测 试所得的资料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概论课程专题:城市人口动态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概论课程专题:城市人口动态
all’re nature’s
2.人口政策指南
通过对年轻人群的税收为老年人群提供照顾和 经济资助。如果父母年老时子女的可见边际收益下 降(被代替了),那么每个家庭期望的子女数量将 下降。税收仅仅是收入的再分配,对福利的影响是 中性的。但是,如果降低子女私人的边际收益,则 可成功的减小家庭规模(仅以极小的或根本无须社 会成本) 。
市中以住宅位置改变为标志的城市地域范围的人口 (住户)移动。也称为城市内的迁移。
all’re nature’s
4.城市流动人口和人口迁居
⑷人口迁居的基本原因 ❖迁居者本身因素 —迁居者的需求 —迁居者的文化心理
all’re nature’s
4.城市流动人口和人口迁居
❖外界的影响 —社会环境 —城市规划与建设 —经济发展与住宅建设 —人口政策 —土地制度 —住房政策
all’re nature’s
3.城市人口规模
3.1 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⑴概念: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分为城市中年净增人口数与城市总人
口数之比(%)
⑵计算公式:
人口自然增长率=
年内出生人口-年内死亡人口 年人口×100%

=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all’re nature’s
3.城市人口规模
3.2 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 ⑴概念:
all’re nature’s
2.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
❖ 人口越多将总体上倾向于增加生态压力,促使农业 耕作方式的改变,特别容易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 人口增长率提高将导致实际人均收入的下降,这将 加剧了对环境的压力。
❖ 尽管我们对上述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但对于因人 口不断增长所产生的经济和引起的环境后果还没有 形成共识。其主要困难在于:面对价格或其他相对 稀缺指标的改变,人类行为调整尺度存在着很大的 不确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人口环境容量观 1、 乐观论 认为地球可以养育50 认为地球可以养育50 b,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 ①地球陆地还有大量资源尚未开发利用; 地球陆地还有大量资源尚未开发利用; ② 人类对海洋资源 , 包括海底和海水资源的开 人类对海洋资源, 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③ 高度发达的经济条件是合理和优化环境的基 础,环境污染和环境退化都是暂时的; 环境污染和环境退化都是暂时的; ④科学技术正以跳跃速度发展。 科学技术正以跳跃速度发展。
(三) 城市人口承载力 1940,s 威廉福格特 公式为:C=B:E 公式为:
C: 某土地面积的承载力,指土地向人类提供饮食 某土地面积的承载力, 住所的能力; 住所的能力; B:指土地的生物潜力; B:指土地的生物潜力; 指土地的生物潜力 E:环境阻力 E:环境阻力
生态系统的人口承载力: 生态系统的人口承载力: CP=Sm/∑(Xⅰ/Pⅰ)+∑(Yⅰ∑Nji/Pi)
一、城市人口数量
城市区域内人口的总个体数, 城市区域内人口的总个体数,含固定人口总数和 流动人口总数。 流动人口总数。 城市人口的数量是不断的变化的, 城市人口的数量是不断的变化的,由人口的出生 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四个参数决定。 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四个参数决定。
Nt+1=Nt+B-D+I-E +B-D+INt是时间t的人口数量; Nt+1是1个时期后人口数量; 是时间t的人口数量; 个时期后人口数量; B.D.I.E分别是在时间 t+1期间出生 B.D.I.E分别是在时间t和t+1期间出生(born)、死亡 分别是在时间t 期间出生(born)、 (decease)、迁入(immigrate)、迁出(emigrate)的个体数 (decease)、迁入(immigrate)、迁出(emigrate)的个体数。 的个体数。
城市的巨型化(megalopolitanization) : 城市的巨型化 (megalopolitanization): 许多城 市, 连同它们的广大郊区同时发展,扩大,最后 连同它们的广大郊区同时发展,扩大, 连成一片绵延不断的广大建成区。 连成一片绵延不断的广大建成区。 6个大都市带 :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 个大都市带: 带 , 日本东部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 欧洲西北 日本东部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部大都市带, 美国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 部大都市带 , 美国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 , 英格 兰大都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 (J.Gottmann,大都市带,1989)。 (J.Gottmann,大都市带,1989)
第四章 城市人口
第一节 城市化与城市人口概念 第二节 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城市人口的分类 第四节 城市人口动态 第五节 城市流动人口和人口迁居 第六节 城市人口与城市环境相互关系分析
第一节城市化与城市人口概念
一、城市化 城市形成于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过程中。 城市形成于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过程中。 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 始于10,000年前 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始于10,000年前,即早 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 年前, 期的农业时期(early phase)。 期的农业时期(early farming phase)。 第二次分工出现了商业和手工业 第二次分工出现了商业和手工业,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 出现了商业和手工业, 乡村,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城市, 乡村,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城市,称之为早期城市时 phase),约始于5 000年前的 年前的Mesopotamia、 期(early urban phase),约始于5,000年前的Mesopotamia、 China、India。 China、India。 1800’ 1800’s 的 工 业 革 命 , 人 类 社 会 进 入 了 现 代 技 术 时 期 (modern technological phase)。 phase)。
五、城市人口分布(distribution) 城市人口分布(distribution) 城市人口分布指人口在城市空间的分布状况。 见图4 城市人口分布指人口在城市空间的分布状况。 (见图4-2) (一)人口迁移 人口在地理空间改变居住地的移动。 人口在地理空间改变居住地的移动。 (二)人口城市化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化和集中。 农村人口转入城市;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化和集中 。 农村人口转入城市 ; 农村人口就 地转化。 地转化。 (三)人口城市规划 以人口为主体对城市发展进行统筹安排、 合理布局的一种方法。 以人口为主体对城市发展进行统筹安排 、 合理布局的一种方法 。 (四)城市人口的分布格局 关于人口在城市中的水平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可分为四种类型: 关于人口在城市中的水平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 可分为四种类型 : 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均匀分布和散式分布。 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均匀分布和散式分布。
CP:某生态系统在保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 CP : 某生态系统在保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 , 人的食物链结构为(XiYi) i=1 人的食物链结构为(XiYi)( i=1,2,…I. j=1,2…J) j=1 的人口承载力; 的人口承载力; X: 年人均对第i种植物性食物需要量; 年人均对第i种植物性食物需要量; Y: 年人均对第j种动物性食物需要量; 年人均对第j种动物性食物需要量; Nji: 生态系统有关的第j种动物性食物对第i Nji: 生态系统有关的第j种动物性食物对第i种植物 食物需要量,即饲料转化率; 食物需要量,即饲料转化率; Sm: 生态系统中人类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 Sm: 生态系统中人类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 Pi: Pi: 第i种植物性作物的单产。 种植物性作物的单产。
(二)城市人口过密化 城市人口密度过大,超过合理密度的状态, 城市人口密度过大,超过合理密度的状态,是人 口在城市过度集中的表现. 口在城市过度集中的表现. 东京、 东京、纽约等是公认的过密城市上海城市化地域 面积为东京的40% 面积为东京的40%。 发达国家大城市地域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半径 50km的实际城市化范围内,而中国则为10km。 50km的实际城市化范围内 而中国则为10km。 的实际城市化范围内,

城市化的特点是: 城市化的特点是: (1)人口集中; 人口集中; (2)产业集中; 产业集中; (3)能源结构改变; 能源结构改变; (4)需水量增加; 需水量增加; (5)交通便捷; 交通便捷; (6)信息传递快速; 信息传递快速; (7)不透水地面增加; 不透水地面增加; (8)绿地减少; 绿地减少; (9)人们相应的生活习惯改变。 人们相应的生活习惯改变。
城市化(urbanization): 城市化(urbanization): 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 程 ” (《 简 明 不 列 颠 百 科 全 书 》 ))。 (Encyclopedia))。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农村地区转变为城 市地区(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 市地区 ( 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 ) 的过 <<中国大百科全书 ) 中国大百科全书>> 程(<<中国大百科全书>>)。 表现为两种形式: 表现为两种形式: (1)城市数目增加; 城市数目增加; (2)各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各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第三节 城市人口的分类
一、城市人口的服务结构分类 分为基本人口 服务人口、被托养人口三大类 分为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托养人口三大类。 基本人口、 三大类。 二 、 城 市 人 口 职 业 结 构 分 类 (employment structure) 城市人口职业结构:劳动人口在各个社会部门 城市人口职业结构: 所占的比例。 所占的比例。 分为生产性劳动人口 非生产性劳动人口; 分为生产性劳动人口; 非生产性劳动人口; 非劳 生产性劳动人口; 动人口。 动人口。
4个正在形成的大都市带:美国西部 个正在形成的大都市带: 沿岸,巴西南部沿海,意大利北部波 沿岸,巴西南部沿海, 河平原,中国珠江三角洲。 河平原,中国珠江三角洲。 共同特征:良好地理位置和自然条 共同特征: 件,适于人类居住,适于耕作和交通 适于人类居住, 联络,国家或洲际大陆, 联络,国家或洲际大陆,乃至全世界 的政治,经济中心。 的政治,经济中心。
三、城市人口 文化结构分类 根据文化构成分类, 一般分为七岁上学前、 根据文化构成分类 , 一般分为七岁上学前 、 文盲、小学学历、 文盲 、 小学学历 、 中学学历和大学学历五大 类。 不同的行业分类不同, 如大学教师分: 不同的行业分类不同 , 如大学教师分 : 大 学本科、硕士和博士学历三大类或高级、 学本科 、 硕士和博士学历三大类或高级 、 中 初级职称和实习教师四大类。 级、初级职称和实习教师四大类。 四、城市人口 民族结构分类 指根据民族结构的特征进行的分类。 指根据民族结构的特征进行的分类。
二、 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age structure) 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age
反映不同年龄的个体数量的分布情况。 反映不同年龄的个体数量的分布情况。 一般将人口划分成:托幼年龄、中小学年龄、 一般将人口划分成:托幼年龄、中小学年龄、 劳动年龄和老龄; 幼龄、中龄和老龄。 劳动年龄和老龄;或:幼龄、中龄和老龄。 人口年龄结构模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人口年龄结构模型:增长型、 老龄级 中龄级 幼龄级
三、 城市人口性比 人口总数某个龄级的个体中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人口总数某个龄级的个体中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城 市 人 口 性 别 构 成 (sex structure of urban population)是城市人口自然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 population) 是城市人口自然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 。 是城市人口自然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 四、 城市人口密度 (一)城市人口密度(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城市人口密度(urban 城市人口密度: 城市人口密度 : 指城市区域内单位面积上居住 的人口数。 的人口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