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简史1

合集下载

中外翻译简史

中外翻译简史

中外翻译简史一、中国翻译简史从现有史实来看,中国翻译史始于东汉末年安世高的佛经翻译。

大体经历了五个高潮。

1. 佛经翻译(公元148年至1111年)佛经翻译始于东汉,盛于唐朝,式微于北宋,元以后为尾声。

起始阶段(公元148—31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安世高,译籍30部,41卷,现存22部,26卷;支谦,译有《大明度无极经》。

兴盛阶段(公元317—617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释道安,编有《众经目录》,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中提出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倾向于直译;鸠摩罗什,共译74部,现存39部,如《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金刚经》等,倾向于意译;真谛,共译64部,现存26部,如《摄大乘论》等;彦琮,共译23部。

全盛阶段(公元618—90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玄奘,通称“三藏法师”,629年前往印度那烂陀寺求学,带回梵文经典657部,十九年中共译经论75部,1335卷,主持了译场,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和“五不翻”原则。

2、明末清初科技翻译主要是耶稣会士和中国士大夫相结合进行的,汉译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古希腊哲学、科学等。

从事或组织翻译的代表人物有: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利玛窦(Matteo Ricci)、汤若望(Jean Adam Schull von Bell)、林则徐、魏源、李善兰、徐光启、徐寿等,主要译作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奇器图说》、《四洲志》、《西艺知新》及续编等。

另外,还设有我国最早的培养翻译人才的外语学校——四夷馆(明代),创办了同文馆、京师译学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墨海书馆、益智书会、文会馆、广学会等翻译编译机构。

3、清末民初的社科、文学翻译清末民初的社科翻译属严复最为著名。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几道。

译西学颇多,影响深远,如:《天演论》(T. Henry Huxley,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原富》(Adam Smith, Inquiry into the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群学肄言》(H. Spencer, Study of Sociology),《群己权界论》(John Stuart Mill, On Liberty),《社会通诠》(E. Jenks, History of Politics),《法意》(C.D.S. Montesquien, Spirit of Law),《穆勒名学》(John Stuart Mill, System of Logic),《名学浅说》(W.S. Jevons)等。

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

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

• 支娄迦谶简称支谶,是后汉桓帝末年(公元167年顷) 从月支来到洛阳的译师。他通晓汉语,除了独自翻 译而外,有时还和早来的竺朔佛(一称竺佛朔)合作。 他译经的年代是在灵帝光和、中平年间(178—189), 比安世高稍迟,译籍基本上属于大乘,内容广泛; 可见他的学问广博,思想细致,但他后来不知所终。
娄迦谶 支亮 支谦
《安般守意经》
• 1、3 竺法护:月支人,译175部佛经
2、1释道安:设置“译场”
2、2 鸠摩罗什:天竺人 (即印度)主张“意 译”,他的译著为我国 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
• 3、1 真谛:印度佛教 学者应梁武帝之聘来 到中国,他译了49部 经论,对中国佛教思 想有较大影响。
❖4、1释彦琮:梵文造诣很深
• 安世高年幼时,即以孝行闻名全国,禀性聪敏仁慈, 又勤奋好学,因此,精通各国的典籍,对于天文、地 理、医药、异术,没有不通达,甚至还擅长飞禽走兽 的语言。有一天,安世高走在路上,仰头看见一群飞 翔的燕子,忽然转身告诉同伴说:‘燕子说,等会儿 一定有送食物的人来。’不久,他的话果真应验了, 众人都感到非常奇异,一传十、十传百,安世高俊逸 的美名,遍传整个西域。安息国王逝世后,安世高更 深深地思惟人间苦空无常的道理,更厌恶色身的系缚, 服孝之后,就让王位给叔父,专心致志出家修道。安 世高出家之后,精进不懈,于是博通经藏,并常常讽 诵修行禅经,能穷尽其中的奥妙。不久,便四处云游, 度化有缘,历经许多国家,最后来到我国。他的才华、 悟性高人一筹,凡是听闻过的事物,皆能通达,居住 在我国,很快即通晓华语。于是,他展开翻译佛经的 工作。
• 就译文的内容而言,纯粹译出他所专精的经典; 就译文的形式而言,偏重于直译,力求保存经典 的本来面目。安世高既通晓华语,又采取直译的 方式,故能正确地掌握经文的原意,且说理明白, 措辞稳当,不铺张、不粗俗,恰到好处。从安世 高翻译的经典中,所呈现的学说思想,几乎是属 于部派佛教上座部的系统。安世高在我国共二十 余年,译有《八大人觉经》、《安般守意经》、 《阴持入经》、《阿毗昙五法行经》、《大比丘 三千威仪》、《坚意经》、《处处经》、《道地 经》等约三十四部四十卷(一说三十五部,四十 一卷)。不过,关于安世高的译经内数,历来的 经录家各有不同的说法。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百科知识—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3“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4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五四以后---当代)古代佛经翻译(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起步或草创阶段)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代表人物支谦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

支谦的译述比较丰富:约三十年间,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为安世高、支谶以后译经大师。

支谦自译的经也偶尔加以自注,像《大明度无极经》首卷,就是一例。

这种作法足以济翻译之穷,而使原本的意义洞然明白。

特点1主要力量: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2翻译全凭口授3大多才有直译法5佛经内容经常采用中国本土道家思想古代佛经翻译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末(发展期)释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释道安,南北朝时高僧,翻译家。

本姓卫,常山抚柳(河北冀州)人。

总结了汉代以来流行的佛教学说,整理了新译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释迦牟尼)为姓。

主要监督翻译了《四阿含》等。

主张直译,不增不减,只做词序调整。

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彦琮(557—610年),俗姓李,邢台隆尧县双碑人,隋代著名高僧,他精通梵文,也是我国佛教史上屈指可数的佛经翻译家和佛教著作家。

《辩正论》里翻译要例八备十条:就是对做翻译人的具体要求和翻译要求。

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 )(公元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

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

(完整word版)中国翻译史1

(完整word版)中国翻译史1

History of TranslationTeaching PlanTeaching Contents:1.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2. An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countri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中国翻译史的大致分期1。

由汉代到唐宋的上千年的佛经翻译【支谦、道安、鸠摩罗什、昙无谶、法显、谢灵运、真谛、彦琮、慧远、玄奘、不空】2.明清交替之际的科技翻译【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熊三拔、李之藻等】3。

清末民初的文学和科技翻译【李善兰、华蘅芳、傅兰雅、林纾、严复、梁启超等】4。

民国时期的翻译【赵元任、朱生豪、林语堂】5. 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翻译【傅雷、钱钟书、杨绛】Lecture 1 佛经翻译I.关于翻译的早期记载《册府元龟·外臣部·鞮(di)译》记载,周时有越裳国“以三相胥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礼记·王制》翻译的不同称呼:“象寄”、“象胥”、“鞮译”“舌人”寄send; entrust; rely on象be like; resemble;image译translate;interpret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是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首译诗。

秦汉时期对“翻译官”的种种称谓:“行人”、“典客”、“大行令”、“大鸿胪”、“典乐”、“译官令"、“译官丞”等。

到汉朝,我国主要的外事活动是对北方的匈奴用兵,故翻译活动逐渐用“译”来统称了。

中国翻译简介

中国翻译简介


存在问题
中国翻译理论存在的问题
中国翻译理论界长期争论 没有一部系统科学的奠基之作 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翻译理论及本国翻译理论

阅读书目
,1984
建议阅读书目
1992
《 翻

译 论 集
新 璋







《 中

国 译 学
福 康



稿

,
外 教 社
,
1998
《 中

国 翻 译
祖 毅



,
对 外 翻 译 出 版 公 司
董秋斯:《论翻译理论的建设》(1951) ——第一次提出建立翻译学的主张
80年代后我国翻译理论逐渐形成各种流派
研究我国传统翻译理论为主和研究介绍西方翻译理论为主 的两大流派 传统译论代表人物:
罗新璋、马祖毅、陈福康、刘宓庆等 西方的译论代表人物:
蔡毅、许军、谭载喜、廖七一等。
我国翻译理论
罗新璋:《翻译论集》(1984) 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 “案本——求信——神似——化境”。

发展线索
支谦对翻译学的贡献
支谦之翻译
提出“难译论”:“天竺言语,与汉异音。云其书为天 书,语为天语。名物不同,实传不易。”
首创:改“胡音”为汉意的翻译方法;合本;加注;
支谦尚文,后人尊他为“文”派的代表人物
道安对翻译学的贡献
道安之翻译
提出:“五失本,三不易”:
译梵(胡)为秦,有五失本也: 一者,梵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 二者,梵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可,斯二失本也。 三者,梵语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之,三失

中国翻译简史1

中国翻译简史1

• “失本”的五种情况是:①梵文的词序 是颠倒的,译时必须改从汉语语法; ②梵经质朴,而汉人喜欢华美,要使 读者满意,译文必须做一定的修饰; ③梵经中同一意义,往往反复再三, 译时不得不加以删削;④梵经于结尾 处,要做一小结,将前文复述一遍, 或一千字,或五百字,译时也得删去; ⑤梵经中话已告一段落,将要另谈别 事时,又把前话简述一遍,然后开始, 译时则又必须删除。
草创时期 • 早期佛经翻译的主要标志:外国 人主译。 • 译经数量:共译经书近570部。 • 杰出的佛经翻译家:安清、支谶、 支谦、竺法护 • “译界开创二杰”:安世高、支 谶
安清
• 安清(安世高):通晓华语,故译文比较能正确 地传达出原本意义。总的来说,偏于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 • 註:安世高,公元二世紀時人。本名清,是西域 安息太子,特別信仰佛教。當輪到他繼承王位時, 他就讓位給叔父,出家修行。精研佛學。當安世 高來到洛陽時,佛教的信奉者多把佛教當成是一 種神仙方術,祈求長生。安世高認為應當讓人們 了解佛教,於是萌發了譯述佛經的宏願。安世高 共譯佛經三十五部四十一卷。他是中國佛教史上 第一位譯師,從他開始中國才有佛學。
中国翻译简史
• “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 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 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 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 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 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 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 以能长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 翻译之为用大矣哉!” --- 季羡林
• 译经数量:据梁僧祐《出三藏记集》 的记录,有一百五十九部、三百零 九卷。 • 译作:《正法华经》、《修行道地 经》、《阿惟越致遮经》等 • 译经特点有三: 种类繁多、范围广阔; 存真偏质,提高质量; 助译者多,共襄其成。

1中国翻译的历史

1中国翻译的历史

二、表达阶段 表达阶段就是译者把自己从原文所理解的 内容用本民族语言重新表达出来。表达的 好坏主要决定于对原文理解的深度以及对 译文语言的修养程度。
(一)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 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 的形式(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 地方色彩等) Word-for- word, literal translation…
南北朝 梁武帝 真谛 从隋代(公元590年)起到唐代,是我国翻 译事业高度发展的时期。 代表人物:玄奘。 主要方向: 佛经的翻译 提出的主张:“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忠实、通顺)
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在 佛经翻译呈现颓势时,出现了以徐光启、 林纾、严复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 文化、哲学的翻译家。 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的欧几里德的《几何 原本》Elements 林纾翻译160多部作品。
3. 不断吸收和丰富各种基础知识。
After lunching in the basement of the Medical School, Philip went back to his rooms. It was Saturday afternoon, and the landlady was cleaning the stairs.
(二)意译 意译要求译文能够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 但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sense-for-sense, liberal translation , free translation…
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 你以为我是好欺骗的吗? Don’t cross the bridge till you get to it. 不必担心太早(必自寻烦恼)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Chapter1中国翻译简史Three peaks of translation in history1)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classics: the first peak支谦,鸠摩罗什,真谛,玄奘2)the translation of book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econd peak徐光启(科学译祖),李之藻3)th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classics: the third peak1,严复信faithfulness,意义不背原文达expressiveness,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以最准确、最生动的译文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雅elegance,译文本身的古雅《天演论》《法意》《原富》《名学》》《群己权界论》2,梁启超学术界的鸿儒用资产阶级思想方法研究中国历史3,林纾儆醒人心,反帝救国;开创中国翻译事业的先行者和奠基人《巴黎茶花女遗事》,《王子复仇记》Transl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1919 to 19494, 鲁迅对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的重要贡献(一)开辟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第二潮流(二)我国近代翻译史上的重大变革翻译思想(一)“易解、丰姿”双重标准(二)“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与“以信为主,以顺为辅”5,瞿秋白大众化原则,“绝对正确,绝对白话文”的思想翻译《国际歌》6,郭沫若重译家责任, 重视译者主体性;强调的翻译动机7,林语堂翻译是一门艺术;翻译的标准:忠实、通顺和美8,朱光潜西方美学翻译Transl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1949 to the present time9, 茅盾“神韵说”;创造性翻译论10,傅雷神似说强调原文精神和韵味的重现11,钱钟书化境论,强调译者流畅、地道的本族语12,王佐良以诗译诗;为读者着想, 译文要可靠、可读13,许渊冲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文学翻译是艺术;以诗译诗;贯彻再创作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中国翻译简史

2-中国翻译简史
第5页,共17页。
▪ 严复根据自己的翻译实践,参照古代翻译佛经的经验,在 天演论 卷首的译例 言 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一八九八年)
▪ 《马氏文通》作者马建忠一八九四年提出了善译标准,包括三大要求:一、译 者要对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异同;二、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 语气,把它表达出来;三、译文与原文毫无出入。
经》。他所译的经文变而不滑,质朴而不粗俗,因而被称为直译的鼻祖。
* 十六国时期,前秦国王苻坚热心提倡佛教,并将其奉为国教。他 请来释道安成立了专门的译经机构“译场”,道安推荐并组织众多 译经大师从事翻译工作,其中鸠摩罗什是最知名、成就最大者。他 共译了《金刚经》、《法华经》等39部,313卷。译著文字优美、畅 达,忠实地再现了原著的道理,具有“天然西域之情趣”。鸠摩罗 什开了意译的先锋,译文妙趣盎然,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他 还进一步完善了译场,原来的译场只有“口授、传言、笔授”三个 环节,他增加了“校对”这一环节。译完作品之后写上译者的名字 一也是从他开始的。梁启超评价他所译经文为“秦梵两娴,诵写自 在,信而后达,达而后雅”。
▪ 鲁迅译《毁灭》、《死魂灵》等。他的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
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反对胡译乱译,主张“宁信而不顺”的原 则。他主张直译是为了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貌,不同于“死译”。
▪ —— 一九四九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翻译事业也得到了解放,翻译工作在党的领 导下不断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理论方面也日益充实完善。
《译例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他写道;“译事三 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作为翻译标准,这三个字的提法简明扼要,层次分明, 主次突出。因此尽管人们对这三个字尤其是对“雅”字的解释存在着 分歧,但许多年以来,“信、达、雅”始终没有被我国翻译界所废弃, 有些翻译工作者仍然沿用这三个字作为当今的翻译标准。总之,严复 对我国翻译事业是有很大贡献的。

第一讲 中国翻译简史

第一讲 中国翻译简史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 支谦 三国时佛经翻译家。东汉末年,避乱入吴,博览群 书,通晓六国语言,才学深澈,内外通备,得到孙 权赏识。
❖ 有意识地变通原文,删减原本中繁复的表达,减少 胡音在译本中的比重,改‘胡音’为汉意,减少胡 语即音译在译本中的比重,也就是用意译取代音译。
❖ 其译文:文质调和。
第一讲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 不同学者对我国的翻译史有不同的划分。
马祖毅(陈福康,2005:v) ):五四运动 (1919年)前有三次翻译高潮: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 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 的西学翻译。
陈福康( 2005:v ):古代、晚清、民国、1949年 以后四个时期。
重 “文”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重 “质”
《Huang Feihong》
《纵横四海》
《Once a Thief》
《Cross Four Oceans 》
《 Blood and Sand 》
《碧血黄沙》
《血与沙》
《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 《飞越疯人院》
唐代(全盛时期)的佛经翻译
❖ 玄奘
在译经的数量和译论贡献方面 皆无人出其左右。也是我国历 史上促进中印友好和文化交流 的首屈一指的人物。 ❖ 河南人,唐太宗贞观三年从长 安出发,西出敦煌,四年后展 转到达印度,至贞观十九年回 到长安。往返十七年,行程五 万里,历尽艰辛,使他成为一 个传奇人物。
❖ 玄奘带回佛经650余部,数量之多,品类之 富,空前未有。谢绝官职,献身译经事业。
❖ 支谦所作《法句经序》,一般认为是现存最早带 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文章。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鉴赏
• • • • • • • • • • • • • 这几年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 These years China has taken place great changes. 2.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these years. 3. China has witness great changes these years. 我们都尊敬系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1. We all respect the experienced aged teachers in our department. 2. We all respect the experienced senior teachers in our department. 我们的基础教育相对薄弱. 1. Our fundamental education is quite insubstantial. 2. Our elementaryl education is quite insubstantial. 昨天晚上我们玩得很愉快。 1. We played very pleasantly last night. 2. We enjoyed ourselves very much last night.
东晋道安: 五失本,三不易;
• “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 • 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可,斯二失本也; • 三者,胡语委悉,至于咏叹,叮咛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 本也; • 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 失本也; • 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 然《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 时,一不易也; • 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 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 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 易也。”

中国翻译简史第一讲PPT26页

中国翻译简史第一讲PPT26页

中国翻译简史第一讲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中国翻译史简介

中国翻译史简介

中国翻译史简介我国的翻译史可上溯到西汉哀帝时代,差不多有两千年的历史。

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1第一阶段:东汉桓(huan)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四八年)到南北朝,历经四百多年。

中国翻译史的一页是从翻译佛经时揭开的,译者是安世高,波斯(今伊朗)人,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

后来月支国(西域)人娄迦谶(chen)来中国,他译了十多部佛经。

支娄迦谶译笔生硬,读者不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大概就有直译和意译这一类问题了。

他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的人。

就在那时,月支派里还出现了一个名叫竺法护的大翻译家,他译了一百七十五部佛经,对于佛法的流传贡献很大。

这些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行为。

到了符秦时代,翻译事业出现了一大进步,成为有组织的活动。

在释道安的主持下设置了译场。

道安自己不懂梵文,惟恐翻译失真,主张严格的直译,因此在他主持下翻译的《鞞(bi)婆沙》便是一字一句地翻译下来的。

道安在这期间请来了天竺(即印度)人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考证了以前的佛经译者,批评了翻译的文体,检讨了翻译的方法。

他全改以前群家的古直风格,主张意译,改正了过去音译(transliteration)的弱点,并提倡译者署名。

再后来,一个名叫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来到中国,译了四十九部经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1.2第二阶段:从随代(公元五九O年)起到唐代,是我国翻译事业的鼎盛时期。

隋代历史较短,译者和译经都不多,其中有释彦琮(cong)(俗姓李,赵郡人)者,梵文造诣很深。

他对于翻译理论,曾有比较透彻的发挥,认为译者应该:(一)“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二)“襟(jin)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三)“耽于道术,澹(dan)于名利,不欲高炫”。

在他以后,出现了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与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我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六二八年)出发去印度(天竺zhu)求经,十七年后才回国。

中国翻译简史(1)

中国翻译简史(1)

五四时期
“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 “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开创了一个新 的历史时期,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 无产阶级文学作品。 翻译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 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 东西方各国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和苏 联的作品。 开始由我国近代翻译史上卓越的先驱者鲁迅、 瞿秋白等前辈介绍进来。
二、隋-唐-宋时代 唐 宋时代
二、隋-唐-宋时代 唐 宋时代 从隋代(公元五九0年)到唐代,这段时间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时期。 隋代历史较短,译者和译作都很少。 释彦琮(俗姓李,赵郡柏人)。他是译经史上第一位中国僧人。一生翻译了佛经 23部100余卷。《辨证论》中总结翻译经验,提出了作好佛经翻译的八项条件。
清代的林纾(1852.11.8-1924.10.9)和他的合作者以口述笔记的方式翻译。 所译小说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汤 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王子复仇记》(Hamlet)等。翻译对 于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学作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在《天演论》提出著名的“信、 达、雅”翻译标准。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他主张的“信”是“意 义不倍 (背)本文“,”达“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 尽 管严复对“信、达、雅”翻译标准的解释因时代的限制而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旧瓶 装新瓶,已赋予新的内容和要求。 马建忠于公元一八九四年在他写的《拟投翻译书院议》中已发挥了他所认 为的“善译”的见解。马建忠的“善译”标准包括三大要求:第一、译者先要对 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异同;第二、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语气,把 它传达出来;第三、译文和原文毫 无出入,“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这些要求是很高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 由于 他本人专研究语法而没有搞翻译的工作,因此他对“善译”的见解,被后人忽略 了。

第一章 翻译概论

第一章 翻译概论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翻译概论[1]什么是翻译?[2]关于翻译教材的使用[3]关于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4]关于翻译课程教学语言[5]关于教学内容[6]关于作业[7]关于考勤和平时成绩[8]期末考试第一节翻译简史一、中国翻译简史1 中国翻译的起源我国的翻译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时期,《周礼》和《礼记》两书中出现了周王朝翻译官职的记载。

从周朝到汉朝翻译名称在今天看来,不尽相同,名称各异。

周朝——象胥、寄、象、狄、译、舌人和行人等。

秦朝——典客、典属国西汉——典客、大行令、大鸿卢和典乐东汉——客曹2 佛经翻译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致五世纪的古印度。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末年(约公元160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到了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了。

佛经翻译主要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从西方来中国的僧侣;另一部分是西行求经的中国僧侣(约四分之一回国)。

佛经大部分译自梵语,一部分译自西域语言。

佛经翻译的第一阶段(公元148年——316年)(东汉——西晋)最早的翻译家有西域高僧安世高和支娄加谶(chen)两人。

后有支谦和竺法护(约230-308)中国第一位去西方求法者是朱世行。

佛经翻译的第二阶段(公元317年——617年)(东晋——隋末)释道安(314-385)鸠摩罗什(350-409)佛经翻译的第三阶段(公元618年——906年)(唐朝全盛时期)玄奘(600-664)公元629年出国,到达印度的那烂驼寺,645年回到长安,历经17年,行程5万里,经历110国,共带回梵文经典657部。

译经75部,1335卷。

义净(635——713)齐州人(今山东历城县)3 元代的翻译活动成吉思汗以前,蒙古各部未见有文字通行,之后开始创制文字。

当时的笔译吏员称为译史,分为蒙古译史和回回译史,前者负责蒙汉翻译,后者负责蒙古语与波斯语的翻译。

元朝设有专门学校培养译员。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百科知识—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3“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4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五四以后---当代)古代佛经翻译(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起步或草创阶段)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代表人物支谦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

支谦的译述比较丰富:约三十年间,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为安世高、支谶以后译经大师。

支谦自译的经也偶尔加以自注,像《大明度无极经》首卷,就是一例。

这种作法足以济翻译之穷,而使原本的意义洞然明白。

特点1主要力量: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2翻译全凭口授3大多才有直译法5佛经内容经常采用中国本土道家思想古代佛经翻译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末(发展期)释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释道安,南北朝时高僧,翻译家。

本姓卫,常山抚柳(河北冀州)人。

总结了汉代以来流行的佛教学说,整理了新译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释迦牟尼)为姓。

主要监督翻译了《四阿含》等。

主张直译,不增不减,只做词序调整。

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彦琮(557—610年),俗姓李,邢台隆尧县双碑人,隋代著名高僧,他精通梵文,也是我国佛教史上屈指可数的佛经翻译家和佛教著作家。

《辩正论》里翻译要例八备十条:就是对做翻译人的具体要求和翻译要求。

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 )(公元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

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

中国翻译史简述

中国翻译史简述
第一章:中国翻译研究简述 一、佛经的翻译 (一)西汉末:丝绸之路开通,佛教引进中国 1、依存 到中国口传经句 但谈不上佛经的翻译 (大月氏使臣)
(二)东汉 1、安世高:安息人(即波斯) 译《安般守意经》等30多部佛经
2、娄迦谶 月支国人 译十多部佛经(译笔生硬,不易看懂)
(三支:娄迦谶 支亮 支谦 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的人)
3、严复: 清末 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曾查过汉晋六 朝 翻译佛经的方法”,第一次在《天演论· 译例言》 里正面提出了“信达雅”作为译事楷模。 信:意译不背原文 达: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之能事以求 原意明显。 雅:脱离原文而片面追求译文的古雅,认为只有 译文采用“汉以前字法句法”才算登大雅之 堂。 他的译文不但艰深难懂,又不忠实于原文,
(二)“五四”前后 译作层出不穷,对翻译技巧及方法的讨论 也相当热烈。鲁迅、梁实秋、瞿秋白、林语堂、 成信吾、郭沫若都积极参加了有关翻译的讨论。 特别是鲁迅相当活跃,主张“宁信勿顺”,与梁 实 秋、赵景琛等展开了一场论战。争论的焦点就是 到底要以源语为基准还是以译入语为标准。 鲁迅和瞿秋白在1931—1932年关于翻译的 通信对翻译理论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鲁迅在1935年写的《题定· 草》里,针对翻 译标准提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 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
这段时期,大多是些引进或套用西方理论的 作品。但研究内容色彩纷呈,出现了---优秀的翻译研究者:翁显良、许渊冲 翻译理论及教学研究学者:刘宓庆 引进奈达方面功不可没的:谭载喜 法国文学翻译研究学者:许均 诗歌翻译理论研究学者:辜正坤 科技翻译理论研究的先驱:方梦之 科幻小说翻译家:郭建中 采用新思维研究翻译的:范守义
80年代中期,辜正坤发表的《翻译标准多元 互补论》,指出翻译标准难题久攻不克,原因在 于我们思维方法上的单向性或定向性。他主张立 体思维,引出多个观察点,于是标准就不再只有 一个了,从而提出翻译标准多元化。 他认为翻译的唯一绝对标准就是原作本身, 这是一个根本达不到的标准。翻译的最高标准应 是最佳近似度。为了达到目的地,译者可能从不 同的角度出发。 他提出,由于翻译的功能多种多样,人类审 美趣味也多种多样,加上译者和读者的层次也大 不相同,为了不同的翻译目的,满足不同的审美 兴趣和不同读者的需求,一个作品完全可以有多 个译本,翻译的方法也完全可能多种多样。

我国的翻译简史

我国的翻译简史

课件14中国翻译史简介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

(注:洪荒造塔语言殊,从此人间要象胥(译员的称呼)。

原始社会无文献可考,夏商两代,现存史料失之过简。

到了周朝,才留下官方翻译机构和译员职称的记载。

汉代以前,主要是不同民族之间进行翻译活动。

)一、周朝到清朝:从周到清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内,我国出现了三次翻译高潮,即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和从鸦片战争到清末的两次西学翻译。

东汉---清主要是佛经的翻译,在佛经翻译衰落的同时,兴起了科学、文学、哲学翻译。

A.佛经翻译的第一阶段:东汉末年到西晋我国确凿可考的翻译活动最早是佛经翻译。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语言是梵文Sanskrit)。

统治阶级利用佛教巩固其统治地位。

佛教宣扬:人生极苦,涅最乐,要人厌世,忍辱修行,冀求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真正的佛经翻译(大量进行佛经翻译)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四八年)开始的。

(1)翻译家最早的译家有两人,一是安息(即波斯)人安清,字世高;二是娄迦谶(又称支娄迦谶),们所称的月支派(西域月支人)中的一人。

他的学生支亮和支亮的弟子支谦,都是当时翻译佛经此三人并称“三支”;还有一个大翻译家名叫竺法护(也是月支人)。

(2)翻译家译风介绍安世高的译文说理明白,措辞恰当,不铺张,不粗俗,恰到好处。

但从总的方面说,还是偏时为了顺从原文结构,不免重复颠倒,对于某些术语的翻译也欠精确。

娄迦谶仍采取直译,译笔生硬,读者不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大概就有直译和意译这一类迦谶的翻译多采用音译(辞质多胡音---胡:古代泛指外国或外族)。

支谦“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约,故其出经,颇从文丽。

然其属词析理,文而不越,约而义显,真可谓深入者也。

”(支愍(同“悯”)度,《合首楞严记》)。

“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

”(任继愈)。

支谦属“文丽”一派,由于他过分追求美巧,不免离开原著;改‘胡音’为汉意,也就是用意译取代音译,在支谦那里做得是比较彻底的;译文力图适应汉人的口味,译文的忠实性不能不受一定的影响;译文加注,也始于支谦。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新 中 国 成 立 至 今
西方翻译简史(2000年的翻译史)
古代西方翻译史 中世纪西方翻译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翻译
近代法国翻译 近代德国翻译 近代英国翻译 近代俄国翻译
近代西方翻译
现代西方翻译
西方翻译史于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广义上说西方最早 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 的《圣经· 旧约》(Old testament),即《七十子希腊文本》(The Septuagint),它开创了翻译集体合作的先河。严格意义上说有文字 记载的西方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 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 里维乌斯.安德罗尼柯(Livius Andronicus)、涅维乌斯(Gnaeus Naevius)和恩尼乌斯(Quintus Ennius)并称罗马文学三大鼻祖。普劳图 斯(Plautus)、泰伦斯(Terence)、西方最早的理论翻译家西塞罗 (Marcus Tullius Cicero)、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昆体良 (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 哲罗姆(St. Jerome)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 奥古斯丁(St. Augustone) 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 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 绍到了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日后西 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罗马帝国后期,宗教翻译取代了日渐衰落的文学翻译,并形成了 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二个高潮,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翻译家当属哲 罗姆和奥古斯丁。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西方的翻译也逐渐转入低潮,而过渡到中 世纪。
五 四 时 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翻译简史中国翻译简史部分主要参考书目: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 王秉钦.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3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4 谢天振. 中西翻译简史[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5. 中国译学大辞典[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6. 中国翻译[J] 相关文章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

不同学者对我国的翻译史有不同的划分。

马祖毅(陈福康,2005:v)):五四运动(1919年)前有三次翻译高潮: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的西学翻译。

陈福康(2005:v ):古代、晚清、民国、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

我们综合学者的见解,根据历史上出现的翻译高潮和翻译的不同内容,将中国翻译史分为: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建国以后的翻译五个时期。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代以后则是尾声了(马祖毅,2004:19)。

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东晋到隋(发展时期)、唐代(全盛时期)、北宋(结束时期)(马祖毅,2004:22)。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我国有规模的佛经翻译是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开始的。

最早的翻译家有两人:安清(即安世高)和娄迦谶(又名:支娄迦谶,简名:支谶)。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

佛教大肆宣扬人生极苦,涅槃最乐,要人厌世,忍辱修行,冀求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儒教:三纲五常,仁义忠孝,礼,君子,小人道教:通过修行各种道术以求长生不死,得到成仙。

符咒,占卜,阴阳五行,神仙方术主流意识形态译文说理明白,措辞恰当,不铺张,不粗俗,恰到好处。

但从总的方面说,还是偏于直译。

安世高通过附会中土文化的名词概念,藉以实现其翻译目的。

但为了力求保全原文的面目,往往辞质多胡音,即多用音译,(胡:古代泛指西域各民族。

西域:包括今新疆、中亚及中亚以外部分地区)。

支谶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有个弟子叫支谦,号称“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有名的人。

世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三国时佛经翻译家。

东汉末年,避乱入吴,博览群书,通晓六国语言,才学深澈,内外通备,得到孙权赏识。

有意识地变通原文,删减原本中繁复的表达,减少胡音在译本中的比重,改‘胡音’为汉意,减少胡语即音译在译本中的比重,也就是用意译取代音译。

其译文:文质调和。

(质朴文丽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

即直译与意译)从支谦开始,佛教翻译开始兼顾形式与意义,更加注重译本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支谦的译文力图适应汉人的口味,译文的忠实性不能不受一定的影响。

支谦过分追求美巧,而且删削较多,在很多程度上损害了译本的忠实性。

但从三国到西晋,支谦所开创的译风,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使佛教普及化,无疑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支谦所作《法句经序》,一般认为是现存最早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文章。

“……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早期译经特点:佛经翻译初期译者没有原本,全凭外来僧人“口授”译者多来自中亚和中国新疆的僧人,宗教知识渊博但中文程度低,像安世高等那样的人才凤毛麟角。

常集体翻译,“译场”,民间活动初期翻译一般采取直译,“弃文从质”,“尚质”。

依附主流意识形态,顺应中土文化,往往从当时流行的道家著作中寻找哲学名词、概念来比附、解释佛教的名词。

消解文化陌生感,以利于佛教的传播接受。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从东晋到隋朝,是佛经翻译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翻译家有:(释)道安、鸠摩罗什、真谛、彦琮。

东晋僧人。

形貌奇丑,博闻强记。

东晋时被前秦王符坚(所以又称符秦时代)带到长安,因主张僧侣以释为姓,又称释道安。

是中国翻译史上总结翻译经验的第一人。

到了东晋时期,佛经得到统治者的扶持,官办译场开始出现,佛经译本日多,但译者水平参差不齐,到处可见刻板死译、增删无度的现象。

针对此道安提出著名的是“五失本,三不易”之说。

五失本(five deviations from the original), 指佛经从梵文译成汉语时,在五种情况下允许译文与原文不一致:“梵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

二者,梵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可,斯二失本也……”三不易(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时俗有易,而删古雅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既须求真,又须求俗);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载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佛智悬隔,契合实难)……大致为: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使译文失去原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

一方面描述了由于时空距离和受众知识水平所导致的矛盾和困境,另一方面也阐述了佛经文本的特殊性,译家须心存敬畏虔诚方能为之。

鉴于此,道安主张,翻译佛经必须谨慎从事,他反对删繁从简,削胡适秦,饰文灭质,求巧而失旨。

同时他认为佛经翻译须合乎原文本意,主张“尽从实录,按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明确提出了“敬顺圣言,了不加饰”的直译原则,主张严格的直译。

钱钟书认为,我国开宗明义论述翻译的首推道安,支谦的《法句经序》仅发头角而已(陈福康,2005:10)道安虽有此主张,但他的弟子仍利用儒书和老庄牵强附会来宣传佛教。

时至鸠摩罗什,佛教传入内地已有400多年,已基本上为中土文化所接受,佛教不必再依附玄学以求肯定认可。

在这种境况下,佛学界开始批判此前的各种宗派,首当其冲便是译本的勘误和审订。

上至统治阶层,下至民间信众,都对旧译本产生了怀疑。

后秦僧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

幼年出家。

我国古代著名的译经大师。

梁启超称之“译界第一流宗匠也”。

修正以往译本,删繁就简,灵活处置,以适应汉语表达。

罗什精通佛学,又晓汉语,再得到众多名僧的协助,因此所译经论的质量,不论在语言的精美上,还是在内容的确切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在翻译文体上一改过去朴拙的古风,更加重视译文的文体和意蕴,既保留原文的风格,同时又避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文质兼顾,开创了全新的佛经体例。

创设许多佛教的专用词汇,从而引入了新的文体和语法,极大地增强了汉语的表达力,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他的译著有“天然西域之语趣”,表达了原作神情,译文妙趣盎然,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

他提倡意译,主张在存真的原则指导下,不妨“依实出华”,讲究译文的流畅华美,因此他所译的佛经都富于文学趣味,一直受到中国佛教徒和文学爱好者的广泛传诵。

他虽然倾向意译,但在实践上基本仍然是折中而非偏激的。

所译经卷典籍,不仅是佛教的宝藏,也是重要的文学遗产,它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的影响非常巨大。

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真谛三藏到中国后20余年适逢兵乱,于颠沛流离中仍能译出一百多部重要经论,是鸠摩罗什以后玄奘以前贡献最大的译师。

,前后译经一百多卷,并总结历代翻译经验,著《辩正论》,是今存我国历史上第一篇正式的翻译专论。

彦琮在《辩正论》《辩正论》中批评了历代译经之得失,提出“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和倾向直译的。

彦琮在古代译论史上的最大贡献是在《辩正论》中提出了“八备”(eight qualifications),即一个合格的佛经翻译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八项条件: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 其备一也。

(诚心热爱佛法,立志助人济事,不怕费时长久。

)……三、筌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暗滞,其备二也。

(博览佛教诸典,通晓其义旨,消除暧昧不清的问题);四、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其备三也。

(旁涉经典史籍,加强文学修养,不使译笔生硬);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其备五也。

(度量宽和,虚心求益,不可武断固执)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炫,其备六也。

(深爱道术,淡于名利,不想出风头)”。

译德、译才,德才兼备,方为合格的译者。

也就是说既包含人格修养,又包含学识修养八备把译经活动同译者主体的道德风尚、学识修养和语言能力结合起来。

有学者认为,八备开创了主体性(subjectivity) 研究的先河。

这一时期,统治者开始接受和弘扬佛教,到了南北朝时,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扶植,全国兴建了许多寺庙,有诗云:“千盏青灯映卷红,万山兰若沐西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真谛释不空”,说的就是这种盛况。

从东晋到隋代,佛经翻译逐渐脱离了私人的小规模翻译变为大规模的译场,促进了译经事业的更大进步。

译经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选拔大批人才参加译经活动,佛经翻译由私译转入官译。

译文质量有较大提高。

从鸠摩罗什起,佛经翻译开始脱离对本土文化的依附,走上独立的发展道路。

佛经译者探求外来佛教本意的兴趣逐渐增强。

南北朝学者对佛经的研习解说已自成体系,并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逐渐相互渗透,在隋唐时发展为八大宗派。

唐代(全盛时期)的佛经翻译佛经翻译的第三阶段是唐代,是我国佛教和佛经翻译的全盛时期。

我国佛经翻译的四大译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有两名都出现在唐代(四人中最突出的是罗什和玄奘)。

在译经的数量和译论贡献方面皆无人出其左右。

也是我国历史上促进中印友好和文化交流的首屈一指的人物。

河南人,唐太宗贞观三年从长安出发,西出敦煌,四年后展转到达印度,至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

往返十七年,行程五万里,历尽艰辛,使他成为一个传奇人物。

带回佛经650余部,数量之多,品类之富,空前未有。

谢绝官职,献身译经事业。

技巧,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

他“是把原文读熟了、嚼烂了,然后用适当的文字表达出来”。

“三更暂眠,五更复起”,坐在灯下圈点第二天要译的经论。

玄奘译经的质量达到了自有佛经汉译以来的最高水平。

梁启超认为“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

”(陈福康,2005:31)玄奘开创了我国译经史上的新风格、新局面。

佛教史学界将玄奘及以后的翻译称为“新译”。

玄奘针对佛教术语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意义失真情况,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原则“五不翻”(transliteration in five cases): 所谓不翻,就是用音译,音译即不翻之翻。

“五不翻”就是用音译的五种情况。

在翻译过程中有五种情况不宜译为汉语,只可用音译的办法来处理。

五不翻分别是:“秘密故”原文一些词语其义微妙难以揣测,不能用意译来翻;“含义多故”,原文某些词语含义多,不能选择哪个具体的意义来翻译;“此无故”,原文所指词语在中土没有,只能音译;“顺古故”,有的特有名词前代翻译已经为大家广泛采用,只需沿用无须翻译;“生善故”,原文有些词汇能唤起人的尊敬之心,一旦翻译过来反而会使人们轻贱它们,用音译进行保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