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波勘探实验报告全解
折射波探测实验报告概论
《浅层折射波勘探》实验报告学年学期: 2014 ~2015 学年第二学期院别: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方向:岩土工程方向班级:勘查学生:学号: 31206指导教师:江凡折射波法基本原理以水平界面的两层介质进行简要的说明,假设地下深度为h ,有一个水平的速度分界面R ,上、下两层的速度分别为1V 和2V ,且2V >1V 。
如图 1所示。
从激发点O 至地面某一接收点D 的距离为X ,折射波旅行的路程为OK 、KE 、ED 之和,则它的旅行时t 为:图 1水平两层介质折射波时距曲线121V ED V KE V OK t ++= (1—1) 为了简便起见,先作如下证明:从O ,D 两点分别作界面R 的垂线,则OA =DG =h ,再自A 、G 分别作OK ,ED 的垂线,几何上不难证明∠BAK =∠EGF =i ,因已知21sin V V i =,所以: 21V V EG EF AK BK == (1—2) 即 21V AK V BK = 和 21V EG V EF = (1—3) 上式说明,波以速度1V 旅行BK (或EF )路程与以速度2V 旅行AK (或EC )路程所需的时间是相等的。
将式(1—3)的关系和式(1—1)作等效置换,并经变换后可得:1221222122cos 2V V V V h V x V i h V x t -+=+= (1—4) 这就是水平两层介质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
它表示时距曲线是一条直线,若令0=x ,则可得时距曲线的截距时间0t (时距曲线延长与t 轴相交处的时间值)122122102cos 2V V V V h V i h t -== (1—5) 式(1—5)表示出界面深度h 和截距时间0t 之间的关系,当已知1V 和2V 时,可以求出界面的深度h 。
仪器设备情况地震仪主机、电脑、检波器、触发器、炮线、大线、铁锤、铁板、12V 电瓶等。
观测系统设计根据折射波场形成条件和特征,折射波观测系统必须避开盲区,且要把接收部分尽量放到待测地层折射波区范围。
探究光的折射定律实验报告
探究光的折射定律实验报告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空气和其他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是光线穿过不同介质表面时改变方向的现象,是光学研究中的基本现象之一。
为了进一步探究光的折射定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准备了一块透明的玻璃板和一个激光笔。
将玻
璃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激光笔照射到玻璃板上,观察激光束穿过玻璃板时的折射现象。
我们测量了不同入射角下的折射角,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光的折射定律:当光线从一个介
质射向另一个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有一个简单的数学关系。
具体来说,折射定律可以用一个简洁的数学表达式来描述:
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代表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
和θ2分别代表入射角和折射角。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例如,当光线从空气
中射入玻璃板时,折射角会小于入射角;而当光线从玻璃板射入空气时,折射角会大于入射角。
这种差异是由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造成的。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光的折射定律对于不同介质之间的折射都成立,无论是空气和玻璃、水和玻璃,还是其他介质之间的折射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定律。
光的
折射定律是光学研究的基础,它不仅能解释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行为,
还能帮助我们设计各种光学器件和系统。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光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折射波勘探实验报告
浅层折射波法1.实验题目:利用折射波勘探法测量低降速带的厚度以及折射界面的埋深。
2.实验方案:仪器型号:WGZ-48A仪器道数:24道间隔:1m采样点数:4096采样间隔:0.1ms测线位置(RTK测量):检波器1 X=4003181.037 Y:544038.502 H:64.806 ;检波器24 X=4003161.953 Y:544025.889 H:64.720为了探测低降速带的厚度以及层速度,采用相遇观测系统。
利用折射波相遇时距曲线,构制折射界面的埋深的构造形态。
具体做法如下:1)沿180度方向布置24道观测系统;2)在观测系统一端(第一个检波器)以零偏移距激发震源,记录,叠加三次,观察地震剖面,大致确定折射波盲区的范围为五米左右(第一炮);3)在观测系统的另一端以零偏移距激发震源,记录,叠加三次,观察地震剖面,进一步确认折射波的盲区范围(第二炮)。
4)将炮点在一端远离排列移动六米,确保所有检波器都避开折射波盲区,激发震源,记录叠加三次(第三炮);5)将炮点移动至另一端远离排列六米的位置,激发,记录,叠加三次(第四炮);3 数据处理:1)原理:t0差数时距曲线法;2)具体实现:a)根据t0差数时距曲线法,首先要求得第一层(即折射界面以上的速度)。
在这里,可以直接从时距曲线上求取,即根据直达波时距曲线求出界面以上的速度。
在本次施工中,第一炮与第二炮中都有直达波时距曲线,如图1图2:第一炮:图1则第1,2,3,4,5道的初至波均为直达波;第二炮:图2则第24,23,22,21道的初至波为直达波。
据此,通过拾取上述直达波部分的初至,利用直线拟合的方法估计上覆地层的速度约为500m/s.b)随后,利用第三炮,第四炮(初至波仅为折射波的成分),进行初至拾取,得到折射波初至时距线如图3:图3随后根据t0差数时距曲线法,计算得到折射波速(即折射界面下的地层速度)v2约为1307m/s.折射界面的埋深如图4:图4界面形态如图5:图54 实验结论1)上覆地层的速度约为500m/s2)折射波速(即折射界面下的地层速度)v2约为1307m/s3)折射波界面的埋深见图5.。
实验报告探究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实验报告探究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实验报告: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摘要: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光的折射现象,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来验证折射定律和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光在不同介质中发生折射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同时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也会发生改变。
通过本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介质的光学性质。
引言:光的折射是光线由一种介质穿过界面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现象。
折射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当我们将一根铅笔放入水中时,笔尖看起来会发生偏移。
光的折射现象可以通过折射定律来描述,即“入射光线的折射角与入射角之比在两种介质中是恒定的”。
实验设计:1. 实验材料和器材:- 光源:白色LED灯- 介质:空气、水、玻璃等- 直尺:用于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 半圆形透明容器:用于容纳不同介质进行实验2. 实验步骤:a) 将实验室准备的透明容器放置于实验台上,容器内注入不同介质(如水、玻璃等)。
b) 打开白色LED灯,将光线通过透明容器通过。
c) 在透明容器的一侧放置直尺,用来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
通过调整直尺的位置,使得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角度能够被准确测量。
d) 分别测量光线从空气到不同介质的折射角,并记录测量结果。
e) 重复实验步骤d),分别测量光线从不同介质出射到空气的入射角,并记录测量结果。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的测量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比值。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比值应该是个常数。
我们通过计算这个比值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可以验证折射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在光线从空气入射到水中的实验中,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比值为n1/n2,其中n1为空气的折射率,n2为水的折射率。
通过测量得到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n1/n2的实验值,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同样地,我们在光线从水出射到空气中的实验中,也可以计算得到n2/n1的实验值,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实验报告折射波数据处理
实验报告折射波数据处理折射波法的数据处理实验报告专业:勘察技术与⼯程学号:060231 33姓名:郭猛猛⼀、实验⽬的1.熟悉折射波中波形的识别和对⽐,能够准确地读取折射波的初⾄;2.掌握相遇追逐时距曲线的绘制和t0、差数时距曲线法的⾃动化解释。
⼆、实验内容1.对外业所采集的折射波地震原始波形记录进⾏整理和评价;2.对有效波(折射波)进⾏识别和对⽐,读取各炮点所对应记录的折射波的初⾄;3.对所绘制的时距曲线进⾏t0、差数时距曲线法的⾃动化解释。
三、实验步骤1.地震记录的整理、评价与折射波的识别和对⽐(1)地震记录的整理对外业班报记录进⾏检查和整理,对外业实验施⼯排列的炮点位置和放炮顺序进⾏确认。
对记录地震数据的磁盘应粘贴标签,写明磁盘号、测线号和⽂件号,确保与班报对应⽆误。
(2)地震记录的评价满⾜下列条件者,评为“合格”记录:观测系统正确,符合设计要求;各道⼯作良好,⽆不⼯作道;初⾄前背景⽐较平静,折射波初⾄清晰;班报记录填写正确⽆误。
(3)折射波的识别和对⽐折射波是初⾄波,在所有地震波中,它最先到达检波器被地震仪所接收,在时距波形记录中,折射波出现的时间总是最⼩。
折射波的对⽐主要是辩认和追踪折射波的同相轴,有三个标志:①折射波在波形记录上能量较强,振幅随炮检距的增⼤有规律地衰减;②由于相邻道折射波的传播路径相近,相邻道的波形相似;③折射波同相轴是平滑的直线段或曲线段(折射界⾯为曲⾯时),并总是出现在波形记录上的初⾄区。
2. t0、差数时距曲线法的⾃动化解释利⽤计算机进⾏⾃动化解释,不仅可以⼤⼤提⾼⼯作效率,⽽且可消除⼈⼯解释中的种种误差。
其⾃动化解释过程如下:(1)预处理(排列参数设置)打开或新建⼀个⼯程⽂件(后缀2prj)后,接着就可进⾏排列参数设置。
排列参数设置有以下内容:数据格式,⽂件名,排列⽅向,炮点⽅向,炮点坐标,道数,采样点数,偏移距,检波间距,检波点坐标表。
按外业实际记录输⼊以上参数,输⼊完以后,按F2 存盘,按F10 中断退出。
折射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折射率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通过测量折射率来研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行为,不仅可以为物理学的研究提供重要数据,也对工程技术和实际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测定不同材料的折射率。
实验方法:1. 实验原理:实验采用的是反射法测量折射率。
光经射入光滑平面介质表面后,部分光发生反射,部分光进入介质中。
利用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来计算出折射率。
2. 实验仪器:实验中需要使用的器材包括光源、平面镜、量角器、直尺、三棱尺等。
3. 实施步骤:a. 将光源置于实验台上固定,确保光源的稳定。
b. 将平面镜放置于光源下方,与光源成45度角,确保镜面光洁无划痕。
c. 将待测介质(如玻璃板)放置于镜面上方,与镜面成一定角度。
d. 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使用量角器测量入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夹角,以及反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夹角。
e. 计算折射率。
利用斯涅尔定律,根据入射角、反射角和空气的折射率,可以计算出待测介质的折射率。
实验结果:在本实验中,我们测量了不同材料(如玻璃、水等)的折射率,并计算出了相应的数值。
例如,测量了以玻璃为介质的折射率,结果表明其折射率为1.52。
同样地,我们也测量了水的折射率,结果为1.33。
讨论与分析:通过本实验的测量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材料的折射率是有差异的。
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不同所导致的。
根据光的波长和介质的性质,折射率也会有所变化。
实际应用中,通过测量不同材料的折射率,可以用于建立透镜、光纤等光学仪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实验过程中应保证光源的稳定性和测量角度的准确性。
此外,选取的材料样品也应该是光洁平滑的,以减少因表面不平整而引起的误差。
结论:本实验通过反射法测量了不同材料的折射率。
实验结果表明,玻璃的折射率为1.52,水的折射率为1.33。
实验方法简单易行,且结果较为准确。
地震勘探方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地震勘探过程,验证地震勘探方法的原理和效果,了解不同地震勘探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为今后油气勘探和地质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二、实验背景地震勘探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分析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规律,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
目前,地震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地震测井等。
三、实验内容1. 实验设备(1)地震波源:模拟地震波发生器,产生频率、振幅可调的地震波。
(2)检波器:模拟地震波接收器,用于接收地下反射回来的地震波。
(3)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地震波信号,并进行实时处理。
(4)数据处理软件:用于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 实验步骤(1)设置实验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地震波源频率、振幅、地震波传播速度等参数。
(2)激发地震波:启动地震波源,产生模拟地震波。
(3)采集地震数据:将检波器放置在地表,接收地下反射回来的地震波。
(4)数据记录:将采集到的地震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实时处理。
(5)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去噪、偏移、解释等处理,分析地下地质结构。
3. 实验结果(1)反射波法:通过分析地震剖面,可以识别出地下不同层位的反射界面,判断地层性质和厚度。
(2)折射波法: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路径,可以确定地下介质的波速和密度。
(3)地震测井: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下不同层位的传播特性,可以确定地层岩性和孔隙度。
四、实验分析1. 反射波法:反射波法是地震勘探中最常用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技术成熟,应用广泛。
(2)可以识别地下不同层位的反射界面,判断地层性质和厚度。
(3)数据处理方法较为简单。
2. 折射波法:折射波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缺点:(1)适用范围有限,要求下层波速大于上层波速。
(2)数据处理方法较为复杂。
3. 地震测井:地震测井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确定地层岩性和孔隙度。
物理折射测试实验报告
物理折射测试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物理折射测试实验实验目的:1. 研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2. 探究折射角、入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关系3. 通过实验结果验证折射定律所用材料与仪器:1. 光源2. 半圆形玻璃罩3. 垂直调节架4. 尺子5. 直尺6. 曲率较小的透明棱镜7. 透明平板实验原理:1. 折射定律: 光线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由折射定律表示为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2. 折射率: 折射率是介质对光传播的阻碍程度的度量。
它等于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与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比值。
1. 将直尺挂在垂直调节架上,将光源对准直尺的中心点。
2. 将半圆形玻璃罩置于垂直调节架上,并使其中心与光源对准。
3. 在半圆形玻璃罩的顶部、底部和两侧侧面上各选取一个点,用透明胶带固定一个细直尺在上述点上。
4. 将透明平板固定在半圆形玻璃罩的中心点上。
5. 调整玻璃罩的高度,使其折射率变为1.00附近。
可以通过观察顶部的两直尺线是否重合来判断。
6. 观察并记录在使用不同材料的透明平板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数值。
7.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比较不同材料的折射率。
8. 对比实验结果与已知折射率之间的差异。
实验结果:材料入射角(度)折射角(度)折射率材料1 25 18 1.38材料2 32 22 1.45结论:1.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发现,在入射角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材料的折射角不同,即折射率不同。
2. 实验结果与已知折射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不精确或仪器误差造成的。
3. 实验结果验证了折射定律的有效性,即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折射定律表示。
1. 提高实验操作的精确性,保持仪器的稳定性,减小仪器误差。
2. 增加实验数据的采集量和重复实验次数,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勘探实习报告
本科生实习报告实习类型生产实习题目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勘探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学生姓名000000学生学号0000000000000000000指导教师李澎张玮田仁飞王堃鹏实习地点成都理工大学校内实习成绩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〇一七年十二月1.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及工作的完成情况本次实习的目的是将所学的课堂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
初步了解地震野外工作方法技术和装备,初步进行野外生产各工种工作技术的基本训练,基本掌握地震勘探野外工作的整个流程。
学习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勘探野外观测系统的设计和最佳窗口的选择,学会浅层地震折射波法勘探资料的整理和解释,培养刻苦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能力得到初步的训练。
1.1 工作目的(1)巩固和加深对校内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
(2)初步了解地震野外工作方法技术和装备,初步进行野外生产各工种工作技术的基本训练。
(3)学会浅层折射资料的整理和解释。
(4)学习浅层反射地震勘探野外观测系统的设计和最佳窗口的选择。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
1.2 基本要求(1)学会熟练地使用和维护地震仪器和装备。
实习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工区一部分物理点的测量工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2)学习和掌握多种地震分支方法的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技术,并能处理野外出现的一般故障问题。
(3)结合实际工区的资料,初步了解地震工作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4)学习并掌握地震野外资料的一般整理、处理和反演、图示方法。
(5)根据工区实际地质条件和实测的物探资料,编写实习报告,初步掌握物探资料的解释方法。
1.3工作完成情况(1)本次工作历时五天,第一天观察并掌握浅震仪器的使用,并在银杏篮球场前草地以及银杏餐厅后草地上进行了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勘探的野外数据采集。
实验报告折射波数据处理
实验报告折射波数据处理摘要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折射波数据处理的步骤和方法。
实验通过测量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棱镜时的折射角,以及从玻璃棱镜进入空气时的折射角,来研究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行为。
通过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折射率以及确定光的传播路径。
1. 引言折射是光线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的现象,它是光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折射现象的研究对于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应用于光学器件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验中,通过测量折射角的变化,我们能够得到介质的折射率,并进一步推导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
2. 实验装置和步骤实验使用的装置包括光源、光线发射器、玻璃棱镜、刻度尺和光线接收器。
实验步骤如下:2.1 准备工作:将光源、光线发射器和光线接收器等设备连接好,并进行校准。
2.2 测量折射角:将玻璃棱镜放置在光线传播路径上,调整光源和光线接收器的位置,使得光线射入玻璃棱镜后尽可能垂直于棱镜表面,并通过光线接收器测量折射角。
2.3 数据记录:将测得的折射角数据记录下来。
3. 数据处理方法3.1 折射率计算:根据折射定律(n1sinθ1=n2sinθ2),利用测得的折射角数据计算出玻璃棱镜的折射率。
3.2 误差分析:对于测得的折射角数据,我们应该考虑到实验误差的存在,对数据进行合理的误差分析。
4. 数据分析和结果根据上述的数据处理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出玻璃棱镜的折射率。
根据实验数据的特点,我们还可以得到光线的传播路径以及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通过比较不同材质的玻璃棱镜得到的折射率,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材质对光的折射性质的影响。
5.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折射波数据处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我们能够准确地计算出玻璃棱镜的折射率,并对实验误差进行了合理的分析。
实验结果可以用于光学器件的设计和相关研究中,也为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1实验一地震勘探实验(折射波法)
1实验一地震勘探实验(折射波法)实验一地震勘探实验(折射波法)一、实验原理地震勘探是根据人工激发(爆炸或撞击地面)的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遇到弹性性质不同的地震界面后,在地层中产生反射和折射,部分地传回地表,用专门的仪器记录返回地面的波的旅行时间,研究振动的特征,来确定产生反射或折射的界面的埋深和产状,并根据所观测的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及波的振幅与波形变化,探讨介质的物性与岩性。
就波的传播特点而言,地震勘探一般可分为反射波勘探和折射波勘探。
二、实验目的1.了解地震勘探的原理;2.了解地震勘探工作布置及观测方法;3.掌握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熟练操作相关软件。
三、实验仪器Strata Visor NZⅡ数字地震勘探仪。
Strata Visor NZⅡ地震勘探系统一般由主机、多芯电缆、检波器、触发器、震源(大锤或炸药)、铁板、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线以及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软件等。
四、实验步骤1.在工区布设测线在工区布设测线,原则:由南向北、由西向东测线号与测点号依次增大。
使用皮尺标注检波器位置与激发点位置。
2.连接仪器的各个部分将主机、电源、多芯电缆、检波器、大锤、触发器按正确的方式一一连接起来。
注意:各接口均使用“防呆”设计,电缆插头与对应的插槽才能连接,电缆插头与非对应的插槽不能连接。
禁止暴力插拔各插头、插槽,以防仪器损坏。
3.采集开机后,直接进入SCS软件。
(1)survey--new survey菜单:设置测区名称和测线号;(2)system--set date/time菜单:设置时间、日期;(3)geom--survey mode菜单:设置地震勘探类型,本次实验为折射波勘探,即refraction;geom--geophone interval菜单:设置检波器距离,即道间距,本次实验设为2m;geom--group/shot location菜单:设置shot coordinate炮点坐标、geophone coordinate检波器坐标(自动或手动设置)、gain 增益(本次实验设为HIGH 36)、use道设置(可选DATA、INACTIVE等,本次实验设为DATA)、freeze道冻结(叠加冻结,本次实验设为NO)等;(4)acquisition--sample interval/record length菜单:设置时间采样间隔、记录长度(时窗)和delay延迟,本次实验sample interval设为0.25ms,record length设为0.25m,delay 设为0;acquisition--filter菜单:滤波器设置,本次实验屏蔽采集滤波器,设为FILTER OUT;acquisition--correlation菜单:相关设置,本次实验屏蔽相关,设为OFF;acquisition--stack option菜单:叠加设置,本次实验设为auto stack,即自动叠加;acquisition--specify channels菜单:选定某些道,屏蔽某些道。
地震勘探实验报告
z1=p1*v1;
z2=p2*v2;
z3=p3*v3;
d=(4*z1*z2*(z3-z2))/((z2-z1)*(z3+z2)*(z2+z1));
b=((z1-z2)*(z3-z2))/((z2+z1)*(z3+z2));
for(i=0;i<35;i++)
{
x=2.0*(h0+i*dh)*f/v2;
五、实验体会
通过这次试验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薄层频率特征曲线,还有由实验所得的数据很直观的可以看出韵律型薄层和递变型薄层所具有的特点,我体会到了自己去编写的程序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个特征曲线。并且通过改变地层的厚度可以得到特征曲线,通过改变波的频率也可以得到特征曲线。
在实验中我们应当注意地层的速度和密度参数,不能随意填写,应当符合薄层的波阻抗的变化。
二、基本原理阐述
通过编写下式的Zoeppritz方程:
式中: 为反射 波 的反射系数; 为反射 波 的反射系数; 为透射 波 的透射系数; 为透射 波 的透射系数。
用程序解出Zoeppritz方程:已知纵横波速度和入射角已经地层密度,通过该方程的矩阵解出纵横波的反射和透射系数,改变上下层的速度,画出AVA曲线图
实验一薄层频率特征曲线
一、实验目的及内容
实验目的:通过C语言程序编写相对振幅值的表达式,同时改变地层参数,得到韵律型和递变型薄层的频率特性曲线;从而直观的看出两种类型的薄层频率特征曲线的不同。了解不同类型薄层的作用,同时熟悉C语言编程。
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编写C语言程序,相对振幅值反映了经过薄层反射后的能量变化。得到不同地层参数的薄层频率特征曲线,将程序所得数据用EXCEL画出,观察特征曲线的变化并进行讨论分析。
光的折射测量实验报告
光的折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光的折射现象,研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并探究折射率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1. 光源:白炽灯或激光器2. 光具:平凸透镜、凹透镜、玻璃板等3. 尺子、量角器、显微尺、实验夹等实验辅助工具4. 试验介质:如水、玻璃等实验原理:当光传播时遇到介质的边界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光线与法线所成的入射角和折射光线与法线所成的折射角满足下列关系式: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实验步骤:1. 设置实验装置:将光源放置在适当的位置,确保光线能够射向待测介质的边界。
2. 测量光线的入射角:利用量角器或显微尺测量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记录数据。
3. 测量折射光线的出射角:将测量光线的传播方向调整至距离介质边界较远的位置,测量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4. 测量介质的折射率:通过测量入射角、出射角和已知的介质折射率的关系,求解待测介质的折射率。
5. 重复实验步骤2-4,分别测量不同入射角下的折射现象,记录数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1. 统计多组测量数据,计算各组折射光线的折射角。
2. 根据斯涅尔定律,绘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函数曲线。
3. 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制不同材料的折射率曲线,观察其变化规律。
实验注意事项:1. 在测量过程中,确保光线方向准确,避免发生偏折。
2. 使用显微尺等测量工具时,尽量避免触碰光具表面,防止产生污染或划伤。
3. 注意测量角度时的准确度,尽量减小误差。
4.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装置归位并做好清洁工作。
实验结果: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的折射率与入射角的关系曲线显示出明显的线性趋势。
从实验结果中可以得出,折射率与入射角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本实验结果验证了斯涅尔定律,即光的折射现象符合一定的数学规律。
通过对不同介质的折射率进行测量,可以深入探究光在不同材料中的传播特性。
探究光的折射实验报告
探究光的折射实验报告引言光的折射是光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是一个重要的现象。
它在光学工程、电力、通信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光的折射现象进行探究,通过实验得到相应的数据,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与讨论。
实验目的1. 确定光线在不同介质之间折射的规律;2. 测定玻璃和水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因传播速度的突变而发生偏折,即发生光的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进入不同介质后的入射角与折射角之比为常数,即出射角定理。
实验步骤1. 设置光源和读数器等实验仪器;2. 在实验台上放置一块玻璃板,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光线经过一块反射镜,斜射进入玻璃板;3. 在玻璃板下方和侧面分别放置一只读数器,在观察窗口中可以看到游标融为一线,打记录数;4. 改变入射角,分别记录出射角读数,再用三角函数计算出不同入射角下的折射角,将结果记录下来;5. 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将实验仪器移动至水中,进行相同的实验操作。
实验数据与分析通过实验得到了数据,利用斯涅尔定律及三角函数进行分析得出了下面的实验数据。
将实验数据制成表格,便于比较和分析。
由上表数据可知,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会增大。
利用斯涅尔定律,得出折射率的计算公式:$$n = \frac{\sin i_1}{\sin i_2}$$其中,i1 为空气与玻璃板交界面处的入射角,i2 为玻璃板内发生折射时的折射角,n 为玻璃的折射率。
当玻璃板变为水时,由同样的计算公式得出水的折射率。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光的折射规律,测定了玻璃和水的折射率,并得到了相应的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当入射角增加时,折射角也会增加,这与斯涅尔定律的预测是一致的。
同时,玻璃的折射率和水的折射率也比较接近,说明实验操作的准确性较高。
参考文献[1] 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指导委员会.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上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 普通物理实验教材编写组. 实验物理(第2版)[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物探实验报告
此次实习是工程物理勘探实习,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很好的完成了这次试验。
此次实习内容是电法勘探实验,主要有折射波法、电阻率成像、对称四极剖面等。
本次实习地点在本校校门西侧树林,通过实习我们大致了解该地区的地下地质情况。
1.电法勘探实验(对称四极剖面)1.1实验目的:了解对称四极装置的原理;了解对称四极装置的工作布置及观测方法;了解对称四级装置在高阻体和低阻体上的视电阻率异常特征。
1.2实验原理:电剖面法是用以研究地电断面横向电性变化的一类方法。
一般采用固定的电极距并使电极装置沿剖面移动,在各个测点观测电位差和电流强度,计算视电阻率值,这样便可得到在一定深度范围内视电阻率沿剖面的变化。
电剖面法的装置形式一般有:二极装置、三极装置、联合剖面装置、对称四极装置、偶极装置、中间梯度装置等。
电剖面法常用剖面图和平面剖面图对所测断面进行定性解释。
a m o n b如上图为对称四极装置:am=nb,取mn的中点o为测量记录点,装置视电阻率为: ?sab?kab?umni其中,装置系数kab为:kab??am?anmn如果am=mn=nb,则装置称为wenner装置。
对称四极装置布极特点:对称四极剖面法的供电电极距,主要是根据工作地区基岩顶板的平均埋藏深度或疏松覆盖层的平均厚度来确定。
为了在同一条剖面上研究两种不同深度上的电性特征,通常采用两种供电电极距(a1b1和a2b2 )。
a2a1mnb1b2(所谓“复合对称四极剖面法”)的电极距与覆盖层的平均厚度(h)关系如下:a1b1?(2~4)ha2b2?(6~10)h而测量电极距mn应满足mn?13ab本次实验仅使用对称四极装置,不涉及复合对称四极装置。
对称四极装置通常用于了解基岩起伏,不同岩性接触面和古河道等。
基特点是曲线形态简单、易识别、异常幅度小,受表土不均匀和地形影响小、效率高。
1.3实验仪器:dzd-6多功能直流电测系统。
dzd-6多功能直流电测系统由dzd-6主机、供电电极、测量电极、直流电源、传导导线和导线线架等组成。
地震勘探折射波法
地震勘探折射波法
地震勘探折射波法(Refracted Seismic Method)是一种地震勘探方法,通过测量地震波在介质中的折射现象,来确定地下构造及岩层性质。
在地震勘探折射波法中,首先在地表上布置一系列震源和接收器(地震检波器),然后通过震源产生地震波,这些地震波在地下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
当地震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速会发生变化,导致波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形成折射波。
接收器记录到的地震波数据会经过处理和分析,通过测量折射波的走时(Travel Time),可以推断地下介质的速度变化和岩层界面的位置。
根据不同的速度变化和走时信息,可以绘制出地下岩层的速度剖面和构造剖面图。
地震勘探折射波法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地下工程和矿产资源探测等领域。
它可以提供地下构造和岩层属性的信息,辅助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研究,并对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
光的折射定律实验报告(共7篇)
光的折射定律实验报告(共7篇)光的折射定律实验报告篇1本难在“探究”,因为学生初学物理,他们的物理思维还没有形成,更不用说实验探究能力的具备了,所以本的探究不能放的太宽泛了,在探究前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的思考,考虑学生可能出现哪些问题,然后考虑如何正确的引导。
因为有“光的反射”一做铺垫,所以本学生动手操作降低了一定的难度。
但本也有其独特的难点:1、利用玻璃砖做实验时看到的光线很多,借助明确要找哪条如何记录下。
2、光路可逆不好做。
3、分析实验证据时借助,学生不能很全面的总结,需要老师有规律的引导。
4、为了及时巩固光的折射规律,练习画简单的光的折射光路图,同时也为了让学生利用光路图更好的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总而言之,若想降低自己上的难度,就要及时的了解学生在学习每时可能会出现哪些困难,并积极的思考用何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轻松的解决这些困难。
若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老师要有很大的热情,以饱满的精神完完全全的投入到堂当中。
光的折射定律实验报告篇2光的折射在生活中很重要,并且是光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进行这节的教学时,我尽量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注意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体现以“问题为中心”的堂教学设计,遵循“六环”“三步”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实验创设出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并想解决问题。
我设计的两个实验,一个是“折射断筷”,一个是“硬币上升”。
通过学生手边简单的器材,进行简单的实验,体现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的思想。
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
既能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还能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探究情境。
我觉得这是本节的一个成功之处。
在讲授完什么是折射之后,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关于折射,你还有什么想要知道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例如:发生光的折射时,遵循什么样的规律?之后,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合,形成问题系列,并且确定解决问题的顺序和时机。
物理折射测试实验报告
物理折射测试实验报告1. 引言物理折射是光线从一个介质到另一个介质中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量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来验证折射定律,并计算出各个介质的折射率。
2. 实验原理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theta_1、折射角\theta_2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n_1、n_2之间存在如下关系:n_1\sin(\theta_1) = n_2\sin(\theta_2)我们将利用这个关系式来测量两种材料的折射率。
3. 实验步骤3.1 实验器材- 光源(激光器)- 两个半球形透镜- 直尺- 两个辅助材料(例如水和玻璃板)3.2 实验步骤1. 将光源放置在一固定位置上。
2. 在光源的前方放置一个半球形透镜,以便光线能够均匀地照射到透镜表面。
3. 将第二个半球形透镜放在光源后方,在透镜中心位置处安排一个刻度线,方便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
4. 设定初始入射角为0^\circ,使用直尺调整透镜的位置,使得几束光线通过两个透镜后能够汇聚在一点上。
5. 将第一个辅助材料(例如水)放置在第二个透镜之前,测量对应的折射角,并记录下来。
6. 将第一个辅助材料更换为第二个辅助材料(例如玻璃板),再次测量对应的折射角,并记录下来。
7. 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两个材料的折射率。
4. 实验数据和结果4.1 数据记录入射角入射介质折射角折射介质折射率:: :: :: :: ::30^\circ 水18^\circ 水 1.3330^\circ 水20^\circ 玻璃板 1.504.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折射率如上表所示。
通过比较结果可以发现,我们测得的水和玻璃板的折射率接近于已知值(水的折射率约为1.33,玻璃的折射率约为1.50),说明实验结果比较准确。
5. 结论通过本实验测量了水和玻璃板的折射角,并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得到了它们的折射率,结果与已知值相符。
因此,本实验验证了折射定律的准确性,并提供了一种测量材料折射率的方法。
折射定律探究报告总结
折射定律探究报告总结
折射定律是描述光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发生折射现象的规律。
通过研究和实验探究,我对折射定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使用一条直线光源和一个半圆形玻璃棱镜。
通过调整光源和棱镜的位置,我发现当光经过棱镜表面时会发生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我进一步调整入射角度,发现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而且这个关系并不随入射光线的颜色而改变。
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我得出了折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即n1*sinθ1 = n2*sinθ2。
其中,n1和n2
分别代表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代表入射角和折射角。
在理论分析之后,我对折射定律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我发现折射定律在很多实际情况中都有应用,例如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利用光的折射特性,将信息通过光纤传输。
光纤内部折射层的折射率高于外部介质,因此光线在光纤内部一直发生全内反射,达到信号传输的目的。
这种基于折射定律的技术应用在现代通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次实验和理论研究,我对折射定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折射定律作为光学中的基本原理,可以解释和预测光线在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折射定律的研究也为光学应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探究光折射实验报告
探究光折射实验报告
引言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方式和光的折射现象。
通过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我们将对光折射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
实验设备
- 光源:白炽灯
- 光屏:白色光屏
- 实验器材:半球形透镜、直尺、光源支架
实验步骤
1. 将光源放置在光源支架上,并将光屏放置在透镜的对侧。
2. 调整光源与透镜的距离,使其成为一个平行光束。
3. 逐渐将光源向光屏移动,观察到光经过透镜后的行进方向的变化。
4. 记录光源到透镜的距离和光源到光屏的距离,并计算折射角度。
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度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而增加。
2. 当光线从水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度随着入射角度的减小而减小。
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度与入射角度有一定的关系。
这个实验验证了光在介质间传播时会发生速度和方向的改变。
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对光的折射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折射现象的研究不仅仅对于物理学,也对光学和实际生活中很多现象有着重要意义。
折射的原理也应用于透镜、眼镜等光学仪器的设计和制造中。
参考资料
- 实验教材:《物理实验教程》
- 相关物理学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层折射波勘探》实验报告
《浅层折射波勘探》实验成绩评定表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名称:浅层折射波勘探 二、实验目的
加深对地震勘探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数字地震仪的使用和仪器工作参数的选择;了解地震勘探人工震源激发,检波器的安置条件;地震折射波法野外资料的采集技术及方法,并进行资料的整理与解释;了解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施工的过程以及组织管理工作。
三、实验原理
1、折射波法基本原理
以水平界面的两层介质进行简要的说明,假设地下深度为h ,有一个水平的速度分界面R ,上、下两层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且V 2>V 1。
如图1所示。
从激发点O 至地面某一接收点D 的距离为X ,折射波旅行的路程为OK 、KE 、ED 之和,则它的旅行时t 为:
图1 水平两层介质折射波时距曲线
1
21V ED
V KE V OK t ++=
式1 为了简便起见,先作如下证明:从O ,D 两点分别作界面R 的垂线,则OA =DG =h ,再自A 、G 分别作OK ,ED 的垂线,几何上不难证明∠BAK =∠EGF =i ,因
已知2
1
sin V V i =
,所以: 2
1
V V EG EF AK BK == 式2 即
21V AK V BK = 和 2
1V EG
V EF = 式3 上式说明,波以速度V 1旅行BK (或EF )路程与以速度V 2旅行AK (或EC )路程所需的时间是相等的。
将式3的关系和式1作等效置换,并经变换后可得:
2
121222122cos 2V V V V h
V x
V i h V x t -+=+= 式4 这就是水平两层介质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
它表示时距曲线是一条直线,若令x =0,则可得时距曲线的截距时间t 0(时距曲线延长与t 轴相交处的时间值)
2
12122102cos 2V V V V h
V i
h t -== 式5 式5表示出界面深度h 和截距时间t0之间的关系,当已知V 1和V 2时,可以求出界面的深度h 。
2、折射波分层解释的t 0法
折射波t 0解释法是常用的地震折射波解释方法,它是针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采集发展起来的解释方法。
t 0法解释的主要原理与方法如下:
t 0法又称为t 0差数时距曲线法,是解释折射波相遇时距曲线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当折射界面的曲率半径比其埋深大得很多的情况下,t 0法通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且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
如图2所示,设有折射波相遇的时距曲线S 1和S 2,两者的激发点分别是O 1
和O 2,
图2 t0法折射界面示意图
若在剖面上任意取一点D ,则在两条时距曲线中可以分别得到其对应的走时t 1和t 2,从图中可以得到:
ABD O t t 11= ECD O t t 22= 式6 且在O 1和O 2点,时距曲线S 1和S 2的走时是相等的,称之为互换时,用T 表示,则有:
21CBO BC ABD O t t t T ++= 式7 当界面的曲率半径远大于其埋深时,图中的△BDC 可以近似地看作为等腰三 角形,若自D 点作BC 的垂直平分线DM (DM 即为该点的界面深度h ),于是有:
i V h t t CD BD cos /1== 和 2/*22V tgi h t t BM BC == 式8 将式6中的t 1和t 2相加,并且减去式7,再将式8代入后可以得到: 121/cos *2V i h T t t =-+ 式9 式9便是任意点D 的t 0值公式,由此可得D 点的折射界面法线深度h 为: i V T t t h cos *2/*)(121-+= 式10 令T t t t -+=210和i V K cos *2/1=则式10可以写为:
0*t K h = 式11 因此只要从相遇时距曲线中分别求出各个观测点的t 0值和K 值,就可以得出各个点的界面深度h 。
从上述的公式可以看出,只要从时距曲线上读取t 1,t 2和互换时T ,就可以算出各个点的t 0值,并可以在图上绘制相应的t 0(x)曲线(图3(b)中所示)。
关于K 值的求取:根据斯奈尔定律可将K 值表达式写成: 21
222
11*2cos *2V V V V i V K -=
=
式12 由式12可以看出,只要求得波速V 1和V 2则很容易得出K 值。
其中V 1通常可以根据表层的直达波速度来确定,因此关键就是V 2值的求取,为此引出参数时距曲线方程:
令 T t t x +-=21)(θ 式13 对式13两边对x 求导,可得:
dx
dt dx dt x d x d 2
1)()(-=θ 式14 式中dt 1/dx 和dt 2/dx 分别为上倾方向时距曲线S 1和下倾方向时距曲线S 2的斜率(即视速度V*的倒数)。
根据公式:
12cos 2)sin(V i h i x t +-=
ϕ上 和 1
1cos 2)sin(V i h i x t ++=ϕ下
因为是同样O1~O2内观测段,设上倾方向x 为正,下倾方向x 为负,则: 12cos 2)sin(1V i h i x t O +-=
ϕ 和 1
1cos 2)sin(2V i
h i x t O -+-=ϕ
它们分别对x 求导有如下形式:
11)sin(V i dx dt ϕ-= 和 1
2)sin(V i dx dt ϕ+-= 式15 将式15代入式14中,经一些变换后可得: 2
cos 2)(V dx x d ϕ
θ= 式16 于是可以求得波速V 2为: )
(cos 22x d dx
V θϕ
= 式17 当折射界面倾角小于15º时,可以近似的写成 )
(2
2x x
V θ∆∆≈ 式18 因此只要根据式13在相遇时距曲线图上构置θ(x)曲线,并求取其斜率的倒数
)
(x x
θ∆∆,则可以根据式13得出波速V2,进而代入式12中求得K 值。
知道了K值和各个观测点的t
值后,可以根据式11计算出各个点的界面深度
h。
然后,以各观测点为圆心,以其对应的h为半径画弧,可以得出一系列的圆弧,作这些圆弧的包络线即为折射界面的位置。
四、实验仪器
地震仪主机,检波器,大线,炮线,铁锤等。
五、实验步骤
1、布置地震测线。
测量确定测线起点和终点位置,布设测线标志,确定激发点和接收点标志。
2、按测线起点方向,将检测仪器放在适当的位置,并寻找激发点和相应的接收点。
在激发点选择合适的震源类型,并在激发点附近布置触发的传感器或检波器,将其与仪器连接,用于仪器记录时触发;在接收点排列方向上布置大线和检波器,并将大线与仪器连接;仪器系统通电后启动采集软件,按观测系统布设的参数设置各采集参数。
3、在采集资料之前,先将触发方式设置为“自检”档,检查检波器是否接牢等;如果波形显示不一致,需立即检查,排除问题。
4、自检结束后,还要注意周边是否有人为震动源,各部分正常,且无强烈的震动源后,提醒周边人员注意,保持相对静止。
保证安全无误后,仪器操作员发出指令震源激振,仪器接收地震记录。
并检查地震记录的质量。
接收记录满足要求,可以保存;如不正常,及时查明原因,重新采集。
六、相遇法时距曲线观测系统
根据折射波场形成条件和特征,折射波观测系统必须避开盲区,且要把接收部分尽量放到待测地层折射波区范围。
当水平层状介质满足折射条件的前提下,固定一个激发点,将排列沿测线由近及远进行时距观测,将得到由浅入深各层介质的地震波信息。
在地震记录上可观察到各层介质折射波的动力学特点,从而判别层间干涉、波形置换特征。
在时距曲线上将反映出各层介质折射波运动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
为了消除表层不均匀及界面起伏的影响,往往采用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
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如图3所示,同一观测地段分别在两端O
1和O
2
点激发,
图3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示意图
此观测系统采集的地震记录,可得两支方向相反的时距相遇曲线S
1和S
2。
AE段折射,O
1O
2
接收;EA段折射,O
2
O
1
接收。
其优点可弥补单一时距曲线的不足,
可以从不同方向反映界面变化。
七、t0解释法的地质剖面图
t0解释法的地质剖面图
附1:t 0解释法的计算书
根据以下公式即可计算地层界面埋置深度
T t t t -+=210 0*t K h =
由直达波时距曲线图得:
s m ms m t s V /952/952.01===
直达
由θ(x )曲线图得:
s m ms m x x
x d dx V /6288/288.6)
(*2)(cos 22==∆∆≈=θθϕ
551.4819526288*26288
*952*2cos *22
221
22211=-=-==
V V V V i V K
Θ(x )
x
地层界面埋置深度计算表
附2:采集的原始记录图
点原始记录图图
图1:O
1
点原始记录图图
图2:O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