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美术教学理念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03学习版小学生具备创造的能力,拥有创新的意识,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过程中会更好的接受基础知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教师给予他们体验的机会,通过授课手段的更换,教学内容的补充,有效策略的具体实施,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一直向前,长此以往,美术教学改革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
对此,笔者特意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小学生创造力、学习能力、思维意识的培养阐述了几点不同的看法,欢迎其他教师做出补充。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造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必须激发他们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肩负着“素质教育”的光荣使命,通过课堂氛围的营造、理论知识的介绍、教学效果的优化,令学生们养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将会变得异常顺利[1]。
紧抓时机,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不断创造、突破自我、用心学习的话,美育教育特色尽显,绘画教学价值更高。
如在《星空的联想》教学中,可对学生这样说:“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美丽的星空吗?”“你会联想的同时画出最美的星空吗?”“星星、银河、月亮都很漂亮,你想的越多,画出的作品也有吸引力。
”……问题伴随鼓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积极的发言,不断的思考,整节课上都很有创造力。
可见,教师如何说话、如何启发、如何引导学生很重要,“创造”的契机选得好,学生的学习更主动。
思维意识已被唤醒,学习能力得以综合发展令人期待。
二、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创造力。
美术技能的培养是十分必要且关键的,通过系统性训练,小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与创新意识的产生比较顺利。
新的时代中,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重新构建教学模式,通过情境的创设、课外的活动、有效的互动,潜移默化中渗透素质教育理念,小学生就会爱上学习,主体优势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课堂中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从专业角度为学生介绍、讲解,鼓励他们自主创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播放不同类型的视频,一边感染学生,一边审美教育,有效提升了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也就变得顺顺利利了。
浅谈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美术教学旨在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艺术作品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重要的是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才华。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等方面深入探讨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想象力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设计,都离不开想象力的发挥。
想象力是学生进行创作的基础和动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大胆地去构思和创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联想等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不断进行艺术探索,发现美和创造力的乐趣。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些启发性的题材和材料,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可以给学生一些抽象的线条或颜色,让他们自由地进行联想和创作;也可以给学生一个主题或故事情节,让他们进行自由发挥,并展现各自的想象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将会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创作,激发出更多的创造力和灵感。
二、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美术创作的重要素养,也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表达的重要基础。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艺术作品的观摩与欣赏,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品味。
学生应该对各种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有所了解和欣赏,从而为他们的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和信息。
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办美术展览、组织艺术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感受到各种艺术作品。
教师还可以将生活中的美与艺术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让他们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艺术探索和表达。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
初中美术教学的艺术理念(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美术教学的艺术理念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教学的艺术理念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美术教育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艺术理念,以期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艺术理念的内涵1.人文性:美术教育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创作意愿,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文化,传承民族优秀艺术,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现代公民。
2.创造性:美术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我,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设计、雕塑等形式,创作出具有个性和时代特色的作品。
3.实践性:美术教育应以实践为基础,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美术技能,提高审美品位,培养审美判断力。
4.综合性:美术教育应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文学、哲学、音乐等艺术门类,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三、艺术理念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1.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设计富有创意的美术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艺术魅力。
2.注重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我,培养独特的艺术风格。
3.创设实践平台: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如绘画、手工制作、摄影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高美术技能,培养审美品位。
4.融入跨学科教学:教师可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语文、历史、自然科学等,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拓宽艺术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5.培养审美评价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审美判断力,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艺术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创设实践平台,融入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从而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现代公民做出贡献。
第二篇范文:示范课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美术鉴赏》是初中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审美判断力和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美术教学的重中之重
“创造性思维”是美术教学的重中之重
有人认为美术课就是照葫芦画瓢,其实美术课并非让学生依样画葫芦这样简单,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目的。
在教学中学生十分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同桌之间互相演示,然后纷纷到前面表演。
这充分使学生发挥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全面提高,并主动发展使课堂教育素质化。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便是美术教育中的灵魂。
对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求知的欲望。
在开展创造性教育中,把创造性思维培养引入课堂后,学生变得十分活跃,勇于发言。
发展创造性思维不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挑战。
师生之间还可以进行强烈的互动。
教师也可以以一个探求者的身份和学生进行探讨,对于学生求异或天马行空的想象进行正确的评价。
创造富有个性的新颖的教学方式。
美术教育中的艺术创作与创造性教学方法
美术教育中的艺术创作与创造性教学方法引言:艺术创作是美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美术教育中的艺术创作以及创造性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和实践。
一、艺术创作的重要性艺术创作是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艺术创作,学生不仅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还可以培养创造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等。
艺术创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和表达个性的空间,帮助他们探索自己的潜能和个人特长。
此外,艺术创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艺术创作不仅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益,也对他们的整体教育素养有积极影响。
艺术创作能够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通过参与艺术创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种艺术形式,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创造性教学方法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创造性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并通过创造性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在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教学方法的应用尤为重要,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1. 提供创作空间和资源为了促进学生的艺术创作,教师应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创作空间和资源。
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美术工作室或艺术创作室,供学生自由发挥和创作。
教师还可以准备丰富多样的艺术材料和工具,包括画笔、颜料、油画、水彩纸等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创作想法。
2.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启发和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让他们主动探索和尝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创意启发,如观看名家艺术作品、参观艺术展览等,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
3. 鼓励合作与分享创造性教学方法还包括鼓励学生合作和分享。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让他们一起思考、讨论和实践。
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培养
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我国美术教育界对美术创造教育一直未形成统一认识,更无体系可言。
随着现代社会飞速进展的需要与文化知识结构的改变,我们应针对当前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美术教育之现状,努力使仅仅重视技能、审美及品德的培养,转化为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与自我表现能力为基础出发点,同时加强自我意识教育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那将对我国教育中人的潜力开发、人才的质量与人的发展上有积极的作用。
1.美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少自私自利,最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发展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何谓创造?“创”就是打破常规,不断探索与求新;“造”就是在一个不重复的基础上建立出新的东西。
培养创造能力是美术学科最显著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功能,它没有唯一固定的标准,具有不同风格,鼓励运用多种灵活多变的手段去表现。
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不仅随时随刻在欣赏着美,而且还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创造着一个新的美的可视世界。
是以思维的发散性为主要特性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与创造学家吉尔福特(gulfofd)首先提出此主张,意在针对一种思维目标尽可能多地提出可选择的答案。
他把创造思维能力分为六个主要成分:1.对问题的敏感度;2.流畅性;3.灵活性;4.独创性;5.再确定性;6.洞察力。
的。
发散思维通过它的实践性发展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创造思维方法,并受到学术界和教育界的普遍重视。
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和应有的地位。
在日益强调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同时,美术教育界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美术教育的目的还应该包括学生的创造才能。
2.美术创造性活动受多种条件制约2.1 学生生理特点明:人脑左右半球具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意识活动。
左脑倾向于用词语进行思维,右脑则倾向于以感觉形象直接思维。
创造活动是通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协同进行的,其中形象思维起着关键作用。
所以,开发右脑功能,发展形象思维相当重要。
这对绘画、文学、音乐、舞蹈方面的创造活动、形象思维起着决定的作用。
如何通过美术教案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美术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学科,在幼儿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一、激发幼儿的创造力美术教学实质上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1、提倡自由创作要想促进幼儿的创造力,要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让他们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允许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
教师在美术课上,应该鼓励幼儿自由创作,放手让他们表达自己的创造力。
不要束缚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多元化的教材作为教师,应该明确美术教材的种类和应用方式。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多元化的教材,以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最大发挥。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观美术馆,参加书法活动等等,不囿于教材的限制,提供更多的启发和灵感。
3、培养幼儿的眼力和手感眼力和手感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
通过适当的训练和技巧,可以培养幼儿艰辛的眼力和手感。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观察自然、事物、环境等,在充分观察、体验和领悟的基础上,加以模仿,从而提高幼儿的手感和创造力。
二、拓展幼儿的想象力美术教学中,想象力的拓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想象力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1、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幼儿创造力的基础,也是幼儿创新能力的核心。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如故事、游戏、绘画、音乐等多种方式,去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
2、创新思维的运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在想象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幼儿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创造和设计新事物的能力。
创新思维能够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也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结语美术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美术技能的传授,同时也可以为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提供支持。
通过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论美术教学活动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论美术教学活动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摘要: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创新,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创造力的支持。
创造性是指突破已有的思维模式,在问题中寻求新的关系,以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方式。
初中美术教学需要学生从空间上勾画立体的和富有个性的画面,要求融入学生个性的思维和想象,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创造性培养策略一、创造性的内涵及特征创造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一种特别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主体对已经存在的事物的属性、内涵、组成、构造和性质等不满意,然后在头脑中对已知事物进行加工,对其进行改造和革新。
创造性是一种革新实物的能力,是一种新颖的思想或者方法,具有一定的价值。
创造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积极的求异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创造性思维属于一种求异思维。
这个特征贯穿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始终;第二,思维的非逻辑性。
有的学者认为,非逻辑性在创造性形成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非逻辑性指的是直觉的、富有想象力的思维过程;第三,思维的兼容互补性。
创造性思维的形式过程并不是一种简单、孤立的思维形式的活动,而是交织各种思维活动形式的相互作用的思维整体过程;第四,思维进程的跃迁性。
它突出表现在灵感直觉思维的创造活动中。
对思维的主体而言,它只抓住事物深刻的整体本质,获得思维的结果,而对思维具体过程的细节、步骤、阶段等却“一无所知,恍然若无”,呈现出迅速的跳跃性的特征;第五,内容的价值性。
有学者认为,创造性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新颖性,无论创造性的成果是独创还是创造,其本质是要探究个体创造出来的成果是否具有新颖性,包括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在这些方面没有价值的创造都不属于创造性思维的范畴。
二、学生创造性的形成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沃拉斯(j.wallas)于1945年在《思考的艺术》(the art of thought)一书中指出,任何创造性活动都要包括准备、孕育、明朗和验证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各自不同的操作内容及目标。
谈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谈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美术是一门艺术类学科,是一种美的艺术,美术教学以引导学生走向创造的途径为主要原则之一传统的美术教育是单纯的技法传授、技能训练,具有很强的机械性,今天如何摆脱这种模式,以适应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呢?作为一名美术专职教师本人认为,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一、何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不拘泥于一种模式、一个方向、从上下、前后、左右等不同的角度和空间思考问题,是一种开放性思维。
主要形式有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等。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本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在人才素质的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有效地发展中学生的创造力,追求创造思维的积极性,已成为美术教学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二、教师创新能力的充分开掘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前提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
”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教学的水平直接联系、互为反馈、相得益彰,如果教师拘泥于传统的机械性教学思维,就会扼杀学生创造思维的健康发展,使学生的创造力萎缩而失去生命。
因此,教师应该不断追求并能动地运用创造思维进行教学,以实现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
实践证明,教师教学中自己越富于创造性思维,越能引起学生共鸣,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展示个性、启迪思维。
个性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的独特性格,是不同的人所具有的特殊气质。
作画跟做人一样,面对同样事物,其看法、想法、感受及作画的手法都有可能大不相同,其实这也正是其美术的魅力所在。
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保护和培养学生的独特性,并给予自由发展,绝不能以某种模式去规范学生,以教师的志趣去强求学生。
著名画家迪斯尼在小时候就差点成为传统教育的牺牲品,他上学时曾把老师留的画盆花的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受到老师的责骂,但庆幸的是这并没有使他的画家梦夭折。
简述美术教育的原则
简述美术教育的原则美术教育的原则是指美术教育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和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
以下是美术教育的原则:1. 创造性思维: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和让学生自己创作等方式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 感知与表现: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和表现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历史背景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
3. 多元化: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化素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计等方式来促进学生多元化素养的培养。
4. 实践与技能: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技能,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艺术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艺术创作的技能。
5. 批判性思维: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
教师可以通过批判性思维训练和评估方式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批判性思维能力。
除了以上原则,美术教育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 学生个性: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和特长。
教师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和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2. 文化传承:美术教育应该注重文化传承,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艺术作品。
教师可以通过文化解读和跨文化交流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艺术作品。
3. 实践应用: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应用,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和学以致用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以上就是美术教育的原则简述,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创造力、感知力、表现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在美术教学中体现创造性
在美术教学中体现创造性美术活动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它的存在就是创造性的具体体现。
今天的美术教育同样应该把培养少年儿童的创造能力摆在重要的地位。
但是,传统的美术教学是师徒式的,师傅手把手地教,徒弟一笔一划地学,只要能准确地重复师傅的一招一式,就是100分的成绩。
用心理学的术语解释叫做“识记、保持、再现”。
这样的教学可能培养出一大批酷似师傅模样的“小师傅”,却很难造就出几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徒弟。
一对一的传授方式已经限制了独立思维创造的可能,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今天的美术教育所应达到的要求。
本身就应该具有创造性。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自身必须首先具有创造性。
正是从这个原则出发,几年来,我们在自己的教学中打破了一些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尽可能地以创造性的教学,引发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师的范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正是靠范画来体现自己的教学意图,学生也是通过范画识记教师所讲的一切,并以此作为练习的模式。
我们认为,范画在教学中确实可以减少师生教与学的难度,但是,范画极容易使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形成固定的概念,影响他们对生活更广泛、更细致的观察。
而没有独特的观察做基础的美术作品是不可能具有创造性的,学生也不能从中培养创造能力。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基本放弃了传统教学中的范画,尽量以生动的语言,有趣的动作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观察,让学生以自己的认识、理解,画自己看到的对象。
这样,即使一般人感到平淡无奇的地方,学生也能画出各不相同的画面。
,在传统教学中得到的往往是对绘画知识的记忆,然后在练习绘画中运用这些知识。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确实应该在已有的基础上向理性的方面前进一步。
但是,这时的学生大多数正处在绘画的困难期,他们对画画已经有了很高的要求,以至有很多学生从喜欢画画转向讨厌画画(这是一种逆反心理)。
这时,再让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专业词汇,并用它来指导画画,实际上是加剧了他们对绘画的逆反。
在这个阶段,特别强调学生动手去做,即使暂时不明白也先做一下,然后再去理解。
美术教学理念
美术教学理念美术教育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艺术,它是介于艺术与教育之间的一种结合,融合了艺术的感受与理念,也融入了教育的理论。
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指导,使学生能够熟悉美术,灵活运用其创作方法,认知艺术文化。
美术教育的理念反映了教育者态度、观点、偏好和兴趣。
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其学习、创作完成独特的作品,让学生们探索自我、发现自身可能性。
美术教育要求老师不单单从作品的完成性出发,更重视作品的审美意义,尊重学生的内心世界,以作品的审美化为教学目标。
美术教育注重创造性,同时也注重传统技法的学习,深入开展古典美术的学习。
以美丽的国画和书法传承古代文化,唤醒学生的审美觉悟,激发学生的浪漫情结,学习古典绘画给学生以艺术修养和文化积淀。
美术教育注重评价体系的建构,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鼓励学生尝试新的可能性的同时,给予学生合理的评议。
美术评价分为两大部分:文本评价和图像评价。
文本评价着重于美术创作背景、故事以及作品内容的解读,图像评价则着重于对作品创作方式、色彩、线条、构图和使用技法等的分析。
美术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建立自己的美术观念,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充分发挥个性特点,用自己的灵感、思考和观点去表达,最终做出创作性的作品。
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们去探索,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探讨美术的深度和丰富性,借助美术这种艺术形式去建构自己的世界,塑造自我,品味艺术之美。
美术教育的理念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个性特点得以塑造,探索美术深度和丰富性。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艺术,学习艺术理论,掌握技能,学习文化,充分发挥创造性,培养审美观念,用自己的灵感给美术作品加上浓浓的人文情怀,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绝伦的作品。
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3 7 4 0 0 内蒙古乌 兰浩特 第 四 中学 内蒙古 兴安 盟
、
一
个关键 之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追求和蕾螺生活动.发挥学生主体性 学生主体 性的发挥 ,要 在民主、平 等的氛围 中出现,更要在 科学、和谐 的教学 活动中进行。要营造和谐 的课堂 活动气氛 ,让学生身体在课堂中有一定 的活动 空间,创造一个宽松 的课 内环境和融洽 的师生关系。和谐 的课堂教学活 动应该是 让学生阅读教材时,借用媒体 充分地利用 脑、眼、手等感觉器官 ,反 复地去体验 。在理解 教材 、领悟人 生意义的同时,不断地提 高思维能力。 和谐 的课堂 是流动变化着 的。教师在教学 中还要有敏 锐的观察 力和 发现 力 ,能迅速 地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上 的各种反应 ,调整 教学手段及教学 内容 ,及 时设疑 ,解疑 。 教师 在教学 中表现出来 的创造性是使 课堂教学 富有变 化、富有激 情的关 键 。而这种 点拨不是 即兴发挥 ,也是精 心设计 的结果 三 、目标转化 为问■ ,墙井 自学能 力 问题 的设置要 根据学生现 有的知识水 平和综合 素质,有一定 的科 学性 、 启发性 、趣味 性和 实用 性。问题还要具有一定梯度 ,能让学 生通 过分析和讨论 能够得到不 同程度 的解答,通过对 问题 的解答培养学 生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和运 用知识的能力 ,并在 问题情境 中掌握课本有关 内容 ,达 到教学 目的 具体方 法一般 有两种:一是针 对教学 目标 和教材 内容 设计 “ 提纲 式”阅 读训练题 ,按识记 、理解、分析的顺序排列 ,课前发给大家 。二是从实际生活 事例,或学 习中存在 的问题,或从课本 中典型 内容 出发 ,提 出若 干思考 题。政 治教师必须精心研究教学 目标 , 设计 出符合 目标要求 、 具有 一定梯度 的思考题 。 圈、t鑫拳生探囊知识的穗序和方法 传统 的教学模式 实际上是 知识结论 的教学。教学活动 是教师讲结 论,学
美术的教育理念
美术的教育理念
美术的教育理念
1、注重实践性教学法
美术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注重实践性的教学,通过实践性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美术,把美术的精髓体验出来。
2、重视个性化的教学
在美术教学中,要重视个性化的教学,把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喜好都考虑进去,为每一个学生定制适合的课程,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在美术的学习中得到成就感。
3、考虑学生的创造性
美术教育需要注重学生的创造性,以不断提升的创意和眼界为目标,让学生能够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从而有自己特有的风格和方式。
4、结合知识与实践
美术教育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美术的知识,并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实践和知识像一体。
5、培养学生的美学观念
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学观念,帮助他们建立美的正确观念,把审美能力培养起来,以达到更好的艺术表现。
- 1 -。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一、理念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培养幼儿审美情趣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理念应当是创新、多元化、启发性、个性化和富于实践。
首先,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理念应该是创新的。
创新是推动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美术教育方面,创新的教育理念可以引入更多创新元素,使美术教育更富有吸引力和魅力,提高幼儿对美术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多元化的美术教育理念应该成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主旋律。
多元化美术教育包含不同的艺术形式、风格和数据。
通过引入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欲和创造力,同时满足幼儿发展和多元文化的需求。
第三,启发性的美术教育理念是指应该注重开发幼儿的潜力和创造力。
通过启发性的教育方式,启发幼儿在美术教育方面的自由思考和自我表现。
同时,启发性的美术教育理念也能够激励幼儿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从而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个性化的美术教育理念是指应该根据幼儿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
个性化的美术教育强调对幼儿个体差异性的尊重和重视,充分发挥幼儿个体的美术潜力,让幼儿在美术教育中得到自我体验、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
最后,富于实践的美术教育理念是指应该通过实践探究和实践实践来提高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以实践探究为导向,能够使幼儿从实际生活中学习,并从实践中获得最直观的体验、感受和反思。
二、实践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实践应该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想象力为主要目的。
因此,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
1.创新的教育模式实践创新的教育模式可以为幼儿提供多样性学习方式,发挥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例如,通过引入数字美术等先进技术,让幼儿在创作时产生更富有新意的美术作品。
2.以亲子教育为主的实践亲子共同参与,具有-promotionaling的美术教育实践将成为重要趋势。
谈中学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谈中学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教育是当今现代化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创造与人对社会的贡献,与人类的进程都密切相关。
中学美术是对儿童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如何在中学美术课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我对此作了一些简单的尝试和实践。
一、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急剧变化的社会,不断增加的知识,以及对人对学习不断产生的新发现,促使知识经济、信息科技时代迅速到来,应社会之所需,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已不能停留在单纯的知识授受,而应放在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培养上,应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而教师的任务不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会学”,突出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即创造力——通常是指一种创造性思维,表现为独特的、新颖的、变革性的和开创性的有价值的改变或生产。
长期以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学生跟着老师画。
老师画个样子,然后让学生“依葫芒画瓢”,一笔一画地照样子来画,结果看似形象逼真,但学生又能学到些什么呢?中国儿童的美术教育在实际操作中,总是偏重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而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缺乏创造力的培养,埋没了学生的潜能,同时也埋没了将来的人才。
可见创造能力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利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1.激发创造欲望,树立自信心。
每个孩子都具有绘画的潜质,拥有创造和表现的欲望,只不过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这种可贵的创造欲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淡漠了,特别到了初中,学生的绘画开始驱于被动状态,少了创造的欲望。
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找回自信,激发创造欲望。
美术教学的创造性风格
美术教学的创造性风格作者:刘洁来源:《新校园(下)》2015年第12期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变“教师传授”为“自我发现”新课程理念强调,在课堂中,学生是主角,教师主要起引导、指导作用。
教师在传授新的知识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例如:在学习“校园艺术品”这一课时,我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艺术品,指导学生分析其构成要素及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对艺术品进行创新,观察哪些地方可添置一个怎样的艺术品,并说明理由;这些感知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完全来自学生自己的审美观,再制作模型制作就容易许多。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变“千人一面”为“多人多面”人具有丰富的个性,这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前提,也是一个社会在文化艺术方面具有丰富创造力的先决条件。
美术活动是最具人情味的活动,虽然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与艺术的综合性,但是人的个性在其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美术教学应当根据艺术教学的内在规律、学生成长以及社会需要的根本要求将艺术技能进行合理拆分教学,使学科、学生与社会的价值取向高度统一。
教育中的“千人一面”已成为过去,今天的美术教学,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艺术基础,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要求教师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采用适宜的现代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因时而行。
例如:在教学壁报编辑时,我布置作业只有一句话“设计一张新颖的壁报”,没有给学生太多的条条框框,从主题的确定、美术字的设计、材料的组织到版面的编排,都由学生自己操作,这样不同的学生就呈现风格各异的作业。
三、课堂中要采用多维的评价思想,变“评结果”为“评过程”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不能以记忆和模仿作为评价学生艺术成绩的标准,而应该尊重学生的创造性,重视学生的创造过程,赞赏学生与众不同的观点,因此,不能轻易批评学生在创造过程中的错误和失败。
教师要善于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领悟能力、操作技能、观察能力、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求异的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在校 园中, 不定期地 开展学生 画展 , 使学生 的创作体验得到 证明 , 开展 较大规模 的现 场命
已受 了一定传统教育 的学生 ,要使他们感
受 到一 种 全 新 的开 始 ,一 种发 挥 自己想 象 的 冲
学生的各种游戏都 n 以结合 ,并 向各个 方 题作画 比赛 ,积极参加 各级各类 的绘 画比赛 , J
舻 驴 . 护 . 驴 , 驴 驴 . 》、》 — : z 驴
妒
、 护
— c
¨1言 ¨ r 在 音 乐 课 堂 创 设 情 境 中 的 魅 力 语 = 艺 . j ‘ 口‘ 一 术
岷县岷阳学区东关小学 摘 刘慧莲 表达情感是相 当重要的。事实上课堂中教师的
一
要: 音乐由情感 引起 ,情 ” “ 蜒足艺术创 言也要相砬的生动形象 , 精辟而精炼 。 3 .组织 有序 的课 堂语 言是创设 情境 的保
一
形 、 色彩 的想 象 , 对 画成 一幅幅耐人 寻味 、 趣味
遵 循 发 展规 律 横 生 的作 品 。
三 、 设艺 术气 氛 创
1 设 校 园 氛 围 . 创
完善 交流 环 境
一
、
发挥 想 象 夭 性
1 . 课 堂 教 学 抓好
二、 提供选择途径 1 . 游戏学习法
强调个性发展
关键词 : 言艺术 语
创设情境
魅力
显得 颇 为重 要 。
2运用眼神交流 , 以面部表情 , . 辅 引领学生
人类情感的交流 ,苗先便是通过语言 的交 ‘
4 速语调 和节 奏要 和所创设 的情境相 互 顺利进入情境 。 培 面部表情 和眼神密不可分 , 演员
定 的认识 , 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 的美感 , 到带 领 学 生 邀 游 音 乐 的 海 洋 , 环 环 紧 扣 , 于 作 的 教师 能创 设 一 个 忧 伤 的哀 怨 情 境 。所 以肢 接 应 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性美术教学观念的“四变”
(此文荣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第二届音乐、美术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第八届音乐、美术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发表于《中国美术教育》
《中国美术教育》(江苏南京):国家教育部委托南京师范大学主办
全国唯一国家级美术教育权威期刊
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美术类)会刊
邮发代号28—66 国内统一刊号CN32—1300/G4
现行美术教育面临的挑战首先是教育观念上的挑战。
以“双基”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院式”美术教育是目前美术的主流。
这种教育以教学生客观描述物体外形为主,忽略了美术其它诸多功能。
社会、学校、家长关心的只是学生会画什么,画得“像不像”,往往忽略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审美情感、自我体验、自我表达方式、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美术教育不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更不适应充满挑战的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创造性美术教学一改“学院式”美术教育定式,强调人在艺术活动中的主观意向及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现,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学习空间,调动学生的原创造因素,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培养学生幻想、创作表现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如何形成创造性教育的观念呢?我的体会是:“四变”。
一、变偏爱“求同型”为偏爱“求异型”
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散性思维的求异能力放在首位,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美术活动,使他们能自由自在地充分倾吐自己的感受,体现自己的个性与偏爱,显示自己的潜力与智慧,去创造心中的意象。
教师在教学中应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应鼓励学生超越前人,超越时代,超越自己。
强调技法模仿与写实的传统美术的教学,往往容易约束学生个性发展,形
成千人一面的局面,而创造性美术教学则要求把个人感受、情感带进对客体的表现活动中,不用“像不像”的客观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而是看学生作品中是否有个人对客体独特的感受和独特见解,是否能抓住客观突出的一点进行深入刻画。
在教学绘画《中国画——松树》一课时,我让学生用画笔各自表现对松树的感受,画面千姿百态:有的松树昂首挺胸,粗壮有力,像一位将军;有的拱腰俯首像雅儒老者;有的曲折婀娜似少女;更有甚者索性改变松树的固有色,画成红橙色为主的疯狂扭动身躯的迪斯科舞。
学生这些处理都体现了对松树不同的观察理解和个性心理感受。
创造性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对同一物体做不同描绘,在观察与表现中不拘泥于客观的外在形象,学生可以任意将观察视点扩展,不仅表现所见,也可表现所思、所感,甚至还可以将整个客观幻想成有活力的生命。
学生在充分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用美术语言完成自己的创意,不仅扩大了写生的内涵,也超越了临摹的藩篱。
由于在绘画的一开始就强调和鼓励主动地选择取舍和再造,因此创造性美术教学可视为创作的原动力的培养。
无论这些儿童将来是否从事美术专业学习,但这种创作的原动力不断增加和发展将使他们养成通过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为发展创造力打下良好基础。
二、变教师“权威性”为师生“民主性”
传统美术教学以技能学习为过程,以结果为标准、评价尺度,过程与结果几乎都是教师“格式化”的预设;创造性美术教学以学生的感受为出发点,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前提,认为学习过程和结果是动态变化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情感等需要,鼓励学生在动态中创新、生成。
创造性美术教学的目标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以学生的艺术作品完成为最终目的的模式,变教师的绝对权威为师生的民主参与,以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最终目的。
创造性美术教学“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加强心理素质与表现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在于创造合乎规范的美的标准的艺术”(里德)。
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要从权威性的角色走出来,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的、宽松的学习气氛,与学生共学,与学生共同商讨。
这种互动式民主是
积极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准备不断修正和调整自己,推进自己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这种宽容表现为不用成人的标准来评判孩子,对他们的缺点也正确对待,尊重包容儿童在绘画过程中必然发生的所谓“问题”。
在教学《听听画画》一课时,我选择了一些贴近儿童生活的歌曲,通过让学生听声音、听歌曲、听曲子这三个过程营造美术、文学、音乐学科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艺术学习环境,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看一看,感受音乐旋律的律动起伏,想象歌词描绘的场景,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与线条来表现,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交流。
通过美术、音乐、文学感受相织的艺术情感,鼓励学生大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表现方式表达对艺术的感悟和共鸣,不断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与此同时,在讲授知识,传授技能辅导美术创作的过程中要能够意识到学生的困难,及时防止并解决这些困难。
要善于通过非常活跃的过程了解学生思维,及时进行正确引导,做到不以老师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不以标准的结论暗示学生,使师生之间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相容效应,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教与学、导与行。
三、变教师“教”学为学生“悟”学
传统教学注重把知识讲深讲透,掰开揉碎,填鸭式灌输。
从短期效果看,学生会了,但永远失去了自我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创造性美术教学观念强调教师从“教”学转化为学生的“悟”学。
后者的做法是以学生本身为起点,点化学生的悟性,把学生带入环境中让学生自己寻找所需要的东西。
从短期效果看,也许不易立即见效,但从长远看,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及主动性,在任何环境任何时期都会找到学习的突破点。
具体地说,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是告诉学生不该怎么做,积极帮助学生体验感受情景物象。
用提示、启发等方法去开拓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由他们自己去做广泛的探索和尝试。
在他们建立起自我意识以后,再引导他们探索艺术的规律。
如教学五年级的《记忆画——家乡风情》一课时,教师可启发学生:人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家乡
有那么多有趣的人和事,家乡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让我们打开心灵中记忆的窗户,回忆家乡使你感动的人和事,用手中的笔去描绘它们的美丽吧!这样,教师没有一味地直接教学生怎样选材、怎样画,而是让学生在记忆中、在实践中去感受家乡的美,去创造家乡的美,去描绘家乡的美,学生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有的把家乡一年四季秀美的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的把家乡的民风民俗表现得栩栩如生;有的则勾画出了家乡美丽的明天……学生把家乡美的人,美的事物融入自己的绘画中,想象丰富又极具个性,着色大胆又极具特色,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每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都创造性地凸现出了学生对事物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感知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养成了爱动手、爱动脑的好习惯。
四、变课堂“封闭式”为课堂“开放式”
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位于“小三门”的美术课,长期得不到重视。
受冷落的美术教师,大多视野日渐狭窄,生活相对封闭在与各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不相识的小圈子里,生活在自己设立的无形的围墙里。
一把粉笔,一个小黑板旅行的授课方式,使得儿童美术作业千篇一律(一般用线画出物象的轮廓,然后平涂着色),这与教师的教法有关,与教材上传统的再现作品大量出现给学生先入为主的印象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传统观念的教学,使学生认为绘画就是生活原型的写照,“像不像”就是评判作品的标准,学生思索的空间很小,不能质疑,也不敢有疑问。
师生关系是灌输与被灌输的“园丁式”关系。
教学中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兴趣。
这样的教育观念极大地压抑儿童的原发创造性,妨碍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
教师在指导学生作画时,要把学生当作主体,充分尊重,调动学生的原创性因素,淡化“像不像”的判断标准,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
同时也要力求使学生的绘画语言丰富广泛多变。
笔者为此让学生做过一些针对性练习:如教学一年级《多姿的花草》一课时,先让学生看书上的作品,再看一些现代美术作品,然后提要求,画没有见过的花,使用和别人不一样的制作方法。
没想到学生摆脱了常规的束缚,反而很快进入状态。
用手指点,用废纸团沾色拓,用色
挤……他们自由地对形态自身拓展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尝试,使作品由封闭到开放,由规范到发挥创造个性,给人的视觉和心理带来了新感受。
教师是创造性教学的母体。
教师只有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师生教学民主,努力改变教学方式,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开放的教学体系,确立创造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最终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