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草原赞歌》精品教案
草原赞歌 教案
![草原赞歌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7a560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c.png)
草原赞歌教案教案标题:草原赞歌教案目标:1. 了解草原的地理特点、生态环境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对多样文化的尊重。
3.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草原的美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草原的认识和感受。
主体活动:3. 阅读理解:给学生分发一篇关于草原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以检测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听力训练:播放一段关于草原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后回答相关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听力技能。
5. 词汇拓展:教授与草原相关的词汇,如prairie(草原)、herd(兽群)、nomad(游牧民族)等,并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词汇进行造句练习。
6.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我眼中的草原”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对草原的印象和感受,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7.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草原的保护问题展开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以培养他们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总结活动:8. 学生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写的短文或小组讨论的结果,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9. 总结回顾: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草原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教案评估:1. 阅读理解和听力练习的答题情况,以检测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听力技能。
2. 学生短文的内容和表达是否准确、流畅。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教案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到附近的草原进行观察和体验,加深对草原的认识。
2. 邀请草原文化的专家或相关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草原的文化背景。
3. 引导学生开展保护草原的相关活动,如宣传海报、写信呼吁等,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教案撰写顺利!。
小学音乐《草原赞歌》教案设计及教学思路
![小学音乐《草原赞歌》教案设计及教学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b10265a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4.png)
小学音乐《草原赞歌》教案设计及教学思路一、教学背景学生年级:小学三年级课程时间:1课时(40分钟)教学内容:《草原赞歌》教学目标:1、了解《草原赞歌》;2、学习《草原赞歌》的歌词和曲调;3、通过学习,感受草原的壮美景色。
二、教材分析《草原赞歌》是一首优美的蒙古族歌曲,歌词描述了草原的壮美景色,曲调优美动人,是一首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经典乐曲,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音乐的美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1、掌握《草原赞歌》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曲调。
2、感受草原的美景,了解草原的文化特点。
四、教学难点1、学生较难掌握《草原赞歌》的复杂曲调,需要老师进行详细的分解和讲解。
2、如何将草原的景色和文化特点进行艺术表达,需要老师指导。
五、教学方法1、导入:学生观看草原的图片或视频,感受草原的景色和文化。
2、展示:老师播放《草原赞歌》,带领学生跟唱,让学生感受这首歌的美妙之处。
3、初步学习:老师详细分解《草原赞歌》的节奏和曲调,让学生逐句跟唱,掌握基本的节奏和曲调。
4、深入学习: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和草原文化的独特性。
5、巩固练习: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练习歌曲,加深记忆。
6、评价反馈:学生进行互评,老师进行总结点评,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播放草原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草原的景色和文化,引导学生进入草原赞歌的学习状态。
(二)展示老师播放《草原赞歌》的音乐,带领学生跟唱,将学生带入到这首歌的乐曲中,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三)初步学习1、分解歌曲老师对歌曲进行逐句的分解,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曲调。
2、跟唱练习老师带领学生逐句跟唱歌曲,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节奏和曲调。
(四)深入学习1、草原的文化特点老师针对草原的文化特点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草原的文化特点,感受草原的独特魅力。
2、音乐的表达方式老师解析草原赞歌的音乐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掌握音乐情感的表达方式,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
苏少版音乐五下第一单元草原赞歌教学设计
![苏少版音乐五下第一单元草原赞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634ab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9.png)
苏少版音乐五下第一单元草原赞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草原赞歌》是一首描绘草原风光和牧民生活的歌曲,选自苏少版音乐五下第一单元。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歌词展现了草原的辽阔、牧民的喜悦和向往。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和歌唱技巧。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善于模仿和表现。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音准、节奏和换气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个别辅导。
三. 教学目标1.感受草原风光和牧民生活的美好,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
2.学会演唱《草原赞歌》,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他们创造和表现美的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歌曲中有些音高较高,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音准。
2.节奏:歌曲中有个别节奏较复杂,学生需熟练掌握。
3.换气: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要学会合理安排换气,保证歌曲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草原风光,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提高歌唱技巧。
3.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草原风光图片、视频、乐谱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教学音频等。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
同时,提问学生对草原的印象和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草原赞歌》,让学生对歌曲有个整体的认识。
演唱过程中,注意展示歌曲的特点和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方面的错误。
可分为两个环节:a.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演唱,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案
![《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99d8f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7.png)
《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案教学班级:课时:教学目标:一、指导同学用欢快骄傲的心情来演唱歌曲,并初步把握蒙古族歌曲的演唱风格。
二、通过创设轻松活泼的情境,并运用多媒体引导同学在听,唱,演等情感体验中感受美、观赏美、表现美。
三、通过唱歌让同学从中感受大草原的美妙和对自己家乡“松原”、对生活的无比喜爱。
教学重点:运用创新手段使同学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并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难点:通过对唱曲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歌曲的心情和风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又来到了我们共同唱歌跳舞的快乐时间!首先让我们跳起来,动起来,一起放松心情好吗?师生共同表演舞蹈《青春舞曲》。
2.采访客人:1〕今日教室里来了许多客人,请同学们问一下他们都是什么民族的.?2〕介绍老师的民族:满族3.观赏fLAsH影片《家乡》。
〔藏族歌曲〕二、实践体验、学唱歌曲: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也蕴育了各具风格特色的民族歌曲。
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倾听一首歌曲,想一想它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它和哪首歌曲很相像?并在图片中选择出这个民族的服装。
初听歌曲。
2、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歌曲《草原赞歌》。
〔课件1:无画面〕3、再次感受,当你闭上眼睛倾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脑海中会出现什么画面?4、让我们来一同观赏草原的美景,再次观赏歌曲〔课件2:声像俱全〕5、看到秀丽的景色,老师都忍不住想唱歌了,你们欢迎吗?老师范唱。
6、出示图片“美”。
提问:你觉得这首歌美在哪里?1〕旋律美??用“嗒”模唱歌曲。
2〕歌词美??有感情读歌词。
3〕内在情感美??介绍歌曲背景,并观赏影片《草原英雄小姐妹》。
〔课件3〕这首歌曲描写了蒙古族少年儿童龙梅和玉荣两姐妹为爱护集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也表现出他们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和喜爱,更呈现了内蒙草原的兴盛发达,日新月异的建设面貌!7、这样“美”的一首歌,就让我们用秀丽的心情,秀丽的表情,秀丽的声音来演唱一遍好吗?8、自学请为歌曲分段,每段应当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感情来演唱?一段、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好像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宽阔草原,听到马儿驰骋的哒哒蹄声。
草原上的歌声,《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案设计
![草原上的歌声,《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39c220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b.png)
草原上的歌声——《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案设计草原,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在这里,绿草如茵,百花齐放,民族的歌声在骏马奔腾的草原上回荡。
《草原赞歌》是一首表达内蒙古草原风光和民族文化的歌曲,又称《领跑》。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结合《草原赞歌》的歌曲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进行音乐教学设计,既可以帮助学生领略草原的美景和民族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案的设计思路。
一、教学目标1、了解内蒙古草原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特点,培养学生对草原的热爱和认同感。
2、掌握《草原赞歌》的基本歌曲结构和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大家一起合唱《草原赞歌》,体验草原上的欢乐和感动。
二、教学内容1、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内蒙古草原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特点。
可以通过图片、短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草原的美景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草原的景色,让学生从观察、感受、思考中体验草原的美。
2、教师可以通过演唱的形式带领学生学唱《草原赞歌》。
给学生播放一段歌曲,让学生感受曲调、节奏和情感表达,再根据歌曲的结构,分段教唱。
在教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一些歌曲的表演技巧,比如呼吸控制、身体语言等,引导学生在演唱中呈现出自己的音乐感受和情感表达。
3、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合唱,《草原赞歌》。
通过团队合作练习,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和团队合作的乐趣,在合唱中共同表达对草原的热爱和敬意。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感受、思考,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草原的美。
2、师生互动法。
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获得启示,互动中促进语言表达的能力,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3、合作学习法。
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草原赞歌》的合唱,增加其乐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法。
草原赞歌教案
![草原赞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43e9e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5.png)
草原赞歌教案草原赞歌教案1教材分析:艺术课《草原赞歌》为学校一班级下学期艺术课本第十单元《民族大家庭》中的教学内容。
教材着重同学的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的融合。
通过各种艺术活动使同学乐于投入到艺术活动中,提高其对艺术的认识,使同学喜爱生活,喜爱艺术。
同学分析:一班级同学以形象思维为主,新奇、好动、仿照技能强,形体灵活,比较适合采纳歌曲与形体舞蹈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通过演唱、律动、舞蹈、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同学上心感悟艺术,上心表现艺术。
与我合作的是一年六班的同学,这个班的特点是学习气氛相对良好,有部分同学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对这些同学应予以实时的鼓舞与表扬。
大多数同学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应予以他们恰当的评价。
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爱好为动力,鼓舞制造,弘扬民族艺术,提倡学科综合。
”同时,以音乐为主线,通过演唱、律动、舞蹈等艺术实践活动,培育同学爱好艺术的情趣,进展同学的艺术鉴赏技能、表现技能和制造技能。
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生活地域、服饰、风俗等特点。
学习骑马、挤奶、摔跤等律动,感爱蒙古族的艺术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2〕观赏具有蒙古族风格的儿童歌曲《草原赞歌》,体会歌曲中的欢快、活泼的音乐心情,了解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体会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喜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深厚情感。
2、技能目标:通过表演和演唱,培育同学丰富的生活情感及想象力,引导同学观测和体验艺术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音像资料的观赏,感受草原特有的风光和宽阔。
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丰富同学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VCD光盘,草原风光的图片,歌曲《火车开啦》的磁带。
教学流程:一、导入部分师: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坐上火车,开始我们今日的旋行吧!〔播放歌曲《火车开啦》师生共同表演律动。
简单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学习爱好〕师: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们要去哪儿呀?生:想!师:让我们一起来看屏幕,一会儿你们就知道啦!〔观看课件〕[同学在观赏中,感受大草原特有的风光和宽阔,激发同学对蒙古族的了解的愿望]师: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生A: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成群的牛羊。
五年级音乐《草原赞歌》精品教案
![五年级音乐《草原赞歌》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0d141e7cd184254b35352f.png)
五年级音乐《草原赞歌》精品教案教学内容1.听:欣赏《草原小姐妹》2.唱:《草原赞歌》3.动:歌表演《草原赞歌》;竖笛《草原小姐妹》片段24.认:音乐常识:协奏曲教学目标要求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音乐作品中表现的形象,感受小英雄对家乡、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背唱《草原赞歌》,表现歌曲中的自豪感。
3.音乐知识:了解琵琶音色,和协奏曲的形式。
教学重点1.感受音乐作品中表现的主题形象,试着用竖笛吹奏主题,体验蒙古民歌的风格,感受小英雄对家乡、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背唱《草原赞歌》,并能表现出歌曲中的自豪情感。
教学难点1.感受《草原赞歌》中具有草原骏马飞奔的规整节奏型:X·X X X和 X XX X X 及蒙古民歌中衬词的运用。
2.了解音乐知识:协奏曲疑点分析在《草原赞歌》的歌曲教学中,歌曲旋律起伏不大,节奏规整。
X·X X X和 X XXX X的节奏,具有草原骏马飞奔的节奏特点,可让学生拍一拍,也可加入动作表演,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歌曲特点。
教学准备录音机、碟片、磁带等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精美的图片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课件在轻音乐声中播放蒙古草原的图片。
2.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课件出示:在辽阔的草原上,居住着许多勇敢、热情的人们,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民族吗?(A、汉族B、傣族C、蒙古族)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课件播放蒙古族的相关图片:蒙古包、蒙古袍、骑马、摔跤等。
二、新授歌曲《草原赞歌》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非常好听的《草原赞歌》吧。
聆听并思考:歌曲的速度歌曲的情绪2.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不仅旋律而且歌词也美,那么大家就一起有感情的朗诵一遍歌词吧!3.给出节奏,念出并用手拍出。
4.识谱(1)听老师唱一遍歌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乐句。
(2)学唱歌谱。
边学教师边指出注意点。
5.学唱歌词(1)用“la”哼唱。
大草原上的旋律,《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案设计
![大草原上的旋律,《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97374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c.png)
大草原上的旋律,《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案设计草原是祖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家园。
草原大气磅礴,草原上富饶的土地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同时,草原上还孕育了独特的音乐文化。
蒙古族人民深厚的草原文化,其中“草原赞歌”更是成为了人们常常能听到的曲调之一。
本文将从《草原赞歌》入手,设计一套小学音乐教案,旨在让孩子们了解草原文化、爱上音乐、学会欣赏音乐和创造音乐。
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草原赞歌》音乐,领略其独特风貌;2.掌握《草原赞歌》所使用的乐器、特点等;3.学会欣赏音乐、培养对音乐的情感认识,增强音乐感;4.通过课内练习和创造草原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对课外乐器的兴趣和掌握能力。
二、教学准备1.钢琴或其他形式的伴奏乐器;2.电脑、投影仪、音响等多媒体教学设备;3.一些草原乐器展示板,如马头琴、达卡策琴、杂胡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课对于小学生来说,听一首熟悉的音乐常常能引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本节课的导入环节可以用《茉莉花》、《小星星》等小学生喜爱的歌曲来进行圆场。
在复习环节中,通过一些乐器的展示和简短的介绍,巩固小学生对于乐器的掌握。
课前可以准备一些显微镜、枝桠等小物品,在展示乐器时进行放大,更加引人入胜。
2.《草原赞歌》欣赏播放《草原赞歌》的音乐,让孩子们自主欣赏学习,以发现这首乐曲独有的特点,让孩子们倾听到草原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老师可以根据音乐曲调特点,给予不同的问答,如“这首音乐对你有什么影响?”、“有没有让你想起某个画面?”等等。
3.了解草原音乐及乐器通过Ipad或电脑等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草原音乐及歌曲拼音,使孩子们进一步了解草原文化。
展示一些草原乐器,如马头琴、达卡策琴、杂胡等,让孩子们了解他们长大在大陆辽阔靠近草原的地方,悠悠的草原中奏响的特殊乐器。
教师要带着孩子感受草原乐器的音色,了解其构造。
建议本环节中,老师可以邀请一些能演奏草原乐器或会唱草原歌曲的人士,在现场示范表演,增加教学效果的吸引力。
《草原赞歌》教学设计(通用9篇)
![《草原赞歌》教学设计(通用9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df5df9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8.png)
《草原赞歌》教学设计(通用9篇)《草原赞歌》教学设计(通用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草原赞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草原赞歌》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唱《草原赞歌》,体会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深厚情感,2、欣赏《草原小姐妹》,了解协奏曲。
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2、通过表演、体验等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中感受大草原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明白保护草原的重要性,懂得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从中感受草原特有的风光和辽阔,知道美丽的草原需要大家的保护。
教学难点感受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多媒体播放歌曲《美丽草原我的家》。
问:同学们知道歌曲中唱得是什么地方吗?师总结:辽阔的大草原,无边无际,微风扶着泥土散发出的芳香,把一大片一大片庄稼吹得如涟波荡漾,绿草如茵的草原上还有一条细细的河,袒露在阳光下,远远看去,像一条发光的银项链,夜幕笼罩着,一盘圆月从鱼鳞般的云隙中闪出,草原上弥漫起朦胧的月光,像是升腾起来的一片淡淡的银雾。
牧民们载歌载舞,满面春风,他们是多么高兴,多么幸福呀!(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认真聆听,引导学生了解草原的魅力所在)生:畅谈感想2、师谈话揭示课题。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场景,你是不是也想去草原看看。
设计意图:律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观看影片中知道我们的生活与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激发学生对美丽草原的热爱和憧憬,思考草原的保护与牧民生活的关系,明白保护草原的重要性。
《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案
![《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ea268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f.png)
《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草原赞歌》,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学会歌曲《草原赞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草原赞歌》,感受蒙古族音乐风格。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变化。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播放《草原赞歌》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二、歌曲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的意义。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注意节奏和旋律的变化。
3.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模仿教师的演唱技巧。
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全班集体演唱,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三、歌曲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个关于草原的舞蹈动作。
2.各组展示舞蹈,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最佳创意奖。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1.学生集体演唱《草原赞歌》,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2.学生分享自己在演唱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二、歌曲背景介绍1.教师简要介绍蒙古族的地理位置、民俗风情和音乐特点。
2.学生谈谈自己对蒙古族音乐的认知和兴趣。
三、歌曲欣赏1.教师播放蒙古族经典歌曲,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四、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歌曲《草原赞歌》,并教唱给家人听。
2.家长拍摄孩子演唱视频,至班级群,互相交流学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草原赞歌》,让学生感受到了蒙古族音乐的魅力,培养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歌曲。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歌曲《草原赞歌》的节奏与旋律,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8326f3aaea998fcd220e35.png)
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一、指导学生用欢快自豪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并初步掌握蒙古族歌曲的演唱风格。
二、通过创设轻松活泼的情境,并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在听,唱,演等情感体验中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三、通过歌唱让学生从中感受大草原的美好和对自己家乡“松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教学重点:运用创新手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并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难点: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又来到了我们共同唱歌跳舞的欢乐时光!首先让我们跳起来,动起来,一起放松心情好吗?师生共同表演舞蹈《青春舞曲》。
2.采访客人:1)今天教室里来了很多客人,请同学们问一下他们都是什么民族的?2)介绍教师的民族:满族3.欣赏FLASH影片《家乡》。
(藏族歌曲)二、实践体验、学唱歌曲: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也蕴育了各具风格特色的民族歌曲。
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倾听一首歌曲,想一想它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它和哪首歌曲很相像?并在图片中选择出这个民族的服装。
初听歌曲。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歌曲《草原赞歌》。
(课件1:无画面)3、再次感受,当你闭上眼睛倾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脑海中会浮现什么画面?4、让我们来一同欣赏草原的美景,再次欣赏歌曲(课件2:声像俱全)5、看到美丽的景色,老师都忍不住想唱歌了,你们欢迎吗?教师范唱。
6、出示图片“美”。
提问:你觉得这首歌美在哪里?1)旋律美??用“嗒”模唱歌曲。
2)歌词美??有感情读歌词。
3)内在情感美??介绍歌曲背景,并欣赏影片《草原英雄小姐妹》。
(课件3)这首歌曲描写了蒙古族少年儿童龙梅和玉荣两姐妹为保护集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也表现出他们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和热爱,更展现了内蒙草原的兴旺发达,日新月异的建设面貌!7、这样“美”的一首歌,就让我们用美丽的心情,美丽的表情,美丽的声音来演唱一遍好吗?8、自学请为歌曲分段,每段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感情来演唱?一段、轻快有弹性的声音,似乎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广阔草原,听到马儿驰骋的哒哒蹄声。
草原赞歌教案
![草原赞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4aba0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5.png)
草原赞歌教案草原赞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草原赞歌》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2.学习《草原赞歌》的基本知识,包括诗歌结构、词语解释等;3.分析《草原赞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一步理解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4.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草原赞歌》的作者和背景•作者:巴音朝鲁•创作背景:描写了内蒙古草原的壮丽景色和草原民族的自豪感,表达了对祖国美丽大地的热爱之情。
2. 《草原赞歌》的基本知识•诗歌结构:长诗,共分为六章,每章分为若干节。
•词语解释:解读诗中出现的生词和典故,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
3. 《草原赞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意象分析:学习诗中的生动形象描写,如“马蹄铿锵”、“河水奔流”等,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景色。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诗中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了解其修辞效果和艺术表现形式。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音乐或相关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草原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草原赞歌》的作者和背景: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资料,然后展开讨论,回答问题:诗人是谁?背景是什么?3.学习《草原赞歌》的基本知识:介绍诗歌的结构和词语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整首诗的构成和意义。
4.分析《草原赞歌》的意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感受草原的美丽和雄伟。
5.分析《草原赞歌》的修辞手法:教师示范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然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找出诗中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修辞效果。
6.总结:结合课堂讨论和学生自主思考,总结《草原赞歌》的主题和艺术魅力。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对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积极参与情况。
2.分析能力:评价学生对《草原赞歌》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是否能准确理解和解释。
3.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对诗中主题和艺术魅力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是否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感受。
注意:教案仅供参考,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小学音乐教案设计:唱响草原的激情,《草原赞歌》
![小学音乐教案设计:唱响草原的激情,《草原赞歌》](https://img.taocdn.com/s3/m/7121ad7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c.png)
小学音乐教案设计:唱响草原的激情,《草原赞歌》一、教学目标:1.了解草原的自然环境、生态和民族文化。
2.了解黄土高原地区的民乐风格和音乐特点。
3.让学生感受到草原的美丽与神秘,练习唱歌和舞蹈能力。
4.激发学生对祖国内地的热爱和对祖国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草原赞歌》的旋律。
2.草原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
3.黄土高原地区的民乐和音乐特点。
4.与民族音乐串联教学、鼓励创意表演。
三、教学流程:1.引入环节: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草原的图片和照片,要求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
2.欣赏环节:播放《草原赞歌》的录音,让学生听一遍,让学生感受到草原的宽广美丽。
3.讲解环节:介绍草原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让学生了解草原的特点。
4.演唱环节:教师指挥学生跟着录音唱《草原赞歌》,同时让学生学习民族风格的舞蹈。
5.创作环节: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黄土高原音乐节奏和中国民族乐器的特点,进行创意表演。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老师通过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了解草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
2.接受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听《草原赞歌》的录音来感受,唱歌和舞蹈来练习。
3.展示式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创意表演,展示中华民族的乐器和音乐特点。
五、教学用具:1.录音机或其它播放器。
2.草原的图片、照片或其它素材。
3.黄土高原地区的民乐音乐节奏和中国民族乐器。
小结:《草原赞歌》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珍品之一,它不仅展示了草原的美丽与神秘,还展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草原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而且能够唱响草原的激情,感受到祖国内地的美丽与多样性,更好地认识和热爱我们的祖国。
草原赞歌教案
![草原赞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753d9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6.png)
草原赞歌教案教案标题:草原赞歌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草原赞歌》这首诗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草原的向往之情。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教学重点:1. 理解《草原赞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学习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3.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感受《草原赞歌》中所描绘的草原景色和情感。
2.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诗歌欣赏和解读。
教学准备:1. 课文《草原赞歌》的复印件。
2. PPT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3. 录音机或电脑等播放设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相关视频展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引起学生对草原的兴趣和向往之情。
2. 引导学生讨论,询问他们对草原的印象和感受。
步骤二:诗歌欣赏(15分钟)1. 分发《草原赞歌》的复印件,并播放诗歌的录音。
2. 学生跟读诗歌,注意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色和情感,并展示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三:诗歌解读(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2. 学生进行诗歌解读,分析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3.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练习,如填写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找出诗歌中的比喻等。
步骤四:朗读和表达(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读比赛,评选最佳朗读组。
2. 学生利用诗歌的情感和意境,进行表达训练,如写一篇关于草原的短文或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
步骤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诗歌的美和表达方式。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欣赏和创作诗歌,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具有地域特色的诗歌进行欣赏和解读。
2. 学生可以进行草原摄影比赛,展示对草原的理解和感受。
苏少版五年级草原赞歌教案
![苏少版五年级草原赞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ca067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f.png)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设计了与演唱和欣赏相配合的音乐实践活动。
歌曲是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插曲,具有鲜明的蒙古族短调民歌色彩。
歌曲为羽调式,规整而又跳跃活泼的节奏让人联想起草原上骏马飞奔的情景。
欢快明朗的旋律具有舞蹈性,荡漾着勃勃生机。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草原赞歌》教学目标:1.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草原赞歌》,唱好歌中的前八后十六、附点节奏,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2.能参与歌表演、律动等音乐实践活动,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草原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歌曲,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教学难点:1.歌曲前八后十六、附点节奏、一字多音的掌握。
2.器乐、舞蹈和演唱的配合。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双响筒、手串铃、竹笛教学过程:一、导入1.竹笛演奏《牧歌》(师:本节课开始先听老师演奏一段竹笛,同学们可以闭着眼睛,听完请告诉老师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2.展示蒙古大草原图片(师:老师刚才演奏的是蒙古族著名歌曲《牧歌》美丽的大草原那里有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场,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
还有那质朴、热情的蒙古族人民……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走进草原,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设计意图】先老师竹笛演奏既能让学生耳目一新,激发上课兴趣,同时通过笛声引出本节课主题大草原,然后再观看大草原图片加深印象又能引出本节课歌曲。
二、教学过程1.放《草原赞歌》伴奏,师做动作,学生学做。
师:老师刚才主要做了什么动作?生:骑马、硬肩、扬鞭师:是的,蒙古族又叫做“马背上的民族”【设计意图】以本节课歌曲伴奏为背景音乐,通过一些舞蹈动作,既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印象,感受了歌曲的情绪,又调动了学生的上课气氛,同时为本节课最后表演做好铺垫。
2.出示课题《草原赞歌》师:老师仿佛感看到了同学们在大草原上奔驰的场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草原,学习这首《草原赞歌》“齐读”让我们欣赏歌曲,欣赏完请结合歌词说一说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歌曲中又是怎么赞美草原的。
草原赞歌教案(一)
![草原赞歌教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cbdc2a2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b.png)
草原赞歌教案(一)草原赞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欣赏《草原赞歌》这首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和文化背景。
2.学习《草原赞歌》歌词,理解歌词中传递的情感和意义。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草原赞歌》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教材《草原赞歌》的歌词和翻译。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蒙古族民歌《草原赞歌》的背景,激发学生对蒙古族文化的兴趣。
2. 音乐欣赏(15分钟)播放《草原赞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闭上眼睛,认真倾听。
播放结束后,让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3. 学习歌词(20分钟)教师分发《草原赞歌》的歌词和翻译,让学生阅读歌词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可以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歌词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们理解。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段歌词,讨论该段歌词的意义和表达的情感。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展示给其他组。
5. 个人表达(15分钟)让学生个别发言,分享自己对《草原赞歌》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歌词或模仿歌曲的调子表达自己的感想。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达给予肯定,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再次欣赏《草原赞歌》,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首歌曲的情感和理解。
可以以写作、绘画或其他形式呈现。
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启发,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并尊重不同的意见和见解。
好的,下面是教案的继续部分:教学评估1.在音乐欣赏环节,观察学生是否能专注地听歌,并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2.在学习歌词环节,观察学生是否能理解歌词中的意义,并能主动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
3.在分组讨论和个人表达环节,观察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并且表达出对《草原赞歌》的理解和感受。
拓展延伸1.邀请一位蒙古族学生或者专业音乐人来讲解《草原赞歌》,并分享不同的文化习俗和音乐传统。
草原赞歌欣赏音乐教案
![草原赞歌欣赏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4b5c6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d.png)
草原赞歌欣赏音乐教案教案标题:草原赞歌欣赏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欣赏草原赞歌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对草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草原赞歌音乐的起源和发展。
2. 草原赞歌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 草原赞歌音乐的乐器和演奏技巧。
4. 草原赞歌音乐的歌词和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1. 草原赞歌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草原赞歌音乐的乐器模型或图片。
3. 学生的音乐笔记本和画纸。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草原赞歌音乐的概念和背景。
2. 播放一段草原赞歌音乐,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味。
3.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草原赞歌音乐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探究:1. 分组让学生自主探究草原赞歌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记录在音乐笔记本中。
2. 学生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说明。
理解:1. 向学生介绍草原赞歌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如高亢激昂的旋律、悠扬的音色等。
2. 播放不同风格的草原赞歌音乐,让学生分析其特点和区别。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他们对草原赞歌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实践:1. 向学生介绍草原赞歌音乐中常用的乐器,如马头琴、呼麦等。
2.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种乐器,使用模型或图片进行展示,并介绍其演奏技巧。
3. 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演奏,体验草原赞歌音乐的魅力。
拓展:1. 学生自主收集草原赞歌音乐的歌词,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2. 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或独唱,表达对草原赞歌音乐的情感和理解。
总结:1. 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草原赞歌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和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评价。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音乐人士或艺术家来校进行草原赞歌音乐的讲座或表演。
2. 带领学生参观音乐馆或艺术展览,深入了解草原赞歌音乐的历史和发展。
评估方式:1. 学生的音乐笔记本和画纸作品。
2.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表现。
3. 学生对草原赞歌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的口头表达。
小学五年级下音乐草原赞歌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音乐草原赞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badb9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2.png)
学校五班级下音乐草原赞歌教案学校五班级下音乐草原赞歌教案1活动目标:1、感知动态画面的内容,尝试听辨音乐欢快、哀痛的心情变化,并用相应的动作表现。
2、宠爱参与音画同构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欢快。
3、在感受歌曲的根底上,理解歌曲意境。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唱歌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预备:布置森林场景、小鸟头饰、动画片片段剪辑欢快的小鸟活动过程:一、以小鸟飞音乐律动入室。
二、倾听音乐,引导幼儿开放联想,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提问:你们听到什么样的音乐这段音乐象什么三、引导幼儿观赏消音动画片,叙述动画片的内容:(1)第一段:小鸟在干什么它是怎样跳的(2)其次段:小鸟们在做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四、进一步引导幼儿尝试听辨欢快、哀痛的音乐,并与相应的动画片进行匹配。
(1)第一段音乐适合哪段动画片为什么(2)其次段音乐适合哪段动画片为什么五、引导幼儿创编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1)鼓舞幼儿创编鸟飞、鸟跳的动作,表现欢快的音乐(2)鼓舞幼儿创编小鸟难过的表情、动作,表现哀痛的音乐六、引导幼儿争辩,教育幼儿要爱护鸟类,不要损害小鸟:为什么欢快的小鸟会变得那么哀痛#588222学校五班级下音乐草原赞歌教案2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宠爱大自然的奇特情感,引导幼儿享受音乐活动的欢快体验。
2、培育幼儿的节奏感、记忆力及音乐的表现力。
3、引导幼儿用美丽的声音唱歌,鼓舞幼儿为其次段填编新词。
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开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快。
活动过程:一、导入:1、律动:依据美丽音乐,跟师做春夏秋冬四季的有关动作。
2、发声练习:(1)师生问好。
引起爱好:小伴侣闭上眼睛,数3下睁开,老师吹白色碎纸屑,问:“是谁从天空飞下来〞“小雪花是怎样飞下来的〞(沙沙沙,轻轻飘下来。
)二、开放(一)看图片学第一段:1、看图片第一段语言节奏朗诵:“每年的冬天,小雪花都要来到小伴侣中间,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用音乐唱响草原,《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案设计
![用音乐唱响草原,《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6d0721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7.png)
音乐是人类进步、文化交流和艺术创造的重要表现方。
在中国,有着独特的民族音乐,其中以草原民族音乐最为特别。
草原音乐是草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汇集了内蒙古、东北、西北等地区多个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具有其独特的韵味和吸引力。
草原音乐以其深厚的内涵、优美的旋律和丰富多彩的节奏而广泛流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用音乐唱响草原,以《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案设计为例,让孩子们爱上草原文化艺术,从小培养音乐文化素养。
一、《草原赞歌》《草原赞歌》是一首经典的草原民族音乐,这首歌曲源于蒙古族音乐,旋律简单,但情感深厚,一直广泛传唱。
这首歌曲抒发了草原人民对草原、马、草等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中旋律优美,情感真挚,用简单明快的旋律抒发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表达出无尽的向往和感慨。
同时,这首歌曲也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一首具有深刻意义的草原民族音乐。
二、小学音乐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 了解草原民族音乐的特点和历史。
(2) 培养孩子对草原文化艺术的欣赏能力。
(3) 通过合唱、伴奏等多种方式提高孩子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协作能力。
(4) 帮助孩子们深入真切地感受草原赞歌的内涵,领略蒙古族音乐的美妙之处,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2、教学内容(1) 了解《草原赞歌》的历史和发展。
让孩子们了解《草原赞歌》是嵌在蒙古族民间生活中的特定文化艺术表现方式,帮助孩子们了解草原生态和民俗文化,培养他们对草原文化的欣赏和尊重。
(2) 听歌领会歌曲的情感表达。
在听《草原赞歌》时,引导孩子们仔细感受,领会《草原赞歌》所表达的情感,向往和热爱,从中了解和认识草原文化,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3) 视听材料教学。
利用悠久的草原文化和艺术向孩子们展示更生动、真实、直观的影像资料和音像资料。
如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草原环保、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加强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4) 课外读、写和赛事。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下册《草原赞歌》教案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下册《草原赞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eb23f76137ee06eef91810.png)
草原赞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欢快自豪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并初步掌握蒙古族歌曲的演唱风格;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轻松活泼的情境,并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在听,唱,演等情感体验中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唱和欣赏中,学会歌曲,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培养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尚品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运用创新手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积极的感受音乐体会音乐,并完成歌曲学习任务。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型以及衬词的蒙古民族歌特点的掌握,学生们情感的把握。
(自豪感)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那里有羊群,有骏马,有绿草………生:大草原!(兴高采烈的拍掌)师:对,同学们非常聪明,听,它们来了……(展示图片及声音)(二)故事导入歌曲1、师:“老师今天不仅要带同学们感受大自然的风景,而且还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同学们想一想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呢?首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2、(教师结合课件讲故事,学生注意集中,认真聆听)师:大家听了这个故事,谁来谈谈你学习到了什么?生A:学习小姐妹的勇敢、坚强。
生B:学习她们保护小羊。
师:老师希望大家能像草原英雄小姐妹一样勇敢、坚强、舍已为公!而我们刚才听的《草原赞歌》就是专门为《草原英雄小姐妹》这个故事创作的。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歌曲。
好吗?(三)新授歌曲《草原赞歌》A、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教学基本框架(每个阶段师生活动的设想)。
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B、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C、视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音乐《草原赞歌》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
1.听:欣赏《草原小姐妹》
2.唱:《草原赞歌》
3.动:歌表演《草原赞歌》;竖笛《草原小姐妹》片段2
4.认:音乐常识:协奏曲
教学目标要求
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音乐作品中表现的形象,感受小英雄对家乡、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背唱《草原赞歌》,表现歌曲中的自豪感。
3.音乐知识:了解琵琶音色,和协奏曲的形式。
教学重点
1.感受音乐作品中表现的主题形象,试着用竖笛吹奏主题,体验蒙古民歌的风格,感受小英雄对家乡、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背唱《草原赞歌》,并能表现出歌曲中的自豪情感。
教学难点
1.感受《草原赞歌》中具有草原骏马飞奔的规整节奏型:X·X X X和 X XX X X 及蒙古民歌中衬词的运用。
2.了解音乐知识:协奏曲
疑点分析
在《草原赞歌》的歌曲教学中,歌曲旋律起伏不大,节奏规整。
X·X X X和 X XX
X X的节奏,具有草原骏马飞奔的节奏特点,可让学生拍一拍,也可加入动作表演,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歌曲特点。
教学准备
录音机、碟片、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精美的图片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课件在轻音乐声中播放蒙古草原的图片。
2.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
课件出示:在辽阔的草原上,居住着许多勇敢、热情的人们,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民族吗?(A、汉族B、傣族C、蒙古族)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课件播放蒙古族的相关图片:蒙古包、蒙古袍、骑马、摔跤等。
二、新授歌曲《草原赞歌》
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非常好听的《草原赞歌》吧。
聆听并思考:歌曲的速度
歌曲的情绪
2.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不仅旋律而且歌词也美,那么大家就一起有感情的朗诵一遍歌词吧!
3.给出节奏,念出并用手拍出。
4.识谱
(1)听老师唱一遍歌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乐句。
(2)学唱歌谱。
边学教师边指出注意点。
5.学唱歌词
(1)用“la”哼唱。
边哼唱边用手划拍子。
(2)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来演唱呢?特别是哪句呢?
注意:要唱得圆满、喜悦并饱含激情,才会表现出蒙古人豪爽奔放的性格。
(3)跟唱两遍,然后齐唱,个别唱。
三、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
1.大家说这首歌曲好听吗?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听的故事,和这首歌曲有关叫《草原英雄小姐妹》。
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2.介绍主奏乐器:琵琶
3.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4.完整欣赏。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
5.简单介绍协奏曲: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6.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让我们再一次一起饱含深情的演唱这首歌吧
四、表演《草原赞歌》
1.下面老师教大家学习几个简单的蒙古舞动作:扬鞭、耸肩、骑马等。
2.边唱边跳,
3.小组合作表演唱,可自编动作,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