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
茯苓在中药方剂中的应用
茯苓在中药方剂中的应用茯苓是中医药领域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其广泛应用于许多中药方剂当中。
茯苓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并且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和应用。
下面将从茯苓的概述、药理作用以及在中药方剂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茯苓是一种由肉座菌科真菌茯苓革孔菌寄生于马鞍树等乔木上所形成的菌核。
它主要生长在中国南方的湿润地区,如浙江、福建等地。
茯苓呈现出附着在木材上形成的中空状,外表呈现黄褐色至棕褐色,质地坚硬。
药用茯苓主要由生茯苓和制茯苓两种形式存在,其中制茯苓是指将生茯苓经过清洗、晒干、烘烤等加工步骤所得到的成品。
茯苓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利尿、健脾、镇静、抗炎、抗氧化以及抗肿瘤等作用。
其中,茯苓的利尿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从而减轻水肿的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茯苓常常被用于治疗尿路感染、水肿等疾病。
此外,茯苓还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改善食欲和消化功能,对于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具有很好的疗效。
茯苓的镇静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和失眠等症状,被广泛应用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而茯苓的抗炎、抗氧化以及抗肿瘤作用也使得它成为了预防和治疗炎症、氧化应激及肿瘤的重要药物。
茯苓在中药方剂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中药方剂中茯苓的应用:1. 茯苓四逆汤:该方剂含有生姜、干姜、附子等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寒证引起的心慌、寒肢等症状。
茯苓在此方剂中具有健脾益气、利尿除湿的作用,可以帮助减轻症状。
2. 六君子汤:该方剂由茯苓、白术、陈皮等药物组成,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茯苓在此方剂中的作用是健脾益气,帮助增强脾胃功能。
3. 四苓散:该方剂由茯苓、泽泻、车前子、猪苓等药物组成,主要用于治疗水湿停聚导致的水肿、尿频等症状。
茯苓在此方剂中的作用是利尿排湿,减轻水肿症状。
4. 中药美白方剂:茯苓常常被用于美白方剂中,其主要作用是抑制黑色素的形成,淡化色斑和雀斑,改善肤色。
茯苓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
Abstract : T he P oria cocos have high value of app licat ion in the phar m acognosy , phar m aceut ica l che m istry, phar m aco logy , phar m aceuticsa and clin ica l app lication . The advance in P oria coco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 th e study o f trad itional Chinese m edic in e , chem ical constituents, the m a jor is polysaccharide , it can anti ag ing and enhance i mm un ity , phar m aco log ica l activ ity o f P oria cocos are invo lv ed . And prospect th e perspective of app lication. It prov id es som e re ferences for furth er research o f hyg ien ic m ed icine . K ey w ord s : P oria cocos ; S tu dy o f trad 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Chem ical constituen; t Pharm acological activ ity 茯苓 P oria cocos ( Schw. ) W olf为常用中药 , 为 多孔菌科卧孔菌属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 多依附松 树根生长. 傍松根而生的为茯苓 (别名 : 玉灵、 茯灵、 万灵桂、 茯菟 ), 始载于 5本草经 6, 列为商品 , 它的菌 核为球形、 长圆形、 卵圆形或不规则团块 , 茯苓主要 分布在我国云南、 贵 州、 湖北、 安徽、 福建、 广东、 广 西等地
茯苓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茯苓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茯苓,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在中医药学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茯苓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不断深入,为茯苓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本文旨在对茯苓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概述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介绍了茯苓的基本信息,包括其来源、形态特征、传统应用等。
随后,重点综述了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如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等,并对这些成分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茯苓的生物活性,包括其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文章还对茯苓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涉及了茯苓在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本文总结了当前茯苓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的进展,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通过本文的综述,相信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茯苓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的认识,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茯苓的化学成分茯苓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化学成分复杂且丰富。
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从茯苓中分离和鉴定出了多种化合物,主要包括多糖、三萜类、甾醇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等。
茯苓多糖是茯苓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
这些多糖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等组成,具有复杂的结构。
研究表明,茯苓多糖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肿瘤、感染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茯苓中还含有多种三萜类化合物,如茯苓酸、去氢土莫酸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茯苓中的三萜类成分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茯苓中的甾醇类成分主要包括β-谷甾醇、麦角甾醇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茯苓,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应用广泛的中药材,自古以来就在中医药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茯苓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旨在综述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以期为茯苓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我们将对茯苓的化学成分进行概述,包括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等主要成分,并分析这些成分在茯苓药效中的作用。
我们将重点探讨茯苓的药理作用,包括其抗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以及相关的分子机制。
我们将对茯苓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包括其在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展望其未来的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的平台,为茯苓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茯苓的化学成分茯苓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化学成分复杂且丰富,主要包括多糖类、三萜类、甾醇类、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等多种成分。
其中,多糖类是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茯苓聚糖、茯苓酸多糖等,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茯苓还含有多种三萜类化合物,如茯苓酸、去氢茯苓酸等,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
茯苓中的甾醇类成分,如β-茯苓醇等,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近年来,随着现代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茯苓化学成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新的活性成分不断被发现,为茯苓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物质基础。
三、茯苓的药理作用茯苓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涵盖抗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等多个方面。
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不仅为深入理解其药用机制提供了依据,也为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拓展提供了可能。
茯苓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多项研究表明,茯苓中的多糖成分能够有效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
茯苓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4、抗炎作用:茯苓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 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参考内容二
茯苓(Poria cocos)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利 尿、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本次演示将重点介绍茯苓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及其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一、茯苓的化学成分
3、黄酮类化合物茯苓中还含有一些黄酮类化合物,如柚皮苷、槲皮素等, 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这些化合物对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 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参考内容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宁心安神等多种功效。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和对中药材研究的深入,茯苓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 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次演示将概述茯苓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以期为相关研 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1、水提取法:将茯苓原料用水浸泡后加热提取,提取液过滤后得到浓缩液, 再
2、有机溶剂萃取法:使用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等)将茯苓中的有效成 分萃取出来,然后通过蒸发溶剂得到干品。这种方法分离效果好,但有机溶剂的 使用量和回收成本较高。
茯苓含有多种复杂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类、三萜类、甾醇类、脂肪酸 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等。其中,多糖类化合物是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 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三萜类化合物也是茯苓的重要成分, 主要包括茯苓酸、去羟基茯苓酸等,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菌等作用。此外,茯 苓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Fe、Zn、Se等,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保健作用。
茯苓的生物活性
1、增强免疫功能:茯苓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可以促进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化,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2、调节血糖水平:茯苓多糖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尿糖等指标,具 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现代药理学对茯苓的研究
现代药理学对茯苓的研究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多糖和二萜类物质。
在中国传统药理中,茯苓被用于治疗湿热病症、消肿利湿、调节内分泌等多种疾病。
随着现代药理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对茯苓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
茯苓具有抗炎作用,其主要成分多糖和二萜类物质具有抗炎活性。
研究发现,茯苓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大鼠关节炎模型中的关节肿胀和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此外,茯苓提取物还能够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
茯苓具有抗氧化作用,多糖和二萜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损伤。
研究发现,茯苓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小鼠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氧化损伤的发生。
此外,茯苓提取物还能够降低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和DNA损伤,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茯苓具有抗肿瘤作用,多糖和二萜类物质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研究发现,茯苓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肝癌、乳腺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此外,茯苓提取物还能够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
茯苓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多糖和二萜类物质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研究发现,茯苓提取物能够显著增加小鼠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提高抵抗力。
此外,茯苓提取物还能够调节免疫细胞因子的表达,平衡机体内免疫系统的功能。
总的来说,茯苓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可以用于治疗湿热病症、消肿利湿、调节内分泌等多种疾病。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茯苓的药理作用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验证,以更好地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茯苓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可以为人们的健康带来更大的益处。
茯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Vol. 30 No. 3May 2321・ 496 •第30卷第5期2021 年 5 月新乡医学院学报Joupal of Xiuxiang Medical Univeuity♦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I 本文引用:杜晓妍,吴娇•茯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新乡医学院学报,2721,30(5):296-563.:o o ♦ DOI :10.0703/xxyxyxP. 0321.05.022.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综述】茯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杜晓妍,吴娇(新乡医学院药学院,河南 新乡453403)摘要:茯苓为我国临床和民间常用的药食同源中药,其化学成分以萜类和多糖为主,具有利尿保肝、抗氧、抗衰老、抗肿瘤、降血脂、抗病毒等药理作用。
目前,茯苓已广泛应用于中成药、保健品及化妆品中。
本文就近年来茯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好地发挥茯苓的功效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茯苓;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20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424-7732(227-)25-0496-05中药茯苓为非褶菌目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oa cocos - Schw. 1 WoU 的干燥菌核J ] o 茯苓生长于马 尾松和赤松的根部,不同部位的茯苓具有不同的名 称。
菌核去皮后的淡红色部位为赤茯苓,去除淡红 色部位后的白色部位为白茯苓,茯苓核心部位为茯神,菌核外皮为茯苓皮[2]o 《中国药典》收录了茯苓 和茯苓皮,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的功效,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 惊悸失眠等病症;茯苓皮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茯苓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
茯苓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曲汉卿田鑫程南针(甘肃中医学院)摘要:茯苓是一味利水渗注药。
传统用于脾胃气应所致的疾饮、水肿等证。
近年来发现有治疗肝炎、心悸、精神分裂症,乙脑后遗症、失语、要幼儿秋季腹泻、斑秃、胃痛等新用途。
现以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为材料,对获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以促进获菩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综述;茯苓;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1],收载于2005版中国药典,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宁心之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晕、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
《神农本草经》将茯苓列为上品,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代表方剂有四君子汤、五苓散、桂枝茯苓汤等。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2-3],茯苓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和三萜类成分,具有抑制肿瘤、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
1 .化学成分研究1)茯苓糖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茯苓糖(Pachymose),含量约为84. 2%,含β-茯苓聚糖(β-pachymose)、葡萄糖、蔗糖及果糖,硬烷(Albuminoid)含0. 68%,纤维素含2. 84%.有研究表明:茯苓聚糖的结构是50个β(1~3)结合的葡萄糖单位中有1个β(1~6)结合的葡萄糖基支链和1~2个β(1~6)结合的葡萄基间隔[4].β-茯苓聚糖并无抗肿瘤成分,但切除β(1~6)支链后,既可得到茯苓多糖.茯苓多糖经羧甲基化得到溶于水的茯苓羧甲基茯苓多糖(CMC),其中β-茯苓聚糖(β-Pachyman)为主成分, 2)茯苓素茯苓素为一组小分子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它以酸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中,有报道从云南文山产茯苓(Poria cocos)菌核的外表皮中,用乙酸乙酯提取的部分可分离到6个萜类化合物,含茯苓酸(Pachymic acid)、松苓酸(Pmicoic acid)、块苓酸(Tumulos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松苓新酸等.茯苓素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癌活性,在体内还可拮抗醛固酮活性,另外,对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有诱导分化作用.3)其他成分茯苓含麦角甾醇、硬烷(Albuminoid)0. 68%,纤维素2. 84%,还有三萜类、辛酸、月桂酸、十二酸、组氨酸、胆碱、蛋白质、脂肪、酶、腺嘌呤、树胶等成分.胆碱可以增强和改善大脑机能.即茯苓多糖、茯苓糖为其主要活性成分,约占干燥品的93%,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的功能[5].茯苓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可以提高人体抗病能力,起到防病、延缓衰老的作用,还可以促进细胞分裂,抗诱变、抗肿瘤,对肝炎、鼻咽癌和胃癌患者有一定的疗效[6].随着分离和测定技术的提高,中外学者已从茯苓中分离了3种化学骨架类型的羊毛甾三萜34个化合物,用化学方法合成了一些衍生物,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7]2 药理作用1)抗肿瘤作用茯苓中多种成分均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茯苓的功能主治和用法论文
茯苓的功能主治和用法论文茯苓简介茯苓又名茯神、茯苓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属于真菌门多孔菌纲下的茯苓科植物。
其主要生长在我国的湖北、湖南、江西、贵州等地区。
茯苓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茯苓的药理作用茯苓主要成分包括茯苓酮、茯苓醇、茯苓苷等多种有效成分。
这些成分赋予了茯苓很多药理作用,包括:1.利尿作用:茯苓能够促进尿液排出,从而有助于减轻水肿等症状。
2.消炎作用:茯苓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不适。
3.抗肿瘤作用:茯苓中的茯苓酮具有抗肿瘤活性,对一些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
4.抗氧化作用:茯苓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
5.调节免疫功能:茯苓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茯苓的主要功效1. 利尿消肿茯苓被称为“天然利尿剂”,可以促进体内多余的液体排出,减轻水肿等症状。
对于肾脏病、水肿型高血压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 改善消化功能茯苓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改善消化功能。
对于胃寒、食欲不振等胃肠道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 抗炎镇痛茯苓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用于缓解炎症引起的痛苦。
对于关节炎、风湿痛等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降低血脂茯苓中的有效成分可以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对于高血脂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5. 抗肿瘤茯苓中的茯苓酮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对于一些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茯苓的常见用法茯苓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使用,常见的用法包括:•茯苓煮汤:将茯苓切片煮汤,可以增加饮品的药性,起到调理作用。
•茯苓煎剂:将茯苓煎煮成药水,可以直接服用,起到药效作用。
•茯苓粉末:将茯苓研磨成粉末,可以制作成胶囊或者口服液,方便服用。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茯苓。
•对于过敏体质者慎用茯苓。
•长期使用茯苓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茯苓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了解其药理作用和主要功效,可以更好地了解茯苓的作用及用法,合理使用茯苓,起到治疗与保健作用。
茯苓的主要药理作用和机制研究
茯苓的主要药理作用和机制研究茯苓是一种中药材,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它是由福建省南靖县出产的一种真菌果实体,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学中的治疗和保健。
在中医理论中,茯苓具有既中和又温和的性质,被用来调节体内湿气,促进利尿、养心安神等作用。
茯苓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利尿、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等。
首先,茯苓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研究表明,茯苓中的有效成分茯苓酚能促进肾脏排尿功能,达到利尿的目的。
茯苓还可以通过减少血液中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液量来发挥利尿作用。
因此,茯苓被广泛应用于调节体内水分平衡的中药方剂中。
茯苓还具有抗炎作用。
茯苓中的有效成分茯苓酚能抑制炎症的发生和发展,减轻炎症反应。
茯苓酚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炎症性细胞的浸润,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茯苓的抗炎作用不仅可以用于炎症性疾病的治疗,还可以用于预防和延缓炎症的发展。
茯苓还具有抗氧化作用。
茯苓中的有效成分茯苓酚能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的损伤。
氧化应激是导致多种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茯苓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茯苓的抗氧化作用还可以延缓细胞的老化,保护心脑血管系统的健康。
因此,茯苓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和抗衰老产品中。
茯苓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茯苓中的有效成分茯苓酚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茯苓的抗肿瘤作用不仅可以用于肿瘤的治疗,还可以用于肿瘤的预防和辅助治疗。
除了以上主要药理作用之外,茯苓还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
茯苓能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减轻情绪紧张和焦虑,改善睡眠质量,提高人体免疫力。
茯苓还可以调节体内的内分泌平衡,提高体力和抵抗力,延缓衰老过程。
关于茯苓的药理机制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茯苓中的有效成分和其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上。
例如,茯苓中的有效成分茯苓酚被认为是茯苓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
研究发现,茯苓酚能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如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发挥茯苓的利尿、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茯苓的利尿作用及药理学研究
茯苓的利尿作用及药理学研究茯苓,中药名,其利尿作用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广泛认可的。
本文将探讨茯苓的利尿作用及其药理学研究成果。
茯苓是由茯苓科植物茯苓的菌核干燥制成的中药材。
它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水肿、尿蛋白、尿频等尿液异常问题的治疗。
茯苓作为一种中药在利尿方面的功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许多研究证实,茯苓中的有效化合物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茯苓中含有大量的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等成分。
研究发现,茯苓中的多糖通过增加尿酸、尿素和电解质等物质的排泄,从而促进利尿。
此外,茯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肾功能的影响也是重要的。
研究表明,茯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肾小管对尿液的重吸收,从而增强利尿效果。
此外,茯苓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学作用,这些作用与其利尿作用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茯苓中的甾体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尿液异常引起的炎症症状。
茯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减轻尿液异常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从而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此外,茯苓中的有效成分还可以通过调节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在临床应用方面,茯苓在治疗尿液异常方面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
研究表明,茯苓对慢性肾脏疾病伴尿液异常的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茯苓可以减轻患者的水肿症状,降低蛋白尿的程度,改善患者的尿液异常状况。
此外,茯苓还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与其他利尿药物或草药联合应用,增强利尿效果。
茯苓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在利尿方面具有重要的药理学作用。
茯苓中的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和甾体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通过不同途径,促进尿液中有害物质的排出,从而发挥利尿作用。
此外,茯苓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学作用,这些作用与其利尿作用密切相关。
在临床应用中,茯苓常用于治疗尿液异常等疾病,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
然而,茯苓的药理学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现代药理学对茯苓的研究
现代药理学对茯苓的研究
茯苓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成分。
在现代药理学的研究中,人们对茯苓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这些研究结果不仅加深了对茯苓的认识,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首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茯苓具有抗炎作用。
茯苓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抑制炎症因子的能力,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
实验证明,茯苓能够有效减轻炎症病变,缓解炎症症状。
这一发现使得茯苓在治疗炎症性疾病方面具备了潜在的药用价值。
其次,茯苓还被发现具有利尿作用。
茯苓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增加尿液的排出量,并且具有排除水肿的作用。
实验证明,茯苓能够提高肾小管重吸收再吸收的速率,从而促进尿液排泄。
这一发现为茯苓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此外,现代药理学研究还证明茯苓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
茯苓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而且,茯苓中的一些化合物也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能力。
这些发现为茯苓在预防和治疗氧化应激和肿瘤相关疾病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总的来说,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揭示了茯苓的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利尿、抗氧化和抗肿瘤等。
这些研究结果为茯苓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然而,茯苓的药理作用还有待深入研究,尚需进一步探究其在不同疾病治疗中具体的作用机制。
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茯苓,推动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茯苓抗肿瘤、免疫调节药理作用研究及应用
茯苓抗肿瘤、免疫调节药理作用研究及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深入,传统中药材茯苓的药理作用逐渐得到揭示和认可。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茯苓在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方面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以期为传统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茯苓的来源、化学成分及其在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应用,随后重点阐述茯苓在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方面的药理作用机制,包括其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对免疫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将探讨茯苓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情况,如茯苓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茯苓制剂的开发和临床应用等。
文章将总结茯苓抗肿瘤、免疫调节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综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临床医师提供全面的茯苓药理作用知识,推动茯苓在抗肿瘤和免疫调节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
二、茯苓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茯苓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近年来在抗肿瘤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
茯苓中所含的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茯苓酸等,显示出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这些成分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并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研究发现,茯苓多糖能够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同时,茯苓多糖还能够调节肿瘤微环境,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茯苓中的茯苓酸成分则可以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周期,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茯苓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效果。
动物实验显示,茯苓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提高荷瘤动物的生存质量。
而在临床试验中,茯苓作为辅助治疗药物,能够减轻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茯苓在抗肿瘤方面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其多糖和茯苓酸等成分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未来,随着对茯苓抗肿瘤机制的深入研究,茯苓有望在抗肿瘤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茯苓免疫调节药理作用研究茯苓,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不仅在中医药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其免疫调节药理作用也逐渐受到了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视。
茯苓成分药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茯苓的成分及其药理作用,通过对茯苓的不同部位(如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等)进行提取和分析,探讨其化学成分,并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评估其药理活性,包括利尿、镇静、心血管、消化和抗肿瘤作用。
二、实验材料1. 茯苓干燥菌核(产地:安徽)2. 甲醇、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3. 离体蛙心、小鼠、大鼠等实验动物4. 生化检测仪器5. 生理学实验仪器三、实验方法1. 茯苓成分提取- 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分别用甲醇、乙醇、氯仿等溶剂进行回流提取。
- 将提取液浓缩干燥,得到不同部位的茯苓提取物。
2. 化学成分分析- 对茯苓提取物进行薄层色谱(TLC)分析,鉴定其主要化学成分。
-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质谱(MS)等技术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3. 药理活性实验- 利尿作用实验-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茯苓提取物,对照组给予等量溶剂。
- 观察并记录大鼠尿量变化,分析茯苓的利尿作用。
- 镇静作用实验-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茯苓煎剂,对照组给予等量溶剂。
- 观察小鼠自发活动情况,分析茯苓的镇静作用。
- 心血管系统作用实验-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茯苓乙醇提取物,对照组给予等量溶剂。
- 通过生理学实验仪器记录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变化,分析茯苓的心血管作用。
- 消化系统作用实验-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茯苓提取物,对照组给予等量溶剂。
- 通过生化检测分析茯苓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抗肿瘤作用实验-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茯苓多糖,对照组给予等量溶剂。
- 观察小鼠肉瘤生长情况,分析茯苓的抗肿瘤作用。
四、实验结果1. 化学成分分析- 茯苓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包括B-茯苓聚糖、茯苓酸、卵磷脂及甾醇等。
2. 药理活性实验- 利尿作用:茯苓提取物对大鼠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作用强度与剂量相关。
茯苓药理作用及其生产产业化应用前景
茯苓药理作用及其生产产业化应用前景茯苓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其药理作用及其生产产业化应用前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茯苓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包括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降血脂、抗氧化、抗炎、保肝、镇静安神等。
茯苓的生产产业化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药理作用和生产产业化应用前景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茯苓主要成分是多糖、茯苓酸、茯苓醇等,其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多糖是茯苓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研究表明,茯苓提取物对小鼠免疫细胞的活性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和治疗多种免疫性疾病。
另外,茯苓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研究发现,茯苓酸和茯苓醇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茯苓的抗肿瘤活性主要与其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茯苓通过调节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干扰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增殖,从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此外,茯苓还具有降血脂、抗氧化、抗炎、保肝、镇静安神等药理作用。
茯苓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从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茯苓还可以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反应,保护机体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茯苓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并减轻炎症引起的症状和疼痛。
此外,茯苓还具有保肝作用,可以保护肝脏免受损伤,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茯苓还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由于茯苓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药材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茯苓作为传统中药材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茯苓的生产产业化应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在医药领域,茯苓可以用于制备抗肿瘤、抗炎、保肝等药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其次,在保健品领域,茯苓可以用于制备免疫调节、抗氧化等保健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购买。
茯苓在抗感染中的应用探讨
茯苓在抗感染中的应用探讨感染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其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目前,抗感染药物的研发与应用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由于耐药性的不断增加和副作用的出现,人们对于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应用越发重视。
茯苓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真菌等多种功效,因此在抗感染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其在抗感染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茯苓是一种由茯苓菌属真菌的子实体干燥而成的中药材,主要分布于我国华东和华南一带。
研究表明,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多糖、三萜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等。
其中,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够促进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
三萜皂苷具有明显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可以干扰病原微生物的膜结构和酶活性,从而使其失去活力。
黄酮类化合物则具有抗真菌和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真菌的生长和复制,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
茯苓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菌、抗病毒、抗真菌和免疫调节等方面。
研究表明,茯苓的多糖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多种致病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抑制作用,且对耐药菌株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
此外,茯苓的三萜皂苷成分可抑制多种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茯苓的黄酮类化合物也显示出明显的抗真菌活性,对常见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和黑色念珠菌均具有抑制效果。
此外,茯苓的多糖还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并促进炎症的消退。
临床上,茯苓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研究发现,茯苓能够与常用抗生素协同作用,增强其抗菌活性,从而显著降低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和治疗时间,减少了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发生。
此外,茯苓还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治愈率。
例如,茯苓可以用于辅助治疗乙型肝炎、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等。
此外,茯苓还被广泛用于治疗肝炎、肺炎、痢疾等感染性疾病,其疗效得到了临床实践的证明。
茯苓的药理作用
3.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茯苓多糖
吕苏成等报道,茯苓多糖能增 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力,
抗体分泌细胞数增多。
茯苓素
丁晨光等认为茯苓素可能 从多环节分步骤地抑制排 斥反应的发生,但尚不知 哪一种或几种成分起到关 键作用。因此,进一步研 究茯苓素的免疫抑制作用
茯苓酸
李春雨等从茯苓 总提取物中分离 提纯单体化合物 茯苓酸,同时观 察到茯苓酸具有 抗排斥作用,认 为茯苓酸可从多 个环节抑制急性 排斥反应。
3.2 抗肿瘤作用
茯苓酸A
茯苓酸A具有抗 肿瘤作用和一定 的细胞毒作用 。
三萜类
羧甲基茯苓多糖
仲兆金等从茯苓
中分离得到三萜 类成分及其衍生 物,发现其对K 细胞抑制作用明 显,可影响小鼠 T淋巴细胞增殖。
潘氏用羧甲基茯
苓多糖配合化疗
治疗胃癌及肝癌 30例,能使患者 食欲增强,病状 改善,体质增强,
3.6 抗排斥反应作用
实验
建立大鼠异位心脏模 型,观察茯苓提取物 及环胞素对心脏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 作用。结果接受茯苓 提取物的大鼠,移植 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 长,病理损害程度减 轻。
结论
表明茯苓提取物 对大鼠异位心脏 移植急性排斥反 应有明显的抑制 作用。
3.7 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 100%茯苓浸出液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 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大肠杆菌、甲 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3.9 抗炎作用
1日本学者从茯苓(日本产)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三萜化合物,认为 该化合物肿。
2神长知宏从茯苓的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出新三萜衍生物,认为该三 萜衍生物对TPA诱发的炎症有抑制作用。
3汪电雷等得出茯苓总三萜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小鼠腹腔毛细血 管通透性等急性炎症有抑制作用,对大鼠棉球肉芽肿亚急性炎症也具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表明茯苓总三萜成分是茯苓抗炎作用的主要有 效部位之一,其机制可能与其含有的三萜成分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 有关。
茯苓多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茯苓多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二、茯苓的化学成分三、茯苓的药理作用茯苓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多种化学成分协同作用,对人体产生多种生物活性。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茯苓药理作用的研究逐渐深入,揭示出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
茯苓中的多糖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茯苓多糖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多种炎症性疾病如肺炎、肝炎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茯苓多糖还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有助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茯苓还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其含有的茯苓酸、茯苓素等成分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因此,茯苓对于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具有积极意义。
茯苓在抗肿瘤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潜力。
研究表明,茯苓中的某些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这为茯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茯苓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其多糖成分能够激活免疫细胞,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肿瘤患者等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茯苓还能够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人体内部的激素水平,对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如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茯苓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抗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等作用为茯苓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未来,随着对茯苓研究的深入,相信其药理作用将得到更加充分的挖掘和应用。
四、茯苓的临床应用茯苓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历史悠久且广泛。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茯苓的临床应用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研究。
茯苓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因此在治疗水肿、腹水等液体潴留相关疾病中被广泛应用。
茯苓中的多糖成分可以增强肾脏的排泄功能,有效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从而缓解水肿症状。
茯苓还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茯苓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曲汉卿田鑫程南针(甘肃中医学院)摘要:茯苓是一味利水渗注药。
传统用于脾胃气应所致的疾饮、水肿等证。
近年来发现有治疗肝炎、心悸、精神分裂症,乙脑后遗症、失语、要幼儿秋季腹泻、斑秃、胃痛等新用途。
现以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为材料,对获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以促进获菩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综述;茯苓;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1],收载于2005版中国药典,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宁心之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晕、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
《神农本草经》将茯苓列为上品,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代表方剂有四君子汤、五苓散、桂枝茯苓汤等。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2-3],茯苓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和三萜类成分,具有抑制肿瘤、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
1 .化学成分研究1)茯苓糖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茯苓糖(Pachymose),含量约为84. 2%,含β-茯苓聚糖(β-pachymose)、葡萄糖、蔗糖及果糖,硬烷(Albuminoid)含0. 68%,纤维素含2. 84%.有研究表明:茯苓聚糖的结构是50个β(1~3)结合的葡萄糖单位中有1个β(1~6)结合的葡萄糖基支链和1~2个β(1~6)结合的葡萄基间隔[4].β-茯苓聚糖并无抗肿瘤成分,但切除β(1~6)支链后,既可得到茯苓多糖.茯苓多糖经羧甲基化得到溶于水的茯苓羧甲基茯苓多糖(CMC),其中β-茯苓聚糖(β-Pachyman)为主成分, 2)茯苓素茯苓素为一组小分子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它以酸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中,有报道从云南文山产茯苓(Poria cocos)菌核的外表皮中,用乙酸乙酯提取的部分可分离到6个萜类化合物,含茯苓酸(Pachymic acid)、松苓酸(Pmicoic acid)、块苓酸(Tumulos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松苓新酸等.茯苓素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癌活性,在体内还可拮抗醛固酮活性,另外,对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有诱导分化作用.3)其他成分茯苓含麦角甾醇、硬烷(Albuminoid)0. 68%,纤维素2. 84%,还有三萜类、辛酸、月桂酸、十二酸、组氨酸、胆碱、蛋白质、脂肪、酶、腺嘌呤、树胶等成分.胆碱可以增强和改善大脑机能.即茯苓多糖、茯苓糖为其主要活性成分,约占干燥品的93%,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的功能[5].茯苓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可以提高人体抗病能力,起到防病、延缓衰老的作用,还可以促进细胞分裂,抗诱变、抗肿瘤,对肝炎、鼻咽癌和胃癌患者有一定的疗效[6].随着分离和测定技术的提高,中外学者已从茯苓中分离了3种化学骨架类型的羊毛甾三萜34个化合物,用化学方法合成了一些衍生物,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7]2 药理作用1)抗肿瘤作用茯苓中多种成分均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国产茯苓菌核提取的茯苓素(Poriatin,三萜类混合物)体外对小鼠白血病L1210细胞的DNA有明显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增强;对艾氏腹水癌、肉瘤S180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小鼠Lewis肺癌的转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8].茯苓多糖与茯苓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一方面是直接细胞毒作用,真菌多糖能非特异地刺激网状内皮细胞和血液系统功能.另一方面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抑制肿瘤生长.主要通过4个途径来激活机体抗肿瘤的作用: 1)依赖宿主的免疫系统激活机体对肿瘤免疫监视系统(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杀伤肿瘤细胞. 2)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RNA的合成而实现其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3)升高肿瘤细胞膜上的唾液(SA)含量. 4)能增强肝脏SOD活性而清除氧自由基[9].茯苓的抗癌作用大致有如下6个方面: 1)抗肿瘤作用,首先影响人体细胞的DNA,RNA及蛋白质生物合成作用,从而抑制细胞的生长繁殖,导致癌细胞死亡. 2)直接影响复制.3)干扰DNA转录. 4)作用与翻译,影响细胞的繁殖. 5)影响纺锤丝. 6)影响生物膜[10].茯苓多糖腹腔给药能抑制小鼠S180实体瘤的生长,能使环磷酰胺所致的大鼠白细胞减少回升速度加快,提高巨噬细胞对羊红细胞的吞噬功能[11].羧甲基茯苓多糖具有扶正固本的功能,是免疫激活剂.有报道,羧甲基茯苓多糖(CMP)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的DNA合成有抑制作用,而且抑制作用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加.潘氏用羧甲基茯苓多糖配合化疗,治疗胃癌及肝癌30例,能使患者食欲增强,病状改善,体质增强,减少副作用,同时对患者骨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2].茯苓素体外对小鼠白血病L210细胞的DNA合成有明显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可显著抑制L1210 C 的核苷转运,抑制L1210DNA合成的补偿途径的各个环节,对胸苷激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茯苓素对抗癌药有一定的增效作用[13].茯苓素在体内外有明显的增强巨噬细胞产生诱生肿瘤坏死因子.国产茯苓菌核分离的三萜茯苓酸、去氧土莫酸和猪苓酸C及其制备的衍生物甲酯、乙酯等对K562(人慢性髓样白血病)肿瘤细胞的毒素作用明显[14],对肝癌细胞也具有细胞毒素的作用.茯苓(日本产)的部分三萜化合物的甲酯已作为癌预防剂[15];茯苓聚糖经过碘酸氧化,硼氢化钠还原,硫酸水解后得到的直链葡聚糖(Pachymanan)有抗肿瘤作用,对S180抑制率高达96%左右[15].陈宏等[16]研究发现,茯苓多糖(100 ~200mg/kg)能提高荷瘤小鼠体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和明显提高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
茯苓多糖中PCM-II 对人乳腺癌细胞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纪芳等[17]将茯苓多糖进行适当的结构修饰,制得羧甲基茯苓多糖(CMP)后对荷瘤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发现: CMP不仅可提高荷瘤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和NK细胞杀伤活性,还可提高小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可改善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抗肿瘤作用。
张秀军等[18]通过观察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后发现, CMP能显著增强小鼠免疫功能。
徐琳本等[19]发现, CMP口服液能明显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胸腺、脾脏重量及溶血素抗体含量,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NK细胞活性,明显提高白细胞介素2 ( IL-2)至正常水平。
若使用CMP至200mg/kg,可使荷瘤小鼠的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明显增高,对S180、EAC瘤株呈明显抑制作用。
同时,还有对抗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
仲兆金等[20]从茯苓中分离得到三萜类成分及其衍生物,对K562细胞(人慢性髓样门血病细胞)抑制作用明显,可影响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
Kwon MS等[21]发现,茯苓三萜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活性,尤对肺癌、卵巢癌、皮肤癌、中枢神经癌、直肠癌等作用明显。
2)抗HBV和保肝作用CMP注射液能显著提高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gA水平,降低IgG、IgM含量,并可使HBsAg滴度下降。
段会平等[22 ]观察了CMP对细胞的毒性及对HBsAg和HBeAg 分泌的抑制效果,发现CMP对2·2·15细胞株的50%毒性浓度( IC50)为13·6g/L,对2·2·15细胞株HBsAg、HBeAg分泌的半数有效浓度(TC50)分别为4·45和5·61g/L,治疗指数(TI)值分别为3·06和2·42,其效果优于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
从而表明,羧甲基茯苓多糖在2·2·15细胞株培养中对HBsAg和HBeAg分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黄菁等[23]在体外将HBV转基因小鼠脾淋巴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CMP共培养,用MTT法观察CMP对淋巴细胞的毒性作用后发现, CMP能显著促进HBV转基因小鼠DC分泌IL-12,并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反应T淋巴细胞分泌IFN-γ,抑制IL-10分泌。
陈春霞[24]观察发现, CMP注射液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肝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并可使血清谷-丙转氨酶显著降低,还能使肝脏部分切除的大鼠的肝再生能力提高,再生肝重和体重之比增加。
3)抗白血病作用茯苓多糖及羧甲基茯苓多糖具有抗白血病作用。
刘可人等[25]研究发现,茯苓多糖对肿瘤细胞中的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还可增加ppGalNAc-T9在mRNA水平的表达,降低放疗引起的副作用。
杨勇等[26]建立p388白血病动物模型,随机分组并给予羧甲基茯苓多糖治疗,发现羧甲基茯苓多糖组(CMP)能使荷瘤小鼠生命延长35·88%,与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合用,可使小鼠的生存期延长70·05%。
CMP组的生存期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 CMP还可通过下调bcl-2基因诱导癌细胞凋亡,表明CMP有良好的抗白血病作用。
杨宏新等[27]发现,羧甲基茯苓多糖和硒酸酯多糖具有抗白血病的生物学效应,二者合用有协同增效作用。
杨宏新等[28]还发现, CMP、硒与化疗药物合用后具有协同抗癌效应,能显著抑制癌细胞增生,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诱导癌细胞凋亡,具有延长小鼠的生存期,减轻环磷酰胺的毒副作用。
4)抗衰老作用安文林等[29 ]将茯苓水提液与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原代细胞预孵育24h,再将细胞与叠氮钠孵育培养,与未进行预孵育组比较后发现,茯苓组能明显抵抗叠氮钠引起的神经细胞线粒体还原MTT的能力和微管结构紊乱,维持细胞线粒体的功能及微管结构,减缓衰老,有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性呆血管性痴呆及帕金森氏病等的作用。
候安继等[30]采用老龄大鼠4组,每日茯苓多糖制剂灌胃给药,测定血清中老化相关酶、老化代谢产物及清除老化产物的多种酶———单胺氧化酶(MA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Cu-SOD)的含量。
结果显示,茯苓多糖给药组与老龄对照组相比,能不同程度增加血清中T-SOD和Cu-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具有抗寒、抗疲劳及抗衰老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不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胞浆内钙稳态失衡有密切关系(如老年痴呆、血管性痴呆),尤其是胞浆内钙离子超载,可以导致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破坏.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但谷氨酸分泌过度,可以引起神经细胞结构改变,甚至引起神经细胞死亡.实验研究表明, 31 ~1 000μmol/L的谷氨酸可刺激胞浆内钙离子浓度的增大,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也随着增大.茯苓水提液在31~250 mg/L时,可诱导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9. 9% ~33. 7%,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浓度大于或等于500 mg/L时,无明显升高胞浆内钙离子浓度的作用. 31~2 000 mg/L茯苓水提液对500μmol/L谷氨酸诱导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有明显的作用.当茯苓水提液浓度大于500 mg/L时,其抑制作用趋于平稳,保持较强水平,500μmol/L谷氨酸升高胞浆内钙离子浓度的能力由76. 2%降至23. 2%[31],叠氮阴离子(N-3)对细胞有多方面的损伤作用.叠氮钠与培养细胞孵育能剂量依赖性地损伤细胞, 64 mmol/L孵育4 h时,细胞的线粒体还原MTT的能力为对照组的(60. 73±5. 13)%,微管结构模糊、紊乱.茯苓水提液10~20 mg/L与细胞孵育24 h能明显抵抗叠氮钠引起的神经细胞线粒体MTT的能力下降,表明茯苓对神经细胞线粒体的功能及微管结构有重要作用[32].UVB照射豚鼠皮肤,可使豚鼠皮肤酪氨酸mRNA表达水平提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豚鼠皮肤涂茯苓提液可使其酪氨酸mRNA表达水平降低[33],表明茯苓能在基因转录水平下调酪氨酸RNA表达,抑制酶蛋白的生物合成. 2, 4, 8 g/kg茯苓水提液给老年大鼠,各剂量组的羟脯氨酸含量均高于老年鼠空白组,而对红细胞及皮肤中SOD活性则影响不显著[34 ].表明茯苓水提液可能通过提高皮肤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来延缓衰老[34].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茯苓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它有抗胸腺萎缩、抗脾脏增大和抑瘤生长的作用.既可增强细胞免疫,又可增强体液免疫.有研究表明:羧甲基茯苓多糖还是免疫调节、保肝降酶、间接抗病毒、诱生和抗诱生白细胞调节素等多种生理活性,无不良毒副作用;茯苓多糖确有针对性地保护免疫器官、增加细胞免疫的功能,从而改善机体状况,增强抗感染能力;茯苓多糖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造血机能的恢复,并可改善老年人免疫功能,增强体质,保护骨髓,减轻和预防化疗的毒副作用,达到扶正固本、健脾补中的作用[24].茯苓素体内可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进入激活状态.激活的巨噬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接触面积增加,茯苓素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体外抗病毒作用增强.茯苓素对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茯苓素在5~80 mg/L浓度时对PHA,LPS和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小鼠血清抗体及脾脏细胞抗体产生能力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茯苓素达到一定剂量后其抑制作用不再加强[25].三萜类化合物1, 12, 15及它们的衍生物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三萜类化合物1的酯化衍生物和三萜类化合物12对小鼠T细胞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三萜化合物12的酯化衍生物和三萜化合物1为抑制增殖,三萜化合物15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26].茯苓多糖能使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白细胞减少,但用药后回升速度加快,可能是茯苓多糖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造血机能的恢复[27].吕苏成[35]等报道,茯苓多糖250mg/(kg·d-1)时抑瘤作用最佳,超过此剂量时抑瘤作用反而减弱.茯苓多糖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P<0.01),增加酸性非特异脂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数(P<0.01),还能使脾脏抗体分泌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林晓明[18]等报道,茯苓12 g/kg给小鼠灌胃21 d,观察到茯苓能提高小鼠外周T淋巴细胞a-ANAE阳性淋巴细胞数(P<0. 01),增强脾淋巴细胞对ConA刺激的增殖反应(P<0. 01),提示在该实验条件下,茯苓能增强小鼠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茯苓组脾脏空斑形成细胞数(PFC数)及血清溶血素值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别无显著意义,提示在该实验条件下,茯苓对小鼠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作用不明显.茯苓能显著增强小鼠脾脏IL-2的活性(P<0. 01).另外,茯苓还能增强小鼠肝脏SOD活性(P<0. 01),抑制MDA生成(P<0.05),表明茯苓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提示其延缓衰老进程可能有显著作用.6)与抗癌药物合用,能增加疗效,降低毒副反应100%茯苓浸出液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大肠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36].茯苓提取物对二甲苯棉球所致大鼠皮下肉芽肿形成有抑制作用.同时也能抑制其所致小鼠耳肿[37].日本学者从茯苓[Hoelen(Poria cocos),日本产]的甲醇提取液中分离的三萜化合物1, 2, 6, 12和23,其可以抑制TPA(12-氧-14-酰佛波醇-13-乙酸)引起的鼠耳肿[38].另据报道,茯苓三萜类化合物13, 5, 11, 13,15, 16, 17, 2, 4, 26, 27, 28, 31等和茯苓提取物对TPA(12-氧-14-酰佛波醇-13-乙酸)引起的雌鼠炎症有抑制作用[39];三萜类化合物1和12作为蛇毒液的磷脂酶A2(PL A2)的抑制剂[38],使其成为天然的潜在抗炎剂.羧甲基茯苓多糖(CMP)钠注射液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及因感染HSV-Ⅰ而引起的猪肾传代细胞病毒的实验表明,在感染10~100TCID50病毒情况下, 2. 0 g/L的CMP钠对HSV-Ⅰ致猪肾传代细胞的细胞病变具有抑制作用[40].表明CMP在体外有抗HSV-Ⅰ的作用.于滨等[41]采用茯苓多糖与多种抗癌药物合并使用对小鼠移植性肿瘤进行观察试验发现,茯苓多糖能显著增强环磷酰胺、M25、5-FU、平阳霉素、丝裂霉素、更生霉素对小鼠S180的抑制作用和平阳霉素对食管癌SGA-73的抑制作用,提高环磷酰胺对白血病小鼠L615、L1210,和长春新碱对白血病L615的生命延长率,与抗癌药合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