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_8_金属化工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SOG法是已旋涂的方式覆盖一层液态的溶液,以达到 使晶片表面的介电层得以“平坦化”的目的。SOG经 适当的热处理之后,将成为一个非常近似于SiO2 的物 SiO 质。
wenku.baidu.com
2、化学机械抛光(CMP)
– 其工艺类似于硅的抛光,但不一样,对介电层抛光 的目的是去掉光刻胶并使整个圆晶片表面均匀平坦, 被去掉的厚度为0.5微米至1.0微米,而抛光归硅时, 被去除的硅的厚度要有几十微米。
Cu的刻蚀:
采用化学机械抛光(CMP)和大马士革(damascene) 工艺刻蚀Cu
3.8.2 金属层淀积工艺
Al膜主要采用PVD(物理气相沉积) 法 Al膜主要采用PVD(物理气相沉积)
– 1. 真空蒸度方法
– a.钨丝加热法 a.钨丝加热法 – b.电子束蒸发法 b.电子束蒸发法
2、溅射沉积 1.基本过程 1.基本过程
– 重掺杂多晶硅薄膜也可以代替铝成为MOS 的栅极材料并同时形成互连 – 但IC中的特征尺寸小于1um时,由于多晶硅 薄膜的电阻率较大,成为限制IC速度提高的 主要障碍,为此采用硅化物/多晶硅的复合 栅结构(polycide)
3、Cu
铜的电阻率极低,电迁移特性好,但有下列缺 点: (1)刻蚀困难,容易对设备造成污染。 (2)Cu在硅中扩散很快,容易对器件造成污染。
Void和Hillock的SEM照片
(2)铝硅互溶问题 – 硅在铝中有溶解度,易形成“尖刺”。 为了解决电迁移现象: – (1)对铝薄膜的结构作设计 – (2)采用Al-Cu合金和Al-Si-Cu合金,边界 分凝,阻止铝原子沿边界的迁移。 (3)采用多层结构(Al/Ti/Al)
– 例如:A l-CrAl7-Al
2 互连线的要求
– 低电阻值
产生的电压降最小;信号传输延时最小(RC时间常 数最小化)
– 与器件之间的接触电阻低 – 长期可靠工作
3 可能的互连线材料
– 金属(低电阻率) – 多晶硅(中等电阻率) – 高掺杂区的硅(注入或扩散)(中等电阻率)
互连线宽与互连线延迟的关系
金属互连材料
Al是目前集成电路工艺中最常用的金属互连材料 但Al连线也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
超高真空镀膜系统 (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主要技术指标:
– 进样及预处理室极限真空:10-5Pa; – 淀积处理室极限真空:在配置分子泵组进行淀 积时,真空可优于5×10-5 Pa; – 配置离子泵进行真空检测时可达7×10-8Pa。
样品尺寸:Φ50mm; 主要用途:
– 离子束清洗;直流或射频溅射;反应离子溅射 等
3、多层金属化
– “接触窗”和“介层窗”的工艺技巧。 – “接触窗插塞”是专指用以连接MOS各极与金属层 的“镶入部分”; – “介层窗插塞”用来连系上下不同的金属之用。 – 插塞技术主要有: – “钨插塞”和“高温铝”
4 互连与多层布线
VLSI设计需要把器件连到一起以构成完整的系 统。在硅平面上,连线是指利用导体的掩膜图 形为设计中的单元之间提供电气通路。 设计规则要求连线必须满足最小宽度和最小间 距。每一根连线都要占用面积并且必须根据规 则与邻近线保持间距。 在VLSI设计中,连线可能非常复杂以致于需要 采用多层布线。 现代CMOS工艺中,通常有6层 或6层以上布线。
多靶磁控溅射设备
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 系统极限真空度:2.6×10-5Pa,漏率:停泵关机12小 时后,系统保持真空度≤5Pa,工作真空:系统暴露大 气后开机,40分钟内系统真空度达到≤6.6×10-4Pa; – φ50永磁靶两只,φ50电磁靶一只; – RF电源N=500W,DC电源N=500W; – 样品尺寸:φ25 mm; – 水冷,可连续公转,步进电机控制靶位转换,携带四 块样品,水冷盘在大气下可与水平倾斜0 ~ 30°; – 加热,样品温度850℃,在0~360°范围内公转,在大 气下样品可以实现0~70°倾斜; – MFC控制两路工作气体,偏压范围:0~200V。
电迁移(Electromigration)
由于在连线(Al)中的电子在足够大的电场力作 用下使铝原子发生漂移运动,产生Al线上的空洞 (Void)和小丘(Hillock),使IC在正常工作中, 其内部互连线发生短路或者断路的现象。 即“电子风”作用力占主导地位。
电迁移中的Void和Hillock
– – – – – (1) 产生离子并导向一个靶; 产生离子并导向一个靶; (2)离子把靶表面上的原子轰击出来; (2)离子把靶表面上的原子轰击出来; (3)被轰击出的原子向硅晶片运动 (3)被轰击出的原子向硅晶片运动 (4)在晶片表面这些原子凝结并形成薄膜 (4)在晶片表面这些原子凝结并形成薄膜 (5)磁控溅射的金属:铝、TiN、TW (5)磁控溅射的金属:铝、TiN、
互连技术与器件特征尺寸的缩小 资料来源: Oct.,1998) (资料来源:Solidstate Technology Oct.,1998)
布线的寄生电阻和寄生电容: 互连的两个特性,称为串联电阻和并联电容,影 响到电路的性能,也经常需要在版图和电路设计之 间反复迭代。
1 互连线引入信号的延迟 通过器件间的连线传递信号的过程,是将信 号电荷向布线间形成的寄生电容充放电的过程。
化学机械抛光(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CMP)
抛光的过程既是机械的,也是化学的。 抛光的过程不只是通过研浆与圆晶片表面的摩 擦来完成。 在圆晶片和研浆颗粒表面之间形成化学键和分 子键。 最常用的抛光研浆是悬浮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的 胶状或雾状二氧化硅微粒,抛光速率依赖于溶 液的PH值。
为了解决“尖刺”现象
– (1)采用Al-Si 或Al-Si-Cu合金 – (2)采用铝-硅双层金属化结构,可以提供溶解于 铝所需要的硅原子。 – (3)采用铝阻挡层结构
在硅铝之间沉积一层薄金属层
– CoSi2/TiN/Al – CoSi2:欧姆接触材料 – TiN:阻挡层材料
2、重掺杂多晶硅和难熔金属硅化物
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
– 利用二极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的原理进行溅射沉积,可 以进行RF磁控溅射、DC磁控溅射,以制取金属膜、介 质膜、磁性膜以及多层膜等。
2.基本原理
磁控溅射
3.8.3 金属化互连系统
当集成电路集成度增加,内连线也增加,需要 进行金属层的多层互连。
要进行金属的多层互连,须对介质进行平坦化工 艺,既将随晶片表面起伏的介电层加以平坦。 1、旋涂玻璃法(SOG)
3.8 金属化工艺
3.8.1 金属材料的选用 1 互连金属化材料的要求
– – – – – (1)导电性能好 (2)与 n型和 P型硅之间都能形成欧姆接触 (3)性能稳定 (4)台阶覆盖性能好 (5)工艺相容(可以制薄膜、光刻、刻蚀)
2 常用的金属材料
1、铝
– 铝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电阻率很低,和硅的互 溶性较好,它与P型硅和掺杂浓度较高的n型半导体 都能形成欧姆接触。 – 问题: – (1)电迁移现象 – 铝在导线中受两个力的作用: – a.静电作用力,方向沿电场方向 – b.”电子风作用力”,沿电子流的方向
– 电迁移严重、电阻率偏高、浅结穿透等
Cu连线工艺有望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
– IBM Motorola IBM、Motorola等已经开发成功
目前,互连线已经占到芯片总面积的70~80%; 且连线的宽度越来越窄,电流密度迅速增加
现代多层互连
使用高K材料制造晶体管的栅极,可很好解决 电流泄漏的问题。 使用低K电介质材料隔绝多个电路层,可有效 降低层间的寄生电容,提高芯片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