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雪山草地教师解说词
欣赏《过雪山草地》示范教案

欣赏《过雪山草地》示范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过雪山草地》,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历史,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
2. 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引导学生欣赏经典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过雪山草地》是毛泽东诗词中的一首,描绘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雪山、穿越草地的艰苦场景。
2. 作品欣赏: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红军长征精神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过雪山草地》,理解作品所表现的革命精神。
2.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对红军长征精神的认同和敬仰。
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过雪山草地》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作品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过雪山草地》,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艺术特点。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谈谈对红军长征精神的理解。
4.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红军长征精神的感悟。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过雪山草地》的作品内容,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红军长征的基本情况。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过雪山草地》的音频,让学生在音乐中进入课堂。
2. 欣赏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节,分析作品的绘画技巧和艺术特色。
3. 解读作品:讲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阐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红军长征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发言: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强调红军长征精神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过雪山草地

过雪山草地1教学目标分析《过雪山草地》了解词曲作家及组歌这种音乐体裁通过欣赏《长征组歌》体验长征的艰辛,通过分析歌词画旋律线等方式进一步理解作品。
回顾长征这项伟大壮举,使学生感悟长征精神,进一步在音乐的影响下发扬长征精神,同时了解长征历史充分体现音乐与历史学科的渗透。
2过程与方法欣赏讲解为主这节课我还运用了体验式、启发式、创设情景兴趣引入式,在整个环节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一目了然,感官上更加丰富3重点难点重点欣赏第六乐章《过雪山草地》,搭配教材第一乐章,《告别》第二乐章《突破封锁线》第三乐章《遵义会议放光辉》第十乐章《大会师》4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长征组歌》又名《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肖华为纪念红军运用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以提问方式师生共同回顾长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1、导入运用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以提问方式师生共同回顾长征2、介绍《长征组歌》的作者3、欣赏《长征组歌》前三个乐章《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4、重点赏析第六乐章这一乐章我一共欣赏了三遍,每遍问题都不同第一遍欣赏歌曲,请学生谈感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然后分析歌词,在教师的讲解提示下引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
第二遍欣赏歌曲时,对歌曲进行曲式分析。
我运用连接音符的方式使学生更形象的看到音乐旋律走向,而且运用多媒体把歌谱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一目了然。
然后我对两部分音乐分别进行范唱,使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同时感知旋律的变化。
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式,融合长征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加以创编,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
第三遍欣赏歌曲时,我请学生随音乐哼唱,共同感悟长征精神。
5、欣赏第十章乐章《大会师》共同感受长征胜利的喜悦。
6、《标准》里指出“使学生能够结合所听音乐,简单评析音乐体裁”。
走过雪山草地

《走过雪山草地》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说到红军,我们并不陌生,前段时间组织学生去看了《走过雪山草地》,这个电影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红军长征中翻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历程中.
红军剧团的同志爬雪山,过草地,他们团结奋斗,相扶相帮,背着、抬着,在荆棘中、在冰雪上、在泥泞里艰难跋涉.就像毛泽东的诗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精神就是顽强拼搏,以强大的毅力战胜重重困难与危机.
他们以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与艰难险阻、恶劣环境抗争;他们以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面对伤痛甚至牺牲;在危险时刻、紧要关头,他们自觉地、勇敢地而又义无反顾地选择自己流血牺牲,而把生的权利留给别人!
观看了这部电影后,学生改变了很多,以前跑操掉队,现在看到红军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那么恶劣的条件下,还能够为了信念永往直前,从不退缩,自己只在操场跑两千米就受不了是多么的不应该啊。
他们从心理上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都下定决心在生活中实施这种红军精神去帮助更多的人,也希望在现在的富足社会中,这种精神会重新传播给每一个人.。
欣赏《过雪山草地》示范教案

欣赏《过雪山草地》示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过雪山草地》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红军长征精神的认同和敬仰。
3.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过雪山草地》的词曲分析。
2. 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介绍。
3. 歌曲中的长征精神解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歌曲《过雪山草地》的词曲特点和表现手法。
2. 难点:理解歌曲中所蕴含的长征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过雪山草地》的音频、视频资料,长征图片,相关文字资料。
2. 教学器材: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歌曲学习:播放歌曲《过雪山草地》,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 词曲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分析歌曲的艺术特点。
4. 长征精神讲解:讲解歌曲中所体现的长征精神,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歌曲和长征精神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强调长征精神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扬长征精神。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下一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过雪山草地》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感受到了长征精神的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艺术特点,加强对长征精神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
实践活动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过雪山草地》的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2. 邀请有关专家或老红军来校讲座,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长征历史和长征精神。
3. 开展以长征为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如绘画、书法、摄影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长征精神。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合唱等方面的积极性。
过雪山草地教案

5、这首诗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你选几句进行分析。
(如“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前三句写景,视野广阔,映衬了红军战士顶天立地、不畏艰险的高大形象。又如“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它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既流露出作者对红军战士的挚爱之情,又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再如“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一句,对仗工整,写景、记事、抒情相结合,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钢铁汉”形象。)
板书设计
环境恶劣
过雪山草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钢铁意志
导学反思
1.歌词内容可以分为哪两部分?
第一部分(1—4行),描写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遇到的极大困难。
第二部分(5—12行),描写红军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的顽强斗志,表现了红军战士力量的源泉。
2.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为什么?
二、合作探究
1.为什么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体会其含义。
3.品味语言,体会修辞方法的作用。
①“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用夸张手法突出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②“雪山低头迎远客”,(不直接说红军战士把高耸的雪山踩在脚底下,)“低头”、“迎”把雪山拟人化,写出红军不畏艰难、豪迈乐观的气概和征服雪山的喜悦之情。
③“草毯泥毡扎营盘”, “毯”、“毡”用比喻精练生动地展现了过草地时艰难困苦的情景,突出了红军在恶劣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怕难”的钢铁意志。
④“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对仗工整,写景、记事、抒情相结合,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钢铁汉”形象。过雪山草地时天气变化无常,红军战士穿着单衣,粮袋中已粒米皆无,许多战士饥寒交迫牺牲在行军途中,但是,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过雪山草地

过雪山草地红军渡过大渡河以后,向西挺进,不久就来到四川西部的夹金山下。
夹金山海拔4000多米,山上积雪终年不化,野兽不敢走,鸟儿不敢飞。
山上大气变化无常,一会儿下大雪,一会儿下冰雹,一会儿又是狂风暴雨。
难怪当地老百姓把它叫作“神山”,意思是只有神仙才能过山。
为了北上抗日,红军决心与“神山”比比高低,一定要翻过山去。
一到山脚,气温突然降低,脚下的路冻得梆梆硬,木棍着地发出“咯咯”的响声。
红军战士一个紧跟着一个,一队紧接着一队,向白茫茫的雪山上爬去。
山上的气温降到零下二三十度,冻得大家牙齿咯咯直响。
一路上,先头的人用刺刀挖出踏脚孔,后面的人手拉着手,踏着前人的脚印小心地前进。
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呼吸也越加困难。
大家脑袋发晕,呼吸急促,腿部酸疼,只得一步一停,一步一喘。
尽管体力不支,行走艰难,但还得不停地行进。
因为谁要是停步坐下,就会永远起不来了。
快到山顶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冰雹,鸡蛋大的冰雹没头没脑地向战士们袭来。
一时间,风吼马嘶,电闪雷鸣,仿佛天塌地裂。
战士们头上被冰雹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只好用手捂住脑袋向前走。
冰雹过后,忽然又是晴空万里,阳光灿烂。
太阳照得雪山反射出强烈的光,刺得人眼睁不开,有的战士得了雪盲,得让人拉着继续前进。
到了山顶,累了半天的战士们,有的坐下来,有的躺下来,可是上级马上传下话来:“千万别在这里休息呀!这里空气稀薄,躺下就会起不来的。
”有不少人实在没有力气了,只好坐着往山下滑……就这样,顽强的红军战士终于过了“只有神仙才能过”的大雪山。
1935年8月下旬,红军来到茫茫无际的草地。
整个大草地方圆数百里,举目望去,就像浩瀚的大海,草连天,天连草。
水草底下,黑黑的积水到处泛滥,散发着腐臭的气味。
浓密的草丛下面神秘莫测,一大片一大片的沼泽地像一个个无形的深潭,一不小心,踩下去就会越陷越深,甚至会把人吞没。
草地的气候也变化无常,一会儿阴云满天,一会儿瓢泼大雨,一会儿下起冰雹,一会儿雪花飞舞。
过雪山草地 《长征组歌》选曲 领唱、合唱-冀少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过雪山草地《长征组歌》选曲领唱、合唱-冀少版八年级下册教案引言《长征组歌》是中国优秀的革命歌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很有教育意义。
本文档是一份八年级下册《音乐》课的教案,旨在通过《长征组歌》这首歌曲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了解《长征组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理解歌曲的歌词和曲调,提高音乐素养;•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团结协作和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1.引入歌曲。
老师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请学生听歌曲,然后思考,这首歌曲讲的是什么?2.介绍《长征组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老师通过PPT、图片或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介绍《长征组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指导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意义和价值。
3.分组讨论。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解答以下问题:•《长征组歌》的历史背景是什么?•《长征组歌》的文化意义是什么?•你们对这首歌曲有何感想?第二课时:歌曲欣赏与歌词分析1.欣赏歌曲。
老师播放《长征组歌》的音频,让学生细细聆听,感受歌曲带来的情感和力量。
2.分析歌词。
老师将《长征组歌》的歌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诵读、理解歌词的含义和情感。
3.讨论歌词。
老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歌词,解答以下问题:•歌曲中的“黄河水清,天山雪白”是什么意思?•“秋风起,枫叶红,胜过美人情”这句歌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你们最喜欢歌曲中的哪句歌词,为什么?第三课时:歌曲演唱与合唱1.指导学生练习唱歌。
老师向学生详细介绍歌曲的歌曲,指导学生熟练唱出歌曲。
2.分组排练歌曲。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排练歌曲,并进行指导和调整。
3.整合合唱。
通过多次排练和调整,让学生在整个班级进行歌曲合唱,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结通过以上的三个步骤,学生对《长征组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其音乐素养和爱国情怀。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将这种情感和能力发挥到更高的层次。
长征过雪山草地主持词

长征过雪山草地主持词篇一:新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长征-过雪山草地》教学设计《过雪山草地》学案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的知识,体会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与乐观豪迈;2、体会环境烘托与渲染的作用。
学习流程:一、背景介绍:过雪山:为实现迅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这一战略任务,红军翻越了位于川西的大雪山。
红军通过的草地,绵延数百公里,到处是死水潭,很多地方水深过膝,有些地方人陷不见头,马陷不见颌。
不少红军陷入死水潭牺牲了。
过草地时,由于粮食不足,红军只得挖野菜充饥。
后续部队连野菜也找不到,只得把牛皮带、破牛皮鞋用水煮着吃。
二、课文朗读,理清文章结构,概括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1—4行)第二部分(5—12行)三、整体感知1、“雪皑皑??炊断粮”,这四行歌词用的都是三字短句,意在渲染自然环境之恶劣,红军饥寒交迫、生存危机之严重。
2、“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这两句点明红军是由特殊材料铸成的,他们经受了千锤百炼的考验,从而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3、“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不直接说红军战士把高高的雪山踩在脚底下,而是用“雪山低头迎远客”的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以草为毯、以泥为毡,扎起军营,古往今来,又有哪一支军队能够这样做!4、“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过雪山草地时天气变化无常,红军战士穿着单衣,粮袋中已粒米皆无,许多战士饥寒交迫牺牲在行军途中,但是,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5、“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红军战士为什么“都是钢铁汉”?为什么“千锤百炼不怕难”?因为他们官兵同甘共苦,充满革命理想,这两个中心句点明了红军过雪山草地无往而不胜的根本原因。
四、合作探究1、红军战士过雪山草地时所遇到的自然环境怎么样?所面临的生活状况怎么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对比阅读:(1)比较一下两首歌词的异同?同:异:(2)两首歌词对环境的描写有什么异同?这样的比较有什么好处?同:异:(3)两首歌词在句式上有什么特色?课堂检测:阅读《过雪山草地》完成下面练习。
古诗词大赛——《七律长征》解说词

1、8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新式奇迹,那就是二万五千里长征。
2、中央主力红军为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指图),突破四道封锁线,四渡赤水,越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接着又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然后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
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整个行程历时1年,走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渡过24条河,行程共二万五千里。
3、在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红军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回顾起这漫漫的二万五千里征程,他新潮滂湃,满怀豪情,用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4、题目中的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告诉我们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律诗,所谓的七言律诗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分为四联,每联两句,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朗读的时候会有鲜明的韵律和节奏。
而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也是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
5、全诗总仅用了56个字,便将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展现的淋漓尽致,朗读的时要注意语调的高低缓急,抑扬顿挫,掌握节奏的韵律,掌握诗歌的美,下面请听老师泛读。
(出示音乐,泛读)诗中提到了五个地点,分别是五岭、乌蒙、金沙、大渡和岷山,它们所指的是长征途中经历的5次6、最具代表性的艰难险阻,为我们呈现了幅征难图,长征途中的困难何止这些。
7、一个难字便概括了所有的困难,而这一切在红军眼里不过是一些平平常常得到小事,而这一切在红军眼里不过都是些平平常常的小事,万水千山是总领着全文,在本单元的语文元素中正好起到总的作用,那么红军到底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让我们先到五岭去看看。
8、五岭是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五座山组成,故又称“五岭”。
地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省区交界处。
整个山脉如右图所示绵延上千里,诗句中逶迤的意思就是指山脉连绵不断。
9、接下来我们到乌蒙去看看,乌蒙山是云贵高原上的主要山脉之一,看到这样的乌蒙山,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老师找同学们来说一说,是啊,险峻、雄伟、高大,磅礴就是这个意思,穿梭在这样的大山上稍不留神脚下一滑,就有可能摔下山崖,粉身碎骨。
《过雪山草地》教学设计

精品文档《过雪山草地》教学设计【课型】欣赏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歌曲《过雪山草地》,使学生感受、体验音乐内容及音乐情绪的变化。
2、能力目标:能《过雪山草地》教学设计【课型】欣赏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过雪山草地》教学设计【课型】欣赏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歌曲《过雪山草地》,使学生感受、体验音乐内容及音乐情绪的变化。
2、能力目标:能为音乐划分段落。
3、情感目标:体会红军不畏艰险,勇闯难关的崇高思想。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为歌曲划分段落。
【教学过程】一、导学案:1、了解歌曲内容和时代背景。
2、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二、导入:让我们走进革命军人的生活,一起来感受歌曲。
三、欣赏教学:1、初听歌曲。
2、分析作品:歌曲为 E 大调,混合拍子,二段体结构。
3、播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和时代背景,感受革命精神。
4、引导学生随旋律哼唱,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男声领唱与合唱)5、为歌曲划分段落,每段落间情绪是如何变化的?6、鼓励学生联想、思考、体会红军不畏艰险,勇闯难关的崇高思想境界。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教学反思】学生聆听音乐积极性高,对歌曲的时代背景十分感兴趣。
欣赏歌曲《过雪山草地》,使学生感受、体验音乐内容及音乐情绪的变化。
2、能力目标:能为音乐划分段落。
3、情感目标:体会红军不畏艰险,勇闯难关的崇高思想。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为歌曲划分段落。
【教学过程】一、导学案:1、了解歌曲内容和时代背景。
2、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二、导入:让我们走进革命军人的生活,一起来感受歌曲。
三、欣赏教学:1、初听歌曲。
精品文档2、分析作品:歌曲为 E 大调,混合拍子,二段体结构。
3、播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和时代背景,感受革命精神。
4、引导学生随旋律哼唱,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男声领唱与合唱)5、为歌曲划分段落,每段落间情绪是如何变化的?6、鼓励学生联想、思考、体会红军不畏艰险,勇闯难关的崇高思想境界。
过雪山草地串词报幕词简短

过雪山草地串词报幕词简短摘要:一、前言二、雪山草地的背景介绍三、过雪山草地的过程及挑战四、过雪山草地的重要意义五、结语正文:【前言】在我国革命历史的长河中,红军长征这一伟大壮举始终熠熠生辉。
红军战士们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谱写了一曲曲英勇奋斗的赞歌。
其中,过雪山草地是长征途中最艰苦的一段历程。
今天,我们将通过这篇文章,回顾这段令人难忘的历史,感悟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二、雪山草地的背景介绍】雪山草地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的地带,平均海拔在3000 米以上。
这里地势险峻,山高谷深,气候恶劣,自然环境十分艰苦。
1935 年6 月,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选择了穿越雪山草地的道路。
【三、过雪山草地的过程及挑战】过雪山草地是长征途中最艰难的一段路程。
红军战士们面临着严寒、饥饿、疲劳、缺氧等多重考验。
在穿越雪山时,战士们需要在积雪深厚的山路上攀登,有的地方甚至达到腰间。
许多红军战士因为严寒、疲劳和缺氧而牺牲。
在草地上,红军战士们同样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草地沼泽遍布,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泥潭,难以自拔。
草地上蚊虫肆虐,疾病横行,许多红军战士因此患病,身体状况严重恶化。
在这段艰苦的历程中,红军战士们展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四、过雪山草地的重要意义】尽管过雪山草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这一壮举对于中国革命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过雪山草地使红军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为后续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其次,过雪山草地锻炼了红军战士的意志品质,提高了红军的整体战斗力。
最后,过雪山草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具有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精神风貌,为今后的革命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结语】过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它展示了红军战士们顽强拼搏、英勇奋斗的精神风貌。
这种精神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漫漫长征路(六)过雪山草地

漫漫长征路(六)过雪山草地漫漫长征路(六)过雪山草地1935年5月底,中央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后,为尽快去川西北与四方面军会合,决定避开人烟稠密地区,向北走雪山一线。
在长征中,红一方面军先后翻越了夹金山、梦笔山、雅克夏山、昌德山、打古山等5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
红二方面军在三大主力红军中最晚进入雪山地区,翻越的雪山却最多。
先后翻越了哈巴雪山(玉龙雪山)、大、小雪山、扎拉亚卡山、海子山、马巴亚山、恶热山、麦拉山、瓮水、邯坡等二十多座雪山。
红四方面军是最早踏入雪山地区的部队,由于曾三次跋涉雪山草地,在雪线以上区域停留时间最长。
红桥山、夹金山、梦笔山、雅克夏山、昌德山、打古山、党岭山、巴郎山、鹧鸪山等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累计翻越雪山超过20次。
据石仲泉2006年撰文记载:夹金山主峰高达5100多米,最低点王母寨垭口海拔也有4114米。
70年前,山上积雪深厚,气候变化无常,时而大雾迷漫、风雪交加、电闪雷鸣、烈日当空,很难预测。
这样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再加上那样高的海拔,一般人很难上山。
红军先遣队到硗碛时,藏胞热情地将红军迎进寨子,劝红军别上山,说山太高、太冷,不是累死、饿死,也要冻死。
先遣队一定要上山,感动了当地村民,一名藏族青年和一名汉族青年愿作向导带路。
6月12日,先遣队带上干粮和御寒的干辣椒、烧酒等,将竹竿或树条当拐杖就进山了。
——杨成武是红一军团先遣队政委,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描写道:上山的小道几乎笔立起来,弯弯曲曲,连骡马行走都很困难。
偏偏又刮起大风,积雪翻滚,冰团、雪屑打在脸上像刀割似的。
战士们捂住脸,冒着风雪踉踉跄跄地往前行,虽然将所有的东西都披在身上了,仍觉得很冷。
再往上爬,空气更稀薄,呼吸更困难,有的头晕目眩,一步一停,一步一喘。
大家互相搀扶着,拼着全身力气上了山顶。
这时突然下起冰雹,不一会又出来太阳,非常耀眼。
举目望,千里冰雪,银峰环立;俯视山下,红军队伍像条灰色长龙,蜿蜒而上。
《过雪山草地》《保卫黄河》

课题名称:《过雪山草地》《保卫黄河》课题类型:欣赏课教学版本: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教学年级:八年级3班教学目标: 1.欣赏《过雪山草地》,认真分析歌曲演唱特点学习“组歌”知识。
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了解钢琴协奏曲的演奏形式。
理解音乐知识“协奏曲”。
2.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过雪山草地》,开展有意义的音乐活动。
通过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鼓励学生大胆演唱歌曲《保卫黄河》。
了解音乐人物光未然和冼星海。
3.通过音乐作品了解历史。
懂得先烈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
教学重点:1.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过雪山草地》,开展有意义的音乐活动,以歌曲为背景开展配乐诗朗诵。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聆听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鼓励学生大胆演唱《保卫黄河》教学难点:通过音乐作品了解历史。
懂得先烈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
教学设备:多媒体电子琴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一起来观看一段音乐视频.课件: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音乐视频片段。
教师:视频我们欣赏完了,我们一起看下面几个问题。
课件:思考:1.歌曲的名称是什么?2.歌曲描绘了什么内容?3.歌颂了谁?教师:歌曲名称,大家一起说吧。
学生:《春天的故事》教师:描绘了什么内容?学生: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祖国日益强大。
教师:歌颂了谁?学生:邓小平。
教师总结:《春天的故事》歌曲描绘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的故事。
歌颂了邓小平同志为中国发展做出的丰功伟绩。
教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充满阳光的和平年代,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观看下面这段音乐视频。
课件:《难忘过雪山草地》影视片段,共同回顾历史。
教师:这段视频是关于什么的内容?学生:红军长征的。
教师:我们一起看下面几个问题。
思考:1.红军长征的环境是怎样的?2.过雪山草地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最后结果怎样?学生:长征非常的艰辛。
学生:过雪山非常寒冷,但是红军没有被困难吓倒。
过雪山草地 《长征组歌》选曲 领唱、合唱-冀少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过雪山草地《长征组歌》选曲领唱、合唱-冀少版八年级下册教案引言《长征组歌》是中国建国初期一首非常重要的歌曲,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辛和英勇。
这首歌曲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历史文化遗产,家喻户晓。
本文旨在介绍《长征组歌》的选曲、领唱、合唱和教学方法,以帮助初中音乐老师教授这首歌。
选曲过雪山草地本曲取材自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歌词朴实无华,意境深远,极具感染力。
在选曲过程中,可以听取多个版本,自行比较,选出最能体现歌曲精髓的版本。
其他选曲《正气歌》、《南泥湾》、《平原游击队员》等,都是非常适合中学生学习和演唱的经典红色歌曲。
在选择歌曲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音乐基础、课程安排、学校文化特点等因素进行确定。
领唱词意表达的准确性在领唱时,要求领唱者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词意表达的准确性。
领唱者应该把握好歌曲的整体感情、节奏和乐曲的风格特点,让歌曲的意境和生动感得到最好的表达。
技巧的掌握领唱者还要掌握一套演唱技巧,可以通过音乐课堂、专业领唱指导老师的指导来掌握。
如何掌握童声、少年声、青年声等不同音域的演唱技巧,如何通过breathing control(呼吸控制)、tonal variation(音调变化)等方法实现歌曲的情感表达等。
进行分声部练习在合唱过程中,要按照学生不同音域和音色特点进行合唱分声部练习,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得到更好的歌唱体验。
同时,合唱指导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演唱情况,逐渐提升走和唱的水平。
确定好曲调和节奏在合唱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整个合唱队都应该需要理解整个曲调和节奏,这样才可以准确地把握好整个合唱队的唱功和表现力。
加强声部之间的协调在合唱过程中,同时要加强声部之间的协调,这样可以让整个合唱队的表现力更加出色。
教学方法感性认识歌曲在教学之初,教师可以通过听歌、观看相关影视资料等方式,给学生在感性上留下一份关于《长征组歌》的记忆。
这样学生会对歌曲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并更好地突破老师的先入为主的知识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今天,我们要欣赏的第二个曲子是关于黄河的,你们看到过黄河吗?
教师:我也没有。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视频。看一看黄河。
点击
教师:谁来说一说黄河是什么样的?
教师:有关黄河的歌曲和乐曲,大家知道有哪些?
教师:对,《保卫黄河》是合唱歌曲。我们一起唱一下。
点击:
教师:这么优秀的音乐作品,又是谁创作出来的呢?记得课下让同学们搜集相关资料。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教师:感谢张雪莹的精彩解说。让我们了解了歌曲的词曲作者。今天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点击
教师:从1979--2019年,改革开放40年,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全世界震惊的辉煌成就,身处新时代的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希望同学们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担当祖国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努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大家说好不好?
《仰望长征》
枪声在历史的年轮下飘远
硝烟在岁月的季风中散尽
历史长河永不停歇
冲淡了那些原本鲜亮的面容
而雪山不会忘记
她高傲冰冷的身姿
曾经匍匐在红军的脚下
草地也不会忘记Biblioteka 无论怎样的坎坷和泥泞都未能阻止那一双双草鞋的行程
在炮火中震颤的湘江
见证了红军的英勇壮烈
滚滚江水
承载了多少烈士的亡魂
七百多个日夜
二万五千里长征
教师: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一起观看一段音乐视频,认真聆听歌曲。
点击
教师:我们一起思考下面的问题。
点击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春天的故事》这首歌,以“春天”为主题,描绘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的故事。同时,也歌颂了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做出的伟大贡献。
教师:从1979--2019,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生活在充满阳光的幸福时代,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看这段视频。认真观看视频里的文字介绍。
教师:同学们唱的非常好。今天,我们欣赏一首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首先我们一起了解创作背景。
点击
教师: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这首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
板书:《保卫黄河》
教师:刚刚我们欣赏的是一首钢琴协奏曲,我们一起看下面几个问题。
点击:
教师:那么什么是“协奏曲”呢?
点击:协奏曲...
教师:《保卫黄河》钢琴协奏曲,我们还一起演唱了《保卫黄河》,虽然形式不同,但都表达了共同的主题。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点击
教师:这段视频描绘了红军过雪山草地的艰辛历程,红军在长征中没有被雪山草地恶劣的环境吓倒。他们团结奋进、英勇向前最终取得了光辉的胜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忆过去,认真聆听,分析歌曲《过雪山草地》,同学们打开书16页。
点击:
板书:《过雪山草地》
教师:《过雪山草地》是组歌中的第六首,我们结合问题回忆歌曲。
冲破一次次堵截
甩掉一次次追剿
中国工农红军
用热血用坚韧向世界证明
我们,是真正的英雄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
永不倒下的是红军长征那种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
它像一盏明灯悬挂在心头
伴随我们踏上新的征程
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夜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高于天
点击:问题:前半部分....
教师:《过雪山草地》这首歌曲是《长征组歌》中的选曲,那么什么是组歌呢?
点击:
教师:红军长征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是无数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回来的。我们要加倍珍惜和牢记。接下来,我们就以“过雪山草地”为背景音乐,开展配乐诗朗诵。
教师:谁来为大家表演一下。注意感情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