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
农村与区域发展教材电子档,第一章 概念-区域与规划
![农村与区域发展教材电子档,第一章 概念-区域与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c6fb72edd36a32d737581da.png)
第一章概念-区域与规划这一章主要介绍两个概念,即区域和规划。
这两个概念都比较复杂,除理论上的原因外,还因为人们在日常工作中极其普遍地随意使用它们,这就形成了一些误解,以至会混同与其他概念,如规划与计划就容易交换使用。
由于这两个概念是农村区域规划中特别基本的概念,因此,本章着重于通过案例来加深对区域的理解。
学习目标:树立全面的区域意识,理解规划概念的丰富内涵,并能够识别区域特征,为使用区域分析方法打下基础。
要点:通过案例的比较分析明确区域概念内涵的复杂性,特别是对区域整体性特征的把握可为正确使用规划方法打下基础;明确规划思维的框架。
什么是区域意识区域并不是一个举在头上的概念,而是规划者放在心里并将其作为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框架基础。
区域的整体性特别突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但实际情况是无论怎么强调区域的整体性,人们关于区域的重要想法所体现的还是对于区域整体性的忽视,例如,人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去照搬某些区域的发展经验,但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
一、区域发展的不同表现区域是一个常识性的范式,它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人们能够用特别简单的方法定义它,但又觉得不全面,没有意义;如果包含它丰富的内容,人们就会感到很为难,因为无法把这些特征全部包含进去。
在简单理解的情况下,“区域”会被理解为“区”或者一个有界限的“地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区域概念”还有什么意义呢?尤其是在研究上,为什么要使用区域概念而不用那些更为日常的名词来代替呢?此外,区位与区域有什么区别呢?以上问题是我们在面对无论是城市或者农村规划时都要思考的,否则,区域方面的分析对于这些地区的管理和规划就不能做出贡献。
要树立区域分析的基本框架,显然这个抽象的问题必须从具体的案例入手才有利于深刻的理解。
案例1-1 广东的崛起广东有悠久的对外交往史,清朝中期(1757年)被作为“一口通商”政策的唯一口岸。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发展初期,广东的商品大部分是“珠江水、广东粮、岭南衣、粤家电”,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广东汽车、船舶、石化、IT、装备工业等重工业产品不断涌现,彻底改变了“广货”的组成格局。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27e6d6aad1f34693daef3e0d.png)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指南经济管理学院编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二00七年十二月目录1 概述1.1 区域与社区1.1.1 区域1.1.1.1 区域的概念1.1.1.2 区域的特征1.1.2 社区与农村社区1.1.2.1 社区的概念1.1.2.2 农村社区的概念、类型和结构1.2 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1.2.1 农业及其功能1.2.2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1.3 发展与发展观1.3.1 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1.3.1.1 关于发展的几种不同观点1.3.1.2 经济发展1.3.1.3 社会发展1.3.2 发展观的演进1.3.2.1 经济增长论1.3.2.2 增长极限论1.3.2.3 综合发展观1.3.2.4 可持续发展观1.3.3 统筹城乡发展1.3.3.1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1.3.3.2 “统筹城乡发展”观2 区域发展理论2.1 平衡发展理论2.1.1 最小努力命题论2.1.2 低水平陷阱论2.1.3 大推进论2.1.4 贫困恶性循环论2.2 不平衡发展理论2.2.1 梯度推进理论2.2.2 增长极理论2.2.3 中心—外围论2.2.4 “区域成长”理论2.3 区域发展理论的评价3 区域发展的条件3.1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1.1 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特性3.1.2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2 人口与劳动力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3 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 区域发展战略4.1 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4.2 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4.2.1 战略目标4.2.2 战略重点4.2.3 战略方针4.2.4 战略措施5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5.1 农村人力资源的含义和特点5.1.1 农村人力资源的含义5.1.2 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5.1.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5.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扩大就业5.2.1 农村劳动力转移5.2.1.1 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5.2.1.2 农村劳动力区域转移5.2.1.3 农业劳动力的城乡转移5.2.2 扩大农村就业措施6 农村可持续发展6.1 《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6.2 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6.2.1 我国农村的现状6.2.2 确定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6.2.3 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框架7 农村社会发展7.1 农村人口7.1.1 当前中国农村的人口问题7.1.2 解决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对策措施7.2 农村教育7.2.1 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7.2.2 农村教育政策措施7.3 农村扶贫7.3.1 贫困的含义及测量7.3.1.1 贫困的含义7.3.1.2 贫困线7.3.2 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7.3.3 中国的扶贫目标及扶贫方式的选择7.3.3.1 农村扶贫目标7.3.3.2 扶贫方式的选择7.4 农村社会保障7.4.1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7.4.1.1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7.4.1.2 社会保障的内容7.4.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7.4.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政策选择7.4.3.1 总体思路7.4.3.2 建设重点7.4.3.3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8 农村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8.1 农村城市化8.1.1 农村城市化的涵义8.1.2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途径与模式8.2 农村社会现代化8.2.1 农村社会现代化涵义和特征8.2.2 农村社会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的相互关系8.2.3 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1 概述1.1 区域与社区1.1.1 区域1.1.1.1 区域的概念对“区域”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作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理单元;经济学把“区域”理解为一个在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政治学一般把“区域”看作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把“区域”作为具有人类某种相同社会特征(语言、宗教、民族、文化)的聚居社区。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bdbb1557312b3169a451a470.png)
1.社区——由一定区域内人们组成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进行社会生活的社会有机体。
2.农村社区——农村社会区域共同体,是以主要从事农业为特征的居民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活动中心、认同意识的人群共同体。
3.简述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对农业的促进作用(意义)。
农村社区的非农产业获得一定发展以后,就可能对当地农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其他剩余生产资料提供了更加充分利用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当地社区资源配置的效率,增加了当地社区及其成员的收入。
其次,在相当数量的剩余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以后,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可以扩大人均生产规模,提高从事农业生产本身获得的收入。
再次,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可以加速农产品市场的发展。
4.什么是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低下的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人口压力有所减轻,严重的失业状况有所缓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等等经济结构不断变动与优化的过程。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般认为,经济增长的含义较窄,通常指纯粹意义上的生产增长,而经济发展的涵义较宽,除了生产数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和某些制度的变化,经济增长的结果不一定是经济发展,可能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结果。
产出的增长、经济规模的扩大进而导致经济系统结构的优化,才是经济的发展。
但这并不是说,可以离开经济增长而谈发展。
但经济增长仅仅指量的变化,而经济发展则是指量与质的共变。
5.社会发展——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观点是:社会发展是旨在消除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各种负面的社会效果,从而促使社会各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
我国学者认为,社会发展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导致社会结构与功能的不断优化与强化的过程。
6.简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区别与联系)。
农村区域发展知识点
![农村区域发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3167f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7.png)
农村区域发展知识点一、农村区域发展的定义农村区域发展是指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进步与提高。
在农村区域发展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手段,促进农村区域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导农民转变种植结构、调整畜牧业布局、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等方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推动农村区域发展的根本举措。
通过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土地确权登记等措施,激发农村土地资源的潜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现代农业发展。
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农村发展的主要任务。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发展农村产业、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等措施,全面提升农村区域的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五、农村社会建设农村社会建设是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
通过发展乡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
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农业生态化发展、实施农村生态修复等措施,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农村区域发展在前进的道路上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农民收入增长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等。
解决这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加大对农村区域发展的支持和投入,推动农村全面发展。
结语农村区域发展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
只有深入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社会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农村区域的全面发展和美好明天。
愿我们共同努力,为农村区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12d319a1ed9ad51f11df21d.png)
农村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区域:用某项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外表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别离的单位。
2、社区:即它是由一定区域内人们组成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进行社会生活的社会有机体。
3、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区域共同体,是以主要从事农业为特征的居民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活动中心、认同意识的人群共同体。
4、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低下的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人口压力有所减轻,严重的失业状况有所缓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等等经济结构不断变动与优化的过程。
5、社会发展:旨在消除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各种负面的社会效果,从而促使社会各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
6、经济增长论:它把发展仅仅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把经济增长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而无视发展的其他方面。
7、增长极限论:人口增长、粮食供给、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是影响经济增长的5个主要因素,这五种因素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增长都是指数增长。
8、综合发展观: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发展的两个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还强调发展应当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
9、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0、平衡发展理论:在产业发展方面、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各地区间基本保持同步与平衡发展。
11、不平衡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针对平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强调不发达地区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和其他资源12、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13、贫困恶性循环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408fa19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f.png)
2010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 专业课考试大纲-------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I 考查目标《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理论和各重要专题的掌握程度,理论和各重要专题的掌握程度,理论和各重要专题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本概念、以及运用基本概念、以及运用基本概念、理论和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问题的分析能力。
知识分析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问题的分析能力。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 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 试卷内容结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20%20%20%))理论和各重要专题理论和各重要专题(30%)(30%)(30%),, 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50%) (50%)4. 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 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问答题 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论述题 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III考查范围l 农村区域发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1.1 区域与社区1.1.1 区域区域的概念;区域的特征1.1.2 社区与农村社区社区的概念;农村社区的概念.、类型和结构1.2 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1.2.1 农业及其功能1.2.2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1.3 发展与发展观1.3.1 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关于发展的几种不同观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1.3.2 发展观的演进经济增长论;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1.4 农村与区域发展理论1.4.1 相关理论最小努力命题论;低水平陷阱论;大推进论;贫困恶性循环论、梯度推进理论;增长极理论;中心一外围论;“区域成长”理论1.4.2 区域发展理论的应用2 区域发展的基本要素2.1 自然资源2.1.1 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特性2.1.2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2 人口与劳动力2.3 技术条件3 区域发展战略3.1 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3.2 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措施3.3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4 农村可持续发展4.1 《中国2l世纪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4.2 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4.2.1 我国农村的现状4.2.2 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4.2.3 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框架5 农村社会发展5.1 农村人口5.1.1 当前中国农村的人口问题5.1.2 解决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对策措施5.2 农村教育5.2.1 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5.2.2 农村教育政策措施5.3 农村扶贫5.3.1 贫困的含义及测量贫困的含义;贫困线5.3.2 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5.3.3 中国的扶贫目标及扶贫方式的选择农村扶贫目标;扶贫方式的选择5.4 农村社会保障5.4.1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社会保障的内容5.4.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5.4.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政策选择总体思路;建设重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总体思路;建设重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6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6.1 农村人力资源的含义和特点6.1.1 农村人力资源的含义6.1.2 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6.1.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6.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扩大就业6.2.1 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区域转移;农业劳动力的城乡转移6.2.2 扩大农村就业措施7 农村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7.1 农村城市化7.1.1 农村城市化的涵义7.1.2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途径与模式7.2 农村社会现代化7.2.1 农村社会现代化涵义和特征7.2.2 农村社会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的相互关系7.2.3 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7.2.4Ⅳ试题示例一、名词解释( 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1. 综合发展观综合发展观2.2.低水平陷阱论低水平陷阱论3.3.农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4.4.贫困线贫困线二、问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什么是经济发展,什么是经济发展? ? ?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 ?2. 2. 简述农村社会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的关系。
901农村发展概论考研真题
![901农村发展概论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7f9a3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d.png)
901农村发展概论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题
1.农村区域发展
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3.社会保障
4.精准扶贫
5.可持续农业
6.贫困
二、辨析题
1.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
2.村民委员会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机关。
3.一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下降说明该国农业萎缩了。
4.绝对贫困是指相对于社会.上其他部分人而言,生活水准处于社会最下层。
三、简答题
1.简述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内涵及原则。
2.简述人本发展理论模型的具体内容。
3.如何通过关注农村中的性别问题来促进农村发展。
4.简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5.简述农村社会救助的概念和内容。
6.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
1.试用参与式发展理论分析乡村振兴中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2.论述特色农业带动型农村发展模式、发展条件及存在的问题。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 考试书籍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 考试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75bad2c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7.png)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书籍1、《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二版),王雅鹏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
2、《农业概论》(第二版),翟虎渠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管理学》周三多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农村文化管理》,詹一虹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5、书名:区域产业政策与中国农村区域协调发展。
简介:黄小晶同志以长期的工作经验为基础,写成了这本《区域产业政策与中国农村区域协调发展》专著,对不同区域加快发展的政策选择作了初步分析,尤其是对立足优势加快发展和立足贸易促进协调的思路和办法作了比较细致的探讨,为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村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可供选择的方案,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尝试。
书中的一些观点也很有创意,值得我们加以关注。
如,全书贯穿了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快发展、不强求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的基本思想,这是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又如,书中把区域划分成传统农区、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山区进行分析对比,从现实出发提出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重点,跳出了理论分析的传统框架,这是逻辑学理论的灵活运用;再如,在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提出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城镇之外为农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这些观点发展了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是对中国特色现代化的一种新的理解。
英译:1. Moder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Second Edition), written by Wang Yapeng, China Agricultural Press, 20082. Introduction to agriculture (Second Edition), written by Zhai Huqu,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63. Management, written by Zhou Sanduo,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54. Rural cultural management, written by Zhan Yihong, Hube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85. Title: regional industrial policy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n ChinaIntroduction:On the basis of long-term working experience, Comrade Huang Xiaojing wrote this monograph "regional industrial policy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n China", which makes apreliminary analysis on the policy choices for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especially a detailed discussion on the ideas and methods for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based on advantages and promoting coordination based on trad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especially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some alternative schemes are put forward, which is a valuable attempt. Some of the ideas in the book are also very creative and deserve our attention. For example, the whole book runs through the basic idea that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must accelerate development and do not seek to narrow the development gap between regions. This is a concrete embodiment of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other example is that the book divides regions into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reas,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s and poor mountainous areas for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nd puts forward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iorities of different regions from the reality, breaking out of the traditional framework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which is a flexible application of logic theory;For exampl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t is proposed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ies,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conditions in rural areas, and create a good living environment for farmers outside the cities and towns. These viewpoints have develope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ar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河南农业大学2021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河南农业大学2021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b54016d367ec102de3bd8907.png)
③302数学二或337工业设计工程
④809机械设计基础或922电工电子技术
复试笔试:
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任选一)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861 交通运输
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33运筹学或922电工电子技术
复试笔试:
汽车运输企业管理(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858 能源动力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907流体力学或908工程热力学
复试笔试:
传热学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05经济与管理学院
0951农业硕士
095138农村发展
6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发展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业经济学)
④912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
④921植物营养学
复试笔试: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951 农业硕士
095138农村发展
11(2)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发展经济学、农村政策学、农业经济学)
④912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或821土地资源学
复试笔试:
管理学原理或土地资源管理学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复试笔试:农学概论(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256 工程管理硕士
125601 工程管理
2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③-无④-无
复试笔试:管理学原理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256 工程管理硕士
农村发展概论考研大纲
![农村发展概论考研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bd5ef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b.png)
农村发展概论考研大纲一、农村发展概论的基本概念1.农村发展的定义与内涵a.农村发展的定义:指的是在农村地区通过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社会事业进步以及城乡差距缩小的过程。
b.农村发展的内涵: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内容。
二、农村发展的历史演进与现状分析1.农村发展的历史演进a.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发展b.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发展2.农村发展的现状分析a.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b.农村社会事业的进展情况c.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与问题三、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与挑战1.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2.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3.农村社会事业滞后4.农村生态环境严重受损5.城乡差距较大四、农村发展的战略与政策1.农村发展的战略思路2.农村发展的政策导向五、农村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实践案例分析1.农村发展的路径选择a.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b.农村产业升级路径c.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路径d.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路径2.农村发展的实践案例分析a.河南省信阳市农村发展案例b.四川省广元市农村发展案例六、农村发展的前景与对策建议1.农村发展的前景展望a.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b.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d.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有效进行2.农村发展的对策建议a.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b.推动农村产业升级c.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d.实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七、农村发展概论的学科特点与研究方法1.农村发展概论的学科特点2.农村发展概论的研究方法以上就是农村发展概论考研大纲的基本框架,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一步展开。
农村与区域发展 硕士
![农村与区域发展 硕士](https://img.taocdn.com/s3/m/46adb98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5.png)
农村与区域发展硕士农村发展与区域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农村发展主要指的是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包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
而区域发展则是指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各领域的综合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
农村与区域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首先,农村发展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地区在区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业生产是区域经济的基础,农民是区域社会的主体,农村资源和环境状况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只有农村得到有效发展,区域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其次,区域发展对农村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发展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市场和就业机会给农村地区,还可以提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升级。
同时,区域发展还能够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
在推动农村与区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对农村发展和区域发展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农村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
同时,政府还应该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和合作。
其次,要加强农村和区域之间的各项配套措施建设。
农村发展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持,例如交通、通信、电力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区域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还需要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培养和技术支持,提高农村劳动力市场竞争力。
最后,要注重农村和区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农村发展和区域发展需要相互促进,需要充分利用区域间的资源和市场优势。
因此,需要加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连接和交流,推动农村与区域的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与区域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只有加强农村发展和区域发展的有机结合,才能够实现全面的社会经济发展。
农村与区域发展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企业和农民都要积极参与,为农村与区域的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原版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原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1762142af90242a895e556.png)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1.区域: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胡佛认为,“区域就是对描写、分析、管理、规划或制定政策来说,被认为有用的一个地区统一体”。
2.区域特征:区域的本质特性有二:整体性和结构性3.社区:它是由一定区域内人们组成的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进行社会生活的社会有机体。
任何一个社区都具有下列基本要素: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有一定的地域,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水平,社区成员有基本相同的职业,比较相同的生活方式和民情、风俗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缘关系、认同意识和社会心理行为等等。
4.农村社区: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区域共同体,是以主要从事农业为特征的居民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活动中心、认同意识的人群共同体。
5.社区功能:空间功能。
社区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空间。
没有这个空间,人们就无法生存、繁衍,更无法发展。
因此,空间功能是社区的最基本、最主要功能之一。
联接功能。
社区在为人们提供空间的基础上,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个人、家庭、团体聚集在一起,提供彼此沟通、交流的机会,提倡共同参加社区活动、相互援助,从而将居民密切联接起来,构成一个小社会。
社会化功能。
社区不仅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的居民联接在一起,还通过不断的社会化过程,相互影响,逐步形成社区的风土人情、人生观和价值观。
控制功能。
社区通过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有效地维持社区的秩序,保护社区居民的安全。
传播功能。
社区因拥有密集的人口,从而成为文化源、知识源、技术源、信息源,为传播提供了条件。
各种信息在社区内外,以各种方式迅速传播、辐射,为人们及社区本身的发展创造了基础。
援助功能。
社区对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及处于疾病或经济困难中的弱势群体,能提供帮助和支援。
6.农业分类:根据生产、研究和管理的不同需要,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划分标准。
例如,根据劳动对象的生物学性质,农业可以划分为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两大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种植业和养殖业。
(完整版)农村与区域发展
![(完整版)农村与区域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a02e1afdd36a32d7275814e.png)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一、名词解释1、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
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
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
2、现代农业:向农业大量输入机械、化肥、燃料、电力等各种形式的工业辅助能,用现代科技武装,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生产效率达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
3、可持续农业:通过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调整农作制度和技术,以确保获得并持续地满足目前和今后世世代代人们需要的农业,是一种能维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适当可行、经济上有活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
4、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的农业。
5、农产品需求:经济学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显示了随着价钱升降而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ceteris paribus),某个体在每段时间内所愿意买的某货物的数量。
在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一货物的总数量称为需求量。
在不同价格下,需求量会不同。
需求也就是说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
若以图像表示,便称为需求曲线。
6、科斯定理:由罗纳德•科斯提出的一种观点(并非真是一条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
7、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部门的流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农村内部和外部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
根据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本身的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状况等特点,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不可能是单一的。
农村发展概论知识点
![农村发展概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c212b0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f.png)
农村发展概论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农村发展概论》①基本定义:农村发展概论简单说呢,就是专门研究农村咋进步、变得更好的一门知识。
比如农村的经济怎么增长,大家生活水平咋提高,环境咋保护这些事儿。
②重要程度:在学科里那可是相当重要。
就如同农村是一个大拼图里的一部分,农村发展得好不好,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
要是农村一直落后,那国家发展也不均衡不是吗?③前置知识:得对农村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像农村的人口结构、土地分布、风俗习惯这些。
打个比方,你要是研究农村经济发展,不知道农民种地有啥习惯,那就可能想出不合适的办法。
④应用价值:实际用处可多啦。
政府制定农村政策得靠这个知识,投资者想在农村搞项目也得懂这个,像一些企业去农村办厂或者搞旅游,不了解农村发展知识就容易搞砸。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农村发展概论在学科里就像一个中心枢纽,和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农村环境等多个分支都联系得紧着呢。
②关联知识:和农业经济学有联系,因为经济发展是农村发展的重要部分;也和农村社会学有关,毕竟农村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结构变化也是发展的一部分。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有点难。
农村情况太复杂,每个地方风土人情不一样,地理环境不一样,很难有一个通用的发展模式。
比如有的农村在山区,交通不便,发展工业就困难。
- 关键点:得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能只看一方面。
像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了环境污染,那最后还是失败的发展。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重要得很,不管是农业相关专业的考试,还是农村干部考个职业证啥的,都会考到。
- 考查方式:有选择题,比如问农村发展首要任务是什么;也有论述题,让你分析某个农村的发展道路和改进方法。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农村发展可不是光让农村有钱就行。
农村发展是全方位的,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比如说农民收入增加,村里有产业;还包括农村社会进步,像教育水平提高,医疗条件变好;也包括农村环境改善,青山绿水要保住。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指南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c9e7a6be45c3b3566ec8b16.png)
农村区域发展 知识点
![农村区域发展 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c5fe20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4.png)
农村区域发展的知识点包括:
农村区域发展的概念:农村区域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发展。
农村区域发展的目标:农村区域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农村区域发展的策略:为了实现农村区域发展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加强农村社会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
农村区域发展的实践:在实践中,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农村区域的发展。
总之,农村区域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7baeba26c5da50e2534d7f35.png)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指南经济管理学院编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二00七年十二月目录1 概述1.1 区域与社区1.1.1 区域1.1.1.1 区域的概念1.1.1.2 区域的特征1.1.2 社区与农村社区1.1.2.1 社区的概念1.1.2.2 农村社区的概念、类型和结构1.2 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1.2.1 农业及其功能1.2.2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1.3 发展与发展观1.3.1 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1.3.1.1 关于发展的几种不同观点1.3.1.2 经济发展1.3.1.3 社会发展1.3.2 发展观的演进1.3.2.1 经济增长论1.3.2.2 增长极限论1.3.2.3 综合发展观1.3.2.4 可持续发展观1.3.3 统筹城乡发展1.3.3.1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1.3.3.2 “统筹城乡发展”观2 区域发展理论2.1 平衡发展理论2.1.1 最小努力命题论2.1.2 低水平陷阱论2.1.3 大推进论2.1.4 贫困恶性循环论2.2 不平衡发展理论2.2.1 梯度推进理论2.2.2 增长极理论2.2.3 中心—外围论2.2.4 “区域成长”理论2.3 区域发展理论的评价3 区域发展的条件3.1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1.1 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特性3.1.2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2 人口与劳动力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3 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 区域发展战略4.1 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4.2 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4.2.1 战略目标4.2.2 战略重点4.2.3 战略方针4.2.4 战略措施5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5.1 农村人力资源的含义和特点5.1.1 农村人力资源的含义5.1.2 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5.1.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5.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扩大就业5.2.1 农村劳动力转移5.2.1.1 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5.2.1.2 农村劳动力区域转移5.2.1.3 农业劳动力的城乡转移5.2.2 扩大农村就业措施6 农村可持续发展6.1 《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6.2 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6.2.1 我国农村的现状6.2.2 确定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6.2.3 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框架7 农村社会发展7.1 农村人口7.1.1 当前中国农村的人口问题7.1.2 解决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对策措施7.2 农村教育7.2.1 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7.2.2 农村教育政策措施7.3 农村扶贫7.3.1 贫困的含义及测量7.3.1.1 贫困的含义7.3.1.2 贫困线7.3.2 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7.3.3 中国的扶贫目标及扶贫方式的选择7.3.3.1 农村扶贫目标7.3.3.2 扶贫方式的选择7.4 农村社会保障7.4.1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7.4.1.1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7.4.1.2 社会保障的内容7.4.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7.4.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政策选择7.4.3.1 总体思路7.4.3.2 建设重点7.4.3.3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8 农村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8.1 农村城市化8.1.1 农村城市化的涵义8.1.2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途径与模式8.2 农村社会现代化8.2.1 农村社会现代化涵义和特征8.2.2 农村社会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的相互关系8.2.3 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1 概述1.1 区域与社区1.1.1 区域1.1.1.1 区域的概念对“区域”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作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理单元;经济学把“区域”理解为一个在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政治学一般把“区域”看作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把“区域”作为具有人类某种相同社会特征(语言、宗教、民族、文化)的聚居社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学科、专业:农村与区域发展(095110)
一、概述
1、区域与社区
2、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
二、发展与发展观
1、平衡发展理论
2、不平衡发展理论
3、区域发展理论的评价
三、区域发展条件
1、自然资源
2、人口与劳动力
3、技术条件
四、区域发展战略
1、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
2、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及特点
2、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扩大就业
六、农村与可持续发展
1、《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
七、农村社会发展
1、农村人口
2、农村教育
3、农村扶贫
4、农村社会保障
八、农村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
1、农村城市化
2、农村社会现代化
参考书目:《农业经济学》,朱道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第四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