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的优缺点
最新EPC模式优缺点资料

最新EPC模式优缺点资料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是一种项目执行模式,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项目中。
EPC模式由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三个不同的阶段组成,旨在提高项目的效率和协调性。
以下是最新EPC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2.质量控制:EPC模式将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三个环节整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控制工程质量。
设计人员可以在施工前就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和工程质量要求,采购人员可以更好地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而施工人员可以按照设计和采购的要求进行施工,从而提高项目的质量。
4.减少合同纠纷:EPC模式可以减少合同纠纷的可能性。
由于设计、采购和施工环节在一个整体的项目中,各个环节之间可以更好地进行协调和合作,在产生问题时可以及时解决,避免了因为责任划分不清而引起的纠纷。
缺点:1.成本控制:EPC模式在采购和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成本控制的挑战。
由于设计、采购和施工环节在同一个项目中进行,各个环节之间成本的变化会相互影响,容易导致成本超支。
因此,需要严格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措施来避免成本演变失控。
2.缺乏灵活性:EPC模式在设计、采购和施工阶段的流程相对固定,缺乏灵活性。
如果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变更或调整,可能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导致项目延误或追加成本。
在一些复杂或创新性较高的项目中,可能会受到限制。
3.技术风险:EPC模式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
在设计和采购阶段,如果技术方案选择不当或者材料设备选择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工程质量或性能不达标的情况。
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过关或者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施工方法,也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4.合作风险:EPC模式中需要不同领域的公司和专业团队进行合作,存在合作风险。
不同企业之间存在文化和管理方式的差异,可能会影响项目的合作效率和合作结果。
如果项目各方合作程度不够高或合作不顺利,可能会影响项目进展和项目品质。
EPC总承包的优缺点

EPC总承包的优缺点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总承包是一种将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整合在一起的项目管理模式。
以下是EPC总承包的优缺点:优点:1.一体化管理:EPC总承包模式将设计、采购和施工整合在一起,由一家公司负责全过程的项目管理,有效解决了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问题,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率。
2.资源优化:EPC总承包公司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灵活配置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低效率。
例如,可以采取集中采购的方式,获得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并减少物流时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降低风险:EPC总承包公司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可以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降低了项目风险。
此外,由于EPC总承包公司拥有专业的管理和技术团队,能够更好地控制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减少工程质量问题和延误风险。
4.简化合同关系:传统的工程建设通常需要与多个参与方进行合作,难以协调各方的利益和责任。
而EPC总承包模式将设计、采购和施工整合在一起,只需要与一个总承包商签订合同,简化了合同关系,降低了合同管理的复杂性。
5.提高项目可控性:EPC总承包公司可以提供全面的项目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通过采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项目的可控性。
缺点:1.需求理解不足:EPC总承包公司可能对项目需求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方案设计和施工存在偏差。
因此,项目业主需要与总承包商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合作,确保设计和施工符合实际需求。
2.监督难度增加:EPC总承包模式中,业主对项目施工过程的监督难度增加。
因为所有的工作都由总承包商负责,业主可能无法实时了解施工进展和质量情况,需要与总承包商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监督。
3.集中风险:EPC总承包模式将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集中在一家公司,存在将项目风险集中在一点的风险。
如果总承包商出现问题或无法履行合同,可能会对整个项目造成重大影响。
EPC模式优缺点

EPC模式优缺点EPC运营模式及优缺点⼀、EPC运营模式EPC⼯程总承包/交钥匙总承包模式是近年来⼤多数国际型⼯程公司的基本运作模式,EPC(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即设计、采购、施⼯,是指承包商负责⼯程项⽬的设计、采购、施⼯安装全过程的⼯程总承包,并负责试运⾏服务,⼜称交钥匙⼯程。
EPC⼯程总承包发展⾄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主要是由西⽅欧美等发达国家根据市场需要逐渐演变和发展起来的。
近⼏⼗年来,因为得到了那些希望尽早确定投资总额和建设周期的雇主的重视,更是受到了普遍欢迎,从⽽得到飞速的发展。
现在,在EPC模式20多年的⼯程实践中,其针对项⽬参与⽅的特点不断的被认识:负责⼯程项⽬设计、采购、施⼯的全过程让承包商承担了⼯程建设中的更多任务和更⼤、更⼴的风险,⽽雇主的风险则相对降到了最低。
本⽂从EPC项⽬的⾓度,针对EPC模式的特点和实施,对EPC项⽬的前期策划活动进⾏⼀般性的探讨。
主要针对EPC模式的选择和EPC 特点、适⽤性、⽬标制定、整体资源规划⼯作,以及项⽬后评价对项⽬前期策划与决策影响等⼏个⽅⾯进⾏概括性论述。
⽽相对于传统⼯程模式⼏乎完全相同之处的其它项⽬前期策划⼯作,则在此就不再作阐述。
⼆、EPC模式的选择谈到EPC模式,就先不能不谈EPC项⽬的特点与适⽤性。
EPC 是英⽂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缩写,中⽂有⼈译作“设计、采购和施⼯”。
Engineering⼀词在翻译时除了含有“设计”的意思以外,还应有“项⽬规划、⼯程策划”等概念在⾥⾯。
根据近⼏⼗年来EPC⼯程总承包的发展和实践经验,⼀般⽽⾔,EPC模式具有以下主要和显著的特点:1)合同总价固定(Lump Sum Contract),雇主的投资⽐较明确和易于控制;2) 合同竣⼯⼯期确定,⼀般情况下⼯期⽐较紧;3) 项⽬功能具有更⼤确定性;4)独⽴单⼀的总承包商的全过程参与;5) EPC对承包商的监管很弱,业主的参与⼒度也很⼩;前三点是EPC模式对项⽬⾃⾝特性的要求,⽽后⼆点则是EPC项⽬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EPC模式特点优劣势造价确定

EPC模式特点优劣势造价确定EPC模式,即工程设计(Engineering)、采购(Procurement)和施工(Construction)模式,是一种常见的工程项目合作模式。
在EPC模式中,一个公司或组织(通常是总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工程设计、材料采购和施工,以完成整个项目。
1.一站式解决方案:EPC模式将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集成在一起,由一个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
这意味着业主只需要与一个承包商进行合作,简化了合作关系,减少了沟通和协调的成本。
2.高效率:EPC模式可以实现项目的快速实施,因为整个项目由一个承包商掌控,减少了分包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和协调成本。
同时,通过合并不同阶段的工作,可以减少项目的总体工期。
3.降低风险:在EPC模式下,承包商承担着整个项目的责任,包括设计、采购、施工和质量保证等。
这可以减轻业主的风险压力,因为承包商需要确保项目在预算内、按时交付,并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4.管理集中化:在EPC模式下,整个项目的管理由总承包商负责,包括项目计划、资源分配、进度控制等等。
这种集中化的管理方式可以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减少沟通和协调的困难。
然而,EPC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对承包商要求高:作为EPC总承包商,除了需要掌握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等技术能力外,还需要具备项目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经验。
这对于一些中小型公司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2.缺乏业主控制权:在EPC模式下,业主将整个项目的执行权交给了总承包商,对项目的控制力度相对较低。
虽然这可以减轻业主的工作量,但也可能导致一些决策不能得到充分的参与和控制。
3.工期风险:由于EPC模式将不同阶段的工作集中在一起,如果在其中一个阶段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工期延迟。
特别是在项目规模较大、复杂度较高的情况下,风险更加明显。
对于EPC模式的造价确定,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阶段:在EPC模式下,设计阶段的造价是在项目设计阶段确定的。
EPC总承包介绍及优缺点

EPC总承包介绍及优缺点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总承包是一种综合性的项目控制方式,其特点是建筑工程的设计、采购和施工等各个环节由同一家公司承担。
EPC总承包逐渐成为工程建设行业的主流模式,并在许多大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1.一站式服务:EPC总承包公司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前期可行性研究、设计到设备采购和施工,一站式完成。
这减少了不同供应商之间的协调和管理成本,并提高了项目进度和质量。
2.项目风险管理:EPC总承包公司承担了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等环节的责任,以此为基础收取固定预算作为报酬,这样可以提高项目的风险管理能力。
如果出现设计、采购或施工问题,EPC总承包公司将承担后续的修复工作和费用。
3.提高工程质量:EPC总承包公司通过整合项目周期内不同环节的资源和专业知识,提高工程质量。
设计、采购和施工各环节之间的紧密合作能够降低工程质量问题的概率,并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4.降低成本:EPC总承包公司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负责项目管理,可以有计划地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采购策略,可以降低项目成本,并优化整个供应链。
5.加速项目进度:EPC总承包模式可以通过集中管理和协调各个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延误,从而加速项目进度。
设计、采购和施工各环节之间的高效协作可以提高项目执行效率,缩短工期。
然而,EPC总承包模式也存在一些缺点:1.风险承担:EPC总承包公司承担了项目的风险和责任,一旦出现问题,可能需要承担较高的赔偿费用。
这对于承包公司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财务风险。
2.利益冲突:由于EPC总承包公司在项目的各个环节中都有权利和责任,可能会面临利益冲突的情况。
例如,在设计环节中,承包公司可能会选择与其关联的供应商,而不一定是最优的供应商。
3.项目管控复杂:EPC总承包模式涉及多个专业领域,需要跨越不同行业和专业的协调和管理。
EPC总承包模式背后隐藏的利弊

EPC总承包模式背后隐藏的利弊
首先,EPC总承包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性质高:在EPC总承包模式下,一家公司可以承担整个工程项
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等所有责任,避免了不同承包商之间合作协调的复
杂性,从而提高了项目的整体性能。
2.责任明确:EPC总承包模式下,承包商承担了整个工程项目的全部
责任,包括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一旦出现问题,责任也比较明确,
能够更快速地解决问题。
3.项目执行力强:由于EPC总承包模式下一家公司承担了所有工程项
目的责任,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项目执行力,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
达到预期质量。
然而,尽管EPC总承包模式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劣势:
1.风险集中: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承包商需要承担整个工程项目的
全部风险,包括设计、采购、施工等方面的风险,一旦项目出现问题,可
能需要承担较大的损失。
2.信息不对称:在EPC总承包模式下,业主往往对工程项目的整体情
况了解不够深入,很可能陷入信息不对称的困境,难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
和问题,从而影响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3.价格不透明:EPC总承包模式下,合同价格往往包含了设计、采购、施工等多个方面的费用,价格结构比较复杂,很难确定项目的具体成本,
可能导致费用控制不力。
综上所述,EPC总承包模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工程项目合同模式,既有其优势,也存在一些劣势,对于业主来说,选择EPC总承包模式需谨慎考虑,确保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同时避免潜在的风险和劣势。
EPC模式优缺点

EPC模式优缺点
EPC总承包模式的优点在于:
1) EPC总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有利于项目的统筹规划和协同运作,解决设计与施工的衔接问题,减少采购与施工的中间环节,并解决施工方案中的实用性、技术性、安全性之间的矛盾;
2) 工作范围和责任界限清晰,建设期间的责任和风险可以最大程度地转移到总承包商;
3) 合同总价和工期固定,利于费用和进度控制;
4) 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项目管理各方的优势,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目标;
5) 可以将业主从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确保项目管理的大方向。
然而,EPC总承包模式也存在以下缺点:
1) 业主对工程实施过程参与程度低,控制力度较低;
2) 业主将项目建设风险转移给EPC承包商,因此对承包商的选择至关重要,一旦承包商的管理或财务出现重大问题,项目也将面临巨大风险;
3) EPC承包商责任大,风险高,因此承包商在承接总包工程时会考虑管理投入成本、利润和风险等因素,所以EPC 总包合同的工程造价水平一般偏高。
EPC模式之下隐藏了哪些利弊

EPC模式之下隐藏了哪些利弊EPC模式(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是一种常见的项目管理模式,特别适用于工程建设项目。
该模式中,工程建设项目通常包括工程设计、采购和建设三个主要阶段。
在EPC模式下,隐藏了一些利弊,下面将详细介绍。
利益:1.协调管理:EPC模式能够集中管理项目的设计、采购和建设过程,通过统一的项目管理团队,能更好地协调各个环节之间的工作,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和协同合作能力。
2.减少合作方风险:在EPC模式下,由于承包商(EPC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和建设,并且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成本负责,有利于减少业主的风险。
同时,业主只需与一个承包商进行合作,减少了合作方之间的交流成本和沟通障碍。
3.提高工程质量:EPC模式下,承包商在整个项目周期内对项目负责,承担了设计、采购和建设的责任,能够更好地控制工程质量,并且负责项目的维护和保养,提高了工程的可持续性。
4.加快项目进度:由于EPC承包商承担了整个项目的责任,能够通过合理调配资源,加快项目的进度,减少建设时间,提高项目的交付速度。
5.降低总体成本:EPC模式能够通过整合设计、采购和建设的过程,减少了工程项目的总体成本。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统一的采购,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并且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劣势:1.项目控制难度大:在EPC模式下,整个项目的控制权集中在承包商手中,业主对项目进展和质量的监督和控制较为困难,特别是在项目执行阶段。
2.项目沟通难:由于EPC模式下合作方众多,项目各方之间的意见和利益可能存在差异,沟通和协调的难度较大,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能力。
3.缺乏灵活性:在整个项目周期中,由于EPC承包商承担了整个项目的责任,项目变更或调整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缺乏灵活性。
4.依赖性较强:在EPC模式下,业主相对于承包商的依赖性较强,承包商的技术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项目的成功与否,业主需要选择合适的承包商并进行有效的管理。
EPC总承包介绍及优缺点

EPC总承包介绍及优缺点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总承包是一种将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的模式。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一家公司或者机构委托一家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从项目的规划阶段一直到项目的交付阶段。
1.项目管理简单高效:由于EPC总承包模式下一家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可以减少委托方与多个承包商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成本,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
2.质量控制更为方便:EPC总承包模式下,一家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使得质量控制更为方便,可以更好地保证项目的质量。
3.时间成本更加可控:EPC总承包模式可以一次性解决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项目的时间成本,缩短项目的实施周期。
4.风险分担更加合理: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承包商承担了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风险,委托方只需支付一定的费用,风险分担更加合理。
5.降低成本:由于EPC总承包模式可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减少沟通协调成本,降低风险,因此可以降低项目的成本。
不过,EPC总承包模式也存在一些缺点:1.项目风险由单方承担: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承包商承担了整个项目的风险,如果项目发生问题或者延误,承包商将承担相应的责任,对承包商的风险承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委托方缺乏直接控制权: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委托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直接的控制权,可能导致委托方对项目的进展和质量不够了解。
3.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EPC总承包模式下,委托方与承包商的信息交流不够充分,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双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误解或者分歧。
4.不适用于复杂项目:EPC总承包模式适用于设计、采购和施工比较简单的项目,对于技术要求较高、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的复杂项目来说,EPC总承包模式可能无法满足项目的需求。
EPC总承包的优点缺点

EPC总承包的优点缺点EPC总承包模式的主要特点:1、设计和施工深度交叉,工程造价低EPC模式的总包商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就介入项目,因此他能把施工方法、降低成本、缩短工期、设计同施工方面的知识、专业技能和经验总结起来体现在设计文件之中,其次,承包商在设计阶段就对施工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准备,使得许多问题在开工之前就得到解决,再者,设计和施工人员在设计阶段就有了许多接触和交流意见的机会,当项目进入施工阶段遇到问题时,解决起来就自然也快得多。
2、工程总承包是市场专业化分工的必然趋势和业主规避风险的客观要求:EPC模式的工程总承包项目外部接口少,有利于解决设计、施工不顺的体制问题,优化组合社会资源,靠优化设计和加强施工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成本,让具有设计、施工、管理专长的总承包企业承担责任和风险,不仅可以在责任及工作强度方面给业主减负,而且能达到更为合理地利用企业资源、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建设快速发展的目的。
3、工程总承包能有效地控制建设周期和工程质量:EPC模式的工程总承包项目可以实现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质量不稳定因素,在设计阶段就积极引用新技术、新工艺,便于施工操作的进行。
EPC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在施工前发现图纸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大大缩短建设周期。
EPC总承包模式的主要缺点:项目实施过程风险包括:设计管理风险、采购管理风险、施工管理风险等。
1、设计管理风险:1.1设计的协调、整合。
一般EPC总承包项目包含多种专业技术,这就需要多个专业设计部门共同完成,总承包商不仅要管理协调各设计部门的进度,还要对所有的设计进行整合,以确保设计的质量和进度。
1.2设计质量缺陷。
EPC项目的设计不仅技术复杂,而且工艺繁多,总承包商的设计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错误和缺陷,若没有及时发现就会出现大量的返工,如果设计过程中没有与项目施工实际结合,很可能造成频繁的设计变更,延误施工进度。
EPC工程总承包及其优缺点

EPC工程总承包及其优缺点EPC工程总承包(Engineer, Procure, Construct)即工程设计、采购和建设总包,是一种整体承包模式。
在EPC模式下,总承包商负责整个工程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包括设备的采购、施工人员的组织与管理以及施工实施等工作。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有其优缺点,下面将详细介绍。
优点:1.较高的工程质量控制:EPC总承包商在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负责设计、采购和施工,能够对整个过程进行全面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与可靠。
2.项目时间管理:EPC总承包商负责工程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在工期上具备较高的控制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协调各个环节,确保施工进度按时完成。
3.降低项目成本:EPC总承包商经常与专业供应商打包采购设备,能够获得较好的采购成本折扣,并且通过优化设计和施工流程,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4.可预测的风险管理:EPC项目合同中明确了总承包商对设计、采购和施工的责任范围,能够准确确定项目风险。
同时,由于总承包商承担了项目的整体责任,能够更好地控制和管理项目风险。
5.交付一站式服务:EPC总承包商能够提供从工程设计、采购到建设施工的一站式服务,减少各环节之间的沟通成本,提高工程交付的效率和质量。
缺点:1.缺乏专业设备供应商选择:EPC工程总承包商将采购设备的责任集中在自身,缺乏与设备供应商直接合作的机会,限制了设备供应商的选择范围。
2.对合作伙伴的依赖:EPC工程总承包商需要与多个合作伙伴合作完成项目,对合作伙伴的选择和管理能力要求较高,一旦合作伙伴出现问题,可能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展。
3.责任分散问题:在EPC模式下,各个环节的工程责任分散在不同的承包商之间,责任界定可能模糊,一旦出现问题,责任追溯和维权困难较大。
4.监管难度加大:总承包商需要对整个设计、采购和施工过程进行监管,需要具备较强的管理和监督能力,一旦管理和监督不到位,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5.高度集中的决策权:EPC总承包商在整个工程的设计、采购和施工中拥有较大的决策权,一旦决策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整个项目的风险。
EPC模式优缺点

EPC模式优缺点EPC模式(Event-driven Process Chain,事件驱动过程链)是一种流程建模方法,通过建立事件驱动的线型网络,描述了一系列事件和过程在系统中的流动和交互。
EPC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管理中,有着一些明显的优点和缺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EPC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1.易于理解和可视化:EPC模式使用了直观的图形符号和线型网络,能够清晰、简洁地描述业务流程和事件之间的关系。
这样,不仅使得业务流程更容易理解,还方便了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因此,EPC模式在组织中的推广和应用非常方便。
2.提高了业务流程管理的效率:EPC模式中的事件和过程是基于实际的业务流程进行建模的,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识别出潜在的问题和瓶颈点。
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企业可以优化或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从而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生产率。
3.支持动态、灵活的流程变化:EPC模式中的事件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触发不同的过程,这种事件驱动的特性使得EPC模式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当业务需求发生变化时,只需要对相应的事件和过程进行调整或修改,而无需对整个流程进行重构。
这种极大的灵活性对于经常面临需求变化的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4.支持更好的决策和规划:EPC模式的建立可以使企业更好地理解其业务流程,并揭示出隐藏的信息和问题。
基于这些信息,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决策和规划。
例如,通过分析EPC模式中的事件和过程,企业可以了解到哪些环节造成了成本增加,从而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成本。
缺点:1.缺乏严格的语法规则:EPC模式缺乏严格的语法规则和标准,这使得不同的模型可能具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和解释。
这种灵活性简化了建模的过程,但也带来了一定的混乱和误解的可能性。
因此,在使用EPC模式时,需要明确规定模型的建模约定和解释方式,以确保整个模型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不适用于复杂或大规模系统:尽管EPC模式可以有效地描述简单和中等复杂度的业务流程,但当系统变得更加复杂或规模庞大时,EPC模式的可扩展性和应用性会受到限制。
EPC运作模式及优缺点

EPC运作模式及优缺点
EPC是工程总承包(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的简称,是一种工程从设计,采购到施工全部由同一家企业承包的
模式。
它有如下优缺点:
优点
1. 统筹协调:EPC模式下,一家企业负责整个工程的设计、采
购和施工,能够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
2. 专业优势:EPC企业一般都是具有较强设计、采购和施工能
力的企业,可以在各个环节发挥专业优势,提供全程专业服务;
3. 风险可控:EPC企业在承包工程时,需对工期、质量、安全
等各种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和控制,提高工程的成功率和质量保障;
4. 精细管理:EPC企业对于工程全过程进行细致管理,减少中
间环节和流程,降低管理成本。
缺点
1. 价格较高:EPC企业需要承担工程的全部风险,因此在合同
中的价格相对较高;
2. 响应时间长:EPC企业一般全程承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
物力,并对各项工作进行综合调度和协调,因此响应时间相对较长;
3. 统一标准:EPC企业需要满足客户和标准制定方的要求,对
于需要定制化的工程,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客户需求;
4. 工艺固化:EPC企业在工程承包时,一般有自己的成熟工艺
和技术,可能无法及时引入新的技术和工艺。
因此,EPC运作模式适合一些具有规模和标准化要求较高的工程,如化工装置、发电厂、炼油厂等。
同时也需要评估具体工程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承包方式。
EPC模式优缺点

EPC模式优缺点EPC模式,也称为企划/编程/检查模式,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种项目管理方法。
它是一种结构化的开发模式,由戈勒姆博士在1983年提出。
EPC模式包含三个主要的阶段:企划、编程和检查。
下面将分析EPC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1.结构化开发:EPC模式以严格的阶段与过程来规范软件开发过程,帮助开发团队按照计划进行工作。
这种结构化的开发方式有助于团队保持组织和纪律,减少项目延期的风险。
2.显著减少重复工作:EPC模式在实施之前对项目需求进行严格的分析,从而确保在编程阶段之前准确了解需求。
这有助于减少在编程阶段的返工,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
3.提高项目可控性:EPC模式将项目分为多个有明确任务的阶段,并经过不同的检查点进行评估和验证。
这种分阶段的方式提高了项目的可控性,帮助团队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工作。
4.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EPC模式鼓励开发团队在实施任何项目之前完整地计划和分析。
这有助于减少项目的风险,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5.精准监控进度:EPC模式要求在每个阶段的结束进行检查和验证。
这种检查可以帮助项目经理或团队领导者追踪项目的进度,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缺点:1.不适应需求变更:EPC模式中需求在企划阶段就被确定下来,并且在编程阶段之前不允许进行变更。
这样一来,如果需求在开发过程中发生变化,就需要重新回到企划阶段进行修改。
这导致了对变更的较高成本和较大的开发延期风险。
2.不能很好地适应复杂的项目:EPC模式适用于相对简单和明确的项目。
对于复杂和非结构化的项目,EPC模式的严格规范可能会限制团队的创造力和灵活性。
3.需要强大的项目管理能力:EPC模式要求项目经理或团队领导者具备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能够对不同的阶段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如果项目管理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项目延期或质量问题。
4.高成本:EPC模式在项目实施前要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规划,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这使得EPC模式在项目成本方面相对较高。
深入剖析EPC模式的优缺点

深入剖析EPC模式的优缺点EPC模式是一种集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于一体的项目实施模式。
在实际工程建设中,EPC模式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文将深入剖析EPC模式的优缺点,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模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优点一:全过程控制EPC模式将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三个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全过程的一体化控制。
项目业主只需要与一家公司签订合同,由该公司全权负责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减少了过程中不必要的沟通环节,降低了项目管理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优点二:责任明确在EPC模式下,由一家公司承包整个项目,该公司需对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承担责任。
项目业主只需要与这家公司沟通,减少了项目中责任分散、推诿责任等问题的出现,提高了项目交付的质量和效率。
优点三:资金控制EPC模式下,由一家公司全权负责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项目业主只需要一次性支付款项,减少了多次支付款项的麻烦,并且项目公司会根据合同的约定来控制项目资金的进度,降低了项目的资金风险。
缺点一:风险转移在EPC模式下,项目所有权、设计权和施工权属于同一公司,一旦承包该项目的公司出现问题,可能会对整个项目造成影响。
项目业主将风险全部转移给了EPC公司,一旦EPC公司出现问题,项目可能会受到影响,增加了项目的风险。
缺点二:创新能力有限由于EPC模式下,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由同一家公司负责,可能会限制了项目的创新能力。
如果EPC公司经验不足或者想法局限,可能会影响项目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缺乏新颖性和创新性。
综上所述,EPC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全过程控制、责任明确和资金控制等方面,有利于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和质量;而缺点则主要体现在风险转移和创新能力的限制上,项目业主在选择EPC模式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实施模式。
EPC总承包模式优势与不足

EPC总承包模式的优势与不足1、EPC总承包模式优势:(1) 项目实行EPC模式是发展趋势在专业化分工深入发展的今天,EPC模式具有极高的适用性,能够极大满足当今工程建设需求,成为建设行业着力推广的工程建设方式。
采用EPC总承包模式,不需要业主具备有非常高的工程建设实施阶段项目管理的技能和经验,让业主在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工作简化,减少在项目管理中人力物力的投入。
此外,单一性较强的工程项目,施工难以达到标准化操作,风险大,技术含量高,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与设计的配合密切,因此采用EPC总承包模式也更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
(2) 最大程度的转移业主风险,有效控制项目投资EPC总承包项目多采用固定合同总价和合同工期,投资和工程建设期相对明确,利于业主的费用和进度控制。
同时在EPC管理模式下,责任界限清晰,建设期间的责任和风险可以最大程度地转移到总承包商身上。
对EPC总承包商来说,设计、施工及采购的一体化能更好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施工成本。
投资建设项目的风险包括采购风险、合同风险、经济风险、组织风险和技术风险等。
设计单位能最大限度地承担化解、降低和转移风险,替业主做到规避风险和风险转移的目的。
通过EPC总承包的方式,让设计单位承担整个项目建设管理的责任和风险,使其在设计阶段作好限额设计,在施工阶段提高其现场优化的自主权和自觉性,及时做出设计方案的优化与调整,提高设计与施工的协作效率,及时解决工程实施中的问题。
同时,通过EPC总承包模式可以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减少投资风险,并较早取得收益。
一方面整个工程可以提前投产赢利,另一方面减少了由于通货膨胀等不利因素造成的影响。
举例来说,EPC总承包项目,总承包单位若能在项目的工可阶段开始就跟进项目的前期工作,能够替业主较好的控制项目成本。
一般情况下,项目投资的80%~90%是在设计阶段确定的。
采用以设计为龙头的EPC管理模式,强化了设计单位的责任,使设计人员能够转变观念,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动性,提高设计效率和效益,使设计产品更符合工程实际,更具有可实施性,使项目投资能得到有效控制。
EPC模式优势及缺点

EPC模式优势及缺点EPC(Event-driven Process Chain)模式是一种过程建模工具,用于描述和分析企业的业务过程。
它主要由事件、功能和过程三个元素组成。
在EPC模式中,事件标识了一个过程的开始或结束,功能描述了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过程表示了功能的执行顺序。
1.可视化:EPC模式使用图形符号,可以方便地将业务过程以图形化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得人们可以直观地理解和评估这些过程。
2.易于理解:EPC模式使用简单的图形符号,使得业务人员可以在不需要具备专业领域知识的情况下,快速理解和分析业务过程。
3.明确的顺序关系:EPC模式中的过程表示了功能的执行顺序,这样可以清晰地指导业务人员进行操作,避免因为顺序上的混乱引起的问题。
4.信息交流:EPC模式可以作为一个共享的工具,用于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建立跨部门的合作和协调。
5.标准化:EPC模式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描述业务过程的方式,可以帮助组织建立统一的业务过程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然而,EPC模式也存在一些缺点:1.过于抽象:EPC模式着重于描述业务过程的逻辑关系,而忽略了具体的实现细节。
这使得EPC模式很难作为一个执行的指导工具,特别是对于需要实际操作的业务人员而言。
2.难以维护:EPC模式在描述复杂的业务过程时,经常需要使用大量的图形符号和连接线,使得模型变得复杂而难以理解和维护。
3.无法支持实时性需求:EPC模式主要关注业务过程的静态结构和顺序,而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过程,如在线交易或即时通信等,EPC 模式可能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持。
4.缺乏灵活性:EPC模式的图形符号和规则比较固定,难以适应不同领域和组织的特定需求和实践。
综上所述,EPC模式具有可视化、易于理解、明确的顺序关系、信息交流和标准化等优势,但也存在过于抽象、难以维护、无法支持实时性需求和缺乏灵活性等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优势和缺点,并结合具体的业务需求和组织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应用。
EPC优缺点

EPC优缺点EPC模式优缺点一、工程总承包(EPC)模式工程总承包(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模式,又称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模式。
是指在项目决策阶段以后,从设计开始,经招标,委托一家工程公司对设计-采购-建造进行总承包。
在这种模式下,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总价或可调总价方式,由工程公司负责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费用、质量、安全进行管理和控制,并按合同约定完成工程。
EPC有很多种衍生和组合,例如EP+C、E+P+C、EPCM、EPCS、EPCA等。
1)优点:业主把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和开工服务工作全部托付给工程总承包商负责组织实施,业主只负责整体的、原则的、目标的管理和控制,总承包商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运用其先进的管理经验为业主和承包商自身创造更多的效益;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协调工作量;设计变更少,工期较短;由于接纳的是总价合同,基本上不消再支付索赔及追加项目费用;项目标终究价格和要求的工期具有更大程度的肯定性。
2)缺点:业主不能对工程举行全程控制;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的成本工期和质量负责,加大了总承包商的风险,总承包商为了降低风险获得更多的利润,可能通过调整设计方案来降低成本,可能会影响长远意义上的质量;由于采用的是总价合同,承包商获得业主变更令及追加费用的弹性很小。
二、项目管理承包(PMC)模式PMC即Project Management Consultant,即项目管理承包。
指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包括进行工程的整体规划、项目定义、工程招标、选择EPC承包商,并对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进行全面管理,一般不直接参与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等阶段的具体工作。
PMC模式体现了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的分离,施工图设计进入技术竞争领域,只不过初步设计是由PMC完成的。
1)优点可以充分发挥管理承包商在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统一协调和管理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减少矛盾;有利于建设项目投资的节省;该模式可以对项目的设计进行优化,可以实现在给项目生存期内达到成本最低;在保证质量优良的同时,有利于承包商获得对项目未来的契股或收益分配权,可以缩短施工工期,在高风险领域,通常采用契股这种方式来稳定队伍。
EPC模式优势及缺点

EPC模式优势及缺点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模式是在一次性合同下进行工程建设的一种模式。
在EPC模式中,一家EPC公司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
以下是EPC模式的优势及缺点。
优势:1.综合性:EPC模式集合了工程、采购和施工的整个过程,由同一家公司负责。
这使得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更加方便和高效。
同时,EPC公司在这三个领域都有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
2.降低风险:EPC模式下,客户只需与一家公司签订合同,这减少了合同管理和沟通的复杂性。
同时,EPC公司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从而减少了客户的风险。
3.时间效益:由于EPC公司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各个环节可以更好地协调和配合。
这样可以减少工程建设的时间,提高项目的交付速度。
4.成本控制:EPC公司在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中有更多的决策权和控制力。
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项目的成本,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成本效益。
5.质量保证:EPC公司在设计、采购和施工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他们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工程和设备,并确保项目的质量达到要求。
缺点:1.利益分配:在EPC模式中,一家公司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这对其他参与方可能会造成竞争的压力,导致利益的不平衡。
2.依赖性:在EPC模式中,客户对EPC公司高度依赖,特别是在设计和采购阶段。
如果EPC公司无法按时提供设计方案或采购设备,可能会导致项目延期。
3.灵活性限制:在EPC模式下,项目的设计和采购往往是在合同签订之后进行的。
这限制了客户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做出灵活调整或变更的能力。
4.对客户需求的理解:EPC公司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从而导致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误差或问题。
5.公司稳定性:选择一家稳定可靠的EPC公司非常重要。
如果EPC公司在项目执行期间遇到困难或破产,可能会给项目的顺利进行带来风险。
epc总承包项目的优缺点案例

epc总承包项目的优缺点案例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总承包项目是指一个企业或机构委托一家承包商负责项目的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等全过程。
下面将从项目管理、风险控制、成本控制、质量保障、进度管理、协作效率等方面来探讨EPC总承包项目的优缺点。
一、优点:1. 项目管理高效:EPC总承包项目由一家承包商负责整体项目的管理,能够实现资源的统一配置和优化,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
2. 风险控制能力强:EPC总承包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负责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能够提前预防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3. 成本控制更加精确:EPC总承包商在项目实施前进行全面的成本估算和预算编制,能够有效控制项目的成本,避免成本超支。
4. 质量保障有保障:EPC总承包商对项目的质量控制要求严格,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监控措施,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5. 进度管理更加有序:EPC总承包商负责项目的整体进度管理,通过合理的进度计划和监控手段,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6. 协作效率高:EPC总承包商与各个专业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更为紧密,能够快速解决问题和决策,提高项目执行效率。
7. 专业化程度高:EPC总承包商通常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团队,具备丰富的项目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项目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
二、缺点:1. 项目规模较大:EPC总承包项目通常规模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对承包商的实力要求较高。
2. 风险承担较高:EPC总承包商需要承担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等全过程的风险,一旦项目出现问题,将对承包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3. 合同履约风险:EPC总承包项目的合同较为复杂,涉及多个专业和多个环节,合同履约的风险较高,需要各方严格履行合同义务。
4. 项目管控难度大:EPC总承包项目的管控难度较大,需要统筹协调各个专业和环节,确保项目的整体目标和要求得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主+监理+EPC工厂化总承包”新型项目管理模式的探讨摘要:通过对"业主+监理+EPC工厂化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的分析与实践,明确了此种模式在实际运行中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此模式下监理工作的思路,同时建议了一种新模式,以避免"业主+监理+EPC工厂化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的不足,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
某石化500万t/a炼油改扩建工程是为消化随着西部地区原油资源的发展,及某集团公司国内原油生产增长和引进原油进程加快而产生的新增产能,并在满足宁夏回族自治区及周边地区对高质量油品需求的情况下,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省会银川进行开工建设。
工程采用“业主+监理+EPC工厂化总承包”的管理模式,由一家工程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行使EPC工厂化总承包职责,即项目可研批复后,负责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准备、施工和项目中交验收工作,这是国内第一次采用这种管理模式。
同时项目的全部12套主装置由一家监理单位承担,这在国内也是第一次。
新型管理模式还处于探索过程中,参考内容较少,所以对这种新型管理模式进行详细的研究就势在必行,为此,笔者站在监理的角度上对这种新型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1 新型管理模式简介。
在“业主+监理+EPC工厂化总承包”的管理模式下,项目管理层主要由业主基建指挥部、监理和EPC工厂化总承包组成,负责整个工程的全过程和全方位管理工作,这种新模式下各参建单位管理关系参见图1。
业主基建指挥部由业主负责组建,在项目实施阶段重点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工作,项目运行的监督指导和协调工作,在项目上是一个宏观管理者,受到质量监督站的监督,与监理和EPC工厂化总承包单位有合同关系。
图1各参建单位管理关系界面图各监理单位的重点是做好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进度的监控工作,但对费用没有进行监控。
在实际操作中,监理工作的重点是严把工程质量关,检查现场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但是进度的监控工作很难有实质性内容。
EPC 工厂化总承包单位只有一家,负责工程项目的详细勘察、基础设计、详细设计、设备和材料采购、运输、四通一平、施工和服务等乃至发包人最终接收,并颁发最终接收证书整个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工作。
EPC工厂化总承包单位是项目实际运行时的操作者和主要管理者,除监理、质监站和指定专业分包商某石化分公司质量监督站监理单位设计承包商采购供货商施工承包商第三方检测单位合同关系监督关系界面线某石化500万项目指挥部工厂化总承包单位外,与参建其他方都有合同关系。
由此可见,这种新型管理模式类似于FIDIC条款中所述的Turnkey-“交钥匙工程”的管理模式,EPC 工厂化总承包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新型管理模式下业主、监理和总承包的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新型模式下业主、监理和EPC工厂化总承包的关系示意图新型管理模式下业主对监理和EPC工厂化总承包进行总体的宏观控制,监理受业主委托仅对EPC工厂化总承包的施工进行监督,并及时向业主报告,汇报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而EPC工厂化总承包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其中的设计和采购工作只受到业主的宏观管理,并没有受到监理的监督管理,从权利分解角度来看,设计和采购的权利分解是不全面的,在没有监督者存在的情况下,设计和采购容易失控,管理上存在难度。
2 新型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势和不足2.1 优势和亮点2.1.1 优势。
新型管理模式主要以EPC工厂化总承包商为核心来进行工程建设,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业主而言,合同关系简单,组织协调量小。
合同关系大大简化,监理工程师主要与项目总承包单位进行协调。
许多协调工作量转移到项目总承包单位内部及其与分包单位之间,但是,总承包很难组织大量复合型人才细致完成上述理想工作,监理和业主的协调量仍然很大。
(2) 缩短建设周期。
由于设计、采购和施工由一个单位统筹安排,使三个阶段能够有机地融合,一般能做到设计、采购与施工阶段相互交叉,因此对进度目标控制有利,但是,本项目的三套最主要装置设计由某建设公司外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进度控制较难,容易影响施工进度。
(3) 利于投资控制。
充分发挥总承包商的主观能动性,受业主的委托,全过程、全方位,为整个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费用负责。
最终实现业主和总承包商的双赢格局,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但是,并不意味着项目总承包的价格低。
2.1.2 亮点。
在实际操作中,EPC工厂化总承包商在项目管理上的亮点如下。
亮点一:在EPC(设计、采购、施工)运行模式上创新。
在管控层面,项目部以“设计先导,采购保障,施工重点”为EPC思路,以矩阵式组织结构建立“系统化管理、分项目运作”的管理体系;在执行层面,构建采办、设计、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等七大系统,利用区域管理实现项目组织的完整性、系统性;在操作层面,以设计为龙头,以项目控制为主导,以区域项目管理为中心,清晰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形成完整、统一、高效的项目管理系统。
亮点二:推行HSE管理“1+4”工作法。
在HSE管理上,围绕“危险源辨识分析和评估”一个方法,强化四个体系建设,即:责任体系是突出有感领导、直线责任,落实各级承包商的管理职责,建立明晰权责体系,强化执行力;制度执行体系是完善管理程序、标准和制度,严格程序,建立完善的制度执行体系;监控体系是狠抓监督队伍建设,推行监管分离,规范监督标准,建立覆盖全面的监控体系;安保体系是强化属地,聘请安保公司,内外联动,形成有效的安保体系。
2010年实现连续安全工时673万个。
亮点三:EPC项目管理驶上信息“高速公路”。
EPC工程化总承包商采用普华PowerOn+P6的整体项目管理解决方案,在某工程公司宁夏石化炼油项目建立“项目管理信息平台”,使EPC工厂化管理驶上了纵横互通式的信息“高速公路”,能够准确及时地处理各类项目信息,支持远程网络办公,信息传递速度明显加快。
系统采用模块化管理,通过签名式收发资料的方式,对口追查信息反馈结果,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可追溯、零距离沟通的无纸化办公。
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即时、快捷、廉价、便利、顺畅、高效。
亮点四:EPC工程质量全面受控。
以创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为目标,在质量管理上,在信息管理平台建立无损检测数据库,通过无损检测委托及检测结果反馈的网络平台化,实现了项目无损检测工作的动态管理;通过时段查询功能实时掌握了解项目各单元、施工单位和焊工的焊接质量状况;通过数据库对项目焊接缺陷发生频次进行统计分析,使项目焊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焊接一次合格率97.8%。
2.2 不足。
EPC工厂化总承包商虽然经验丰富,在工程管理上取得了成绩,但新型管理模式权力分解上的不足,很难弥补。
通过对新型管理模式实际运行的跟踪检查,发现新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如下。
业主监理EPC工厂化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控制监督报告。
(1) 约束条件和可借鉴经验少。
采用“业主+监理+EPC工厂化总承包”在炼油行业为国内首例,目前国内有关这种模式的专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标准、规范还不健全,没有明确的管理方法和界面说明,属试运行和探索中,项目运行过程中容易造成管理界面不清,影响项目进行。
(2) 业主对EPC工厂化总承包商的控制力度减弱,质量和进度控制难度大。
业主以宏观控制为主,机构简单,减少管理人员的投入,节省部分管理费用,但其EPC工厂化总承包商对控制力也相对减弱,只是在施工阶段通过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监理单位对EPC工厂化总承包商进行监督,可以有效控制施工的安全、质量和进度,而在设计和采购方面,业主缺少了助手,未有第三方替业主对EPC工厂化总承包进行限制,容易造成工程设计、采购管理方面的失控,对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费用造成影响。
(3) 协调难度大,监理对总包人员很难控制。
EPC工厂化总承包商按合同关系仍属施工单位,但实际运行中含有PMC项目管理成分,是业主主要依赖对象。
由于EPC工厂化总承包商具有这样的特殊地位,在施工过程中容易挑战监理地位,造成工作上出现一些不协调的因素。
(4) 采购监督较弱,容易出现材料与设计不符的现象。
3 在新的项目管理模式下监理工作的思路。
新的事物出现,就需要新的方法与之适应,所以在新的项目管理模式下就需要新的监理工作思路,在某石化项目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笔者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和新管理模式的实践总结了以下监理工作思路,如图3所示。
图3新型模式下监理思路示意图。
3.1 明确监理定位适应环境,转变观念是监理生存的前提。
在SH/T3903-2004《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规范》第4.5条款已明确规定了监理工作的最基本定位原则:监理单位应公正、独立、自主地开展监理工作,在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时,不损害承包单位的合法权益。
但在“业主+监理+EPC工厂化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下,由于EPC工厂化总承包商的特殊地位,EPC工厂化总承包商具有双重身份,既是EPC总承包商,又是项目管理团队之一,兼有PMC项目管理成份,代表着部分业主职能,监理的定位需要重新进行。
EPC 工厂化总承包商首先是总承包商,因此EPC工厂化总承包商从合同关系上仍是被监理对象,但从管理模式职能上有别于一般的EPC总承包商或施工单位,监理需要进行观念转变,与EPC工厂化总承包商需要更深入的协作与配合,在坚持服务业主,服务项目的宗旨下,也要为EPC工厂化总承包商进行服务。
3.2 充分发挥监理作用,获取业主信任,争取主导地位,是对监理实力的考验与挑战。
采用“业主+监理+EPC工厂化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首先缩减了业主组织机构,减少业主项目管理人员的投入,故而导致业主在项目管理上对EPC工厂化总承包商的依赖。
施工总体部署、项目管理程序文件的编制、项目总体协调等具体工作均由EPC工厂化总承包商牵头完成。
被监理对象的这种特殊地位必将给监理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增大监理工作难度。
因此,充分发挥监理作用,获取业主信任,得到业主支持,争取主导地位,是对监理实力的考验与挑战。
如何发挥监理作用,获取业主信任,争取主导地位,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监理应站在项目管理的高度做好监理工作,做业主的延伸;二是监理程序规范化,方显“大家”风范;三是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拉近双方距离;四是树立质量第一思想,确保工程实体质量,是业主对监理最主要的依赖,获取业主信任的前提;五是做好沟通、协调、宣传工作是监理工作的捷径,有益于争取主导地位。
3.3 正确处理监理与EPC工厂化总承包商关系是顺利开展监理工作的重要条件。
由于EPC工厂化总承包商的特殊地位,既是承包方,又是项目管理者;既是施工单位的领导,又是业主的依赖,具有双重身份,其行为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能否处理好双方关系,将对顺利开展监理工作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