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学散杂知识点汇总
电影影视基础知识资料讲解
![电影影视基础知识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a941987da38376bae1fae45.png)
电影影视基础知识一、电影基础知识一、电影:由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现代艺术。
发明于19世纪末。
1895年12月28日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对观众放映,故将这一天定为世界电影诞生日。
二、电影的本性:1.作为大众文艺样式的艺术观赏性;2.作为实现利润、扩大再生产手段的商品性;3.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工具性。
三、对电影事业的要求:1.体现个性力量的艺术创造性;2.适应时代与社会需要的思想性;3.实现经济价值的功利性。
四、电影的两大风格类型:1.纪实风格:源于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影片对生活的纪实。
二战后意大利掀起“新现实主义”创作思潮,产生《偷自行车的人》《罗马十一点钟》等影片,中国三、四十年代时早于意大利就运用这种方法,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2.戏剧风格:源于美国用电影对舞台演出的纪录,注重场面繁华、情节曲折、明星效应,形成好莱坞式电影风格,对故事片创作产生重大影响,成为电影市场中主要的影片样式。
(江泽民98年3月9日对《泰坦尼克号》和美国电影的看法)。
五、电影主要表现手段:蒙太奇:将片断镜头加以组合,并与声音配合,创造出特殊电影时空的结构方式。
英国梅里爱的发现与探索。
美国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成功的运用。
苏联电影家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将蒙太奇上升为理论。
“库里肖夫实验”,一个毫无表情的脸与喝汤、棺村、小孩的画面连接,产生不同的效果。
蒙太奇强调剪辑的作用。
有多种表现手法,如镜头~、音响~、对比~、平行~、声画分立、声画对位等。
蒙太奇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
长镜头:指对一个运动志面较长时间的连续不间断地表现,保持运动着画面的整体性。
这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反对蒙太奇造成的虚假而提出的一种电影闰美学理论。
强调电影的照相本体属性,强调生活的真实性。
二、电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一、电影对现实生活的影响:1、从产生以来逐渐成为最普及、最重要的艺术样式(电视只是传输方式的改进,其以声画为手段的表现特,质与电影一致),列宁说:“对于我们来说,在一切艺术样式中,最重要的就是电影。
电影学基础复习资料
![电影学基础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1ae52fbc8d376eeaeaa31a4.png)
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3题)(1)蒙太奇:蒙太奇意为构成、装配。
用在电影中意为剪辑。
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
蒙太奇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
(2)长镜头:长镜头是指用比较长的时间(有的长达10分钟),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连续地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
摄影机从一次开机到这次关机拍摄的内容为一个镜头,一般一个时间超过10秒的镜头称为长镜头。
长镜头其长度并无明确的、统一的规定。
是相对于‘短镜头’的讲法。
(3)场面调度:指导演对话框内事物的安排。
出自法语,为戏剧专有名词,意为“放在场景中”,指某一特定表演场地即戏剧构成中的视觉元素。
如何将演员、布景、道具安排在一个特定的三度空间。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题)(1)景别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摄像师通过调整景别,可以对景物删留取舍、组织并结构画面,制约观众视线、引导注意力,规范画面内部空间、暗示画面外部空间。
它观看内容、观看方式以及对画面内容接受程度的一种十分有效的造型手段。
(1)远景:远景能表现自然环境和宏大场面的气势,加强画面的真实性;远景画面在观众的心理上产生过渡感或退出感,常用于影视片的开头、结束或场景的转换,形成舒缓的节奏。
(2)全景:全景决定场景中的空间关系,起“定位”作用,往往是每一场景的主要镜头;(3)中景:中景主要表现紧凑的空间内的人物活动和相互间的关系,与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空间关系相接近,符合观众的观看心理;(4)近景:近景善于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是用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景别之一;(5)特写:特写景别突出表现某一局部,放大了细节,反映出质感,形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常被用作过渡镜头。
(2)声音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还有其它的划分方法,参看笔记即可。
这个划分方式是比较大众化的一种,老师讲的那种分法和这个不冲突)电影的声音造型主要包括语言、音响、音乐。
电影学的基本知识
![电影学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8e1417af242336c1eb95ed7.png)
电影学的基本知识一、景别一般为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大特写。
(1)大远景:人在画面中所占的位置极小,机位较远,环境占主要地位。
一般用来表现广阔的空间,给人气势磅礴、严峻、宏伟的感受。
往往在抒发情感,渲染气氛,长生强烈艺术感染力上发挥作用。
一般不适用于表现横向动感强的效果,因为主体物在这样广阔的空间,其运动常常显得微不足道。
这一景别在一部电影中所占的比例不会很多。
(2)远景:比起大远景,人在画面中的位置明显了些,重要了些,但仍处于较远的位置。
·它适合展示事件发生环境和人物活动背景,展示事件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景物。
(3)全景:可清楚地看到人的全身。
·它适合表现人物全身形体运动(步行、跳舞等)表现事件的全貌,交代时间、地点和时代特征等,并有利于表现人与环境的关系。
(4)中景:表现人体膝盖以上的部分叫中景,常常用于叙事性的描写,因为这种镜头既可看清楚人物半身动作,也可看到所处环境细部。
·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关系。
它接近人眼在通常情况下观察事物的距离和视野范围,所以在一部影片中所占比重较大。
(5)近景:腰部以上的人像为近景,这种镜头既能让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又可看到半身的动作和手势,使观众对角色产生一种交流感,产生置身事件之中的感受,不像全景、中景表现得那样客观。
·近景常用于表现某景的局部。
(6)特写:肩部以上的人物为特写。
他把人或物完全从环境中推出来,让观众更集中、更强烈地去感受角色的面部表情和内在情绪,突出特定人物的情绪,细腻刻画人物性格。
(7)大特写:表现人物面部局部,如一双眼睛、一颗纽扣等。
·这种画面用得恰当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镜头切换。
二、景深指被摄景物能产发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的距离。
当镜头聚集于被摄景物中的某一点可清晰成像。
在这一点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晰。
这种距离大,称为景深大;这种距离小,称为景深小。
世界电影史重点知识梳理
![世界电影史重点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d31da6f45022aaea998f0fd0.png)
世界电影史重点知识梳理第一章:电影的诞生一、细碎知识点整理1)世界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by卢米埃尔兄弟)2)世界电影史第一个导演——乔治梅里爱二、大块知识整理卢米埃尔兄弟和梅里爱创作风格的缘起●卢米埃尔兄弟:开启了电影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a.对现实进行纪实的创作手段(记录眼前的景象)1.利用景深(固态构图)完成2.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3.不同视角分区域拍摄和移动摄影4.采用特技、戏剧元素,将主观创造意识渗入影像5.运用不同的场景拼接(画面——最早的“蒙太奇”)b. 主要贡献1.采用纪实手法,呈现日常生活场景,还原流动感、自然感2.渗入主观化选择,创造出最初的叙事方法3.开创现实主义电影创作风格(电影纪录片的先驱)c. 代表作品:《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消防员》、《代表们登陆》、《水浇园丁》(喜剧)、《假膝行人》●乔治·梅里爱:开启了电影现代主义的创作风格a. 创作手段1.利用停机再拍造成魔幻效果2.借用照相特技发掘摄影特技:“叠印”“合成照片”“二次/多次曝光”“画托”“首次进行‘人工照明’”3.舞台乐队指挥的视点——全景视点4.成立了“明星制片公司”,建造了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个“摄影棚”,形成了“银幕即舞台”的美学观念5.开始采用蒙太奇的手法来组合镜头b. 主要贡献1.采用多种摄像特技去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丰富影像的表达手段2.蒙太奇方法的应用,开拓了影像的叙事功能3.开创了现代主义电影的创作风格,可以称之为电影故事片的先驱C. 代表作品:《贵妇人的失踪》(停机再拍);《橡皮头人》(多次曝光);《魔窟》(叠印法);《月球旅行记》第三章: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名词解释)[时间、地点、代表作品、起因、背景]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是1920年代出现在欧洲的一次电影实验运动,是欧洲先锋艺术运动的分支,是表现主义电影的延展。
先锋电影也称“实验电影”或“地下摄影”,是一种远离电影故事片和纪录片主流,不为商业目的的默片纯视觉电影。
电影常识知识点全面解析
![电影常识知识点全面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b90d4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8.png)
电影常识知识点全面解析电影是一种能够通过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介手段来表达故事或情感的艺术形式。
自发明以来,电影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每天都可以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上观看或讨论各种电影作品。
然而,对于电影常识的了解程度却因人而异。
本文将全面解析一些基本的电影常识知识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影并增加对电影的欣赏。
一、电影类型1. 动作片:动作片以激烈的打斗、爆炸和追逐场面为特色,通过动作来传递紧张刺激的情节。
2. 喜剧片:喜剧片以幽默、滑稽的方式呈现,旨在引发观众的笑声和轻松愉快的情绪。
3. 爱情片:爱情片以展现爱情故事为主题,通常以情感为导向,探索爱情的各种表现形式。
4. 科幻片:科幻片以未来科技、外星生物等超现实的元素为基础,探讨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 恐怖片:恐怖片以恐怖、紧张的氛围为特点,通过描绘鬼魂、僵尸、恶魔等元素来引发观众的恐慌。
二、电影制作1. 剧本:剧本是电影制作的基础,用于记录电影中的对话和场景等要素。
剧本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影的表现效果。
2. 摄影:摄影是将电影故事转化为镜头形式的过程。
摄影师通过摄影机的运动、光线等手段来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
3. 导演:导演是电影的核心创作者之一,负责指导演员的表演、布置场景以及整体调度电影制作的全过程。
4. 音效:音效是电影中重要的创作要素之一,包括背景音乐、音效设计等,用来营造氛围和增强观影体验。
三、电影技术1. 剪辑:剪辑是电影后期制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调整和组合不同的镜头来达到全片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2. 特效:特效是指在电影制作中使用计算机生成的图像来制造出视觉上的特殊效果,如爆炸、飞行等。
3. 3D技术:3D技术可以使观众以更加逼真的方式感受电影,产生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
四、电影观影技巧1. 注意剧情:电影剧情是观众吸引力的源泉,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发展变化。
2. 观察导演的手法:细致地观察导演运用的摄影角度、镜头切换和光线等手法,以此来解读导演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电影基础理论与常识
![电影基础理论与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5658e6f4d15abe23492f4d01.png)
电影基础理论与常识(一).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思潮1.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思潮(德)抽象电影抽象电影(法)纯电影(法)印象派电影(法)先锋派电影达达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法国20年代(1917——1928)的这场艺术运动的前期和后期有明显的不同。
前期的理论探索和艺术实践主要集中于对光的认识;而1925年以后,则倾向于抽象化。
所以将1925年以前的法国电影艺术运动称为“印象派”,而将1925年以后的法国学派成为先锋派。
不过,印象派电影一般被视为先锋派电影的前奏,甚至有人干脆把它归入先锋派,视为该运动的第一阶段。
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运动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次电影运动。
【名词解释:先锋派电影】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叙说故事、而主要对默片纯视觉形式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各具风格的实验和探索的影片。
这种影片一般由创作者独立拍摄,大多为短片。
拍片活动开始于20世纪10年代末,于2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在有声电影发明后,先锋电影趋于衰微,代之而起的是在拍片方式和艺术主张上大同小异的实验电影。
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活动的中心是德国和法国;然而,以“复兴法国电影”为起点的这场先锋艺术运动,几乎从一开始就超越了民族电影的命题,而成为对电影艺术的表现潜能的多方面的论证。
其兴起的原因有二:一是好莱坞电影占领了欧洲的电影市场,使欧洲电影艺术上停止不前,商业化倾向严重,这使得欧洲的电影艺术家产生了振兴民族电影的愿望;二是一战带来的精神危机加速了19世纪末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先锋派电影便应运而生了。
其主要流派包括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立体主义、印象主义等。
他们的艺术主张是:①.反对商业电影,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使之成为供少数人玩赏、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品;②.搬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并创造了诸如纯电影、绝对电影等术语,反映了逃避现实的抽象化、潜意识化倾向;具体的说可归结为四点:①.反对叙事,将情节纠葛和性格刻画列为电影的“敌对元素”,要求以抽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②.鼓吹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③.描写梦幻的世界,即一个充满了潜意识活动的非理性世界;④.万物有灵论,把表现物放在比表现人更重要的位置上,排斥含义和逻辑。
电影学知识点
![电影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b83329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9.png)
电影学知识点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媒介,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电影学作为研究电影艺术和电影文化的学科,涉及了众多的知识点。
本文将探讨电影学的几个关键知识点,并试图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影艺术。
一、电影语言电影是通过影像和声音来进行叙事和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
电影语言是指电影独有的一套符号系统和表达方式,包括镜头、剪辑、声音、色彩等元素。
镜头可以用来展现人物、场景、细节等,而剪辑则通过不同镜头的组合和顺序来创造连贯的故事情节。
声音可以增强电影的表现力,包括对话、音乐、环境声音等。
色彩则可以传达情感和意义。
二、电影类型电影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剧情片、喜剧片、动作片、爱情片、科幻片、恐怖片等等。
不同的电影类型有着不同的主题和表现方式,吸引了不同的观众群体。
了解电影类型有助于观众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并更好地理解电影的意义。
三、电影叙事电影的叙事方式是指导演如何将故事通过镜头和剪辑进行叙述的方式。
电影叙事可以采用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回顾叙事等形式。
线性叙事是最传统的叙事方式,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
非线性叙事则打破了时间的顺序,通过倒叙、前后叙述等手法来增加观众的观影体验。
回顾叙事则是通过回忆和回顾的方式进行叙述,常用于讲述回忆中的故事。
四、电影艺术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电影艺术包括影片的导演、摄影、音效、美术等方面的表现。
导演通过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来打造独特的电影作品。
摄影师使用摄影技巧和光影效果来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音效和音乐则增强了电影的氛围和观影感受。
美术则涉及到影片场景、服装、道具等方面的呈现。
五、电影文化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电影文化包括了电影产业、电影市场、电影评价等方面。
电影产业是指电影的制作、发行和宣传等环节,涉及到了制片公司、电影院等机构。
电影市场则是指电影的观众群体和票房收入等方面。
电影评价则是指观众和评论家对电影的评价和观点。
电影知识点总结
![电影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85477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8.png)
电影知识点总结电影是一种受广泛欢迎的艺术形式,通过在屏幕上展示一系列的图像和声音来传达故事和情感。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电影已经成为全球文化的一部分,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关于电影的知识点,包括其历史、类型、制作、表现手法、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等。
一、电影的历史电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欧洲和美国。
最早的电影是无声的,只是简单地记录下一些日常生活场景。
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影开始加入了声音和色彩,并且故事情节也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
到了20世纪初,电影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具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和表现手法。
在20世纪的后半叶,电影工业迅速发展,几乎在全球范围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一些国家也开始建立自己的电影产业,并且一些电影导演和演员也成为了国际名人。
在21世纪,电影技术和制作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电影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地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二、电影的类型电影的类型是根据其故事情节和表现风格来区分的,主要包括动作片、喜剧片、爱情片、科幻片、恐怖片、战争片、动画片、犯罪片等。
每种类型的电影都有其独特的魅力,适合不同的观众群体。
动作片通常以追逐和战斗为主题,注重场面的刺激和视觉效果。
喜剧片以幽默和搞笑为主题,常常能够给观众带来轻松愉快的心情。
爱情片通常以浪漫的情节为主题,观众可以在电影中感受到爱情的美好。
科幻片和恐怖片则通过虚构的情节和特效来打动观众,战争片和犯罪片则通常以真实的历史事件或案件为背景,表现出人类的复杂性和黑暗面。
动画片则是通过动画技术来展现故事情节,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针对儿童观众的电影类型。
除了这些主要类型以外,还有一些亚洲特有的电影类型,比如印度的宝莱坞电影和中国的武侠片等。
三、电影的制作电影的制作包括多个环节,如剧本创作、选角、拍摄、剪辑、特效制作和音乐制作等。
在剧本创作阶段,编剧需要创作一个有吸引力的故事情节,并且确定好每个角色的性格和发展轨迹。
电影学散杂知识点汇总
![电影学散杂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5e5afea998fcc22bcd10dc2.png)
电影学散杂知识点汇总西方电影学部分1.电影的发明1895(1)1895年12月28日,世界第一次电影公开放映在巴黎卡普辛路十四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公开放映。
2.原始电影--卢米埃尔梅里爱英国“布莱顿学派” 和法国艺术电影(1)《水浇园丁》是卢米埃尔最有名也是最成功的影片之一。
(2)梅里爱最有名的影片是《月球旅行记》(1902)3.英国布莱顿学派的主要人物有:阿尔伯特.史密斯詹姆士.威廉逊埃斯美.柯林斯希塞尔.海普华斯和查尔斯.欧本等。
英国“布莱顿学派”在电影发展史上的意义:“布莱顿学派”为电影带来了富有创意的行为,平行动作的交叉、外景拍摄、景别交替,以及内容上的现实主义,他们真正涉及到了电影语言的实质。
4.鲍特和《火车大劫案》鲍特最成功、也是最有成就的影片是《火车大劫案》(1903)鲍特最杰出的贡献在于他的电影镜头的分切技术。
5.大卫·格里菲斯的伟大贡献:(1)格里菲斯对电影的最大贡献是他对电影的分段。
(2)格里菲斯最后完成了电影的基本叙事结构:镜头--场景--段落--影片的关系。
镜头成为电影的最小叙事单位。
(3)格里菲斯的两部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1914)《党同伐异》(1916)大卫·格里菲斯对电影理论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1)对基本电影语言、叙事元素的开掘和定型。
(2)对电影写实功能和表意功能的进一步探究。
(3)对电影剪辑、电影时空和电影节奏所做的创新。
6.美国喜剧的奠基人是塞纳特,其创立的戏剧风格为“启斯东风格”。
7.查里.卓别林最成功的影片是《淘金记》(1925)8.20年代先锋派电影对电影叙事因素的探索主要提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描写和主观感受(2)画面的造型感(3)运动的节奏感9.先锋派电影的流派:先锋派电影的时间跨度大致是在1917-1928年,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辐射整个欧洲大陆,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形态,形成多种多样的艺术流派。
且与当时盛行欧洲现代艺术思潮有明显的关系。
影视艺术概论笔记
![影视艺术概论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994f29fe2bd960591c6772e.png)
一、1、掌握电影的叙事结构。
电影的叙事结构是电影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情况下,以事件的因果关系为叙述动力来推动叙事进程的结构模式被称为因果式线性结构,通过几个相互间并无因果联系的故事片段连缀而成的结构模式被称为缀合式团块结构。
电影的叙事结构多种多样,其中有几种常见的模式可循,例如因果式线性结构、回环式套层结构、缀合式团块结构、交织式对比结构、梦幻式复调结构等。
掌握电影《城南旧事》、《公民凯恩》、《芙蓉镇》、《野草莓》、《阳光灿烂的日子》等结构模式。
2、掌握影像结构的基本单位。
一个镜头的画格中所表现的人或者物,无论多少都可以分为两大类:掌握区分二者的关键,是看它们在画格中所起的作用的大小。
3、掌握电影的景别4、掌握电影镜头包含的画格,掌握电影的视听语言。
5、电影的叙事结构多种多样,其中有几种常见的模式可循,例如因果式线性结构、回环式套层结构、缀合式团块结构、交织式对比结构、梦幻式复调结构等。
电影《城南旧事》属于典型的结构,《公民凯恩》属于结构,《芙蓉镇》属于结构,《野草莓》属于结构。
6、掌握纪录片从题材上的分类。
7、掌握电影分析的常用工具二、1、九宫格构图法“九宫格”是我国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又叫“九方格”,即在纸上画出若干大方框,再于每个方框内分出九个小方格,以便对照法帖范字的笔画部位进行练字。
将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
“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
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的交叉点。
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种构图格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
九宫格的源头可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一种构图模式,但巧的是它与黄金分割有着惊人的理论联系!大家们把画面的上下左右用黄金分割来做出4条线,我们惊奇的发现这就是我国古人所说的九宫格!人们发现在九宫格的4条线交汇的4个点是人们的视觉最敏感的地方,在国外的摄影理论里把这4个点称为“趣味中心”。
电影知识点汇总
![电影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33032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1.png)
电影知识点汇总电影是一种强大而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形式,通过视觉、音频和故事情节的结合,能够引发观众的各种情感和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将为您汇总一些关于电影的重要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电影的魅力。
1. 电影的起源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起源于19世纪末的早期实验和发明。
通过将快速播放的静态图像,如连续摄影和动画技术,与音频相结合,人们最终成功地创造出了第一部电影作品。
2. 电影的分类电影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电影类型(如动作片、喜剧片、科幻片等)、电影风格(如实验电影、纪录片、戏剧电影等)、制作国家或地区、电影产业规模等。
3. 电影制作过程电影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剧本创作、预制(包括选角、剧组组建等)、摄影拍摄、剪辑、视觉特效、音效设计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团队的合作才能完成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
4. 电影语言与技巧电影是一门语言,通过镜头语言、音频语言、剪辑语言、色彩和光影等元素来传达故事和情感。
其中,镜头语言包括不同的镜头类型(如特写、全景、中景等)、摄影技法(如追焦、运动镜头等)等。
5. 电影的意义与影响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还承载着文化、社会和艺术上的意义。
电影能够反映时代背景、传递价值观念、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并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力。
6. 电影的流派与经典作品电影存在各种不同的流派,如喜剧、动作、科幻、恐怖、剧情片等。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经典作品,如《银河系漫游指南》(科幻)、《城市之光》(喜剧)等。
7. 电影产业与市场电影产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包括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等环节。
电影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票房成为评判电影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8. 著名导演与电影艺术家有许多杰出的导演和电影艺术家通过其作品影响了整个电影界。
例如,斯坦利·库布里克、奥斯卡·维尔德斯、昆汀·塔伦蒂诺等,他们的作品常常被视为经典之作。
9. 电影评价与影评电影评价是对电影作品质量与价值的评估,不仅包括专业影评人的评价,还包括观众对电影的反馈。
电影学导论笔记汇编
![电影学导论笔记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b087da11eefdc8d376ee32c3.png)
导论:电影是什么节1.电影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影的发明第一次(也就意味着它作为一门艺术形式是史无前例的,是没有传统的)使人类学会了把记录机器当做艺术使用,电影体现了艺术与工艺学之间的物质关系。
从人类文化发展历史来看,科学与艺术最早是不分家的。
节2.电影的媒介材料:光波声波节3.电影的记录本性电影的发明是为了记录光波声波的运动。
运动是电影的本质。
电影的发明实际上是一种仿生学,即模拟人眼和耳的功能。
这个记录的特点是:准确性、具体性、连贯性。
文学是用抽象的文字系统来进行思维的线性记录,而电影却是对摄录对象从光波和声波上直接进行半自动化的、精确的四维记录。
电影的记录是直接的,其记录的精确性和具体性可以传达出物理现实的准确信息。
使用抽象的文字符号的文学作品从发生到接受的过程是——从作品的抽象到读者在自己脑海中形成的具象,而电影恰好相反。
电影的记录本性带来了以下特征:1.记录的精确性使观众把银幕上活动影像当成是那个事件发生过程的实际记录。
2.电影的记录扩大了人的感知经验。
通过电影,人对自己的感知活动、看的行为有了更深的认识,人发现自己对“看”特别感兴趣。
想看,实际上是想观察自己的思想活动。
在娱乐片中把这种看的欲望发展为窥视。
不像静态的艺术可以审视,动态的艺术是瞬间即逝的,它只留下深浅不一的印象。
这是电影的特点。
所以在瞬息媒介中,不应有什么不可能立即感知的东西。
电影表现的是时间在空间中流动的美。
光波声波运动记录的美是20世纪新的美学观念,这是电影美学的实质。
记录的精确性和具体性所带来的光波声波的连续性以及幻觉是造成电影美学的关键因素,也正是其他传统艺术所没有的。
银幕上出现的空间是个想象的空间,一个分裂的空间。
观众处于那空间之中,但又不是其中一部分。
他是从一个他所没有占据的位置上来进行观察,他接受了摄影机所提示的位置。
节4.电影:“看”的行为光、声运动记录的精确性和具体性,已经光、声的连续性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所以电影的结构是建立在看的基础上的,因此电影作品的结构可以不那么严谨。
电影理论知识总结
![电影理论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f4f85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9.png)
电影理论知识总结电影理论知识总结:一、电影理论发展概况80年代总结观点:经典和现代理论(20年代~75年左右);经典:传统美学来表述电影,作品与社会背景分离。
研究的主题都是——电影是艺术?电影与其它艺术的关系;现代:符号学、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等的混合;研究的主题都是——电影是不是语言?观众和影像的关系是什么;※邵牧君的概括:(1)30年代以前称为早期电影理论;(2)30年代~二战前;(3)二战后~60年代前;(4)60年以后;(其实就是60年以前是经典,60年以后是现代)※ 96年鲍德威尔和卡罗尔提出把现代理论分为两种:(见《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1)60年~70年主体位置理论;主要内容是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符号学、女性主义、意识形态批评;(2)80年~至今文化主义理论;主要内容是法兰克福文化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等;(3)以上两种理论共称为宏大理论(Grand Theory)。
他们认为真正的电影理论研究只开始了30年,即从60年到90年。
(4)80年以后,他们又开始了一种“中间层面的研究”(middle level),反对宏大理论。
即在主体位置理论和文化主义理论崛起时,另一种中间层面理论出现,坚持既要对理论从经验出发的研究,又不排除理论性。
※结论:(1)60年前是小(低)理论,经验性强;(2)60年~70年是宏大理论;(3)80年~至今是中理论;形成多姿多彩的别具一格的电影研究,如叙事电影研究、文体电影研究、文类电影研究、民族电影研究、后殖民电影等研究等。
二、经典电影理论在一战前后,对电影的艺术地位、特征、规律的研究;著作:(1)1911年,卡努杜《第七艺术宣言》第一次论证了电影作为艺术,是在时空之间填补鸿沟的艺术;《第七艺术美学》“光与影的交响乐”。
(2)1915年,美国的林赛《活动画面的艺术》,他把“活动画面”看作电影的根本特征。
(3)1916年,美国的雨果·明斯特贝格《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探讨了电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艺术特征、美学特征。
电影艺术解析知识点总结
![电影艺术解析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b004fb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8.png)
一、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发展1.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电影技术的演变与革新3. 电影艺术的风格与流派二、电影叙事与结构1. 叙事结构的演变2. 故事与故事性3. 叙事技巧和手法三、电影的意义和表现形式1. 电影的审美功能2. 电影的思想性与文化性3. 电影的表现手法四、影视语言的特点和功能1. 影视语言的构成要素2. 影视语言的表现形式3. 影视语言的艺术表达五、电影剧本与拍摄1. 电影剧本的编写与创作2. 电影拍摄的技术要点3. 电影制作的流程和规范六、电影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标准1. 电影的艺术特质2. 电影的审美标准3. 电影的艺术价值评判1. 电影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2. 电影作为文化载体的艺术表现3. 电影艺术与文化传统的融合与冲突八、电影艺术的未来发展与展望1. 电影艺术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2. 电影艺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走向3. 电影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上是电影艺术解析的一些知识点总结,接下来将对每一项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解析。
一、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发展电影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法国的路易斯·路米埃尔和美国的托马斯·爱迪生分别发明了运动相机和电影放映机。
1895年,路米埃尔在巴黎展出了“光影剧院”,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电影技术不断发展,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进步,再到今天的数字电影,电影技术不断演变,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电影技术的演变与革新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影技术也不断得到革新与升级。
从最初的黑白无声电影到后来的有声电影,再到如今的3D电影和虚拟现实电影,电影技术的演变为电影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特技、特效和动画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电影的拍摄和制作带来了更多的惊喜和亮点。
电影艺术的风格与流派电影艺术有着丰富多样的风格与流派。
常见的电影风格包括史诗片、战争片、科幻片、喜剧片、动作片、恐怖片等。
而电影流派则有现实主义电影、表现主义电影、象征主义电影等。
电影行业知识点
![电影行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cbd2d4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9.png)
电影行业知识点电影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电影行业也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电影行业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电影行业的发展、制作和经营等相关内容。
一、电影行业的历史与发展电影的发明和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从最早的黑白无声电影到今天的3D、特效电影,电影技术经历了长足的进步。
在《The Great Train Robbery》(1903年)之后,电影逐渐演变成为大众娱乐的一种形式,并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随着电影技术的革新和全球文化交流的加强,电影行业在20世纪不断成长,在21世纪进一步蓬勃发展。
二、电影制作的流程1. 剧本创作:电影的编剧在这一阶段负责创作故事,确定角色和情节,并编写剧本。
2. 筹备阶段:包括选定导演和演员、选择拍摄地点、确定拍摄预算和商业计划等。
3. 拍摄制作:拍摄是电影制作的核心环节,包括摄影、造景、音效等。
4. 后期制作:包括剪辑、特效制作、配乐等。
5. 发行与宣传:电影完成后,需要制定发行计划,并进行宣传推广,吸引观众。
三、电影市场与经营1. 国际电影市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其它国家也有各自的本土市场。
在国际市场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拥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和观赏习惯。
2. 电影票房:电影票房是衡量电影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之一,它代表了观众对某一部电影的认可和喜爱程度。
3. 影院经营:影院作为电影放映的场所,需要提供舒适的观影环境、良好的服务和多样的影片选择,以吸引观众。
4. 电影发行:电影发行公司负责将电影推向市场并安排放映计划,与电影院合作达成放映协议。
5. 合作与竞争:在电影行业,各个环节的合作至关重要。
制作公司、发行公司、演员和导演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各个公司之间的竞争,影响着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
四、电影行业中的职业与技术1. 演员:演员是电影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们通过表演将剧本中的角色形象化。
电影美学笔记重点总结
![电影美学笔记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9342da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c.png)
电影美学笔记重点总结1电影心理学:①德国雨果观点提出电影影像的运动感和深度感。
②鲁道夫研究电影形象和现实形象的根本区别,贡献表现在对无声电影的实践总结。
2电影文化学:贝拉巴拉兹第一位系统探讨电影文化和电影美学的学者①开创了对电影文化的研究②观众的眼睛和摄影机镜头合一③对电影技术的推崇④电影是群发性的艺术3先锋派电影运动:①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贡献a平行剪辑b最后一分钟营救c二元叙事d分段叙事从间接变为剪辑②爱森斯坦:电影发展的第一座高峰开创了思维蒙太奇,贡献主要在叙事蒙太奇4维尔托夫:纪录片大师、电影眼睛派创始人,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流派发展准备5库里肖夫:创造地理学,库里肖夫实验,叙事/艺术/思维6普多夫金:把蒙太奇分五种:对比、平行、隐喻、交差、复现式蒙太奇7现代主义电影:主要指现代主义的美学原则与创作原则,运用到影片创作中的电影流派安东尼《红色沙漠》、费里尼《甜蜜生活》、伯格曼《第七封印》、8新浪潮:是由电影手册派和左岸派构成的9后现代主义电影现象:①是现代主义的一部分,是现代主义在确立和被否定的一种现象②贵族化③不是指某一个人、某一部影片,而是一种新的审美元素广泛存在着《大话西游》10现代主义电影的基本特征:①在主题内容上主要表现现代社会中对自身的存在,其他人关系中所产生的困惑、无助、迷失等探索②人物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明确的行为目的③事物的发展没有确定的因果关系,偶然性成为决定的因素④叙事过程中常常将叙事元素省略,连成叙事缺省,并形成时间或人物的歧义或多义,含混性特征11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特征:①无中心:失去自我,消解心中的状态,是后现代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这种对中心原则的消解,进一步表现对既定结构的解构,1996库布里克《大开眼界》②无深度:将中心消解之后,一切都浮出水面,成为没有深度的表面的东西了,罗伯特《阿甘正传》③无原则:当中心已被消解之后一切既定的原则,在历史长河中约定成倍的规则都被淡化了范畴之间类型之间、娱乐与公用之间、艺术与商品之间的边际也随之被消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作品有 :《微笑的布德夫人》 [印象派 ](1922)《主题与变奏》 (抽象主义)西方电影学部分1.电影的发明 1895 (1)1895 年12 月 28 日,世界第一次电影公开放映在巴黎卡普辛路十 四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公开放映。
《僧侣与贝壳》(1928 )[超现实主义 ]阿贝尔•甘斯的主要作品:《车轮》、《拿破仑传》(1934)《奥斯特 里茨》(1960 ) 莱皮埃的主要作品 :《黄金国》2. 原始电影 --卢米埃尔 梅里爱 英国“布莱顿学派” 和法国艺术电 影( 1) 《水浇园丁》是卢米埃尔最有名也是最成功的影片之一。
(2)梅里爱最有名的影片是《月球旅行记》 (1902)3.英国布莱顿学派的主要人物有 :阿尔伯特 .史密斯 詹姆士 .威廉 逊埃斯美 .柯林斯 希塞尔 .海普华斯和查尔斯 .欧本等。
让-爱普斯坦的主要作品:《红色旅店》、《忠诚的心》表现主义产生于 20 年代初的德国。
表现主义和绘画一样,强调以夸张、变形的甚至怪诞的形式去表 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表现主义和其他先锋派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强烈的现实主义。
英国“布莱顿学派”在电影发展史上的意义 :“布莱顿学派”为电影带来了富有创意的行为,平行动作的交叉、外 景拍摄、景别交替,以及内容上的现实主义,他们真正涉及到了电 影语言的实质。
4.鲍特和《火车大劫案》 鲍特最成功、也是最有成就的影片是《火车大劫案》 鲍特最杰出的贡献在于他的电影镜头的分切技术。
表现主义的重要作品:卡尔•梅育(编剧)导演:罗伯特•韦恩《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
弗立茨 •朗格《三生记》 、威格纳《泥 人哥连》、 《吸血鬼诺斯费拉杜》 、鲁宾逊《演皮影戏的人》 三)抽象主义电影 :抽象主义是从达达主义绘画中找到灵感,热衷于绝对抽象化造型 的节奏和美感,并试图用这些抽象的线条、图形或物体的造型来图5.大卫•格里菲斯的伟大贡献:(1) 格里菲斯对电影的最大贡献是他对电影的分段。
(2) 格里菲斯最后完成了电影的基本叙事结构 :镜头--场景--段落--影片的关系。
镜头成为电影的最小叙事单位。
3)格里菲斯的两部影片 :《一个国家的诞生》(1914)《党同伐异》格里菲斯对电影理论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基本电影语言、叙事元素的开掘和定型。
对电影写实功能和表意功能的进一步探究。
对电影剪辑、电影时空和电影节奏所做的创新。
解旋律和节奏。
抽象主义电影的重要作品 :艾格林 :《对角线交响乐》(1921)《平行线交响乐》(1924)《地 平线交响乐》(1924)法国抽象派的特点 :浪漫的诗意和快乐的幽默感。
德国抽象派的特点 :态度认真和内容正经而富有使命感。
法国抽象主义电影的主要作品 : 曼•雷伊《回到理性》 费尔南多•莱谢尔《机器舞蹈》 雷内•克莱尔《幕间节目》 (四)超现实主义电影 :6.美国喜剧的奠基人是塞纳特, 其创立的戏剧风格为 “启斯东风格7.查里.卓别林最成功的影片是《淘金记》 (1925)8.20 年代先锋派电影对电影叙事因素的探索主要提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谢尔曼•杜拉克的《僧侣与贝壳》(1928)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 电影的第一部作品。
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电影最为重要 的作品。
谷克多的《诗人之血》也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
布努艾尔拍摄的《黄金时代》宣告了超现实主义的结束。
10.苏联电影学派和蒙太奇理论9.先锋派电影的流派 :先锋派电影的时间跨度大致是在 1917-1928 年,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辐射整个欧洲大陆,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形态,形成多种多 样的艺术流派。
且与当时盛行欧洲现代艺术思潮有明显的关系。
主 要流派有 :印象主义(法国)、表现主义(法、德)、抽象主义和超 现实主义。
(一)印象主义(法国) :又称印象电影,系指 20 年代以德吕克及其友人所创立的一个电影 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是以爱森斯坦为代表。
普多夫金是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的重要人物之一。
杜甫仁科特点是抒情的表现手法。
(乌克兰导演) [代表作《无粮 的土地》 ]11. 普多夫金的创作特点 :普多夫金坚持了现实主义的创作 ,在创新的同时并没有抛弃传统 既有蒙太奇的对比 ,冲突,隐喻 ,更坚持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统一的结 构线索 .尤其是在对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学派。
并在其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有才华的导演,如阿贝尔•甘斯、谢尔曼•杜拉克、马塞尔 •莱皮埃、让•爱普斯坦,都是印象派 的中坚力量。
界.普多夫金的主要作品有 《: 母亲》 (1926 ) 《圣彼得堡的末日》 (1927) 《成吉思汗的后代》 (1928)谢尔曼-杜拉克:她是20年代法国电影界一位活跃的人物。
母亲》(1926) 为其奠定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
电影学散杂知识点汇总二)表现主义(德)1903 )(1916) 大卫1) 2) 3)1)心理描写和主观感受 2) 画面的造型感 3) 运动的节奏感12.蒙太奇在处理时空关时系主要有两种方式:"再现时空 "和"再造时空 " 。
13. 时间的蒙太奇可以表现为两种表现形态 :延长和省略。
14.1927 年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诞生。
15. 美国西部片最有代表性的导演是 :约翰.福特 19.法国电影的 “左岸派 ”:时间 :50 年代末,巴黎塞纳河畔聚集了一批文学家出身的电影导 演,他们被后人称作 “左岸派 ”。
( 他的创作高峰在 30 和 50 年代 )作品 :《铁骑》 《关山飞度》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阿巴基炮台》 搜索者》16. 悬念大师 :阿尔福雷德 .希区柯克阿尔福雷德 . 希区柯克最大的成就在与他的叙述故事的结构方法 悬念的设置。
事件总是不断地发生, 随着事件而产生一个又一个悬念, 悬而未决, 险象环生,让人屏息以待,观众永远处在他所营造的紧张和恐惧的 气愤中。
同时,阿尔福雷德 .希区柯克不遗余力地倡导他的 “纯电影 ” 概念,如画面、 音响、场面调度或蒙太奇来讲述故事, 而不用语言, 尤其是对白。
阿尔福雷德 .希区柯克真正的成熟期是 50-60 年代 .法国电影的 “左岸派 ”的主要人物有 :阿兰 •雷乃 阿涅斯 •瓦尔达 克里斯 •马尔凯 阿兰 •罗 伯 •格里耶左岸派 ”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 : 一种是从事电影创作时间较长的导演, 如阿兰 •雷乃、 瓦尔达和亨利 •科尔皮。
另一种是以从事文学创作为主,如克里斯马格丽特 •杜拉斯和 阿兰•罗伯•格里耶。
法国电影的 “左岸派 ”的创作特点 :1) 法国电影的 “左岸派 ”的导演们从来不改编文学剧本,罗伯托 .罗西里尼拍摄的 《罗马 .不设防的城市》 是意大利新现实主 义电影运动的开山制作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口号"还我普通人 "( 内容上的追求 )"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 "( 代表了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 (最初是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重要剧作家和理论家柴伐梯尼提 出的)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德 . 西卡 [ 主要作品 :《偷自行车的人》 、《擦鞋童》、《温贝尔托 •D 》] 朱塞佩 . 德 . 桑蒂斯 [主要作品 :《悲惨的追逐》 (1947 )、《艰辛的 米》(1949 )、《橄榄树下无和平》 ( 1950 )、《罗马 11时》、《一年长 的道路》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最大功绩 : 创立了一种与好莱坞电 影相对立的电影美学 -- 即记实主义电影美学。
18.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正式登场 :夏布罗尔《漂亮的赛尔其》 (1958) 法国"新浪潮 "电影运动的意义 :首先,法国"新浪潮 "电影运动是一次制片技术和制片方法的革命. 尤其是马格丽特 •杜拉斯和阿兰 •罗伯 •格里耶的作品, 具有法 国新小说派的风格。
20 被称为 “孤独三部曲 ”的是 : 费里尼的《骗子》 、《她在黑夜中》 《道路》。
21.被称为 “现代爱情三部曲 ”的是:安东尼奥尼的 《奇遇》(1960 )《夜》( 1961 )《蚀》(1962 )22.英格玛 •伯格曼 :英格玛 •伯格曼是瑞典著名的影剧两栖导演,杰出的电影剧作家。
英格玛 •伯格曼的贡献 : 开辟了电影表现的新领域,对电影艺术的 发展和电影语言的革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开创了 “作者电影 ”、“主 观电影 ”、内省电影的先河 ”。
英格玛 •伯格曼的主要作品 :《第七封印》(1955 )、《野草莓》(1957 )[英格玛 •伯格曼意识 流电影的代表作 ]23. 新德国电影运动 :(1 )奥博豪森宣言 : 1962 年 2 月 28 日在奥博豪森举行的第八届西德短片节上, 由一批 年轻的电影工作者发表的 “奥博豪森宣言 ”标志着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其次,法国"新浪潮 "电影运动确立个电影个人风格的地位 . 第三,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反传统 ,比20 年代先锋派有分寸些 , 其始终关注现实和艺术,特别注重艺术中的个体人的关系。
开始。
代表人物 : 亚历山大 •克鲁格(倡导者和领袖) 彼德 •沙莫尼第四,法国"新浪潮 "电影运动在电影语言和电影形式的革新方面对 电影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法国"新浪潮 "电影运动代表人物 :福尔克尔 •施隆多夫 “新德国电影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 1965-1967 ) 主要作品 : 亚历山大 •克鲁格《向昨天告别》 )(1966 )、主要作品 : 《后窗》 (1954) 《深海疑云》 (1959) 《精神变态者》 (1960) 17.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一定要专门为电影创作剧本, 而且通常都由文学家们创作出非常文 学化的剧本。
2)法国电影的 左岸派 ”的导演把重点放在人物的内心活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时间 :1945--1956, 持续了 11 年. " 现实主义 " 一词用于电影 ,始见于意大利影评人彼得朗吉在 《电影》 杂志上评论鲁奇诺维斯康蒂的影片《沉沦》 。
动上。
3)法国电影的 上都要修饰雕刻。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开始于 :1945 年4)法国电影的 左岸派 ”的电影手法非常讲究推敲,细节左岸派 ”的影片具有浓重的现代主义色彩,特吕弗 ( 1931-1984 )四百下》(自传体影片)《枪击钢琴师》马格丽特 杜拉斯和亨利 •科尔皮 法国电影的 (1) 阿涅斯2) 马尔凯、2)新德国电影运动的第一代《邦尼和克莱徳》 、《毕业生》、《酷汉卢克》(又名《铁窗喋血》 )的 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