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合集下载

第02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第02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Basic types of catalytic fixed-bed reactors. (a) Adiabatic fixed-bed reactor; (b) multitubular fixed-bed reactor.
2.1.2多相催化反应的机理和步骤
多相催化反应中的吸附、表面反应和脱附过程
多相催化反应过程的步骤:
外扩散
①反应物从气流扩散到固体催化剂表面(外扩散 传质过程 →内扩散); (吸附);
内扩散 ②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位上发生化学吸附作用形成表面物种 化学吸附 ③吸附态反应物分子(表面物种)在活性位上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吸附态
产物分子(表面反应); ④吸附态产物分子从催化剂表面脱附形成气相产物(脱附);
表面反应
表面化学过程
脱 附 ⑤气相产物从固体催化剂表面扩散到气体 (液体)中(内扩散→外扩散)
2.1.3多相催化反应中的物理过程
外扩散和内扩散
外扩散
反应物分子从流体 体相通过附在气、 固边界层的静止气 膜(或液膜)到达 颗粒外表面,或者 产物分子从颗粒外 表面通过静止层进 入流体体相的过程, 称为外扩散过程。

表面反应的成功进行,要求原子态吸附分子,其化学 吸附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

太强则不利于它们在催化剂表面上的迁移、接触;太
弱则会在进行表面反应之前脱附流失。

一般关联催化反应速率与吸附强度的曲线,呈现“火
山型”。
3、产物的脱附

脱附是吸附的逆过程,因此,遵循与吸附相同的规律。 产物的吸附不能太强。
配位数小于固体内原子的配位数;
每个表面原子受到一种内向的净作用力,将扩散到其附近
的气体分子吸附并形成化学键。

多相催化反应机理

多相催化反应机理

多相催化反应机理
多相催化反应是指在反应中存在两个或更多的相,如气体与固体的催化反应、液体与固体的催化反应等。

其机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吸附:反应物进入固体催化剂表面,通过吸附与催化剂发生物理或化学吸附作用。

这一步通常是决定整个反应速率的关键步骤,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吸附物。

2. 表面反应:吸附物上的反应物与其他吸附物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

这一步骤通常是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关键步骤,其速率取决于吸附物的浓度和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

3. 解吸:反应物与产物从催化剂表面解吸,离开催化剂,进入反应体系中。

解吸过程可能是可逆的,有时会回到吸附阶段。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多相催化反应机理,在实际的多相催化反应中,还可能存在其他的步骤或中间体。

催化剂的种类和特性以及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溶剂等)也会对反应机理产生影响。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行吸附的分支表示多层吸附和毛细管冷凝同时发生, 而在曲线的下行解析分支,则仅有毛细管冷凝现象。
吸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图
3.3.5 BET吸附等温线
布鲁诺尔(Brunauer) 、埃米特(Emmett) 和特勒(Teller)三人在1938年提出的多分子层 吸附理论(BET理论)较成功地解释了其它 类型的吸附等温线。
3.2.2 内扩散与内扩散系数
由于催化反应经受着内、外扩散的限制,常使观测 到的反应速率较之催化剂本征的反应速率要低,故存在 一个效率因子(η)问题,它定义为:
观测的反应速率
本征反应速率 1
本征反应速率较大时,效率因子就会变得很小。
η定量的表达了催化剂内表面利用程度。影响η的
因素就是影响反应速率和选择性的因素。
DE——外扩散系数; cs——反应物在催化剂外表面的处的浓度; ch——均匀气流层中反应物的浓度
3.2.1 外扩散与外扩散系数
实质上:扩散是流体与催化剂颗粒之间的一种物质传递
jD 传递因子(无量纲传递因子)
jD 1.66Re0.51 Re 190 jD 0.98Re0.41 Re 190
Ⅰ类和Ⅱ类吸附等温 线显示出强吸附性能,是 人们所希望的。
Ⅲ类: 等温线在压力较低的初始阶段,曲线下凹,吸
附量低,只有在高压下才变得容易吸附,这种吸附 等温线比较少见。当吸 附剂和吸附质相互作用 很弱时会出现这种等温 线。
例如碘蒸气在硅胶 上的吸附。
Ⅳ、Ⅴ类: 多层分子吸附区域出现滞后现象。滞后圈的上
Differential Pore Volume/(cm3/g)
2.5 2.0 1.5 1.0 0.5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Pore Width/(nm)

催化剂工程-第二章(吸附作用与多想催化)

催化剂工程-第二章(吸附作用与多想催化)

* 努森扩散系数 从气体分子运动论,
DK = 2/3 ⊽ rp
在多孔催化剂情况下,Knudson扩散系数修正为
DK,eff = DK θ / τm
式中, τm表示由平均孔径算得的弯曲因子。 根据Satlerfield的专著 DK与T1/2 * rp 成正比; 一般在10-2~ 10-5 cm2/s
r
a

Ee P P RT ƒ S e 2m KT 2m KT
r
a
ka Pƒ
σ :凝聚系数 ,即具有Ea以上能量且碰在空中心能被吸附 的分子分数 S :粘着几率。导致化学吸附的碰撞系数
4. 表面反应
火山型原则: 太强不利于它们的 表面迁移、接触; 太弱则会在进行之 前脱附流失。
1 ln aP f
f和a为经验常数,与温度和吸附物系的性质有关。
4.1 Freundlich等温式
E and θ is the relation of logarithm
E
a

E
0 a
ln
E
d

E
0 d
ln
RT
r
a

0 P E a ln f e 2m KT
这两个步骤均属于传质过程,与催化剂的宏 观结构和流体流型有关; 其扩散驱动力均为浓度 梯度dc/dx。
* 多相催化反应中的化学过程(2)(3)(4)
(2)化学吸附, (3)表面反应或转化, (4)产物分子的脱附或解吸 属于“化学过程”,涉及化学反应。与催化剂 的 表面结构、性质和反应条件有关,也叫“化学 动力学过程”
III型等温线 在整个压力范围内凹向下, 曲线没有拐点B。曲线下凹表明此种吸附 所凭借的作用力相当弱。吸附质对固体 不浸润时的吸附,如水在石墨上的吸附 即属此例。

03吸附和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

03吸附和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
第三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工业上采用的催化过程绝大部分是多相催化过程,最 常见的催化剂是固体,反应物是气体或液体. 与在某一相内进行的均相催化反应不同,多相催化反 应是在不同物相的反应物和催化剂的二相界面上进行的. .
多相催化反应包括: (1)反应物分子经过层流边界层 的外扩散; (2)在催化剂孔隙中的内扩散; (3)在催化剂表面的化学吸附; (4)表面化学反应; (5)产物在催化剂表面脱附; (6)产物在催化剂孔隙中的内扩散; (7)在层流边界层中的外扩散.
2 1 3 4 5 6 7
滞留层
催化剂颗粒
孔道
外扩散与外扩散系数:
jD = 1.66 Re −0.51 (Re < 190) jD = 0.98 Re−0.41 (Re < 190)
内扩散与内扩散系数: 容积扩散
T 3/2 DB ∞ pT
Knudsen扩散 D ∞T 1/2 r K p
DB DK D= DB + DK
B.E.T.方程及其应用 . . .
物理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是由Brunauer,Emmett和Teller三人在1938 年提出的. 其基本假设是: 固体表面是均匀的,空白表面对所有分子的吸附机会相等,分子的 吸附或脱附,不受其它分子存在的影响; 固体表面和气体分子的作用力为van der WaaIs引力,因此在第一层 上还可进行第二层,第三层……的吸附(如下图所示),这时的吸附宛 如气体的凝聚一样.
0.95,而L—型氮加氢,出氨速度正
烯、炔烃和芳烃的吸附态
关于烯烃在金属上的缔合化学吸附,已经提出的吸附态有σ型[如 乙烯在Ni(111)面的吸附]和π型[如乙烯在Pt(100)面的吸附]两种,即
C
C

2.催化剂的吸附作用(1.2)

2.催化剂的吸附作用(1.2)



因子定量地表达了催化剂内表面的利用程度。 在相同的体相浓度下,内表面各处是不等效的。 外扩散与表面反应是连串过程,而内扩散传递与 内表面上的反应是并行的。 的求法是通过Thiele模数()给出。
•当
2ra ≤10-2 时,
气体分子在孔内的扩散 属于分子扩散。 •当
2ra≥10时,
气体的分压
Kp 即 (2-10) 1 Kp
吸附气体所占据的表面覆盖分率
当p很低时
Kp
1 1 当p很高时 1 1 Kp Kp
吸附等温线图
表面覆盖分率与气体分压p的关系
根据表面覆盖率的意义:
V kp p 1 1 ; p (2-13) Vm 1 kp V kVm Vm
孔内气体的扩散属于 Knudsen扩散,这时的 传递阻力主要是气体 分子与孔壁的碰撞。
• 当催化剂孔半径与分 子大小的数量级相同时, 属构型扩散。
三、反应物分子的化学吸附

化学吸附是反应分子活化的关键一步。化学吸 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具有饱和性。
发生化学吸附的原因 化学吸附键合的现代模型:包括几何的(集团 的)和电子的(配位的)效应两个方面,气体 分子基于这两种效应寻求与表面适合的几何对 称性和电子轨道,以进行化学吸附。
2.5 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简介
在物理过程不发生影响的条件下,化学过 程的机理和速度是表面(微观)动力学的研究 内容。 由于表面过程是吸附、反应、脱附的复杂 过程,研究时常进行一些简化处理——认为反 应推动力基本上全部消耗在阻力最大的控制步 骤上,其它各步皆处于平衡状态。因此,用控 制步骤的速度代替反应过程的速度,再根据假 设的机理、吸附的模型等,利用表面质量作用 定律建立起动力学模型方程。

第2章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第2章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图2.5 成型催化剂颗粒的构成
图 2.6 Schematic diagrams of the pore structure of a catalyst showing (a) an interpenetrating array of different sized pores and (b) interconnection of micro-, meso- and micro-pores.
物理吸附——研究催化剂纹理组织(物化性能的测定) 例如: 催化剂及其他多孔固体比表面的测定; 孔径分布的测定; 对沸石分子筛的研究。
化学吸附——研究催化剂的活性表面和活性中心结构。
4.化学吸附的分类
⑴离解化学吸附和非离解化学吸附
非离解化学吸附(缔合性化学吸附)
H
H
H2S S
离解化学吸附
*
均裂离解吸附
区别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推动力
范德华力
化学键力
活化能 热效应 选择性
0
接近凝聚热,低 (8~20kJ/mol)放热

多数较小(~50kJ/mol) 少数为0 称非活化吸附 接近化学反应热(40~800kJ/mol) 绝大部分为放热,也有吸热
有专一性
吸附层
单层或多层
单层
速度
一般较快,但受扩散控制
低温慢,高温快
⊿T= k × ⊿R
⊿ Q=mcp ⊿T
⑵计算法
▪吸附等温线法(所求出的吸附热为微分吸附热)
当吸附量为一定时(θ =const),吸附温度和平衡吸附压力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Clausius-Clapeyron方程描述
(lnTP)
q RT2
其中:θ代表一定的覆盖度

多相催化的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

多相催化的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

多相催化的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Langmuir-Hinshelwood 机理是一种用于描述多相催化反应的模型,通常用于气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反应。

该模型以Irving Langmuir和Edwin Hinshelwood的名字命名,它基于表面上的活性位点吸附反应物,形成中间体,然后通过反应形成最终产物。

以下是多相催化的Langmuir-Hinshelwood 机理的基本思想:1.吸附:活性位点(通常是固体表面上的催化剂)吸附反应物分子。

这可以是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具体取决于反应的性质和条件。

2.中间体形成: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活性位点上发生反应,形成一个中间体。

这个中间体是反应的关键步骤,它是吸附在表面上的反应物分子之间的反应产物。

3.反应:中间体通过反应形成最终产物。

这可以是通过多个步骤完成的,每一步都涉及中间体的转化。

4.解吸附:产物离开催化剂表面,使活性位点重新变得可用。

Langmuir-Hinshelwood 机理可以用数学模型来描述。

对于简单的表面反应,其速率方程可以表示为:r =k⋅PA⋅PB其中:•r是反应速率;•k是速率常数;•P_A和P_B分别是两个反应物的压力。

对于复杂的多相催化反应,可以引入更多的中间体和反应步骤来建立更为详细的模型。

这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实际催化反应中的复杂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Langmuir-Hinshelwood 机理提供了对多相催化反应的基本理解,但在实际应用中,催化反应通常涉及复杂的表面化学和动力学过程,因此更为复杂的模型可能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吸附(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在催化中的应用

吸附(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在催化中的应用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在催化中的应用摘要:吸附过程与催化作用在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他们是化学工业,石油炼制以及国民经济其他领域最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

这两个领域涉及到的都是表面现象,使用的都是多孔固体。

吸附是催化反应得以发展的最关键步骤之一,通过它揭示催化本质和研究催化性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许多在线原位动态测量技术得以快速发展。

关键词:物理化学吸附表征测定孔结构气体探针1. 吸附现象吸附:当流体与多孔固体接触时, 流体中某一组分或多个组分在固体表面处产生积蓄, 此现象称为吸附。

吸附也指物质(主要是固体物质)表面吸住周围介质(液体或气体)中的分子或离子现象[1,2]。

实际上,人们很早就发现并利用了吸附现象,如生活中用木炭脱湿和除臭等。

随着新型吸附剂的开发及吸附分离工艺条件等方面的研究,吸附分离过程显示出节能、产品纯度高、可除去痕量物质、操作温度低等突出特点,使这一过程在化工、医药、食品、轻工、环保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1)气体或液体的脱水及深度干燥,如将乙烯气体中的水分脱到痕量,再聚合。

(2)气体或溶液的脱臭、脱色及溶剂蒸气的回收,如在喷漆工业中,常有大量的有机溶剂逸出,采用活性炭处理排放的气体,既减少环境的污染,又可回收有价值的溶剂。

(3)气体中痕量物质的吸附分离,如纯氮、纯氧的制取。

(4)分离某些精馏难以分离的物系,如烷烃、烯烃、芳香烃馏分的分离。

(5)废气和废水的处理,如从高炉废气中回收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从炼厂废水中脱除酚等有害物质。

1.1吸附吸附属于一种传质过程,物质内部的分子和周围分子有互相吸引的引力,但物质表面的分子,其中相对物质外部的作用力没有充分发挥,所以液体或固体物质的表面可以吸附其他的液体或气体,尤其是表面面积很大的情况下,这种吸附力能产生很大的作用,所以工业上经常利用大面积的物质进行吸附,如活性炭、水膜等。

当液体或气体混合物与吸附剂长时间充分接触后,系统达到平衡,吸附质的平衡吸附量(单位质量吸附剂在达到吸附平衡时所吸附的吸附质量),首先取决于吸附剂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同时与系统的温度和压力以及该组分和其他组分的浓度或分压有关。

工业催化-第2章-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工业催化-第2章-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类型III,微分吸附热随覆盖度增加呈对数下降。 此类吸附称为费兰德利希(Frundlich)吸附。
后两类吸附热皆随覆盖度变化,称为真实吸附。 多数实验结果是属于后两类或由后两类派生出来的。
吸附热随覆盖度的关系图示
产生真实吸附的原因
1、表面不均匀
表面各处的组成、结构和周围的环境不同, 并存在棱、边、角及各类缺陷等,引起各吸 附中心的能量不同,对吸附分子的作用力不 同。
被吸附的气体称为吸附质。 吸附气体的固体称为吸附剂。 吸附质在固体表面上吸附后存在的状态
称为吸附态。
吸附作用几个关键概念
通常吸附是发生在固体表面的局部位置,这样 的位置称为吸附中心或吸附位。
吸附中心与吸附态共同构成表面吸附络合物。 当固体表面上的气体浓度由于吸附而增加,称
为吸附过程。 气体浓度在表面上减少的过程,则称为脱附过
相互作用或与气相分子作用进行化学反 应; (4)反应产物自催化剂内表面脱附; (5)反应产物离开催化剂表面向催化剂 周围的介质扩散。 上述步骤中的第(1)和(5)为反应物、产物 的扩散过程。(2)、 (3) 、(4)三步属于表 面进行的化学过程。
扩散与多相催化反应
扩散的类型
容积扩散:在孔径大于100 nm的大孔中的扩
吸附热的取号: 吸附是放热过程,但是习惯把吸附热都取成正值。
固体在等温、等压下吸附气体是一个自发过程, ΔG<0,气体从三维运动变成吸附态的二维运动,熵 减少, ΔS<0,ΔH=ΔG+TΔS, ΔH<0。
吸附热的分类
积分吸附热
等温条件下,一定量的固体吸附一定量的气体 所放出的热,用Q表示。积分吸附热实际上是各种不 同覆盖度下吸附热的平均值。显然覆盖度低时的吸 附热大。常用于区分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工业催化第三章 吸附作用与催化

工业催化第三章 吸附作用与催化
2013-8-3 工业催化 第三章 35
二、多相催化反应过程
多相催化反应过程的步骤:

①气体(液体)中反应物扩散到固体催化剂孔中
②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位上发生化学吸 附作用
③吸附态反应物分子在活性位上发生化学反应形 成吸附态产物分子

2013-8-3
工业催化 第三章
36

④产物分子从催化剂表面脱附 ⑤产物固体催化剂扩散到气体(液体)中

材料特点: ① 具有离子键特征 ② 熔点高且硬度大
2013-8-3
工业催化 第三章
32
六、体相和表相结构的不完整性
对于符合各种空间群对称的原子周期排布来说, 可能还存在其他类型的偏理想的情况。

点缺陷是仅影响附近原子的一种定位的不完整性。
Schottky型点缺陷用晶体中阴离子/或阳离子的空 缺表示;
18
3. 晶体对称性 晶体结构在晶体的外形以及其他宏观表现中还反 映了晶体结构的对称性。

晶体的理想外形或其结构都是对称图象。这类图 象都能经过不改变其中任何两点间距离的操作后复 原。



对称操作:平移、旋转、反映和倒反。
能使一个图象复原的全部不等同操作,形成一个 对称操作群。
2013-8-3 工业催化 第三章 19

2013-8-3
工业催化 第三章
47

表面反应的成功进行,要求原子态吸附氢和氮 的化学吸附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 太强则不利于它们在催化剂表面上的迁移、接 触;太弱则会在进行表面反应之前脱附流失。 一般关联催化反应速率与吸附强度的曲线,呈 现“火山型”。


2013-8-3
工业催化 第三章

第三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第三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2、溢流效应(spillover effect)
研究方法:化学吸附态的研究已成为多相催化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 用于这方面的实验方法有:红外光谱(IR) 、电子光谱、光电子能谱 (XPS)、固态核磁共振(MAS NMR)以及质谱(MS)技术等。
化学吸附种类
• 解离吸附、缔合吸附 • 解离吸附: • 催化剂表面上许多分子在化学吸附时都会产生化学键的断 裂,因为这些分子的化学键不断裂就不能与催化剂表面吸 附中心进行电子的转移或共享。分子以这种方式进行化学 吸附,称为解离吸附。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区别
物理吸附 吸附力 范德华力 吸附层 单层或多层 选择性 无 热效应 较小,近于 液化热 吸附速度 较快,不受 温度影响, 不需活化能
化学吸附 化学键力 单层 有 较大, 近于化学反应热 较慢,温度升高, 速度加快,需活化能
二、吸附态和吸附化学键
吸附粒子状态:解离与非解离(缔合) 吸附中心状态:单点与多点 相互作用:电子流向与化学键类型 吸附态的多样性:同一种物质在同一固体表面吸附可随条 件不同呈现不同的吸附态。吸附态不同,使催化最终产物 不同 化学吸附态:是指分子或原子在固体催化剂表面进行化学吸 附时的化学状态、电子结构及几何构型。化学吸附态及化学 吸附物种的确定是多相催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反应物由气体主体向催化剂外表面扩散;
反应物
催化剂外表面
( 1 ) 外扩散
(2) 反应物由外表面向催化剂内表面扩散;
催化剂外表面
催化剂内表面
( 2 ) 内扩散
(3) 反应物吸附在表面上;
催化剂内表面
表面
( 3 ) 吸附
(4) 反应物在表面上进行反应,生成产物;
催化反应若为表面过程控制 (动力学控制)时,从改善 催化剂组成和微观结构入手 ,可以有效地提高催化效率 。动力学控制对反应操作条 件也十分敏感。特别是反应 温度和压力对催化反应的影 响比对扩散过程的影响大的 多。

吸附在多相催化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吸附在多相催化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以 Al 2O3 为例, Al 2O3 晶体常以铝的羟 基化物脱水得到,结构为:
L 酸中心很容易吸水变为 B 酸中心:
表面两个 OH-脱水后,就露出一个 Al 3+ 离子和一个 O2-离子。 Al 3+ 离子为配位不饱 和, 可再吸收电子对, 因而是一种 L 酸中心。 由此可见, 氧化铝表面上具有可供反应 物吸附的 L 酸中心和 B 酸中心,同时还有 碱中心,能形成酸碱的协和催化反应。 2.2 半导体催化的化学吸附 半导体催化剂是一类应用很广的催化 剂, 主要用于无极化工的氧化和石油化工的 氧化脱氢反应上。 这种催化剂可以分为如下 三类: 第一类,P 型半导体:Cu2O; 第二类, 本征半导体: CuO, MgO, CaO; 第三类,n 型半导体: AlCO3, ZnO, Fe2O3。 本征半导体的原子与原子间组成共价 键,是价饱和状态。价电子填充于满带中, 每个能级有两个配对电子, 低温下导带中没 有价电子。 这种半导体导电时要依靠温度激 发,把少量价电子由满带激发到导带(空带) 中,导带中得到自由电子,这自由电子的导 电就叫做电子导电。 同时满带放走了部分价 电子后,由本来的电中性变为带正电, 。形 成所谓 “ 正空穴 ” ,正穴的移动也能产生电 流, 称为正穴导电。 电子导电又叫 n 型导电, 空穴导电又叫 p 型导电。 可见本征半导体的 导电,同时存在 n 型导电与 p 型导电。 另两种半导体。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大都属于这种类型。这些氧化物,如果按正 常分子式的化学计量比组成, 而且金属与非 金属元素,按照一定秩序排列,毫无缺损,
ra f ( A )
(C) 与吸附活化能成指数关系。占有高 于吸附吸附活化能 Ea 的那些分子才能被吸 附,它们 在全 部气体 分子中 所占 分率为 EXP(-Ea/RT)(有效分率)

第二部分 多相催化反应基础-吸附过程

第二部分 多相催化反应基础-吸附过程

例如,由 13个原子构成的颗粒,既可能形成十四面体,也可 能形成二十面休,而实际上生成非常小的金属颗粒时,总是 形成表面能较小的二十面体。制备Ag的蒸发薄膜的初期(颗粒 很小时)就观察到这一事实。 一般情况下,表面上不同晶面的最终比例取决于晶体长大的 动力学(包括凝聚、扩散、化学反应等过程),而它受外部条件 (包括温度、压力、晶体生长时所处的环境气氛等)影响很大。 所以,固体的表面情况不仅决定于它的化学性质,也和它的 制备方法有关。 实际使用的金属催化剂一般多晶的,即它们由许许多多小的 微晶组成,这些微晶无规律地排列、因此暴露的晶面是各种 各样的。
每个晶格点在体相的配位数是12,而致密的(010)晶面的配位 不饱和数为 4,较稀疏的(110)晶面的配位不饱和数为 5。暴露 晶面为(010)晶面时,表面能低。
表:CO在单晶Pd不同晶面上的吸附热
晶体表面稳定的晶面有以下两个持点:


单位面积上未满足的键的数目(最近邻的不足数)小; 电中性(例如,相反符号电荷的离子按照棋盘的形式排列 )。
晶体在外形上表现为一定形状的几何多面体.组成此种多而体
的晶面的形成取决于结晶惯态和暴露晶面的晶面指数。影响不
同晶面暴露的比例的因素有二个,即热力学和动力学。若晶体 是在它结晶速度很快的条件下长大,则最终状态受热力学制约,
即受最小表面能的要求的制约,晶体表面将形成致密充填的晶
面,因为这样的晶面表面能低。以立方面心晶格为例。在具有 立方面心晶格的 Pd单晶的低指数晶面上进行 CO吸附热的测定, 结果如表所示。 可见,末配位数少的表面能低。
当键是共价的,配位体的数目和位置由中心原子的轨道的杂化决定;当键是
离子的,则配位体的数目和位置由离子的半径决定。常常可将固体看作是由 这样的配位多面体组成。这时,可以用分子式表示其化学组成,也可以用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 H
( N)
*
H
+
*
+
*
条件:N和H的化学吸附适中 太强不利于吸附物种的表面迁移、接触 太弱则会在进行反应之前脱附流失 催化反应速率与吸附强度的关系曲线—“火山型” (Volcano curve)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产物的脱附
脱附与吸附遵循相同的规律 反应物和产物均有吸附与脱附 产物: 容易脱附 吸附太强,占据活性中心----催化剂的毒物 及时脱附以免进一步反应生成副产物
DB T /P 1 D B 3
3 2
第二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三、内扩散与内扩散系数DI
1、扩散方式
(2)努森(Knudsen)扩散 多孔固体介质的孔径≤100nm 孔径尺寸 < 分子平均自由程 分子间碰撞几率 < 分子与孔道壁的碰撞几率 扩散阻力主要为分子与孔道壁的碰撞。
2 r 扩散系数: Dk 3
吸附等温线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吸附等温式
•简单的Langmuir吸附等温式
•解离吸附的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竞争吸附的Langmuir吸附等温式 •非理想的吸附等温式
•Brunaer-Emmett-Teller吸附等温式---BET公式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一、简单的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小(8~20kJ/mol) 大(40~800kJ/mol) 低 高 范德华力 化学键 无需活化能,快 需活化能,慢 无,可逆 有,不可逆 多层 单层 仅有位移 有新的峰出现 遵循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规律
第二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吸附物种的表面反应
表面反应过程: 表面化学物种化学活性物种表面迁移化学反应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第二节 吸附等温线
吸附等温线: 定量描述固体催化剂(吸附剂)对气态反应物 (吸附质)的吸附能力的曲线,是多相催化反应动力 学研究的基础。
吸附等温式: 对于给定的物系,在温度恒定和达到吸附平衡的 条件下,吸附量与压力的关系称为吸附等温式或吸附 平衡式,绘制成的曲线称为吸附等温线。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解吸或者脱附
第二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第一节 多相催化的反应步骤
(1)反应物分子从气流中向催 化剂表面和孔内扩散 (2)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内表 面 上吸附
(3)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
剂 表面上相互作用进行化学
反应
(4)反应产物自催化剂内表面 脱 附 多相催化反应过程中各步骤的示意图 (5)反应产物在孔内扩散并扩
工业催化
多媒体讲义
第二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第二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第二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工业上采用的催化过程绝大多数是多相催化过程。
吸附:固体表面与气体或液体间的一种 相互作用。也就是催化剂能使气体或者 液体中一分子吸在其表面或由于催化剂 表面的价(或者配位)不饱和性,催化 剂能使反应物分子结合在其表面的某些 位臵。
DK T
1 2
r
第二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三、内扩散与内扩散系数DI
1、扩散方式
(3)构型扩散 沸石微孔尺寸与扩散分子尺寸接近,分子尺寸的微小变 化可使扩散系数显著改变。 扩散阻力与分子形状、临界尺寸、分子与孔壁的相互作 用、分子的旋转和扭转等多种因素有关。
第二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固体介质孔径尺寸与扩散系数的关系
Hale Waihona Puke D( E ch cS )通量:反应物分子通过滞留层的通量。 DE---外扩散系数 Ch---气流层中反应物浓度 CS---催化剂颗粒外表面处的反应物浓度
另:通量正比于反应物 浓度梯度,同时 DE与流 体的流过,催化剂颗粒, 及传递介质的密度黏度 有关。
第二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二、外扩散与外扩散系数
脱 ka 吸 脱
ka P(1 ) ka
本征反应速率

表示催化剂内表面利用的程度
第二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五、反应物分子的化学吸附
化学吸附是反应物分子活化的关键一步,反应物分子与 催化活性表面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化学物种 — 反应活性物种 (active species),先物理吸附,后化学吸附
吸附热 吸附温度 作用力 吸附和脱附速度 选择性 吸附层 吸附态光谱
1—常规扩散;2—克努森扩散;3—构形扩散
第二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四、催化剂效率的表征
有效扩散系数:
Deff
D P


P
D
--平均扩散系数 ---孔隙率,0.3~0.8 ---孔道的形状因子,3~4
DB DK D DB DK
有效因子: 表观反应速率 , (0 1)
第二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一、多相催化反应过程—化学动力学过程
A
B
① A ② A* ③ B* ④

B
多相催化反应中的吸附、表面反应和脱附过程
第二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二、外扩散与外扩散系数
• 扩散阻力:催化剂颗粒周围的滞流层 •扩散动力:催化剂颗粒外表面和气流层之间的浓度梯度 Fick定率:通量
• 流体与催化剂颗粒之间的物质传递 ---传质因子与Reynold 准数的关系:
j D 1.66(Re)
0.51
, Re 190 , Re 190
j D 0.98(Re)
0.41
外扩散速率的大小与流体的流速、催化剂颗粒粒径及 传质介质的密度、粘度等有关。
第二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三、内扩散与内扩散系数DI
•扩散动力:催化剂颗粒外表面和孔内之间的浓度梯度 Fick定率:
通量 D ( I cS cI )
DI---内扩散系数 CI---催化剂颗粒孔内的反应物浓度 CS---催化剂颗粒外表面处的反应物浓度
第二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三、内扩散与内扩散系数DI
1、扩散方式
(1)常规扩散(容积扩散) 多孔固体介质的孔径≥100nm 孔径尺寸大小 > 分子平均自由程 分子间碰撞几率 > 分子与孔道壁的碰撞几率 扩散阻力主要为分子之间的碰撞。 扩散系数:
简单的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理想的化学吸附模型,类似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对物态 P-V-T方程的作用。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一、简单的Langmuir吸附等温式
假定:吸附剂表面均匀 吸附的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 每个吸附分子占据一个吸附位,单分子层吸附 Langmuir吸附等温式:
吸 ka P(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