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861物理化学
第四章 相平衡热力学第二定律重庆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 相平衡热力学第二定律重庆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答案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35ac70b269dc5022aaea005d.png)
第四章 相平衡4-1、指出下列各种体系侧独立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数(1) 解:因为没有化学反应,也没有浓度得限制,所以独立组分数K =2(NaCL 和水);相数Φ=2(固相NaCL 和液相NaCL 溶液);因为是在指定得压力下,所以自由度f =K -Φ+1=2-2+1=1。
(2) 解:因为有化学反应,所以独立组分数K =3-1=2;相数Φ=3(两种固体和气体);自由度f =K -Φ+2=2-3+2=1。
(3) 解:因为有化学反应,而NH 3和H 2S 是任意量的,故没有浓度限制,所以独立组分数K =3-1=2;相数Φ=2(一种固体和气体);自由度f =K -Φ+2=2-2+2=2。
(4) 解:因为有化学反应和浓度限制(NH 4HS 部分分解),所以独立组分数-=3-1-1=1;相数Φ=2(一种固体和气体);自由度f =K -Φ+2=1-2+2=1。
(5) 解:独立组分数K =2;相数Φ=2(两种溶液);因为在指定的压力下,所以自由度f =K -Φ+1=1(6) 解:因为没有化学反应,所以独立组分数K =2;相数Φ=2(一种溶液和一种气体);因为是在指定的温度下,所以独立自由度f =K -Φ+1=14-2、右图为CO 2的平衡相图示意图,试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解:(1) 从相图可以看出在0℃时液化至少需要加3458 kPa 。
(2)为把汽化热移走,温度必须下降到-56.6℃以下。
(3)78.5℃可使固体CO2不经液化而直接升华。
题4-2图4-3、解:由题中的公式可得d ㏑p/dT =[14.323T -2-0.539/(2.303T)-0.009×10-3]×2.303 (1) 再由公式:2ln RTH dT p d m vap ∆= (2) 由式(1)、(2)可得蒸发热: △vap Hm =[14.323T -2-0.539/(2.303T)-0.009×10-3]×2.303RT 2 (3) 把温度带入公式可得:△vap Hm=106.01KJ/mol根据基尔霍夫定律:︒︒∆=⎥⎥⎦⎤⎢⎢⎣⎡∂∆∂p C T H )( … (4) ∴△C p =(-0.539T/2.303-0.009×10-3×2T)×R … (5) 把温度带入式(5)可得热熔差:△C p =-7.694J.mol -1K -14-4、解:V T H dT dp ∆∆=,两边进行定积分得:△=P VH ∆∆12T T Ln △=P mg/s=4104490-⨯=1.225×106Pa , V H ∆∆ =12311104.334ρρ-⨯=-3.01×1094kJ ·kg -1·m -3T1=273K, ∴T2=272K,温度要低于零下1度4-5、解:由已知条件:T 1=398.15K , P 1=101.325Kpa , P 2=233KPa再由公式: ⎪⎪⎭⎫ ⎝⎛-∆=211211ln T T R H p p m vap 得T 2=399K 此时水得沸点:t=299℃4-6、解:△=P V H ∆∆12T T Ln ,△=P =gh ρ10×9.8×14.6×103=1430.8×103Pa ∴T2=247.32K4-7、解:(2) 从图中作垂线可知泡点温度为110.2℃(3) 从图中作垂线可知露点温度为112.8℃(4) 经过105.0︒C 点作平行线,可知组成为y B =0.417, x B =0.544(5) 此体系中X B =0.769,由杆杆规则可得w (g )×(X B -y B )= w (l )×(x B -X B )而w (g)+w (l)= 39kg ,∴w (g )=12.31kg, w (l )=26.69kg (6) 从理论上说应该降低醋酸溶液得温度4-8解:线abc是三相平衡线,此时的相数为3,独立组分数为2,自由度为0区域1:熔液,此时的相数为2,独立组分数为2,自由度为1区域2:熔液和固体Pb,相数为3,自由度为2区域3:熔液和固体Sb,相数为3,自由度为2区域4:固体Pb和固体Sb,相数为2,自由度为14-9、解:从图中可以知道,这是形成稳定化合物体系。
可靠性名词解释
![可靠性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718110716fc700abb68fc2d.png)
I C S 2 7 . 1 0 0F 2 0备案号:1 3 6 0 7 - 2 0 0 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 L / T 8 6 1 — 2 0 0 4电力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B a s i c v o c a b u l a r y o f e l e c t r ic p o w e r r e l i a b i l i t y(IEC60050—191:1990,NEQ;IEC60050—191,Amend 1—1999 and Amend 2—2002,NEQ;IEEE Std.859,NEQ;IEEE Std.1366—1998,Part4,NEQ)2 0 0 4 - 03 - 0 9 发布 2004-06-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DL / T 861 — 2004II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基本概念 (1)3 特性 (2)4 事件与状态 (3)5 维修 (6)6 时间概念 (8)7 特征量 (12)8 设计与分析 (15)9 电力系统可靠性通用术语 (19)10 发电系统可靠性 (27)11 输电系统可靠性 (29)12 供电系统可靠性 (34)13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 (38)14 电力系统可靠性经济分析 (39)参考文献 (41)索引 (42)DL/T 861 — 2004III前言本标准规定了电力可靠性领域有关的基本名词、术语及定义。
本标准主要参考了以下标准:GB/T 3187 可靠性、维修性术语IEC 60050-191 (所有部分) 国际电工术语第191 部分可靠性和服务质量IEC 60050-191 国际电工术语第191 部分修订版1 1999;IEEE Std 859 (所有部分) 输电设施停运事故和停运状态统计报告的标准术语。
IEEE Std 1366-1998 (第4 部分可靠性指标) 配电系统可靠性指标试用导则。
化学类高校考研参考书目汇总——物理化学
![化学类高校考研参考书目汇总——物理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25ac6b62af1ffc4ffe47ac9b.png)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
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化学化工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光电信息学院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分科所、化学所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南昌大学理学院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湖北大学材料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生命科学院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化工与环境学院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2010年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理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2007年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科院研究生院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化工学院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工学院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热能工程、化学工程、应用化学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子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化学专业各校考试科目汇总
![化学专业各校考试科目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098da3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1.png)
分子化学
成
配位化学
有机化学(一)
综合化学 有机合成
物理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一)/高 聚合物结构表征/有机合
分子化学
成
二级学科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
有机合成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化学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高分子化学
与物理
化学生物学 化学(方
向:01-03) 化学(方
源材料 分析化学/物 二级学科 理化学/环境 化学/食品安 全与药物化
学
有机化学
无机化学(A) 物理化学
二级学科 材料化学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含结构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高分子物 理及化学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高分子物 理及化学
专业知识综合(物化) 专业知识综合(分析) 专业知识综合(有机) 专业知识综合(物化)
化学与生物 工程学院
化学与化工 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与环境
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学
院 环境与化学
工程学院 六盘水师范 学院联合培
养项目
化工学院 (主校区)
招生方式 专业名称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复试科目
一级学科 化学
无机化学
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 化学综合
化学(方
向:01无机
化学/04物理 化学)
化学(方
一级学科
向:02分析 化学)
学 哈尔滨师范大
学 海南师范大学
化学系
高分子科学 系
生物医学研 究院
化学化工学 院
化学与药学 学院
化学与化工 学院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电子教案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ae1a8980eb6294dc886c13.png)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物理化学》教学大纲开课单位: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教研室学分:3 总学时:48H(理论教学48学时)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方式:考试基本面向:生物工程专业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物理化学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人手,来探求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
物理化学研究化学变化、相变化及其它有关的物理变化的基本原理,是材料学院和生物工程学院一门必修的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方法,同时还应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进一步训练,增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方法的训练应贯彻在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特别是要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学会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科学方法。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启发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和学习热情,介绍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理解热力学状态函数的性质和应用,理解热力学三大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
3、理解溶液和相平衡原理及应用。
4、应用热力学定律,理解化学平衡的原理及应用。
5、理解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6、理解表面现象的性质及特点。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属理论课、基础课性质,它的目的是为后继课程打好基础,化工原理》、《现代分析检测技术》、《生物化学》、《生化工程》、《生化分离工程》等将应用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及知识。
四、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绪论介绍物理化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结合实例说明物理化学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积极性。
第一章气体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了解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掌握道尔顿分压定律和阿马格分体积定律条件及其应用。
了解真实气体pVT行为对理想气体行为的偏差。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解下列热力学基本概念:环境和系统,状态函数,途径和过程,热和功,平衡状态。
理解并掌握热力学第一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
明确热力学能、焓、标准生成焓、标准燃烧焓、标准反应焓、热容的定义并会应用。
重庆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答案第八章
![重庆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答案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5e5b487ac850ad02df80412f.png)
第八章8-1、在293.15K及101.325kPa下,把半径为1×10–3m的汞滴分散成半径为1×10-9m的小汞滴,试求此过程系统的表面吉布斯函数变。
已知293.15K汞的表面张力为0.470N·m–1。
解:8-2、293.15K时,乙醚–水、乙醚–汞及水–汞的界面张力分别为0.0107、0.379及0.375N·m–1,若在乙醚与汞的界面上滴一滴水,试求其润湿角。
解:根据杨氏方程即润湿角为8-3、293.15K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337kPa,密度为998.3kg·m–3,表面张力为72.75×10–3N·m–1,试求半径为10–9m的小水滴在293.15K时的饱和蒸气压为若干?解:对于小液滴利用开尔文公式8-4、已知100℃时水的表面张力,,试计算在101325Pa下,在水中产生半径为5×10–7m的水蒸气泡所需的温度。
解:由拉普拉斯方程根据克劳休斯-克拉贝龙方程T r=411K8-5、在20℃,将半径,完全被水润湿的毛细管插入水中,试求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
解:根据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高度公式8-6、在正常沸点时,水中含有直径为0.01mm的空气泡,问需过热多少度才能使这样的水开始沸腾?已知水在100℃时的表面张力为0.0589N·m–1,摩尔汽化焓。
解:由拉普拉斯方程根据克劳休斯-克拉贝龙方程T r=379.19K△t=T r-373.15=379.19-373.15=6℃8-7、2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7N·m–1,水银的表面张力为0.483N·m–1,水银和水的界面张力为0.415N·m–1。
请分别用角及铺展系数s的计算结果判断:(1) 水能否在水银表面上铺展?(2) 水银能否在水面上铺展?解:1) 根据杨氏方程水能否在水银表面上铺2) 根据铺展系数s的定义所以不能在水面上铺展8-8、已知在273.15K时,用活性炭吸附CHCl3,其饱和吸附量为93.8dm3·kg–1,若CHCl3的分压力为13.375kPa,其平衡吸附量为82.5dm3·kg–1。
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热力学第二定律重庆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热力学第二定律重庆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答案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dd8333f1f90f76c661371a5d.png)
第七章7-1、证明对于二级反应,当反应物的原始浓度相同时,作用掉3/4原始反应物所需时间等于此反应半衰期的三倍. 证明:对于二级反应000][3)14311(][1)111(][1A k A k A k t ααθαθ=--=--= 02/1][1A k t α=2/13t t =∴θ7-2、反应A 2+B 2→2AB 若为基元反应,速率方程应当怎样?只根据速率方程能否确定是否基元反应? 解:速率方程为]][[22B A k r =只根据速率方程不能确定是基元反应。
例如: H 2+I 2=2HI 的速率方程为 ]][[22I H k r =,但H 2+I 2=2HI 的反应并不是基元反应。
所以只跟据速率 方程不能确定是基元反应。
7-3、试证明一级反应在其原始反应物的转化率从0→50%,50→75%及75→87.5%所需的每段反应时间都等于ln2/k 。
解:对于一级反应:0→50%的时间: k t 2ln 1=50→75%的时间:k k k t 2ln 2ln 4311ln 1=--= 75→87.5%的时间:k k k t 2ln 4311ln 18711ln 1=---= 7-4、反应(CH 3)2CHN=NCH(CH 3)2(g) →N 2(g)+C 6H 12(g)为一级反应。
若反应在恒容反应器中进行,则体系的压力逐渐增大。
假设t =0时,(CH 3)2CHN=NCH(CH 3)2(g)的压力为P i ,此时没有产物。
在t =t 时,反应体系的压力为P 。
证明k =1/t ln[P i /(2P i –P )]解:设(CH 3)2CHN=NCH(CH 3)2(g) , N 2(g), C 6H 12(g)分别为A, B, C A → B + Ct=0 P A,0 0 0 t=t P A,0-P B P B P c =P B 系统总压力 P= P A,0-P B +(P B+ P B )= P A,0+P B 反应物A 的分压P A = P A,0-P B = P A,0-(P- P A,0)=2P A,0-P一级反应⎪⎪⎭⎫⎝⎛-=⎪⎪⎭⎫ ⎝⎛=P P P t P P t k i i A A 2ln 110, 7-5、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为什么增大?从阿仑尼乌斯公式和碰撞理论来解释。
重庆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重庆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654b538bf524ccbff1218485.png)
101思想政治理论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201英语一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204英语二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211翻译硕士英语参见有关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编制的考试大纲240自命题俄语《大学俄语简明教程》张宝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41自命题法语《法语》(1—3册),马晓宏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
242自命题日语《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级(上册前10课),人民教育出版社;《新世纪日本语教程》(自学用),清华大学外语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01数学一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302数学二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303数学三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331社会工作原理1.《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2.《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3.《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中国社会出版社,2018年333教育综合1.《教育学基础》(第三版)十二所师大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3.《外国教育史》(第二版)张斌贤,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4.《教育心理学》(第三版)张大均,人教社,2015年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高等教育出版社339农业知识综合一1.《植物学》强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遗传学》刘祖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3.《植物生理学》(第六版)潘瑞炽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
340农业知识综合二1.《动物营养学》杨凤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年。
2.《饲料学》王成章、王恬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3.《动物繁殖学》(第四版)中国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1.《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谭华山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陈宗道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物理化学排名
![物理化学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88d84820aaea998fcc220e03.png)
070304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是以物理的原理和实验技术为基础,研究化学体系的性质和行为,发现并建立化学体系中特殊规律的学科。
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物理化学与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在内容上存在着难以准确划分的界限,从而不断地产生新的分支学科,例如物理有机化学、生物物理化学、化学物理等。
物理化学还与许多非化学的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冶金学中的物理冶金实际上就是金属物理化学。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 北京大学A+2 吉林大学A+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4 复旦大学A+5 浙江大学 A+北京大学:http:/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23吉林大学:http:/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543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http:/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6604复旦大学:http:/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6832有该专业的部分院校分数一览(A+、A、B+、B各选部分代表院校)。
2008年录取分数线: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物理化学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全国统考科目-- 物理化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物理化学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物理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物理化学南开大学--化学学院--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理学院-- 物理化学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物理化学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 物理化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物理化学天津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物理化学河北大学--化学学院-- 物理化学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物理化学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煤化所、精细所-- 物理化学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物理化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物理化学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大连理工大学--高科技研究院-- 物理化学东北大学--理学院-- 物理化学辽宁大学--化学院-- 物理化学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物理化学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物理化学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 物理化学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物理化学延边大学--理学院-- 物理化学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物理化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 物理化学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物理化学复旦大学--化学系-- 物理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物理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材院化学物理系-- 物理化学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物理化学复旦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物理化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理化学院-- 物理化学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物理化学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物理化学齐齐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物理化学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物理化学同济大学--化学系-- 物理化学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物理化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化学系-- 物理化学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物理化学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物理化学厦门大学--化学系-- 物理化学华南理工大学--化学科学学院-- 物理化学华南师范大学--化学-- 物理化学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物理化学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物理化学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工学院-- 物理化学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物理化学郑州大学--化学系-- 物理化学湖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物理化学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 物理化学武汉科技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物理化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理学院-- 物理化学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物理化学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物理化学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湘潭大学--化学学院-- 物理化学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南昌大学--理学院-- 物理化学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青岛科技大学--化学院-- 物理化学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科学学院-- 物理化学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物理化学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物理化学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物理化学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西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专业列表-- 物理化学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贵州大学--理学院-- 物理化学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物理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物理化学西北大学--化学系-- 物理化学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 物理化学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物理化学东南大学--化学化工系-- 物理化学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物理化学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南京农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物理化学南京艺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苏州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物理化学中国矿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物理化学宁波大学--材化学院-- 物理化学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物理化学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物理化学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物理化学。
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参考书目
![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1f4a30b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8.png)
重庆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参考书目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政治经济学》曾国平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邓小平理论》贺荣伟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242 俄语(二外)《大学俄语简明教程》(第二外语用)张宝钤 钱晓慧 高教出版社243 日语(二外)《标准日本语》(新版)初级1、2册,中级第1册(前15课)人民教育出版社244 德语(二外)《德语》(上下)吴永岸华宗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45 法语(二外)《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孙辉331 社会工作原理1、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关信平主编,《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赵泽洪:《现代社会学》第2版重庆大学出版社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陈力丹、王辰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新闻学导论》李良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338生物化学此科目为全国统考科目,建议参考王镜岩主编《生物化学》(第3版)等进行复习346 体育综合《学校体育学》李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运动训练学》田麦久编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年《运动生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院校通用教材)2002年9月354 汉语基础《现代汉语》(增订本)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357 英语翻译基础《实用翻译教程》(第3版)冯庆华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年2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3册)张培基译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廖七一等编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西方翻译理论精选》申雨平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4月;《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李长栓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年6月。
重庆大学物理化学_第4章_热力学第二第三定律
![重庆大学物理化学_第4章_热力学第二第三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1d5232de83d049649b66589a.png)
现将两热机同置于两个热源之间,让热机I从高温热源吸热 Q(h),做功W(I),并放热 QI(C) 给低温热源。随后从 W (I)中取出W(R)驱动R反转。这样,R从低温热源吸热Q (C)并将Q(h)传给高温热源。
Th Tc
CV
,m
dT
环境对体系所作的功如DA曲线下的面积所示。
整个循环:
U 0
Q Qh Qc
Qh 是体系从高温热源所吸的热,为正值, Qc 是体系放给低温热源的热,为负值。
W W1 W3 (W2和W4对消)
即ABCD曲线所围面积为 热机所作的功。
•根据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式
过程2:
3.5 Clausius 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
•Clausius 不等式 •熵增加原理 •Clausius 不等式的意义
Clausius 不等式
设温度相同的两个高、低温热源间有一个可逆
机和一个不可逆机。
则:
IR
Qh Qc Qh
1
Qc Qh
根据卡诺定理: IR R
R
Th Tc Th
3.1 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
例如: (1) 水往低处流;(有势差存在) (2) 气体向真空膨胀;(有压力差存在) (3)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入低温物体;(有温差存在) (4) 浓度不等的溶液混合均匀;(存在着浓差) (5) 锌片与硫酸铜的置换反应等,(存在着化学势差)
它们的逆过程都不能自动进行。当借助外力,体系恢复 原状后,会给环境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后果不可消 除)
从而使众多小卡诺循环的总效应与任意可逆 循环的封闭曲线相当,所以任意可逆循环的热温 商的加和等于零,或它的环程积分等于零。
重庆师范大学2019年考研初试参考书
![重庆师范大学2019年考研初试参考书](https://img.taocdn.com/s3/m/308139387cd184254b3535c9.png)
101思想政治理论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201英语一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204英语二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211翻译硕士英语参见有关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编制的考试大纲240自命题俄语《大学俄语简明教程》张宝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41自命题法语《法语》(1—3册),马晓宏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
242自命题日语《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级(上册前10课),人民教育出版社;《新世纪日本语教程》(自学用),清华大学外语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01数学一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302数学二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303数学三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331社会工作原理1.《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2.《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3.《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中国社会出版社,2018年333教育综合1.《教育学基础》(第三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2.《中国教育史》孙培清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外国教育史》(第二版)张斌贤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4.《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高等教育出版社339农业知识综合一1.《植物学》强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遗传学》刘祖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3.《植物生理学》(第六版)潘瑞炽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
340农业知识综合二1.《动物营养学》杨凤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年。
2.《饲料学》王成章、王恬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3.《动物繁殖学》(第四版)中国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1.《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谭华山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陈宗道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物理化学课件(重庆大学)物理化学习题.docx
![物理化学课件(重庆大学)物理化学习题.docx](https://img.taocdn.com/s3/m/995e6209172ded630a1cb679.png)
练习11.指出下列各过程中,物系的AU、AH、AS、4 AG中何者为零?(1)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2)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3)理想气体由(/?!,?!)状态绝热可逆变化到血,互H犬态;(4)H2和C12在刚性绝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HC1;(5)0°C、//时,水结成冰的相变过程;(6)理想气体卡诺循环。
2.a mol A与b mol B的理想气体,分别处于(T,V,p A)与⑺匕/花)的状态,等温等容混合为⑺匕“)状态,那么△"、AH、AS、AA、AG何者大于零,小于零,等于零?3.一个刚性密闭绝热箱中,装有咼与Cb混合气体,温度为298K,今用光引发,使其化合为HCl(g),光能忽略,气体为理想气体,巳知A f/7^(HC1) = -94.56kJ mor1,试判断该过程中△{/、AW. AS、4 AG是大于零,小于零,还是等于零?4.在一绝热恒容箱内,有一绝热板将其分成两部分,隔板两边各有1 mol N2, 其状态分别为298K、泸与298K、10/,若以全部气体为体系,抽去隔板后,则Q、W、AU、AH、A5中,哪些为零?判断和改错5.P I V】Y=P2V2Y的关系式只能用于绝热可逆过程。
6.因为Q,W不是系统的性质,而与过程有关,所以热力学过程中(Q-W)的值也应由具体过程决定。
7.爛差AS就是过程的热温商。
&在孤立系统中发生的任何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9.可逆绝热过程必定是等嬌过程。
10.同一物质,当温度升高时,嫡值增大。
11.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12.爛增加的放热反应是自发反应。
13.孤立系统中的嫡值总是有增无减。
14.系统的混乱度越大,则其嬌值越大。
15.在标准压力及指定温度下,任何稳定单质的生成焙值为零。
16.在两个不同温度的热源之间工作的热机以卡诺热机的效率最大。
17.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外压,作绝热膨胀时,内能总是减小。
18.在绝热过程中,系统所作的功只由系统的始末态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