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的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商品性

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

商品买卖

大众文化通论

关系的消费行为;

2. 通俗性

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

3. 流行性

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

4. 娱乐性

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最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

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5. 依赖性

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

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6. 大众媒介性

即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大众媒介,通常包括机械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两大类。

7. 日常性

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

中进行的。

8. 类型性

编辑本段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

大众文化的和谐价值

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

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大众文化往往通过大众化媒体(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尽管这种文化暂时克服了人们在现实中的茫

然和孤独感以及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可能大大降低了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异化。

大众文化理论滋养的土壤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伴随高

科技生产而呈现纷繁的物质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现象,不是文化本身;文

化是精神产品,不是具体的物质。工业化生产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即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质,文化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高级需求,即精神提升和

美的建构,亦即人类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实现对人性的终极

关怀。大众文化的倡导者显然忽略了这个简单的事实。社会生产所追求的是

物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尽可能为人类提供纷繁复杂的消费构成。大众文

化的平面化、批量复制是以消解文化个性和创造性为目的的,物质追求的丰

富多样性与文化追求的简单标准化显然构成了一个人类生存的悖论。从某种

意义上说,西方大众文化思潮是一场反叛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运动。它是建

立在西方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进程,大众的自由

意识、思想解放达到某种高度之后产生的。

编辑本段

中国大众文化的崛起

立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它的发展壮大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积极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面貌,但也引发了多重社会效应和

多种不同的评价和议论,这促使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它的价值、效应及其发展

控制问题。

大众文化从实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一种市民文化。它一方面是同与其共时态的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相

互区别和对应的,另一方面也是同传统自然农业经济社会里的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有着一些原则差异的,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可以说是

其最主要的基本特征。

编辑本段

中国21世纪大众文化的主要发展方向

人文化发展方向

大众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享受、发展需要为

出发点、归

大众文化研究

宿点和最高价值目标的人文文化形态。纵观其发生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大众

文化自始至终都体现着一种人文本质和人文精神、蕴涵着一种人文目标和昭

示着人文价值理性。随着人类的物质文明的不断进化和主体意识的日益觉醒,大众文化作为人民自己的文化在21世纪将更加鲜明地凸现其人文本质、人

文理性和人文精神。体现和反映21世纪中国大众文化人文化发展方向的基

本内容和要求就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必须贴近大众文化生活、满足大众

文化需要、尊重大众文化权利、反映大众文化理想和提升大众文化人格。

科学化发展方向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决定生产力、文化力和综

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形态要跟上时代步伐、获得

持续发展动力,就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的科学知识、运用先进科学方法和整合

当代科学精神,从而使自身呈现出一种科学化发展方向。否则,就有可能是

虚妄和病态的,甚至有可能误入歧途。

国际化发展方向

21世纪是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世纪,每一个国家和民族要保持生机、活力和先进性,都必须与整个世界保持全面开放、充分交流状态,广泛、及

时地学习和吸收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与国际文化主潮流相接轨、与国际文

化新进展相协同。具体到最贴近百姓生活、最能影响民众精神的大众文化来说,它要有效地发挥引导大众追求、促进大众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样需要通

过广泛及时地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有益文化成果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内容和创新

其表现形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水准,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以高尚

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民族化发展方向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断,而是中国传统文

化的发展。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反映民族文化思想、体现民族文化风格、优化民族文化人格和展示民族文化精华,这是确立中华民族的国际文化

地位的基本要求和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最先进民族之林的基本方略,也应

当是21世纪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快餐”式大众文化是传媒低俗化的文化根源

2010年第14期

传媒低俗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播市场化、娱乐化蓬勃兴起的变异现象,主

要是指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放弃自身社会责任、片面迎合部分受众低级趣味和需要,如炒作

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注重感官刺激、渲染暴力色情等不良倾向。其主要表现:一是在内

容上以“窥私”姿态、猎奇心理观照世界,将凶杀、暴力、色情甚至是封建迷信、人类灾难等

信息还原、放大,将重点放在花边新闻、犯罪和暴力事件、公众人物隐私等方面,不仅“星、腥、性”等各种低俗场景出现在新闻媒体上,而且“冷血新闻”、“恶搞新闻”、“炒作新闻”频现;二是在表现形式上过分强调故事性、趣味性,标题设置极具煽情化,版面处理追求视觉

冲击,走新闻故事化、戏剧化的道路,感情因素和细节被大肆渲染,甚至以色情画面、挑逗性

动作和粗俗肉麻的语言来迎合低级趣味。

大众传播中低俗化现象的不断蔓延有其产生、发展和变异的过程,其实质是我国大众传播

媒介在走向市场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不良倾向。从文化学角度来看,目前“快餐”式大众文

化的兴起正是传媒低俗化现象形成的根源所在。

大众文化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概念,是指“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

通过现代传播媒介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的文化”。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