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教学内容
人教版必修四高一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总结
人教版必修四高一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总结
一、注音:
忤逆()汗涔涔()嗣位()提防()尸骸()吮吸()恁的()
楔子()谛听()枭首()窦娥()嗟怨()
半晌()忏悔()
甘霖()亢旱()昧心财()揩干()嫡亲()
慰藉()禀赋()
罪愆()勾当()赦免()蓦过()戕害()剑鞘()隅头()
昭告()规矩()刽子手()玉玺()雪茄()
绣闼()
二、多音字注音:
症结()宿怨()星宿()切齿()亲家()熨帖()
撇嘴()勒紧()伺机()埋怨()羊肚儿()花骨朵()
半身不遂()混水摸鱼()翘首()
三、成语填空:
前合后()走()无路()苗助长()才傲物()炙人口
委()求全()无音信言简意()繁文()节良()不齐
()而不舍沧海一()火中取()举()齐眉拾人牙()
如蚁附()()寡孤独莫()其妙望帝啼
()戴()立功
剑拔()张一衣()水张()失措一()而就立()见影
四、文学常识填空:
1、元曲包括和杂剧,元杂剧剧本
由、、组成。
元杂剧结构的基本形式是。
角色分工上,杂剧角色分、、、四类。
2、元曲四大家
是、、、。
他们对应的代表作品分别是《》、《》、《》、《》。
3、《雷雨》的作者是,中国现代剧作家,他还有其它代表作品
《》、《》、《》。
4、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国伟大诗人和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喜剧作品有《》
《》。
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讲学稿()必修四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年级:一学科:语文主备人:时间:2017 年 4 月25 日学习目标1、掌握文学常识;2、积累字音字形及词语学习重点1、掌握文学常识;2、积累字音字形及词语学习难点1、掌握文学常识;2、积累字音字形及词语学习过程及指导第一课《窦娥冤》一、字音字形窦(dòu)娥楔(xiē)子当垆(lú)未遂(suì)隅(yú)头盘缠(pān chan)绣闼(tà)兜(dōu)鳏(ɡuān)寡孤独鞴(bèi)阑珊(shān)䦶䦷(zhènɡ chuàn)惫(bèi)赖忤(wǔ)逆恓(xī)惶嗟(jiē)怨桃杌(wù)衔(xián)冤负屈抗(kànɡ)旱刽(ɡuì)子手埋(mán)怨盗跖(zhí) 杳(yáo)无音信披枷(jiā)带锁罪愆(qiān)苌(chánɡ)弘化碧古陌(mò)荒阡(qiān)二、成语1、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恐惧或不知所措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2、寥若星辰:稀少的好像早晨的星星。
3、燕侣莺俦(chóu):形容男女如燕莺般相携相伴。
4、沆(hàng)瀣(xié)一气:唐代崔瀣参加科举考试,考官崔沆取中了他。
于是当时就有人嘲笑说,“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后来泛指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5、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6、举案齐眉: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
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7、顺水推舟:比喻顺应情势说话办事。
8、前合后偃:意思是跌跌撞撞,站不稳。
9、杳无音信:一点消息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没有方式联系。
10、不明不暗:指事实真相被歪曲而不清楚。
也指既不公开,也不秘密。
11、浪荡乾坤: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三、文学常识1、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
中学语文(必修四)学问点梳理我有一个幻想字音部分:社稷(jì)庠序(xiáng xù)繁芜(wú)丛杂卓(zhuó)有成效拂(fú)去镣(liào)铐磐(pán)石赎(shú)罪后嗣(sì)猖獗(jué)白雪皑皑(ái)菁(jīng)华编纂(zuǎn)词语部分:社稷:“社”指神土,“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庠序:古代泛指学校。
缔造:创立,建立。
后嗣:指子孙。
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排下来。
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弃甲曳兵:丢掉盔甲,拖着武器。
形容战胜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五十步笑百步: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
比方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分。
豁然开朗:指忽然现出宽敞光明的境界。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足够、光明。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
指不深化钻研。
辄,就。
义愤填膺: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溢胸中。
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生气。
膺,胸。
安之若素:安稳相处,和平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安,安稳,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
休戚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
形容彼此的关系特别亲密。
息,呼吸时进出的气。
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喻,了解,明白。
大放厥词: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
现用来指大发争论。
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
付之一炬:一把火给烧了。
付,给;之,它;炬,火把。
荒烟蔓草:蔓生的草难于彻底铲除。
比方恶势力一经滋长,就难于歼灭。
蔓草,扩散生长的草。
惊天地,泣鬼神: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
文本选萃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点拨:(1)在其位,谋其职;(2)人贵有自知之明。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担忧。
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高一语文必修四是课程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在高中阶段,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其中的经典文学作品,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从中学习到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以下是高一语文必修四的三个知识点。
一、古诗词鉴赏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往往表现出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内心感受,并借助鲜明、优美的语言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学习高一语文必修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古诗词的鉴赏技巧和方法,学会阅读和欣赏优秀的古诗词。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表现出作者对风景的描绘和自然景观的赞美,其中“白云千载空悠悠”一句非常著名,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和时间的思考。
我们需要认真理解诗句的意义、词语的感性和音韵的美感,进而鉴赏这首诗的艺术价值。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传统的语言形式、文化内涵和思想观念,反映出古代文化和思想的精髓。
在高一语文必修四的学习中,我们需要认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表达。
例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表现出了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了学习、实践和创新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通过注释、翻译和解读,理解这句话的意义和价值,并进一步深入了解儒家学说的思想内涵。
三、现代文阅读现代文是当代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能够反映出当代社会的生活形态、精神追求和思想观念。
在高一语文必修四的课程中,我们需要阅读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学习现代文明和社会思潮。
例如,钱钟书的《围城》反映了社会和人性的种种问题,深入探讨人的心理和社会现实,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
我们需要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深入了解现代文学的表现方式和思想内涵,从中学习到一些现代文明和人类智慧的精髓。
在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
例如,我们需要学会运用词语、句型和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美感;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些文学理论和文化背景,从中学习到一些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
第一、二单元一、根据拼音写汉字绣tà(闼)汗cén(涔涔)qiāng(戕)害残gēng(羹)冷zhì(炙)国cuì(粹)cuàn(篡)夺万恶不shè(赦)羽扇guān(纶)巾qiáng(樯)橹二、给加点字注音嫡亲(dí)当垆(lú)临邛(qióng)隅头(yú)孛老(bó)孱头(càn)变徵(zhǐ)刬的(chǎn)鳏寡(guān)徘徊(pái)撚断(niǎn)浣纱(huàn)恓惶(xī)祗候(zhī)盗跖(zhí)瀽水(jiǎn)罪愆(qiān)蟊贼(máo)冠冕(guān)(miǎn)戕害(qiāng)脍(kuài)炙人口国玺(x ǐ)三、解释下列加点字(1)这早晚窦秀才才敢待来也:大概,就要(2)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折合,抵偿(3)只与婆婆早晚使用:随时(4)这早晚窦秀才才敢待来也:时候(5)女孩儿早晚呆痴:有时候(6)读尽缥缃万卷书:书籍(7)你如今在这里,早晚若顽劣呵:有时候(8)我一向搬在山阳县居住:一段时间以来(9)前合后偃:跌跌撞撞,站不稳(10)当骂呵,则处分几句:数落,责备(11)你道是暑气暄:炎热(12)孱头:懦弱无能的人(13)恓惶:烦恼不安的样子。
(14)错勘:错误地判断。
(15)大度:大方,气量宽宏(16)冠冕堂皇:很体面,有气派(17)浪荡乾坤,怎敢行凶撒泼:本义指天下太平,这里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意思。
(18)灭罪修因:消除掉今生的罪孽,修得来世的福分。
(19)黄金浮世宝,白发故人稀:黄金是世俗所宝贵的,从小相交到白头的朋友是少有的。
(20)押付市曹典刑:市曹,热闹街市。
典刑,按法行刑。
(21)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同“糊涂”,这里是混淆的意思。
(22)你敢是不肯,故意将钱钞哄我?大概是,莫不是(23)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连,介词(24)你老人家放精细着,你挣扎着些儿:清醒(25)蟊贼:原指吃禾苗根、节的害虫,比喻危害国家、民众的坏人。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教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教案1一、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能掌握诗中陌生的字词,同时能熟练地背诵整首诗。
②.能力目标:体会雄浑阔大的秋的意境,能够运用一些意象来摹写现代诗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③.情感目标:能够把握作者寓秋于景的思想感情,同时了解为了国家统一和名族团结的远大抱负和理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①.教学重点:理解诗中的主要意象,通过阅读,能够体会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诗句。
②.教学难点:抓住作者内心的情感,同时把握作者是怎样运用对比的手法来体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和革命情怀的。
三、教学方法①.朗诵法②.合作探究法③.提问法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①.导入新课一提到深秋,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秋天的萧瑟。
如战国楚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如被尊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
但也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
唐刘禹锡《秋词》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作者另辟蹊径,一反文人悲秋的伤感情调,赞秋气、吟秋色,唤起人们冲破云霄凌空直上的勇气;更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多少年后,有位诗人在长沙奏出了同样的一首秋之壮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的《沁园春长沙》,让我们走进诗人的内部世界,领悟他对秋的所思、所想,感受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②.介绍作者生平及其著作和写作此诗的社会背景(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和领袖,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总结《语文》必修四是高一学生学习的一本重要教材,其中涵盖了丰富的文学知识和语言技能。
透过对这本书的学习,不仅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下面将对《语文》必修四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第一部分:关于《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包括了周代各国的民族诗歌和歌谣。
这些诗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通过学习《诗经》,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文学特点,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1. 起源和发展:《诗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左右。
在当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初期,各国诸侯争霸,民族关系复杂,人们的生活和思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因此,《诗经》中的许多诗篇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和社会风貌。
2. 诗歌内容:《诗经》的诗歌内容主要涉及到君臣之间的忠诚和爱情、世俗生活和民族战争、自然景观和感情抒发等方面。
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有《关雎》、《蒹葭》、《牧之》等,它们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学习这些诗歌,学生们可以了解古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增强自己的文学修养。
3. 诗歌形式:《诗经》的诗歌形式主要有风、雅、颂三种。
其中,风是古代民歌的一种形式,内容浅显,语言通俗,用韵欢快;雅则是长篇抒情诗,内容丰富,意蕴深远,语言华丽;颂则是庄重、神秘的诗歌,一般都用于祭祀和宴会之中。
这些形式各具特点,反映了当时的文学审美观和审美追求。
第二部分:关于《唐诗宋词元曲选》《唐诗宋词元曲选》是一本重要的文学读本,它汇集了唐代诗歌、宋代词曲等各种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与智慧,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学习《唐诗宋词元曲选》,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文学特色。
1. 唐诗: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唐诗以形式优美、内容深刻著称。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归纳总结(第一单元)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归纳总结(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一、文学常识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著名的戏曲作家,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
他一生写了60多本杂剧,流传下来的有10余本。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起被尊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为《窦娥冤》。
二、字音识记窦dòu娥桃杌wù哥哥行háng鼓三通tòng罪愆qiān 错勘kān 盗跖zhí前合后偃yǎn 瀽jiǎn半碗苌cháng弘化碧。
暑气暄xuān湛zhàn三、词语成语积累前合后偃:前仆后倒。
亢旱:大旱。
亢,极。
四、写作素材1、窦娥受到地痞流氓张驴儿和贪赃枉法的陶兀县令的共同迫害,最后冤死,冤情之深可见旧社会的黑暗。
2、窦娥怕连累婆婆屈招药死公公,她临刑不愿走前街,怕被婆婆看见,让婆婆伤心,可见其尊老爱老之孝心。
第2课雷雨(节选)一、文学常识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
现代剧作家。
先后创作了十多部剧本,如《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
曹禺的剧作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在深刻的现实主义刻画中融入了作者的诗意激情;力求在多种矛盾冲突中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揭示;个性化的语言,揭示出人物复杂的感情及急剧的心理变化。
二、字音识记沉吟chényín 无锡xī汗涔涔cén窟窿kūlong 哭哭啼啼tí谛dì听江堤dī混账hùn zhàng 昧mèi心财三、词语成语积累涔涔:①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地流下。
②形容天色阴沉。
③形容肿胀或烦闷。
谛听:仔细地听。
谛,仔细。
昧心: 违背良心。
昧mèi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伺候: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
觊jì觎:希望得到不应得到的东西。
第3课哈姆莱特一、文学常识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乃至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与戏剧家。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教案
的人,四凤非常害怕。
这时周萍又跑到四凤家与她纠缠,外面雷雨大作。
鲁大海发现了周萍,但在母亲的压力下又将他放走。
四凤出走。
侍萍和鲁大海寻四凤到了周家,侍萍痛苦万分,要周萍和四凤远走高飞,永不相见。
而一直在死死缠住周萍并暗中窥知这一切的蘩漪,欲愤难捺,孤注一掷。
她令人锁上大门,从楼上叫下周朴园,当众揭开这一切。
四凤和周萍才知道他们原是同母异父的兄妹。
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侍萍痴呆了,绝望的蘩漪疯狂了,倔强的鲁大海出走了……这个罪恶的家庭终于崩溃了。
投影:(《雷雨》中的人物关系图)三、初读感知1.播放《雷雨》剧情片断。
2.学生听课文录音朗读。
3.把握戏剧冲突。
解说:戏剧冲突主要指剧中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它是戏剧的灵魂,那么,课文节选部分,周朴圆的矛盾冲突主要来自哪些人的?这些矛盾冲突的起止在哪儿?矛盾的实质是什么?出示投影:鲁侍萍 周朴圆 鲁大海感情纠葛 阶级斗争 4.理清剧本结构。
学生自读课文,自由讨论。
明确:第二幕 周、鲁两家的冲突。
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第一层:周朴园认出侍萍的经过 (相遇述旧怨) 第二层: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态度(相认生新恨) 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的冲突 四、布置作业有人将杜牧的《清明》改写成戏剧,请你也试着改写,要求不增减一个字,但可改换标点符号。
清 明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参考答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 题 《雷雨》 课型 新授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
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
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推荐文章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大全热度:高一语文知识点摘要热度:高一语文常用知识点大全热度: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热度:高一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热度: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
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今天小编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总结,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助到您!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总结1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北京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学习教案总结设计正式版
北京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学习教案总结设计正式版北京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教课方案北京滕雷第一单元写景状物文单元单元教课目的:1、培育学生对写景状物之美的感觉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从而引起对自然、人生、社会等多方面的思虑;2、帮助学生把朗读活动展开好,累积出色语句3、认识作者的创作背景,知人论世,从而掌握作品内涵,领会艺术魅力4、指引学生深入对作品语言的品尝,领会此中的思想感情。
单元教课假想:《荷塘月色》2课:把调换学生学习兴趣为首要任务,去读去感悟为要点《前赤壁赋》2课《游记两篇》2课《天鹅》1课第(一)课《荷塘月色》教课方案教课目的 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指引学生品尝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要点语句。
3.指引学生体会本文描绘光景的特点,从中意会寄寓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奇妙运用,动词、叠词精心采纳。
教课重难点1、本文的教课要点应放在构造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
2、本文语言精巧,写景状物传神,应增强朗诵训练,让学生自然地遇到感染,领会文章的神韵。
教课策略解说《荷塘月色》,弄清作者写作的缘起及描述月色下的荷塘的特点,环境描写与抒发感情的关系。
指引学生学习作者奇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采纳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教课计划(二)课时教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认识作者的游园路线,领会光景描绘的正确与意蕴一、导入初中时我们学习过朱自清先生的好多作品,一同往返顾,优美的语言(找同学朗诵)并共同品尝朱自清语言的特点---清爽、美好、开朗、形象①《春》的出色片段期望着,期望着,东风来了,春季的脚步近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野外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尽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静静的,草软绵绵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精学笔记.
4、即交代了故事法发生的时间,又渲染了舞台气氛,烘托了悲剧色彩,同时暗示了一场雷雨即将来临。
5、经过三十多年苦难折磨的鲁侍萍,对过去充满了仇恨,面对着周朴园的威胁哄骗,继续控诉周朴园的罪行:“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并当即撕毁了支票,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表现了她对周朴园和不公平社会的蔑视和抗议。
重点字词注音:
缥缃( ) 当垆( )
绣闼( )划的( )
恁的( ) 罪愆( )
看觑( )郁热( )
半晌( ) 惊愕( )国玺( )嗜杀( )
破绽( ) 天谴( )
禀赋( )蟊贼( )
阿谀( )篡夺( )
山鹬( ) 血腥( )
段落理解:
1、在杂剧里,人物出场为什么要读几句诗,说几句话,其作用是什么?
2、请简要分析“锲子”的作用。
不明不暗:( )
古陌荒纤:( )
一帆风顺:( )
声色俱厉:( )
于心不忍:( )
痛不欲生:( )
门当户对:( )
奄奄一息:( )
不自量力:( )
言归于好:( )
答案:1、在杂剧里,人物上场往往先念四句或两句,叫定场诗。接着有一段独白,叙述人物的身世和行动的目的,叫定场白反映了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广大底层百姓渴望社会安定的强烈欲望。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导语】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作者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期望对你有帮助!1.高一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①商议:商讨。
如,这个问题尚待商议。
②商量:交换意见。
如,遇事要多和群众商量。
③商讨:为了解决较大的较复杂的问题而交换意见;商量讨论。
④会面:会面;会面。
⑤会面:跟别人相见。
如,会面亲友。
⑥会面:见面,彼此对面相见。
如,跟这个老同学多年没会面了。
⑦庄重;侧重于威严不可侵犯。
既可用于人的态度、表情、动作,也可用于环境、气氛等。
⑧庄重:侧重于端庄慎重。
只能用于人。
⑨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产生的坏事。
⑩耸人听闻:指成心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动。
⑪休戚相干:休,欢乐。
戚,忧愁。
指彼其间祸福关联,多指人或阶层、团体之间。
⑫息息相干:指呼吸相干联,比喻关系密切。
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
2.高一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赤壁赋》1、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豪爽派代表词人。
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
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爽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韩愈并誉为“韩潮苏海”。
他的书画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1079年,被贬黄州,其间秋冬两游赤壁,写下两赋一词。
(渐渐语文坊精编)《赤壁赋》即为《前赤壁赋》。
2、望:农历每个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个月十六。
晦:农历每个月最后一天。
朔:农历每个月第一天。
3、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4、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5、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6、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高中语文 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梳理(课件43张)
(17)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形--动词,尊重
(18)毕礼而归之:
动--使动用法,使……回去
《廉颇蔺相如列传》 2020/8/1
26
(19)单于壮其节 形--意动,以……为壮(壮烈)
(20)舆归营
名作动,用车子拉着
(21)空以身膏草野 使动,使……肥美
(22)杖汉节牧羊 名词作动词,拄着
(10)赵王鼓瑟
名作动,弹
(11)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形作动,擅长,善于
(12)左右欲刃相如
名作动,用刀杀
2020/8/1
25
《廉颇蔺相如列传》
(13)宁许以负秦曲
动--使动用法,使……承担
(14)大王必欲急臣
形--动词,逼迫
(15)且庸人尚羞之
形-意动,以……为羞
(1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苏武传》 2020/8/1
16
4. 多 义 词
2020/8/1
17
4.解释下列多义词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依仗
(1)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违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
《廉颇蔺2相020/8如/1 列传18 》
(2)使
数通使相窥观 单于使陵至海上
④代词,这种仪器
⑤寡人之于国也 ⑤助词,取独不译
2020/8/1
29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①表判断,判断句标志
(2)者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
②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③代词,……的人
2020/8/1
30
7.重点虚词系列练 “因” (1)相如因持璧却立 连词,于是,就 (2)不如因而厚遇之 介词,趁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单元复习精品PPT课件
必修四第一单元
“元曲”,一般包括杂剧和散曲。
杂剧是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小令是独立的只曲,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 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如我们熟悉的马致 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
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 各套曲子的联缀多有一定的顺序,末曲多以尾声结束。
丹麦王驾崩,但幽魂不散,将被害真情告于哈姆雷 特王子。王子叔父克劳迪斯服丧未满二个月,即霸占先 王后并继承王位。丞相波罗尼斯依附奸贼,强迫女儿奥 菲利娅与王子绝交,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亦从中作 梗。王子装疯卖傻骗过所有的人,为证实幽魂所言真假, 导演一场老王被毒杀无言短剧,请新王和新后观赏,叔 父当场色变。皇后与王子对话,丞相躲在幕后偷听,为 王子所误杀。奥菲利娅难忍情人发疯及失父之痛投河自 尽,引起雷欧提斯心头之恨,与克劳迪斯共谋陷害王子。 比剑时在剑锋放毒,并在赏酒时下剧毒,皇后误饮毒酒。 雷欧提斯背后攻击王子,自己亦为毒剑所伤,临死告知 王子真相,一切皆为新王所设计,王子报了仇,死前托 咐友人霍拉旭将真相告白于天下。
• 鲁侍萍 我是这儿四风的妈,老爷。 • 周朴园 哦。
• 鲁大海 (挣扎) 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 周 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 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 他是你的弟弟呀! )
• 周 萍 你是谁? •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 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 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 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就好比词有词 牌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梳理探究《逻辑与语文学习》教案
逻辑与语文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梳理探究”第一课时预习课文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概念、命题、推理和逻辑规律的一般知识,培养准确表达的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一、将学生分成五组:概念组、命题(判断)组、推理组、规律组、综合评判组。
1、前四组先试做四项子练习,然后再看逻辑理论。
2、前四级划出有关逻辑知识点,再做课文思考练习。
3、综合评判组四项子练习全做。
4、课外延伸练习一。
二、全体学生全面学习逻辑理论,四项子练习同步完成,教师相机点拨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布范围的思维形式。
属性包括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所谓本质属性,是决定该对象之所以成为该对象并区别于其他对象的属性;所谓非本质属性,是对该对象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
概念有内涵和外延。
内涵是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外延是概念对思维对象分布范围的反映。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五种关系(图示):①全同关系。
②包含关系。
③交叉关系。
④矛盾关系。
⑤反对关系。
2、命题命题,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
语句“人是动物”(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就表达了一个命题。
命题是通过语句来反映事物情况的思维形式,只有陈述句和疑问句中的反问句才表达命题。
性质命题是简单命题的一种,它是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一般逻辑书上都称之为直言命题。
性质命题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组成。
主项是表示命题对象的概念;谓项是表示命题对象所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概念;联项是联系主、谓项的概念,也称之为命题的“质”;量项是表示命题对象数量的概念,也称之为命题的“量”。
如:这个(量项)铜器(主项)不是(联项)酒壶(谓项)。
复合命题,是包含了其他命题的一种命题,一般说,它是由若干个(至少一个)简单命题通过一定的逻辑联结词组合而成的。
⑴、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最新整理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教学文案
4、痛不欲生:悲痛得不想活下去。
形容悲痛到极点。
5、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
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6、流落他乡:被迫离开家乡,漂泊外地。
三、文学常识1、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
主要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2、戏剧(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
话剧在中国是一种年轻的戏剧样式最早出现在辛亥革命前夕。
当时称文明戏。
“五四”后欧洲戏剧开始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
当时称爱美剧或白话剧。
1928年由洪深提议定名话剧。
第三课哈姆雷特一、字音字形殿(diàn)下脚镣(liào)鲁莽(mǎnɡ)枭(xiāo)首藩(fān)属棕榈(zōnɡlǚ)国玺(xǐ)阿谀(yú)篡(cuàn)夺嗣(sì)位戕(qiānɡ)害蟊(máo)贼淆(xiáo)乱禀(bǐnɡ)赋鞭鞘(shāo)吮(shǔn)吸辞藻(zǎo)斟(zhēn)酒揩(kāi)油山鹬(yù)嗜(shì)杀赦(shè)免战栗(lì)昭(zhāo)告二、成语1、扣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2、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3、自投罗网:自己投到罗网里去。
比喻自己送死。
4、不自量力: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
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5、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
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6、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
指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7、败坏伦常:损害、破坏伦理道德。
8、万恶不赦:极端恶毒,罪恶多端,不可饶恕。
三、文学常识1、莎士比亚,伟大的英国文学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作家,"英国戏剧之父"。
历史剧如《理查三世》、《亨利三世》等,喜剧如《仲夏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学稿()必修四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年级:一学科:语文主备人:时间:2017 年 4 月25 日学习目标1、掌握文学常识;2、积累字音字形及词语学习重点1、掌握文学常识;2、积累字音字形及词语学习难点1、掌握文学常识;2、积累字音字形及词语学习过程及指导第一课《窦娥冤》一、字音字形窦(dòu)娥楔(xiē)子当垆(lú)未遂(suì)隅(yú)头盘缠(pān chan)绣闼(tà)兜(dōu)鳏(ɡuān)寡孤独鞴(bèi)阑珊(shān)䦶䦷(zhènɡ chuàn)惫(bèi)赖忤(wǔ)逆恓(xī)惶嗟(jiē)怨桃杌(wù)衔(xián)冤负屈抗(kànɡ)旱刽(ɡuì)子手埋(mán)怨盗跖(zhí) 杳(yáo)无音信披枷(jiā)带锁罪愆(qiān)苌(chánɡ)弘化碧古陌(mò)荒阡(qiān)二、成语1、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恐惧或不知所措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2、寥若星辰:稀少的好像早晨的星星。
3、燕侣莺俦(chóu):形容男女如燕莺般相携相伴。
4、沆(hàng)瀣(xié)一气:唐代崔瀣参加科举考试,考官崔沆取中了他。
于是当时就有人嘲笑说,“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后来泛指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5、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6、举案齐眉: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
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7、顺水推舟:比喻顺应情势说话办事。
8、前合后偃:意思是跌跌撞撞,站不稳。
9、杳无音信:一点消息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没有方式联系。
10、不明不暗:指事实真相被歪曲而不清楚。
也指既不公开,也不秘密。
11、浪荡乾坤: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三、文学常识1、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一生创作杂剧现仅存 15 部。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8 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十大古典悲剧:元朝的《窦娥冤》、《汉宫秋》、《赵氏孤儿》、《琵琶记》;明朝的《精忠旗》、《娇红记》;清朝的《清忠谱》、《长生殿》、《桃花扇》、《雷峰塔》。
3、中国古典戏剧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四种基本形式。
4、元杂剧:我国元代兴起的一种将歌曲、宾白、舞蹈诸要素结合起来的戏曲形式,它有自身的的特点和较严格的体制,并形成了韵散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5、杂剧的结构形式通常是一本四折,之外可以加楔子。
四折分别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剧本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
(曲词:剧中人物的唱词。
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
科介:关于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舞台指示。
)元杂剧角色大致可分为末、旦、净、丑四类。
第二课《雷雨》一、字音字形临邛(qiónɡ)前合后偃(yǎn)郁(yù)热汗涔涔(cén)窟窿(kūlonɡ)半晌(shǎnɡ)弥(mí)补打量(lianɡ)谛(dì)听江堤(dī)昧(mèi)心财烦躁(zào)无锡(xī)纺绸(chóu)二、成语1、一帆风顺: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2、门当户对:旧时指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结亲很适合。
3、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
只剩下一口气。
形容临近死亡。
4、痛不欲生:悲痛得不想活下去。
形容悲痛到极点。
5、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
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6、流落他乡:被迫离开家乡,漂泊外地。
三、文学常识1、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
主要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2、戏剧(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
话剧在中国是一种年轻的戏剧后欧洲戏剧开始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
当时称爱美剧或白话剧。
1928年由洪深提议定名话剧。
第三课哈姆雷特一、字音字形殿(diàn)下脚镣(liào)鲁莽(mǎnɡ)枭(xiāo)首藩(fān)属棕榈(zōnɡlǚ)国玺(xǐ)阿谀(yú)篡(cuàn)夺嗣(sì)位戕(qiānɡ)害蟊(máo)贼淆(xiáo)乱禀(bǐnɡ)赋鞭鞘(shāo)吮(shǔn)吸辞藻(zǎo)斟(zhēn)酒揩(kāi)油山鹬(yù)嗜(shì)杀赦(shè)免战栗(lì)昭(zhāo)告二、成语1、扣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2、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3、自投罗网:自己投到罗网里去。
比喻自己送死。
4、不自量力: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
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5、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
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6、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
指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7、败坏伦常:损害、破坏伦理道德。
8、万恶不赦:极端恶毒,罪恶多端,不可饶恕。
三、文学常识1、莎士比亚,伟大的英国文学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作家,"英国戏剧之父"。
历史剧如《理查三世》、《亨利三世》等,喜剧如《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皆大欢喜》等,《罗密欧与朱丽叶》。
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恩格斯盛赞其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
莎氏的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
1919年后被介绍到中国,现已有中文的《莎士比亚全集》。
2、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无事生非》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二世》、《理查三世》、《约翰王》。
传奇剧:《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练习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烦躁(zào)哥哥行(háng) 干家缘(gàn) 前合后偃(yǎn)B、天堑(qiàn) 叠巘(xiàn) 酹(lèi) 江月羽扇纶(guān)巾C、搵(wèn)泪狼居胥(xū) 汤镬(huò) 望风披靡(mí)D、阏氏(zhī) 弓弩(nú) 璇(xuán)机殊甚(shè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提纲融洽拭目以待通货膨涨B、赋予迁就宏伟抱负弥天大谎C、振幅贡献墨守成规英雄辈出D、予备通牒寻物启事演绎归纳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A、天堑(qiàn) 巷陌(mò) 堆(duī)积羽扇纶(guān)巾B、罗绮(qǐ) 千骑(jì) 料峭(liào) 舞榭(xiè)歌台C、参差(cī) 遥岑(cén) 憔(qiáo)悴乍暖还(huán)寒D、凝噎(yī) 玉簪(zān) 樯(qiáng)橹鲈鱼堪脍(kuài)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风帘翠幕良辰好景求田问舍栏竿拍遍B、羌管弄晴惊涛拍岸金戈铁马寻常巷陌C、市列珠玑雄姿英发仓皇北顾神鸦社鼓D、户盈罗绮羽扇纶巾遥岑远目都门帐饮5、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A、自诩(xǔ)幼稚(zhì) 畜(xù)牧残羹冷炙(zhì)B、孱(càn)头罪孽(niè) 畜(chù)牧冠冕(miǎn)堂皇C、脑髓(suǐ) 专横(héng) 厚赐(cì) 咄咄逼人(duō)D、蹩(bié)进哭泣(qì) 广袤(mào) 安土重(zhòng)迁6、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A、赋与媒介节外生枝浩如烟海B、赏玩顽石不足为奇丰盈饱满C、推衍狩猎归根结底枯燥无味D、雏形栖息瞬息万变躁动不安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缪(miào)贤肉袒(tǎn) 冲冠(guān) 汤镬(huò)B、且鞮(jū)是煴火(wēn) 弓弩(nǔ) 大窖(jiào)C、溺(nì)死逾侈(shē) 玄思(xuán) 不怿(yì)D、招募(mù) 阏(yā)氏纺缴(jiǎo) 廪(lǐn)食8、下列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项( )A、看觑(qù) 孛(bèi)老蓦(mò)过隅头B、祗(zhī)候绣闼(tà) 撚(niǎn)断筋骨C、盗跖(zhí) 汗涔涔(cén) 古陌(bǎi)荒阡D、棕榈(lǚ) 印玺(xǐ) 阿(ā)谀奉承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庇护(bì) 勖勉(xù) 粗犷(guǎng) 古陌荒阡(mò qiān)B、汗涔涔(cén) 记载(zài) 连亘(gèn) 咄咄(duō)逼人C、藩(fān)篱龟(guī)裂狭隘(ài) 横(héng)征暴敛D、蹩进(bié) 泥淖(nào) 劲弩(jìn) 咬文嚼(jiáo)字10、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骨骼札记切肤之痛明枪易躲,暗箭难防B、镖悍滥觞锱铢必较千岩竞秀,万壑争流C、岑寂剪彩饥肠漉漉江山易改,秉性难移D、攫住付梓屈尊下顾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嫡亲销魂敲诈燕侣莺畴B、憔悴胸臆国萃烦文缛节C、撕杀禀赋鲁莽残羹冷炙D、蟊贼经典勘查冠冕堂皇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
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
B、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C、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当代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