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睡眠之谜”阅读理解答案
《植物也要睡眠吗》阅读答案
![《植物也要睡眠吗》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27bd46a417866fb84a8e3b.png)
《植物也要睡眠吗》阅读答案《植物也要睡眠吗》阅读答案(四)(1)人和动物都要睡觉,以补充体力和精力。
但是你知道吗,植物也要睡眠。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的植物的叶子、花儿会昼开夜合,有的夜开昼闭。
科学家把植物的这种现象叫“睡眠运动”。
(2)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明媚的阳光下,舒展而又平坦。
可一到夜幕降临时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撞过的含羞草叶子,全部合拢起来,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
花生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开始慢慢向上关闭,表示白天已经过去,它要睡觉了。
有的时候,我们在野外还可以看见一种开紫色小花、长三片小叶的红三叶草,它在白天有阳光时,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舒展在空中,但到了傍晚,三片小叶就闭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
以上仅仅是一些常见的例子,会睡觉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如酢浆草、白屈菜、含羞草、羊角豆等。
(3)植物的花也有睡眠的要求。
花儿的睡眠,时间有早有晚,有长有短。
太阳花就是一个贪睡的小家伙,它在上午10点钟才刚刚醒来,绽放开五颜六色的花,可是,一过中午,它就闭合起来睡眠了。
碰到阴天,它似乎很贪玩,要到傍晚才进入“梦乡”。
各种各样的花儿睡眠,姿态也各不相同。
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胡萝卜的花,垂下头来,则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
(4)紫茉莉下午5时左右开花,到第二天拂晓时花闭合起来睡眠了,好像怕见太阳似的。
月光下含笑开放的花还有月光花、待宵草、夜开花等,都是昼闭夜开的花。
还有番红花在早春时候开花,一天之中,时而张开,时而闭合,时而又张开,醒了睡,睡了醒,醒醒睡睡,反复好几次。
(5)晚香玉的花,不但在晚上盛开,而且格外芳香,以此来引诱夜间活动的蛾子来替它传授花粉。
还有,我们平时当蔬菜吃的瓠子,也是夜间开花,白天睡觉的,所以人们把它俗称为“夜开花”。
(摘自《植物也要睡眠吗》)15、根据文意,把“有些花儿与众不同,白天睡大觉,夜晚时分醒来,昼夜节律颠倒了。
《植物不失眠》阅读练习及答案
![《植物不失眠》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41180958fb770bf78a5539.png)
阅读《植物不失眠》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植物不失眠乔娟①植物也要睡觉。
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
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
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
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
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②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
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
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
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
④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
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
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
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
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
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
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
与人相比,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
第二天再见时,一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有删改)76.下面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作用在于突出植物的睡眠受天气晴朗程度的影响。
《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
![《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cb3bd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3.png)
《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①植物也要睡觉。
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
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
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
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
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②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
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展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
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
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
④20 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
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
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
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
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
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也一样,夜晚睡眠,可以防止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防止昆虫骚扰。
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
第二天再见时,一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
1.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2分)2.现代科学家与达尔文对植物睡眠的原因分别如何讲解?(2分)3.第⑤段中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4.这篇说明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
植物也睡觉阅读理解二年级
![植物也睡觉阅读理解二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74a6eda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9.png)
植物也睡觉阅读理解二年级【题目】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植物的睡眠①你可知道,植物也需要睡眠?②每逢晴朗的夜晚,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周围的植物,就会发现一些植物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可一到夜幕降临时,那无数小羽片就会成对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撞过的含羞草叶子,全部合拢起来。
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
③有时候,我们在野外还可以看见一种开着紫色小花、长着三片小叶的红三叶草。
在白天有阳光时,它们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张开着,但到了傍晚,三片小叶就闭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
花生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
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地向上关闭,表示白天已经过去,它要睡觉了。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例子,会睡觉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如白屈菜、含羞草、羊角豆……④。
例如在水面上绽放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际,它那美丽的花瓣就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刚从酣睡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由于它这种“昼醒夜睡”的规律性特别明显,才因此得名“睡莲”。
⑤花的种类不同,其睡眠的姿态也各不相同。
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
胡萝卜的花,则垂下头来,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
更有趣的是,有些植物的花白天睡觉,夜晚开放,如晚香玉的花,不但在晚上盛开,而且格外芳香,以此引诱夜间活动的蛾子来替它传授花粉。
⑥植物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它不仅是一种有趣的现象,而且还是一个科学之谜呢!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选项的后面打“√”。
①合欢树的叶子一到夜幕降临时,就成对成对地折合关闭。
这不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
×②红三叶草和花生的叶子一到傍晚就闭合,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
×③白屈菜、含羞草、羊角豆……这些植物也会睡觉。
√④晚香玉的花虽然在夜晚开放,但格外芳香,这是为了引诱夜间活动的蛾子来替它传授花粉。
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
![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e3f2b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c.png)
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第一篇: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①植物也要睡觉。
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
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
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
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
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②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
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
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
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
④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
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
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
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
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
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也一样,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
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
第二天再见时,一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选自网络有删改)1.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2分)2.现代科学家与达尔文对植物睡眠的原因分别如何解说?(2分)3.第⑤段中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4.这篇说明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
乔娟《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
![乔娟《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f7930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6.png)
乔娟《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①植物也要睡觉。
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
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
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
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
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②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
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展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
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
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
④20 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
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
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
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
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
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也一样,夜晚睡眠,可以防止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防止昆虫骚扰。
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
第二天再见时,一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
(选自网络有删改)17.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2分)18.现代科学家与达尔文对植物睡眠的原因分别如何讲解?(2分)19.第⑤段中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20.这篇说明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
植物为何有睡眠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植物为何有睡眠阅读练习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769f4136e53a580217fcfe3f.png)
植物为何有睡眠阅读练习及答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植物为何有睡眠阅读练习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许多植物都有睡眠现象,植物的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上又称植物睡眠运动。
植物为何有睡眠?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植物为何有睡眠》阅读材料植物为何有睡眠?①许...许多植物都有睡眠现象,植物的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上又称植物睡眠运动。
植物为何有睡眠?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植物为何有睡眠》阅读材料植物为何有睡眠?①许多植物都有睡眠现象。
例如,合欢树的叶子是由许多羽片组合而成的,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但一到夜幕降临,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双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一样。
②()。
例如,生长在水面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时,美丽的花瓣就慢慢地舒展开来,似乎刚从梦境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③植物为什么需要睡眠呢?④植物的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上又称植物睡眠运动。
最早发现植物睡眠运动的人是达尔文。
100多年前,他在研究植物生长行为的过程中,曾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认为植物叶片的睡眠运动对植物的生长极有好处,也许主要是为了保护叶片抵御夜晚的寒冷。
⑤20世纪60年代,随着植物生理学的快速发展,科学家们对植物的睡眠运动,并提出了不少解释理论。
⑥最初,解释植物睡眠运动的最广泛的理论是"月光理论"。
提出这个理论的科学家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尽量少地遭受月光的侵害。
因为过多的月光照射,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
然而,使人们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许多没有光周期现象的热带植物,同样也会出现睡眠运动。
⑦后来科学家又发现,有些植物的睡眠运动并不受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而是由于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
如合欢树、酢浆草、红三叶草等,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尤其是合欢树,叶子不仅仅在夜晚关闭睡眠,当遭遇大风大雨时,也会逐渐合拢,以防柔嫩的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植物不失眠》阅读练习及答案
![《植物不失眠》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9fc36428ea81c758f578c9.png)
阅读《植物不失眠》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植物不失眠乔娟①植物也要睡觉。
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
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
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
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
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②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
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
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
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
④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
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
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
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
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
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
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
与人相比,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
第二天再见时,一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有删改)76.下面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作用在于突出植物的睡眠受天气晴朗程度的影响。
《植物也要睡眠吗》阅读答案
![《植物也要睡眠吗》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dc0fd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f.png)
《植物也要睡眠吗》阅读答案《植物也要睡眠吗》阅读答案(1)人和动物都要睡觉,以补充体力和精力。
但是你知道吗,植物也要睡眠。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的植物的叶子、花儿会昼开夜合,有的夜开昼闭。
科学家把植物的这种现象叫“睡眠运动”。
(2)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明媚的阳光下,舒展而又平坦。
可一到夜幕降临时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撞过的含羞草叶子,全部合拢起来,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
花生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开始慢慢向上关闭,表示白天已经过去,它要睡觉了。
有的时候,我们在野外还可以看见一种开紫色小花、长三片小叶的红三叶草,它在白天有阳光时,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舒展在空中,但到了傍晚,三片小叶就闭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
以上仅仅是一些常见的例子,会睡觉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如浆草、白屈菜、含羞草、羊角豆等。
(3)植物的花也有睡眠的要求。
花儿的睡眠,时间有早有晚,有长有短。
太阳花就是一个贪睡的小家伙,它在上午10点钟才刚刚醒来,绽放开五颜六色的花,可是,一过中午,它就闭合起来睡眠了。
碰到阴天,它似乎很贪玩,要到傍晚才进入“梦乡”。
各种各样的花儿睡眠,姿态也各不相同。
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胡萝卜的花,垂下头来,则像正在打睡的小老头。
(4)紫茉莉下午5时左右开花,到第二天拂晓时花闭合起来睡眠了,好像怕见太阳似的。
月光下含笑开放的花还有月光花、待宵草、夜开花等,都是昼闭夜开的花。
还有番红花在早春时候开花,一天之中,时而张开,时而闭合,时而又张开,醒了睡,睡了醒,醒醒睡睡,反复好几次。
(5)晚香玉的花,不但在晚上盛开,而且格外芳香,以此来引诱夜间活动的子来替它传授花粉。
还有,我们平时当蔬菜吃的.子,也是夜间开花,白天睡觉的,所以人们把它俗称为“夜开花”。
(摘自《植物也要睡眠吗》)15、根据文意,把“有些花儿与众不同,白天睡大觉,夜晚时分醒来,昼夜节律颠倒了。
《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
![《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3a827565ce050877321300.png)
《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①植物也要睡觉。
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
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
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
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
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②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
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
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
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
④20 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
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
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
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
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
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也一样,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
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
第二天再见时,一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
1.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2分)2.现代科学家与达尔文对植物睡眠的原因分别如何解说?(2分)3.第⑤段中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4.这篇说明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
植物睡眠之谜 阅读理解
![植物睡眠之谜 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b37d7f5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a.png)
植物睡眠之谜①每逢晴朗的夜晚,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周围的植物,就会发现一些植物已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到夜幕降临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叶子,全部合拢起来,还有一种开着紫色小花、长着三片小叶的红三叶草,它们在白天有阳光时,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会展在空中,但到了傍晚,三片小叶就闭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
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
②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就连娇柔艳美的花朵也要睡眠。
例如,在水面上绽放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际,它那美丽的花瓣就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刚从酣睡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③植物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它不仅是一种有趣的现象,而且还是一个科学之谜.植物的睡眠运动会对植物本身带来什么好处呢?围绕着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④最早发现植物睡眠运动的人,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
100多年前,他在研究植物生长行为的过程中,曾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后来他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
⑤这种说法虽有一定道理,可是它缺乏足够的实验证据,所以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直到本世纪的60年代,科学家们才开始深入研究植物的睡眠运动,并提出了不少相关的理论。
⑥起初,解释睡眠运动最流行的理论是“月光理论”。
一些人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尽量少遭受月光的侵害,因为过多的月光照射,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其对昼夜长短的适应。
然而为什么许多没有光周期现象的热带植物,同样也会出现睡眠运动?这一点用“月光理论”无法解释。
⑦后来科学家们又发现,有些植物的睡眠运动并不受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而是由于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
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尤其是合欢树,叶子不仅仅在夜晚会关闭睡眠,在遭遇大风大雨袭击时,也会渐渐合拢,以防柔嫩的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阅读原文
![《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阅读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c97fed5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79.png)
《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阅读原文《植物不失眠》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植物也是要睡觉休息的,从中你获得怎样的感想呢?下面就让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阅读原文_植物不失眠阅读理解,希望能对你有帮助!《植物不失眠》阅读原文①植物也要睡觉。
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
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
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
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
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②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
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
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
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
④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
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
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
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
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
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也一样,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
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
乔娟《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
![乔娟《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5ba1f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8.png)
乔娟《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乔娟《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①植物也要睡觉。
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
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
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
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
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②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
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
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
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
④20 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
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
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
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
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
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也一样,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
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
第二天再见时,一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
(选自网络有删改)17.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2分)18.现代科学家与达尔文对植物睡眠的原因分别如何解说?(2分)19.第⑤段中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20.这篇说明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
“植物睡眠之谜”阅读理解答案
![“植物睡眠之谜”阅读理解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dfc7573186bceb19e8bb9e.png)
“植物睡眠之谜”阅读理解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植物睡眠之谜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
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
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
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
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
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
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
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醣体,白天配醣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醣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而配醣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
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醣体,在夜晚配醣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低,叶子随之闭合。
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铁扫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会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
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
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
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
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1.从原文看,以下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植物睡眠之谜
![植物睡眠之谜](https://img.taocdn.com/s3/m/1ac68c4dc850ad02de80416b.png)
植物睡眠之谜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
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
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
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
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
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
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
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糖体,白天配糖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糖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而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
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在夜晚配糖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低,叶子随之闭合。
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铁扫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
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
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
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
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1.从原文看,以下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植物睡眠之谜”阅读理解答案(优秀范文5篇)
![“植物睡眠之谜”阅读理解答案(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aa5ad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0.png)
“植物睡眠之谜”阅读理解答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植物睡眠之谜”阅读理解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植物睡眠之谜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
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
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
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
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
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
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
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醣体,白天配醣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醣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而配醣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
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醣体,在夜晚配醣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低,叶子随之闭合。
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铁扫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会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
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
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
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
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1.从原文看,以下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植物不失眠》阅读附答案
![《植物不失眠》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f7c2e0e53a580217fcfe4e.png)
《植物不失眠》阅读附答案现:某些植物不但夜晚睡觉,白日居然与人同样还要午睡。
它们中午11时至下昼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显明下降,这就可以减少水份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也同样,夜晚睡眠,可以防止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份蒸发,维持湿度;白日睡眠,可减少水份蒸发,还可防止昆虫骚扰。
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遭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不管呈现甚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眠。
第二天再见时,一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选自网络有删改)17.文章第②段有甚么作用?(2分)答:18.现代科学家与达尔文对植物睡眠的缘由分别如何解说?(2分)答:19.第⑤段中划线句使用了甚么说明法子?作用是甚么?(3分)答:20.这篇说明文采取了怎么的说明顺序?请扼要说明。
(2分)21.以下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植物也会睡眠,不同的植物睡眠的情势不同,有的用叶子睡眠,有的用花朵睡眠。
B.夜间气温低,容易发生露水,而叶片上如果积满了露水,叶片更容易遭到损害。
C.在夜晚,不同植物的叶子温度存在着微小的悬殊,这类悬殊是由植物是不是进入眠眠而造成的。
D.有些植物还会午休,为的是下降光合作用,从而使叶子气孔关闭,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植物不失眠阅读附答案由语文网收拾并分享,仅供参考:《植物不失眠》阅读附答案17.(1)结构上承上起下(或引发下文)。
(1分)(2)内容上提醒下文内容属于对植物睡眠缘由的探讨。
(1分)18.(1)现代科学家认为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份蒸发。
(1分)(2)达尔文认为叶片睡眠可以维护其不受损害,并可以抵抗夜间寒冷。
(1分)19.(1)作对比。
(1分)(2)把植物睡眠与人的睡眠进行对比。
(1分)(3)作用在于凸起植物的睡眠只与时间有关。
(1分)20.(1)逻辑顺序。
(1分)(2)先讲植物也有睡眠现象,再探讨植物发生睡眠现象的缘由。
(1分)21.D(因果颠倒)。
《植物也要睡眠吗》阅读答案
![《植物也要睡眠吗》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170bb467ec102de2bd89c9.png)
《植物也要睡眠吗》阅读答案(四)(1)人和动物都要睡觉,以补充体力和精力。
但是你知道吗,植物也要睡眠。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的植物的叶子、花儿会昼开夜合,有的夜开昼闭。
科学家把植物的这种现象叫“睡眠运动”。
(2)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明媚的阳光下,舒展而又平坦。
可一到夜幕降临时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撞过的含羞草叶子,全部合拢起来,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
花生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开始慢慢向上关闭,表示白天已经过去,它要睡觉了。
有的时候,我们在野外还可以看见一种开紫色小花、长三片小叶的红三叶草,它在白天有阳光时,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舒展在空中,但到了傍晚,三片小叶就闭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
以上仅仅是一些常见的例子,会睡觉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如酢浆草、白屈菜、含羞草、羊角豆等。
(3)植物的花也有睡眠的要求。
花儿的睡眠,时间有早有晚,有长有短。
太阳花就是一个贪睡的小家伙,它在上午10点钟才刚刚醒来,绽放开五颜六色的花,可是,一过中午,它就闭合起来睡眠了。
碰到阴天,它似乎很贪玩,要到傍晚才进入“梦乡”。
各种各样的花儿睡眠,姿态也各不相同。
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胡萝卜的花,垂下头来,则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
(4)紫茉莉下午5时左右开花,到第二天拂晓时花闭合起来睡眠了,好像怕见太阳似的。
月光下含笑开放的花还有月光花、待宵草、夜开花等,都是昼闭夜开的花。
还有番红花在早春时候开花,一天之中,时而张开,时而闭合,时而又张开,醒了睡,睡了醒,醒醒睡睡,反复好几次。
(5)晚香玉的花,不但在晚上盛开,而且格外芳香,以此来引诱夜间活动的蛾子来替它传授花粉。
还有,我们平时当蔬菜吃的瓠子,也是夜间开花,白天睡觉的,所以人们把它俗称为“夜开花”。
(摘自《植物也要睡眠吗》)15、根据文意,把“有些花儿与众不同,白天睡大觉,夜晚时分醒来,昼夜节律颠倒了。
阅读答案《植物不失眠》
![阅读答案《植物不失眠》](https://img.taocdn.com/s3/m/0d1cfa4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9.png)
阅读答案《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植物不失眠》植物也一样,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
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阅读答案《植物不失眠》,更多热点杂文阅读欢迎访问YJBYS文学网。
植物不失眠乔娟①植物也要睡觉。
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
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
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
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
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②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
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
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
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
④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
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
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
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
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
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也一样,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
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植物睡眠之谜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
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
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
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
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
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
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
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醣体,白天配醣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醣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而配醣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
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醣体,在夜晚配醣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低,叶子随之闭合。
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铁扫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会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
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
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
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
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1.从原文看,以下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B.指含羞草、合欢等植物晚上把叶子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C.指所有豆科植物都具有的晚上把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
2.从原文看,以下研究最能揭开植物睡眠之谜的一项是()(3分)
A.德梅兰提出含羞草体内存在着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
B.达尔文指出植物在晚上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
C.希尔德奈希特提出植物睡眠是由植物体内的膨压素控制的。
D.上田实等人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着可使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
3.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了其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B.铁扫帚安眠物质的配醣体在夜晚合成,于是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
C.合欢、田菁等豆科植物如果长期得不到睡眠的话,就将枯萎而死。
D.目前只让田菁枯萎而不损害大豆生长的绿色农药已经研制出来。
答案:
1.B
1.D
1.C 答案解析: 1.A.植物范围扩大,为适应外界环境也属无中生有。
C.所有豆科植物范围扩大,闭合起来表达不严密。
D.捕绳草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这和植物睡眠是有区别的。
1.根据第3节第一行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可以推知是上田实等人的研究成果。
1.A.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是配醣体的合成分解,并非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
B.第3节中说,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醣体,在夜晚配醣体水解,并非合成。
D.目前,已经研制出来有误,只是研究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