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 高考地理精选 (1)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专项训练题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专项训练题](https://img.taocdn.com/s3/m/0020834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b.png)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专项训练题选择题1、下图示意世界部分雅丹地貌分布区及锯齿形雅丹地貌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锯齿形雅丹地貌图为观测者向北拍摄的照片,则该地盛行()A.西南风B.西北风C.南风D.东风(2)甲地区无雅丹地貌的原因可能是()A.地壳活跃B.气候湿润C.风力较弱D.人为破坏(3)关于该地貌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岩石坚硬B.地表植被覆盖少C.季节变化明显D.形态独特答案:BCC【提示】风沙地貌区域的区位分析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解答】(1)雅丹地貌中风蚀墩体与当地盛行风平行,图为观测者向正北拍摄的照片,由此可确定图中的东西南北方位,从而判断当地应盛行西北风。
故选B。
(2)雅丹地貌是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甲地区地处澳大利亚中部,下垫面性质单一,故而风力较弱,风蚀作用较弱。
故选C。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锯齿状雅丹是受外力影响久而久之形成的地貌,季节变化不明显。
故选C。
2、2020年1月11日,坐落在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地“大窝凼”中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全球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
2021年3月31日起,中国天眼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
图示为射电望远镜及周围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贵州平塘“大窝凼”洼地的成因可能是()A.地质时期海水遗迹B.陨石撞击的深坑C.石灰岩溶洞坍塌D.岩浆喷发的火山口(2)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征是()A.一马平川,沃野千里B.地表崎岖,奇峰林立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冰川广布,河湖众多(3)射电望远镜项目选址该地的优势有()①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②岩石透水性强,利于排水③地处偏僻,劳动力价格低④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BA【提示】喀斯特地貌地球同步卫星及航天基地的选址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
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必考考点训练
![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必考考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d297a1d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c.png)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必考考点训练选择题1、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峰林、天坑等,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有钟乳石、溶洞等。
读图“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表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2)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植被B.植被、土壤C.土壤、地形D.岩石、水文答案:AD【提示】喀斯特地貌解析:(1)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溶岩地貌。
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2)本题主要考查了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解答】(1)喀斯特地貌区岩层被流水溶蚀严重,往往多奇峰怪石,崎岖不平。
故选A。
(2)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
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
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
故选D。
2、辽宁省锦州市的笔架山风景区内,有一座通往笔架山岛的天桥堪称世界奇观(如图)。
天桥由砾石组成,砾石来源于笔架山岛。
涨潮时天桥被海水淹没,落潮时天桥又露出水面。
每天潮涨潮落两次,天桥就露出水面两次。
下表为农历初一、十六笔架山风景区潮汐表及景区游览说明。
据此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1)形成天桥景观的主要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力堆积C.海浪侵蚀D.海浪堆积(2)2019年8月16日(农历七月十六)风力较小,小明通过天桥到笔架山游览,推测其通过的时间()A.6:00B.10:00C.15:00D.21:00答案:DB【提示】海岸地貌海水的运动及其影响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知识总结例题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知识总结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b740e82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3.png)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知识总结例题选择题1、下图是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A.岩石具有可溶性B.岩石中含有化石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D.岩石有风化裂隙(2)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侵蚀作用B.化学沉积作用C.化学溶蚀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答案:AB【提示】喀斯特地貌解析:(1)本题考查了喀斯特地貌。
(2)本题考查了综合分析能力。
【解答】(1)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
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所以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岩石具有可溶性。
故选A。
(2)图中a、b、c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外力作用为流水的化学沉积作用。
故选B。
2、桂林山水甲天下,不游漓江,枉到桂林。
读桂林山水景观图,回答下列小题。
(1)塑造桂林山水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C.海浪侵蚀D.风力侵蚀(2)就水循环而言,漓江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答案:AD【提示】喀斯特地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1)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
(2)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环节。
【解答】(1)A.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故正确。
B.冰川作用一般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故错误。
C.海浪作用一般在石质海岸分布明显,故错误。
D.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故错误。
故选A。
(2)海陆间水循环过程主要包括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
图中的漓江是地表水汇集而成,应属于水循环环节中地表径流。
故选D。
3、塔布河是内蒙古中部的季节性河流,流域内南部年降水量310~340mm,北部134.7mm,主要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经典大题例题
![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经典大题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e7f7405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1.png)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经典大题例题选择题1、读我国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山最可能是()A.大兴安岭B.贺兰山C.秦岭D.南岭(2)该山南北两侧山麓地带森林类型不同,导致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土壤D.坡度答案:CA【提示】主要的植被类型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的分布。
(2)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解答】(1)据图可知,该山山麓南坡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北坡为落叶阔叶林,则该山地刚好位于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处,只有秦岭符合,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据图,南侧纬度低,水热充足,北侧纬度高,热量不足,南北自然带基带不同,主要是南北所在热量不同导致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下图为世界某地区某水平方向上的植被和气温、降水变化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图示某一端点的植被是荒漠,则图示地区最可能位于()A.非洲西部B.南美西部C.欧洲西部D.北美西部(2)图中M处的植被最可能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热带草原植被D.温带落叶阔叶林答案:DB【提示】主要的植被类型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答】(1)植被左侧起点处气温在-10℃以下,说明该地位于寒带地区;右侧降水在100mm以下,年均温高,该地为热带沙漠,非洲和南美洲均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欧洲西岸的南部没有荒漠分布。
北美西部,最北部位于北冰洋沿岸,南部的美国西南为热带荒漠。
故选D。
(2)图中自左向右,太阳辐射、气温逐渐升高,而降水逐渐增加到最后急剧减少。
依据气温和降水判断,其最右侧的植被应该是热带荒漠,热带荒漠向高纬方向的自然带变化依次是荒漠—硬叶林—落叶林—混交林—针叶林—苔原。
故选B。
3、在中国的松辽流域和三江平原分布着一种土壤(如图),人们描述它“插根筷子会发芽”。
2022届高考地理每日拔高练第1练含答案
![2022届高考地理每日拔高练第1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10d4776bec0975f565e230.png)
2022届高考地理每日拔高练第1练舍尔金井位于俄罗斯雅库茨克市(62°N,130°E),水井的挖掘前后历时10年,总深度达116.5m。
由于舍尔金井在科学方面的意义,之后一直有专人保持长期的温度监测,并将井深延伸到了140m,然而舍尔金井作为水井却始终未能取到饮用水。
如图示意近150多年舍尔金井的地温变化。
据此完成下题。
1井中温度和地面气温的差异会影响井中新鲜空气的置换,由此推断舍尔金井适宜挖掘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舍尔金井未能取到井水主要因为该地( )A.冻土深厚B.气候干旱C.无地下水D.技术落后3运用近150多年舍尔金井的地温变化资料,可研究该区域( )①土地荒漠化问题②多年冻土退化问题③水资源缺乏问题④气候变化问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黑河中游湿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在黑河流域乃至河西走廊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湿地的恢复和保护问题,相关部门调查了该地区恢复利用(利用与管理)、恢复保护(隔离保护管理)和自然恢复三种典型恢复方式对植被的影响,研究表明,物种丰富度随干扰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下图示意自然湿地(作为参考湿地)和三种湿地不同恢复方式对植被生长影响的调查结果。
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4与自然恢复相比,人工恢复方式有利于提高植被覆盖度,主要原因可能是该方式( ) A.能够满足水源需求 B.生态环境较好 C.群落抗干扰能力强 D.物种丰富5恢复保护方式物种丰富度指数最低的原因是( )A.土壤水分差B.缺乏优势物种C.受干扰强度低D.植被稀疏6根据三种不同恢复方式对植被覆盖度和物种丰富度的综合分析,以下做法对湿地恢复能够达到较好效果的是( )A.建立栅栏隔离保护B.建设旅游景点,并进行浇灌、栽种等管理方式C.人为不参与管理的自然恢复D.禁止大型动物踩踏、干扰欧洲西部的荷兰原有海岸沙丘因自然原因遭破坏,沿海低地涝灾风险增加。
2011年荷兰人开始谴过人工抛沙(从附近海域抽取泥沙输送到近岸形成新土地)对海岸进行综合整治。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基本知识过关训练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基本知识过关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ca4af85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9.png)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基本知识过关训练选择题1、异木棉为高大乔木,叶色青翠,花朵红粉,具有喜光、喜高温和喜湿等特点,多用作高级行道树,富有观赏性。
异木棉花期对小区域内的微气候条件特别敏感,同一棵树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一半先开花,一半仍为树叶”的现象(下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最有可能出现图示景观的城市是()A.长春B.北京C.广州D.乌鲁木齐(2)导致图中异木棉“一半先开花,一半仍为树叶”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分D.技术(3)相较于其他树种,城市内部栽种异木棉效益更明显的区域是()①森林保护区②交通绿岛③较窄分车带④边侧绿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BD【提示】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主要的植被类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异木棉喜高温、喜湿,四地中广州的纬度位置最低,最有可能出现该景观,故选C。
(2)读图可知,开花侧为下沉商场,下沉商场对光照、技术、水分无影响,A、C、D错误;下沉商场通风系统排出的空气与户外空气有温差,导致花提前开放,故选B。
(3)异木棉为高大乔木,不适合布局在较窄分车带上;异木棉多用作高级行道树,栽种在森林保护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异木棉栽种在交通绿岛,在夜晚可以起到遮挡对面车辆灯光的作用;异木棉栽种在边侧绿地富有观赏性。
故选D。
2、2021年东北某地9万多平方米黑土被盗挖。
要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数百年时间。
抚州的王先生热爱阳台种植花草,看到盗采黑土新闻后,不再网购黑土。
他根据网上的配方(鸡粪:牛粪:草炭:蛭石:河沙=3:3:1:1:2)自行配置营养土。
下图为黑土盗挖现场照片。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黑土多被用于育秧苗、花草种植、城市绿化等,除了黑土富含有机质,还因为()①获取容易②管理成本低③土质疏松④来自寒地害虫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配置营养土配方中有蛭石和河沙,其主要作用是()A.提供矿物质B.增大温差C.固定并通气D.提供无机盐答案:DC【提示】土壤的功能及养护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黑土富含有机质,土质疏松、透气,③正确;东北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害虫无法越冬,土壤中害虫少,④正确;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其他地区需要时还需要网购,且东北地区禁止盗采黑土,获取不容易,①错误;管理成本主要与种植对象有关,②错误。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考点精题训练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考点精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af169ee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5.png)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考点精题训练选择题1、纺锤树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其树身光秃秃的,只在树顶稀稀拉拉长着几根枝条,叶子长约10cm。
旱季来临,绿叶纷纷凋零。
树高有30多米,直径最粗的地方可以达到5m,木质疏松、外硬里软。
凭借对环境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发达的根系,纺锤树体内的存水量可达2吨。
下图分别为哥伦比亚位置图及纺锤树景观示意图,纺锤树主要分布于该国北部。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处于哥伦比亚纺锤树落叶期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9月(2)该国纺锤树()A.根系发达是为了稳定高大的树体B.树干粗大、木质疏松,利于雨季贮水C.叶片肥大利于增强树干光合作用D.枝叶稀疏避免树干被夏季阳光灼伤(3)推测该国城市主要分布地区及其原因是()A.东部地区交通便利B.西部高山地区气候凉爽C.沿海地区地形平坦D.河流沿岸海拔低、气候潮湿答案:ABB【提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解答】(1)由材料可知,纺锤树位于哥伦比亚北部,纬度在10°N左右,北半球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影响该地,降水较多,北半球冬季,赤道低气压带南移,当地受东北信风影响,北部地区处于东北信风背风坡,降水少,蒸发强,气候干旱,且持续时间长。
旱季来临时,纺锤树绿叶纷纷凋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腾。
故选A。
(2)由材料可知,纺锤树位于哥伦比亚北部,纬度在10°N左右,北半球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影响该地,降水较多,北半球冬季,赤道低气压带南移,当地受东北信风影响,北部地区处于东北信风背风坡,降水少,蒸发强,气候干旱,且持续时间长,植被为了度过较长的旱季,形成了木质疏松、利于雨季贮水的粗大树干。
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专项训练
![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3269dac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e.png)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专项训练选择题1、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这种地貌形态最有可能分布在()A.云贵高原B.江南丘陵C.四川盆地D.塔里木盆地(2)图中的风向可能是()A.西北B.东北C.东南D.西南答案:DA【提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风沙地貌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解答】(1)读图可知,该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貌为新月形沙丘,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
故选D。
(2)读图可知,图中新月形沙丘西北侧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为迎风坡,因此图中的风向可能是西北风。
故选A。
2、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主要用来接收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大窝凼”落成启用,“大窝凼”洼地是喀斯特地貌所独有的一大片漏斗天坑群,附近5千米半径之内没有乡镇,25千米半径之内只有一个县城。
图1为射电望远镜及周围景观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大窝凼”洼地广泛分布的岩石类型和形成独特地貌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甲①B.乙②C.丙③D.丁④(2)图2中数字与下图中景观图有对应关系的是()A.①—ⅣB.②—ⅡC.③—ⅠD.④—Ⅲ(3)下列因素对“FAST”Ⅰ作干扰最大的是()A.台风B.太阳辐射C.太阳活动D.火山喷发答案:AAC【提示】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征常见地形地貌的特征及分布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流水地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由材料可知,该洼地位于喀斯特地貌区,一般形成于石灰岩地区,从岩石成因看,该类岩石属于沉积岩。
图2中沉积物堆积之后形成甲,说明甲是沉积岩。
石灰岩经流水溶蚀(属侵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属于外力作用,对应图中①。
故选A。
(2)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①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②为变质作用,③为固结成岩,④为冷却凝固。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考点精题训练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考点精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54e02c6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7a.png)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考点精题训练选择题1、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A.水分条件差异B.土壤性质不同C.海陆位置差异D.热量条件不同(2)骆驼刺生长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A.降水充沛B.土壤肥沃C.森林密布D.气候干旱答案:AD【提示】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解析:(1)考查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考查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答】(1)读图可知,草原巨人纺锤树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骆驼刺根系发达,位于沙漠气候区,热带季雨林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的差异。
故选A。
(2)骆驼刺生长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所以其根系发达,便于吸取地下水。
故选D。
2、某研究小组在研究贺兰山东坡乔木(森林带)分布情况时,共选取了38个样方(10m×10m),得出样方范围内乔木的数量、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情况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贺兰山东坡乔木主要属于()A.针叶林B.阔叶林C.硬叶林D.雨林(2)海拔1800米至2800米乔木数量较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B.光照C.降水D.土壤(3)影响贺兰山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乔木树高且胸径较粗的主要原因是()A.乔木数量少,相互竞争弱B.距冰川近,水源条件好C.太阳辐射强,热量条件好D.土层深厚,土壤肥力高答案:ACA【提示】主要的植被类型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贺兰山东坡乔木的类型。
(2)本题主要考查了贺兰山东坡海拔1800米至2800米处乔木数量较多的主要影响因素。
(3)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贺兰山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乔木树高且胸径较粗的主要原因。
【解答】(1)贺兰山东坡地区纬度高、海拔高,气温较低,适宜针叶林分布,A正确;该地区冬季严寒,夏季温凉,温度比较低,不适合阔叶林分布,B错误;硬叶林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C错误;雨林分布在温度高且降水丰富的地区,D错误。
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典型例题
![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b59432d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4.png)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典型例题选择题1、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由图可知()A.沉积物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的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2)该地貌主要分布于()A.山间河谷出口处B.大江大河的中下游C.盆地中心D.河流入海口处答案:CA解析:(1)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2)根据河流在不同河段的作用不同,大的颗粒先沉积,小的颗粒后沉积。
冲积扇的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浅,土层薄,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解答】(1)读图可知,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故选C。
(2)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地貌是流水堆积形成的冲积扇,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山间河谷出口处。
故选A。
2、扇三角洲是由临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对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上游到下游,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来越深B.从上游到下游,堆积物颗粒越来越小C.图中的水体一定是海洋D.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处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3、下图为一游客在我国某世界自然遗产地拍摄的地貌景观照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貌景观为()A.冰川地貌B.黄土地貌C.海岸地貌D.喀斯特地貌(2)图示地貌类型的地下部分往往发育有()①溶洞②角峰③海蚀柱④地下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D【提示】喀斯特地貌(1)本题主要考查了喀斯特地貌。
(2)本题主要考查了喀斯特地貌。
【解答】(1)读图可知,图示地貌是石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
故选D。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暗湖、石笋、石柱等。
故选D。
4、横沙通道全长8km左右,位于长江口长兴岛与横沙岛之间,是长江口唯一一条南北走向的水道,两岸港口、码头众多,岸线资源利用程度高。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名师选题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名师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530d975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7c.png)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名师选题选择题1、读下图,回答以下小题。
(1)图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③①②表示的地壳物质变化过程是()A.从变质岩到岩浆岩B.从沉积岩到变质岩C.从岩浆岩到沉积物D.从岩浆岩到变质岩答案:CC【提示】风沙地貌流水地貌岩石的转化与岩石圈物质循环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2)本题考查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解答】(1)图中①是峡谷地貌,由流水侵蚀而成。
②是河口三角洲,由流水堆积所致。
③为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山锥。
④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沙丘地貌。
①②④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③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故选C。
(2)③表示岩浆岩的形成,经①所示的流水侵蚀作用,最终大量泥沙等碎屑物在河口地带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②)。
故选C。
2、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旅游景观与图示地貌相类似的是()A.长江三峡B.桂林山水C.黄山怪石D.天涯海角(2)从图中看最有利于该地貌形成的条件是()A.岩石具有可溶性B.地面平坦C.气候干燥D.植被稀少答案:BA【提示】喀斯特地貌解析:(1)考查喀斯特地貌。
(2)考查喀斯特地貌。
【解答】(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是石灰岩受外力作用发育而成的峰林,属喀斯特地貌。
长江三峡属于流水侵蚀地貌,A错误。
桂林山水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山水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古迹、石刻等等,B正确。
黄山怪石主要是花岗岩岩体因受内外因素作用,沿垂直断裂长期崩落风化形成的,C错误。
天涯海角主要是由于地壳的运动,再加上海水的侵蚀、风化作用形成的,D错误。
故选B。
(2)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等沉积岩经溶蚀等外力作用形成,故形成的条件是岩石具有可溶性。
故选A。
3、下图为我国某地喀斯特地貌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全部重要知识点
![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全部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70cda4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6.png)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全部重要知识点选择题1、读我国某处海岸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形成该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主要是()A.海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2)与该景观成因相似的地貌是()A.溶洞B.海蚀崖C.河漫滩D.沙丘答案:AB【提示】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海岸地貌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2)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解答】(1)海蚀地貌常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
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冰川侵蚀地貌常有冰川U谷、刃脊、冰斗和角峰,冰川作用一般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瀑布和峡谷。
故选A。
(2)该地貌是海水侵蚀地貌,A溶洞为流水侵蚀形成,B海蚀崖为海水侵蚀形成,C河漫滩为流水沉积形成,D沙丘为风力沉积形成。
故选B。
2、读地貌模式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由图可知()A.沉积物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2)该地貌主要分布于()A.河流入海口B.山间河谷出口C.大江大河中下游D.盆地中心答案:CB【提示】流水地貌解析:(1)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
(2)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解答】(1)沉积物主要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A错误;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B错误;扇形地中下部排水条件良好,且土壤深厚肥沃,适合农耕,C正确;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浅,发展农耕容易出现次生盐碱化,D错误。
故选C。
(2)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地貌是流水堆积形成的冲积扇,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河谷出口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
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真题
![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013ae1a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e.png)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真题选择题1、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2)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B.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C.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D.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3)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⑤⑥答案:BAB【提示】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分析流水地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的原因。
(2)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答】(1)图中河流为澜沧江,甲—乙河段位于该河所属流域的上游地区,流经横断山区,受流水侵蚀作用影响,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故而非常狭窄,故B正确。
在黄河下游地区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形成地上河,故而支流难以汇入,而澜沧江流出国境之后叫湄公河,并未形成地上河,故A错误。
澜沧江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但支流并不稀少,故C错误。
甲—乙河段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丰富,但这并不是河道狭窄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B。
(2)读图,丙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降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故A正确。
这里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故B错误。
丙地是湄公河三角洲平原,地势起伏小,气候垂直变化不明显,故C错误。
这里纬度低,没有寒潮影响,故D错误。
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典型例题
![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1c6a603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2.png)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典型例题选择题1、贡嘎山(29°35′N,101°52'E)位于四川省西部,为大雪山的主峰,被誉为“蜀山之王”。
康定木兰是我国川西山区特有的一种原始落叶乔木,每年3~4月先开花后长叶,7~9月结果。
下图示意贡嘎山垂直自然带谱(单位:m)。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贡嘎山东坡自然带的基带为()A.稀树灌丛带B.常绿阔叶林带C.针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2)贡嘎山东西两坡自然带谱差异较大的主导因素是()A.海拔高度B.坡度C.纬度D.相对高度(3)近距离观赏康定木兰的最佳区域是()A.针阔叶混交林带B.针叶林带C.常绿阔叶林带D.灌丛草甸带答案:BDA【提示】主要的植被类型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1)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
(2)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
【解答】(1)基带是指一个地区的水平自然带,根据贡嘎山的经纬度(29°35′N,101°52′E),可判断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所以,贡嘎山的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故选B。
(2)读图可知,贡嘎山西侧自然带谱比较简单,而东侧自然带谱比较复杂。
东西两侧山坡主要的差异是西坡相对高度小,东坡相对高度大,D项正确;同一座山,海拔没有差异,A项错误;坡度对自然带谱的复杂程度没有影响,B项错误;东西两侧山坡纬度没有差异,C项错误。
故选D。
(3)康定木兰是我国川西山区特有的一种原始落叶乔木,应在常绿林带之上,针叶林带之下的区间,即位于图中针阔叶混交林带,故A项正确。
故选A。
2、普罗旺斯是世界闻名的薰衣草故乡和旅游胜地,同时它还是法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地。
地中海风格的葡萄酒庄园与紫色花海翻腾的薰衣草共同构成了一道传统而精彩的普罗旺斯风景线。
下图示意普罗旺斯薰衣草和葡萄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经典大题例题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经典大题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344f8b1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b.png)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经典大题例题选择题1、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
阿留申群岛属于形成年代较晚的火山群岛,长1900千米,由300多个细小的火山岛(当中有57座火山)组成。
群岛四季温差小,多雨雾和强风。
完成下列小题。
(1)阿留申群岛多火山的原因是()A.海底板块发生升降运动B.阿留申群岛的隆起抬升C.位于生长边界板块张裂D.位于消亡边界板块碰撞(2)推断阿留申群岛主要的植被是()A.草甸、苔藓B.落叶阔叶林C.荒漠、灌丛D.针叶林(3)阿留申群岛多雨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洋面寒流B.盛行西风C.极地东风D.西北季风答案:DAB【提示】板块及板块运动主要的植被类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板块运动的相关知识。
(2)本题主要考查植被和自然带的分布。
(3)本题主要考查雨雾的形成条件。
【解答】(1)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带,地壳运动活跃,火山较多。
故选D。
(2)材料中提到多强风,且多细小的火山岛,土壤发育程度差,不适宜生长较高的林木,BD错;该群岛位于西风带,且周围海洋面积广,雨雾多,不会出现荒漠,C错,A对。
故选A。
(3)阿留申群岛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受盛行西风(北半球是西南风)影响,且冬季受阿留申低压影响,多气旋活动,多雨雾,B对。
故选B。
2、位于东南亚的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缫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3)K岛处于()A.亚欧板块B.美洲板块C.南极洲板块D.非洲板块答案:ACA【提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主要的植被类型板块及板块运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1)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K岛位于东南亚(6°S~7°S),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其天然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A正确。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典型例题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c53a854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17.png)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典型例题选择题1、读下列景观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2)四种地貌中,因堆积作用形成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A【提示】风沙地貌流水地貌解析:(1)本题考查风沙地貌。
(2)本题考查堆积地貌。
【解答】(1)①是河口三角洲,②是风积沙丘,③是河流侵蚀峡谷,④是风蚀雅丹地貌,②④由风力作用形成。
故选B。
(2)①河口三角洲地貌为流水堆积地貌,②风积沙丘地貌为风力堆积地貌,③河流峡谷地貌为流水侵蚀地貌,④风蚀雅丹地貌为风力侵蚀地貌。
故选A。
2、2016年9月25日,全球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建成启用。
如图为“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大窝凼”附近的岩石类型是()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2)喀斯特洼坑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D.④①③②答案:CB【提示】喀斯特地貌解析:(1)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侵入岩结晶度好,晶体颗类较大;喷出岩具有气孔构造;变质岩具有片理构造,重结晶作用明显。
(2)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
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
【解答】(1)喀斯特地貌发育在石灰岩上,因此“大窝凼”附近的岩石类型是沉积岩。
故选C。
(2)读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图,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喀斯特洼坑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②①④③。
故选B。
3、如图是厦门市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
回答下列小题。
(1)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海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2)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A.岩洞B.岩礁C.沙滩D.海岸答案:AC【提示】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海岸地貌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A.海蚀地貌常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必练题总结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必练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0142a2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a.png)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必练题总结选择题1、“悬挂式洞瀑”是水从悬崖上的洞穴口流出,悬挂于崖壁形成的瀑布。
从空中俯瞰,一块块平整的台地“悬浮”在大地上,一帘帘瀑布从崖壁上的洞穴中喷涌而出,直泻谷底,瀑布落差超过200米,气势磅礴。
下图为悬挂式瀑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的地貌类型是()A.雅丹地貌B.喀斯特地貌C.丹霞地貌D.冰川地貌(2)形成该地貌类型的岩石一般是()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大理岩(3)影响悬挂式洞瀑的主要地质作用是()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河流侧蚀作用④河流下蚀作用⑤河流溯源侵蚀作用⑥河流堆积作用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④D.③④⑤答案:BCA【提示】喀斯特地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1)本题考查了喀斯特地貌。
(2)本题考查了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3)本题考查了综合分析能力。
【解答】(1)根据“从空中俯瞰,一块块平整的台地‘悬浮’在大地上,一帘帘瀑布从崖壁上的洞穴中喷涌而出”判断,图中的地貌类型是喀斯特地貌。
故选B。
(2)石灰岩易被水溶蚀而形成喀斯特地貌。
故选C。
(3)据图文材料可知,悬挂式洞瀑为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溯源侵蚀而成。
故选A。
2、风蚀坑是在地表富含沙源沉积物且具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以风为动力,并受人类活动等作用影响形成的地貌。
下图为“青海省某县风蚀坑形状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风蚀坑形成的原因可能是()①植被破坏严重②风力强盛③粉砂表土深厚④坡度较陡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推测图示风蚀坑不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风蚀坑内出现流动沙丘B.风蚀坑积水成湖C.风蚀坑的深度、坡度会出现陡缓交替的现象D.风蚀坑面积不断扩大答案:AB【提示】风沙地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答】(1)粉砂土和地表植被对古风成沙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人类破坏地表植被后,粉砂土活化,古风成沙受风力侵蚀,逐渐形成风蚀坑,风力强盛是风蚀坑形成的动力因素,粉砂土覆盖在古风成沙之上,土层较薄,坡度大小对风蚀坑影响不大。
高三地理每日一题
![高三地理每日一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4ce2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9.png)
每日一题:
某海岛A的经纬度是(39°S,150°E),回答以下问题。
1. A岛属于哪一大洲的板块,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答案:A岛属于大洋洲板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类型。
2. A岛的经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
答案:A岛的经纬度特点是位于南半球、低纬度、东半球。
3. A岛的气候类型与当地植被类型有什么关系?
答案:A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导致了当地的热带草原植被的形成。
这是因为热带季风气候通常具有干湿两季,在干季时降水少,草原植被会枯黄,而在湿季时降水丰富,草原植被则会变得茂盛。
因此,气候类型与当地植被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4. A岛是否具有沙漠地貌?如果有,说明成因。
答案:是的,A岛具有沙漠地貌。
成因是A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集中,但因受海洋影响小,增温快、降温也快,冬春季节又经常受寒潮影响,气温骤降,蒸发量大,水源不足导致沙漠地貌的形成。
5. 当地人类生产生活中可能会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请举一例说明。
答案:当地人类生产生活中可能会受到气候和植被的影响。
在气候方面,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交通运输和建筑等方面都有影响。
在植被方面,热带草原植被的变化也会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例如,草原植被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栖息地和迁徙路线,进而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由于A岛的地形地貌特征,其生态环境脆弱,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而破坏。
以上就是对高三地理每日一题的相关解答,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考点精题训练
![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考点精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61f61d1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3.png)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考点精题训练选择题1、雅丹地貌指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是河湖相土状堆积物经风化、风蚀等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垄脊)和风蚀凹地(沟槽)的地貌组合。
下图示意我国甘肃敦煌(40°N,93°E)某地雅丹地貌景观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与雅丹地貌发育关系不大的是()A.流水堆积B.地表裂隙发育C.岩层弯曲形变D.风力强劲(2)该地雅丹地貌的发展将导致()A.沟槽加宽加深B.相对高度先增大后减小C.垄脊面积先减小后增大D.海拔先减小后增大(3)若图为北京时间20点拍摄的景观照片,则拍摄者位于图示景观的________方位,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A.正东南半球B.正西南半球C.正南北半球D.正北北半球答案:CBC【提示】风沙地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时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2)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3)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和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解答】(1)雅丹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河湖相沉积物;地表裂隙发育,有利于风化剥蚀作用,使侵蚀速度加快,裂隙处不断加深和扩大;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经风力搬运,使地表起伏不平,所以风力强劲是动力条件;岩层弯曲变形是内力作用的结果,图中沉积物为水平堆积状,无弯曲变形,与雅丹地貌成因关系不大。
故选C。
(2)风力侵蚀使垄脊从无到有,面积增大,沟槽不断扩大。
随风蚀加剧,垄脊逐渐形成孤立的小丘,其下部的沙层因风蚀被掏空,垄脊面积逐渐减小,高度也不断下降,并最终消失。
所以相对高度是先增大后减小;沟槽加宽加深后逐渐消失;垄脊的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区域海拔的高低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综上所述,B 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照片为北京时间20点拍摄的,则甘肃敦煌(40°N,93°E)地方时为18点12分,此时太阳位于西方天空且昼长夜短说明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2021新高考地理】每日一练题集1含答案
![【2021新高考地理】每日一练题集1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c66a23e009581b6ad9eb4f.png)
2021新高考地理每日一练题集2020年1月下旬以来,新冠肺炎病毒蔓延传播,在党中央统一领导指挥下,白衣战士、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迅速响应,积极行动,驰援武汉。
诸多行业如石化、家电、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服装企业、母婴行业等也迅速建成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加入了口罩生产的行列。
这些无不凝聚着中国力量,体现着中国速度,诠释着中国精神。
据此完成1—3题。
1.(2020.济南一模)疫情爆发后,诸多行业能够迅速转型加入口罩生产行列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间关联度高B.生产技术成熟C.国际市场需求大D.劳动力成本低2.(2020.济南一模)3月4日中国口罩产量产能和产量已双双过亿,这将迅速提高我国A.抗击疫情能力B.工业化水平C.交通运输能力D.科技研发水平3.(2020.济南一模)受疫情防控影响,最有可能得到发展的行业是A.餐饮行业B.影视行业C.房地产业D.互联网业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加速,流动老人已成为国内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我国主要老年人口流入大省的人口来源(下表),可为老年人口流动大省制定人口政策、合理配置养老资源提供依据。
据此,完成4—5题。
4.(2020.济南一模)流动老人A.主要来源于西部地区B.全部流入经济发达省份C.以远距离人口流动为主D.河南流出老人去向分散5.(2020.济南一模)进藏流动老人以四川人为主的主要原因是A.川藏位置相邻B.四川经济发达C.国家政策支持D.川藏习俗相似变电站就像是快递“电”过程中的物流中心,电厂发的电经升压再降压后送到客户家中(下图)。
我国已有多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在上海郊区“落地”。
上海静安地下变电站位于城区,它通过电力隧道从15.3千米外的郊区降压变电站受电。
再降压后将电力输送到世博园区并能全面覆盖浦西各区,成为向上海中心城区供电的“主力军”。
该变电站工程相当于8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可是你在市中心无法看到它的身影,因为它已经隐身地下,地上部分建成了雕塑公园,公园里仅留了地下电站的主控室、进出口和进出风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日一练| 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当你能梦的时候
就不要放弃梦。
每日一练
亚历山大群岛位于阿拉斯加东南部沿海,邻近阿拉斯加渔场。
该群岛由1 100个大小岛屿组成,是地壳下沉,海水淹没陆地,山顶露出海面而成。
该群岛年降水量超过2 000毫米,且全年分配均匀,岛上有陡峭的海岸和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温带雨林在某些方面与热带雨林相似,例如都有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以及大量的野生动物)。
下图是亚历山大群岛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3~5题。
3.亚历山大群岛海岸陡峭的主要原因是()
①断层发育形成岛屿②长期受海浪侵蚀
1/ 8
③风力侵蚀作用明显④山顶出露海面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亚历山大群岛分布着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主要是由于()A.受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B.全年气候温和,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富
C.地处中纬度地区,温度适宜
D.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条件充足
5.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成为亚历山大群岛支柱产业的是()A.水产品加工 B.服装加工
C.仪表制造 D.海滨浴场旅游
【答案】3.D 4.B 5.A
【解析】第3题,从材料可知亚历山大群岛是地壳下沉,海水淹没陆地,山顶露出海面所成,④对。
长期处于海洋之中受海浪侵蚀海岸陡峭,②对;不是断层发育形成岛屿,①错误;处于海洋之中,风力侵蚀作用不明显,③错误,选择D。
第4题,亚历山大群岛处于40°N~60°N大陆西岸,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富,全年气候温和,分布着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B对;沿岸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但影响相对较小,A错误;地处中纬度地区,温度适宜,2/ 8
这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条件充足,但对降水影响小,D错误。
第5题,亚历山大群岛位于阿拉斯加东南部沿海,邻近阿拉斯加渔场,适宜发展水产品加工,A对;劳动力少,不适宜发展服装加工,B错误;岛屿中制造技术不高,不利于仪表制造,C错误;属于基岩海岸,不利于发展海滨浴场旅游,D 错误。
大题精选
(2019·吉林大学附中四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6分)
材料一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如图甲),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沿海。
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降水量为300~800 mm(如图乙)。
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
猴面包树全身是宝,树叶可当作蔬菜食用;树皮剥下来可用来织布;树干是造纸的好材料;面包果可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制作果酱,被称为“天然面包”;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这种“天然面包”拯救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树干还能够为旅行的人们提供救命之水,为此,人们叫它“生命之树”。
3/ 8
材料二我国西南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焚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众多干热河谷。
仅金沙江的干热河谷就长达800 km。
河谷内年降雨量约700 mm,年均温约21 ℃。
谷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
4/ 8
你是否支持我国西南的干热河谷地区大量引种猴面包树,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支持。
西南地区的干热河谷和猴面包树分布区的气候条件相似;河谷面积广,利于大规模引种;猴面包树及其果实可以食用,也可以做工业原料,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大量种植猴面包树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
(任答3点即可)
反对。
干热河谷地区的气候和猴面包树分布区气候有一定差异,且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引种难度大;我国几乎没有与猴面包树相关的产业基础,其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外来物种容易引起生态灾难。
精题甄选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拉普拉塔平原由拉普拉塔河上游的巴拉那河、乌拉圭河等支流冲积形成,是南美洲第二大平原,主要分布在阿根廷境内。
拉普拉塔河主河道长仅320公里左右,因近代下沉作用,河道极宽,河口宽约220公里,河水含沙量大,河口未形成三角洲。
地处拉普拉塔平原南部的潘帕斯草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农牧业发达,是世界小麦、玉米、牛肉、羊毛、皮革的主要出口区,也是阿根廷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阿根廷制革业历史悠久,且为机械剥皮,缺陷少,质量优良。
2014年起,阿根廷政府宣
5/ 8
布停止未加工皮革出口,仅允许出口成品革及皮革制品。
图7左为拉普拉塔平原位置示意图,右为潘帕斯草原气候资料图。
(1)分析拉普拉塔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并简述其未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原因。
(2)简析潘帕斯草原农牧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阿根廷皮革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答案】(1)含沙量大的原因:河流上游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泥沙来源广;部分河段落差大,水流急,侵蚀与携带泥沙能力强;流经农牧业发达区,土壤易于冲刷。
未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原因:河道近代下沉,河口沉降泥沙难以出露;三角形港湾,河口宽,海潮冲走大量泥沙;上游支流流经平原,且有广阔草原,部分泥沙已在此沉积。
6/ 8
(2)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气候夏季暖热湿润,冬季温凉干燥,适于农作物及牧草生长;河流湿地众多,旱季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3)牧业发达,牛羊众多,皮革原料来源丰富;皮革生产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机械剥皮,生产效率高,质量好;铁路交通便利,多良港,利于运输;人口较多,劳动力充足;政府政策支持。
【解析】试题考查河流地貌、农业和工业区位因素
(1)从图中看拉普拉塔河上游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泥沙来源广;部分河段落差大,水流急,侵蚀与携带泥沙能力强;流经农牧业发达区,土壤易于冲刷。
未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原因:由材料“因近代下沉作用,河道极宽”可推测,河道近代下沉,河口沉降泥沙难以出露;从图中看河口位于三角形港湾,河口宽,海潮冲走大量泥沙;上游支流流经平原,且有广阔草原,部分泥沙已在此沉积。
(2)农牧业发展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土壤、气候、水源四个方面来分析;由材料“潘帕斯草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可知,潘帕斯草原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黑土广布,土壤肥沃;结合潘帕斯草原气候资料图可知,夏季暖热湿润,冬季温凉干燥,适于农作物及牧草生长;从图中看该地河流湿地众多,旱季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7/ 8
(3)阿根廷皮革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考查的是工业区位因素,可从原料、技术、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等方面来分析;由材料可知,该地牧业发达,牛羊众多,皮革原料来源丰富;皮革生产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机械剥皮,生产效率高,质量好;铁路交通便利,多良港,利于运输;人口较多,劳动力充足;政府政策支持。
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