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期中考前背书提纲

合集下载

历史初中二年级历史初中 初二期中1--12提纲

历史初中二年级历史初中 初二期中1--12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一、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掠夺原料,推销工业品。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背景: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鸦片泛滥的危害:白银外流,人民负担加重;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危害人民健康)过程:1839年6月,在林则徐的主持下,收缴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

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爆发: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三、进程:1840年:封锁珠江口—攻陷定海—直逼天津(p5鸦片战争形势图)1841-1842年:占香港岛—攻虎门炮台—占厦门、定海、宁波—犯吴淞—占镇江—达南京。

四、结果: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①割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843年,签订《虎门条约》: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五、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同步》p1,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一个民族只有强大才不会被欺凌。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一、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二、借口: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三、列强:英法发动,美俄是帮凶四、爆发: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五、概况:过程: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直逼天津;1860年,再次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罪行:英法联军:1860年10月,火烧圆明园。

历史九年级上册期中提纲

历史九年级上册期中提纲

历史九年级上册半期考复习纲要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初步第 1 课:人类的形成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正在形成的人)的一支发展而来的,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完整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后期猿人(元谋人、北京人)、早期智人、后期智人(山顶洞人)。

P3 表格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人种:黄种、白种、黑种。

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跟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氏族。

最初人们生活在母系氏族社会里,此后被父系氏族代替。

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国家开始产生。

第 2 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约公元前 3500 年开始,非洲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奴隶制小国。

国王的陵墓金字塔是权益的象征。

公元前 3500 年此后,苏美尔人在西亚两河流域南部成立起好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一致了两河流域,为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拟订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齐备的成文法典。

约公元前 2500 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此后,来自中亚的雅利安的部落侵入印度。

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依据这个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P11 表格。

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此后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古代文明出此刻大河流域的原由:大河流域天气润湿,光热充分,地势平展,合适人类生计。

河水按期泛滥,供给了充足的水源和肥饶的土壤,有益于农业生产。

第 3 课:西方文明之源公元前 6 世纪,雅典成为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 5 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权益,全体成年男性公民能够参加最高权益机构公民大会,伯利克里还鼓舞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等。

公元前 509 年,罗马成立了共和国。

初一历史期中提纲.docx

初一历史期中提纲.docx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一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列举隋朝建立的三要素。

(581年,隋文帝杨坚长安)2.隋朝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3.列举出大运河的中心、最北和最南。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分别为哪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邦沟、江南河)大运河全长多少?(两千多公里)4.大运河的开通有何意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5.列举唐朝建立的三要素.(618年,唐高祖李渊长安)6.唐朝出现过哪些有作为的皇帝?说出相对应的盛世。

(唐太宗一一贞观之治武则天一一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统治前期一一开元盛世)7.贞观Z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唐太宗①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③戒奢从简④合并州县⑤任用贤才(房玄龄、杜如晦)⑥虚心纳谏(魏征)) &为什么人称武则天的统治“治宏贞观”?(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9.“开元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任用贤才(姚崇)戒奢从简重视地方吏治)10唐朝农业发展的突出有哪些?(水稻育秧移植栽培;饮茶Z风在全国盛行;发明曲辕犁和筒车)11・唐朝陶瓷业的发展有哪些表现(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12.唐都长安有哪些特点?(①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②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的大都市)13.科举制诞生于何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隋炀帝,设立进士科)14 •唐朝有哪些皇帝为完善科举做出了贡献?(唐太宗扩充国学;武则天增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丄科最主要的考试内容)15.科举制有何影响?(科举制度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能的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16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是谁的名言?(唐太宗)反映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他的称号是什么?(天可汗)17唐朝哪些皇帝在西域今新疆设立了最高行政军事机构?(唐太宗和武则天)18 “和同为一家”形容的是唐朝和哪个民族政权的关系?(吐蕃)他们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藏族)19举例说明唐朝和吐蕃关系友好的事例?(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初二上册历史期中复习题纲

初二上册历史期中复习题纲

初二上册历史期中复习题纲一、古代社会的发展1. 原始社会- 原始人群的发现,如北京人、山顶洞人等。

- 原始农业的出现,如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的农业发展。

2. 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的建立和主要成就。

- 奴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3. 封建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如铁器的广泛使用、封建制度的确立。

- 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汉朝的兴盛,包括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二、科技与文化1. 古代科技-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

- 古代天文学、数学、医学等学科的发展。

2. 古代文化- 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孔子、孟子的贡献。

- 道家思想,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

- 佛教的传入和影响。

三、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1. 民族关系-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 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理。

2. 对外交流- 丝绸之路的开辟和贸易往来。

-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

四、历史人物与事件1. 重要历史人物- 秦始皇、汉武帝等帝王的政治成就。

- 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的文化贡献。

2. 重大历史事件- 秦朝的统一战争。

- 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扩张。

- 三国鼎立的局面。

五、历史思考1. 历史事件的影响- 分析历史事件对当时社会和后世的影响。

2. 历史人物的评价- 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进行评价。

3.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探讨历史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如何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

六、复习建议- 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

- 制作时间线,帮助记忆历史事件的顺序。

- 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 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检验复习效果。

结束语:通过本复习题纲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对初二上册历史知识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基础部分——期中历史提纲

基础部分——期中历史提纲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的建立、统一1.建立:581,隋文帝杨坚,(夺北周),长安2.统一:①589,灭陈二、隋朝大运河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2.概况:605年,中心:洛阳;北:涿郡;南:余杭,两千多千米。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水系:黄河、海河、长江、淮河、钱塘江3.地位:古代世界最长运河4.意义: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三、科举制1.背景:①选官权利在上层权贵手里;②选官标准是门第而非才学2.过程:①隋文帝:考试;②隋炀帝:进士科,正式确立3.意义:①选官权利:加强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权利;②选官标准是才学,扩大官吏范围;③教育发展四、隋朝灭亡1.根本原因:隋炀帝暴政2.直接原因:农民起义3.618,江都被杀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建立618年,唐高祖李渊,长安二、“贞观之治”——唐太宗1.治国思想原因:吸取隋暴政速亡教训2.治国思想:①虚心纳谏:魏征(“镜子”);②任用贤臣,“房谋杜断”(房玄龄、杜如晦)3.治国措施:政治①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定法律,减刑罚;③增加科举科目,进士科最重要科目;④考察官吏。

经济:减轻负担,鼓励农业。

4.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贞观之治”三、“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武则天1.唯一女皇帝2.殿试四、“开元盛世”——唐玄宗1.贤臣:姚崇、宋璟2.措施:①整顿吏治、减冗员;②发展经济,改税制;③重视文教,编书3.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开元盛世”——唐朝鼎盛第3课盛唐气象一、经济繁荣1.农业:曲辕犁、筒车2.手工业:蜀锦、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长安二、民族交融1.方式:和亲、册封首领、战争等2.唐太宗:开明,“天可汗”3.唐玄宗:靺鞨渤海郡王、回纥怀仁可汗、南诏云南王4.西域:安西、北庭都护府5.吐蕃:①松赞干布—唐太宗—阎立本《步辇图》—文成公主②意义:促进吐蕃发展,增进汉藏关系三、文学艺术1.唐诗:“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平易近人:白居易2.书法:“颜筋柳骨”: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3.绘画:阎立本、吴道子“画圣”《天王送子图》Ps:药王孙思邈《千金方》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日本1.遣唐使,阿倍仲麻吕-晁衡2.鉴真东渡:6次,唐招提寺,促进中日交流二、新罗1.朝鲜半岛上2.科举制3.进口首位三、天竺1.唐太宗时,玄奘,那烂陀寺2.《大唐西域记》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安史之乱1.背景:①政治腐败;②社会矛盾尖锐;③节度使势力膨胀,外重内轻2.过程:755-763,安禄山、史思明,唐肃宗3.影响:由盛转衰①破坏经济;②藩镇割据二、黄巢起义1.背景:①政治腐败;②宦官专权;③连年灾荒2.过程:黄巢,攻入长安,建立政权,最后失败3.影响:唐朝致命打击三、唐朝灭亡907 年,朱温,后梁四、五代十国1.五代:后(梁唐晋汉周)2.十国:南方9个政权+太原北汉3.实质:藩镇割据延续Ps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统一打下基础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北宋建立960,河南开封(东京),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二、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1.行政权:①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设副宰相;②地方:文臣任知州,设通判②军权:解除禁军将领兵权(“杯酒释兵权”);统兵权调兵权分开;定期换防③财权:取消节度使收税;设转运使三、国策:重文轻武1.目的:防止武将专权2.内容:①文臣掌军政大权;②发展科举制,增加科举录取名额,提高进士地位3.影响:政权稳定社会安定,科技发达文化昌盛Ps:“三冗两积”: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第7课第8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金与南宋的对峙一、澶渊之盟——北宋、辽1.背景:辽占燕云十六州,宋真宗,寇准,澶州之战2.内容:①辽撤军;②北宋给辽岁币3.影响:①和平稳定,经济文化交流,民族交融;②加重人民负担二、宋夏和议——北宋、西夏1.背景:元昊攻宋,胜利2.内容:①西夏向宋称臣;②北宋给西夏岁币3.影响:同上三、宋金和议——南宋、金1.背景:岳飞收复失地,“郾城”大捷,“莫须有”2.内容:①南宋向金称臣,②南宋给金岁币;③淮水—大散关为界3.影响:①宋金对峙;②南宋偏安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农业1.占城稻—越南2.水稻,首位3.秧马4.“苏湖熟,天下足”5.棉花,茶树二、手工业1.纺织业,南方>北方2.制瓷业:瓷都景德镇3.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开封(东京)郊外船坞;指南针三、商业1.开封、杭州2.坊市界限打破3.早市、夜市4.乡镇:草市5.北宋,四川,交子6.海外贸易:市舶司,广州、泉州,近:朝鲜日本;远: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四、经济重心南移1.唐朝中期——南宋完成2.黄河流域——长江流域3.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蒙古统一1.北方,游牧,战乱2.1206,成吉思汗(铁木真)①统一蒙古,②建立政权二、蒙古灭西夏、金1.1227,灭西夏2.1234,灭金三、元朝建立1.1260,忽必烈,汗位2.汉族儒臣:“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3.“治国安民”,吏治,农桑4.1271,大都(1272),忽必烈四、元朝统一1.1276,灭南宋2.1279,灭南宋残部3.文天祥抗元4.意义:结束长期分裂,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总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总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总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总复习提纲一、知识回顾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4、隋文帝的统治(开皇之治)(1).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减轻人民负担。

(2).结果:国家统一安定,人口大幅增长,储积大量粮食和布匹,社会经济繁荣。

5、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6、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7、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大运河作用:大大促进了中国南北经济的交流9、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同年,李渊(唐高祖)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10、唐高祖退位后,传位李世民(秦王)。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11、唐太宗治国思想: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

12、唐太宗治国措施:①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敢于直言的魏征(进谏200多次,最的谏臣)13、贞观之治的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4、女皇武则天(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1).地位:是中国历的女皇帝。

(2).政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措施: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结果: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15、.隋唐时,国家政治制度有许多创新,突出的是三省六部制,中央机构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和尚书省执行。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第一册:《历史一纲一序》1.文物和文字的发现-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发展-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2.中国历史的划分-古代中国的历史时期划分及其特点3.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到农业生产的演进-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4.商朝和西周-商朝的兴衰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西周的建立与统治特点5.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诸子百家和儒家思想的兴起及其影响第二册:《历史二序两缩写》1.秦朝-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帝国建设-秦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特点2.汉朝-汉武帝的和扩张战争-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3.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军事斗争和文化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变革4.隋朝和唐朝初年-隋朝的统一战争和统治特点-唐朝初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第三册:《历史三大朝代》1.唐朝的全盛时期-唐朝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唐朝对世界的影响2.宋朝和元朝-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发展-元朝的建立和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特点3.明朝-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变革-明朝的农民起义及其影响第四册:《历史四明两清》1.清朝的建立和政治体制-清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特点2.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思想的传入和社会变革的需求-维新、变法和革命运动的兴起3.辛亥革命及其影响-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成果和不足-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第五册:《历史五列举三世》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背景和宗旨-党的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与武装斗争-新中国的国家制度和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3.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开放-开放的背景和意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困难第六册:《历史六国三要点》1.世界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等古代文明的特点和贡献2.世界近代历史-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3.世界现代化进程-当代世界各类国家的发展道路。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T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落後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第1课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2)导火线(直接原因):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4)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鸦片战争开始。

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5)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的开端...。

..近代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成为受益最大的国家(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5)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领导人:洪秀全起义地点:广西桂平金田村军队;太平军政权名称;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天京(6)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导致失败第3课收复新疆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清政府1875年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八年级历史期中复习题纲

八年级历史期中复习题纲

八年级历史期中复习题纲# 八年级历史期中复习题纲一、中国古代史1. 先秦时期- 了解先秦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

- 掌握夏、商、周三代的更替及重要历史事件。

2. 春秋战国时期- 理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 学习孔子、老子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3. 秦汉时期- 掌握秦朝的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以及秦朝的灭亡。

- 了解汉朝的建立、汉武帝的改革和汉文化的发展。

4. 三国两晋南北朝- 学习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重要人物。

- 掌握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发展。

5. 隋唐五代十国- 理解隋朝的统一和隋唐制度的创新。

- 掌握唐朝的盛世和文化成就,以及五代十国的动荡。

6. 宋元明清- 了解宋朝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成就。

- 掌握元朝的建立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学习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二、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 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2. 太平天国运动- 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历史意义。

3. 洋务运动- 学习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失败的原因。

4. 戊戌变法- 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失败的原因。

5. 辛亥革命- 掌握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6. 五四运动- 学习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7. 抗日战争- 掌握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

8. 解放战争- 理解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

三、世界古代史1. 古埃及文明- 了解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文化遗产。

2. 古希腊文明- 掌握古希腊城邦制度、哲学思想和文化成就。

3. 古罗马文明- 学习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帝国扩张和文化影响。

4. 古代印度文明- 了解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和印度教的发展。

5. 古代美洲文明- 掌握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的特点和文化遗产。

四、世界近现代史1. 文艺复兴- 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代表人物和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2. 宗教改革- 学习宗教改革的起因、过程和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复印重点八年级历史期中提纲

复印重点八年级历史期中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纲要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开国大典1、第一届政协会议(1)背景:国民党政权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2)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讨论主要问题:讨论建立新中国的问题(3)内容:①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起定以前,它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府主席;③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4)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2、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1)时间:1949年10月1日(2)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说明: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①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一支由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②组织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战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③最基本的经验是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二、西藏和平解放1、歼灭国民党残余军队:向西北、中南和西南进军;2、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10月(意义: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第2课最可爱的人1、背景:(1)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七上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重点批注)

七上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重点批注)

城南校区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01【知识梳理】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人类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

3.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距今约70万~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过着群居生活,形成早期原始社会。

使用打制石器,懂得使用天然火。

4.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5.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

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采集、狩猎为生,制作骨针,爱美,过着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生活。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3.第3课华夏之祖1.华夏族的来历: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和黄帝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蚩尤部落。

炎帝和黄帝结合,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黄帝-----“人文初祖”①黄帝建宫室,制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②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③仓颉发明了文字。

④伶伦编乐谱。

⑤海外华人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3.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杰出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通过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历史上叫“禅让”。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4.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国家),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都城阳城。

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2.启继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暴君桀。

3.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商王盘庚迁都城到殷,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暴君纣。

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一、古代中国史1.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经济特点及风俗习惯2.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与思想变革3.秦汉的政治制度、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状况5.唐朝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文化艺术及外交关系二、中世纪中国史1.宋代的农业发展、海外贸易活动及科技、文化成就2.元朝的政治制度、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3.明朝的农田水利、海外贸易、文化艺术及封建王朝的灭亡4.清朝的政治制度、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及对国内外的动荡的回应三、现代中国史1.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政治状况2.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国内政治经济变动3.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发展变迁4.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5.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制度、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6.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演变四、世界历史1.世界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等)2.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社会发展与文化成就3.古罗马政治制度、农业技术与法律制度4.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十字军东征及文艺复兴5.近代欧洲的宗教、启蒙思想与工业革命6.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与影响7.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比与冲突8.世界各大洲的国家独立及冷战后的国际体系五、历史相关事件与人物1.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历史上的重大社会事件3.鲁迅、梁启超、陈独秀等中国现代思想家与革命家5.世界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及其思想贡献,如亚里士多德、伏尔泰、孔子、马克思等六、历史方法与历史地理1.历史的研究方法与学科关系2.历史地理的研究内容与意义七、历史的价值与意义1.历史对于个人与社会的重要性2.历史的教训与启示3.历史的价值观与人文精神的传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七年级历史期中复提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统一与灭亡(隋朝的特点:繁荣却短命)1、建立:581年,XXX(XXX),定都长安。

2、统一:589年,XXX灭XXX,统一全国。

意义:结束分裂,顺应统一。

3.灭亡:618年,隋朝灭亡。

原因:XXX暴政。

(个人好大喜功、贪图享乐,奢侈无度)二、开通大运河:(605年,XXX)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hán)沟、江南河。

五河(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3、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制(XXX)过程:XXX初步建立起考试选拔人才制度。

XXX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2、意义:①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②加强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权力;③扩大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得以参政;④推动教育的发展。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树立与“贞观之治”(唐朝的特点:繁荣且开放)(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建立者:XXX(XXX)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XXX—XXX)1、治国思想: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人才,知人善用(魏征、房玄龄、XXX)2、治国措施: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考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农业。

3、影响:(XXX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二、女皇XXX1、地位: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治国措施:打击敌对官僚贵族;发展科举,创立殿试;轻徭薄赋,发展农业。

3、作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边疆巩固和开拓。

为后来“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XXX—XXX)1、治国措施:1、整顿吏治,裁减冗员;2、发展经济,改革税制;3、注重文教,编修经籍;4、重用贤能(XXX、XXX)2、影响:XXX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安定,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人教版初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提纲

人教版初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提纲

文艺复兴(1)发源地:意大利(2)指导思想(核心思想):人文主义(3)含义: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4)实质: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5)时间与范围:14世纪至16世纪(6)代表人物及作品: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的一位诗人。

作品《神曲》。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

他的代表作品是《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

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

(7)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新航路的开辟(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客观条件1.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导致对货币的需求增加,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1)西欧社会各阶层(商人、新兴资产阶级、社会上层)对黄金的狂热追求;《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富庶的描述,使西欧人向往东方。

(2)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东西方商路,引发商业危机,使西欧国家被追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3)葡萄牙、西班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教师肯定学生的分析,并指出:导致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根源。

2.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

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地图绘制技术进步;造船技术进步,出现适于远洋航行的海船;罗盘针在海船上普遍使用;海船上装上了火炮。

这些客观条件的具备,使新航路的开辟成为可能。

3.新航路开辟的主观条件。

15世纪晚期,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完成了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化的过程,国家有力量支持和供应远航所必需的装备。

两国都处于大西洋沿岸,便于进行海上探险。

两国都曾是意大利和尼德兰之间的商业贸易转运站,不仅掌握了丰富的航海知识,而且集中了许多富有航海经验的水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纲要第 1 课鸦片战争根来源因:为了开拓中国市场,销售工业品,打劫低价的工业原料。

引火线: 1839 年林则徐虎门销烟二、要点内容概要:1、简述《南京合约》的主要内容:⑴时间: 1842 年★⑶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 2100 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出入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约定。

★2、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此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是中国近代史的初步。

第 2 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原由:为进一步翻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主要罪状:⑴英法联军械烧圆明园 ; ⑵俄国侵犯我国大片国土。

第 3 课左宗棠光复新疆⑵左宗棠 1875 年,采纳“先北后南,缓进争战”策略。

⑶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历史意义:稳固了祖国的西北塞防,保卫了祖国的国土和主权。

第 4 课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 1894—1895重要战斗:黄海大战爱国将领:邓世昌结果:签署《马关合约》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二、要点内容概要:《马关合约》签署:时间: 1895 年。

三、联合《马关合约》内容说明《马关合约》签署对中国产生的影响A、《马关合约》割占中国大批国土,严重损坏中国国土主权的完好。

B、2 亿两白银的赔款,加重了祖国人民的经济负担,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落伍。

C、同意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挡了中公民族工业的发展。

D、增辟通商口岸,便利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打劫。

总结:《马关合约》后,日本轻易从中国捞到这么多利处,则直接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分割,中国的狂朝,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第 5 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影响:中国完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①赔款白银 4.5 两。

②禁止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拆毁大沽炮台派兵驻扎要地。

④划定使馆界。

★4、影响:给中国人民增添了新的负担,严重伤害了中国的主权,此后,清政府完好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历史·期中考试提纲.doc

历史·期中考试提纲.doc

A. D. 5夕卜戚王莽建”新"评价:淡化社地方豪强地主势三国鼎背景:西汉末年,社会矛盾尖锐(土地兼并所引发的贫富分化)内容:王田私属,改革币制内容:简政安民,文教治国[经济:拥有能自给自足的大庄园基本特征J 军事:拥有私人武装(家兵、部曲)I 政治:世代为官,把持地方舆论、结果: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中央:宦官、夕卜戚、士大夫相互角逐,中央政权衰微混乱 黄巾起义:各地豪强纷争起义,军阀混战,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十一、割据与分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给社会和百姓造成极大危害|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1曹操(北方)-经济:发展辖区经济乱世出英雄〔军事:官渡之战一一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基本统一北方%1刘备(荆州):"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③孙权(江东):周瑜、鲁肃A. D. 208赤壁之战一一基本奠定三足鼎立格局'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正式形成{ 221年,刘备建汉(蜀汉),都成都、229年,孙权建吴,都建业 是各方实力趋于均衡的结果人 是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的过渡评价〈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人民安定、均势一旦被打破,统一趋势将随之出现光武中兴十、东汉的兴衰A.D.25光武帝刘秀建"东汉",都洛阳〈 柔道治国 评价直接结果:恢复西汉经济,稳定政治,出现了 "光武中兴”局面间接结果:地方豪强地主势力膨胀东汉的衰败区域经济的-西晋(265 一北方:十六国(304 - 439)-[北朝(439 -( 北方战乱,北民南迁,促进南方经济的开发与发展 主要原因〈 (三国鼎立局面促使各方为提高自身实力,大力发展地方经济评价:缩小了地区间的差异,为新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十二、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政权更迭秦(B. C.221-B. C. 206)-西汉(B.C.202 - A.D. 8) 一 新(8 - 25)-东汉(25 - 220)[魏(220 - 265)'-三国(220 -280) {蜀(221 - 263).吴(229 - 280),东魏-北齐■灭亡(577) 西魏一北周-隋(581)南方:东晋(317 - 420)-南朝[420 - 589]宋-齐一梁-陈一灭亡(589)南方经济的开发' f 生产技术:南迁农民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劳动力: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南方山区少数民族出居平原,为江南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背景, 社会环境: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自然条件:江南地区雨水充足,气侯温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I 总括: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北民南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各民族的共同创造(农业: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农业经济区 士 m 水利的广泛兴修、犁耕的推广、北方作物的引进 表现〈手工业:丝织、冶铸、造船等手工行业发达 〔商业:出现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有所发展民族大融合 方式%1 自下而上因经济文化互动而实现的融合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混杂共处于中原地区,民间频繁的接触和交流 %1 自上而下以政治手段推行的融合胡族君主的身体力行(少数民族的汉化)A 、表现:经济:励农耕冯太政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孝文帝,文化习政集权中央,地方"三长制"实行官吏俸禄制,惩治贪赃 经济上:均田制 迁都洛阳,全面汉化' 禁鲜卑语,通用汉语禁胡服,通用汉服改鲜卑复音姓氏为汉单音姓氏 、 极力促进胡汉通婚仿汉族体制制定官制和律令尊崇孔子,实行礼制2、 民族融合的特点:相互渗透、取长补短3、 影响:缩小民族差异,为再次全国一统奠定基十三、隋唐政治新格局一、 隋唐大一统局面的形成1、建立:A.D.581杨坚建隋都大兴号文帝A.D.589隋灭陈 再度统一中国(B.C 221年秦汉280年晋短暂统一) A.D.618隋炀帝被杀隋灭 A.D.618李渊建唐都长安号高祖二、 隋唐制度创新1、 三省六部制(秦代:三公九卿制汉代:内外朝制度)1 )历程:隋文帝初创,唐继承发展,运作过程更规范化、程序化'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仲书省2)三省六部制:皇帝]尚书省, 〔门下省 、吏部3 )影响:相权三分,互相制约皇权加强,但也受到一定限制2、 科举制(推荐制、军功制、察举制、科举制) 1 )原因:秦汉以来推举方式的选官弊端丛生无法选拔真才实学之士 世族把持,威胁统一王朝2)定义:通过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政治:用汉制 文化:倡儒学B 、典型:北魏孝文帝改革3 )历程:隋开创,唐健全4)常设科目:明经、进士5)影响:A、扩大了统治基础B、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上离心因素逐渐消减,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C、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提纲

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提纲

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提纲简答题:1、隋朝的都城是长安2、隋朝在灭掉哪个朝代后实现了南北统一?陈3、南北重归统一的时间是589年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句话指的是隋朝运河的作用5、隋朝的统治和下列哪个朝代的统治最像?秦朝6、唐太宗的统治措施不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7、哪个皇帝的统治被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8、武则天的统治风范被称为“贞观遗风”,是因为她的统治使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和繁荣9、下列事件与唐玄宗无关的是下令合并州县(唐太宗:下令合并州县)10、唐玄宗任用的富有改革精神的宰相是姚崇11、作为唐代的农民,下列现象符合其生活实际的有①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②政府修建了40多处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灌溉③开始种植原产于西域的蔬菜新品种④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12、唐朝时用于农业方面的生产工具不包括水排(包括:耧车、筒车、曲辕犁)13、既是唐朝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的是长安14、武则天科举制的贡献是①设武举④设殿试15、将诗赋设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的是唐玄宗16、科举制废除于清末17、下列关于科举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按出身的高低选拔官员18、隋唐时期先后建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的是唐太宗和武则天19、下列关于吐蕃的叙述,正确的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一带20、上书表示已经和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是吐蕃赞普21、下列选项属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的是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加强汉藏的友好关系22、曾经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在日本弘扬佛法的是鉴真23、下列哪一个国家的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新罗24、1000多年前,在天竺举行的规模盛大的佛学辩论会上,下列哪位人物破除异端邪说,无人能敌?玄奘25、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不包括都是在邻邦逝世(包括:都是唐朝的高僧,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都为唐与邻邦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26、如果你想知道唐朝人是怎样认识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的,你最好查阅我国古代哪部典籍?《大唐西域记》27、下列关于赵州桥的描述,错误的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桥(石拱桥)28、诗句“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描写的是唐都长安29、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雕版印刷术出现在隋唐时期30、“直白如话,通俗易懂”形容的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务、党风),意义
• 中共八大:1956.9,北京,内容(主要矛盾、民主制度、法治、党内民主),地 位,作用
•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内容(思想、政治、组织、经济),意义 • 中共十五大:1997.9,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6、中国近现代政权建设 • (1)晚清时期(1840-1912.2.12) • 清政府:封建政权,北京,满洲贵族控制,代表国家 • 太平天国:农民政权,南京,1851-1864,长江流域,对抗清政府 • 湖北军政府:1911.10,武汉,地方革命政权,对抗清政府 • 南京临时政府:1912.1-3,南京,资产阶级革命政权,南方地区,对抗清政府 • (2)民国时期(1912-1949) • 南京临时政府与清政府对峙时期 • 北洋政府:北京,1912-1927,封建买办政权,代表国家,1912-19红军到国民革命军(八路军、十八集团军、新四军) (八一三事变之后)
• (11)革命对象:从抗日转向反蒋(抗战结束) • (12)斗争方式:从政治斗争到军事斗争(国民党发动内战) • (13)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革命转向发展生产(七届二中全会)
• 5、中共的重要会议(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 中共一大:1921.7.23,上海---嘉兴,内容(党纲、工人运动、组织领导),意义
发展奠基、国际
• 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结束双半社会 • 政权:人民民主政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奠基:为国家政治建设展开奠基 • 国际:改变国际力量对比,推动世界民族解放,增强世界和平力量
•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 主权在民: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民众基本民权和人权 • 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和司法权的归属 • 责任内阁:行政权由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 8、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体、政体、运行方式、权利义务、过渡 • 国家性质:人民民主国家 •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通过人大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 运行方式:各级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 权利义务: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 过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 • 9、中共八大内容:主要矛盾、民族、政协、法治、党内 • 主要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 民族:加强国内各民族团结 • 政协:重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法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 党内: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个人崇拜
• 2、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 (1)建国初期民主政治成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规定了社会的主要 矛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 (3)“文革” 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革委会一元化领导体制, 三大民主制度遭到破坏,民主法治被践踏
• (3)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政权
(4)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条 件、颁布机关、内容、原则、性质、作用
(5)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1982年宪法,内容、意义,逐步形 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6)依法治国:中共八大提出八字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十 六字方针,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这一治国方略写入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 形式确定下来。
背书提纲
1、中国近现代宪政法制建设
(1)中国第一部宪法:1908《钦定宪法大纲》,评价:目的是为 了维护清王朝统治,浓厚的专职色彩;客观上中国民主宪政的发展 历程
(2)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1912.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制定、内容、性质、意义
(3)1949.9《共同纲领》,建国初期的临时宪法
导),意义(独立自主、成熟)
• 瓦窑堡会议:1935.12,陕北,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 洛川会议:1937.8,陕北,动员全民族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 • 中共七大:1945春,延安,内容(抗日、建国、毛思、中央委员会),意义 • 七届二中全会:1949.3,西柏坡,内容(工作重心、中心任务、基本政策、总任
• 社会生活:剪辫易服,礼仪称呼,历法
• 国际:激励亚洲民族民族运动
• 2、五四运动历史意义:性质、新开端、新途径、新思想、新政党
• 性质: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限定词是群众参与和毫不妥协)
•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依据: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 改造中国新途径(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 新思想: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会议)
• (5)革命道路(工作重心):从城市中心到工农武装割据(文家市决策) • (6)革命路线:从“左”倾教条主义到毛泽东正确领导,从依赖共产国际到
独立自主,从幼稚到成熟(遵义会议)
• (7)革命地区:从南方转移到陕北,从瑞金到延安(长征) • (8)革命对象:从反蒋转向抗日(主要矛盾,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 • (9)革命政权:从苏维埃转向陕甘宁边区政府,从工农民主政权到抗日民主
• (4)新时期民主政治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1980年邓小平讲 话是初步构想,三大民主制度的恢复发展,新制度的创建“基层群众自治 制度”
• 3、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 • (1)1949.9,第一届政协会议,初步确立,代行人大职能 • (2)1954年,第二届政协会议,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 • (3)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提出八字方针,发展到新阶段 • (4)1956年,中共八大,重申八字方针 • (5)“文革”时期,政协制度遭到破坏,民主人士遭到迫害 • (6)新时期,政协制度恢复发展,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大段背诵:先分清有几条,再明确每条 核心意思,重点背关键词
• 1、辛亥革命历史意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国际
• 政治(最重要):推翻清政府和帝制(最大成果),建立民国颁布宪法

打击帝国主义在华统治
• 思想:冲击君权神授思想,传播民主共和理念,促进思想解放
•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障碍、奖励法令)
(中共成立、焕然一新)
• 中共二大:1922.7,上海,民主革命纲领(内容),意义(第一个彻底的,国情) • 中共三大:1923.6,广州,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 八七会议:1927.8.7,汉口,内容(纠右、方针、秋收、枪杆子),意义 • 遵义会议:1935.1,贵州遵义,内容(军事和组织上纠 “左”、肯定毛、毛领
1916-1927割据 • 大革命时期建立的革命政权:广州、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 南京国民政府:南京,1927-1949,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代表全国 • 土地革命时期的革命政权:中共苏维埃政权(1931.11-1937,瑞金-延安,工
农民主政权)
• 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权:傀儡政权(满洲国1932.3-1945,南京国民政府1940.31945),抗日民主政权:陕甘宁边区政府
重要时空
• 1894年美国檀香山兴中会,1905年日本东京同盟会,1901-1905清末新政, 1906-1911预备立宪,1911.4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5保路运动,1911.10.10 武昌起义,1912.1.1中华民国建立,1912.2.12清朝灭亡,1912.3《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颁布,1919.5.4五四运动,1921.7.23中共成立,1912.7中共二大, 1922-1923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924-1927国民革命,1926.7-1927初北伐战 争,1927年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8.1南昌起义,1927.8.7八七会 议,1927.9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31.11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01933国民党发动五次“围剿”,1934.10-1936.10长征,1935.1贵州遵义会议, 1935.10中央红军吴起镇会师,1936.10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1945.81946.6政治斗争,1946.6内战爆发,1946.6-1947.6战略防御,1947.6-1948.9 战略反攻,1948.9-1949.1战略决战,1949.3七届二中全会,1949.4北平和谈、 渡江战役、国民党政权推翻,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召开, 1949.10.1新中国成立,1954.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12第二届政协 会议,1947内蒙古自治区,195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广西壮族自治区和 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西藏自治区,1956.9中共八大,1966-1976“文革”, 1978.12十一届三中全会,1980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1982.11 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7.9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1999.3写入宪法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新阶段
• 4、中共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 • (1)组织形式:从共产主义小组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 • (2)革命纲领:从社会主义纲领到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二大) • (3)革命策略:从工人运动到统一战线线(二七惨案和中共三大) • (4)革命方式:从右倾机会主义到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南昌起义和八七
• 新政党:为中共成立奠定基础(思想、阶级、结合)
• 3、国民革命历史意义:性质、反封、反帝、深远 • 性质:反帝反封民主革命(限定词:国共两党领导,广大群众参与) • 反封(最大功绩):沉重打击北洋军阀统治 • 反帝:打击帝国主义(汉口九江英租界) • 深远:传播革命思想,掌握革命武装,锻炼革命群众 • 4、长征历史意义:骨干力量、精神遗产、革命思想传播 • 5、抗战胜利意义:反侵略、民族尊严、民主革命、中共、民族精神、国际 • 反侵略:近代反侵略第一次完全胜利 • 民族尊严:洗雪民族耻辱,捍卫民族尊严 • 民主革命: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基(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 • 中共:抗战中流砥柱(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战略) • 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复兴动力 • 国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组成部分,作出贡献,提高国际地位 • 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的意义:革命、政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