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努力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的建议(口头发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努力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的建议(口头发言)关于努力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的建议
——陈为能主委代表市委会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全会上作口头发言
截至2011年底,我市60岁及以上人口达107.2万,占总人口18.6%,其中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15.9万,长期失能老人3.23万。此外,许多老人在临终前往往要经历一段失能过程,这一人群数量庞大。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失能老人的数量还会不断快速增长。失能老人必不可少地需要家庭和社会提供生活、医学乃至心理等方面的照护,涉及千家万户、任务十分艰巨。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农工党市委会开展了专题调研,有关情况如下。
一、我市失能老人护理工作现状
养老护理机构处于起步阶段。全市公办及民办养老院共有205个,床位3.07
万张,专业养老护理医疗机构有市颐康医院、市老年医疗康复中心以及市康宁医院的老年康复护理中心等,床位数310张。全市投入使用的失能老人护理床位总数约0.76万张。
养老护理队伍正在逐步形成。全市养老机构共有工作人员2661人,其中医生117人,护士108人,护工1216人。据对934名护工的调查,年龄40-60岁之间的占76.9%,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占83.0%,89.4%的人接受过老年护理专业培训,持有护理员证的476人,持证率为51.0%。
养老护理水平正处提升之中。几家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实行了“医养结合”模式,如市社会福利院内设有全科门诊,鄞州区雅戈尔老年乐园内有社区卫生服务站,余姚长青老人公寓配有10位医务人员等,提高了护理水平。
二、我市失能老人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建设滞后
专业养老护理服务机构住院床位紧张的矛盾非常突出,远远不能满足养老护理的需求。许多失能老人和家属迫切希望有一张能进行养护或实现临终关怀的专业床位,但其中的绝大多数仍在煎熬中等待或在失望中离开人世。
(二)护工严重不足
在全市所有养老机构的1216名护工中,专门护理失能老人的不到一半。按照
我国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中失能老人与护理员比例3:1的规定推算,我市最少需要8千名专门护理失能老人的护工。由于待遇问题,护工难招又难留,队伍极不稳定:每个护工通常要照顾5、6个老人,月收入1000-2000元,而医院里1对1陪护的护工,每天基础价100元,住家保姆只管一位老人,平均月工资是2500元。因此,许
多养老机构实际上成为护工的培训班和临时落脚点,工作3年以上的人员不到50%,且整体素质偏低。
(三)专业人才缺乏
全市养老机构仅有225名医护人员,大多数养老机构没有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原因在于养老机构中的医务工作者社会认可度不高、工作风险高、缺少培训进修机会、职称晋升难度大。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专业医护人员到养老机构从业的积极性。
(四)收支平衡困难
我市现行的养老机构护理服务收费标准于2008年调整确定,其中最高的是特
级护理,收费600元/月*人,远低于医院护工收费。收费标准过低造成不少养老院入不敷出,尤其是民营养老机构,单靠护理服务收费难以维持生计。公办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护理站由于有政府补贴,条件较好,且扣除“医保”后自付部分非常少,老人收住后往往不愿出院,有限的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收费标准不合理造成养老护理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人群保障过度与保障不足并存,也导致政府包袱越背越重、民间资本进入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三、进一步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的建议
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迫在眉睫。为此必须尽快完善以养老机构护理为主体,家庭护理为补充,医疗机构为支撑,辅以社区照顾等形式的失能老人护理服务体系,按照失能老人及家庭的实际需求及购买能力,为其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护理服务。
(一)有效增加失能老人护理床位
政府要重点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以收养失能老人为主的老年护理机构。按照《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40%”,新增床位重点应用于失能老人,现有养老机构要尽快将普通床位转化为护理床位,并提高准入门槛,将主要服务对象定位为失能老人。通过土地行政划拨、建设项目补助、减免相关税费等,支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老年护理专业机构。改建一批农村养老护理专业机构,提高软硬件质量,鼓励市区老人入住,改变市区养老院一床难求、乡镇养老院住不满的状况。
要进一步推广“医养结合”模式,一是改善现有养老机构的医疗护理能力。以设置老年病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门诊及配备专业医务人员等形式,为老年养护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包括常见病诊治、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等。二是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床位的,应分出一部分用于失能老人;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要同时规划、建设失能老人专业养护机构;新建各类养老机构的选址,应尽量靠近基层医疗单位。三是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建设老年护理机构。
(二)积极鼓励居家护理失能老人
照护失能老人既是家庭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社会现实的客观要求。因此,家庭必须成为失能老人护理工作的重要补充,尽己所能承担起经济上和体力上
的相应责任。政府要鼓励帮助家庭对失能老人进行居家护理:一是通过调整医疗保险家庭病床结算政策,将部分老年护理费用纳入报销范围;二是定期举办失能老人护理技能培训班,对有需要的人员进行免费培训,并向市民免费赠送老年护理示范光盘,以提高家庭护理能力;三是加快智慧医疗建设进程,加强对家庭病床的远程监控、专业指导和护理服务;四是为居家的失能老人提供政府补助的上门医疗护理服务;五是鼓励家庭互助,在社区等处腾出一定空间,不同家庭的失能老人同住一室,家属或聘请护工轮流进行护理。
(三)发展壮大失能老人护理队伍
1、实行定期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制定岗位专业标准和操作规范,进一步加强对养老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充分利用我市医科类院校的教学资源,增设养老护理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开辟养老护理培训基地,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营养和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实行定期分级培训制度,推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认证制度,争取五年内全面实现持证上岗。
2、出台优惠政策,形成专业队伍。加强卫生部门与民政部门之间的协调,保障养老机构内医务人员的职称晋升与专业技能的培训,解除其后顾之忧;将具有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纳入护理类专业实习基地范围,鼓励大专院校学生去实习实践;有可能的地方要提供事业编制岗位,吸引护理、康复技术等卫生技术和健康服务类大中专毕业生从事专业护理服务,并成为业务骨干;返聘退休医护人员到养老院从事医疗服务工作,提供技术指导等。
3、增加护工人数,稳定护工队伍。护工短缺已成为制约养老事业发展的软肋。目前,重点要解决养老机构护工工资过低、缺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使他们的收入、待遇不低于医院里的护工。要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养老机构开发社工岗位,吸纳就业困难群体。要为护工的职业发展搭建台阶,逐步推行养老护理员护士化,不断促进护理员队伍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