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导轨垂直度检测机器人机构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图 2 为例,分析该仪器的检测原理,检测过程
如下:
( 1) 后轮位于第 1 检测点,前轮位于第 2 检测点,
第 1 检测点与第 2 检测点间的距离,即前轮与后轮之间
的固定距离为 L,两检测点之间的连线与铅垂线的夹
角 θ 由倾角传感器检测。知两检测点之间的距离 L 和检
测点连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 θ,则两检测点间的相对
得到被 检 测 电 梯 导 轨 各 检 测 点 相 对 基 准 垂 线 的 误
差值。
3 机械结构设计
根据整个检测设备原理分析和功能需求,所设计 的电梯导轨垂直度检测机器人机构简图如图 3 所示。
( a) 截视图
( b) 主视图
1 机身; 2 转轴; 3 导向磁轮; 4 顶磁轮; 5 压紧轮;
6 压簧; 7 导轨
文中在介绍了一种电梯导轨垂直度检测新方法基 础上,设计了一款自动检测机器人,详述了检测原理和 机构设计方案。
1 电梯导轨的结构型式
导轨对电梯的升降运动起导向作用,保证轿厢与 对重在井道中的相互位置。导轨的种类很多,但目前 在电梯上广泛使用的是已经很标准化的 T 形导轨,结 构形式如图 1 所示。JG / T 5072. 1—1996 中规定导轨 材料为 镇 静 钢,化 学 成 分 为: w ( C) ≤28% ,w ( S) ≤
图 4 导向轮受力分析
在制动性能良好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机器人静止
时不下滑,要求总摩擦力 FS > 机器人自身重力 G。而 总摩擦力等于前后轮摩擦力之和,即:
FS = f1 + f2
( 4)
式中: f1 ——— 前轮与导轨面之间的摩擦力; f2 ——— 后轮与导轨面之间的摩擦力。
由于所设 计 的 机 器 人 重 心 偏 离 导 轨 面 的 距 离 较
图 3 机器人机构简图
垂直度检测机器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前后顶
磁轮、导向轮、压紧轮、倾角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驱动
装置和控制系统。
机器人检测过程描述为: 机器人上电后,首先对控
制系统进行初始化; 接收到启动信号后,在步进电机的
2011 年 10 月
刘旭,等: 电梯导轨垂直度检测机器人机构设计
Baidu Nhomakorabea29
度误差值:
ΔXn = Xn - X( n-1) = L·sin θn
( 3)
( 4) 以曲线图形式直观地表示出电梯导轨垂直度
误差值。用 C + + 语言编译信息处理软件,以导轨长为
纵坐标,将各检测点的位置逐一标出; 以垂直度误差值
为横坐标,将各检测点相对前一点的相对误差数据逐
一标出,得到被检测电梯导轨垂直度误差曲线图,从而
0. 045% ,w ( P) ≤0. 045% 。T 形 导 轨 主 要 规 格 参 数 有: 工作面厚度 k,尺寸范围 9 ~ 31. 75 mm; 工作面宽度 h,尺寸范围61 ~ 126 mm; 导轨标准长度 L 为 5 m; 底宽 B; 全高 H。
( a) 实物图
( b) 截面图
图 1 T 形电梯导轨
算,机器人总质量 m < 10 kg,要想保证机器人不下滑,
必须满足方程:
FS = f1 + f2 > G
( 11)
2f > mg
( 12)
由式( 12) 求得: f > 50 N。
由公式( 5) 求得磁轮吸附力最小应为:
F1 = F2 = f / μ = 250 N
( 13)
下面将依据以上求得的磁轮吸附力的大小,进行
测点间距”和“检测点连线与铅垂线的夹角”计算得
第 3 检测点相对于第 2 检测点的垂直度误差值。以后
的第 4、第 5 等检测点依此类推,得出新检测点相对上
一检测点的垂直度误差值。
( 3) 令总检测点数为 n,由式( 2) 可得所检测电梯
导轨的总长度 Lz:
Lz = ( n - 1) L
( 2)
由式( 3) 可得第 n 检测点相对 n - 1 检测点的垂直
驱动下按设定速度向前运行; 实时检测位移传感器传 输的位移量,当检测到位移量达到设定值时,采集倾角 传感器检测的倾角值,将位移量和倾角值进行存储; 倾 角检测完毕后,机器人按以上步骤继续向前运行,重复 检测过程,实时将倾角和位移数据进行存储; 随着机器 人的不断向前运行,能够检测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电 梯导轨长度; 当达到预定检测距离时,控制系统进入返 回中断程序,检测机器人自动返回到起点。最后,将存 储的倾角值和位移值利用相应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形 成电梯导轨垂直度误差的直观图。 3. 1 机器人受力分析
偏移量 ΔX,即两点间的垂直度相对误差值,在直角三
角形中由公式得出:
ΔX = L·sin θ
( 1)
式中: ΔX = X2 - X1
图 2 检测原理图
( 2) 检测设备沿导轨运行,由位移传感器检测位
移值,当检测的位移值等于两轮间的距离 L 时,后轮位
于第 2 检测点,前轮位于第 3 检测点。由此时的“两检
随着高层大楼的不断涌现,一体化的电梯导轨垂 直度检测设备有很大的应用空间。电梯导轨垂直度是 保证电梯正常运行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它直接影响 着电梯乘坐的舒适性、运行的可靠性和导轨的寿命[1]。 在安装时需要对电梯导轨垂直度进行检测,在日常维 护中同样需 要 检 测。 传 统 的“吊 线 检 测 ”方 法 虽 然 使 用的测量工具简单、测量数据直观,但明显缺点是基准 难以固定、误差大、数据记录繁琐、工作效率低[2]。后 来,行业推出了电梯导轨检测用激光垂准仪,其原理只 是用激光代替传统吊线,仍然需要人工检测和记录数 据[3]。近年,研究机构利用激光垂准技术和图像识别 处理相结合的原理,采用 CCD 摄像模块作为激光光斑 接收器,经 PC 机进行光斑位移数据处理[3 - 4],此方法 测速较快,精度也得到了相应提高,但激光发射器和光 斑接收器件分离,同时,需要对激光垂准校直,仍然存 在费时费力、检测器件分散等缺点[5]。
坐标”、“各检测点相邻两点之间的连线和铅垂线的夹
角”及“相邻两检测点之间的距离”等数据,经数学计
算、分析、整理,得到被检测电梯导轨的垂直度误差数
据及垂直度曲线图。
根据技术要点要求,此检测设备的仪器框架应主
要包括:
( 1) 两个能靠在电梯导轨工作面的检测头。结构
中选择磁轮作为机身与导轨的接触元件,磁轮的强磁
工作气隙的磁通除部分有用磁通外,另有部分在
气隙附近泄漏,同时在永磁体端面、永磁体和硅钢的装
配间隙中都会发生漏磁,为此引入漏磁系数 Kf 来补偿 磁路中各部分漏磁。同理,引入磁阻系数 Kr 来补偿磁 路各部分的磁势损失。于是得到如下磁路分析的重要
小,在计算磁轮吸附力大小时,令 f1 = f2 = f。导轨对机 器人磁轮的支持力 FN 等于磁轮的吸附力 F1 ,F2 之和。
由摩擦力计算公式:
f = μFN
( 5)
得: FS = f1 + f2 = μF1 + μF2
( 6)
式中: μ——— 钢 - 钢材料之间的摩擦因数;
f——— 磁轮与导轨面间的静摩擦力;
摘要:针对传统电梯导轨垂直度检测方法误差大、检测器件分离、不利于一体化检测等不足,用一种全新的检测方 法,设计了一款基于倾角检测的电梯导轨垂直度检测机器人。文中分析了新方法的检测原理,详细介绍了检测机器人的 机构设计方案。经过验证,该检测方法效率高、检测精确,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导轨垂直度; 机构结构; 电梯导轨; 倾角检测 中图分类号: TH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2354(2011)10 - 0027 - 06
第 28 卷第 10 期 2011 年10 月
机械设计
JOURNAL OF MACHINE DESIGN
Vol. 28 No. 10 Oct. 2011
*
电梯导轨垂直度检测机器人机构设计
刘旭1 ,戴士杰2 ,刘志东2 ,程秋平1 ,刘志云1 ,孙立新3
( 1. 江西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96; 2. 河北工业大学 机器人及自动化研究所,天津 300130; 3. 天津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天津 300073)
2 检测原理分析
2. 1 要点分析 文中所设计的电梯导轨垂直度检测机器人克服了
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测量数据可通过传感器拾 取、输出,由微机对测量数据自动采集、分析、输出的检 测方法。该方法的技术要点如下:
在被检测电梯导轨的“侧工作面”和“顶工作面” 上确定若干个检测点; 逐一测量出各检测点在导轨长 度方向的位置坐标以及相邻两检测点之间的距离; 逐 一测量出各检测点相邻两点之间的连线和铅垂线的夹 角; 用检测得到的“各检测点在导轨长度方向的位置
FN ——— 导轨面对磁轮的支持力,等于前后磁轮的吸附力 之和。
为了保证机器人静止在导轨上不下滑,磁轮的吸
附力应该满足下列公式:
FS > G
( 7)
μF1 + μF2 > G
( 8)
2μFN > G
FN
>
G 2μ
( 9) ( 10)
因为导轨和磁轮外壳都是钢材料,由机械设计手
册查的,钢 - 钢材料之间的摩擦因数 μ 取为 0. 20。经估
* 收稿日期: 2010 - 09 - 13; 修订日期: 2011 - 04 - 25 基金项目: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资助项目( 2007QK173) 作者简介:刘旭( 1956—) ,男,河南新郑人,高级工程师,学士,专业方向: 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发表论文 5 篇。
28
机械设计
第 28 卷第 10 期
依靠磁轮吸附工作面的种类有很多种形式,常见
形式如图 5、图 6 所示。
( a)
( b)
图 5 磁质扇形分布
( a)
( b)
图 6 磁质柱形分布
30
机械设计
第 28 卷第 10 期
图 5 所示磁力线从扇形永磁体的 N 极出发穿过工 作气隙通过软磁体回到永磁体 S 极。这种磁路形式中, 永磁体的一极直接面对工作气隙,软磁体不能最大程 度地引导磁通,漏磁通较大,且制作安装相对复杂。
磁轮的结构设计。
3. 2 磁轮设计及磁路分析
3. 2. 1 磁路结构形式选择
磁轮是保 证 检 测 机 构 与 导 轨 紧 密 贴 合 的 关 键 部
件,所以在选择磁轮和设计磁路时,要尽量保证磁吸附
力最大。合理优化的磁轮磁路结构能够充分发挥永磁
体的利用率,在磁轮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尽量增大工作
气隙的磁场强度,获得高吸附力。
图 7 磁路示意图
3. 2. 2 磁路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磁路分析计算的目的就是要确定永磁体( NbFeB)
和软磁体( 硅钢) 的尺寸,使磁轮在满足吸附力要求的
情况下用材最少。
非均匀气隙磁场吸附力为:
∫ P
=1 2μ0
s
B2gn ds
( 14)
式中: Bgn ——— 气隙磁通密度的有用分量; μ0 ——— 真空磁导率。
图 6 所示磁力线从 N 极出发通过软磁材料硅钢片 引导至导轨镇静钢内,最终回到 S 极,吸附过程中漏磁 通最少,工作气隙中磁通最强,使得吸附力值最大,充 分发挥了 NdFeB 强磁材料的磁性。
基于以上分析选择图 6 所示的磁轮结构形式作为 最优结果,其与导轨之间形成的磁路如图 7 所示。其中 硅钢的作用是保护磁铁和增加导磁性。其中的黄铜轮 毂作为隔磁 材 料,连 接 磁 轮 和 轴。在 两 硅 钢 之 间 镀 镍 层,减小了磁漏现象的发生。为降低制造成本,所有磁 轮设计为同一尺寸也可满足要求。
性能保证与导轨紧密接触,磁轮与导轨面的接触点即
为检测点。
( 2) 为了测量各检测点在导轨上的距离,机构中
选择了光电式位移传感器。该传感器不与导轨面直接
接触,保证了检测精度,避免了用旋转编码器在油污导
轨面检测位移时可能会出现打滑的现象。
( 3) 为了测量相邻检测点与铅垂线的夹角,文中
选择了高精度双轴倾角传感器。德国 NS - 15 / P2 In-
clinometer,检测精度为 0. 01°,将其安装在机身上,倾
角传感器输出数据反应机身倾斜度。
( 4) 驱动装置。综合考虑之后,选择步进电机作
为驱动装置,它具有成本低、易于单片机控制等优点。
( 5) 微机系统。用于处理、分析位移数据和倾角
数据,同时,为驱动装置提供控制信号。
2. 2 检测原理分析
导向轮与导轨侧面的接触面积较大,磁吸附力相 对较大,所以选择前后导向轮同时作为机器人驱动轮, 要求其具有制动性,防止静止时机器人下滑。导向轮与 导轨面之间存在的是静摩擦力,顶磁轮、压紧轮与导轨 面之间是滚动摩擦力。机器人能够保证静止在竖直导 轨上不下滑,主要是驱动轮提供的静摩擦力足够大。与静 摩擦力相比,滚动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如图 4 所示对导 向轮进行受力分析,从而确定所需磁轮吸附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