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3《德育原理》2020年6-7月期末考试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73《德育原理》2020年6-7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1、《德育原理》是教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主要研究道德教育现象和一般规律,并指导德育实践。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是关于道德教育的学问。就学科性质来讲,它主要是一门规范和应用的教育学。
2、考试题由三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型一:单选题共40分,一般为20道题
题型二:判断题共20分,一般为10道题
题型三:案例分析题共40分,一般为2道题
二、复习重点内容
第一章德育范畴
第一节德育概念
一、德育是什么?
什么是德育?简而言之,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对德育概念具体理解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二是如何理解德育过程。
二、德育包括些什么?
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即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一种广义的德育概念解释为:与伦理学体系中的德育概念(专指道德教育)不同,“教育学上的德育,则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三、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
第一,传统思想的影响。第二,受前苏联教育学的影响。
四、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建构的过程。德育应该是环境与生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的统一。对德育对象考虑不足的德育既不合乎现代教育所必具的民主精神,更不符合德育自身的规律,不会产生真正的德育功效,有时甚至是非德育或者是反德育的。
第二节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
学校道德教育的历程在不同的民族或文化中演绎的轨迹并不完全相同。
一、习俗性的德育
习俗性德育是指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的道德教育形态。习俗性的德育首先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以前,原始社会中存在的德育形态。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有二:第一,在原始社会,维护氏族、部落的团结或存在是整个社会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道德教育成为维护社会存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当时的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具有人人参与的全民性。第二,由于劳动、生活、教育是一体的,道德教育是在习俗中存在,并且是以习俗的传承为主要内容的。
二、古代学校德育
这里的古代学校德育是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这是一个阶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三、近代学校德育
近代学校德育主要是指十八世纪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
世纪初的欧美学校德育。近代学校德育的主要变化是四条。第一,学校德育的世俗化;第二,学校德育的民主化;第三学校德育的组织化;第四,学校德育的科学化。
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就是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
学校德育的组织化主要是指班级授课制为代表的近代教育体制的出现。
四、现当代学校德育
现当代学校德育是指二十世纪初以来的学校德育。这一时期学校德育出来继承、光大近代德育世俗化、科学化的传统之外还产生了一些新的轨迹与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与探索的时代。
2.寻求平衡的时代。
3.全球化德育的时代。
第三节德育理论及主要议题
一、德育理论的形态
德育理论的形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原理。
第二章德育的本质与功能
第一节德育的本质
一、道德在生活中的“存在”与德育的本质
道德在生活中有两种存在状态。一是他表现为道德主体的品质,可以称之为“德性”(品德),二是表现为道德主体的行为,可称之为道德生活、道德实践或者“德性生活”。道德在生活中的存在问题因此就是德性在人性、德性生活在生活中的存在问题。
第二节德育的功能
一、德育功能概念及其认识
首先,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其次,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度、适当的德育评价的形成。最后,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当适度的德育实践。
二、德育的主要功能
依据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可以将德育功能理解为以下三个主要的方面。
(一)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第三章德育对象
第一节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一、“道德”是可教的
二、“新性善论”是现代德育的基础
新性善论就是用辨证唯物主义解释的性善论。正是由于先天的道德禀赋存在,道德教育才能有发掘、发扬光大这一禀赋的可能。当然这也是我们从一开始就必须尊重教育对象的重要理由之一。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新性善论”。“新性善论”是德育主体性发挥的前提之一。
第二节德育对象的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一、几种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的典型代表之一是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有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个层面。本我即本能冲动,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超我代表理想、良心、罪恶感等等,是人格的上层;而自我则拥有知觉、记忆、
学习等意识性功能,平衡本我和超我两者的冲动,按照现实原则行动。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三个层面之间的矛盾冲突的结果。道德是通过超我的发展而获得的,就是说儿童是借助于父母、教师等力量,通过“自居作用”、“纳入”机制将社会伦理规范加以内化而形成的。
精神分析理论的关注的主要在情感方面。这一理论的突出之处在于强调父母对儿童的感情影响,以父母为榜样意味着继承父母的道德情感。
(二)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一个受行为主义影响但又有所进展的心理学派,所以有人称他们为新行为主义学派。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是他们的代表。
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儿童只需通过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就可以获得大部分的新行为。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替代强化”(vicarious reinforcement)。儿童可以通过替代强化去习得道德行为。社会学习理论的特点是从外在行为习得的角度研究人格与道德发展的。其有说服力的实验研究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改进家长、教师的行为以及完善、优化德育环境等都有非常大的作用。社会学习理论的缺点是缺乏对儿童道德发展阶段性的必要关注,同时对儿童的认知结构在行为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关注不够。
(三)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这一理论以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1937-1973)为代表。
皮亚杰在认知发展理论上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智力发展理论。其次是他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认为他律、自律阶段的划分过于简单,依据的范畴也不充分。他用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在30个道德观念(维度)上的道德发展,提出了著名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下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划分——
水平Ⅰ——前习俗水平(pre conventional level)。
水平Ⅱ——习俗水平(conventional level)。
水平Ⅲ——后习俗水平(post conventional level)。
二、对道德发展理论的理解
对道德发展理论要有正确的理解,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道德发展应当视为一个整体发展作综合的理解。
第二,对道德发展的理解应与对道德发展“年龄歧视论”的批判理解相结合。
第三,道德教育对象的道德发展阶段可以作更为概括性的说明。
第三节德育对象的个性实际与道德教育
一、个性与德育
所谓个性(personality),心理学解释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个体的意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的内容。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内容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方面的内容。
二、德育中的“因材施教”
从个性与德育的关系角度去看,德育过程中的“因材施教”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应当根据个性实际进行道德教育。
第二,应当对道德任务的难度做适当的安排。
第三,德育与“心育”的统一。
第四,应当根据个体特定情境的全部个性实际去实施因材施教的德育。
第四章德育目的
第一节德育目的及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