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教学⼤纲《国际贸易》教学⼤纲⼀、使⽤说明(⼀)课程性质国际贸易是全国⾼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是为培养学⽣掌握、理解和应⽤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设⽴的⼀门专业基础课。
(⼆)教学⽬的使学⽣树⽴正确的指导思想,全⾯、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和基本⽅法,认识国际贸易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了解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针政策以及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各种贸易做法,培养和提⾼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为学习其他课程和在毕业后做好经济管理或对外贸易⼯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时数本教学⼤纲适⽤于周三学时,总计教学时数应为54学时,其中带*的部分为学⽣⾃学部分,教师可不讲授。
(四)教学⽅法课堂教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法,本课程的开设需要⼀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先⾏课程需开设政治经济学、西⽅经济学、⾼等数学等基础课程。
(五)⾯向专业本教学⼤纲⾯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
⼆、教学内容第⼀章导论(⼀)教学⽬的与要求通过本部分的教学,使学⽣初步了解《国际贸易》课的内容及结构,并能掌握国际贸易中⼀些重要的概念。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国际贸易课的研究对象及⽅法以及国际贸易的分类与基本概念和国际贸易的产⽣、发展、地位和作⽤,使学⽣对国际贸易有个总体的了解。
重点与难点:国际贸易的分类与基本概念。
第⼀节国际贸易课的研究对象及⽅法⼀、国际贸易的概念⼆、国际贸易课的研究对象(⼀)国际贸易理论1、⾃由贸易理论2、保护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1、关税2、⾮关税壁垒(NTB S)3、奖励出⼝(四)国际贸易实务三、学习国际贸易课的⽅法第⼆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三、贸易差额四、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五、对外贸易地理⽅向与国际贸易地理⽅向六、对外贸易依存度七、贸易条件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分类⼀、按商品(包括劳务)的流动⽅向划分1、出⼝贸易2、进⼝贸易3、过境贸易⼆、按商品形态划分1、有形商品贸易2、⽆形商品贸易三、按贸易的参加者划分1、直接贸易2、间接贸易3、多边贸易四、按统计⼝径划分1、总贸易2、专门贸易五、按贸易政策划分1、⾃由贸易2、保护贸易六、按经济发展⽔平划分1、⽔平贸易2、垂直贸易第四节国际贸易的产⽣、发展、地位和作⽤⼀、国际贸易的产⽣与发展⼆、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采⽤课堂讲授、多媒体结合的形式。
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编写依据: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名称(中英文):国际贸易学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课程编号:105212708学时学分:64/4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分配:48:16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学期:第2学期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上)开课单位:商学院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较为系统地了解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措施,理解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的相互关系,掌握国际贸易问题的理论分析模型和方法,以及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包括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贸易条件和贸易规则、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等;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分析当前国际经济特别是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变化趋势,进一步拓展和运用国际贸易知识的能力;树立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的观念,培养开拓进取的品格。
三、课程教学要求国际贸易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破解课程难点,推送教学文件;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实施单元(模块化)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探究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利用蓝墨云平台、师生互动平台和多媒体及网络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结合生活中经济学现实案例(项目),提高学生应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课前应主动自学,完成预习和复习,组成学习研究小组(团队)对课程重点、难点、疑点和兴趣点深入探讨,与师生互动,课后对课程核心知识点多思考、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学时分配第一单元国际贸易学导论【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国际贸易的含义和研究对象;2.熟悉国际贸易发展简史,以及现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特点;3.掌握国际贸易的分类与描述指标。
【单元教学要求】本单元主要通过理论讲授向学生介绍国际贸易的含义和研究对象,同时结合单元目标的需求,适当引入案例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理论的兴趣;对于重难点的知识需设置课堂练习题目或课堂测验,敦促学生认真消化。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国际贸易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培养他们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
三、授课内容:1. 国际贸易概述1.1 国际贸易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2 国际贸易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1.3 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2. 国际贸易政策和制度2.1 国际贸易政策的分类和作用2.2 国际贸易制度的组织和规则2.3 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3. 国际贸易的要素和形式3.1 国际贸易的要素:货物、服务、资本和劳动力3.2 国际贸易的形式: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跨国公司4. 贸易壁垒与自由化4.1 贸易壁垒的类型和作用4.2 自由贸易的概念和原则4.3 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挑战和机遇5.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5.1 跨国公司的定义和特点5.2 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5.3 跨国公司的战略与管理6. 国际贸易实务和案例分析6.1 国际贸易流程和业务6.2 国际贸易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6.3 国际贸易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于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和能力运用。
4. 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精神、讨论质量等。
六、参考教材:1. 《国际贸易原理》作者:张三2. 《国际贸易实务》作者:李四3.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作者:王五七、备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课程教学大纲应在课程开设之前向学生公布,并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反馈。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一、引言
1. 教学目的和意义
2.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二、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1. 国际贸易的定义和特点
2. 国际贸易的原则和规则
3. 国际贸易的利益和挑战
三、国际贸易的主体
1. 主要国际贸易主体的介绍
2. 国际贸易中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
四、国际贸易的贸易方式和贸易手段
1. 各种贸易方式的介绍和比较
2. 国际贸易的贸易手段和工具
五、国际贸易的国际收支和支付方式
1. 国际收支的概念和构成
2. 国际支付方式的分类和特点
六、国际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1. 关税的概念和分类
2. 非关税壁垒的类型和影响
七、国际贸易的贸易政策和机构
1. 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和作用
2. 国际贸易机构的角色和功能
八、国际贸易的风险管理和解决争端
1. 国际贸易的风险和挑战
2.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的机制和程序
九、国际贸易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1.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
《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英文)中文名称:国际贸易学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Trade二、课程代码及性质课程代码:200142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必修三、学时与学分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学时)学分:2.5四、先修课程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五、授课对象面向国际商务+英语双学位,英语+国际商务双学位、七校联合金融学双学位学生开设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统计方法;理解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相关理论主张及其沿革;掌握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措施、限制进口的关税措施、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等国家管理对外贸易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掌握世界贸易组织、地区经济一体化、要素流动和跨国公司等国际贸易规范和新现象对当今全球贸易的影响。
培养学生将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知识与中国对外贸易现实密切联系以分析现实经济贸易问题的能力,并为国际商务实务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课程重点:1)国际贸易统计的相关概念;2)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主张、论证方法及其思想沿革;3)保护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主张;4)鼓励出口措施和出口管制措施、限制进口的关税措施、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常见种类及其经济效应;5)世界贸易组织、地区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等国际贸易规范和新现象对当代国际贸易的影响。
课程难点:1)机会成本不变和递增情况下自由贸易利益的图形解释、提供曲线的推导及其理解;2)要素禀赋理论的数学推导,要素禀赋理论三个重要推论的含义及其几何表达;3)规模报酬递增下的国际贸易及其模型解释;4)战略性贸易政策论的博弈分析和图形解释;5)出口补贴、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数学推导及其含义理解;6)小国/大国进口从价税的局部/一般均衡分析;7)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的图形解释。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教学手段:授课+课外阅读+研讨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一)教学内容1:导论(教师课堂教学3学时+学生课后学习3小时教学内容: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统计、世界贸易发展简史课后文献阅读:浏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网站。
《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0*******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学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Trade学分:3 总学时:48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外学时:60适用对象: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经济学学生自主学习时数建议:60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本课程讲授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政策,紧密联系实际探讨国际贸易规律,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国际贸易政策及政策措施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历史实践,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以及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等;掌握国际贸易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应用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政策,掌握国际贸易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关注当代国际经济热点问题,初步具备应用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国际贸易概述1、教学内容(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2)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评价指标的含义及计算(3)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4)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2、重点和难点(1)重点: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2)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评价指标的含义及计算第二单元国际贸易理论1、教学内容(1)古典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2)当代国际贸易理论2、重点和难点(1)重点: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2)难点:大卫-李嘉图的2X2模型及其解释、H-O理论的逻辑思路及H-O-S理论的推导、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应用钻石理论分析典型案例第三单元国际贸易政策及政策措施1、教学内容(1)国际贸易政策及其理论依据(2)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实践(3)国际贸易政策措施2、重点和难点(1)重点:国际贸易的类型及制约因素、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2)难点:关税保护程度及测定、关税经济效应的局部均衡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第四单元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1、教学内容(1)跨国公司的发展(2)国际直接投资理论(3)国际直接投资经济效应分析与评价2、重点和难点(1)重点:主要的跨国公司投资理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分析及业绩与潜力评价(2)难点:麦克一杜格尔模型第五单元区域经济一体化1、教学内容(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及实质(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3)世界主要一体化组织及中国参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2、重点和难点(1)重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类型及其涵义、关税同盟理论和大市场理论(2)难点: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的理解与局部均衡分析四、实践环节设计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课外习题:完成教材各章习题课程讨论:2次专题讨论,主题为:1)以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指标为对象,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区间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地理方向结构、外贸依存度、对外贸易条件等进行描述和分析;2)与贸易政策措施、跨国公司及国际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全球化相关的主题,并结合国际经济贸易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国际贸易学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学》教学大纲【前言】国际贸易涉及世界各国货物、服务的交换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主要研究其交换规律和政府管理贸易的政策,为各国对外贸易提供基本的理论、政策和方法的支持。
“讲授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政策,紧密联系实际探讨国际贸易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开放式思维”是本课程的定位。
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国际贸易发展中的运行机制和方法、调控的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国际贸易运行中所需的环境和条件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辨析国际贸易理论和解决国际贸易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意识和全新的经济理念,使学生树立现代市场经济理念。
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既要注重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传递与积累,更要注重利用这些贸易理论分析我国对外经济与贸易发展的现状,做到运用理论分析现实国际贸易的运行,以现实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丰富国际贸易理论。
该课程中的国际贸易理论内容以讲授为主,并配以案例分析,结合当前发展形势深入阐述知识点。
本教学大纲以南京大学出版的第5版《国际贸易学》教材为蓝本,经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医药贸易教研室研究制定。
授课对象为医药贸易专业本科学生。
国际贸易学共51课时,其中理论讲授48课时,实践教学3课时。
第一章国际贸易学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应了解国际贸易是各国相互依存的重要方式,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理解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加深对国际贸易的认识。
【讲授时数】课堂讲授3学时。
【讲授内容】一、国际贸易发展史二、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比较和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三、显性比较优势与国际贸易依存度【教学方法】一、多媒体幻灯片演示。
二、国际贸易发展案例。
第二章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国际分工的形成、发展和特点;及西方经济学家在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的国际分工理论,如绝对成本学说、比较成本学说、生产要素禀赋学说、里昂惕夫之谜、产品生命周期学说、偏好相似理论和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等,应了解其产生的背景和其内容,并能对各种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正确的评价;同时要求学生理解国际分工发展的制约因素。
《国际贸易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使用)
《国际贸易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使用)Ⅰ前言《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国际间商品与劳务交换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及有关上层建筑发展规律的科学。
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担负着让学生熟悉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了解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实践的任务。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6学时,均为理论学习。
四教材:《国际贸易学》,南京大学出版社,张二震,马野青,5版,2015年。
Ⅱ正文第一章导论一教学目的在理解国际贸易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与特点,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差异,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要求(一) 熟悉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二) 熟悉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有何特点?(三) 掌握国际贸易的各种基本概念。
(四) 了解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内容(一)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二) 国际贸易的分类与特点。
(三)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一教学目的在理解国际分工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征、水平型分工的概念,国际分工的发展历程,国际分工的静态利益与动态利益。
二教学要求(一) 掌握国际分工的概念、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征、水平型分工的概念。
(二) 熟悉国际分工的发展历程、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
(三) 了解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静态利益、国际贸易利益怎么实现。
《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大纲(国际商务+英语双学位适用)一、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学 International Trade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40/2.5四、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五、课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获得国际贸易学的基本知识;2.掌握国际贸易学的基本理论;3.掌握主要的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4.熟悉中国对外贸易基本状况。
六、适用学科专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管理学七、基本内容与学时安排·国际贸易学导论(2学时)国际贸易的含义和研究对象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国际贸易的分类与相关概念·古典贸易理论(4学时)古典贸易理论的产生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相互需求原理·新古典贸易理论(4学时)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的拓展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国际贸易新理论(4学时)技术与贸易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论·贸易保护理论(4学时)保护幼稚工业论超保护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新论·出口鼓励措施与出口管制(3学时)鼓励出口措施的主要种类出口管制·关税措施(4学时)关税概述关税的主要种类·非关税措施(4学时)非关税措施概述非关税措施的主要种类·区域经济一体化(4学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别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世界贸易组织(4学时)贸易条约和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要素流动与跨国公司(3学时)国际要素流动跨国公司·中国的对外贸易(自学)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问题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和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八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国际贸易》,卜伟,刘似臣,李雪梅,张弼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重要参考书:1.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新编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朱宝宪、吴洪等译,[美]Dominick Salvatore 著,国际经济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九考核方式笔试+平时作业+课堂表现。
《国际贸易学》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分数:3 学时数(理论、实验分别表示):48周学时:3课内学时/课外学时:1∶1授课学期:第一学期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等本科专业前修课程: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等考核方式:闭卷笔试一、教学目的要求。
较为系统地了解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理解国际贸易的一般理论、政策措施,将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解,掌握国际贸易问题的理论分析模型和方法,巩固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包括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贸易条件和贸易规则、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等;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分析世界经济和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现实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国际贸易理论打下基础。
二、课程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标“*”者为重点内容;标“△”者为难点)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第一节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一、国际贸易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二、国际贸易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三、国际贸易的有关基本概念四、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五、当代国际贸易新发展第二节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一、世界贸易发展历程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含义、本课程教学任务、研究对象、学习方法、有关国际贸易的专业术语。
【教学重点、难点】本学科研究的对象;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的含义二、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三、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征四、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五、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利益一、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分析二、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国际分工的发展历史及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征,掌握国际产业转移新特点。
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静态利益的一般均衡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
了解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国际贸易》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规律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政策和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将涵盖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理论基础、贸易政策、贸易方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
掌握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制定和影响。
熟悉国际贸易的各种方式和流程。
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和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实际贸易现象和问题。
具备制定和评估国际贸易政策的初步能力。
能够进行简单的国际贸易业务操作和风险防范。
能够分析和预测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
三、课程内容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国际贸易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2、国际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现代贸易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3、国际贸易政策贸易政策的类型(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关税措施(关税的种类、作用和影响)非关税措施(进口配额、自动出口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鼓励出口和管制出口的政策措施4、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5、国际贸易方式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租赁贸易等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6、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原则和职能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7、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完全经济一体化)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8、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国际贸易术语(FOB、CIF、CFR 等)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贸易结算(汇款、托收、信用证等)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政策,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知识体系。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第1章导论(3课时)1.1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1.2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1.3 国际贸易的基本类型本章内容主要有:1.从历史上看,虽然对外贸易产生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但是它的迅速发展,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
自18世纪以来,除少数特殊时期以外,国际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均大大快于世界生产的平均增长速度。
2.国际贸易对于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方面表现为贸易的静态或直接的利益,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贸易的动态或间接的利益。
3.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开展的重要基础,它不仅影响国际贸易的市场结构和商品结构,而且还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而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则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
4.国际贸易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有不同的贸易分类。
其中主要的贸易类型有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专门贸易与总贸易、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海路贸易与陆路贸易以及现汇贸易与易货贸易。
第2章比较优势理论(3课时)2.1 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初表述2.2 比较优势引论2.3 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2.4 比较优势理论的补充本章内容主要有:1.重商主义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早发端者,与当时的时代相适应,他们认为一个国家拥有的金银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所以主X通过开展贸易并保持贸易顺差来达到使本国财富增加的目的。
2.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否定了重商主义通过流通领域来增加财富的思想,认为一国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那么两国都可以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益。
3. 李嘉图在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可以生产并出口其比较优势产品,同时进口比较劣势产品,则贸易双方都可以从分工和交换中获益。
比较优势理论后来成为各国开展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石。
4.穆勒从需求角度补充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交换价格即贸易条件取决于两国各自的生产能力及其对于另一国产品的“需求强度”,并最终取决于两国“相互需求”的均衡。
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教学大纲1(邹全胜)1.1 教学大纲1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二、课堂教学时数及课后作业题数分配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第一章IntroductionWhat i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bout?International trade topicsGains from trade, explaining patterns of trade, effects of government policies on trade International finance topicsBalance of payments,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and capital marketsInternational trade versus finance第二章World Trade: An OverviewLargest trading partners of the United StatesGravity model:influence of an economy’s size on tradedistance and othe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radeBorders and trade agreementsGlobalization: then and nowChanging composition of tradeService outsourcing第三章Labor Productivity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Ricardian Model Opportunity costs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A one-factor Ricardian modelProduction possibilitiesGains from tradeWages and tradeMisconceptions about comparative advantage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non-traded goodsEmpirical evidence第四章Specific Factors and Income DistributionIntroductionThe Specific Factors Model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Specific Factors ModelIncome Distribution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Political Economy of Trade: A Preliminary ViewInternational Labor MobilitySummary第五章 Resources and Trade: The Heckscher-Ohlin ModelProduction possibilitiesChanging the mix of inputsRelationships among factor prices and goods prices, and resources and output Trade in the Heckscher-Ohlin model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Trade and income distributionEmpirical evidence第六章The Standard Trade ModelRelative supply and relative demandThe terms of trade and welfareEffects of economic growth, import tariffs, and export subsidiesInternational borrowing and lending第七章 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 and the International Location of ProductionTypes of economies of scaleEconomies of scale and market structureThe theory of external economiesExternal economie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Dynamic increasing returns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geography第八章Firms in the Global Economy: Export Decisions, Outsourcing,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tradeThe significance of intra-industry tradeFirm responses to trade: winners, losers, and industry performanceDumpingMultinationals and outsourcing第九章 The Instruments of Trade Policy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tariffs in a single industry: supply, demand, and tradeCosts and benefits of tariffsExport subsidiesImport quotas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Local content requirements第十章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de PolicyThe cases for free tradeThe cases against free tradePolitical models of trade policy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 of trade policy an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第十一章 Trade Poli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Import-substituting industrializationTrade liberalization since 1985Trade and growth: takeoff in AsiaChapter 12 Controversies in Trade PolicyArguments for “activist” trade policiesExternality or appropriability problemStrategic trade policy with imperfect competitionArguments concerning trade and peopleTrade and low-wage labor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Trade and cultur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分数:3 学时数(理论、实验分别表示):48
周学时:3
课内学时/课外学时:1∶1
授课学期:第一学期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等本科专业
前修课程: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等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一、教学目的要求。
较为系统地了解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理解国际贸易的一般理论、政策措施,将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解,掌握国际贸易问题的理论分析模型和方法,巩固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包括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贸易条件和贸易规则、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等;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分析世界经济和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现实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国际贸易理论打下基础。
二、课程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标“*”者为重点内容;标“△”者为难点)
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国际贸易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二、国际贸易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
三、国际贸易的有关基本概念
四、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
五、当代国际贸易新发展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一、世界贸易发展历程
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含义、本课程教学任务、研究对象、学习方法、有关国际贸易的专业术语。
【教学重点、难点】
本学科研究的对象;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三、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征
四、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
五、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利益
一、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分析
二、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国际分工的发展历史及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征,掌握国际产业转移新特点。
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静态利益的一般均衡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
了解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国际贸易静态利益的一般均衡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
* 第三章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第一节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一、重商主义产生的时期及背景
二、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和经济思想
三、重商主义的局限性
第二节绝对成本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及观点
二、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模型
三、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先进性与局限性
第三节比较成本理论
一、大卫·李嘉图的贸易思想
二、比较优势贸易模型
三、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评介
四、关于贸易条件决定的理论
五、多个国家或多种产品的模型
△第四节要素禀赋理论
一、相关的基本概念
二、H-O模型的前提假设
三、H-O模型分析
四、对H-O模型理论意义的分析
五、要素价格均等与收入分配
六、里昂惕夫之谜及对谜的解释
第五节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一、贸易格局与贸易条件的变动
二、关于不平等交换问题的理论
△第六节当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新发展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
二、公司内贸易理论
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国际分工的概念,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学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和赫—俄要素比例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和马歇尔的均衡贸易条件理论。
了解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互动及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说对亚当·斯密理论的发展,赫—俄学说的观点及评价,难点是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和马歇尔的均衡贸易条件理论。
第四章世界市场
第一节世界市场的形成与作用
一、世界市场概述
二、世界市场发展的作用
第二节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世界市场的分类
二、世界市场上的商品流通渠道
三、世界市场的商品销售渠道
第三节国际市场价格
一、国际价值与国别价值
二、国际市场价格
三、国际市场价格的种类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懂得世界市场的特征,货物贸易发展与市场竞争格局,货物贸易结构变化及特征,服务贸易结构变化,国际市场价格与贸易方式的新发展等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国际货物贸易结构变化及特征;世界市场构成;国际市场价格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及其形式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三、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第二节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及发展
一、资本注意原始积累时期的国际贸易政策
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政策
三、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超贸易保护主义
四、二战后,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五、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第三节当代发达国家的外贸政策及理论分析
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
三、从战略性贸易政策到全球竞争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熟悉和掌握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构成、性质及类型。
【教学重点、难点】
对外贸易政策理论。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
第一节关税与海关税则
一、关税概述
二、关税的主要种类
三、海关税则
四、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二节非关税措施
一、非关税措施的含义
二、非关税措施的种类
三、非关税措施的特点
四、WTO框架下非关税措施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鼓励和限制出口措施
一、鼓励出口的措施
二、出口管制措施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关税与非关税措施,鼓励和限制出口的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
关税与海关税则,鼓励出口的措施。
第七章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
第一节国际服务贸易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三、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与服务贸易自由化
四、几种主要的国际服务贸易
第二节国际技术贸易
一、国际技术贸易的含义
二、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
三、国际技术贸易的内容
四、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懂得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形式极其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服务贸易的特点,国际技术贸易的内容。
第八章主要国家的对外贸易
第一节美国的对外贸易
一、美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
二、对外贸易对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及对外贸易管理制度
四、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关系
第二节日本的对外贸易
一、战后日本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措施
二、日本的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
三、中国与日本的贸易关系
第三节欧洲联盟的对外贸易
一、欧盟概述
二、欧盟对外贸易发展趋势
三、欧盟的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
四、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五、欧盟与中国贸易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六、欧盟的扩大
第四节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对外贸易
一、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主要经济特征
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三、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
第五节中东欧转型经济国家的对外贸易
一、转型国家的概述
二、转型经济国家贸易发展趋势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贸易发展状况,特别要了解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对外贸易。
【教学重点、难点】
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对外贸政策与措施。
注:如有涉及不到的栏目可以自行删除,如有遗漏可自行添加。
四、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本课程的重点是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贸易政策与措施的含义及效应,课程的深广度表现在融汇经济理论和对国际贸易现实的分析。
五、对知识、能力结构、综合素质的要求
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相关概念;掌握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掌握国际贸易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熟练掌握对外贸易政策措施。
六、与相关课程的衔接与配合
本课程需要先修《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前期课程作为理论基础;后续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跨国公司管理》、《国际营销》、《国际金融》等。
七、主要教学方法
基本概念的讲解,结合国内外贸易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多以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为主。
以课堂系统讲授为主,自学为辅。
课堂讲授以重点、难点、疑点为主。
八、CAI课件、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
九、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要措施。
主要培养学生运用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国际贸易现状。
十、检查教学效果和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方式与方法。
1、课堂纪律情况
2、出勤率情况
3、课堂提问占总分40%
4、平时作业记分
5、考试成绩:占60%
十一、教科书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教材:
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主要教学参考书:
海闻、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朱钟棣,郭羽诞等.国际贸易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5
薛荣久.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2
黄静波.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