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胶束-2008092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PR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 增强的渗透性和滞留效应,使高分子载体系统具有一定的被动靶向性. EPR效应是借助于实体瘤部位血管内皮渗透性的增强,以及缺乏足够的 淋巴管,导致药物无法被重新吸收入循环系统,使得药物滞留于肿瘤 部位,从而提高药物在靶部位的浓度,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同时大大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
聚合物胶束与其他药物载体的区别
与脂质体或微粒相比更小的粒径,只有胶 束内部疏水区而缺少胶束内部含水区,外 表面链段的保护作用。
聚合物胶束形成的热力学过程与小分子 表面活性剂胶束相同,自组装形成胶束 的主要策动力是系统自由能的降低,疏 水链段形成内核,从而脱离与水性环境 的接触,亲水链段形成表面与水接触。
图1.常用的形成疏水内核区段的化学结构:聚酯,聚氨基酸。
形成胶束所用的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方法有:阴 离子聚合,开环聚合。 改变聚合物胶束的生理特性可以通过改变不同 性质嵌段的分子大小和它们在共聚物中所占比 例来控制。 在接枝共聚物中,由大量的疏水链连接在亲水 的主链上。
micelle morphology
聚离子复合物胶束(polyion complex micelles,PIC)药物分子与疏水嵌段携带相反电 性,通过静电作用相连。
包载和转运各种荷电的小分子药物、多肽和DNA等
聚合物胶束递送系统
水难溶药物的增溶剂
现有的增溶剂: 聚氧乙稀蓖麻油(Cremophor® EL):紫杉醇和环胞素A的 增溶剂,过敏反应,高脂血症,神经毒性,P糖蛋白的逆转。 吐温80、去氧胆酸钠:用来增溶胺碘酮和两性霉素B,溶血。
C Zhang et al, Biomaterials 2008,29:1233. C Zhang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08, 33: 415 C Zhang et al,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004,39,69. C Zhang et al,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03:54,1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资助
上市剂型:
Taxol ®:采用聚氧乙烯蓖麻油和乙醇为溶媒
缺点 :
聚氧乙烯蓖麻油的致敏性; 稀释后不稳定; 与常规静滴器材的不相容; ……
Smart Polymeric Micelles
pH敏感聚合物胶束 肿瘤组织/细胞外pH敏感聚合物胶束 肿瘤细胞内含体/溶酶体 温度敏感型聚合物胶束
药物新剂型-聚合物胶束制剂
Polymeric Micelles
中国药科大学新药研究中心 张灿 zhangcan@
Contents
简介 Introduction 胶束与胶束化 Micelles and micellization 聚合物胶束 Polymeric micelles
Introduction
Solubilization by micelles
水份分布的各向异性 水的浓度由表面向烃核递减,极性梯度
热力学角度:增溶可以看作药物在水与 胶束两相中的分配,
胶束形成:自发,自组装。 聚集和解聚从热力学角度看都是稳定的。 胶束的载药量:药物与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药物的 极性,药物溶于胶束的位置,温度,pH值等。 增加表面活性剂疏水段的长度有助于亲脂性药物增溶于 胶束烃核。
接枝聚合物胶束
基于天然聚合物的两亲性改性 壳聚糖 环糊精 葡聚糖 纤维素
壳聚糖紫杉醇胶束
生物相容和生物降解。
NH(CH2)7CH3 O OH O CH2OSO3H
紫杉醇溶解度增加2000多倍。 高载药量(接近50%)
n
克服了原临床紫杉醇制剂过敏局限。
ZL 03112981.1
Multifunctional Polymeric Micelles
1.普通纳米载体 2.靶向载体、免疫载体 3.磁性纳米载体 4.长循环纳米载体 5.造影纳米载体 6.细胞穿越纳米载体 7.DNA纳米载体 8.多功能纳米载体
主动靶向型
靶向配体: 叶酸 半乳糖酸 转铁蛋白
二元或三元嵌段共聚物较为常见,大多采用聚 乙二醇(PEG)链作为亲水部分。 长循环作用:PEG嵌段的密度以及亲水层的厚度。 二元嵌段共聚物中,PEG链直接与各种疏水链 段相连,在三元嵌段共聚物中,PEG可能与亲 水或疏水链段连接。 Pluronic是最常见的药用三元嵌段共聚物。
图1.常用的形成疏水内核区段的化学结构:聚酯,聚氨基酸。
纳米粒适合穿透早期肿瘤新生血管上皮细胞间 隙,产生EPR效应,提高药物利用率。
Micelles & Micellization
胶束 胶束的增溶作用 胶束化的生物学意义
s
胶束属于胶体分散系统。粒径一般在5到 50-100nm之间。 由两亲性分子或表面活性剂分子自组装 成胶束。 胶束开始出现时的两亲性分子单体浓度 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组成胶束 的单体数量被称为胶束聚集数。
通常,胶束是球形的微粒,有明显的内核与冠状外围 部分的分别。 很多研究表明,嵌段共聚物胶束存在很多形态,如球 状,棒状,巨大复合棒状,带短分支的棒状,管状, 针状,片状,空心六边形状和其他多种混合复杂的形 态。各种形态形成于平衡,准平衡以及不平衡的状态 之下。非球状结构的胶束由不对称的,疏水链段明显 短于亲水链段的嵌段共聚物构成。 胶束的形态可由各种力平衡效应解释:内核疏水链段 的伸展度,胶束内核与溶剂的界面能,外围亲水链段 之间的作用等等。
小分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的缺点
在水性环境中热力学不够稳定,稀释后容易解 聚,胶束在体内血液环境中不稳定。 寻找一类在低CMC值能形成更稳定胶束的新的 表面活性剂分子十分必要。
Polymeric micelles
聚合物胶束形态
两亲性嵌段AB型共聚物: 当亲水嵌段长度>疏水嵌段时,形成球状胶 束: 疏水链段组成烃核,亲水链段包裹在外围形 成冠状胶束表面。 亲水段过长共聚物将以单体形式存在,疏 水段过长将形成类似棒状或片状的非胶束 形态。
为降低药物的降解和损失,减少毒副作 用,增加药物生物利用度,使药物有效 蓄积在人体特定部位,多种给药系统和 靶向系统已被研究或正在研究,如:微 囊(球),脂蛋白,脂质体,胶束等。 每种载体都有优势与不足,为一种特定 药物筛选载体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相关 因素。
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优点: 增溶难溶药物 提高生物利用度 EPR效应 亲水外壳的合理设计可具有长循环作用 靶向性 可以大量制备。
blank micelle(×200000)
taxol loaded micelle (×500000)
Preparation of drug-loaded micelles
三种类型: 物理包埋 最常见 偶联:药物通过共价键直接与构成胶束内核的疏水 嵌段连接。
阿霉素共价连接于聚乙二醇-天冬氨酸共聚物(PEG-b- PA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