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常识
乙肝是什么病,怎么引起的
乙肝是什么病,怎么引起的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疾病。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性接触传播,同时也可通过母婴传播和污染的医疗器械等途径传播。
什么是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它主要通过入侵肝细胞来复制自身。
体内感染乙肝病毒后,免疫系统会发动攻击,导致肝脏炎症和损伤,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
乙肝的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乙肝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例如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共用注射器及针头、血液制品传播等。
性接触传播
性接触传播也是一种常见的乙肝传播途径,特别是在不安全的性行为情况下,比如无保护的性行为及更换性伴侣等。
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还可以通过母婴传播,主要是在分娩过程中或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孕妇携带乙肝病毒时容易传给新生儿。
医疗器械污染
未经有效消毒的医疗器械也可能成为乙肝病毒传播的途径之一,因此在医疗过程中要注意医疗器械的消毒及无菌操作。
乙肝病毒的危害
乙肝病毒感染对人体的危害很大,长期感染可能导致以下后果:
1.急性乙肝炎
2.慢性乙肝炎
3.肝硬化
4.肝癌
因此,及时进行乙肝病毒的筛查、预防及治疗至关重要。
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避免与感染者共用注射器及针头,接种乙肝疫苗等都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措施。
若怀疑感染乙肝病毒,应尽早就医进行治疗。
乙肝病毒对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通过了解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及危害,我们
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乙肝基础必学知识点
乙肝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乙肝基础必学知识点:
1.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生殖器
官分泌物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引起急性和慢性
肝炎,还可能演变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2. 乙肝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输血、母婴传播、性传播和共
用注射器等途径。
非规范操作、不洁针具、血液等感染源是传播病毒
的重要途径。
3. 乙肝病毒感染的症状:急性乙肝感染可能导致疲乏、黄疸、上腹痛、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
慢性乙肝感染往往无症状,但可能导致肝功
能异常、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4. 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诊断乙肝病毒感染主要通过血清学检查,如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e抗体(anti-HBe)等指标。
5. 乙肝病毒感染的防控措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关键措施包括接种
乙肝疫苗、安全用针、安全性行为、卫生教育和提高公众乙肝意识等。
6. 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针对急性乙肝病毒感染,通常采取支持疗法;慢性乙肝病毒感染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免疫调
节剂等。
7. 乙肝病毒感染的预后:大多数急性乙肝病毒感染可自愈,但部分患
者可能会发展为慢性感染。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增加肝癌和肝硬化
的风险。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乙肝基础知识点,如需详细了解,请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
【保护肝脏疾病常识】乙型肝炎5
肝脏有四大特点一、肝脏是人体最为繁忙的器官人体是个巨大而又复杂的化工厂,肝脏是这个化工厂的“反应中心”。
由于肝脏太忙,消耗太大,所以需要有足够的营养来维持它。
二、肝脏是人体最为勇于牺牲自己的器官肝脏是进入人体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厂”而对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的大气、饮水、食物以及我们使用的药物。
肝脏都要奋不顾身地前去排毒解毒,牺牲自己,保全身体,所以我们的大气、饮水、食物要尽可能洁净,同时还要尽量少吃药。
三、肝脏是人体最为沉默的器官肝脏任劳任怨,每天干最多的事,干最苦的事,哪怕是有病了,也从来不会主动报告情况,从来不喊一声疼,由于肝脏的这种特性导致我们往往忽视了肝脏的感受,致使肝病越来越重,甚至癌变。
四、肝脏是人体最为容易受到伤害的器官由于肝脏最忙最累,又由于肝脏面对有毒有害物质的侵袭,再由于肝脏又任劳任怨,所以肝脏最容易受到伤害,患病最多,也最难治,诸如,甲肝、乙肝、丙肝等等,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等等。
了解了肝脏的特点,我们就能应该善待和保护自己的肝脏。
饮食保健与强肝护肝饮食禁忌1.忌辛辣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湿化热,湿热夹杂,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
故应避免食用辛辣之品。
2.忌饮酒酒精的90%要在肝脏内代谢,酒精可以使肝细胞的正常酶系统受到干扰破坏,所以直接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坏死。
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动期肝炎的病人,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使病情反复或发生变化。
3.忌食加工食品少吃罐装或瓶装的饮料、食品。
这是由于罐装、瓶装的饮料、食品中往往加入防腐剂,对肝脏或多或少都有毒性。
4.忌乱用补品膳食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滋补不当,脏腑功能失调,打破平衡,会影响健康。
5.忌过多食用蛋白饮食对于病情严重的肝炎病人来说,由于胃黏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胆汁分泌失调等,使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
如果吃太多蛋、甲鱼、瘦肉等高蛋白食物,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胀等病症。
相关整本阅读:/ebook/ff13902910a6f524cdbf852e.html6.忌高铜饮食肝功能不全时不能很好地调节体内铜的平衡,而铜易于在肝脏内积聚。
【保护肝脏疾病常识】乙型肝炎3
接种乙肝疫苗后应注意什么?不能因为已接种乙肝疫苗就对肝炎掉以轻心,注射疫苗后产生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在10mIU/ml以上的人,才能起有效的预防作用。
注射乙肝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只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诸如甲、丙、丁、戊肝等病毒性肝炎是没有预防作用的。
同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并不是都能完全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生活中仍应注意避免与乙肝病人(不是携带者)的排泄物、血及分泌物接触。
注射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也不是永久性的,应在医生指导下再加强注射。
每个接种者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水平有高有低,持续时间有长有短。
要说明的是小三阳也就是说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存在传染性的。
乙肝“小三阳”乙肝“小三阳”意味着体内有病毒的存在,但自身的免疫功能具有控制病毒不在体内大量复制的能力,因此传染性也相对的较弱。
在此期间将可能发生三种病理转化:1.人体免疫力长期处于战斗状态,又没有足够消灭病毒的免疫力,会导致免疫功能紊乱易形成细胞突变,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2.在自身免疫力低下时,病毒也会大量复制,向大三阳转换使病情加重。
3.当自身免疫功能获得提高,病毒复制减弱或逐渐停止,也可能会自然转阴。
传播途径乙肝病毒几种传播途径通过以下途径传染易感者。
1.血液或血制品:其中医源性感染占首位。
注射器的针头、手术器械,尤其是输血和血制品,可使乙肝病毒侵入体内。
所以主要途径是“病从血入”。
2.母婴围产期传播:母婴传播是HBSAG家庭聚集性的起因。
母亲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尤其HBEAG(+)和HBV-DNA(+)时婴儿受染十分常见。
3.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目前已明确HBV存在于唾液、汗液等体液中,可能通过密切接触而传播HBV。
主要发生在家庭内或公共场所,亦可发生在学校、工作单位的集体宿舍。
4.性接触亦可可能传播乙肝,但不会经呼吸道传播。
病理改变肝脏病变最明显,弥散于整个肝脏。
基本病变为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纤维组织增生。
急性肝炎相关整本阅读:/ebook/e36c467c2b160b4e767fcf60.html①肝细胞有弥漫性变性,细胞肿胀成球形(气球样变),肝细胞嗜酸性变和嗜酸性小体;②肝细胞点状或灶状坏死;③肝细胞再生和汇管区轻度炎性细胞浸润。
【保护肝脏疾病常识】乙型肝炎4
症状1.全身症状肝脏会影响人体全身,因肝功能受损,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体力不支,下肢或全身水肿,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失眠、多梦等乙肝症状。
少数人还会有类似感冒的乙肝症状。
2.消化道症状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乙肝患者因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明显的乙肝症状。
3.黄疸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乙肝患者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会出现黄疸,皮肤小便发黄,小便呈浓茶色等乙肝症状。
4.肝区疼痛肝脏一般不会感觉疼痛,但肝表面的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乙肝恶化时,乙肝患者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等乙肝症状。
5.肝脾肿大乙肝患者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常有肝脏肿大等乙肝症状。
6.手掌表现不少乙肝患者会出现肝掌等乙肝症状。
乙肝患者的手掌表面会充血性发红,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有明显的压痛感等乙肝症状。
推荐阅读:手掌发红是乙肝症状吗7.皮肤表现不少慢性肝炎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称肝病面容,这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形成的乙肝症状。
同时,乙肝患者皮肤上还会出现蜘蛛痣等乙肝症状。
治疗措施应根据临床类型、病原学的不同型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总的原则是: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
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
用药要掌握宜简不宜繁。
急性肝炎的治疗相关整本阅读:/ebook/be02f758a45177232f60a25e.html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
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
饮食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
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宜限制过严。
如进食少或有呕吐者,应用10%葡萄糖液1000~1500ml加入维生素C3g、肝太乐400mg、普通胰岛素8~16U,静脉滴注,每日1次。
也可加入能量合剂及10%氯化钾。
最新乙型肝炎常识ppt课件
抗原 抗体
HBsAg HBsAb HBcAg HBcAb HBeAg HBeAb HBV-DNA
常规检测的HBV血清标志物的基本解释
HBsAg HBV感染,但未必是急性肝炎或者 慢性病变活动的病原。
抗HBs 感染后免疫;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或HBIG的被动免疫 HBeAg 反映HBV复制,有病毒血症,血液高传染性 抗HBe ALT持续正常者表示HBV低复制或不复制, HBsAg
❖ 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健全,免疫系统被激活后识别乙肝病毒,攻击已感染
病毒的肝细胞并清除之
急性乙肝
❖ 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被激活,但处于低下状态,机体对已感染病毒的肝细
胞反复攻击,但是又不能完全清除之,导致肝组织慢性炎症 慢性乙肝
❖ 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处于耐受状态,不能识别乙肝病毒,因此不攻击已感
染病毒的肝细胞,病毒与人体“和平共处”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意义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金标准”:
❖ 明确诊断 ❖ 衡量肝脏炎症活动度 ❖ 衡量纤维化程度 ❖ 决定治疗方案,预测药物疗效
对肝病而言 肝组织学检查是比血清ALT
更灵敏而精确的指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乙肝的治疗
急性乙肝的治疗原则
❖ 早发现,早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 充分休息,合理饮食,忌烟酒 ❖ 避免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 避免病情发展成重症肝炎或慢性肝炎
– 其他感染乙肝的高危人群(乙肝患者的家庭 成员,血液透析者,吸毒者、医务人员……)
管理传染源
❖加强对HBV携带者的管理,禁止献血, 不宜从事托幼工作,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血及分泌物污染公用物品,不共 用理发刀具、牙刷等日常生活用具。
乙型肝炎常识
一、危害与传播
【保护肝脏疾病常识】乙型肝炎1
乙肝的症状及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
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
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乙型病毒性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
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
病原学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专一的嗜肝病毒,近年由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进展,在肝外器官细胞也能检出HBV-DNA。
通过北京乙肝肝病毒试验研究提供了在肝外细胞复制的证据。
人HBV也可能在肝外细胞内复制,有待深入研究。
HBV感染者血清经电镜检查有3种病毒颗粒:①Dane颗粒(HBV颗粒),外壳蛋白HBsAg,核心含有HBV-DNA及HBVDNAp(DNA-多聚酶)、HBcAg、HBeAg;②小球形颗粒;③管形颗粒。
后二者为HBV复制过程中过剩的病毒外壳(HBsAg),不含核酸。
HBV基因组(HBV-DNA)由双链不完全环形结构的DNA组成,含3200个核苷酸。
由于其宿主范围较小,体外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尚未成功。
近年随着分子克隆技术的应用及体外培养细胞系转染的成功,对HBV复制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HBV-DNA分为负链(长链)及正链(短链)所组成。
其负链有4个开放读码框架(OpenReadingFrame,ORF):①S基因区,由S基因,前S2(pre-S2)基因、前S1(pre-S1)基因组成。
分别编码HBsAg,pre-S、pre-S1及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②C基因区,由前C基因和C基因组成。
分别编码HBeAg 及HBcAg;③P基因区,编码HBV-DNAp,并具有逆转录酶活性;④X基因区,编码HBxAg,并具有激活HBcAg基因的作用。
HBV复制过程相关整本阅读:/ebook/be02f758a45177232f60a25e.htmlHBV基因组虽为双链环形DNA,但其复制过程有RNA逆转录病毒的特性,需要逆转录酶活性产生RNA/DNA中间体,再继续进行复制。
肝炎防治知识
肝炎防治知识
肝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
它可能在短期内缓慢发展或长期内迅速进展,严重者可引起肝硬化或肝癌。
以下是肝炎防治的一些常识:
1. 接种疫苗:艾滋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血液和性传播传播。
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和艾滋病的重要方法。
2. 规范手卫生:勤洗手是避免病毒感染的基本措施。
饭前便后、接触动物、处理生鲜食品后、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后都应洗手。
3. 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食、未烤熟的食物,避免食用过期或不洁食品,尽可能选择高温杀菌的食品。
4. 避免注射毒品:注射毒品是乙肝和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
避免使用毒品。
5. 避免性传播: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避免病毒传播。
6.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并进行肝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肝炎,及时治疗。
7. 注意药物的使用: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
在使用药物前应咨询医生,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以上是肝炎防治知识的一些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肝炎预防和治疗的认识,保护自己的肝脏健康。
- 1 -。
乙肝健康教育
乙型病毒性肝炎健康教育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
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分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疾病分类1、按病程长短分类,乙肝可分为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判断是急性还是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诊治中十分重要,二者的治疗原则不同,预后也有很大差异,有时为了区别是急慢性肝炎,往往通过肝穿病理检查来判定。
急性乙型肝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常常不需要抗病毒治疗,患者血液中HBsAg(+)持续时间低于6个月,6个月内乙型肝炎病毒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HBsAg阴转,可遗留感染过HBV的血清学标志:HBe、抗HBe及抗HBS三个抗体阳性,但某些患者抗HBS出现时间较晚,低度也可能不高。
急性乙型肝炎的关键特点是半年内HBsAg阴转。
而慢性乙型肝炎如一言以蔽之就是HBV存在于机体内超过6个月。
2、按病情轻重分类,可分为乙肝携带者、活动性乙型肝炎、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其中乙肝携带者分慢性HBV-DNA携带者(大三阳,DNA定量高水平但肝功正常处于免疫耐受状态的患者)、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小三阳,HBV-DNA低于检测下限,肝功正常);活动性乙型肝炎又分为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和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又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重型肝炎又可分为急性重型、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
3、按有无出现黄疸(即按症状特点),可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该分型多针对于急性乙型肝炎,即急性黄疸型乙肝和急性无黄疸型乙肝。
临床表现1、急性乙型肝炎:可表现为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
急性黄疸型可有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如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疼痛、尿黄如茶水样等等,部分患者甚至可出现一过性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肝区压痛及叩痛等,而急性无黄疸型多较隐匿,症状轻,似有轻度乏力、纳差、恶心等不适,恢复较快,常常体检化验时才被发现。
乙肝科普知识
乙型肝炎科普知识一直想跟周围的朋友、咨询的患者好好聊一聊乙型肝炎的事。
一年一度的员工体检工作即将在6月份开始,员工中谈“乙”色变。
本文是一篇普及乙肝防治知识的文章,如果你是健康人,那么请你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消除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恐惧;如果你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那么请你了解乙肝的治疗知识,不要盲目相信虚假医药广告,请到正规医院就诊;如果你是乙肝患者,请不要恐惧,接受正规治疗吧,并请你向你身边的人,宣传防治乙肝的知识,防治乙肝需要国家、社会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同样能够跟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卫生部2008年4月21日公布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下降为7.18%,比1992年下降了26.36%。
据此推算,我国仍然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300万人。
一、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不等于得了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英文名称hepatitis Bvirus,英文缩写HBV。
在中文里面用甲和乙来分别命名甲肝病毒和乙肝病毒这两种肝炎病毒,在英文里面是用A和B来命名这两种肝炎病毒。
甲肝病毒,英文名称hepatitis Avirus,英文缩写HAV。
确定是否感染乙肝病毒需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
在体检时,抽取手指中或手臂血管中的血液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即检测血液中五种物质的存在状态,这五种物质被称为“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这五种物质为什么称为两对半呢?这五种物质中有两对抗原和抗体,然而核心抗原浓度在血液里很低,检测不出来,所以就出现了半个。
在这里,抗原指侵入人体内的杂质,而抗体是人体自己产生的能清除抗原的物质。
在检测时如果检测出血液中含有某种物质,则称为阳性,阳性用加号“+”表示;如果没有检测出来,就称为阴性,用减号“-”。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健康教育
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 减轻体力消耗 , 增加 肝脏的血 坏死 。防止过 多 的体力 和脑 力劳 动 : 乙肝病人 病情
流量 , 保证 肝细 胞再 生修 复 时所 需要 的营养 物质 。 肝功能恢 复正常后逐 渐增加 活动量 , 以不感觉 疲劳 为限 , 保证充足 的睡眠时间 , 要求每天午睡 0 5h 1 . -
白质 摄 入 。
要成分是 乙醇 , 乙醇在肝脏 内可 以转化为醛 , 它对于
13 休息指导 .
卧床休息可增加 肝脏 供血量 , 促进 肝脏 都有直接 的损 害作用 , 可使 肝细胞 发生变性 和
平稳 时 , 主张适当运动 , 当休息 , 适 劳逸结合 , 并要 求 掌握好运 动的“ , 度” 活动 以不感 到疲乏 、 恶心 、 腰痛
1 健 康 教 育 内容
BA 1 1 心理护理 本病病程 长 , 一定 的传染 性 , . 有 多 H a g转 阴 。 . 树 数病人确诊后害怕病情恶化 , 担心传染给 家属 , 士 17 保持 乐观情绪 , 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 教育病 护 避 愤怒 等不 良情 绪刺 激。 应以丰富的知识 , 借助成功病例加 以心理疏导 _ , 2 告 人正确对待疾病 , 免忧郁 、 J
知病人及家属乙 肝主要通 过血液 传播 , 日常 接触传 播 的可能性极小 , 使家属能配合 医护改善病 人心情 , 保持 良好的心态及稳定的人际关 系 , 以利病情恢 复 , 有些病人急想根治 , 对抗病毒治疗期望过高 , 一旦起 效缓慢又灰 心丧气 , 护士应 向病 人解释抗 病毒 治疗 的适应症 和疗 效 , 病人对 抗病 毒治疗 有恰 当的评 让
自行停药 , 治疗 中应 定期复查肝功能 , 时了解病情 及
慢性乙型肝 炎是一 种常见 的疾病 , 已严 重危 害 到人们 的健康与生命。 由于病情反复发作 , 程长 , 疗 致使病人生理 、 心理 等受到影 响 , 加速病情 的发 展 , 影响病人 的生 活质量… 1。通 过健 康教育 , 改善 生活 习惯 , 建立健康行为 , 提高病人 的 自我保健 知识及生
郑州体检解读乙肝五项
4 报告单
郑州体检优惠
就上
3(HBeAg-乙肝病毒e抗原)为病毒复制 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 倾向 4(HBeAb-乙肝病毒e抗体)为病毒复制 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 弱,但并非完全没有传染性 5(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为曾经感 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
3 正常值
乙肝五项检查分为定性检查和定量检查,在定性
乙肝五项
乙型肝炎医学常识
乙肝五项
1 2 3 4
基本概述 指标意义 正常值 报告单
1 基本概述
乙肝五项俗称乙肝“两对半” ,一般从医
学学术来讲,严格的叫乙肝抗原抗体系统 检测。 乙肝五项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检查是否感 染乙肝病毒 (HBV)检测血清标志物。 其实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 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 HBsAb)、e抗原(HBeAg)和 e抗体(抗HBe或 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 HBc或HBcAb)
Hale Waihona Puke 2 指标意义 1(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已经感染
乙肝防治常识
乙肝防治常识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
病毒性肝炎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型。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乙肝病毒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危害性较重,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
一、乙肝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属散发。
其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乙肝病毒携带者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不会传播乙肝:1.母婴传播的方式:有经胎盘传播、分娩期传播和分娩后传播三种。
大多数患儿接触母亲唾液及通过母乳喂养,被感染了乙型肝炎。
2.血液传播为乙型肝炎传播的重要方式:(1)输血及血制品传播。
(2)静脉药瘾者乙肝表面阳性者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针刺、纹身、割扎等亦可引起传播。
3.性传播: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可找到乙肝病毒,因此乙肝为性传播疾病之一。
二、乙肝的自我保健:1.首先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要充分认识到慢性肝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
对于疗效不佳或疗效出现较迟的病人,应树立信心,坚持用药,相信一定能战胜病魔。
2.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忌多用药和滥用药。
对于无症状的慢性肝炎病人一般不需要用药。
不恰当的用药不但不安全,还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引起药物性肝炎或其他的不良反应。
3.牢记科学治病的原则,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
肝炎病人治病要讲科学,不要听信一些非法广告的宣传,选择一些无证无业的游医进行治疗,导致身体的损伤和贻误治疗的时机。
4.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慢性肝病治疗的关键。
充足的休息、适度的营养和适量的体育锻炼,是乙肝患者恢复健康的基石。
5.限烟和忌酒,是慢性肝病恢复健康的保障。
因为酒精不但直接损害肝脏,会使病情加重,而且会影响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
而尼古丁同样对人体有巨大的损害。
三、乙肝的预防:根据乙肝的传播途径,对于乙肝的预防,应认真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做好母婴的保健:对于新生儿,要立即进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防治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
【保护肝脏疾病常识】乙型肝炎2
怎样判断乙肝怎样判断乙肝传染性:乙肝的发病呈家族或单个散发,先天或出生时感染者,一般病毒携带往往呈慢性甚至终身携带,后天感染者的一般很少发生慢性乙肝。
从这个角度看乙肝的传染性主要是针对家族成员以及血液,血制品,手术,外伤等情况而言。
一般接触几乎不会导致HBV感染而引起慢性乙肝。
绝大多数的正常人,接触HBV后,体内都有正常的免疫临视系统及处理系统,病毒侵入体内,可及时被发现并于以清除,这样一个过程,大多数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和完成。
如果出现以下几情况,均可以为HBV处于高传染期。
1,乙肝“三对”(HBV五项指标)检查时出现大三阳的情况,即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HBcAB)同时阳性,这是HBV经典组合模式。
其中E抗原阳性是HBV复制的直接证据,这种情况出现,表示体内有HBV复制,传染性强。
(分为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乙肝前S1抗原)2,乙肝“三对”检查,出现小三阳的情况即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同时阳性。
同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呈阳性,说明HBV有变异情况发生,虽然E抗原为阴性,但及HBV-DNA却为阳性,足以说明HBVAB处于复制状态传染强。
3,乙肝“三对”检查,出现表面抗原,核心抗体为阳性,甚至于只有核心抗体为阳性时,HBV-DNA检测仍为阳性,这依然反映HBV仍处于复制状态,传染性强。
4,乙肝“三对”检查,只有核心抗体为阳性,但核心抗体的免疫球旦白M(抗HBCIGM)为阳性,也说明具有传染性。
5,乙肝“三对”检查,全部为阴性,但是肝功能异常,进一步检查HBV-DNA或抗HBCIGM 为阳性,也可说明HBV仍具传染性。
6,如果血液HBV检查没有发现阳性指证,但及肝功持续异常,经肝组织活检,发现HBVE 抗原或核心抗体为阳性,仍可说明乙肝有传染性,衡量乙肝是否传染的最重要指标是HBR-DNA和E抗原,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这两项呈阳性,就可认为,具有传染性。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指导
不 要 迷 信 广 告 宣 传 的 新 药 、 方 法 。 用 药 过 程 中 定 期 检 测 乙 新 肝 各 项 检 验 指 标 , 使 患 者 掌 握 各 项 指 标 的 意 义 , 有 药 物 不 并 如
良反 应 及 时 向 医 护人 员反 应 , 以备 调 整 药 物 或药 量 。
药物 , 注意 休 息 和饮 食 , 持 良好 心 态 , 强 战 胜 疾病 信 心 。 保 增
2 结 果
教 育 接 受 能 力进 行 个 别 教 育 , 活机 动 掌握 时 间 。患者 入 院后 灵 进行 首次 教育 , 采用 晨 晚问护 理 和进行 各种 治疗 时随 时教 育 。 1 22 集 中教 育 .. 可每周 固定 1 d下 午 利 用 2 ~3 n时 0 0mi
・
10 ・ 24
现代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Mo enJu n l f ne rt rd i a C ie n senMei n 0 9Ap , 8 1 ) d r ra o Itga dT a io l h s a dWet dc e2 0 r 1 ( 0 o e tn n e r i
例( ) %
1 23 文 字 教 育 ..
通 过 黑 板 报 、 传 栏 、 康 教 育 卡 , 导 患 宣 健 指
者 了解 和 掌 握 C Ⅲ 知识 。 } 1 24 出院 后 教 育 .. 患 者 出 院 时 发 放 健 康 教 育 宣传 手 册 , 并
与 患 者 互 留 联 系 方 式 , 便 回访 和 患 者 家 属 咨 询 。 出 院 后 定 以 期 进 行 回访 , 了解 患 者 情 况 , 时解 答 患 者提 出 的 问题 。 及 1 3 健 康 教 育 内容 . 1 3 1 基 本 知 识 指 导 告 诉 患 者 什 么 是 C . . m 以及 C 腿 的 传 播 途 径 及 预 防 方 法 、 床 特 征 、 疗 目标 及 监 测 项 目意 义 , 临 治
乙肝知识点总结
乙肝知识点总结一、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1. 血液传播:接触感染了乙肝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比如输血、注射药物、使用未经消毒的药品、共用注射器或打耳洞时使用受感染的器具等。
2. 母婴传播:孕妇携带乙肝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或者在分娩过程中传染给新生儿。
3. 性接触传播:性接触是一种常见的乙肝病毒传播方式,尤其是在多个性伴侣或与感染乙肝病毒的人发生性行为时。
4. 直接接触传播: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触,尤其是与其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直接接触时易感染。
二、乙肝病毒的病程1. 急性感染期: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引起急性乙型肝炎,症状包括乏力、黄疸、腹泻、食欲不振等。
2. 慢性感染期:部分人在急性感染期后,乙肝病毒无法被人体清除,导致慢性感染。
这时病毒在人体内长期驻留,可能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
3. 肝硬化和肝癌:长期慢性感染会导致肝损伤,最终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这两者均是乙肝感染的严重后果。
三、乙肝病毒的预防和控制1. 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已有预防乙肝疫苗可供接种。
2.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了乙肝病毒的血液和体液,不与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牙刷、指甲剪等个人用品。
3. 安全性行为:减少性伴侣的数量、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有效预防性传播乙肝等性传播疾病。
4. 规范医疗操作: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确保医疗器械的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
四、乙肝病毒的治疗1.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肝感染者,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病毒复制。
2. 肝功能保护:慢性乙肝感染者应注意保护肝功能,戒酒戒烟,避免使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
3. 定期随访: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乙肝病毒DNA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肝功能异常或肝脏病变。
以上是乙肝相关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对大家了解和预防乙肝疾病有所帮助。
预防乙肝感染是每个人的责任,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遏制乙肝在人群中的传播,保护人们的健康。
乙肝疫苗接种常识
适用于特定人群,如医务人员、接触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等。接种程序根据具体疫苗种类而定。
优点与不足
灭活或减毒活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较长的免疫保护期。但制备过程复杂,成本较高,且存在潜在的安 全风险。
不同厂家产品比较
疫苗品牌与种类
目前市场上有多家厂家生产乙肝 疫苗,包括国产和进口品牌。不 同厂家生产的疫苗在成分、制备 工艺、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在完成三剂乙肝疫苗接种后,需要提醒接种 对象或其监护人按照免疫程序完成后续接种 。
04 不良反应与预防措施
常见不良反应类型
局部反应
接种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疼痛、 硬结等症状,一般较轻微,可在
几天内自行消退。
全身反应
部分人可能出现发热、头痛、乏力、 恶心等全身不适症状,通常无需特 殊处理,注意休息和观察即可。
注意观察身体反应
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应留意观察身体反应情况,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 时就医。
05 免疫效果评价方法及标准
免疫效果评价指标
01
02
03
抗体滴度
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水 平,是评价免疫效果的重 要指标。
保护率
指接种疫苗后,在一定时 间内防止感染乙肝病毒的 比例。
持久性
抗体在人体内持续存在的 时间,也是评价疫苗效果 的重要指标之一。
加强免疫
对于抗体水平下降的人群,可以通过加强免疫接种来提高 抗体水平,以维持长期的免疫保护。
06 乙肝疫苗接种策略及推广 应用
国家政策支持情况
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政府免费提供乙肝疫苗,确保所有新生儿都能及时接种。
加强疫苗监管
国家对疫苗生产、流通、接种等环节实施严格监管,确保疫苗质量 和安全。
乙肝相关知识讲座
第十二页,共四十四页。
HBV DNA
HBV DNA: 只存在于完整病毒颗粒的核 心。 HBV DNA是反映病毒载量和病毒复制水 平的最直接和最灵敏的指标。
第十三页,共四十四页。
概述:
乙型肝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肝炎可造成肝脏 的长期破坏,肝实质细胞逐渐减少,纤维组织逐渐增 多,最终形成肝硬化。病人的生活质量下降,寿命缩 短。肝细胞的反复破坏和再生以及病毒基因的整合, 还可导致肝细胞癌变,发生肝细胞癌。
第四页,共四十四页。
病原学:
嗜肝DNA病毒 结构:包膜〔包膜上的蛋白质为HBsAg〕
1. HBV DNA抑制快,ALT复常快,HBeAg
血清转换率低;
2.平安性好,副作用小,适应症宽; 3.不能彻底去除病毒;
4. 停药后易出现反跳; 5. 长期用药出现病毒耐药变异; 6. 疗程不确定,需要长期用药.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四页。
干扰素治疗:
普通干扰素 长效干扰素
第三十页,共四十四页。
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
接种过乙肝疫苗后不是一劳永逸,抗体滴度可能会逐年 下降。当抗一HBs滴度降至保护阈值以下时,也就不再对 乙肝病毒有免疫力了。
建议监测抗HBs定量数值: 假设抗体在10以下,建议按0、1、6个月程序接种3
次。
假设抗体在100以下,建议接种1次,加强抗体的 滴度;
假设抗体在以500以上,可以3~5年后再复查。
无明显临床病症及体征。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四页。
治疗原那么:
保肝治疗 抗病毒治疗
包括核苷类口服抗病毒药和注射用干扰素
关于乙肝疾病人们必须了解的常识
关于乙肝疾病人们必须了解的常识什么是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
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分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
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其中约三分之一有反复肝损害,表现为活动性的乙型肝炎或者肝硬化。
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应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
乙肝传播途径乙型肝炎是血液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史等)、母婴传播及性传播,皮肤粘膜破损传播也有一定比例,如纹身、扎耳洞、内窥镜检查等,血液制品现已严格控制,传播可能性大大减少,不规范输血及血制品时才有发生。
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也不容忽视。
随着乙肝疫苗在新生儿中的大力推广,及其它母婴阻断措施的实施,母婴传播得到极大控制。
目前HBV-DNA阳性母亲分娩约有百分之九十通过干预成功阻断母婴垂直传播。
HBV感染不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共用电脑等办公用品)、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及拥抱、握手、共用厕所等不会感染HBV。
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未发现乙肝能经吸血昆虫,如蚊虫、臭虫叮咬传播。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时的年龄是致乙肝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围产期(即母亲怀孕后至婴儿娩出42天内)和婴幼儿期感染HBV中,分别有90%和25%~30%发展为慢性感染,而5岁以后感染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婴幼儿期感染乙肝后变为慢乙肝,其自然史一般分为4个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复制期和再活动期,各期特点为:①免疫耐受期:血清HBsAg、HBeAg、抗HBC三者阳性(即大三阳),HBV-DNA病毒载量高,但肝功能正常,肝脏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肝损害,此期可维持数年甚至数十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20
病毒感染标志物
外膜 核壳分泌蛋白 核壳结构蛋白 DNA
抗原 抗体
HBsAg HBsAb HBcAg HBcAb HBeAg HBeAb HBV-DNA
2021/3/20
HBV-DNA的意义
DNA是基因,因此HBV-DNA是HBV的遗传 物质,当HBV侵入肝细胞后,就会以HBVDNA为模板,合成新的HBV颗粒并释放入血 ,故HBV-DNA是病毒复制的一个重要指标 。
• 肝功能(主要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 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
※ HBV-DNA
※两对半:
抗原
抗体
外膜 ——————HBsAg 核壳分泌蛋白—— HBeAg 核壳结构蛋白——HBcAb
HBsAb HBeAb
•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2021/3/20
ALT的意义
• 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 肝脏发生炎症、坏死时,ALT就会从肝细胞内 大量释放入血,导致血清中ALT升高,因此ALT 升高是判断肝细胞损害的一个敏感指标。
传播途径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2021/3/20
母婴 传播
血液传播、
(输血、血制品、 医疗器械等)
日常生活
(伤口、共用刀具、 消化道粘膜破损或
溃疡等)
性传播
高危人群
• 母亲是HBV感染者的婴儿 • 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 • 吸毒者 • 监狱犯人 • 性传播疾病病人 • 血液透析病人 • 医护人员
肝细胞
HBsAg 包膜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病毒本身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的病变, 只是在肝细胞内生存、复制,其所复制的抗原表达在肝细胞 膜上,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来辨认,并发生反应。
• 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健全,免疫系统被激活后识别乙肝病毒,攻击已感染
病毒的肝细胞并清除之
急性乙肝
• 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被激活,但处于低下状态,机体对已感染病毒的肝细
2021/3/20
四、乙肝的治疗
2021/3/20
慢性乙肝的治疗原则
• 慢性乙肝的治疗措施应包括:
➢ 抗病毒治疗——减少病毒 ➢ 调节免疫功能——激发免疫功能,促使机体免疫细胞清除病毒。 ➢ 心理、对症治疗——保肝、降酶。
• 目前认为,形成肝炎慢性化主要是由于病毒持续感染,且
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 乙肝治疗的关键。
乙型肝炎常识
一、危害与传播
2021/3/20
我国HBV感染流行现状
•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流行区。 • 我国HBV感染率概况为:
– 抗HBc及/或抗HBs阳性:60% – 非感染人群:26% – 慢性乙型肝炎:2% – 表面抗原阳性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10% – 表面抗原阴性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2%
接种对象:
– 新生儿(WHO已建议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 免疫)
– 其他感染乙肝的高危人群(乙肝患者的家庭 成员,血液透析者,吸毒者、医务人员……)
2021/3/20
管理传染源
• 加强对HBV携带者的管理,禁止献血 ,不宜从事托幼工作,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血及分泌物污染公用物品,不 共用理发刀具、牙刷等日常生活用具 。
胞反复攻击,但是又不能完全清除之,导致肝组织慢性炎症
慢性乙
肝
• 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处于耐受状态,不能识别乙肝病毒,因此不攻击已感
染病的肝细胞,病毒与人体“和平共处” 2021/3/20
乙肝病毒携带者
正常肝脏
肝炎病变肝脏
2021/3/20
三、检查项目
2021/3/20
HBV感染者应该检查的项目
2021/3/20
二、病因与临床
2021/3/20
乙肝病毒的结构
2021/3/20
外膜 核壳 负链DNA 正链DNA
HBV在肝细胞内的复制
传染性HBV 病毒颗粒
传染性HBV 病毒颗粒
DNA
部分双链 聚合酶
DNA
负链DNA
逆转录酶
cccDNA
A(n) mRNA
包裹后的前 基因 mRNA
2021/3/20
2021/3/20
资料来源: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第二版
乙肝病毒感染的危害
• 慢性乙型肝炎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 乙肝病毒的传染性比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强100倍 • 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造成乙肝慢性化,后者继续发
展可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 • 乙型肝炎是世界上第九大致死原因。
2021/3/20
2021/3/20
慢性乙肝的治疗目的
• 抑制病毒复制,促进病毒清除 • 减轻肝脏炎症及坏死,促进肝细胞修复 • 阻止或延缓发展为肝硬化 • 减少HBV相关性肝癌的发生率 •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缓解、减轻临床症状
2021/3/20
五、乙肝的预防
2021/3/20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 最根本措施
2021/3/20
切断传播途径
• 阻断母婴传播 • 加强环境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 • 避免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 防止性接触传播 • 输血管理:加强对输血员的筛查,大力提倡义务
献血,严格掌握输血和血制品的指征。
• 防止经微量血传播的医源性感染 • 医院管理
2021/3/20
202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