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理论基础-化学动力学

合集下载

【2017年整理】燃烧学复习重点

【2017年整理】燃烧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1、什么叫燃烧?2、浓度和化学反应速度正确的表达方法?化学反应速度如何计量?3、什么是单相反应、多相反应、简单反应、复杂反应、总包反应?4、质量作用定律的适用范围?如何从微观的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理解质量作用定律?试用质量作用定律讨论物质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5、什么是反应级数?反应级数与反应物浓度(半衰期)之间的关系如何?6、常用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的反应级数值的范围是多少?7、试用反应级数的概念,讨论燃尽时间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8、惰性组分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9、Arrhenius定律的内容是什么?适用范围?如何从微观的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理解Arrhenius定律?10、什么是活化能?什么是活化分子?它们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11、图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活化能与反应放热(吸热)之间的关系。

12、什么叫链式反应?它是怎样分类的?链反应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3、描述氢原子燃烧的链式反应过程。

14、试用活化中心繁殖速率和销毁速率的数学模型,结合编程技术,绘制氢原子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解释氢燃烧的几种反应的情况。

并讨论:分支链反应为什么能极大地增加化学反应的速度?15、烃类燃烧的基本过程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析碳反应?如何进行解释?什么样的烃类燃烧时更容易发生析碳反应?如何防止烃类燃烧析碳?16、图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作用。

17、什么叫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吕·查德里反抗规则的内容是什么?18、什么是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和高位发热量?19、试用本章的知识解释,从燃烧学的角度来看,涡轮增压装置对汽车发动机的作用是什么?20、过量空气系数(a)与当量比(b)的概念?21、燃烧过程中,有几种NOx的生成机理?第二章燃烧空气动力学基础——混合与传质1.为什么说混合与传质对燃烧过程很重要?2.什么是传质?传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3.什么是“三传”?分子传输定律是怎样表述的?它们的表达式如何?(牛顿粘性定律、傅立叶导热定律、费克扩散定律)4.湍流中,决定“三传”的因素是什么?湍流中,动量交换过程和热量、质量交换的强烈程度如何?怎么用无量纲准则数的数值来说明这一点?5.试推导一个静止圆球在无限大空间之中,没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和周围气体换热的Nu数,以及和周围气体进行传质的Nu zl数。

燃烧理论基础考试重点

燃烧理论基础考试重点

1;描述燃烧物理现象的方程有哪些?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组分守恒方程。

2:研究基础有哪些基本定律和现象?牛顿粘性定律,傅里叶导热定律,费克扩散定律,斯蒂芬流问题。

例子:喷灯、家用煤气、气焊枪。

温度场,浓度场,速度场。

3:牛顿粘性定律表明:粘性是动量交换的必要条件。

由速度梯度变为动量梯度傅里叶导热定律表明:热扩散是能量交换的必要条件。

由温度梯度变为焓的梯度费克扩散定律表明:传质(扩散)是组分扩散的必要条件。

由密度梯度变为质量分数的梯度。

4:Stefen流产生的物理条件、化学条件:斯蒂芬流产生的条件是在相分界外既有扩散现象存在,又有物理和(或)化学过程存在,这两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

第四章着火1:着火过程由什么因素控制的?着火与混合气的压力、温度、浓度、壁面的散热率、(点火能量)气流运动有关。

2:燃烧速度的决定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哪些燃烧现象受物理过程控制,哪些受化学过程控制?由扩散、流动、传热及其他物理过程决定燃烧过程速度的燃烧为扩散控制燃烧,物理因素起主要的控制作用。

例如油滴、喷雾燃烧,未作预混合的气体射流燃烧,蜡烛、碳球的燃烧等均属此类。

汽油机、煤气机、喷灯等预混合气有火焰传播的燃烧则同时受化学动力学及扩散的控制。

3:燃烧反应过程中浓度与温度的关系燃烧反应速度主要与反应气体混合剂的温度及初始反应物、中间产物、最终产物的浓度有关。

反应速度与温度的关系常用Arrhenius指数项或简单的指数Tm的关系式表示。

4:简单反应或热反应:反应速度只受初始反应物浓度影响的反应复杂反应或自催化反应:反应速度受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浓度影响的反应5:热着火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可燃混合剂在某一条件下由外界加热,如火花塞、热容器壁、压缩等,到达某一特定温度时,反应物在此温度下的放热速度大于散热损失的速度。

6化学链着火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若燃烧反应有中间载链基的分枝链反应时,则甚至在等温条件下也能着火。

燃烧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燃烧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燃烧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燃烧化学反应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化学反应。

比如,汽车引擎燃烧汽油产生的能量,燃烧煤炭和天然气产生的能源等都是经典的燃烧反应。

虽然这些反应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对于其反应机制的理解和掌握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和问题。

因此,燃烧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

一、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内容燃烧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反应速率:燃烧反应速率是燃烧化学反应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描述了单位时间内燃料消耗的速度或生成的产物的速度。

研究燃烧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燃烧反应的机理和控制燃烧反应的过程。

2、燃烧性能:燃烧性能包括着火性能、燃烧稳定性、燃烧释放能、污染物产生量等指标。

这些指标对于燃料的选择和燃烧设备的设计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反应机理:燃烧化学反应的机理是指燃料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物理和化学过程。

研究燃烧反应的机理可以帮助我们对燃料的氧化过程的理解深入,为燃烧过程的改进提供基础。

二、燃烧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方法1、实验方法:燃烧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就是实验方法。

在实验室中,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实验技术,来测定燃料的燃烧性能,反应速率以及反应机理等参数。

2、计算方法:除了实验方法之外,还可以采用计算方法进行燃烧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动力学模型和计算流体力学模型等。

前者可以用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发生机理和速率,后者则可以模拟燃烧的流动和传热等过程。

3、综合方法:实验和计算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往往都是综合应用,加以比较分析,以获得更加全面的分析结果。

三、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应用燃烧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燃料的开发、设计和使用过程中。

比如,汽车引擎的燃烧控制、工业锅炉燃烧优化等都是依赖于化学动力学研究的结果。

同时,燃烧反应的机理研究也有一些新的应用,比如,在材料的制造和加工过程中,巨大的摩擦热产生也涉及到类似于燃烧反应的化学过程。

燃烧理论基础-几个重要的化学机理

燃烧理论基础-几个重要的化学机理

Charlie Westbrook (LLNL)
2020/4/1
35
•工程上用一步表达式来表达碳氢氧化 的近似反应:[6]
CxH y ( x y / 4)O2 kG xCO2 ( y / 2)H2O
d[C x H dt
y
]
Aexp(Ea
/
RuT
)[C x H
y
]m[O2 ]n
[ ]mol / (cm3gs)
2020/4/1
16
在 第 三 极 限 上 , 跨 过 3000mmHg 的 线 再 次 进 入 到 一 个 爆 炸 的 区 域 ( HO2 浓度已足够高)。这时, 反应H.16 加入到链式分支 反应中而引起 H2O2 的链式 反应。
HO2 +H2 H2O2 +H H.16
在对H2- O2 系统的爆炸极 限的简单讨论中,很清楚
2020/4/1
36
•式中,在表5.1中所列出的参数 A, Ea/Ru, m, 和 n的选择是根据其实验和计算得到 的。用这些参数预测火焰速度和可燃极 限符合得很好 (参看第8章)。
目前,对更大分子的碳氢燃料的燃烧机理正在 研究中,Westbrook的实验数据与计算结果还 不能吻合。
2020/4/1
甲烷(和乙烷)的氧化具有特别的性质,将 在下节中讨论。
2020/4/1
23
不探讨所含的详细基元反应(非常复 杂),而只是对氧化过程进行总体描 述,确定出关键的步骤,然后来讨论 多步的总包反应。
高碳氢化合物的氧化可以用一个三步 过程来表示。
2020/4/1
24
高链烷烃燃烧三步过程
• I. 燃料分子受到O和H原子的冲击并断裂,先形成了烯烃和氢。氢在有氧存在时 氧化为水(按氢-氧燃烧机理) 。

第7章 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

第7章  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

第7章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7-1 定义和定律一. 单相反应和多相反应单相反应:在一个系统内各个组成物质都是同一物态(气态或液态),则称此系统为单相系统。

在此系统内进行的化学反应则称单相反应。

多相反应:若在一个系统内各个组成物质不属同一物态(固态和气态同时存在),则称此系统为多相系统。

在多相系统内进行化学反应就称多相反应。

二.浓度,摩尔浓度,分子浓度和相对浓度 任何物质的浓度是以单位体积内所含的物质数量来确定的。

物质的数量可以用不同的单位来表示,例如千克浓度,摩尔浓度和分子浓度。

一般气态物质它们的浓度都用摩尔浓度来表示。

因气体的摩尔数与其容积成正比,气体的压力和容积是比较容易精确确定的两个物理量,故已知气体的压力和容积就可确定气体质量。

按照定义,摩尔浓度可用下式来表示: C=M/V (7-1) 式中:C为物质的摩尔浓度;M为物质的摩尔数;V 为物质的体积。

在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气体的摩尔浓度与各气体的分压力成正比。

则该气体的状态方程式为 RT M V i i p = 由此可得摩尔浓度 RT p V M C i i i == (7-2)上式表明气体的摩尔浓度和气体分压力之间互成正比。

有时物质的浓度用单位容积内的物质分子数来表示更显得方便。

此时,物质的分子浓度 n=VV 体积中所具有的分子数物质在体积 式中n 为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即为分子浓度。

分子浓度和摩尔浓度之间关系可用下式表示:n= (5-3C N A )式中常数,=6.023l/mol Avogadro 为A N A N 2310×。

由分子物理学中知道,每克摩尔气体内具有6.023个分子。

2310× 此外物质的浓度还可用相对浓度来表示。

这是一种无因此浓度,它表示该种物质的分子数(或摩尔数)与同一容积内总的分子数(或摩尔数)之比值。

按此定义,相对浓度可以写成下列形式:⎪⎪⎭⎪⎪⎬⎫====∑∑∑∑i i i i ri i i i i ri C C M M C n n N N C (7-4)在研究燃烧过程时,采用相对浓度有时较采用其他浓度更为方便,因它可直接指出过程进行的程度或未完全燃烧的燃料的损失率。

燃烧过程的化学动力学

燃烧过程的化学动力学

燃烧过程的化学动力学燃烧过程是物质热力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过程之一。

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它是一种化学反应,也是一种物理过程。

对于燃烧过程的化学动力学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这个过程的认识,为控制燃烧反应、提高燃烧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一、燃烧反应的化学动力学基础燃烧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反应时所释放的热量,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反应体系的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等参数来定量描述。

化学反应的速度与反应物的浓度、反应体系的温度、催化剂的存在等因素都有关系。

当反应物浓度越大、温度越高或催化剂的存在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进行时,反应速度也就越快。

二、燃烧反应的反应机理燃烧反应的反应机理是指燃烧过程中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并通过化学方程式进行描述。

在燃烧反应中,氧气是最重要的反应物,其与燃料在燃烧反应中相互作用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物质。

燃料的种类和组成、氧气的浓度、反应体系的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燃烧反应的反应机理。

三、燃烧反应的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体系的温度是一种可以影响燃烧反应速度的重要因素,当反应体系的温度越高时,反应自由能变化也就越大,反应速度也就越快。

温度对燃烧反应速度的影响可以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进行定量描述。

另外,在燃烧反应过程中,一些反应是自发进行的,也就是说,这些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可以自行进行。

四、燃烧反应的催化作用催化剂是一种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它可以提高反应活化能和降低反应状态的能量垒,从而加速整个反应过程的进行。

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存在可以显著提高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温度和反应的副反应产物等。

所以,在燃烧反应的生产过程中,催化剂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燃烧的效率。

五、燃烧反应的实际应用燃烧反应是一个广泛应用于能源、环保等领域中的重要过程。

如酸雨的产生、燃料的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等都与燃烧反应密切相关。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燃料的配方、合理控制反应温度、选用适合的催化剂等措施来提高反应效率、减少反应的副反应产物并保护环境。

第1章_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

第1章_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
第五节 第六节
2019/2/2
链式化学反应
燃烧化学反应中的化学平衡 氮氧化物形成的化学反应机理
第一节
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概述
一 燃烧定义: 燃料与氧气的剧烈化学反应,并伴随着发 光发热的现象 二 燃烧作用: 燃烧反应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诸如 锅炉/内燃机/燃气轮机等能量转换设备,均 是以燃烧的形式实现化学能向热能,进而向 机械能转换..
参考资料
• 课程内容主参考书 《燃烧原理》,陈义良等,航空工业出版社 《粉煤燃烧与气化》,J.G.斯穆特,科学出版社 《燃烧物理学基础》,付维彪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辅助参考书 《燃烧理论与化学流体力学》,周力行,科学出版社 《高等燃烧学》,岑可法等,浙江大学出版社 《化工热力学》, 《化学反应工程学》
' ' a b
注意此式应是基元反应
w kcA cB k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也称 反映了进行燃烧化学反应难易 的性质(活性,反应能力), 比反应速率。(反应物浓度均 该值仅与反应物的种类和温度 为单位1时的反应速率) 有关,与压力和浓度无关。
29
2、用分子碰撞理论论证
2 A B C
新化学键的建立——放出一定的能量;
键能的差额——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动力学—— 化学的一个分支。 定量地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及其影响 因素。
Sox , Nox
燃烧科学的应用
• •
全世界的能源结构以石油和煤为主,石油和煤的主 要利用方式——燃烧; 现代社会的主要动力来源——矿物燃料燃烧;火力 发电厂锅炉(2008年雪灾,电煤),工业用蒸汽, 发动机等均是以固、气、液体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 能为动力(热源);火箭发动机高强度燃烧装置; 燃料中存在有害物质:烟尘、灰、SOx、NOx →污染环境 →酸雨、温室效应等。改善燃烧工 艺,控制燃烧过程,发展洁净燃烧技术。

燃烧理论化学热动力学

燃烧理论化学热动力学
N2 (g)C+op3yHri2g(hg)t=2201N9H-32(0g1) 9;AΔhsp0f,o29s8e= P82ty.04LtkdJ./mol
n 由于CO是化合物,不是稳定单质,故Δh0f,298 = 282.84 kJ/mol不是CO2的标准生成热;N2和H2虽是 稳定的单质,但生成物为2mol的NH3,故Δh0f,298 = 82.04 kJ/mol也不是NH3的生成热。
0
碳(钻石)
C
晶体
1.88
水 水 丙烷 正丁烷 异丁烷 正戊烷
H2O H2O C3H8 C4H10 C4H10 C5H12

-241.84

-285.85

-103.85

-124.73

-131.59

-146.44
正己烷
C6H14

-167.19
正庚烷
C7H16

-187.82
丙烯
C3H6

20.42
或排出(负值)热量,才能保证系统的温度 稳定。
1、生成热
n 标准生成热定义为:由最稳定的单质物质化 合成标准状态E下va一lu摩at尔ion物o质nl的y. 反应热。以
ted wΔithh0fA,29s8p表os示e.。Sl单ide位s 为forkJ.N/mETol。3.5 Client Profile 5.2 n 稳定Co单py质rig的h生t 2成01热9-都20等19于A零sp。ose Pty Ltd.
甲酸
CH2O2

-409.20
醋酸
C2H4O2

-487.02
乙二酸
C2H2O4

燃烧基本理论

燃烧基本理论

总旳燃烧速度常数K
K=1/(1/Ks+1/Kd)
焦旳化学反应速度常数Ks一般以为满足Arrhenius公 式:
Ks=Aexp(-E/RTs) 气流旳扩散速度可由下式拟定[55]
Kd=2.3ФD/(d RTa)
其中,Ф为化学当量系数,与反应机理有关,在
C+O2→2CO时,Ф=2,在C+O2→CO2时Ф=1

一般,对于>100μm旳大 颗粒,且挥发分含量较多 旳煤,在慢速加热旳条件 下(<100℃/s),煤中旳 挥发分有可能在颗粒周围 到达着火条件而首先发生 均相着火。对于较小煤粒 及迅速加热条件下,则可 能是煤表面首先着火,这 就是非均相着火。
1)非均相着火
经典理论是热爆炸理论(Thermal Explosion Theory)即TET理论。
其他影响原因
燃烧速度不但与边界层扩散有关,而且与氧在孔 内旳扩散有关。
孔内扩散系数与焦旳孔隙构造亲密有关。 煤中矿物构成及含量对煤焦燃烧反应也具有影响。
灰分对燃尽影响比较复杂,灰分旳增大,一方面 会阻碍氧在煤焦内部旳扩散,另一方面,增长旳 灰分中旳空隙又会提升氧在煤焦内部旳扩散截面 积。
4.煤旳结渣性研究
纯碳与氧反应旳表观频率因子 Ko,c仅是碳粒温度与直径旳函数,而煤焦反 应旳频率因子 Ko,ch K ocf (s) , 表达煤焦比表面积f(s)影响 煤焦反应速率旳某一函数,显然f(s)是 个物理原因,它旳大小与煤质有关,所以煤焦反应旳频率因子与煤质有 关。
4.试验室研究情况
试验措施
直接观察 失重分析 分别统计煤粉、挥发分及煤焦旳失重曲线,对比三条失
1989年,W.Print[18]等人对煤粒在二维流化床中旳着火及 热解作了系统性旳试验研究。成果表白,在较高旳温度 下(>800℃)确实是挥发分先析出并着火,在低温 下(<450℃)则是整个煤粒或煤粒表面某处着火。

《燃烧学》课程笔记

《燃烧学》课程笔记

《燃烧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燃料与燃烧概述一、燃烧学发展简史1. 古代时期- 早期人类通过摩擦、打击等方法产生火,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

- 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火进行冶炼、烹饪和取暖。

2. 中世纪时期- 炼金术的兴起,炼金术士们试图通过燃烧和其他化学反应来转化金属。

- 罗杰·培根(Roger Bacon)在13世纪对火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火的三要素理论:燃料、空气和热。

3. 17世纪- 法国化学家安托万·洛朗·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通过实验证明了燃烧是物质与氧气的化学反应,推翻了燃素说。

- 拉瓦锡的氧化学说为现代燃烧理论奠定了基础。

4. 18世纪- 约瑟夫·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和卡尔·威廉·舍勒(Carl Wilhelm Scheele)分别独立发现了氧气。

- 拉瓦锡和普利斯特里的实验揭示了氧气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5. 19世纪-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发展,为理解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提供了理论基础。

-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燃烧反应的速率和机理。

6. 20世纪- 燃烧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到发展,研究内容包括火焰结构、燃烧污染物生成与控制等。

- 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应用,使得燃烧过程的模拟和优化成为可能。

- 环保意识的提高,促进了清洁燃烧技术和低污染燃烧技术的发展。

二、常见的燃烧设备1. 炉子- 锅炉:用于发电和工业生产中的蒸汽供应。

- 炉灶:家用烹饪设备,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作为燃料。

- 热水器: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水。

2. 发动机- 内燃机: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动力来源。

- 燃气轮机:用于飞机、发电厂等,具有较高的热效率。

3. 焚烧炉- 医疗废物焚烧炉:用于医院废物的无害化处理。

-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用于垃圾减量和资源回收。

燃烧理论基础

燃烧理论基础

焦碳燃烧
灰渣
挥发份释放及大部分烧掉所占时间约为总燃烧时间的十分之一, 绝大部分时间为焦碳的燃烧。 一般认为是串联,也有交叉过程
一、碳燃烧的反应环节


大致分为几个串联环节: (1)氧气扩散到焦碳表面; (2)氧气被碳表面吸附; (3)在碳表面化学反应 (4)燃烧产物由焦碳表面解吸, (5)二氧化碳向周围扩散。 碳反应速度决定于(1)和(3), 总体速度决定于二者较慢的一个。
二、火焰传播的形式


层流火焰传播 缓慢燃烧的火焰传播是依靠导热或扩散使未燃气体混合物 温度升高。层流火焰传播速度一般为20~100cm/s。 湍流火焰传播 一般为 200cm/s以上。

三、炉膛内的火焰传播
1.正常的火焰传播(缓慢燃烧) 是指可燃物在某一局部区域着火后,火焰从这个区域向前 移动,逐步传播和扩散出去 2.反应速度失去控制的高速爆炸性燃烧 出现爆炸性燃烧时,火焰传播速度极快,达1000~3000m/s, 温度极高,达 6000℃;压力极大,达 2.0265MPa (20.67大 气压)。 3.正常燃烧向爆炸性燃烧的转变 当未燃混合物数量增多时,绝热压缩将逐渐增强,缓慢的 火焰传播过程就可能自动加速,转变为爆炸性燃烧。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


1,浓度 从前面反应速度的定义式,可知: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 快。 原因:燃烧反应属双分子反应,只有当两个分子发生碰撞 时,反应才能发生。浓度越大,即分子数目越多,分子间 发生碰撞的几率越大。
2.压力


气态物质参加的反应,压力升高,体积减少,浓度增 加,压力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与浓度相同。 对理想气体混合物中的每个组分可以写出其状态方程:

燃烧反应动力学

燃烧反应动力学

燃烧反应动力学: 这一章主要从化学动力学的角度阐述燃烧反应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模型。

首先定义了反应速度:化学反应速度是在单位时间内由于化学反应而使反应物质(或燃烧产物)的浓度改变率。

dCw d τ=-然后介绍了最基本的反应——基元反应,即反应物分子(或离子、官能团)在碰撞种一步转化为产物分子(或离子、官能团)的反应。

同时引入了反应级数的概念。

并在此基础之上逐步讨论了一级反应和二级反应的一些结论和特点。

其中又引入了半衰期的概念,其定义如下:经过一定时间r 后,反应物的浓度降为初始浓度的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即是该反应的半衰期。

在简单的基元反应基础之上,课程进一步研究了一些复杂反应,包括:可逆反应、平行反应、连续反应等。

至此基本的反应类型介绍完毕。

紧接着课程讨论了各种参数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浓度等。

其后继续介绍了反应速度的碰撞理论模型。

并提出了有效碰撞理论:● 在相互反应的分子碰撞过程中,只有一部分的分子碰撞处于合适的方位上; ● 处于合适方位上的分子间的相互碰撞,只有一部分有能力足以使得化学键破裂; ● 反应速率常数可以表示成:/E RT AB k Z e ϕ-=有了碰撞理论模型的基础之后,课程开始介绍另外一种比较特殊的重要反应类型——链锁反应。

主要介绍了不分支链锁反应(也叫直链反应)和分支链锁反应两个类型。

本章的最后介绍了燃烧学中常用的一些概念和术语。

现总结如下:● 生成焓:当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时,化学能被转换成热能,这种转换的能量称为化合物的生成焓。

● 过量空气系数:燃烧反应过程当中实际空气量和理论空气量的比值。

● 当量比:111φ=千克燃料实际燃空比实际燃烧过程种供给的空气量=千克燃料理论燃空比千克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 绝热燃烧温度:一个绝热、无外力做功、没有动能或势能变化的燃烧过程,燃烧产生的热量全部用于加热燃烧产物,这样一个过程中燃烧产物的温度。

多组分反应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 这章主要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分析多组分燃烧反应过程的一些特点以及结论,并导出多组分燃烧反应的基本方程组。

燃烧理论与基础 04第四章 着火理论

燃烧理论与基础 04第四章 着火理论


Q1 k 0 e

E RT
n COVQr
Q2 S (T Tb )

着火温度和熄火温度不是物性参数,随热力 条件变化而变化。各种实验方法所测得的着 火温度值的出入很大,过分强调着火温度意 义不大,着火温度只表示了着火的临界条件。 如,褐煤堆,如果通风不良,接近于绝热状 态,孕育时间长,着火温度可为大气环境温 度。当然,着火温度的概念使着火过程的物 理模型大大简化,对于燃烧理论研究有重要 意义。
2、链着火机理

如果进行的反应是链式反应,且链式反应中 自由基的生成速率大于自由基的消耗速率 (即分支链式反应),则其反应速度不断加 快,此时反应在定温条件下也会导致着火 (或爆炸)。例如H2和O2的化合反应,它满 足了分支链式反应的条件,只要反应一旦开 始它就会着火,如果满足一定的浓度条件, 还会发生爆炸。属于这样类型的反应还有甲 烷、乙烯、乙炔等在空气中的氧化反应。
第三节 强迫着火理论
一、强迫着火条件

在燃烧技术中,为了加速和稳定着火,往往 由外界对局部的可燃混合物进行加热,并使 之着火。之后,火焰便自发传播到整个可燃 混合物中,这种使燃料着火的方法称为强迫 着火。

通常,实现强迫着火的方法有:组织良好的 炉内空气动力结构,使高温烟气向火炬根部 回流来加热由喷嘴喷出的燃料;采用炉拱、 卫燃带或其他炽热物体,保证炉内有高温水 平,向火炬根部辐射热量;采用附加的重油 或其他的点火火炬,或应用电火花点火等。
2、强迫着火(点燃)

强迫着火是可燃混合物从外界获得能量(如 电火花、灼热质点、烟火药剂的火焰等)而 产生着火的现象,也称为点燃。这时的燃烧 是首先由靠近点火源引发并传播到可燃混合 物的其他部分。因此可以认为强迫着火是外 界能源加热下火焰的局部点燃,然后再进行 火焰传播的过程。

燃气燃烧理论基础燃气燃烧理论基础-V1

燃气燃烧理论基础燃气燃烧理论基础-V1

燃气燃烧理论基础燃气燃烧理论基础-V1燃气燃烧理论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燃气燃烧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涉及的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

在此背景下,燃气燃烧理论成为了热力学、化学等学科中的一部分,其基础理论涉及到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燃气燃烧的基础理论。

第一部分:燃气的热力学性质1.1 燃气的物理性质燃气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粘度、导热性等。

其中,密度与燃气的压力和温度密切相关。

随着温度的升高,燃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分子的有效半径增大,从而使密度降低。

同时,压力的升高会使得燃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引起分子的回旋运动增加,这也会导致燃气密度的增加。

粘度是指流体内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抵抗。

在燃气中,粘度与温度密切相关,随着温度的升高,燃气分子的运动增快,分子间碰撞的三维弹性碰撞增加,分子间距离的均方根速度添加增加,从而导致粘度的下降。

导热性是指流体内部传递热量的物理性质。

在燃气中,热传递的速度与燃气的温度、密度和压力有关,燃气的导热性与热传导方式、燃气分子内部运动等因素也有关。

1.2 燃气的热力学性质燃气的热力学性质包括热容、热传导系数、等焓热容、等压热容等。

其中,热容是指物质在受到一定热量输入后产生的温度变化。

燃气的热容与气体的组成、温度密切相关。

温度升高,燃气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加,热容度跟着增加;而在低温、高压下,燃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大,产生相互作用引起的热能变化趋势加强,燃气的热容度也相应提高。

热传导系数是指单位长度内热量传递的量。

燃气中的热传导系数主要受到温度和燃气分子间碰撞的影响。

在低温、高压下,燃气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越强,热传导系数也会越小。

第二部分:燃气燃烧的基础理论2.1 燃烧反应的定义燃烧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的氧化性反应。

在燃烧反应中,氧气会与燃料反应,放出热能,同时产生焦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三氧化硫等化合物。

燃烧反应是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反应类型之一。

燃烧理论 第四章化学动力学

燃烧理论 第四章化学动力学

化学动力学Contents •概述•总包反应和基元反应•基元反应速率–双分子反应和碰撞理论–其他基元反应•多步机理的反应速率–净生成率–简洁形式–速率系数和平衡常数的关系•稳态近似方法–单分子反应机理–链式和链式分支反应•链式反应•链式分支反应•化学反应时间尺寸–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局部平衡方法•小结概述•化学反应速率控制燃烧速率•化学速率决定污染物的形成与分解.•点火与熄火与化学过程密切相关•基元反应及其化学动力学是物理化学的一个特定的领域. •从反应物到产物的详细化学路径的定义•测量或计算它们相应的速率.•构建计算机模型来模拟反应系统.•基本化学动力学概念(本章)•与燃烧相关的重要化学机理(5)•化学过程与热力学模型的联立(6)•流体力学、化学、热力学方程(7)化学动力学•热力学: 反应是偏向产物还是反应物?•没有给出反应过程进行的速度的信息•动力学—是反应速度速率及相应反应进行的进程的关系的研究:机理.反应的实例!H2(g) + ½O2→H2O (l) 很慢N2O(g) → N2 (g) + ½O2 (g) 慢燃烧反应⇒快速过程TNT 爆炸⇒非常快的反应食物变质药物分解化学反应与时间的联系•讨论化学反应的动能学(energetics).2 A → B 化合反应.•这个反应需要多长时间来进行?化学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的,速率是指随时间变化的过程•速率的单位是单位时间的浓度, M/s•随时间,浓度可以增加(产物)也可以减少(反应物)A +B → C化学动力学•当对一个化学反应的浓度与时间变化曲线作图,图上任意一点的切线(过浓度点) 定义了反应的瞬时速度•某个反应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用浓度图上的三角形来确定(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斜率)•反应速度减少表示反应物是被消耗•速率表达式必须与化学计量数一致2A + B 3C瞬时速度的定义•反应物的消耗速度是-d[R]/dt•产物的形成速度是d[P]/dt平均速度•从图中看,平均速度是连接两点的斜率,为正值化学动力学•某个反应的速度与反应物的浓度相关•当反应物的浓度减少时,反应速度也减少•某个反应的速度与以下的参数有关:–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的存在与浓度–固体、液体或催化剂的表面积•反应速度随浓度变化在数学上用实验速度规律来表示•反应物浓度以指数率上升,其乘积等于反应速度实验速度规律aA + bB →产物速度= -∆[A]/ t = k[A]m[B]n[C]p •[A] & [B] = 反应物浓度(M)•[C] = 催化剂浓度(M)•m, n, & p =指数(与化学反应中的系数无关)实验速度规律•由于化学计量方程没有给出反应机理的信息,指数就必须依靠实验来确定•分别来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来观察速度的变化•应用初始速度的方法; 观察随时间线性变化时的反应速度(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通常在反应开始时•总的反应级数= 反应速度方程中指数之和Rxn级数可能的指数实验规律1 k[A]2 k[A]2 or k[A][B]3 k[A]2[B] or k[A][B][C]反应物与时间:一级反应•对一级反应,浓度可以由反应中给定的时间来确定•对数函数[A]t= 在t时刻组分A的浓度,M[A]o =组分A的初始浓度(t=0), Mk =一级速度常数, 1/时间t = 时间浓度与时间: 二级反应•对二级反应,反应中浓度随时间的变化•逆函数[A]t = 时刻t时组分A的浓度, M[A]o = 组分A的初始浓度,(t=0), Mk = 二级速度常数, 1/(M x t)t =时间总包反应与基元反应•一摩尔的燃料与a摩尔的氧化剂反应形成b摩尔的燃烧产物可用总包的反应机理来表示: •燃料消耗的速度可以表示为•式中, K G称为总包反应系数(g l o b a l r a t e c o e f f i c i e n t), 是温度的强函数. •n和m 与反应级数相关,对于总包反应,n 和m 不一定是整数.•对基元反应,反应级数一定是整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N AV
2 AB
[
8kBT
]1/ 2
exp[ EA
/
RuT ]
4.17
• 不幸的是,碰撞理论没有给出确定活化能和空间因子的方 法.
• 更先进的理论, 具有破碎和形成键的分子结构的假设, 活样化的络讨合论物不理在论本,讲的就范可围以,从有基兴本趣原可理参来考计算Rekfbsim.[o2le]ca。nd这[3]. (第141页)
12
1. 总包反应与基元反应
反应机制可以只包括几步 (基元反应)或可以达到几百个。 如何选择最少的基元小步骤来描述一个特定的反应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
(寻找主要反应途径)。
13
1. 总包反应与基元反应
包含194种反应物和1459个 基元反应的 H2/CO/C1-C12 动力学模型。
JetSurF网站首页 (/JetSurF/)
反应的速度与以下的参数有关:
– 反应物浓度 – 温度 – 催化剂的存在与浓度 – 固体、液体或催化剂的表面积
反应速度随浓度变化一般用实验速度规律来表示。
为什么不用理论推导?
20
2.反应速率和反应级数
aA总包+ 反bB应 C 速度 = -[A]/t = k[A]m[B]n
• [A] & [B] = 反应物浓度 (M) • m, n =指数 [与化学反应中的系数(a和b)无关,一般是实验测量值]
A2(g) + B2(g)
2AB(g)
反应将会如何发生?
39
3. 基元反应速度
40
3. 基元反应速度 一个有效的碰撞
活化复合体-假设
分离
41
3. 基元反应速度
• 例 直如观,感在觉O,H希和望HH反要应撞形在成羟H基2O的的O反一应侧中要, 比在H一侧更容易反应,因为产物是形成 H-O-H这样的键。一般地,空间因子要远 小于1;但也有例外。
43
3. 基元反应速度
• 如果所涉及的温度范围不是特别大, 双分子 的速度系数可以表示为经验的 Arrhenius
形式
k(T ) Aexp( EA / RuT ). 4.18
• 式中 A 是一个常数,称为指前因子或频率 因子。
44
3. 基元反应速度
比较式4.17 和 4.18, 我们发现 A 严格讲不是常数,按碰撞理论,与T1/2成正 比
v2t。(静止分子如果中心在这个圆柱体之
外,就不会与运动分子发生碰撞)
28
3. 基元反应速度
如果静止的分子随机地分布着,其数量密度 为 n/V, 在单位时间内( t =1秒)运动的 分子经历的碰撞数为
v2为单位时间运动分子扫过的体积;
n/V为静止分子的密度。
3. 基元反应速度
• 在一个实际的气体中,所有的分子都在运动。如果我们假设对所有的分子速 度符合 Maxwellian 速度分布, 对同一特性的分子的碰撞频率可以给出
21
2.反应速率和反应级数
由于总包反应方程没有给出反应机理的信息,指 数(m, n)必须依靠实验来确定
定义:m, n为反应级数 总的反应级数 = 反应速度方程中指数之和
基元反应级数容易知道。 H2 +O2 HO2 +H
如果知道基元反应,总包反应的级数可推导(但研 究中往往要通过总包反应的实验测量结果推测基元 反应过程),因此总包反应级数一般通过实验测量。
• 考虑几何因子和活化能的速率方程为:
d[ A] dt
pN AV
A2B[
8kBT
]1/ 2
exp[ EA
/
RuT ][ A][B]
4.16
42
d[A] dt
kbimolec[A][B]
3. 基元反应速度
• 比较 方程 4.9 和 4.16, 我们可以看到基于碰撞理论的双分 子速度常数是:
k(T )
8000
18
2.反应速率和反应级数
• 当对一个化学反应的浓度与时间变化曲线作图,图上任意一 点的切线 的斜率定义为反应的瞬时速度。
• 反应物的消耗速度是-d[R]/dt • 产物的形成速度是 d[P]/dt
19
2.反应速率和反应级数
反应的速度与反应物的浓度相关:
–当反应物的浓度减少时,反应速度也减少(切线斜率减小)
26
3. 基元反应速度
分子碰撞理论可以用来对上述方程的形式 提供深入的理解,并得到温度与双分子反 应速度系数 kbimolec的关系。
要确定一对分子的碰撞频率,我们从一个
最简单的情况入手,一个直径为的分子以
不变的速度 v 运动,并与静止的分子(直
径也为)进行碰撞。
27
3. 基元反应速度
• 分子的随机轨道如图4.1所示. 分子在单位时间 间隔t内扫出的可能发生碰撞的圆柱形体积为
•在燃烧中所述及的许多基元反应是双 分子的;即两个分子相碰撞反应形成 二个不同的分子
A+B C+D
25
3. 基元反应速度
• 反应进行中的速度直接与两个反应物组分的浓度(kmol/m3)成正比即, • 所有的二分子的基元反应都是二级的,即对每个反应中的组分是一级的。
d[dAt ] k [A][B] • 速系度数系有数其理, k论bim基ole础c,。仍是温度的函数,b但im与o总le包c 反应不同(实验测量)4.,9这一
5
提纲
稳态近似方法
• 单分子反应机理 • 链式和链式分支反应
• 链式反应 • 链式分支反应
6
1. 总包反应与基元反应
• 一摩尔的燃料与a摩尔的氧化剂反应形成 b 摩尔的燃烧产物可用总包的反应机理来表示:
F aOx b Pr .
• 燃料消耗的速度可以表示为
d[ X F dt
]
kG
(T
)[
X
F
]n [
Zc 2(n /V ) 2v 4.11
式中 v 是平均速度,其值与温度相关.
30
3. 基元反应速度
Zc 2(n /V ) 2v 4.11
• 方程4.11 应用于相同直径的分子。 • 我们将此分析扩大到有不同直径的分子 A
和 B.(考察A分子运动中与B分子的碰撞) • 则碰撞所扫过的体积的直径(Fig.4.1)是 A +B 2 AB. 这样, 式4.11 变为:
4.15b
式中 NAV 是 Avogadro 数 (6.022×1023 molecules/mol)。
P怎么求?
35
3. 基元反应速度
4.15b式中: • 一个碰撞导致反应的概率(P)可表示为两个因子的积:
一个能量因子, exp[-EA/RuT], 这表示高于反应所需极限值条件下发生碰撞 的比例份额,极限值 EA也称活化能;
X Ox
]m
,
KG(T)等于多少?m,n等于a和1吗? 7
1. 总包反应与基元反应
d[ X F dt
]
kG
(T
)[
X
F
]n [
X Ox
]m ,
式中, KG 称为总包反应系数, 是温度 的函数。
n 和 m 与反应级数相关,对于总包 反应,n 和 m 不一定是整数。
对基元反应,反应级数一定是整数。
8
1. 总包反应与基元反应
t 2 t 3 t
△t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2.反应速率和反应级数
• 某个反应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用浓度图上的 三角形来确定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斜率)
[A], M
Disappearance of A With Time
12 10
8 6 4
[A]2
0 0
2000
4000 t 6000
Time, s
33
3. 基元反应速度
•式中,
•kB=Boltzmann 常数=1.381·10-23J/K;
m= mAmB mA + mB
折合质量
•T=绝对温度(K)
34
3. 基元反应速度
• 将上面的结果代入到反应速度的问题中,考虑A的浓度变化,我们有:
•或
d[ A] dt
(Z
AB
/V
)PN
1 AV
,
数量浓度→ 摩尔浓度
怎么根据实验确定总包反应的级数?
22
2.反应速率和反应级数
aA + bB C -d[A]/dt = k[A]m[B]n
反应时,A和B浓度变化存在一定的化学计量比关系,消去B
因此 -d[A]/dt = kn[A]n
积分后可得
A 1n
1 n knt C
n=? 令t=0,得到C= [A]10-n
(nA
/ V() nB
/
V
)
A2B[
8
k
BT
]1/2
p
exp[E A
/
RuT
]
N
1 AV
nA/V=[A]NAV 和 nB/V=[B]NAV.
d[ A] dt
pN AV
A2B[
8kBT
]1/ 2
exp[ EA
/
RuT ][ A][B]
4.16
37
3. 基元反应速度 活化能够不够?
38
3. 基元反应速度
第四讲 化学动力学
化学动力学:研究基元反应及其反应速率(物理 化学的一个专门领域)。
我们为什么学习化学动力学?
1
10年前
概述
中国的燃烧研究针对:
热力学现象+流动规律+传热效果
(温度、压力、火焰传播、热效率)
2
概述
基础燃烧=化学动力学+热力学+流 体力学+数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