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一节原子的构成课件(32张PPT)

Na+ Cl-
Cl-
阳离子 (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 (质子数<电子数)
认识离子
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1)阳离子:失去电子带正电荷的原子。 (如:Na+)
(2)阴离子:得到电子带负电荷的原子 (如: Cl-)
课堂反馈
1、判断下图是原子,还是离子?
+16 2 8 8 +19 2 8 8 +18 2 8 8
(注: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氯原子核内有17
个质子,氩原子核内有18个质子。)
核外电子对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影响
1.稀有气体的原子
+2
2
+10
28
+18 2 8 8
He
Ne
Ar
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有 8 个电子, (氦有 2 个电子),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
在化学反应中不容易得失电子,性质稳定。
【小提示】物质都有趋向于稳定状态的特点 (如:水往低处流;树上的苹果往下掉)。
相互 关系
得失电子
分成
离子
原子
得失电子
构成
分子
【分享收获】
原子中的电子
通过学习,你对原子中的 电子有了哪些了解……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电子的分层排布 3、核外电子对原子在
化学反应中的影响 4、认识离子
学以致用
1、指出镁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组成的意义。
+12 2 8 2
2、下列原子结构属于稳定结构的是__B___,易得电子 的是__A__,失电子的是___C__。
阴离子
阳离子
原子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到实验室去 探究金属的性质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十单元 化学与健康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海水“晒盐“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三节 海水“制碱“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 质的去除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九单元 金属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 学性质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4页 0106页 0143页 0250页 0293页 0355页 0425页 0467页 0497页 0556页 0603页 0682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 学性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5页 0103页 0146页 0228页 0258页 0320页 0390页 0419页 0490页 0550页 0580页 0659页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二节 海水“晒盐“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 第三节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第十单元 化学与健康 第二节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 学性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5页 0103页 0146页 0228页 0258页 0320页 0390页 0419页 0490页 0550页 0580页 0659页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二节 海水“晒盐“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 第三节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第十单元 化学与健康 第二节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课时 氨碱法制纯碱 纯碱的性质课件

2.工业上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是先向
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较多NH3(溶液显碱性),再 通入足量的CO2的原因是( A)
A.使CO2更易被吸收 B.NH3比CO2更易制取 C.CO2的密度比NH3大 D.为了增大NaHCO3的溶解度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制纯碱需要的原料有食盐和石灰石 B.海水晒得的粗盐可以直接吸氨制成氨盐水 C.向氨盐水中通入CO2可得到纯碱,溶液经结晶后 得到纯碱固体
D.因为氯化钠水溶液呈中性,所以氨盐水也呈中性
4.图1是“△△牌发酵粉”的部分信息,课外化 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 相应填空):
△△牌发酵粉
【主要成分】NaHCO3、酒石酸 【用途】面粉发酵,焙制糕点
【用法】取本品适量加水溶解与面 团揉和或直接与面团揉和后加热
【查阅资料】(1)酒石酸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固 体有 机酸;
小苏打
白色
能
易
在灭火器里,它是二氧化碳发生剂;在 食品工业上,它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在制 造饮料时,它是一种常用原料;在医疗上, 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之一 。
Hale Waihona Puke 碳酸氢钠的应用灭 火 器
碳 酸 饮 料
食 品
胃 药
化学式 俗名 颜色、状态 溶解性 水溶液酸碱性 热稳定性
用途
碳酸钠
石油精炼、洗涤 剂、制造玻璃等。
(2)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 生了CO2所致; (3)Na2CO3受热不分解。 【提出问题】NaHCO3在发酵粉加水或加热时如何产 生CO2? 【假设猜想】甲:……
乙:酒石酸与NaHCO3在溶液中反应产生 CO2。 丙:NaHCO3加热产生CO2。
【实验探究】
度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 第1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

3.还原性:具有从含氧化合物里夺取氧的能力。(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叫还原剂)
4.氧化性:能够提供氧的性质。(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叫氧 化剂)
还原性、氧化性都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归纳总结
1.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
知识讲授
二、合金
1.概念 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 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2.良好性能 硬度大、熔点低、密度小、耐磨、耐腐蚀等。
铁合金:
常见的合金
铁合金
生铁:含碳量为2% ~ 4.3%。 钢:含碳量为0.03% ~ 2%。
生铁
钢
铜合金:
青铜:(含Sn 10% ~30%) 含Cu、Sn、Pb等——硬而脆,强度大。
CO有毒,会污染空气;燃烧或收集起来。
6.如上图,尾气处理装置如何改进?改进后有何优点? 转到A处点燃,可以充分利用能源。
7.如何证明生成的黑色粉末是铁? 用磁铁靠近,黑色粉末能被吸引。
氧化--还原反应:
1.什么叫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产生的反应。 2.什么叫还原反应: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
听了上面两个小故事,你能猜出产生事故的原因吗? 现在,你最想知道关于金属材料的哪些知识?
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知识讲授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颜色 2.状态
大多数为银白色
金 常温下一般为固体(除汞外) 属
3.光泽
金属光泽
共
4.密度
一般较大
有
5.硬度
一般较大
4.氧化性:能够提供氧的性质。(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叫氧 化剂)
还原性、氧化性都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归纳总结
1.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
知识讲授
二、合金
1.概念 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 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2.良好性能 硬度大、熔点低、密度小、耐磨、耐腐蚀等。
铁合金:
常见的合金
铁合金
生铁:含碳量为2% ~ 4.3%。 钢:含碳量为0.03% ~ 2%。
生铁
钢
铜合金:
青铜:(含Sn 10% ~30%) 含Cu、Sn、Pb等——硬而脆,强度大。
CO有毒,会污染空气;燃烧或收集起来。
6.如上图,尾气处理装置如何改进?改进后有何优点? 转到A处点燃,可以充分利用能源。
7.如何证明生成的黑色粉末是铁? 用磁铁靠近,黑色粉末能被吸引。
氧化--还原反应:
1.什么叫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产生的反应。 2.什么叫还原反应: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
听了上面两个小故事,你能猜出产生事故的原因吗? 现在,你最想知道关于金属材料的哪些知识?
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知识讲授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颜色 2.状态
大多数为银白色
金 常温下一般为固体(除汞外) 属
3.光泽
金属光泽
共
4.密度
一般较大
有
5.硬度
一般较大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课件共28张PPT

6.0~7.0 5.3~6.3 6.0~7.0 6.0~7.0 5.0~6.0 6.0~8.0 6.0~8.0
常考题型一:酸碱性测定方法 【例1】(双选)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错误的是 ( BD ) A.将pH试纸剪成几小段后使用 B.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检测溶液的pH C.用胶头滴管把待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检测溶液的pH D.将溶液倾倒在pH试纸上检测溶液pH
【实验结论】 (1)可以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为蓝色。无色酚酞 试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成红色。 (2)为了便于实验,化学上分别 用含有石蕊的酸溶液或碱溶液制成 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遇酸变红, 红色石蕊试纸遇碱变蓝。
二、怎样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1.溶液的酸碱度:定量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物理量。 2.酸碱性强弱的表示方法——pH。
A.pH试纸
B. 无色酚酞试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 蓝色石蕊试纸
2.某溶液的pH=0,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会 ( C )
A. 变蓝色 B.变无色 C.变红
D. 不变色
3.自然界中的水,经检验其pH略小于7,这是因为水中溶有( B )
A.O2
B.CO2
C.NaCl
D.NaOH
4. 测得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如下表:
(2)碱性:由于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而表现出来的性质, 氢氧根离子的个数越多碱性越强。
【提醒】
(1)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呈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有 些盐溶液也呈酸性,如Na2HSO4溶液。 (2)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有 些盐溶液也呈碱性,如Na2CO3溶液。
变 蓝
变 蓝
变 蓝
最新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精品课件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

几种合金的组成:
合金 生铁 不锈钢 锰钢 青铜 黄铜 硬铝 钛合金
主要成分 铁、碳 铁、铬、镍 铁、锰、碳 铜、锡 铜、锌 铝、铜、镁、硅 钛、铝、钒
合金: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而形 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与金属物理性质比较:
硬度 熔点
铝片 铝合 铜片 黄铜 锡片
金
片
合金一般大于各组分金属
青铜 铜、锡
黄铜 铜、锌
硬铝 铝铜镁硅
钛合 钛铝钒
性能
硬而脆,可铸造但不能煅 轧
抗腐蚀性好
用途
炉具、炊具、机床 底座等 医疗器械
韧性好、硬度大
钢轨、挖掘机铲斗、 自行车架等
强度高、可塑性好、易加 机器零件、仪表、
工耐腐蚀
日用品
强度较高、可塑性好、耐 机器零件如轴承、
磨、耐腐蚀
齿轮等
强度和硬度均比纯铝或纯 火箭、飞机、轮船
其他方面的物理性质是怎样的?
进行实验: 探究结论:
金属还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
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 1.颜色 大多数为银白色 2.状态 常温下一般为固体 3.光泽 金属光泽 4.密度 一般较大 5.硬度 一般较大 6.导电性 优良导电性 7.导热性 优良导热性
8.熔、沸点 一般较高 9.延展性 延展性好
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金属 性质 金属光泽
密度g/cm3 熔点/℃ 导电性
(最好)
硬度 (10 最大)
金 (Au)
银
铜
(Ag) (Cu)
黄色 银白色 紫红色
19.3 10.5 8.92
1064 962 1083
74 100
99
2.5~3 2.5~4 2.5~3
(43套)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课件(含全册所有课件)(全国通用)

氢分子(H2)
1.氢气是由 氢分子 构成的,氧气是由 氧分子 构成的。 2.分子是由 原子 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 构成的,一个氢分子是由 2个氢原子 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 由 2个氧原子 构成的。
1.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洞庭湖赠张丞相》)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 归京》) 2.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观察到的现象,其中属于物理 变化的是(A) A.白酒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 B.鸡蛋清受热后变成块状 C.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 D.面包发霉
猜一猜、想一想
把一杯水无限制的分下去,最后会怎样?
观察下列物质的构成,你有何感悟?
水分子
金原子
钠离子和氯离子
世界万物都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 分子、原子、离子。
水是由大量的 水分子构成的,金是由大量的金原子构 成的,食盐是由大量钠离子和 氯离子 的构成的。
H H
oo
氧分子(O2)
实例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实验1:点燃镁带。 现象:镁带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 固体。 发光、放热 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变色 实验3: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3~4ml稀盐酸。 现象:固体慢慢减少,有大量气泡生成。 有气体生成 实验4:取3~4ml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内,再用滴管滴 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有沉淀生成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 淀等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 学变化。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套)精品课件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学下册(全套) 精品课件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套 )精品课件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62页 0099页 0205页 0303页 0344页 0370页 0428页 0509页 0542页 0597页 0619页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二节 海水“晒盐“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 第三节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第十单元 化学与健康 第二节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1.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PPT课件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精品课件

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干净纸片,A正确;量取18 mL的水,应选用20 mL的量筒进行量取,B错误;溶解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氯化
钠的溶解,C正确;装瓶时,瓶塞倒放,用玻璃棒引流,慢慢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注入试剂瓶中,D正确。
6.(1)长颈漏斗 b→d→c→e→f
80
98
2.(1)4.5 (2)D (3)胶头滴管 (4)丁
m1·a1%+m2·a2%=(m1+m2)·a% Cl2=2Fe3++2Cl-;然后发生反应:Cl2+2Br-=2Cl-+Br2。n(Cl-)=0.225mol×2=0.45mol由于溶液中c(Br-)=c(Cl-),假设FeBr2的物质的量
是x,则根据电子守恒可得:x+(2x-0.45)=0.225mol×2;解得x=0.3mol;所以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FeBr2)=0.3mol÷0.1L=3mol/L,因 此选项是D。
4、不同质量分数的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 2n(Cl2)=n(NaCl)+n(NaClO)+n(NaClO3),由钠离子守恒可以知道n(NaCl)+n(NaClO)+n(NaClO3)=n(NaOH),故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1/2
n(NaOH)=3amol,C错误;D.令n(ClO-)=1mol,反应后c(Cl-)/c(ClO-)=6,则n(Cl-)=6mol,电子转移守恒,5×n(ClO3-)+1×n(ClO-)=1×n(Cl-),即5×n(ClO3)+1=1×6,计算得出n(ClO3-)=1mol,则溶液中c(Cl-)/c(ClO3-)=6,D错误;正确选项A。 试题分析:n(Cl2)= 5.04L÷22.4L/mol=0.225mol,微粒的还原性:n(Fe2+)>n(Br-),所以当向溶液中通入氯气时,首先发生反应:2Fe2++
海水“制碱” 课件(共18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碳酸氢钠,因为在同样的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比氯化铵小,易结晶。
新知学习
索尔维制碱法、侯氏制碱法对照
索尔维制碱法: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发明了氨碱法制纯碱,并在制碱过程中向滤出NaHCO3
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熟石灰以回收氮气,使之循环。 NaCl +NH3+CO2+H2O== NaHCO3+ NH4Cl 2NaHCO3 =△== Na2CO3+CO2↑+ H2O Ca(OH)2+ 2NH4Cl == CaCl2 +2NH3 ↑ +2H2O
侯氏制碱法优点:NaCl可以循环利用,NH4Cl可作化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知学习
多识一点·侯氏制碱法
1926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 基础上,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 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侯氏 制碱法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克服了其 缺点,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新知学习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2.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2HCl + Na2CO3 === 2NaCl + H2O + CO2↑ H2SO4 + Na2CO3 === Na2SO4 + H2O + CO2↑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Na2CO3 + BaCl2 === BaCO3↓+ 2NaCl
新知学习
二、纯碱的性质
1.实验-纯碱的性质
(1)与酸碱指导剂的作用 取少量碳酸钠固体,加入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后振荡,视察其溶解情况。 再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视察现象。 现象:碳酸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 滴加酚酞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新知学习
索尔维制碱法、侯氏制碱法对照
索尔维制碱法: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发明了氨碱法制纯碱,并在制碱过程中向滤出NaHCO3
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熟石灰以回收氮气,使之循环。 NaCl +NH3+CO2+H2O== NaHCO3+ NH4Cl 2NaHCO3 =△== Na2CO3+CO2↑+ H2O Ca(OH)2+ 2NH4Cl == CaCl2 +2NH3 ↑ +2H2O
侯氏制碱法优点:NaCl可以循环利用,NH4Cl可作化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知学习
多识一点·侯氏制碱法
1926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 基础上,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 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侯氏 制碱法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克服了其 缺点,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新知学习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2.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2HCl + Na2CO3 === 2NaCl + H2O + CO2↑ H2SO4 + Na2CO3 === Na2SO4 + H2O + CO2↑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Na2CO3 + BaCl2 === BaCO3↓+ 2NaCl
新知学习
二、纯碱的性质
1.实验-纯碱的性质
(1)与酸碱指导剂的作用 取少量碳酸钠固体,加入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后振荡,视察其溶解情况。 再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视察现象。 现象:碳酸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 滴加酚酞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2020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2020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002页 0029页 0085页 0159页 0209页 0220页 0240页 0378页 0430页 0466页 0485页 0545页 0588页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二节 海水“晒盐“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 第三节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第十单元 化学与健康 第二节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碱的组成 2.碱的分类 可溶性碱
金属和氢氧根组成。
如:氢氧化钠(烧碱)NaOH
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
氢氧化钾 KOH、氢氧化钡 Ba(OH)2 不溶性碱 (沉淀)
如:氢氧化铜Cu(OH)2 (蓝色) 氢氧化镁Mg(OH)2 (白色) 氢氧化铁Fe(OH)3 (红褐色)
第七单元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
如:NO 、CO等 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如:CrO3、Mn2O7
二氧化碳通入烧碱溶液中
CO2 + 2NaOH
Na2CO3 + H2O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SO2 + 2 NaOH
Na2SO3 + H2O 亚硫酸钠
二、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
一种白色的粉末状物质,微溶于水,其水 溶液俗称石灰水。
新盐+新酸
H2SO4+ Na2CO3
Na2SO4+H2O+CO2 ↑
H2SO4+BaCl2
BaSO4 ↓+ 2HCl
硫酸钡
硫酸钡是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
——可以用来鉴别溶液中H2SO4或SO42-的存在
(三)硫酸的用途
1.生产肥
2.用于农药、炸药、医药、染料及冶金、石油化工、轻工 、纺织等生产领域
(2)氢氧化钙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配制波尔多液的反应)
(3)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这个反应可用来区别石灰水和 烧碱溶液,还是工业上制取烧碱(侯氏制碱法 )的反应原理。
4.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1)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用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讨论与练习
(1)氢氧化钠固体应该怎样保存?为什么 ? 密封保存 暴露空气中会吸水潮解,与二氧
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 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的扩散。切不可将水 倒进浓硫酸里!
(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 稀硫酸+某些金属
盐+氢气
Zn+H2SO4
ZnSO4+H2 ↑
Fe+H2SO4 2Al+3 H2SO4
FeSO4+H2 ↑
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含有酸和碱的物质。
含酸的物质
酸性食品:蛋黄、乳酪、甜点、白糖、金枪鱼、比目鱼。
化碳反应变质。
(2)如何区别三瓶无色溶液:蒸馏水、澄清石灰 水、烧碱溶液?
(3)如何证明烧碱固体变质了?又如何除去变质 烧碱中的杂质?写出相关的操作与方程式。
※ 取少量样品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 生※。取样品,溶解,滴加石灰水直到没有沉淀产生 为止,最后进行过滤。
三、 常 见 的 碱
氢氧化钠(烧碱) NaOH 氢氧化钙(熟石灰) Ca(OH)2 氢氧化钾 KOH 氢氧化铜 Cu(OH)2 氢氧化镁 Mg(OH)2 氢氧化铁 Fe(OH)3 氨水(一水合氨) NH3·H2O
(黄色
)
——用于除铁锈
4.盐酸+碱
盐+水
NaOH + HCl NaCl + H2O
Cu(OH)2+ 2HCl
CuCl2+2H2O
5.盐酸+某些盐
新盐+新酸
CaCO3+ 2HCl Na2CO3+ 2HCl
CaCl2+H2O+CO2 2NaCl+H2O+CO2
AgNO3+ HCl
AgCl +HNO3
氯化银
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非常相似,因为都含有氢氧根。( 碱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的石蕊 试液变蓝。
2.与酸发生反应
书写下列方程式 (1)熟石灰与硝酸反应
:
(2)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
(3)氢氧化钾与硫酸反 3.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应
书写下列方程式:(1)石灰水中滴加氯化铁溶液
第七单元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一、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暴
露在空气中易吸水发生潮解,可作干燥剂。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2.与酸发生反应 实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然后 滴入硫酸。
现象与分析: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再变为无色
1
第七单元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一、盐酸
(一)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1.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有酸味。 2.工业盐酸常因含有杂质呈黄色。(Fe3+) 3.浓盐酸有挥发性:在瓶口能形成白雾。
原因: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 气里的水蒸汽接触,形成盐酸小液 滴的缘故。
(二)盐酸的化学性质
Cu(OH)2 + Na2SO4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 产生红褐色沉淀
3 NaOH + FeCl3 4.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Fe(OH)3 + 3 NaCl
酸性氧化物一般是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 化物,一般由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如CO2 、SO2 、SO3 、SiO2等。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氯化银是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
———可以用来检验盐酸或Cl-的存在
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
:
种化合物的反应。
(三)盐酸的用途
二、硫酸
(一)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1.无色、黏稠、油状液体。 2.难挥发。 3.特性:有强烈的吸水性、氧化性、脱水性和腐蚀性。
4.浓硫酸的稀释: 会放出大量的热。
1.与指示剂反应
盐酸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HCl 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 稀盐酸+某些金属
盐+氢气
Zn+2HCl Fe+2HCl
置换反应 :
ZnCl2+H2
FeCl2+H2
(浅绿色 )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 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3.盐酸+某些金属氧化
盐+水
物 Fe2O3+6HCl == 2FeCl3+3H2O
2NaOH + H2SO4 ==Na2 SO4 +2H2O 像这种由碱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作叫 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有着非常大的用途。例如:用含氢 氧化铝的片剂治疗胃酸(盐酸)过多,农业 上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的土壤。
3.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2NaOH + CuSO4
硫酸亚铁
Al2(SO4)3+ 3H2↑
硫酸铝
3.稀硫酸+金属氧化物
盐+水
3 H2SO4+Fe2O3
Fe2(SO4)3+ 3H2O
H2SO4+CuO 4.稀硫酸+碱
CuSO4+ H2O 盐+水
H2SO4+Cu(OH)2
CuSO4+ 2H2O
H2SO4+ 2NaOH
Na2SO4+ 2H2O
5.稀硫酸+某些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