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的历史与现状

合集下载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大连港是中国重要的港口之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中国北方的主要海运枢纽之一。

大连港拥有深水良港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可以满足大型船舶和集装箱码头的需求。

自2004年起,大连港开始实施扩建计划,通过增加码头和岸线的建设,加强了大连港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发展历程大连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大连成为了中日战争的战场,日本占领了大连并将其设立为重要的港口和工业城市。

在20世纪初期,大连港的货运量开始逐渐上升,特别是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大连成为了中国北方的重要出口港口之一。

1945年,大连归还中国后,大连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放城市。

在1978年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大连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大连港交通设施得到改善,码头和港口设施得到扩建和更新。

大连港的国际贸易得到了重视,港口运输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与世界上其他大港竞争。

目前的现状截至2020年,大连港已经建有15个港区,其中7个是国际级大港区,8个是主要港口区。

大连港码头总长度达到近30公里,可停泊53万载重吨以上大型船舶。

大连港已形成完整的港口产业链,货物种类涉及石油、液化气、煤炭、矿石、钢铁、集装箱等多个领域。

大连港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港口集散地之一,是中国海运和贸易的重要门户之一。

未来发展未来,大连港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推动中欧班列等陆路运输方式的发展,完善港口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效率。

另外,大连港还将实施碳中和、海洋生态保护等环保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论。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大连港是国内重要的沿海港口之一,也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

在国家“一带一路”和东北振兴战略的支持下,大连港在保持传统货物装卸业务的同时,加快港口转型升级,积极发展多种业务,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助推大连港跨越式发展。

一、现状分析1.物流网络大连港是联合国航运组织认定的北太平洋区域船东交汇处,在进出口贸易和沿海运输中具有重要地位。

大连港涉及到物流领域的全产业链,包括船运、货运、装卸、集疏运、仓储和配送等诸多环节。

大连港拥有岸线长达5089米的十个码头和五处岸线长达2000米的专业化液体和散货码头,年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吨,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船舶装卸作业,实现多样化的货物业务。

现有200多条国际海运航线和600多个港口航次,与全球主要港口的交流合作更加方便快捷。

2.板块分布大连港区分为大连港、金石滩港区、大连湾港区和神华港区四个板块。

大连港为全港物流中心,承担大连港集疏中心(主要为港口内大型生产企业和大型货主提供集装箱/拼箱、拖车、仓储、配送等一站式物流服务),是大连港物流节点的关键。

金石滩港区为大连港的重要扩展板块,战略位置优越,可达到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

大连湾港区位于渤海湾北部,设有滚装、汽车、泊位船舶修造等多个功能区,是我国最大的汽车进口口岸之一。

神华港区主要是煤炭物流中心,位于大连市南部的普兰店市。

3.信息化建设大连港强调信息化建设,建立了海关密切合作电子口岸、中港物流信息平台、港口ERP管理系统、国外货代中心、联合运输平台、出口货代委托书电子平台、物流证照电子市场等一系列信息化平台,打造全球领先的物流信息技术体系。

这些信息化系统和平台可以实现集中化管理和控制,促进港口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物流效率。

4.容量建设大连港近年来加大了各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新增了多个航道、码头等配套设施,不断提高港口吞吐量。

2018年,大连港重点建设了芦屯港区机场互联港口、大连西岗至金石滩快速公路、大连西岗至大窑湾城际高速铁路等多项高速公路和铁路项目,加快港口、机场、铁路、高速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和建设,实现以大连港为中心的立体化物流网络。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是中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中国十大港口之一。

目前,大连港已经形成了以旅游客运、散杂货、矿石、石油、化工品等为主的货运业务。

此外,大连港还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辐射和影响力。

大连港的发展历史相当悠久,在清朝就已经存在了,但是真正规模扩大是在新中国建
立后。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推进,大连港在8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并于2000年成为中国
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港口。

当前,大连港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现代化港口,具有深水、大面积等优势。

2019年,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6万标准箱,排名全国港口第八,成为中国北
方地区最大的集装箱港口。

在旅游客运方面,大连港也处于领先地位,每年有数百万的旅
游客流通过大连港进出境。

此外,大连港还是中国著名的矿产品进口港和石油化工品输出
港之一。

大连港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是围绕“一带一路”及沿海经济带建设来规划。

大连港将
深入实施“国际港口馆”的品牌战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物流效率提升和城市经
济发展。

此外,大连港还计划在海洋科技、海洋旅游、海洋保护等领域发力,助力大连市
走转型升级之路。

综合来看,大连港是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货运业务相当繁忙,同时也有
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地位重要,而在未来的发展中,大连港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
大的市场潜力。

关于大连港口历史及发展的几个问题

关于大连港口历史及发展的几个问题

一、大连港口的历史分期1.古代天然港口(远古至1840年)距今约7000年,大连地区出现原始港口雏形。

从岸边采贝、垂钓到海中捕捞,是大连原始港口逐渐形成的过程。

距今约4000年,大连与山东半岛海上航线相当成熟,两地经济文化交流活动频仍。

距今约3000年青铜时代,大连交通海外,成为中国稻作、青铜等技术文化东传朝鲜、日本的口岸。

海上航路的产生,标志着大连已成为通航港口。

从维持生计的沿岸捕捞到丰富生活的跨海交流,是大连原始港口发展过程中划时代的进步。

2.近代军港(1840—1898年)大连海防缘起倭祸。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定旅顺水军巡海制度,万历三十年(1602年)于旅顺港、黄骨岛堡正式设置水军。

清康熙年间,旅顺水师营建成并出海巡哨。

巡哨范围西北至兴城菊花岛,南至庙岛群岛隍城岛,东至鸭绿江口。

旅顺水师营从兵制、设备、巡查、训练、操验诸方面都有定制,初具近代军港形态。

3.现代商港(1899年—)①沙俄租借时期(1899—1905年)。

1898年沙俄以《旅大租地条约》及《续约》,获取了大连港口和东北铁路等权益。

同年6月3日确定大连湾西南岸青泥洼一带为商港港址。

关于港口和城市名称,不用“大连湾”,命名“达里尼”。

1899年8月11日,俄皇尼古拉发布设立自由港达里尼(大连)敕令,标志大连开港并实行自由港制度。

同年9月28日商港开工兴建,至1903年一期工程基本完成,由一码头、二码头和甲码头组成港区,具备船舶停靠、货物装卸、旅客上下和水陆联运功能。

②日本统治时期(1905—1945年)。

1904年日本占领大连港。

1906年开放大连港与各国通商,实行自由港制度。

1907年大连港由日本满铁经营,设大连埠头事务所经营码头业务,筑港事务所经营港口建设,福昌公司承揽装卸作业。

至1942年建成项目主要有:寺儿沟码头、大连码头(大港区)、甘井子码头、黑嘴子码头及香炉礁码头一部分。

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达1330万t。

1934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000万t。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大连港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也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

它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辽宁省的经济支柱之一。

大连港自开港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着辽宁省经济的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里,大连港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升级设备、完善功能、推进环保,加速了新的发展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大连港的现状大连港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位于渤海湾与黄海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大连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先进的设施和设备,这使得它成为了东北地区的重要物流中心。

大连港还有着完善的管理体系和高效的作业流程,使得货物运输成本低,效率高。

作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大连港的货运吞吐量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

2019年,大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4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183万标箱。

这也使得大连港成为了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大连港的发展分析大连港作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发展潜力巨大。

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大连港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一方面,大连港需要继续加强港口设施和设备的改造升级,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和效率。

大连港还需要加强与内陆的联动,打造出更加便捷的物流通道,提高物流效率。

大连港还需要加强与国际港口的合作,扩大国际航线,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提高大连港的国际物流水平。

大连港还需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港口周边环境的保护,推动绿色港口的建设。

为了实现这些发展目标,大连港需要政府的支持,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优化作业流程,提高效益和竞争力。

大连港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升整体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大连港还需要关注全球经济的变化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加强风险防范,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大连港需要不断完善自身,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保持竞争优势。

总结作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大连港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大连港趋势

大连港趋势

大连港趋势大连港是中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开放的政府直辖港口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大连港正逐渐呈现出一些趋势。

首先,大连港正不断提升其国际化水平。

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港口之一,大连港在对外贸易和投资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近年来,大连港加大了与国际贸易伙伴的合作力度,积极吸引外资,并与国际大型航运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大连港有望进一步提升其国际化水平,成为东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重要对外交流枢纽。

其次,大连港正积极推动绿色港口建设。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使得港口行业不断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

大连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投入大量资金改善港口设施,采取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实现了绿色港口建设。

同时,大连港还积极参与国际绿色港口标准制定,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将大连港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绿色港口。

第三,大连港正加大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力度。

大连港位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地带,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目前,大连港正全力推动沿海经济带发展,加强与沿海城市的合作与协调,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沿海经济带。

通过引进外资、加强技术创新和完善基础设施,大连港正逐渐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四,大连港正着力提升物流配套能力。

大连港位于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其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大连港在物流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物流配套能力,大连港积极引进先进的物流设备和技术,提高装卸效率和运输效能。

与此同时,大连港还加强与内陆物流中心和物流企业的合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物流网络,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综上所述,大连港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呈现出一系列趋势。

通过加大对外合作、推动绿色港口建设、加快沿海经济带发展和提升物流配套能力,大连港有望成为东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大连港有望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大连港

大连港

大连港一、基本概况1、简介大连港地处辽宁省大连市,位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港阔水深,不淤不冻,是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走向世界最近的港口。

随着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连港集团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现已拥有集装箱、原油、成品油、散矿、粮食、煤炭、滚装等现代化专业泊位80多个,万吨级以上泊位50多个,实现了世界上有多大的船,大连港就有多大的码头。

大连港集团拥有国内最大的45万吨级原油码头和国内港口规模最大的油罐群,年通过能力达8000万吨,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油品及液体化工品储转分拨基地。

大连港集团的集装箱码头可靠泊14100TEU集装箱船舶,内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90余条,航线网络覆盖国内外100多个港口,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集装箱枢纽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占东北口岸的97%。

大连港集团拥有国内水深条件最好、综合效率最高的矿石专用码头,可接卸40万吨级散矿船。

凭借区位优势和深水码头优势以及完善的保税功能,大连港集团携手世界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合作打造中国北方散矿分拨基地。

大连港集团的汽车码头是国内成长性最快的专业化汽车码头,可靠泊全球最大的汽车滚装船,年通过能力接近50万辆,业务量占东北地区港口市场份额的90%以上。

大连港集团杂货码头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散杂货转运中心之一,致力于打造精品钢材、袋装粮食、煤炭转运基地。

大连港集团散粮码头通过打造产地、铁路、港口、海上及销区一体化的全程物流体系,正在成为中国东北最具竞争力的粮食转运中心。

以下为2006年至2011年(预计)的统计数据。

2、自然概貌位置:大连港位于北纬38°55′44″,东经121°39′17″。

气温:年平均气温10.4℃。

七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为23.5℃。

一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零下5.9℃。

风:全年以北风及西北风最强,次数最多。

春、夏季以南风居多,冬季以北风及西北风最强。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为600毫米。

大连城市发展历史研究报告

大连城市发展历史研究报告

大连城市发展历史研究报告大连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近两百年前。

本报告将从大连的形成与发展、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与建设、文化艺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大连的形成与发展大连原是一个渔村,19世纪末,随着中国东北地区的开发,大连逐渐兴起。

1898年,大连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租借地,并在其统治下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

此后,大连港逐渐发展壮大,并成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

二、经济发展20世纪初,大连港成为东北地区的重要贸易港口,对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大连港的发展也带动了大连市的工商业的繁荣,大连港的贸易、航运、造船、石油化工等产业迅速发展。

近年来,大连在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业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大连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创新。

大连不仅拥有现代化的港口设施,还建设了许多现代化的建筑,如大连中山广场、星海广场等。

同时,大连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了大连森林动物园等自然景观。

四、文化艺术大连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传统。

大连拥有多个博物馆、图书馆和剧院,如大连现代博物馆、大连图书馆、大连人民剧院等,这些文化设施为大连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五、未来发展方向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要求,大连应继续发挥其在港口、航运、制造业等方面的优势,在技术创新、对外开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同时,大连还应注重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总结:大连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大连的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与建设、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值得肯定。

在未来,大连应继续发挥其优势,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实现更加可持续和综合发展。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大连港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是中国沿海城市大连的经济命脉之一。

以下是对大连港现状及发展的分析。

大连港的现状可以用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 基础设施齐全:大连港拥有先进的码头设施,包括多个专业化码头,每个码头都配备有现代化的装卸设备和仓储设施。

港区内还设有铁路、公路等交通接驳设施,使得货物的流通更加便捷高效。

2. 货物吞吐量大:大连港是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出口港之一,货物吞吐量居全国前列。

根据最新数据,大连港年货物吞吐量已超过5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约为300万标箱。

港口还拥有多条国际航线和内河航线,可享受到大连港优越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便利。

3. 多元化经营:大连港不仅是一个传统的散货港口,还积极拓展液体化学品、煤炭、粮食、钢铁、矿石等多个领域的业务。

特别是近年来,大连港加大了液化天然气(LNG)方面的投入,并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LNG接收站和储运中心,为中国能源战略的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1. 区位优势:大连港地处中国东北沿海,距离日本、韩国及俄罗斯远东地区较近,形成了与这些地区的密切贸易关系。

大连港也是“东北亚经济圈”中最大的港口之一,与中国东北三省的经济联系紧密,为大连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 政府支持:大连市及辽宁省政府十分重视大连港的发展,不断出台各种政策和措施来支持港口建设和运营。

政府积极引进外资和优质资源,为大连港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3. 转型升级:大连港正在加快推进港口的转型升级,致力于提高港口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目前,大连港正在推行“一港一码头、一港一口岸、一港一组织、一港一运营”改革方案,加大港口的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改造,提升港口的整体竞争力。

4. 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大连港积极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借助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先进的港口设施,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扩大港口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大连港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发展潜力,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大连港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也是中国重要的综合性港口之一。

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港口,大连港连接着陆路和海上交通,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

本文将对大连港的现状及发展进行分析。

一、大连港的现状1. 港口基本情况大连港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

港口总面积达到约148平方公里,包括沿海和沿江两大港区。

大连港还有着深水良港的自然优势,可容纳1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船舶,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一座集货运、旅客运输、港口服务、航运物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港口。

2. 吞吐能力大连港拥有54个泊位,包括28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年吞吐能力超过2亿吨,是中国仅次于上海港的第二大港口。

大连港主要货物包括煤炭、石油、矿砂、大豆、铁矿石等,其中大豆进口占据了国内市场的70%以上。

3. 经济贡献作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大连港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大连港区的产业链十分发达,涉及航运、物流、加工制造、服务业等诸多领域。

大连港口贸易额在中国港口中居于前列,对国家外贸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二、大连港的发展分析1. 发展现状大连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大连港的港口设施仍需不断完善,比如需要增加集装箱码头、提升装卸效率等。

港口的货运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以应对不断增长的货物需求。

大连港还需要加强港口物流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整体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2. 发展机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大连港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大连港作为东北地区的门户和窗口,将会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承担着更多的货物运输任务。

大连港还将与国内其他重要港口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助力中国港口群体化、国际化发展。

3. 发展战略为了更好地发展,大连港需要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大连港应加快港口装备和设施的更新换代,提高港口运营效率。

大连港要进一步拓展国际航线,加强与国际港口的合作,拓展货运市场。

关于大连港口历史及发展的几个问题

关于大连港口历史及发展的几个问题

一、大连港口的历史分期1.古代天然港口(远古至1840年)距今约7000年,大连地区出现原始港口雏形。

从岸边采贝、垂钓到海中捕捞,是大连原始港口逐渐形成的过程。

距今约4000年,大连与山东半岛海上航线相当成熟,两地经济文化交流活动频仍。

距今约3000年青铜时代,大连交通海外,成为中国稻作、青铜等技术文化东传朝鲜、日本的口岸。

海上航路的产生,标志着大连已成为通航港口。

从维持生计的沿岸捕捞到丰富生活的跨海交流,是大连原始港口发展过程中划时代的进步。

2.近代军港(1840—1898年)大连海防缘起倭祸。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定旅顺水军巡海制度,万历三十年(1602年)于旅顺港、黄骨岛堡正式设置水军。

清康熙年间,旅顺水师营建成并出海巡哨。

巡哨范围西北至兴城菊花岛,南至庙岛群岛隍城岛,东至鸭绿江口。

旅顺水师营从兵制、设备、巡查、训练、操验诸方面都有定制,初具近代军港形态。

3.现代商港(1899年—)①沙俄租借时期(1899—1905年)。

1898年沙俄以《旅大租地条约》及《续约》,获取了大连港口和东北铁路等权益。

同年6月3日确定大连湾西南岸青泥洼一带为商港港址。

关于港口和城市名称,不用“大连湾”,命名“达里尼”。

1899年8月11日,俄皇尼古拉发布设立自由港达里尼(大连)敕令,标志大连开港并实行自由港制度。

同年9月28日商港开工兴建,至1903年一期工程基本完成,由一码头、二码头和甲码头组成港区,具备船舶停靠、货物装卸、旅客上下和水陆联运功能。

②日本统治时期(1905—1945年)。

1904年日本占领大连港。

1906年开放大连港与各国通商,实行自由港制度。

1907年大连港由日本满铁经营,设大连埠头事务所经营码头业务,筑港事务所经营港口建设,福昌公司承揽装卸作业。

至1942年建成项目主要有:寺儿沟码头、大连码头(大港区)、甘井子码头、黑嘴子码头及香炉礁码头一部分。

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达1330万t。

1934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000万t。

大连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大连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大连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其中,港口物流作为物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服务中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连港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随着大连市的崛起,港口物流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在大连港,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逐渐崛起,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大连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进行综述和分析。

一、大连港的现状大连港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全球第十大港,位于辽宁省大连市。

目前,大连港拥有24个泊位,年吞吐量已经超过2亿吨。

大连港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阶段一: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大连港开始成为一个大规模的港口,并在此期间开始从传统的渔港改变为综合性化大港。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用于本地的商品运输,如钢材、石油、木材等,以支撑当地工业的发展。

同时,进口货物的比例也开始逐渐增加。

阶段二: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在这个阶段,大连港的进出口贸易量逐渐增加,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进口口岸之一。

大连市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在这个时期成立。

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发展,大连港逐渐形成了一个制造业集群。

阶段三: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这个阶段,大连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高速增长时期。

大连海关建设了远东口岸的服务平台,以支持大连港的发展。

大连市成为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制造业基地,这进一步促进了大连港的发展。

同时,大连市的进一步开放以及改革创新,支持了港口物流的发展。

二、大连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随着大连港的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崛起不可避免。

大连港第三方物流服务包括货物包装、运输、仓储、订舱以及货物的清关等一系列服务。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大连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趋势。

1、物流网络化建设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流网络化建设已经成为了物流服务商的重要发展方向。

大连港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也不例外。

他们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物流体系,包括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物流中心等一系列设施。

大连港口_精品文档

大连港口_精品文档

大连港口引言大连港位于中国辽东半岛的黄海之滨,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之一,大连港口在国内外贸易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大连港口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港口设施和功能、经济影响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一、历史背景大连港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清朝末年。

当时,由于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外国势力纷纷将目光投向该地区。

1895年,大连一带被日本占领,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日本统治期间,大连港口得到了大力发展,作为日本殖民地的门户港口,大连港成为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连港口归还给中国。

从那时起,大连港口开始恢复和发展。

二、地理位置大连港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东临日本海,西濒黄海。

作为中国东北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大连港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它靠近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沈阳,距离首都北京也很近,交通非常便利。

此外,大连港口还距离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和地区非常近,与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有直航航线,具有极大的区位优势。

三、港口设施和功能大连港口是一个现代化、综合性的港口。

它拥有多个码头和船坞,能够容纳各种类型和尺寸的船舶。

大连港口有专门的散货码头、集装箱码头、煤炭码头、石油码头等。

同时,大连港口还有大型的仓储设施,能够处理大量的货物。

除了货运功能外,大连港口还具有港口加工、国际贸易、旅游和航运服务等多项功能。

四、经济影响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之一,大连港口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连港口是北方地区的进出口大门,承担着大量的国际贸易任务。

每年大连港口的吞吐量超过千万吨,贸易额也达到数十亿美元。

大连港口不仅为中国的外贸提供了快捷便利的通道,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物流支持。

此外,大连港口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相关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五、未来发展前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连港口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港口和航运业的支持力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促进港口经济的发展。

大连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海港

大连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海港

水利史话收稿日期:2019-08-19天津港位于渤海湾西岸海河入海口处,在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海港.也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国际贸易大港。

天津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自唐代以来形成海港。

1860年正式对外开埠。

是我国最早对外通商的港口之一。

塘沽新港始建于1939年,建国后经过3年恢复性建设,于1952年10月17日重新开港通航。

天津港是在淤泥质浅滩上人工挖海建港、吹填造陆建成的,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

现有水陆域面积近200km 2,其中陆域面积47km 2,规划到2010年港口陆域总面积达100km²。

目前,主航道长44km ,航道底宽最宽达260m ,航道水深最深已达19.5m ,20万t 级船舶可以随时进港,25万t 级船舶可以乘潮进港。

天津港主要分为北疆、南疆、东疆和海河四大港区共拥有各类泊位140余个,岸线长18.1km ,生产用泊位78个,设计通过能力21399万t ,集装箱通过能力525万TEU 。

北疆港区以集装箱和杂货作业为主;南疆港区以干散货和液体散货作业为主;海河港区有6000t 级以下泊位15个;东疆港区为天津港的一个新港区,规划面积为30km²。

天津港经济腹地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天津港能够服务和辐射的范围包括京、津、冀及中西部地区的14个省、市、自治区,总面积近500万km²,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2%。

天津港70%左右的货物吞吐量和50%以上的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天津以外的各省区,对腹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较强。

随着环渤海经济的振兴、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天津港腹地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为天津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05年,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4亿t ,居世界港口第6位。

集装箱完成480万TEU ,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第16位。

天津港的现代化水平全国领先。

通过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天津港的港口现代化、信息化程度在全国港口中位居前列。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大连港是中国重要的国际大港之一,也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

它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东临黄海,南面与鸭绿江口相望,北依南关岛,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大连港是中国第一大集装箱港,年吞吐量位居全国第四位,货物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五位。

大连港也是中国主要的煤炭、矿石和粮食出口港口之一。

本文将对大连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

大连港的现状大连港拥有42个泊位,港区分为五个功能区域,即西港、东港、北港、南港和滨海区域,总面积达到约77平方公里。

大连港的港口设施先进,拥有大型的装卸设备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能够满足国内外船舶和货物的高效便捷处理需求。

大连港还长期与国内外多家知名航运公司合作,形成了完善的国际海运网络。

大连港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在国内外港口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运力方面,大连港拥有多条高铁和高速公路直达各主要城市,便捷的交通网络使得大连港可以快速便捷地将货物运输至全国各地。

大连港还规划并正在建设新集装箱码头,将进一步提升大连港的货物处理能力。

大连港的发展优势大连港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窗口之一,其对外贸易占有重要地位。

大连港对外贸易以煤炭、矿石、粮食等大宗商品出口为主,同时也涉足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等领域。

大连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出海口和进口通道。

距离日本、韩国和俄罗斯较近,与周边国家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

大连港还拥有丰富的后备资源,包括充足的土地资源用于港口拓展、优质的劳动力资源满足物流需求、完善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为港口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大连港未来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大连港将会在国际物流格局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成为连接亚太地区和欧洲的桥梁和纽带。

大连港将继续发挥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进出口枢纽作用,为国内外贸易提供更加便捷的港口服务。

大连港还将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发展航运物流、船舶维修、国际贸易等相关产业,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大连港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也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海运枢纽。

随着近年来中国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连港正迅速崛起,成为中国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

本文将对大连港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大连港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地位和未来发展前景。

大连港的现状大连港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地处渤海湾西南部,是中国重要的大型港口之一。

大连港的总面积达到317平方公里,港口内设有300多个泊位,能够满足大型货轮、油轮和集装箱船的停靠需求。

大连港拥有先进的装卸设备和完备的港口服务设施,能够为进出口货物提供一站式服务,大幅提高了货物的吞吐效率。

近年来,大连港的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已成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集散中心。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大连港的货物吞吐量达到7.4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箱,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大连港的港口吞吐能力不断提升,为东北地区的外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连港还拥有良好的内河连接网络,与东北地区的多条内河交通干线相连,使得大连港对内河货运的支持能力非常强。

这一优势使大连港成为了东北地区地域内河物流的重要枢纽,促进了东北地区各类资源的流通和交换。

大连港的发展优势大连港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

大连港地处渤海湾西南部,正好处于东北亚和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间的航运通道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大连港与东北地区内陆城市紧密相连,内河联系十分便捷,能够为东北地区的外贸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港口服务。

大连港还与世界各大港口有密切的合作关系,为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优势。

除了地理位置的优势外,大连港还拥有完善的设施和服务设备,使得港口运作更加高效。

港口内设备先进,各类设施齐全,包括码头、堆场、仓储设施等,能够满足大型货船的船舶作业和货物存储需求,为货物的快速流通提供了保障。

大连港还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减少货物的流通时间,提高了港口的吞吐效率。

新世纪大连港发展战略研究

新世纪大连港发展战略研究

加强港口信息化建设,提 高港口管理水平
加强港口与周边地区的合 作,提高港口辐射能力
加强港口环保建设,提高 港口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港口人才培养,提高 港口人才储备
大连港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市场竞争:面临 国内外港口的激 烈竞争
港口设施:需要 不断更新和升级 港口设施
环保压力:需要 应对环保法规和 环保压力
物流成本:需要 降低物流成本以 提高竞争力
全球化背景下的港口发展
港口是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在全球化背景下,港口的发展对于促进国际 贸易、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大连港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与发展前景
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成为东 北地区重要港口
港口功能:多元化发展,成为综 合性港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港口设施:不断完善,提高港口 服务水平
港口环境:注重环保,实现可持 续发展
大连港发展战略的改进与完善建议
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港口吞吐能力
优化港口资源配置,提高 港口运营效率
加强港口信息化建设:推进港口智能化、 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港口管理水 平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港口的合 作,提高大连港的国际竞争力。
政策保障措施
政府支持:政府 出台相关政策, 支持大连港的发 展
资金保障:政府 提供资金支持, 保障大连港的发 展
法规保障:政府 制定相关法规, 保障大连港的发 展
人才保障措施
引进高素质人才: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提高人才素质 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 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其他港口和机构的人才交流与合作,提高人才水平

大连港

大连港

大连港地理坐标为121 ° 39 ′ 17 ″ E ,38 ° 5 ′ 44 ″ N 。

位居西北太平洋的中枢,是正在兴起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是该区域进入太平洋,面向世界的海上门户。

港口港阔水深,不淤不冻。

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是转运远东、南亚、北美、欧洲货物最便捷的港口。

港口自由水域 346 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10 与余平方公里;现有港内铁路专用线 150 余公里、仓库 30 余万平方米、货物堆场 180 万平方米、各类装卸机械千余台;拥有集装箱、原油、成品油、粮食、煤炭、散矿、化工产品,客货滚装等 80 来个现代化专业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 40 多个。

大连港地处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湾内,港阔水深,冬季不冻,万吨货轮畅通无阻。

大连是哈大线的终点,以东北三省为经济腹地,是东北的门户,也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综合性外贸口岸,是仅次于上海、秦皇岛的中国第三大海港。

1980年以来,一座座新港口改建、新建而成。

1992年,大连共有24个港口、108个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泊位达37个,总吞吐量近6 000万吨。

这些港口以其泊位最多、功能最全、进出港船舶最多和现代化程度最高四项中国之最,构成了中国最大的港口群。

从大窑湾至老虎滩近百千米的海岸线上,平均每4千米就有一座港口,是中国港口密度最高的“黄金海岸”。

位置及交通大连港交通十分方便,哈大铁路正线与东北地区发达的铁路网连接。

公路有全国最长的沈大高速公路与东北地区的国家公路网络相连接。

经东北铁路网和公路网,大连港还联接着俄罗斯和朝鲜,可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成为欧亚大陆桥的起点。

海上运输已开辟到香港、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国际集装箱航线 8 条,国内客运航线 8 条,以及比定期的旅游船航线。

陆海空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主体运输网为大连港发展提供了优越的集疏运条件。

大连港与美国的奥克兰港、休斯敦港,加拿大的温哥华港,日本的北九州港、横滨港、伏木富山等港结为友好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港的历史与现状大连港是世界重要的港口之一,它位于西北太平洋的中枢,是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是该区域进入太平洋,面向世界的海上门户,同时是中转远东、南亚、北美、欧洲货物最便捷的港口。

大连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海湾,它位于我国辽宁省辽东半岛的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与东北经济区陆路相连,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东北区连接山东半岛、华东华南水陆联运的枢纽港,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进出口门户,同时还是环渤海沿岸和辽东半岛沿海港口通往国外的最近点和欧亚大陆桥运输的重要结点。

所以,大连港被国家定为发展中的国际深水中转港。

大连港自然条件优越。

由于湾口有三山岛环列,湾接湾、港接港,湾湾通泊、港港毗连,无大的河流注入,风平浪静,港阔水深,终年不淤不冻,是天然的海湾型良港。

大连港以东北三省和内蒙东部广大地区为经济腹地,其腹地面积广大,综合集疏运能力强。

腹地内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雄厚,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导形成工业、林业、粮食、畜牧业和外贸出口基地。

由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航空五种运输方式组成了发达的交通运输网。

腹地内城市密集,基础设施齐备,科技教育发达,不仅在全国经济区域分工中占重要地位,也是港口赖以发展的货流发生地和消化地。

港口所在的大连市是我国开放早、基础好的沿海港口城市,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可供选择的优良港址多处,为港口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依托条件。

①大连地区远在春秋战国时期,被作为囤粮集军、沿海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后,1857年,英法侵占大连湾,称之为“阿沙港”,后又改为“维多利亚港”。

1878年,满清政府北洋大臣李鸿章于柳树屯筑炮台、设栈桥,称附近一带为大连港。

②大连港由自然港变为近代人工商港始于19世纪末。

1898年沙俄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强租旅大25年租,于是沙俄开始兴建港口。

1902年大连商港开始投入使用,1903年完成第一期筑港计划,从而把辽东半岛从水陆与沿海各港口,从陆路与西伯利亚大铁路及海参威等联系在一起,大连港成为沟通欧亚两洲海陆交通枢纽和远东贸易大港。

在商港的带动下,大连城市也迅速发展。

1905年,日俄战争沙俄战败后,日本占领了大连港,开始修建港口。

到1939年,大连港基本建成,总共完成了四个突堤码头和甘井子煤码头,寺儿沟危险品码头,以及黑嘴子码头的①《大连港的今天和明天》,作者王殿东②《大连港港口布局评价》,作者许振文,载于《长春师院学报》,1995年第一期。

建设,使大连港成为远东最大的自由贸易港。

1945年解放以后,苏美英三国首脑秘密签订的《雅尔塔协定》接管了大连港。

其后,蒋介石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了《关于大连协定之议定书》,将大连港无偿租与苏方30年。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于1949年12月出访苏联。

其目的:一是寻求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对新中国建设的支持;二是谋求废除国民党政府同苏联签订的旧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1950年1月,周恩来赴苏联谈判具体事宜,其中就包括一揽子解决大连港问题。

双方商定,从1951年1月1日开始,中国正式收回大连港。

③大连港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959年吞吐量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

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大连港进行了一系列扩建和改造,先后恢复了黑嘴子二码头和香炉焦码头。

60年代为适应大庆原油出口需要,先后两次对寺儿沟油运设施进行了改造和完善,1976年建成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原油出口码头。

1978年以来,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加快了港口改建与建设的步伐,“六五”期间对老港区各种设施进行了相应的改造。

①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沿海港口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明显上升。

大连港是我国北方主要海港之一,在我国港口中具有重要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适应国内外贸易的需要,大连港许多国家缔结了友好港口关系,港口建设进一步加强。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船舶的大型化、专业化、集装箱化已是航运业发展的趋势,由于大连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政企合一管理体制,严重制约了港口的改革和发展。

1982年,大连港在全国沿海港口中率先进行了政企分开的改革试点,分别成立了交通部大连港口管理局和交通部大连港装卸联合公司,为日后全国的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

“八五”期港口完成主要工程项目有:(1)大窑湾一期工程前四个泊位于1992年12月竣工,新增生产能力260万吨/年;(2)大窑湾铁路工程于1995年 12月具备通车条件,新铺铁路12.9公里;(3)新港出口成品油码头工程于1995年10月完工并通过局内验收,新增生产能力397.7万吨/年;(4)客/车滚装运愉泊位于1993年12月竣工,新增生产能力125万人次/10万辆车次/年;(5)燃供基地于1994年12月竣工,新建泊位一个,长218;(6)大窑湾一期工程后六个泊位,八五期间完成了二个泊位的水工建筑。

②2001年,国务院决定实行政企分开、港口放地方的管理体制改革。

此次大连港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大连港下放大连市管理,实行政企分开。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设和发展大型国有骨干企业。

组建港口管理局,承担市交通口岸局转划的港口管理职能和大连③《大连港今昔》,作者赵毅、张杨,载于《兰台世界》,2003年9月。

①《大连港港口布局评价》,作者许振文,载于《长春师院学报》,1995年第一期。

②《大连港》,载于《中国港口》,1996年第2期。

港务局移交的港政管理职能;组建大连港集团和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为大连市直属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

③2003年 10月 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将老工业基地发展成新型的产业基地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区域的宏伟目标。

为进一步扩大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度,中央提出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的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

这是大连难得的机遇,如何把握好机遇,制定出适合大连港的发展战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④大连港作为东北亚航运中心重要的支撑,必须对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六大中心”的集疏运功能日趋完善,即国际油品及液体化工品转运中心;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粮食转运中心;汽车和客货滚装运输中心;钢铁、煤炭等杂货转运中心;矿石转运中心。

同时还拥有三大运输基地:即进口煤基地、散水泥基地、散矿物和钢铁运输基地。

物流网络布局趋于合理,运作高效畅通的高速公路集疏运网络系统,信息化建设成果显著,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港口物流运作快捷高效,航运中心初具规模。

我们要充分利用大连港现有的这些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实施港口超前发展战略,使港口经济主动应对各种转变。

完善港口航运发展政策、临港产业、大型专业化深水码头建设。

为了适应船舶大型化、专业化、规模化趋势,大连港必须加紧发展的步伐,应对这些发展变化,满足国际经济的发展需求。

2007年 8月20日,大窑湾保税港区封关运作,对海关监管流程进行再造,实现智能化,减少了时间的浪费,节省了货主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港口的竞争力;出口集运、进口分拨、生产配送、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链管理等功能性业务付诸实践。

大窑湾保税港区是我国目前对外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它的保税港区政策效应正在快速放大,再加上其所属的东北腹地资源优势,使大窑湾保税港区作为大连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地位日益凸显。

大连港从传统装卸港向现代物流港转变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打造全程物流链:整合水路、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根据货主的需求,提供全程打包的物流服务。

在航运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大连航运交易市场在国内首创“一站式”服务和“一网式”交易模式,①成为国内功能最全、集约化程度最高、设施最完善的航运交易市场之一。

大连港今后发展的战略目标:从 2010年到 2020年,将大连港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③《大连港体制改革乘风破浪》,载于《水路运输文摘》,2003年6月。

④《大连港发展战略模式初探》,作者徐宁、刘伟、张学坤,载于《世界海运》,2007年6月。

①《发挥大连港的核心功能作用加速推进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载于《中国总会计师》,2004年06期。

心的国际枢纽港之一。

到 2020年,大连港口拟实现总吞吐量 5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2000万标箱,集装箱远洋主干线达 35条左右。

届时,大连将成为东北亚外贸运输与国际物流集散和中转的枢纽城市之一;与之配套,大连将建成几个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和交易量的国际著名交易市场,建成几个能提供大量集装箱生成量的世界级制造中心,吸引世界主要金融机构在大连设立区域总部,建成智能化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成为国内外航运、贸易与人才的中心市场。

随着大连港与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大见成效,大连完全有希望与釜山、天津、青岛等国内外著名港城一起列入“第一方阵”,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

②城以港兴,港以城兴,这是国内外港城关系的一般规律。

大连港与大连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样如此。

大连港作为我国北方的大港要发挥其作用,向国际大港冲刺。

今后大连港的发展继续以改革开放为主,合理利用港口资源,对港口进行规划,使其发挥自身的优势。

把大连港建成为区域性国际枢纽港,主要经营大型专业化码头和集装箱,以资本为纽带,实现国际化建设。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引入多元化投资,努力带动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

积极推进集团体制、机制的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港口。

同时要提升港口功能,以信息化带动港口管理的现代化,以促进物流业和临港产业的发展带动港口功能的拓展,努力实现由传统的装卸港向现代化物流港转变,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资本运营效益最大化,最终把大连港建成“多功能、全方位、现代化的国际大港”。

大连港规划通过国家批复 2020年TEU吞吐1700万2008-08-05 21:04:04天健网消息(记者韩晓菲)记者从市港口口岸局获悉,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规划--《大连港总体规划》日前正式获得了国家交通运输部和辽宁省人民政府的联合批复,为依法建设港口提供了依据。

其中规划大连港吞吐量到2010年、2020年将分别达到2.5亿吨和3.93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800万TEU和1700万TEU。

②《大连港:加速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作者李恒兴,载于《港口经济》,2008年3月。

图为大连市港口布局规划。

据介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强力推动下,从2003年至今,历经5年时间,《大连港总体规划》于2008年7月15日正式获得国家交通运输部和辽宁省人民政府的联合批复。

《大连港总体规划》是大连市港口又好又快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实施港口发展宏观调控和岸线资源整合的重要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