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背古诗文61篇-文档资料
初中学生必背古诗文61首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定背诵篇目选文以人教课本为准。
紫色为旧课标要求,蓝色为新加,红色待对照新教材校对核实。
1、关雎 《诗经》关gu ān 关gu ān 雎j ū鸠ji ū,在z ài 河h é之zh ī洲zh ōu。
窈y ǎo 窕ti ǎo 淑sh ū女n ǚ,君j ūn 子z ǐ好h ào 逑qi ú。
参c ēn 差c ī荇x ìng 菜c ài ,左zu ǒ右y òu 流li ú之zh ī。
窈y ǎo 窕ti ǎo 淑sh ū女n ǚ,寤w ù寐m èi 求qi ú之zh ī。
求qi ú之zh ī不b ù得d é,寤w ù寐m èi 思s ī服f ú。
悠y ōu 哉z āi 悠y ōu 哉z āi ,辗zh ǎn 转zhu ǎn 反f ǎn 侧c è。
参c ēn 差c ī荇x ìng 菜c ài ,左zu ǒ右y òu 采c ǎi 之zh ī。
窈y ǎo 窕ti ǎo 淑sh ū女n ǚ,琴q ín 瑟s è友y ǒu 之zh ī。
参c ēn 差c ī荇x ìng 菜c ài ,左zu ǒ右y òu 芼m ào 之zh ī。
窈yǎo 窕tiǎo 淑shū女nǚ,钟zhōng 鼓gǔ乐yuè之zhī。
2、蒹葭 《诗经》蒹jiān 葭jiā苍cāng 苍cāng ,白bái 露lù为wéi 霜shuāng。
所suǒ谓wèi 伊yī人r én ,在z ài 水sh uǐ一yì方fāng。
溯s ù洄h u í从cóng 之z h ī,道dào 阻zǔ且q i ě长cháng。
初中必背古诗文61篇
初中必背古诗文61篇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初中时期必背古诗文61篇,是读者通过学习和背诵,了解中国文化、培养语感和修养情操的基础。
以下按照列表划分介绍这61篇必背古诗文。
【古诗篇】1、《静夜思》——李白2、《登高》——杜甫3、《长恨歌》——白居易4、《春晓》——孟浩然5、《江雪》——柳宗元6、《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7、《终南山》——王之涣8、《将进酒》——李白9、《登鹳雀楼》——王之涣10、《水调歌头》——苏轼11、《古诗十九首》——无名12、《金缕衣》——李商隐1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14、《青玉案·元夕》——辛弃疾1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古文篇】16、《陈情表》——李时中17、《楚辞·离骚》——屈原18、《文心雕龙·原道》——刘勰19、《论语·为政》——孔子20、《庄子·逍遥游》——庄子21、《大学》——未知22、《中庸》——未知23、《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迁24、《清明上河图》——张择端25、《聊斋志异·牛郎织女》——蒲松龄【唐诗篇】26、《寻隐者不遇》——贾岛27、《登高仙园寺》——白居易2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9、《春望》——杜甫30、《边塞》——王之涣31、《将军令》——杜甫32、《咏柳》——贺知章33、《观沧海》——李白34、《黄鹤楼》——崔颢35、《登岳阳楼》——杜甫36、《两个黄鹂鸣翠柳》——唐温如37、《乐府诗集》——未知【宋词篇】38、《青山一道同云雨》——文天祥39、《游山西村》——邵雍40、《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清照41、《渔家傲·西塞山前白鹭飞》——范仲淹42、《浪淘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李煜43、《庐山谣》——秦观44、《汉宫秋》——李清照45、《一剪梅》——纳兰性德【元曲篇】46、《西厢记》——王实甫47、《雨巷》——戴复古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9、《汉宫秋·登高》——郑光祖50、《敕勒歌》——辛弃疾【明清小说篇】51、《红楼梦》——曹雪芹52、《西游记》——吴承恩53、《水浒传》——施耐庵54、《三国演义》——罗贯中【现代文学篇】55、《荷花淀》——郁达夫56、《虹影》——张爱玲57、《庐山谣·寄黄几复》——毛泽东58、《丰乳肥臀》——莫言59、《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60、《茶花女》——小仲马61、《阿Q正传》——鲁迅这61篇必背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之一,通过阅读和背诵,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我们提供了修身养性的最好方式。
人教版初中语文61首必背古诗词
新课标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61篇)七年级上册1、《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3、《河中石兽》纪昀(yún)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1关雎(节选)《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2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十五从军征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4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木兰辞(节选)北朝民歌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9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2行路难(节选)李白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3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4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61篇)汇总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61篇)(7-9年级)1 关雎(关关雎鸠)>《诗经·国风》2 蒹葭(蒹葭苍苍)>《诗经·国风》3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4 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5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6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8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9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10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1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12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13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14 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15 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1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1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19 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20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21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22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23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24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25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26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27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28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29 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王安石30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3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2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33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34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何处望神州)>辛弃疾35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36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37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38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39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40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41 《论语》十二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 >《论语》42 曹刿论战(十年春)>《左传》43 《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4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庄子》45 《礼记》一则(虽有佳肴)>《礼记》46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列子》47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48 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49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陶渊明50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陶弘景51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郦道元52 马说(四)(世有伯乐)>韩愈53 陋室铭 (山不在高)>刘禹锡54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柳宗元55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范仲淹56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欧阳修57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58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59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宋濂60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张岱61 河中石兽(沧州南)>纪昀七年级上册1、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完整版)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61篇)
(完整版)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61篇)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61篇)1 关雎(关关雎鸠)>《诗经·国风》2 蒹葭(蒹葭苍苍)〉《诗经·国风》3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4 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5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6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8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9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10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1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12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13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14 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15 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1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1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19 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20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21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22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23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24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25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26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27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28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29 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王安石30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3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2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33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34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何处望神州)>辛弃疾35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36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37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38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39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40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41 《论语》十二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 >《论语》42 曹刿论战(十年春)>《左传》43 《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4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庄子》45 《礼记》一则(虽有佳肴)>《礼记》46《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列子》47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48 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49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陶渊明50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陶弘景51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郦道元52 马说(四)(世有伯乐)〉韩愈53 陋室铭(山不在高)〉刘禹锡54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柳宗元55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范仲淹56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欧阳修57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58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59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宋濂60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张岱61 河中石兽(沧州南)>纪昀七年级上册1、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初中必背古诗文61篇
初中必背古诗文61篇01《观沧海》(必背)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0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必背)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03《次北固山下》(必背)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04《天净沙·秋思》(必背)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05《论语·十二则》(全文必背)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曰;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部编版七年级(下)06《木兰辞》(全文必背)北朝民歌(节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07《陋室铭》(全文必背)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08《爱莲说》(全文必背)宋·周敦颐(节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09《登幽州台歌》(必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010《望岳》(必背)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七~九年级师生必背61篇古诗文[完整版]
七-九年级必背古诗文 61 篇【精品】7-9 年级必背古诗文 61 篇【篇目一】关雎(关关雎鸠)《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1.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2.洲:水中的陆地。
3.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
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淑,好,善良。
4.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
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5.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
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6.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
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
之:指荇菜。
7.寤寐(wù mèi):醒和睡。
指日夜。
寤,醒觉。
寐,入睡。
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
”也可通。
8.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9.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悠,感思。
见《尔雅·释诂》郭璞注。
哉,语气助词。
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10.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
辗,古字作展。
展转,即反侧。
反侧,犹翻覆。
11.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琴、瑟,皆弦乐器。
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
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
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12.芼(mào):择取,挑选。
13.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
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解析】《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完整版)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61篇)汇总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61 篇)(7-9 年级)1 关雎(关关雎鸠)>《诗经•国风》2 兼葭(兼葭苍苍)>《诗经•国风》3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4 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5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6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8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9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10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1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12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13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14 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15 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1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1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19 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20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21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22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23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24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25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26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27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28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29 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王安石30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3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2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33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3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何处望神州)〉辛弃疾3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36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37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38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39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40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41《论语》十二章(学而时习之; 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论语》42曹刿论战(十年春)>《左传》43《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 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4《庄子》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庄子》45《礼记》一则(虽有佳肴)>《礼记》46《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列子》47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48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49桃花源记(晋太元中)>陶渊明50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陶弘景51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郦道元52马说(四)(世有伯乐)>韩愈53陋室铭(山不在高)>刘禹锡54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柳宗元55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范仲淹56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欧阳修57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58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59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宋濂60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张岱61河中石兽(沧州南)>纪昀七年级上册1、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初中必背文言文和古诗词61篇
初中必背文言文和古诗词61篇1、《论语》十则2、鱼我所欲也《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渊明8、三峡郦道元9、马说韩愈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爱莲说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7、关雎《诗经》19 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r]CR18 蒹葭(蒹葭苍苍)诗经20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22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23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2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25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26 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27 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2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2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3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3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32 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34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35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36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37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38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39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40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4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42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43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4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45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46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U47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48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49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50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51、关雎《诗经》52、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53、蒹葭(蒹葭苍苍)诗经54、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5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56、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57、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5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59、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60、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61、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
人教版初中语文61首必背古诗词
新课标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61篇)七年级上册1、《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3、《河中石兽》纪昀(yún)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
初中优秀古诗文背诵指定篇目(61篇)1、《关雎》选自《诗经》2、《蒹葭》选自《诗经》3、《十五从军行》选自《汉乐府》4、曹操《观沧海》5、陶渊明《饮酒》6、《木兰辞》7、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陈子昂《登幽州台歌》9、王湾《次北固山下》10、王维《使至塞上》1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12、崔颢《黄鹤楼》1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4、杜甫《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陋室铭》16、白居易《卖炭翁》《钱塘湖春行》17、李贺《雁门太守行》18、杜牧《赤壁》《泊秦淮》19、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20、李煜《相见欢》21、范仲淹《渔家傲》《岳阳楼记》22、晏殊《浣溪沙》23、王安石《登飞来峰》2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记承天寺夜游》25、李清照《渔家傲》26、陆游《游山西村》27、辛弃疾《南乡子》《破阵子》28、文天祥《过零丁洋》29、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0、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31、龚自珍《己亥杂诗》32、秋瑾《满江红》33、《论语》十二章选自《论语》34、《曹刿论战》选自《左传》35、《孟子》三则选自《孟子》36、《庄子》一则选自《庄子》37、《礼记》一则选自《礼记》38、《列子》一则选自《列子》39、《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40、诸葛亮《出师表》41、陶渊明《桃花源记》42、陶弘景《与谢中书书》43、郦道元《三峡》44、韩愈《杂说四》45、柳宗元《小石潭记》46、欧阳修《醉翁亭记》47、周敦颐《爱莲说》48、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49、张岱《湖心亭看雪》50、纪昀《河中石兽》。
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1篇名目汇总
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1篇名目汇总《观沧海》(必背)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必背)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必背)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必背)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论语·十二则》(全文必背)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曰;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木兰辞》(全文必背!)北朝民歌(节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陋室铭》(全文必背)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全文必背)宋·周敦颐(节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登幽州台歌》(必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望岳》(必背)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最新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1篇!暑假一定要背完
最新部编版教材初中语⽂必背古诗⽂61篇!暑假⼀定要背完《观沧海》(必背)东汉·曹操东临碣⽯,以观沧海。
⽔何澹澹,⼭岛竦峙。
树⽊丛⽣,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之⾏,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幸甚⾄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必背)唐·李⽩杨花落尽⼦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与明⽉,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下》(必背)唐·王湾客路青⼭外,⾏⾈绿⽔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
海⽇⽣残夜,江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下有声读物 - 唐诗《天净沙·秋思》(必背)元·马致远枯藤⽼树昏鸦,⼩桥流⽔⼈家,古道西风瘦马。
⼣阳西下,断肠⼈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亮 - 天净沙秋思《论语·⼗⼆则》(全⽂必背)学⽽时习之;吾⽇三省吾⾝;吾⼗有五⽽志于学;温故⽽知新;学⽽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富且贵;三⼈⾏;⼦在川上⽈;三军可夺帅也;博学⽽笃志《⽊兰辞》(全⽂必背!)北朝民歌(节选)唧唧复唧唧,⽊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叹息。
问⼥何所思,问⼥何所忆。
⼥亦⽆所思,⼥亦⽆所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安能辨我是雄雌。
……⽊兰辞胡婷婷 - 婷婷唱古⽂《陋室铭》(全⽂必背)唐·刘禹锡⼭不在⾼,有仙则名。
⽔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丁。
可以调素琴,阅⾦经。
⽆丝⽵之乱⽿,⽆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
孔⼦云:“何陋之有?”陋室铭胡婷婷 - 婷婷唱古⽂《爱莲说》(全⽂必背)宋·周敦颐(节选)⽔陆草⽊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李唐来,世⼈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登幽州台歌》(必背)唐·陈⼦昂前不见古⼈,后不见来者。
初中古诗文必背61篇
初中古诗文必背61篇以下是初中古诗文必背61篇:1. 《登鹳雀楼》---王之涣2. 《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3. 《春晓》---孟浩然4. 《登乐游原》---李商隐5. 《静夜思》---李白6. 《早发白帝城》---李白7. 《绝句》---杜甫8. 《月夜忆舍弟》---白居易9. 《登岳阳楼》---范仲淹10. 《泊船瓜洲》---杨炯11. 《子夜吴歌》---杜甫1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13. 《卜算子》---李之儿14. 《观刈秋》---杜甫15. 《玄宗宫词》---白居易16. 《登鹳雀楼》---王之涣17. 《春思》---杜牧18. 《鲁阳花》---杨巨源19. 《江南春》---杜牧20.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21. 《悯农》---李绅22. 《塞上曲》---王之涣23. 《长恨歌》---白居易24. 《行宫》---元稹25. 《月夜》---王之涣26. 《秋思》---杜牧27. 《江上吴门》---白居易28. 《绝句二首》---杜甫29. 《绝句三首》---杜甫30.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杨万里31. 《八阵图》---杜甫32. 《枫桥夜泊》---张继3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杜甫34. 《滁州西涧》---韩鹏举35. 《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36.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37.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王之涣38.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39. 《会挽雪》---刘长卿40. 《早寒江上有作》---杜甫41. 《关山月》---李白42. 《延州夜歌》---李益43. 《渡汉江》---宋之问44.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45. 《江雪》---柳宗元46.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李清照47. 《秋雨寄南谢莊孙》---李商隐48.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49. 《登飞来峰》---杜甫50. 《塞下曲》---卢纶51. 《日照香炉生紫烟》---杜甫52. 《送白使君》---杜甫53.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54.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55. 《出塞》---王之涣56. 《乐游原》---李商隐57. 《宛溪对雨》---杨万里58. 《夜泊五湖棹歌》---杜牧59. 《上甘岭》---王之涣60. 《望庐山瀑布》---李白61. 《行路难》---李白。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61篇)汇总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61篇)(7-9年级)1 关雎(关关雎鸠)>《诗经·国风》2 蒹葭(蒹葭苍苍)>《诗经·国风》3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4 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5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6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8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9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10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1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12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13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14 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15 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1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1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19 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20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21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22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23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24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25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26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27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28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29 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王安石30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3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2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33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34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何处望神州)>辛弃疾35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36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37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38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39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40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41 《论语》十二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 >《论语》42 曹刿论战(十年春)>《左传》43 《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4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庄子》45 《礼记》一则(虽有佳肴)>《礼记》46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列子》47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48 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49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陶渊明50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陶弘景51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郦道元52 马说(四)(世有伯乐)>韩愈53 陋室铭 (山不在高)>刘禹锡54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柳宗元55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范仲淹56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欧阳修57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58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59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宋濂60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张岱61 河中石兽(沧州南)>纪昀七年级上册1、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中学必背61篇古诗词
中学必背61篇古诗词中学必背61篇古诗词如下: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0、《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17、《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完整版)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61篇)汇总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61篇)(7-9年级)1 关雎(关关雎鸠)>《诗经·国风》2 蒹葭(蒹葭苍苍)>《诗经·国风》3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4 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5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6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8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9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10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1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12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13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14 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15 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1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1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19 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20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21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22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23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24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25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26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27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28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29 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王安石30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3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2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33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34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何处望神州)>辛弃疾35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36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37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38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39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40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41 《论语》十二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 >《论语》42 曹刿论战(十年春)>《左传》43 《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4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庄子》45 《礼记》一则(虽有佳肴)>《礼记》46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列子》47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48 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49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陶渊明50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陶弘景51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郦道元52 马说(四)(世有伯乐)>韩愈53 陋室铭 (山不在高)>刘禹锡54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柳宗元55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范仲淹56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欧阳修57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58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59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宋濂60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张岱61 河中石兽(沧州南)>纪昀七年级上册1、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中考课标要求必背古诗词(全)(包括课本空缺篇)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61篇)(7-9年级)1关雎(关关雎鸠)>《诗经·国风》2蒹葭(蒹葭苍苍)>《诗经·国风》3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4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5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6木兰诗(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8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9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10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12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13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14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15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19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20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21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22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23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24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2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26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27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28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29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王安石30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3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2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33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3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何处望神州)>辛弃疾3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36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37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38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39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40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41《论语》十二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 >《论语》42曹刿论战(十年春)>《左传》43《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4《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庄子》45《礼记》一则(虽有佳肴)>《礼记》46《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列子》47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48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49桃花源记(晋太元中)>陶渊明50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陶弘景51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郦道元52马说(四)(世有伯乐)>韩愈553陋室铭(山不在高)>刘禹锡54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柳宗元55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范仲淹56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欧阳修57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58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59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宋濂60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张岱61河中石兽(沧州南)>纪昀七年级上册1、《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
晋 )
陶
饮 酒
渊
明
6
• • • • • • • • • • • • • • • • • •
朔万但不旦但不旦南东愿阿军昨女问不唧
气里闻闻辞闻闻辞市市为爷书夜亦女闻唧
传赴燕爷黄黄爷爷买买市无十见无何机复
木 金 戎 山 娘 河 河 娘 娘 辔 骏 鞍 大 二 军 所 所 杼 唧
柝机胡唤去流唤去头马马儿卷帖思思声唧北
庐 时 雨 庇 得经 头 衾 顷焦 能 者 飞 月 独 眼 不 天 广丧 屋 多 风口 对 飘 渡 秋
茅
破 前 动 下 厦乱 漏 年 定燥 面 转 江 高 受 突 安 寒 千少 无 冷 云呼 为 沉 洒 风 冻 兀 如 士 万睡 干 似 墨不 盗 塘 江 怒 死 见 山 俱 间眠 处 铁 色得 贼 坳 郊 号 亦 此 ! 欢 ,, , , ,, , 。 , , 足 屋 呜 颜 长 雨 娇 秋归 公 南 高 卷 ! , 呼 , 夜 脚 儿 天来 然 村 者 我
( 唐 ) 陈 子 昂
登 幽 州
台 歌
。,
10
• • • • •
归 乡江 海风 潮行 客
雁 书春 日正 平舟 路 ( 次
洛 何入 生一 两绿 青 阳 处旧 残帆 岸水 山 边 达年 夜悬 阔前 外
唐北 )固 王山 湾下
。 ?。 ,。 ,。 ,
11
• • • • •
都 萧长 大归 征属 单 护 关河 漠雁 蓬国 车 在 逢落 孤入 出过 欲 燕 候日 烟胡 汉居 问 然 骑圆 直天 塞延 边
•
双 雄同 出 当 脱 开 小 阿 爷 愿 可 策 归将
兔 兔行 门 窗 我 我 弟 姊 娘 驰 汗 勋 来军
傍 脚十 看 理 战 东 闻 闻 闻 千 问 十 见百
地 扑二 火 云 时 阁 姊 妹 女 里 所 二 天战
走 朔年 伴 鬓 袍 门 来 来 来 足 欲 转 子死
, ,, , , , , , , , , , , ,,
雌郎
羊
郎
?。
。
,
8
儿 女 共 沾 巾
无 为 在 岐 路
天 涯 若 比 邻
海 内 存 知 己
同 是 宦 游 人
与 君 离 别 意
风 烟 望 五 津
城 阙 辅 三 秦
( 唐 ) 王 勃
送 杜 少 府 之 任 蜀
。,。,。,。, 州
9
• •
•
独 念后 前
怆 天不 不 然 地见 见 而 之来 古 涕 悠者 人 下 悠。 ,
( 唐 ) 王 维
使 至 塞 上
。 ,。 ,。 ,。 ,
12
• •
•
随 我闻 杨 风 寄道 花 直 愁龙 落 到 心标 尽 夜 与过 子 郎 明五 规 西 月溪 啼 。 ,。 ,
闻
王
昌
( 唐 ) 李 白
龄 左 迁 龙 标 遥
有
此
寄
13
• • • • • • •
直 长多 行忽 闲将 欲拔 停玉 金 挂 风歧 路复 来登 渡剑 杯盘 樽 云 破路 难乘 垂太 黄四 投珍 清 ( 帆 浪, ,舟 钓行 河顾 箸馐 酒 唐 行 济 会今 行梦 坐雪 冰心 不直 斗 ) 路 沧 有安 路日 溪满 塞茫 能万 十 李 难 海 时在 难边 上山 川然 食钱 千 白 。 ,。 ,。 ,。 ,。 ,。 ,
在 水 中
阻 且 右
水 之 涘
露 未 已
在 水 中
阻 且 跻
水 之 湄
露 未 晞
在 水 中
阻 且 长
水 一 方
露 为 霜
风 》
沚。。。坻。。。央。,。
。
。
。
3
出羹舂中兔遥道十 门饭谷庭从望逢五 东一持生狗是乡从 向时作旅窦君里军 望熟饭谷入家人征 ,,,,,,:, 泪不采井雉松家八 落知葵上从柏中十 沾贻持生梁冢有始 我阿作旅上累阿得 衣谁羹葵飞累谁归 。。。。,。?。
•
《 乐 府
诗 集 》
十 五 从
军 征
4
幸星日秋树水东 甚汉月风木何临 至灿之萧丛澹碣 哉烂行瑟生澹石 ,,,,,,, 歌若若洪百山以 以出出波草岛观 咏其其涌丰竦沧 志里中起茂峙海 。。;。。。。
•
(
东 汉 ) 曹Leabharlann 观 沧 海操5
欲此飞山悠采心问而结 (
辨中鸟气然菊远君无庐 已有相日见东地何车在 忘真与夕南篱自能马人 言意还佳山下偏尔喧境 。,。,。,。?。,
1
• • • • • •
窈 参窈 参悠 求窈 参窈 关 窕 差窕 差哉 之窕 差窕 关 淑 荇淑 荇悠 不淑 荇淑 雎 女 菜女 菜哉 得女 菜女 鸠 , ,, ,, ,, ,, , 钟 左琴 左辗 寤寤 左君 在 鼓 右瑟 右转 寐寐 右子 河 乐 芼友 采反 思求 流好 之 之 之之 之侧 服之 之逑 洲 。 。。 。。 。。 。。 。
安 雌不 火 对 著 坐 磨 当 出 送 木 赏 天壮
能 兔知 伴 镜 我 我 刀 户 郭 儿 兰 赐 子士
辨 眼木 皆 帖 旧 西 霍 理 相 还 不 百 坐十
我 迷兰 惊 花 时 阁 霍 红 扶 故 用 千 明年
是 离是 惶 黄 裳 床 向 妆 将 乡 尚 强 堂归
雄 ;女 。 。 。 。 猪 ; ; 。 书 。 。。
,,骑女,水女,,,,,,,,,,,朝
兰 寒
关
鸣
声
暮
鸣
声
暮
北
西
从
木
卷
可
女
问
惟
木
民 歌
辞 光 山 啾 , 至 溅 , 宿 市 市 此 兰 卷 汗 亦 女 闻 兰
照度啾 黑溅 黄买买替无有大无何女当
铁若。 山。 河长鞍爷长爷点所所叹户
衣飞
头
边鞭鞯征兄名兵忆忆息织
。。
。
。。,。。。。。。。。
7
•
• • • • • • • • • • •
16
• • • •
• • •
浑
欲 不
胜 簪 。
白
头 搔 更 短 ,
家 书 抵 万 金 。
烽恨 火别 连鸟 三惊 月心 ,。
感 时 花 溅 泪 ,
城 春 草 木 深 。
国 破 山 河 在 ,
( 唐 )
杜 甫
春 望
17
• • • • •
•
•
•
• • • •
吾 何 风 大 安自 床 布 俄唇 忍 下 茅 八
《 诗 经关 周雎 南 》
2
• • • • • • • • • • • •
溯溯所蒹溯溯所蒹溯溯所蒹
游洄谓葭游洄谓葭游洄谓葭《
从 之 ,
从 之 ,
伊 人 ,
采 采 ,
从 之 ,
从 之 ,
伊 人 ,
萋 萋 ,
从 之 ,
从 之 ,
伊 人 ,
苍 苍 ,
诗 经
蒹
宛 道 在 白 宛 道 在 白 宛 道 在 白秦葭
14
• • • • •
烟 日芳 晴白 黄此 昔 波 暮草 川云 鹤地 人 江 乡萋 历千 一空 已
( 唐黄
上 关萋 历载 去余 乘 )鹤
使 何鹦 汉空 不黄 黄 崔楼
人 处鹉 阳悠 复鹤 鹤 颢
愁 是洲 树悠 返楼 去
。 ?。 ,。 ,。 ,
15
• •
•
• • •
一 会 决 荡阴 造齐 岱 览 当 眦 胸阳 化鲁 宗 众 凌 入 生割 钟青 夫 杜望 山 绝 归 曾昏 神未 如 甫岳 小 顶 鸟 云晓 秀了 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