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完整版
西方哲学智慧第2讲的第三个问题哲学的语言

一些常见的、非形式谬误: • 只作断言-------即使是常识中最 明显不过的事实,也必须被论证。
• 循环论证------这种论证看起来像是 论证,但实际上却是把要被论证的结 论当成了前提。 • 比如说“这本书将会提高你的分数, 因为它能帮助你在考试中表现得更 好”。 “ • 人人都应成为基督徒,因为圣经上这 样说的”假如这个人不不信圣经上的 话,就无法说服它。
• (一)避免时髦词语和 言之无物
•
1、时髦词语有:
• • • • • 自由 科学与艺术 真理 主观 客观
• 上帝 • 实在 • 道德等
2、言之无物
• 有些自称的哲学家可能会认为, 只有当他们把这些引人注目的 术语连成一长串时,才是在做 哲学。我们把这种做法称为言 之无物。
• 时髦词语非但不能帮 助我们思考,而且还 会代替思考,言之无 物尽管听上去一套一 套的,但在理智上却 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价 值。
•自由: 有人认为自由就是能 够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有 人认为自由仅在社会的范围 之内才是有意义的。
• 自我:你身上的 哪一个部分是你 的自我
• 真理(地 心说 和 太阳中心 说)等。
我们无法达成一致的是概念, 而概念又反过来决定了我们 看待世界的方式。
2、概念框架
• 即我们用来“框定”和组织所 有其他更为具体的概念的那些 最抽象的概念,也可以被当作 一套价值和一种审视生活的方 式,或一种生活方式。
• 7 .我现在试图怀疑我的存在。然 而我认识到,如果我在怀疑,那么 我就必须存在。因此,我必然存在。 • 8 .我们一整天都没见到狐狸。因 此,这个地方肯定没有狐狸。 • 9 .如果你不同意我的看法,我就 揍你。
• 10 .上帝必然存在,因为《圣经》 是这样说的。 • 11 .他一定有罪,因为他长了一 副犯罪的面孔。 • l2 .如果她是无辜的,她就会大 声喊冤了。 她的确在大声喊冤。 因此,她必定是无辜的。
王东岳哲学学习笔记东西方文明差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010

第一模块:东西方文化于文明溯源010-1.8东西方文明差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我们现在回望西方文明,我们前面把它讲两希文明,这个讲法不好,不确切。
我们最好的叫法把它叫环地中海文明。
要想理解这个文明,你首先得看懂地中海。
地中海是夹在欧亚非大陆中间一个细狭的海道,风平浪静。
它使得环地中海周边的居民在远古时代五六千年以前,他竟然可以运用一叶扁舟而横渡地中海。
什么叫扁舟?可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船。
船是中古时代以后人类才发明的,它要把木板抛得极细,把接缝做得极严,才能做成船,这是远古人根本做不到的。
古人只能把一棵大树砍倒,把两端截掉,把中间最粗的部分从中间刨开,把其中一半挖空,这叫扁舟,也叫独木舟。
这种小舟在任何有风浪的水流中立即倾覆,唯独在地中海,它像一个内湖,风平浪静。
而且大家注意,为什么地中海文明的发源集萃点在希腊?是因为希腊南面叫爱琴海,而爱琴海分布了上千座小岛。
你到那个地方旅游一下,你渡船,始终眼睛能够看见地平线,这就使得航海的那种危机感和恐惧感降低。
于是环地中海的人远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可以横渡地中海,进行交流,这就使得地中海成为地球上唯一一个原始文明开放地貌。
海运或者水运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最重要的运输通道,迄今仍然是最经济、量最大的运输通道。
我举一个例子,扬州。
扬州为什么是中国近千年来的经济中心?它相当于中国今天的大上海,持续了1000年以上。
是因为当年隋炀帝开发大运河,把东亚大地上最大的两个水流长江和黄河沟通,而扬州是大运河的枢纽,于是这个地方就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风貌之地。
近代由于太平天国阻断了漕运,也就是运河运输改为海运,再加上铁路发展,扬州才开始衰弱。
我在讲什么?水运对于人类文明起到的作用何其之大。
地中海提供了一个人类远古时代,欧亚非三大陆之间的文明交流开放地貌。
我们再看希腊。
凡是你到希腊旅游过的人都知道,希腊这个地方地貌多山、土壤贫瘠。
在公元前600年以前,希腊这个地方人口很少,当地生产的粮食还足以供养当地人。
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 文字

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文字摘要:1.引言2.王东岳的背景和课程简介3.中西哲学启蒙课的主要内容4.王东岳课程的特色和亮点5.总结和评价正文:引言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是一门备受关注的课程,它涵盖了中西方哲学的历史、重要思想和核心观念。
本文将介绍王东岳的背景和课程内容,并分析其课程的特色和亮点。
王东岳的背景和课程简介王东岳,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生于1960 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他长期致力于哲学研究和教学,是中西方哲学的专家。
他的中西哲学启蒙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哲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主要思想家,从而提高学生的哲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中西哲学启蒙课的主要内容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哲学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哲学的起源,以及中西方哲学的历史演变。
2.中西方哲学的重要思想和核心观念:分析中西方哲学的主要思想和核心观念,如儒家、道家、佛家的道德伦理观念,西方的理性、自由、人权等观念。
3.中西方哲学的代表人物:介绍中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如孔子、老子、庄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4.中西方哲学的比较:对比中西方哲学的异同,探讨中西方哲学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借鉴。
王东岳课程的特色和亮点1.内容丰富: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涵盖了中西方哲学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知识量大。
2.深入浅出:王东岳的教学风格深入浅出,能够将抽象的哲学概念和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出来,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3.结合实际:王东岳在讲解哲学知识时,能够结合实际案例和时事,使哲学知识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4.启发思考:王东岳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
总结和评价总的来说,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是一门很有价值的课程,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哲学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提高哲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王东岳演讲

文字的具象与抽象源起,导致东西方思维巨大差异演讲人|王东岳(哲学家,独立学者,《物演通论》作者)听我的课,重点不在于知识,更不在于实用,我希望大家听思想,因为思想是人类文明得以推进的底层源代码,是每一个人行为最基础的指南。
今天上午的演讲主题是《东西方文化溯源》。
南非澳洲文明为何到18世纪还未发生?人种差异很小,东西方文明为何差异如此之大?生存结构是缔造文化的最重要原因讲东西方文化溯源,我们从人类迁徙路线追溯上古人类文明起源。
由于气候和生存环境等因素,现代智人在九万年至十万年前从东非开始向北迁徙,人类文明发生的梯次和现代智人迁徙定居的时间密切相关。
①公元前6万年左右,人类迁徙到北非尼罗河流域,奠定了古埃及文明。
②公元前5万年,到达中东地区缔造了古巴比伦文明。
③公元前4万年,越过高加索山脉进入欧洲。
④公元前3.5万-4万年,进入中国。
⑤公元前4万年,进入新几内亚和澳洲,比到东亚还早。
这里有一个问题,上古先民九万年前开始迁徙,最早应该到达南非,其次四万年前就到达澳洲和新几内亚,和到达欧洲的时间相等。
可是这两片地区文明直到十八世纪都没有发生,为什么?①因为在1.5万年前人类文明旺盛发展期,撒哈拉大沙漠形成,使得中部和南部非洲跟欧亚文明主大陆隔绝。
②由于1.2万年前第四季冰期结束,海平面上升,这使得澳洲和新几内亚跟欧洲主大陆隔绝。
可见除了文明发生的梯次和迁徙定居时间相关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跟欧亚主大陆的交流条件。
那么,历史上那么多的文明形态差异巨大,比如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决定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有人说是生物学的人种差异。
但是人类作为亚种发生分歧只有4万年的时间,因为迁徙到欧洲和东亚的人,只在四万年前才发生人种学上的分歧,形成尼格罗人种、高加索人种和蒙古利亚人种。
而生物学界早就明白任何一个物种,如果他要发生生理形状和智力状态上的任何重大差别,他至少需要基因突变,基因累上百万年乃至数百万年才能够实现。
王东岳哲学学习笔记智人迁徙过程中留下了什么文明线索?008

第一模块:东西方文化于文明溯源008-1.6智人迁徙过程中留下了什么文明线索?殷墟的马车我们讲人类文明是随着现代智人迁徙过程而逐步发生,以至于迁徙定居的时间对人类文明发生的梯次都造成影响。
我们今天说农牧业文明发生在1万年前,但实际上我们今天不能探索的因素,可能要伸展到几万年以前,我们有什么依据呢?大家知道语言学家很早就发现,人类地球上所有人种的语言居然有内在发音上的同构成分。
比如在印欧语系中,羊这个字owis,在立陶宛、在印度梵语、在拉丁语、在西班牙语、在俄语、在希腊语、在爱尔兰语、在英语,居然发音基本一致。
它说明人类早年的语言不是在各个地方分别发生的,而是在人类原始迁徙的数万年过程中,逐步推展,而然后各自分力发展的。
大家再看有学者研究,台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一直到太平洋中南部的波利尼西亚岛屿,居然发音语系非常接近,叫原始南岛语系。
是因为当年南迁的人是随着这条水路或者陆路走过去的,因此它们最原始的用语,比如像鸟、猪、狗、米、耳朵、头发,发音都非常接近。
但凡到近代使用的语言,比如枪,比如炮,比如坦克,于是世界各国的发音完全不同。
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完全成为语言分立区。
我再举个例子,中国的黄帝叫轩辕氏,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因为轩辕这个词是形容车辆的,黄帝大约在4000多年以前存在,那个时候中国人从来没有车辆,怎么会有轩辕这个词儿?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把黄帝叫轩辕氏,一定是车辆传到中国以后才发生的一个名词,被后来人赋予黄帝。
他的来源为什么把它叫轩辕氏?他跟古希腊战神阿瑞斯的形象完全一致。
大家知道古希腊战神阿瑞斯试驾着战车天马行空的,于是中国的黄帝——黄帝炎帝的那个黄帝,他的封号居然叫轩辕氏。
大家在看西方的诺亚,大家知道叫诺亚方舟,来自中东地区,他跟中国人所说的祖先女娲发音非常接近。
也就是说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女娲和诺亚,很可能是一个语系的表达。
这些方面是语言学者研究的结果,我们并不能确定。
但如果这个东西稍有一点道理的话,他就证明人类早年的文明传布过程是在现代智人迁徙的这个通道上不断流布、扩展的,它是一个全人类文明的全球化原始进程的表达。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完整版讲课讲稿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序言西方哲学跟东方思维方式的差别是如此之大,乃至于经过翻译后的西方哲学书籍几乎全部走味。
即使读翻译后的西方哲学原本原著,仍然很难体会西方哲学究竟想说什么。
本文如果严格按照西方哲学的表述方式,读者一定会是在云里雾里。
因此本文只能讲述西方哲学最基本的梗概,用相对直观、经验化和科学化的方式来表述这些大学哲学系中二百多个课时的内容,探究这个哲学思维的基础。
这些内容要是。
这种表述方法可能只能把哲学的一些意念给读者,并不能展现出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真正的推理方式,仅仅算是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启蒙。
如果读者在这个基础上,还想对西方哲学的思脉进行更细致的了解,建议读一两本西方大哲的原著,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笛卡尔的《哲学原理》和《形而上学的沉思》、贝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和《海拉斯和婓洛诺斯的对话三篇》、休谟的《人类理解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历史哲学》等等。
这里所说的西哲原著仅指西哲原著译本,因为学习外语本非易事,况且就算把外语学得非常好,也不见得定能理解外语原著,正如我们要理解中国的哲学书也并非易事。
如果觉得西哲原著难读,建议从王老师的《物演通论》入手。
“哲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
“广义哲学”大抵是把一切稍显玄妙的东西都标榜为哲学,或者,是把粗陋的政治鼓吹附会其间,故在现代中国早已泛滥成灾。
因此,才出现国人多“哲人”的局面,此可谓萝卜白菜哲学。
然而,惟因如此,国人也离哲学最远。
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写道:“中国从来没有过‘哲学家’,只有‘哲学家学家’。
”也就是说,中国的哲学研究者大抵是在研究其他哲学家的哲学,而并非自己的哲学。
所以中国会有很多“哲学家学家”,但其中没有一个是哲学家。
本文仅就“狭义哲学”而谈。
严格说来,中国自古就与哲学无缘。
在有关“国学”的系列讲座中,王老师曾经只用“中国思想史”之说,而不用“中国哲学史”,即为避免混淆。
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讲义

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讲义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西方哲学史》讲义”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西方哲学史》讲义绪论哲学与哲学史就字面上言,哲学史,应该是关于哲学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或者说,哲学史就是关于哲学的历史。
因此,在了解哲学史之前,应该了解什么是哲学。
一、哲学的界定(一)、一般的理解(或人们关于哲学所持的成见)1、哲学是科学。
我们关于科学的观念,基本上还停留在十八九世纪,那就是将科学看作是绝对真理的典型。
但科学的进步带来的总是哲学的危机,曾经是哲学的领域,随着科学的发展都分离出去,剩下的还给哲学留下点什么。
既然科学的进步划分为各种领域,成为具体的科学研究部门,则哲学研究的领域在当代应如何确定,在某一门具体科学部门之上,再设置一门关于它的哲学部门是否必要、是否可能?这里涉及到哲学与科学的分界问题。
科学与哲学是以不同的思维方式面对不同问题(事实与存在)的不同学科,是不能混淆的,否则,它们谁都找不到自己。
科学对哲学是必要的,因为科学提供的世界的清晰图景是哲学家所必须了解的,否则,哲学家就无法自觉为哲学家。
哲学对于科学也是必要的,一是科学通过哲学了解自身以及自身的意义,二是科学需要有哲学才不会陷入不知所措,科学需要哲学的批判思维。
哲学还要吸收科学的态度与思维方式,那就是接受批评,而这尤其是哲学本身的反思性所要求的。
爱因斯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的确,现代科学的几乎所有学科都是从哲学中分出来的,哲学作为母亲生出了各个学科,然后它自己反而让人们认识不清而视为无用了,然而,它却是无用之大用。
哲学追问的是一个非因果的东西:是能辩明的理由。
不是找原因,而是找理由,reason,不是cause。
原因有实证科学去找,而我们有什么理由要这样理解而不是那样理解,则是哲学家所追问的。
具体来说,科学与哲学的区别主要是程序和前提的区别:在科学研究中,经常会遇到究竟是程序性研究还是前提性研究?程序是指的时间上的序列性,一种方法的各个环节是一个接一个,不能随意更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体运动的和谐性与可成功性。
西方哲学十五讲01

西方哲学十五讲01..第一讲智慧的痛苦什讲是哲学智慧的痛苦讲讲讲讲与人讲通常世界上的哲形讲分讲三讲主要讲型,西方哲、中哲和印度哲。
不讲~按照“哲”讲念的起源和比讲将学学国学学学个概讲格的意讲~哲就是西方哲。
我讲讲“哲就是西方哲”的讲候~不包含任何孰高孰低的价讲讲判~只是在明一讲史学学当学学并确个事讲。
如果世界范讲考察各讲哲形讲~我讲讲向于使用“思想”讲更讲基本更讲讲泛的念。
西方、中、印度以及全世界的从来学个概国各民族都有作讲其文化精神和最高的意讲形讲的“思想”~“哲”讲是西方思想所采取的特殊形式~讲然讲一形式的讲生了个学确世界性的泛影。
然~讲上西方思想、中思想和印度思想讲讲叫做“哲”也未讲不可~但是一定要楚~讲讲讲广响当从广将国学清它上是三讲不同讲型的哲。
因此~所讲“西方哲”中讲然有“西方”二字~但却不是一讲格意讲上的地域或空讲念~而是指学学个概一讲不同于中思想和印度思想的思想形讲。
讲讲上~作讲西方哲大源讲的希哲和基督思想~都起源于世界的讲方。
国学两腊学教那讲~哲或者讲西方哲有什讲不同讲常的特点学学呢?讲不是三言讲能讲讲楚的~我讲准讲通讲《西方哲十五讲》讲着回答讲两清学来个讲讲。
在我讲讲讲代~人讲讲哲或者敬而讲之~或者不屑一讲。
一位以哲讲讲讲的人需要自我介讲的讲候~他讲常感到讲讲~似个学当学会很尬乎以哲讲讲讲是一件令人讲堪的事~至少不那讲理直。
讲人看他的眼神~就好像在看一件出土文物或者活的化石讲本。
讲什讲学气壮会讲讲?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多情下是出于人讲讲哲的讲解~不讲讲到底~主要的讲任讲是在我讲讲些所讲究哲的人身上~我讲很况学研学没学清另学与学几有把哲讲楚。
一方面~哲意讲形讲的讲系太密切了~以至于一讲到哲讲讲~乎就讲成了政治讲讲~人讲只好三讲其口。
改革讲放以前~左思潮、主讲泛讲~直到今天讲在影着我讲的讲讲~有讲多人讲讲置的禁~甚至是我讲自己讲自己讲置的禁极教条响区区。
讲哲的本性是相悖的,哲是自由思想~的限制不可能出哲家~讲也就是讲什讲我讲讲在有正意讲上的哲家与学学条条框框学没真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东岳中西哲学启蒙课笔记

王东岳中西哲学启蒙课笔记
以下是王东岳中西哲学启蒙课笔记,以供参考:
1.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就是人类思想史。
2.思想是对自己的反思,思考是关于思考本身的研究。
3.西方哲学关注的是对人类自身的思考,即理性。
中国哲学关注的是对世界本身的思考,即道。
4.人类的思想可以归结为“天人合一”和“主客二分”两种模式。
5.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是“道”,而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
6.西方哲学的思想家们通过对人类自身的思考,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论,但最终都归结为理性、信仰和科学三种基本形态。
7.中国哲学的思想家们通过对世界本身的思考,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论,但最终都归结为天道、地道和人道三种基本形态。
8.西方哲学的思想家们通过逻辑推理和理性分析,得出了许多关于人类自身的结论,这些结论对于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中国哲学的思想家们通过直觉和感悟,得出了许多关于世界本身的结论,这些结论对于现代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10.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源,是人类对于世界和自身的思考和探索。
中西哲学虽然有着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概念体系,但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完整版南京廖华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完整版南京廖华低一级的感知方式是最有效的感知方式,因为如果运用高端理性,一定带来悖论。
康德给这种悖论起了一个专门的名字,叫二律背反。
也就是说,把逻辑运用到极致一定会带来矛盾。
比方说,说时间有起点是对的,因为我们无法想象能无限前溯的时间;然而,说时间没起点也是对的,因为我们无法想象时间的起点。
这两点说法,在逻辑上追究到终极都是对的,都是成立的,而且都是有破绽的,两者构成矛盾谁也不能化解谁。
再比如这个世界是有边界的和这个世界是没有边界的,在逻辑上用到尽头,两种说法都成立,但是都有破绽。
我们今天知道爱因斯坦的学说,宇宙是有限的,叫有限无界。
大家可以读一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见你要了解哲学必须要了解自然科学。
爱因斯坦所说的有限宇宙是一个物理学模型,它没有回答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有限宇宙外面是什么。
爱因斯坦认为这个问题,在物理学上不能回答。
因为空间本身是物质本身缔造的,而在137亿年以前,宇宙没有出现以前,没有物质也就没有时空。
时间和空间是随着能量转化为质量的过程才发生的。
从物理逻辑上将,这个说法在现代宇宙论上成立。
可是它没有解决在哲学上把理性运用到极致的问题。
所以康德提出把理性用到极致这一点一定发生悖论是颠扑不破的。
结果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化解这个悖论。
黑格尔就是为了这个问题,建立了他的哲学体系。
黑格尔只是用了一个狡猾的辨证逻辑,他的目的不在于讨论辨证法,而在于要讨论终极理性——绝对理念。
这才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目标,辨证法只是他用的一个工具,而且用得很拙劣。
当代最著名的现代逻辑创始人之一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这本书中,给黑格尔了这样一个评价:“黑格尔的哲学几乎全部是错误的”。
还有更苛毒的评价,应该说,这表明评论者尚未理解黑格尔到底干了一件什么事情。
凯尔德的《黑格尔》中说他“大胆妄为地提出完全是一派胡言乱语的东西,把毫无是处、夸夸其谈的词语的种种迷魂汤混合在一起,原先只是在精神病院才出现的,最终在黑格尔身上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境界,还竟然成了迄今出现的最无耻的、完全神秘化的工具,结果呢,这些好像就被后人当成了德国人笨拙愚蠢的、荒诞滑稽的标记。
现代西方哲学讲义

现代西方哲学讲义2015.06第一讲现代西方哲学概论 (2)第二讲新黑格尔主义之鲍桑葵 (4)第三讲意志主义之叔本华 (8)第四讲意志主义之尼采(1) (12)第五讲意志主义之尼采(2) (17)第六讲生命哲学之柏格森 (20)第七讲精神分析学之弗洛伊德 (25)第八讲实用主义之詹姆斯 (31)第九讲科学哲学之波普尔 (35)第十讲现象学之胡塞尔 (40)第十一讲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一) (44)第十二讲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二) (51)第十三讲:存在哲学之萨特 (57)第十四讲分析哲学之维特根斯坦 (62)政治哲学之罗尔斯 (65)第十六讲哲学的终结与后哲学 (70)第一讲现代西方哲学概论三、现代西方哲学(一)西方哲学的发展线索1. 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哲学奠定了整个西方哲学的传统和基本走向。
实际上,西方哲学一直有两条线,分别由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开启。
前者重概念和先天,后者重具体事物和经验。
2. 唯实论与唯名论:中世纪早期主要以柏拉图主义为其思想资源,后期则转向亚里士多德主义。
基于共相与殊相关系的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也源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分歧:唯实论是柏拉图哲学的产物,唯名论则与亚里士多德有不解之缘。
3.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近代哲学中的唯理论延续了柏拉图路线,经验论则是亚里士多德的后裔。
康德看到了唯理论和经验论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于是对二者加以综合,形成了他的批判哲学体系。
4. 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19世纪晚期,穆勒基于德法两国和英国哲学家对康德的不同回应,首次在欧洲大陆哲学和英国哲学之间做出区分,后来这种区分逐渐被双方的哲学家所采纳和加强,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的哲学传统,从而构成了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不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潮,而是“做哲学”的两种不同的风格。
“二十世纪的哲学史是刺猬与狐狸的历史,是那些努力想认识一件大事物的哲学家与那些只满足于认识许多小事物,甚或只是一件小事物的哲学家的历史。
西方哲学十五讲

西方哲学十五讲1. 哲学的起源与定义哲学是人类对世界和人生本质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的学科。
本讲将介绍哲学的起源和定义,以及其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1.1 哲学的起源哲学起源于古希腊,起初是对自然和人类存在的探索。
早期的哲学家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等,提出了关于宇宙的基本构成和本质的理论。
1.2 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的学问,其探讨的范围广泛,包括对知识、存在、真理、价值等问题的研究。
哲学不仅关注于问题的解答,更关注于问题的提出和思考的过程。
2.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开端,对后世哲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讲将介绍古希腊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性哲学家的理论。
2.1 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认为理念是思想世界的原型,而现实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
他通过对话形式的哲学著作《理性篇》等,展示了他的理念论思想。
2.2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理念论持有批判态度,他强调研究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和其本质。
他的形而上学理论对后世哲学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 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是指西方哲学中发生在基督教教权统治时期的哲学思潮。
宗教与哲学的关系成为中世纪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3.1 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中世纪哲学家如奥古斯丁、圣安西蒙等,探讨了信仰和理性的关系。
他们认为信仰是超越理性的,但也主张理性与信仰相辅相成。
3.2 后期斯科拉哲学在中世纪晚期,斯科拉哲学成为主流。
托马斯·阿奎那、威廉·奥卡姆等哲学家,通过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研究,对神学问题进行了系统化的探讨。
4. 文艺复兴哲学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古代哲学思想的重新发现和批判促使了新的思考和创作。
本讲将介绍文艺复兴哲学的主要特点和代表性哲学家的观点。
4.1 人文主义的兴起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强调人类的价值和尊严,重新关注人类的能力和才华。
伦勃朗·由尔芬、蒙蒂亚纳等哲学家提出了人文主义的理念。
4.2 笛卡尔的怀疑主义笛卡尔以怀疑一切的态度出发,通过思考自我存在的证明,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
西方哲学十五讲01

第一讲智慧的痛苦什么是哲学智慧的痛苦问题与对话人们通常将世界上的哲学形态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
不过,按照“哲学”这个概念的起源和比较严格的意义,哲学就是西方哲学。
当我们说“哲学就是西方哲学”的时候,并不包含任何孰高孰低的价值评判,只是在明确一个历史事实。
如果从世界范围来考察各种哲学形态,我们倾向于使用“思想”这个更为基本更为宽泛的概念。
西方、中国、印度以及全世界的各个民族都有作为其文化精神和最高的意识形态的“思想”,“哲学”则是西方思想所采取的特殊形式,虽然这一形式的确产生了世界性的广泛影响。
当然,从广义上将西方思想、中国思想和印度思想统统叫做“哲学”也未尝不可,但是一定要清楚,它们实际上是三种不同类型的哲学。
因此,所谓“西方哲学”中虽然有“西方”二字,但却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地域或空间概念,而是指一种不同于中国思想和印度思想的思想形态。
实际上,作为西方哲学两大源头的希腊哲学和基督教思想,都起源于世界的东方。
那么,哲学或者说西方哲学有什么不同寻常的特点呢?这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我们准备通过《西方哲学十五讲》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对哲学或者敬而远之,或者不屑一顾。
当一位以哲学为职业的人需要自我介绍的时候,他经常会感到很尴尬,似乎以哲学为职业是一件令人难堪的事,至少不那么理直气壮。
别人看他的眼神,就好像在看一件出土文物或者活的化石标本。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很多情况下是出于人们对哲学的误解,不过说到底,主要的责任还是在我们这些所谓研究哲学的人身上,我们没有把哲学讲清楚。
另一方面,哲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太密切了,以至于一说到哲学问题,几乎就变成了政治问题,人们只好三缄其口。
改革开放以前,极左思潮、教条主义泛滥,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们的头脑,有许多人为设置的禁区,甚至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置的禁区。
这与哲学的本性是相悖的:哲学是自由思想,条条框框的限制不可能出哲学家,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东岳讲座第48课

王东岳讲座第48课王东岳48.哲思总结——我们人类的认知为何有偏差?从人类文明本源出发,重塑你的认知,在更高的地方看世界——这是一场关乎人类命运的终极论述!我在前面讲课的时候始终在讲一句话,人类文明不是铺垫在客观世界之中的,而是铺垫在思想家的思想通道之中的。
因为所有动物都生活在客观世界之中,它们为什么不创造文明呢?人类的文明是在人类思想功力的调动,是在人类虚拟和假设的基础上,求证出符合逻辑的知识体系,这样延展和铺垫的产物。
以上这些都是大家要建立的基本观念,它和我们原有的观念有很大的区别。
但是你只有理解这些东西,你逐步才能理解人类文化、人类文明乃至人类知识的构成基础。
那么我们的知识既然只是一个主观逻辑模型,那么这个逻辑模型为什么能够指导我们的实际生存?这当然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的感知是在一个封闭通道中进行的,我们并没有感知之外的另一个通道抵达外物,因此我在书中把它描述为“形而上学的禁闭”。
所谓“形而上学的禁闭”,你可以把它用更简单的方式理解,叫“感知通道禁闭”。
因为我们所说的世界永远是我们主观感知中的世界。
我们并没有主观感知通道以外的另一条通道抵达外物,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在中国的今天,也有人提出全知论,就是我们所说的世界永远是我们主观感知的总和。
其实这个观点在西方哲学史上早就证明了,可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是不够的,因为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的感知是什么?既然我们的感知只是一个封闭的主观感知通道,它为什么跟我们的实际生活和跟外部世界的对接有效?而且我们的感知逻辑模型为什么不断地变革?这些问题仅用全知论都是不足以回答的。
全知论只说我们所说的世界永远是我们的感知模型,这在哲学上只相当于说吃饱了不饥——说了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可为什么这种表述是有价值的?是因为它纠正了我们认为我们的感知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所以请大家理解,我们一切感知、一切思想、一切知识、一切学说,都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而仅仅是一个思维模型。
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 文字

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文字(实用版)目录1.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概述2.课程的目的和意义3.课程的内容和结构4.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特点5.课程的评价和影响正文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是一门深入浅出地讲解中西哲学史的课程,旨在帮助学员从人类文明本源出发,重塑认知,在更高的地方看世界。
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国学、西方哲学、人类文明发展序列和趋势等多个方面。
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引导学员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动因与走向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在更高的视角看待世界。
课程以国学为基线,从讨论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序列和趋势出发,让学员对国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课程也弥补了学员在国学方面的知识空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
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讲解。
课程从人类文明的起源出发,沿着历史的脉络,逐一探讨了东西方文明的发展、分化和演变。
课程涵盖了文字符号、思维方式、哲学体系等多个方面,让学员对中西哲学有更全面的了解。
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课程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员在听课的同时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课程注重案例分析,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员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哲学概念。
最后,课程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鼓励学员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课程的评价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课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吸引了大量学员参与学习。
据统计,最多的课程模块有 68 万人次参与。
其次,课程对于提高学员的哲学素养和拓宽知识视野具有显著效果,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完整版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序言西方哲学跟东方思维方式的差别是如此之大,乃至于经过翻译后的西方哲学书籍几乎全部走味。
即使读翻译后的西方哲学原本原著,仍然很难体会西方哲学究竟想说什么。
本文如果严格按照西方哲学的表述方式,读者一定会是在云里雾里。
因此本文只能讲述西方哲学最基本的梗概,用相对直观、经验化和科学化的方式来表述这些大学哲学系中二百多个课时的内容,探究这个哲学思维的基础。
这些内容要是。
这种表述方法可能只能把哲学的一些意念给读者,并不能展现出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真正的推理方式,仅仅算是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启蒙。
如果读者在这个基础上,还想对西方哲学的思脉进行更细致的了解,建议读一两本西方大哲的原著,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笛卡尔的《哲学原理》和《形而上学的沉思》、贝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和《海拉斯和婓洛诺斯的对话三篇》、休谟的《人类理解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历史哲学》等等。
这里所说的西哲原著仅指西哲原著译本,因为学习外语本非易事,况且就算把外语学得非常好,也不见得定能理解外语原著,正如我们要理解中国的哲学书也并非易事。
如果觉得西哲原著难读,建议从王老师的《物演通论》入手。
“哲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
“广义哲学”大抵是把一切稍显玄妙的东西都标榜为哲学,或者,是把粗陋的政治鼓吹附会其间,故在现代中国早已泛滥成灾。
因此,才出现国人多“哲人”的局面,此可谓萝卜白菜哲学。
然而,惟因如此,国人也离哲学最远。
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写道:“中国从来没有过‘哲学家’,只有‘哲学家学家’。
”也就是说,中国的哲学研究者大抵是在研究其他哲学家的哲学,而并非自己的哲学。
所以中国会有很多“哲学家学家”,但其中没有一个是哲学家。
本文仅就“狭义哲学”而谈。
严格说来,中国自古就与哲学无缘。
在有关“国学”的系列讲座中,王老师曾经只用“中国思想史”之说,而不用“中国哲学史”,即为避免混淆。
梁冬对话王东岳14讲合集.

梁冬对话王东岳主讲:王东岳主持:梁冬目录20100508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一讲 (1)本期主题:生存之道中的“国学智慧”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5-08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莲花小鱼儿夜未央慧从卢溪20100509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二讲 (14)本期主题:从中西文化看“中国趣味”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5-09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慕越人lym210 yhlj 莲花沙小鱼儿慧从卢溪20100515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三讲 (27)本期主题:脱去神话外衣的上古时代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5-15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yhlj lym210 川王府慕越人艾草夜未央慧从卢溪20100516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四讲 (38)本期主题:从巫觋文化到古儒文化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5-16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赤梅舞雪半弯月春风微拂慕越人沙艾草慧从卢溪20100522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五讲 (48)本期主题:王东岳聊《诸子百家第一家》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5-22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yhlj 慕越人lym210 艾草夜未央小鱼儿20100523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六讲 (58)本期主题:老子的身世探秘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5-23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lym210 yhlj 清远晓杰艾草夜未央小鱼儿20100529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七讲 (69)本期主题:老子“道德”的时光机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5-29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慕越人yhlj 红楼绿梦火地之子艾草小鱼儿20100530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八讲 (79)本期主题:还孔子一个“真面目”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5-30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狒狒NETS 树上的毛毛虫猪光宝器天机锁小鱼儿艾草20100605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九讲 (89)本期主题:诸子百家那些事儿(上)主讲人:王东岳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6-05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yhlj 半弯月天机锁zxiu 饺子树小鱼儿20100606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十讲 (99)本期主题:诸子百家那些事儿(下)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6-06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了了火地之子赤梅舞雪世界有我小鱼儿红枫叶20100612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十一讲 (108)本期主题:国学——拯救世界的文化孤本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6-12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是鱼非鱼逍遥男yhlj 天瑞之梦蓝色天空艾草慧从卢溪20100613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十二讲 (117)本期主题:散点透视“王东岳雷人观点”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6-13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yhlj 艾草慧从卢溪20101225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二]第一讲 (124)本期主题:传统文化现代启示录(上)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12-25 21:45-22: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晴川yhlj 雪狐白眉英王徒步去旅行小麦夜未央慧从卢溪20101231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二]第二讲 (132)本期主题:传统文化现代启示录(下)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12-31 21:45-22: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晴川yhlj 棉花糖白眉英王蓬儿夜未央小鱼儿慧从卢溪20100508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一讲本期主题:生存之道中的“国学智慧”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5-08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莲花小鱼儿夜未央慧从卢溪本期导视:画外音:国学与文化,暗藏玄机。
王东岳第034课西方哲学思维

王东岳第034课西方哲学思维
西方哲学思维是指以古希腊为中心的西方哲学思想,它是一种追求自由、理性、思考和探究的思维方式,它着重于对存在的本质和真理的探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西方哲学思维的特点是它把问题抽象化,把概念分类,把观点推理化,把结论抽象化,以及把概念和观点结合起来,把思考过程抽象化。
因此,它是一种抽象思维的方式,而不是一种具体思维的方式。
西方哲学思维的发展有三个主要阶段: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中世纪哲学的发展,以及新哲学的发展。
古希腊哲学的思想是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它们强调了抽象思维的重要性,并且开创了许多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中世纪哲学的思想是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马基雅维利、笛卡尔为
代表的,它们继承了古希腊哲学的思想,但又有所创新,把许多古希腊哲学的概念和思想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新哲学的思想是以黑格尔、康德、尼采为代表的,它们继承了中世纪哲学的思想,但又有所创新,把许多中世纪哲学的概念和思想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西方哲学思维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实世界的本质,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王东岳哲学讲座第131课近现代文明

王东岳哲学讲座第131课近现代文明
近现代文明是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文明,它代表着现代世界各个方面的变化。
当学习近现代
文明时,我们首先要了解近现代文明从何而来以及它与以前文明的区别。
从历史角度来讲,近现代文明始于18世纪至20世纪之间,一般被认为是从工业革命开
始的。
当时,英国的革命带来了科技革命的许多革新,包括工业机械、生产技术、交通、
能源、通讯等,从而促进了世界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文化改革,形成了一种全球性的
近现代文明。
在近现代文明中,最重要的特征是科技发展,它赋予了人们新的能力和智慧,改变了人们
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为人类从简单社会向复杂社会转变带来了可能。
例如,科技发展
促进了教育和医疗的进步,克服了贫穷和疾病,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概念,促成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
此外,近现代文明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现象,其中最重要的是更加具有大众特点的文化,比如媒体、大众传播、新闻和广告等等,它们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此外,近现代还带
来了大众娱乐,现代人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社交媒体等娱乐媒介,进行更多的社交活动,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总之,近现代文明是对传统文明的一次革新,它带来了科技、工业发展、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和大众传播、娱乐等,扩展了人类文明的深度视野和宽广博大的境界,为世界的社会发
展和文化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序言西方哲学跟东方思维方式的差别是如此之大,乃至于经过翻译后的西方哲学书籍几乎全部走味。
即使读翻译后的西方哲学原本原著,仍然很难体会西方哲学究竟想说什么。
本文如果严格按照西方哲学的表述方式,读者一定会是在云里雾里。
因此本文只能讲述西方哲学最基本的梗概,用相对直观、经验化和科学化的方式来表述这些大学哲学系中二百多个课时的内容,探究这个哲学思维的基础。
这些内容要是。
这种表述方法可能只能把哲学的一些意念给读者,并不能展现出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真正的推理方式,仅仅算是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启蒙。
如果读者在这个基础上,还想对西方哲学的思脉进行更细致的了解,建议读一两本西方大哲的原著,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笛卡尔的《哲学原理》和《形而上学的沉思》、贝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和《海拉斯和婓洛诺斯的对话三篇》、休谟的《人类理解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历史哲学》等等。
这里所说的西哲原著仅指西哲原著译本,因为学习外语本非易事,况且就算把外语学得非常好,也不见得定能理解外语原著,正如我们要理解中国的哲学书也并非易事。
如果觉得西哲原著难读,建议从王老师的《物演通论》入手。
“哲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
“广义哲学”大抵是把一切稍显玄妙的东西都标榜为哲学,或者,是把粗陋的政治鼓吹附会其间,故在现代中国早已泛滥成灾。
因此,才出现国人多“哲人”的局面,此可谓萝卜白菜哲学。
然而,惟因如此,国人也离哲学最远。
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写道:“中国从来没有过‘哲学家’,只有‘哲学家学家’。
”也就是说,中国的哲学研究者大抵是在研究其他哲学家的哲学,而并非自己的哲学。
所以中国会有很多“哲学家学家”,但其中没有一个是哲学家。
本文仅就“狭义哲学”而谈。
严格说来,中国自古就与哲学无缘。
在有关“国学”的系列讲座中,王老师曾经只用“中国思想史”之说,而不用“中国哲学史”,即为避免混淆。
尤其麻烦的是,建国以来,从中学到大学乃至专业研究生,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正统哲学,并将其他学说斥为异端,结果造成一片荒芜。
“严格说来,马克思不是一个哲学家,而是一个集经济学和政治学于一体的巨匠,所以把他的学术体系冠以‘政治经济学’之名实在是很恰当的。
至于用他的眼光看,由配第创立的经济学一开始就是一种‘政治算术’,由黑格尔创立的辩证法深藏着某种‘革命意识’,则大抵只能表白他的政治情怀,却不能证明经济学或辩证论的学术性格。
”(《物演通论·卷二》)马克思一生没有一本哲学专著,甚至没有一篇哲学论文,他只说过一句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意思是说,他不能成为只研究如何认识世界的哲学家,而是要成为改造世界的实干家。
然后,我们又反过来崇拜科学。
殊不知,哲学乃科学之父,这就造成搞科学的人不懂科学(如某科学院院士),学科学的人也只搔着皮毛(如勤奋于数理化而不结正果的中国学子),于是呈现如此情景:一群迷信科学的人恰好是(哲学)科学盲。
真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只解决认识世界的问题,正如真正的科学家只追究科学的思路,而绝不追究这个学问的用处。
把科学加以运用的人是工程师,而工程师绝不是科学家。
这里举一个例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是一个纯粹的极端抽象的理论,连实验都无法在实验室里做,只能在头脑里做,叫做理想实验。
后来奥本海默等人,按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完成了原子弹的研发和制造,但他们并非真正的科学家。
因此,要想研究哲学,只需把认识世界的问题探究到极致,而不需要理会改造世界的问题。
其实,牛顿、爱因斯坦首先是哲人,然后才是科学家,这个话题下文会谈到。
第一讲“哲学”:智慧游戏与逻辑通道“哲学”是什么?(1)我们看西方哲学家的原话。
叔本华:“对一个人而言,假若他看见的众人和万物都不曾时时看上去仅仅是幻象或幻影的话,他就不会是一个拥有哲学才能的人。
”(《意志和表象》第三卷)叔本华:“一般说来,世世代代的聪明人都说着同样的话,而在任何时候,组成人类绝大部分的都是一些傻瓜,就行为方式来说,他们也是一模一样的,并且动辄背道而驰,这种状态将一直持续下去。
就像伏尔泰所言,正如我们发现这个世界之时一样,我们将任凭它恶劣和愚蠢下去。
”(《生活的智慧》绪言)罗素:“究竟有没有智慧这样一种东西,还是看来仿佛是智慧的东西,仅仅是极精炼的愚蠢呢?”(《西方哲学史》)亚里士多德:“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康德:“哲学家的事业正在于追究所谓自明的东西。
”(《形而上学》)赫胥黎:“不可知论是唯一可靠的哲学。
”西方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米西莱:“形而上学就是一种有条理地把自己导入云里雾中的艺术”。
赫拉克利特:“我听过许多人谈话,在这些人中间没有一个人认识到,所有的人都离智慧很远。
”“哲学”是什么?(2)哲学(philosophy)一词由希腊文phileo(爱)和sophia(智慧)的字源合成,哲学史家一般认为毕达哥拉斯首先使用了这个概念,十九世纪有日本人依据中国古文献中“哲,智也”而将其译为“哲学”,意即智慧之学云云。
也就是说,哲学不追究任何具体的对象,它只是把思想、智慧、逻辑玩弄到极致。
这就是爱智慧一词的意思。
亚里士多德后来将其总结为“metaphysica”,意即“物理学之后”,中文译为“形而上学”;此时尚在追究“本体论”,分“质料”与“形式”两路,故有亚氏总结的“四因论”,即他添加的“动力因”和“目的因”。
“质料”一路:以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形”、阿那克西美尼的“气”、赫拉克利特的“火”为开端,再经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恩培多克勒的“火、水、土气”,直至留基伯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而达到成熟;“形式”一路:以毕达哥拉斯的“数”为开端,经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和芝诺的过渡,到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理念”而达到成熟。
欧几里得的“形论”是它的继续表达,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是它的最后总结。
所以亚氏会认为:质料是原料,形式才是本质,此成康德范畴之伏笔。
“哲学”是什么?(3)中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东临太平洋,北面是高寒地带,西面是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西南面有横断山脉。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产生农业文明,生存关系自然极度紧张,因此人们就算再有个性,也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去张扬。
而希腊处于环地中海地区,文明之间的交流十分便利,由此形成了古希腊的半商业文明。
它讲究的是个人自由,是个性伸张,同时它也就会缔造一批自由的游离分子,这就是哲人。
西方有一句话,恩格斯也说过,叫“贵族出文化”。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剥削阶级出现以后,他们不用终日劳作,能够把自己的人生精力全部腾出来。
大多数人沦为纨绔子弟,极少数人却去追究思想。
在古希腊这一半商业文明中特别容易造就出这一类人来,这些人有时间、精力和条件,去做追究思想的事情。
同时,古希腊哲学的诞生还与其特殊的拼音文字有关。
所有人类早期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
但是因为环地中海地区文化交往十分频繁,语言不通的现象非常普遍。
于是,人们就根据发音注上音标,最后干脆把象形文字抛弃掉,于是拼音文字就出现了。
可是拼音文字没有符号化的实际意义,它们必须在语法逻辑结构中建立起意义。
如果缺乏逻辑,使用拼音文字说话往往会导致词不达意。
正所谓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符号。
于是拼音文字会派生出一种逻辑强迫症,使得他们能够进行中国人绝然不会想到的这一脉逻辑游戏。
就这样,哲学——古希腊一群“大号儿童”所玩弄的纯逻辑游戏诞生了,古希腊文明因而成为汤因比所列举的600种文明中唯一能诞生哲学的特例。
之所以把古希腊哲学家们说成是“大号儿童”,因为此时的哲学仍属幼稚思维,故见自然问题抽象之起点,是乃“自然哲学”,类似阴阳爻。
而且,他们知玩知乐不知用,更像儿童,故成哲思而非中国式的易卦。
纯逻辑游戏。
由于无用,不受实际需要的牵挂,加之逻辑化语言的牵引,遂将逻辑追问进行到底。
要注意的是,古希腊哲学尽管特例,其实是人类早期文明最大摇篮中的必然产物。
此处穿插着介绍一下弗兰西斯·培根的四假象论。
培根认为,所有人都陷入在四种假象之中。
一是种族假象,人感知世界必然带有人这个物种本身的局限性,而且由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下,所形成的不同人种和不同种族的生活方式的不同,所需要的信息内容不一样,所以人必然是各自采集同自己的生存相关的信息构成知识;二是洞穴假象,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非常局限的小环境和小思境之中,即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是一只井底之蛙;三是市场假象,我们从外界得到的信息都是别人出于某种目的编造的信息,我们被这些信息左右和困扰,然后用这些信息编织我们的世界图景;四是剧场假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内在的定型的思路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把所有的信息放在这个固定的模式和轨道上加工处理,必然会得出跟自己的想法相吻合的结局,即文化的遮蔽效应。
所以,你所知道的世界永远是虚幻的,这是弗郎西斯·培根的说法。
培根最著名的书叫《新工具论》,里面其实并没有多少知识。
培根只是个经验论者,并非在纯逻辑上推演哲学的人,因此培根的“四假象论”离真正的哲学还很远。
“哲学”是什么?(4)总的来说,西方哲学具有三大基本特点:追究终极(对照中学的“述而不作”)、逻辑反思(对照中学的“微言大义”)、科学前瞻(对照中学的“社稷关怀”)。
它实际上是一个无用如地基、怪诞而深奥的纯逻辑工程。
下面就具体展开来说哲学的三大基本特点。
1、追究终极我们在日常情况所追究的具体问题,包括科学问题都是多因素问题,所以有一个统计学方法叫多因素分析。
比方说,陶瓷的制作里面有成十上百的因素:选择、和泥、工匠的手艺、釉彩师傅的画工、烧制师傅的火候把握……它们都在左右着陶瓷的质量。
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回答陶瓷质量好坏的原因。
再者,感冒也有上百个因素。
它不仅因为细菌,不同的人感染了同样的细菌会导致不同的后果,这就可能是遗传因素——先天免疫性的差异在做怪,还会受最近的生理状态、精神状态和大众的接触程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还只是我们表面上能看到的。
上述这些问题都是多因素问题,而所谓的科学实验,就是运用控制变量法,每次对其中一个因素进行研究。
可即使这样把所有因素全部研究完,我们仍然不知道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因为这些因素能够的排列组合是无穷无尽的。
古希腊人对这一点很清楚,所以他们探究问题必须找见这个事物的唯一因或第一因,亦即终极原因。
“仅拿人类思想史来看,可以这样排序:神学(含从图腾到宗教的发展全过程)是物演感应属性或感知属性进位至理性层级的初始阶段,它以‘信仰’方式作为简捷推理和达标定格的代偿实现形态;而后是哲学(含科学之胚的博物学),它主要继承了神学纵向探求终极原因的传统(兼以未分化的横向观照),却借助于典型的‘理性’方式作为逻辑推理和格物致知的代偿实现形态;再后,科学问世,‘科学’者,‘分科之学’也(亚里士多德定义),它标志着感知属性的彻底分化,同时继承哲学的‘理性’工具(兼以神学阶段所用的虽属低级却简捷有力的‘猜想’),全面展开了纵向演化轴上的求知和横向多态系上的识辨,从而实现了逻辑分化和感知结构得以最终形成的理性代偿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