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控制技术教案设计(绪论)
dlc电梯控制课程设计

dlc电梯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其主要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 使学生了解电梯运行过程中涉及的控制算法,如速度调节、楼层定位等。
3. 帮助学生掌握电梯安全防护措施及故障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梯控制系统的能力,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电梯控制系统的简单搭建和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梯控制技术及自动化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其在学术研究中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3.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电梯安全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梯控制系统概述:介绍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2. 电梯主要部件及其功能:讲解电梯的曳引机、控制系统、门系统、安全系统等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3. 电梯控制算法:分析电梯运行过程中的速度调节、楼层定位、群控调度等关键算法。
4. 电梯安全防护措施:阐述电梯安全装置、故障检测及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5. 电梯控制系统的搭建与调试: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梯控制系统的简单搭建和调试。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周:电梯控制系统概述及发展历程第二周:电梯主要部件及其功能第三周:电梯控制算法(上)第四周:电梯控制算法(下)第五周:电梯安全防护措施及故障处理第六周:电梯控制系统的搭建与调试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电梯控制器的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梯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其内部结构和操作流程。
2. 学生能描述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
3. 学生了解电梯控制器的安全性能和故障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梯控制系统的故障,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熟练使用电梯控制器进行楼层呼叫和运行控制。
3. 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梯控制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提高对工程技术的兴趣。
2. 学生认识到电梯控制器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严谨、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技术学科,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电梯控制系统,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电梯控制器原理:讲解电梯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电梯运行过程中的信号处理、逻辑判断和指令输出等。
2. 电梯控制器结构:介绍电梯控制器的内部结构,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 电梯控制系统操作流程:详细讲解电梯控制系统的操作流程,如楼层呼叫、电梯响应、门控等。
4. 安全性能与故障处理:分析电梯控制器的安全性能,介绍常见的故障类型及其处理方法。
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电梯控制器的实际操作,包括楼层呼叫、电梯运行控制等,巩固理论知识。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梯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电梯运行的常用控制算法,如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等。
3. 帮助学生了解电梯安全与故障处理的相关知识,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电梯控制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电梯控制系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电梯控制系统的搭建和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项目中进行有效分工与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梯控制技术及自动化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关注电梯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气基础知识,对电梯控制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采用项目式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电梯控制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梯概述:介绍电梯的发展历程、分类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使学生了解电梯行业的基本情况。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梯概述2. 电梯结构与原理:讲解电梯的各主要部件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为学生深入学习电梯控制技术打下基础。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梯结构与原理3. 电梯控制系统:学习电梯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常用控制算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梯控制系统4. 电梯速度与位置控制:详细介绍电梯速度和位置控制方法,使学生掌握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控制技术。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梯速度与位置控制5. 电梯安全与故障处理:讲解电梯安全措施、故障诊断及处理方法,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电梯控制系统的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系统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掌握电梯运行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
2. 学生能够描述电梯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等组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3. 学生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安全规范和行业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电梯控制系统模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对电梯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测试,优化系统性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梯控制系统,培养对现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树立安全意识,关注电梯乘坐安全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二年级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对实际操作和创新活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梯控制系统概述:介绍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
2. 电梯控制系统组成:详细讲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人机交互界面等,并分析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电梯控制原理:阐述电梯运行过程中的控制原理,包括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群控系统等,结合教材案例分析实际应用。
4. 电梯控制系统设计:介绍电梯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设计。
电梯简单控制课程设计

电梯简单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梯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梯的简单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电梯运行中速度、位置等基本参数的控制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电梯安全运行的相关知识,如限速器、安全钳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电梯控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电梯控制电路搭建和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梯控制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电梯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电梯基本原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梯基本原理:介绍电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分类,涉及课本第三章第一节内容。
- 电梯的组成:驱动装置、控制系统、轿厢、对重、导轨等。
- 工作原理:曳引、驱动、升降、对重平衡等。
- 电梯分类:乘客电梯、载货电梯、无机房电梯等。
2. 电梯控制系统:讲解电梯控制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分类,涉及课本第三章第二节内容。
- 控制系统构成:控制柜、控制器、操作盘、显示屏等。
- 功能及分类: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群控系统等。
3. 电梯控制电路:学习电梯控制电路的搭建和调试,涉及课本第三章第三节内容。
- 控制电路元件:接触器、继电器、开关、传感器等。
- 搭建和调试:动手实践,掌握控制电路的连接和调试方法。
4. 电梯安全运行:介绍电梯安全装置及运行中的注意事项,涉及课本第三章第四节内容。
- 安全装置:限速器、安全钳、门锁、超载保护等。
- 注意事项:运行速度、载重、维护保养等。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梯运行的机械与电子控制系统组成;2. 学习电梯控制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了解电梯调度算法;3. 了解电梯安全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电梯控制系统的电路图,识别并解释各部分功能;2. 学会使用模拟软件设计简单的电梯控制程序,实现电梯的基本运行功能;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电梯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具备初步的故障排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究电梯控制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会分工合作;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遵守电梯安全规范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年级工程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编程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电梯控制系统原理:包括电梯机械系统、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相互配合,介绍电梯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电梯的构造与原理”2. 电梯控制程序设计:学习电梯控制系统的编程方法,掌握常用电梯调度算法(如SCAN、FCFS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电梯控制技术”3. 电梯控制电路分析:分析电梯控制系统的电路图,识别并解释各部分电路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四章“电梯控制系统电路分析与设计”4. 电梯安全规范与故障排查:了解电梯安全规范,学习电梯故障排查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电梯安全规范与故障处理”5. 实践操作:运用模拟软件进行电梯控制程序设计,实现电梯的基本运行功能,并进行故障排查。
电梯控制系统教案

电梯控制系统教案教案标题:电梯控制系统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掌握电梯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 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电梯控制系统。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电梯控制系统的概念,提问学生对电梯控制系统的了解程度;2. 引导学生思考电梯控制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讲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15分钟)1. 介绍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梯的运行模式、调度算法等;2. 解释电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梯按钮、传感器、电动机等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三、分析电梯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15分钟)1. 分别介绍电梯按钮、传感器、电动机等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2. 引导学生思考各组成部分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四、设计和实现简单的电梯控制系统(30分钟)1. 分组讨论并设计一个简单的电梯控制系统;2. 引导学生思考电梯控制系统的需求和限制,如楼层高度、电梯数量等;3. 指导学生使用合适的电路元件和编程语言,实现他们设计的电梯控制系统。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总结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 引导学生思考电梯控制系统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
教学资源:1. 电梯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和工作原理图;2. 电路元件和编程语言的实际应用案例;3. 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实验材料。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2. 学生对电梯控制系统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3. 学生设计和实现电梯控制系统的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更复杂的电梯控制系统,如多电梯协调调度等;2. 引导学生进行电梯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研究,如智能楼宇管理等。
教案撰写完成后,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概述电梯控制技术是现代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电梯控制技术将对电梯的安全运行和性能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设计一个具有多层楼、多电梯的电梯控制系统,让学生们深入了解电梯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学会使用MATLAB进行模拟仿真。
二、设计内容1.设计一个三层楼、两部电梯的控制系统,其中每层楼的电梯开关门、往返上下运动、超载保护等均可通过系统远程控制。
2.学生需要使用MATLAB进行系统仿真,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根据仿真结果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
3.学生需要完成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包括电路设计、程序设计、系统测试等等。
三、设计流程1. 设计梯控板电路图学生需要首先设计电路图,确定电路的整体架构,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以及控制器的选择和配合。
电路图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实际制作并测试。
2. 程序设计在电路测试合格后,学生需要进行程序设计。
程序需要能够实现电梯的上下运动、门的开关,以及超载保护等功能。
除此之外,根据仿真结果进行优化,如在节省能耗的同时提高运行效率等等。
3. 仿真与测试程序设计完成后,学生需通过MATLAB进行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对程序进行调整。
仿真结果需要考虑多种情况,如电梯运行顺序、电梯是否超载等等。
测试合格后,学生需进行系统整体实验,验证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四、设计结果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电梯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熟练运用MATLAB进行模拟仿真。
并通过设计三层楼、两部电梯的控制系统,学生具备了实际的电路和程序设计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本次课程设计是电梯控制技术的基础课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本课程,深入了解和运用电梯控制技术的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电梯控制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标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梯控制技术及其应用,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巩固和提升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
二、设计要求
1.掌握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
2.熟悉PLC编程以及其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了解电梯和自动楼层门的安全控制原理。
4.能够针对具体的电梯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三、设计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涵盖以下内容:
1. 电梯控制系统原理
•电梯的分类及其控制方式
•电梯电路图设计
•电梯控制原理分析
•电梯运行故障诊断和排除
2. PLC编程
•PLC编程基础入门
•PLC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PLC的软、硬件设计原理
1。
电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关键部件的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了解不同类型电梯的控制策略。
3. 帮助学生了解电梯控制系统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电梯控制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电梯控制系统的方案并进行模拟调试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梯控制系统及工程技术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电梯安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描述电梯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的作用。
2.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适的电梯控制方案并进行模拟调试。
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团队协作,撰写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报告。
4. 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5. 学生能够关注电梯安全,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课本,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安排如下:1. 电梯基本结构与原理- 介绍电梯的组成部分,如曳引机、导轨、轿厢、对重等。
- 阐述电梯的工作原理,包括曳引、导向、轿厢和对重平衡等。
2. 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流程- 分析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如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硬件选型、软件编程等。
- 结合教材章节,讲解不同类型电梯的控制策略。
3. 电梯控制系统的安全规范与标准-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电梯安全规范和相关标准。
- 分析电梯控制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安全因素。
4. 电梯控制系统设计与模拟调试-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梯控制方案。
-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调试,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电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电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电梯控制系统作为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度的增大,对电梯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掌握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要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将围绕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要点和实践应用展开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对电梯控制系统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为日后在电梯控制系统工程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介绍了电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的背景、重要性和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了电梯控制系统概述、课程设计要点和设计实践与应用三个部分,详细介绍了课程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要点。
结论部分对课程设计进行总结与回顾,展望了课程设计的成果,并分享了学习收获。
整个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能够让读者对电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3 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对电梯控制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其对电梯控制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同时,通过动手实践,学生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做出贡献。
2.正文2.1 电梯控制系统概述电梯作为现代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安全至关重要。
电梯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控制电梯的运行,使其能够按照乘客的需求安全、高效地运行的系统。
《电梯控制技术》教学教案

电梯从空间位置上看,由四个部分组成:依附建筑物的机房和井道,运载乘客或货物的空间——轿厢,乘客或货物出入轿厢的地点——层站。
电梯从各构件部分的功能上看,可分为八个系统: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系统、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
二、电梯各主要部件的分布、功能及其安装位置1.电梯主要部件的分布2.电梯主要部件的组成、功能及其安装位置任务二机房设备的安装及要求〖任务目标〗(1)熟悉电梯驱动系统的组成;(2)熟悉电梯限速器原理;(3)掌握电梯驱动系统的安装及要求;(4)掌握电梯限速器的安装及要求;(5)掌握电梯控制柜和电源控制箱的安装及要求。
〖任务描述〗机房是电梯的主控心脏部分,电梯所有的运行控制指令都从机房发出,本任务是针对机房中驱动系统、限速器、控制柜和电源控制箱的安装训练,并填写电梯机房安装自检记录。
〖相关知识〗一、驱动系统的安装1.机房内相关部件中心线的确定2.承重梁的安装质量要求3.曳引机、机架和导向轮等的安装二、限速器的安装安装要求如下。
(1)固定限速器时,在限速器轮的侧面放一根铅垂线,使限速器绳轮垂直度允差在0.5 mm以内,在前后、左右方向应不大于3 mm。
(2)底坑张紧装置底部距底坑应有合适的高度,一般低速电梯为(400±50) mm,快速电梯为(550±50) mm,高速电梯为(750±50) mm。
(3)限速器钢丝绳与安全钳连杆连接时,应用三只钢丝绳绳头夹固定,绳头夹的压板应置于钢丝绳受力的一边。
每个绳头夹间距均匀且应大于6d(d为限速器绳直径),限速器绳短头端应用镀锌铁丝加以捆扎,使其不能绽开。
三、控制柜和电源控制箱的安装1.控制柜安装要求结合表格内容讲解电梯主要部件的组成、功能及其安装位置。
组织实训活动,学生填写安装自检记录。
〖任务描述〗电梯遇到故障,无法进行检修运行。
请结合电梯电源回路图、电梯主驱动图、电梯安全及制动回路原理图、检修回路图进行分析,查找故障原因和故障点,排除故障使电梯恢复检修运行,并完成电梯维保记录单的填写。
plc电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plc电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PLC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理解其工作流程及各部分功能。
2. 使学生了解电梯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执行器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
3. 帮助学生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方法,能运用相关指令编写简单的电梯控制程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梯控制系统中问题的能力,能对简单故障进行诊断与修复。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PLC电梯控制系统的接线、编程与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项目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其工程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电梯安全问题,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PLC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为实现这一目标,课程将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学以致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PLC电梯控制系统概述:介绍PLC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电梯控制系统硬件:讲解电梯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硬件设备,以及其选型与接线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硬件系统3. PLC编程技术:介绍PLC编程的基本指令、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电梯控制程序的设计与编写。
教材章节:第三章 PLC编程技术4. 电梯控制程序设计:分析电梯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电梯控制程序,包括召唤、选层、运行、开门、关门等环节。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梯控制程序设计5. PLC电梯控制系统调试与故障诊断:讲解系统调试的方法和步骤,分析常见故障现象及其原因,掌握故障诊断与修复技巧。
(完整版)《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概要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梯控制技术 / Elevator Control Technology课程代码:020347学时: 48 学分: 3 讲课学时: 48 上机/实验学时: 0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电机及拖动基础》,《电力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现代建筑电气)开课院系: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材:梁延东主编.《电梯控制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主要参考书:张汉杰主编.《现代电梯控制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电梯控制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现代建筑电气)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研究电梯传动和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各种控制规律,重点掌握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理论、设计方法与应用。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电力拖动,电力电子和自动控制原理的基础上了解交流电梯传动和控制系统的结构,并掌握交流电梯曳引传动系统的控制规律,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及工程应用方法。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电梯基本知识1. 电梯结构中的机械装置2.电梯结构中的电气装置3.电梯基本规格及分类第三章:电梯曳引传动的自动控制1. 曳引传动自动控制系统2.电梯需要的理想运行速度曲线3.控制理论在电梯中的应用第四章:交流双速电梯传动系统第五章:交流调压调速电梯传动系统第六章:VVVF交流调速电梯传动系统1. VVVF调速系统2.SPWM变频器3.SPWM变频器控制的调速系统4.VVVF电梯传动系统5.矢量控制技术VVVF电梯中的应用第七章:电梯逻辑控制系统1. 逻辑控制的基本功能2.逻辑控制功能的实现3.电气选层器集选控制4.微机选层系统5.电梯的群控系统第八章:电梯的调试与运行1. 现场调试2.运行试验和性能试验第九章:电梯的选择与设置三、实验(上机、习题课或讨论课)内容和基本要求1. 讨论SPWM逆变器的原理和控制模式PLC选层系统2. 习题课课后习题解答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1.通过电梯调速控制系统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电梯教学课程设计

电梯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电梯的主要安全设施及其作用;3. 学生能了解电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分析电梯的运作过程;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3. 学生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电梯相关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梯工程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科学技术的热情;2. 学生认识到电梯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3. 学生通过学习电梯知识,提高对现代科技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普性质的教学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电梯的基本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实践操作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1. 电梯的起源与发展:介绍电梯的历史,引导学生了解电梯的演变过程。
2. 电梯的基本结构:讲解电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曳引系统、控制系统、轿厢、对重等。
3. 电梯的工作原理:详细解释电梯如何通过曳引系统、控制系统实现上下运行。
4. 电梯的安全设施:介绍电梯的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等,并讲解其作用。
5. 电梯的应用与重要性:分析电梯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6. 电梯安全常识: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乘坐电梯,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处理。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电梯的起源与发展、基本结构第二课时:电梯的工作原理、安全设施第三课时:电梯的应用与重要性、安全常识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电梯的起源与发展第二章:电梯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第三章:电梯的安全设施与安全常识第四章:电梯的应用与重要性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电梯控制技术教案(绪论)

电梯控制技术教案(绪论)第一篇:电梯控制技术教案(绪论)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标1、专业能力:1)了解电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2)理解电梯的分类3)掌握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2、方法能力:在不同的情况下针对建筑物的用途不同,客、货流量也不同,说出电梯的分类并会编制电梯的型号。
3、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好学的学习兴趣。
4、岗位能力:从事电梯行业的基础知识。
二、学习重点1、梯的分类2、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三、学习难点1、梯的分类2、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四、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板书等六、教学课时:4课时七、教学流程课堂教学组织(起立、互相问好、考勤、教学日志)(一)、安全教育校园中该如何预防火灾?1、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校园。
2、不随意焚烧垃圾、废纸等。
3、实验课中用的酒精灯、易燃化学药品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4、要学会使用灭火器材,保护学校的消防设施。
(二)、情境导入1、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2、教师活动:电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3、学生活动:举例电梯的实用场所(三)、学习流程学习任务一:电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1、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2、教师活动:讲解、分析电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多媒体演示各种电梯,尤其对升降机、自动扶梯、人行道梯的各种梯型进行区别。
3、学生活动:观察各种梯型、认真听课、并做好笔记。
学习任务二:电梯的分类1、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2、教师活动:演示电梯的种类,并分析各自的不同点,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讲解个不同点。
3、学生活动:找出各种梯型的不同点。
学习任务三: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1、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2、教师活动:根据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教学生逐步编制电梯的型号,并会根据电梯型号知道表示的是什么电梯。
3、学生活动: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四)、教学内容⇓一、电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在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电梯已经成为城市物质文明的一种标志。
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电梯是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设备。
电梯控制及维护技术课堂教案

电梯控制及维护技术课堂教案第一章:电梯概述1.1 电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电梯的分类与结构1.3 电梯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第二章:电梯控制系统2.1 电梯控制系统的组成2.2 电梯召唤与选层原理2.3 电梯运行模式与控制策略第三章:电梯驱动与传动系统3.1 电梯驱动方式及其特点3.2 电梯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3 电梯驱动与传动系统的维护第四章:电梯电气安全与保护系统4.1 电梯电气安全的重要性4.2 电梯电气安全保护装置的种类与作用4.3 电梯电气安全保护系统的维护与检修第五章:电梯的维护与保养5.1 电梯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5.2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内容5.3 电梯定期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第六章:电梯故障分析与维修6.1 电梯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6.2 电梯故障分析方法6.3 电梯维修操作流程与安全注意事项第七章:电梯的智能化技术7.1 电梯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背景7.2 电梯智能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7.3 电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案例及发展趋势第八章:电梯的安全评估与检测8.1 电梯安全评估的重要性8.2 电梯安全评估的方法与流程8.3 电梯检测技术及设备第九章:电梯的节能技术9.1 电梯能耗现状及节能潜力9.2 电梯节能技术措施9.3 电梯节能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意义第十章:电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0.1 电梯行业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10.2 电梯行业技术发展趋势10.3 电梯行业政策与标准动态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电梯概述补充说明: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电梯,让学生了解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加深对电梯整体认识的理解。
二、电梯控制系统补充说明: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不同运行模式和控制策略的应用,强化对电梯控制系统的认识。
三、电梯驱动与传动系统补充说明:讲解各种驱动方式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以及维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四、电梯电气安全与保护系统补充说明: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电气安全保护装置的作用和维护方法,增强安全意识。
电梯定位控制课程设计

电梯定位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梯定位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梯运动过程中的启动、停止、加速、减速等关键概念。
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电梯定位控制系统中使用的传感器、执行器等关键部件及其功能。
3. 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电梯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电梯定位控制程序,实现电梯在指定楼层停靠和运行。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电梯定位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解决简单的故障问题。
3. 学生能运用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与同学共同完成电梯定位控制系统的设计、搭建和测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梯定位控制,培养对工程技术领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良好的沟通、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电梯定位控制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数学基础,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编程和实际操作存在恐惧心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后能独立设计、搭建和测试电梯定位控制系统。
二、教学内容1. 电梯定位控制原理:介绍电梯运动过程中启动、停止、加速、减速等基本原理,分析电梯运行中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关系。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电梯运动原理”2. 电梯定位控制系统组成:讲解电梯定位控制系统中传感器、执行器等关键部件的原理和功能。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电梯定位控制系统组成”3. 电梯定位控制程序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编程知识,设计简单的电梯定位控制程序,实现电梯在指定楼层停靠和运行。
电梯控制技术第1章-PPT精品文档

曳引式电梯示意图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电梯的自动平层控制系统以及通过变换电动机极
数的调速方法来调整电梯运行速度的技术相继研制成功,1933年, 世界上第一台运行速度为6m/s的电梯被安装在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业的发展促使电梯进入了高峰发展时期,代
表新技术的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梯领域的同时,陆续出现了群控 电梯、超高速电梯。
电梯的存在,使得每幢大型高楼都可以成为一座立体的城市。在纽约 的前世界贸易中心大楼中,除每天有5万人上班外,还有8万人次的来
访和旅游,通过250台电梯和 75台自动扶梯的设置与正常运行,才使
得合理调运人员、充分发挥大楼的功能成为现实。
08年8月30日,高达492米 共101层的上海环球金融 中心正式宣布落成启用。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建 筑顶面最高和人可到达 最高的建筑,创下了多 项世界之最。在85层建 有“世界最高的游泳 池”,在79-93层建“世 界最高档次的酒店”, 在93层设置“世界最高 的中餐厅”,94层的观 光大厅和100层、距地面 474米处建造的“观光天 阁”,是欣赏上海都市 全景的最佳观光景点。
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曳引式电梯,其结构见图 1-2。从图中可见,钢丝绳悬挂在曳引轮上,一端 与轿厢连接,而另一端与对重连接,随曳引轮的 转动,靠钢丝绳与曳引轮槽之间的摩擦力,使轿 厢与对重做一升一降的相反运动,显然,钢丝绳 不用缠绕,因此钢丝绳的长度和股数均不受限制, 当然轿厢的载重量以及提升的高度就得到了提高, 从而满足了人们对电梯的使用需求。因此,近一 百年来,曳引式电梯一直受到重视,并发展沿用 至今。
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由于建筑物的用途不同,客、货流量也不同,故需配置各种类型的电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标1、专业能力:1)了解电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2)理解电梯的分类3)掌握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2、方法能力:在不同的情况下针对建筑物的用途不同,客、货流量也不同,说出电梯的分类并会编制电梯的型号。
3、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好学的学习兴趣。
4、岗位能力:从事电梯行业的基础知识。
二、学习重点1、梯的分类2、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三、学习难点1、梯的分类2、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四、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板书等六、教学课时:4课时七、教学流程课堂教学组织(起立、互相问好、考勤、教学日志)(一)、安全教育校园中该如何预防火灾?1、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校园。
2、不随意焚烧垃圾、废纸等。
3、实验课中用的酒精灯、易燃化学药品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4、要学会使用灭火器材,保护学校的消防设施。
(二)、情境导入1、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2、教师活动:电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3、学生活动:举例电梯的实用场所(三)、学习流程学习任务一:电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1、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2、教师活动:讲解、分析电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多媒体演示各种电梯,尤其对升降机、自动扶梯、人行道梯的各种梯型进行区别。
3、学生活动:观察各种梯型、认真听课、并做好笔记。
学习任务二:电梯的分类1、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2、教师活动:演示电梯的种类,并分析各自的不同点,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讲解个不同点。
3、学生活动:找出各种梯型的不同点。
学习任务三: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1、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2、教师活动:根据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教学生逐步编制电梯的型号,并会根据电梯型号知道表示的是什么电梯。
3、学生活动: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四)、教学容←一、电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在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电梯已经成为城市物质文明的一种标志。
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电梯是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设备。
←电梯作为垂直运输的升降设备,其特点是在高层建筑物中所占的面积很小,同时通过电气或其它的控制方式可以将乘客或货物安全、合理、有效地运送到不同的楼层。
基于这些优点,在建筑业特别是高层建筑飞速发展的今天,电梯行业也随之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电梯的存在,使得每幢大型高楼都可以成为一座立体的城市。
在纽约的前世界贸易中心大楼中,除每天有5万人上班外,还有8万人次的来访和旅游,通过250台电梯和75台自动扶梯的设置与正常运行,才使得合理调运人员、充分发挥大楼的功能成为现实。
展示:08年8月30日,高达492米共101层的环球金融中心正式宣布落成启用。
环球金融中心是建筑顶面最高和人可到达最高的建筑,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
在85层建有“世界最高的游泳池”,在79-93层建“世界最高档次的酒店”,在93层设置“世界最高的中餐厅”,94层的观光大厅和100层、距地面474米处建造的“观光天阁”,是欣赏都市全景的最佳观光景点。
世界最高的空中走廊世界最高观光设施中建有55米长的悬空观光长廊,游客踩在玻璃上可直接俯瞰景色←“环球金融中心” 的6部电梯中,有2部是世界最大的双层轿厢电梯,它的运行楼层为地下1、2层到地上95层的观光厅,最高速度为480m/分,载重3,600kg(1,800kg ×2),定员48人(24人×2);另外4部双层轿厢电梯的运行楼层分别为地上1层到28层、地上2层到29层的办公楼层,最高速度为360m/分,载重4,000kg (2,000kg ×2),定员52人(26人×2)。
←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曳引式电梯,其结构见图1-2。
从图中可见,钢丝绳悬挂在曳引轮上,一端与轿厢连接,而另一端与对重连接,随曳引轮的转动,靠钢丝绳与曳引轮槽之间的摩擦力,使轿厢与对重做一升一降的相反运动,显然,钢丝绳不用缠绕,因此钢丝绳的长度和股数均不受限制,当然轿厢的载重量以及提升的高度就得到了提高,从而满足了人们对电梯的使用需求。
因此,近一百年来,曳引式电梯一直受到重视,并发展沿用至今。
曳引式电梯示意图←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电梯的自动平层控制系统以及通过变换电动机极数的调速方法来调整电梯运行速度的技术相继研制成功,1933年,世界上第一台运行速度为6m/s 的电梯被安装在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业的发展促使电梯进入了高峰发展时期,代表新技术的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梯领域的同时,陆续出现了群控电梯、超高速电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晶闸管变流装置越来越多地用于电梯系统,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简化,性能提高。
同时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研制与开发,使交流电梯的调速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
进入20世纪80年代,通过控制电动机定子供电电压与频率调整电梯运行速度的调压调频技术研制成功,出现了交流变压变频(VVVF)调速电梯,开拓了电梯拖动的新领域。
1993年,日本生产了12.5m/s的世界最高速交流变压变频调速电梯,结束了直流电梯独占高速电梯领域的历史。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电梯的自动平层控制系统以及通过变换电动机极数的调速方法来调整电梯运行速度的技术相继研制成功,1933年,世界上第一台运行速度为6m/s 的电梯被安装在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业的发展促使电梯进入了高峰发展时期,代表新技术的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梯领域的同时,陆续出现了群控电梯、超高速电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晶闸管变流装置越来越多地用于电梯系统,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简化,性能提高。
同时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研制与开发,使交流电梯的调速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
进入20世纪80年代,通过控制电动机定子供电电压与频率调整电梯运行速度的调压调频技术研制成功,出现了交流变压变频(VVVF)调速电梯,开拓了电梯拖动的新领域。
1993年,日本生产了12.5m/s的世界最高速交流变压变频调速电梯,结束了直流电梯独占高速电梯领域的历史。
←电梯发展到今天,在使用需求和新技术应用方面都进入到了全面发展时期。
据电梯行业信息介绍,目前国际上电梯的新技术应用包括以下几方面:←1、全数字识别乘客技术(所有乘客进入电梯前进行识别,其中包括眼球识别、指纹识别)。
←2、数字智能型安全控制技术(通过乘客识别系统或者IC卡以及数码监控设备,拒绝外来人员进入)。
←3、第四代无机房电梯技术(速度可以达到2.0M/S以上,最高可以使用在30层以上)。
←4、双向安全保护技术(双向安全钳、双向限速器,在欧洲必须使用,中国正在被普遍使用)。
←5、快速安装技术(改变过去的电梯安装方法,能够快速组装)。
←6、节能技术(采用节能技术,使电梯更节约能源)。
←7、数字监控技术(完全采用计算机进行电梯监控与控制)。
←8、无线远程控制及报警装置(当电梯产生故障时,电梯可以通过无线装置给手机发送故障信息,并通过手机发送信号对电梯进行简单控制。
)。
←乘电梯去太空这一设想是前苏联科学家在1985年提出来的,后来一些科学家相继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
2000年,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描述了建造太空电梯的概念,这需要极细的碳纤维制成的缆绳并能延伸到地球赤道上方3. 5万km。
为使这条缆绳突破地心引力的影响,太空中的另一端必须与一个质量巨大的天体相连。
这一天体向外太空旋转的力量与地心引力抗衡,将使缆绳紧绷,允许电磁轿厢在缆绳中心的隧道穿行。
普通人乘电梯登上太空这个梦想未来将实现。
←二、电梯的分类←根据国家标准GB/T7024—1997《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电梯的定义为: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
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由于建筑物的用途不同,客、货流量也不同,故需配置各种类型的电因此各个国家对电梯的分类也采用不同方法。
根据我国的行业习惯,大致归纳如下:按速度分类1.低速电梯(也称丙梯)电梯运行的额定速度在1 m/s以下,如0.5 m/s、0.75 m/s,常用于10层以下的建筑物。
2.快速电梯(也称乙梯)电梯运行的额定速度在1 m/s—2 m/s之间,如1.5 m/s、1.75 m/s,常用于10层以上的建筑物。
3.高速电梯(也称甲梯)运行的额定速度在≥2 m/s,如2 m/s、2.5m/s,3 m/s,常用于16层以上的建筑物。
4.超高速电梯电梯运行的额定速度超过5m/s,甚至更高。
常用于楼高超过100m的建筑物。
←(二)按用途分类←1.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主要用于宾馆、饭店、办公大楼及高层住宅,在安全设施、运行舒适、轿厢通风及装饰等方面要求较高。
通常分有司机/无司机操作两种。
←2.住宅电梯供住宅楼使用,主要运送乘客,也可运送家用物件或其他生活物件。
多为有司机操作←3.观光电梯观光侧轿厢壁透明,装饰豪华、活泼,运行于大厅中央或高层大楼的外墙上,供游客、乘客观光的电梯。
←4.载货电梯为运送货物而设计的电梯,轿厢的有效面积和载重量较大,因装卸人员常常需要随梯上下,故要求安全性好,结构牢固。
←)5.客货电梯主要用于运送乘客,但也可运送货物。
它与乘客电梯的区别主要在于轿厢部的装饰结构有所不同。
←6.医用(病床)电梯←7.杂物(服务)电梯←8.汽车电梯a)车辆电梯(b)立体车库←9.自动扶梯与地面成30゜—35゜的倾斜角,在一定方向上以较慢的速度连续运行,多用于机场、车站、商场、多功能大厦中←10.自动人行道在一定的水平或倾斜方向上连续运行←11.其他。
←如:在施工现场运送施工材料及施工人员的建筑施工梯;←在发生火灾时,用于运送乘客、消防人员及消防器材的消防梯;←供特殊工作环境下使用的特殊梯,如防爆、耐热、防腐等;←用于运送矿井的人员及货物的矿井梯;←为地下火车站和山坡站倾斜安装的集观光和运输为一体的斜运梯;←能将地下机库中几十吨甚至上百吨的飞机,垂直提升到机场跑道上的运机梯以及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变化所出现的用于维护高层楼宇的吊篮设备。
←(三)按拖动方式分类←1.交流电梯用交流感应电动机作为驱动力的电梯。
根据拖动方式又可分为交流单速、双速、三速电梯,交流调速电梯,交流调压调速电梯以及性能优越、安全可靠、速度可与直流电梯媲美的交流调频调压调速电梯。
← 2.直流电梯用直流电动机作为驱动力的电梯。
根据有无减速箱,分为有齿与无齿直流电梯。
此类电梯的速度较快,一般在2m/s以上。
← 3.液压电梯靠液压传动的原理,利用电动泵驱动液体流动,由柱塞使轿厢升降的电梯,梯速一般为1m/s以下。
← 4.齿轮齿条电梯采用电动机—齿轮传动机构,将导轨加工成齿条,轿厢装上与齿条啮合的齿轮,由电动机带动齿轮旋转完成轿厢的升降运动的电梯。
←5.直线电机驱动的电梯用直线电机作为动力源,是目前具有最新驱动方式的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