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维格技术创新进入无人区 光场 D显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苏大维格技术创新进入“无人区”

中国科技创新一直以来都是“有人区”复制太多,成本竞争激烈,而“无人区”真正的开拓创新太少。苏大维格上市以来依托完全自主搭建的微纳制造平台,持续不断的通过技术创新进行“无人区”,光学防伪技术用于身份证,打破我国对国外技术依赖,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Metalmesh导电膜量产,创造性的开发了纳米指向性背光膜。公司的微纳制造技术是指精度在微米(1um=10-3毫米)、纳米(1nm=10-3um)级的超细微加工极端制造技术。微纳制造是超材料研发生产的核心技术,超材料具备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而且这些性质主要来自人工设计的微纳结构。图:微纳结构应用领域

苏大维格的微纳制造创新平台,占据了全球下一代材料加工、制造创新的制高点,该技术应用范畴众多,平台将产生大量的创新应用、创新产品。公司构建的多元技术壁垒国内其他企业难以跨越,其核心设备自主研发,不受制于国外的装备及零部件,并且技术与国际先进企业处于同一水平。经过近几年的开拓创新,公司目已经在包装材料、公共防伪、导光膜、导电膜等四个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化布局,并且在特种功能膜材料(热烫印膜)、LED纳米图形化衬底、OLED掩膜版、裸眼3D等领域拥储备了完善的技术。公司现凭借NanoCrystal200纳米光刻设备,已经开始布局“超材料”领域的研发,其中基于NanoCrystal200生产的“纳米指向性背光膜”将应用于全息裸眼3D领域,解决百年来3D显示未解的视觉疲劳课题。

图:公司技术应用领域

1.以超材料为基础的光场裸眼3D

1)裸眼3D显示发展现状

近年来VR/AR受到业界关注,Google、Facebook、微软等、阿里巴巴等巨头均重兵投入。如果未来有什么技术可以颠覆现有显示形态,改变现有互联网生态,那就是VR/AR技术。3D显示作为AR应用的关键技术,一直以来都受到业界高度关注,国际着名大学和企业不断加大了研发投入,在解决方案、关键材料、光学部件和视觉跟踪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进步。但是裸眼3D显示原理上,100年来,基本没有形成新突破,普遍采用的视障法(parallexbarrier)与视觉跟踪技术、柱面透镜光栅(lenticulargrating)光场成像法,虽工艺改进显着,3D成像效果也非常逼真,但其始终无法解决观察者视觉疲劳的问题。

图:AR应用示前景

2016年2月2日,Magicleap官方宣布获得由阿里巴巴领投的7.94亿美元融资,加上上轮由谷歌领投的5.42亿美元,2014年年底以来累计获得13.4亿美元投资,总估值约45亿美元。Magicleap之所以受到众多互联网巨头青睐,在于它未来能够实现并普及光场显示技术,这将对裸眼3D景显示技术带来一场实实在在的革命,光场裸眼3D显示能够根本解决观察者视觉疲劳技术难题,因此其获得空前的投资自然是名至实归。

2)光场显示技术原理

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3D渲染演示技术的演化进程可以大致划分成针孔相机、双目立体视觉、光场、数字全息四个阶段。简而言之,针孔相机演示技术的代表作是早期的动画电影《最终幻想》,双目立体视觉的代表作是3D版的《阿凡达》,光场

的代表作就是MagicLeap发布的视频,数字全息技术的代表作是《星球大战》中的场景。

图:最终幻想:光线跟踪法渲染,针孔相机显示技术

图:3D版的《阿凡达》,双目立体视觉

图:MagicLeap,增强现实,光场技术

图:星球大战,数字全息技术

1)针孔相机?

传统的光学相机,其理想模型就是针孔相机。在计算机图形学中,传统的渲染方法都是基于这种相机模型。如图7所示,从相机的光心出发,经过成像屏幕的每一个像素,发出一条射线。光学跟踪法(raytracing)用几何光学的物理法则计算这条射线的颜色,即为相应像素的颜色。在这里,我们需要一个概念上的转换,每个像素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射线,这是理解光场的关键!换言之,一张相片就是通过光心的一簇射线。《最终幻想》就是用光学跟踪法来渲染制作的。

图:光线跟踪法中的针孔相机模型

2)双目立体视觉

人类具有两只眼睛,观看物体时两眼各自成像,大脑根据两眼成像的细微差别计算每一点的深度信息,从而得到立体感觉。模仿人眼,我们可以用双镜头相机得到双目立体相片。本质上而言,双目立体视觉相片就是从两个光心出发的两簇射线。

3D版《阿凡达》就是以此原理制作的。相对于单目相机,双目立体视觉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加倍。

3)光场3D原理

在光学领域中,光场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1996年被微软和斯坦福学者引进到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发展到2016年的今天,已经整整二十年。虽然在学术界,人们不懈地研究深化,真正在工业界产生影响,还是近几年的事情。MagicLeap应该算是LightField理论在现实应用中的一个巅峰。

图:光场(LightField)的魔盒解释

我们假设用一个玻璃盒子罩住一只兔子,然后透过玻璃盒子来观察这只兔子。从盒子表面的任意一点,向三维空间的任意一个方向发出一条射线,这条射线的颜色由兔子和光照条件所决定。我们用来表示玻璃盒子,表示单位向量,一条射线表示为,所有射线的集合记为。每条射线对应着一个颜色,我们用三维空间中的一个点来表示。因此,光场就是从射线空间到颜色空间的映射。换言之,光场是定义在射线空间上的矢量值函数:

假设我们去掉了玻璃盒子中的兔子,但是这个玻璃盒子是一个魔盒,光场信息被完美保留。当我们观察这一魔盒的时候,所有经过一只眼睛的射线合成了视网膜上的一幅图像。我们可以自由地改变距离和视角,兔子在视网膜上的图像相应地自然变化,根本觉察不到兔子的消失。因此,有了魔盒,我们不再需要真正的兔子。这个魔盒就是兔子的光场。

光场渲染我们可以用兔子的光场来取代兔子,渲染生成各种角度的照片,这样我们无需为建立兔子的几何模型,纹理模型和光照模型。对于大场景,复杂光照条件,或者复杂几何模型(如长绒玩具)等等,光场比实物的数字模型更为简单,或者光场比光线跟踪得到的渲染结果更加逼真,或者更加高效,我们用光场来渲染。这是所谓的基于图像的渲染方法(ImageBasedRendering)。历史上,微软曾经出过一版基于光场的游戏,类似孤岛寻宝,所有场景都是从真实自然中采集,非常逼真,但是最后没有引起任何反响,无疾而终。

4)超材料镜片攻克光场采集难题

光场是定义在射线空间上的函数,射线空间是4维的,传统的针孔相机只能采集二维射线簇,因此光场采集具有本质的难度。早期光场采集的方法简单粗暴,就是用大规模相机阵列,这种光场相机笨重昂贵,无法普及。随数字相机技术的成熟,针孔相机愈来愈小,可以密集地集成在一起,从而缩小了光场相机的体积。但是镜头的尺寸无法缩减。

图:斯坦福制作的阵列相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