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__一__单元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习了“分类与整理”后,正式开始接触统计,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部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
本部分知识是对以前非正式的统计表整理和呈现数据知识的延伸,也是学生学习建立正式统计表表象的重要环节,更是今后学习统计知识的铺垫。
教科书依托学生熟悉的情境,如订做校服、投票选人参加讲故事比赛等活动,以收集数据、记录数据和呈现数据为主,引导学生学习调查的方法并初步了解统计表,同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使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学习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二是学习记录数据的方法,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
这两个层次的内容都非常注重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而且能较好地体现数据分析的现实意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统计的价值,并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二、学情分析:在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这一单元,学生已经接触过与统计相关的内容,学习了比较、分类与整理,会在分类的基础上用非正式的统计表整理与呈现数据。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
所以本单元的入手点对于学生来说很好找,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
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
三、教学目标:1、学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机会,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表。
学会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的统计方法。
难点: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能根据统计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教学建议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让学生感受统计的价值。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模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模板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极富个性特点的创造性劳动,其个性特征最突出地体现在每次课的板书设计中。
所以教师备课时要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为每一次课设计出具有特点的板书方案。
上课如果没有板书,学生无思路,就象听天书。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模板1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使学生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能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本领.教学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学具等.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拍手游戏.(1)教师拍4下,同学们比老师多拍1下,你们拍几下?(2)教师拍7下,同学们比老师多拍2下,你们拍几下?教师拍手后,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后再拍手.2.师:你们能告诉老师是怎么算的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样的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出示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7【演示动画"应用题"】.(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第一行摆4个圆片○○○○第二行摆三角形,比圆片多2个.应先摆和圆片一一对应的同样多的部分△△△△再摆比圆片多的2个三角形△△第二行摆_____个三角形△△△△△△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摆的,使学生明确:在和圆片同样多的三角形部分再接着摆多的部分,就是三角形的个数.(2)启发学生互相说条件,操作学具,提高操作能力,进一步理解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2.教学例8【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例8)"】.(1)出示例8,引导学生读题,使学生明确:题中有两个条件:黄花9朵,红花比黄花多6朵.问题是红花有多少朵.(2)根据学生口述条件和问题,启发学生学生明确红花多,黄花少.(3)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红花比黄花多6朵,具体地说是什么意思?使学生明确:就是红花比黄花的9朵多6朵或就是红花的朵数比9朵多6朵.(4)继续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例8)",揭示投影片红花盖住的部分的纸条.使学生明确:红花的朵数就是和黄花同样多的9朵红花,再填上比黄花多的6朵红花.(5)列式计算9+6=15(朵)(6)完成回答答:红花有15朵.(7)进一步理解,帮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使学生明确:求比一个数多见的应用题,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一个量多,一个量少.多的里面有一部分和少的同样多,求多的是多少.用与少的同样多的部分(也就是少的数量)再加上比少的多的部分.3.反馈练习.(1)“做一做”第1题.①根据图意,口述题意.②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③独立列式计算.④订正时,启发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2)“做一做”第2题.①启发学生互相议一议.②独立列式计算.③订正时,启发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三)全课小结师生共同总结: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要分析数量关系,谁多、谁少,再列式解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三第1、2题.1.草地上有49只黑羊,白羊比黑羊多27只.有多少只白羊?2.鱼缸里有87条红金鱼,花金鱼比红金鱼多48条.有多少条花金鱼?板书设计探究活动猜硬币游戏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游戏准备每人准备10枚硬币游戏过程1.同桌同学互相活动.2.一人左手握住3枚(或任意枚)硬币,右手握住5枚硬币,问:左手有3枚硬币,右手比左手多2枚,右手有几枚硬币?待另外一人回答后,再将右手展开,验证其答案是否正确.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模板2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笔算.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正确书写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和计算顺序.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顺序.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红、黄色圆片及数位表.教学过程一、复习1.70-30 42-20 79-685-40 67-31 65-365-3这道题的竖式应该怎样写?2.想一想笔算加法时都应注意些什么?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1.教学例1.65—3=_______________教师说明也可以写成竖式进行笔算.(1)出示图示,使学生明确:十位上 6个○表示 6个十;个位上 5个○表示 5个一,读作 65.(2)说明:要从65里减3启发学生思考:3表示什么?应该从哪里去掉?引导学生明确:3表示3个一.应该从65里个位上“5个一里去掉3个一.”教师同时在个位○中划去3个.(3)说明:笔算竖式怎样写呢?要求学生在稿纸上写数字65,在65的个位数5的下面写上3,也就是3要对着65的个位数5.写上减号和横线.就是数位对齐,与笔算加法的道理一样.(4)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提醒学生,在横式等号后面也要写上得数.2.教学例2.(1)比较例2和例1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2)请学生独立操作学具,注意去掉的23应该怎样去掉?(3)学生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提问:你在写竖式时,其中写减数中的“2”,你是怎样想的?(2是在十位上,应与65的十位上的6对齐.)(4)学生对照数位圆片图,进行尝试计算.(5)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计算时的思维过程.3.小结计算方法.说说笔算减法的方法是怎样的?笔算方法和口算方法相比,主要不同的地方是什么?三、加深理解,形成技能填空:69-27= 99-8= 70-40=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及时鼓励.四、全课小结,完善新知.引导学生明确: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还要注意,计算时要仔细,得数要写在模式等号后.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例1 65-3= 62 例 2 65-23= 42探究活动小猫钓鱼游戏目的巩固百以内的加减法.游戏材料用硬纸片做成的鱼若干条,每条鱼身上有一道算式,鱼嘴用铁丝做成一小圆圈;小猫面具;钩鱼杆、线、鱼钩.游戏程序1.用课桌围成一个长方形“鱼塘”,“塘”中放“鱼”,鱼身有算式的一面朝上.2.每3人一组,头戴小猫面具,身上挂一个写有得数的牌子,围在课桌外面.3.用鱼杆、鱼钩钓得数与自己身上的得数相同算式的鱼.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模板3教学目标:1. 使学生会看钟表上的半时,1.8.2 认识半时|人教课标版。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1.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 (2)22-6+1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7、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1、练习一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板书设计】第二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5页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的。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通过参与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调查、记录和整理结果,意在使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记录方法的多样性。
学会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使结果易于整理。
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与统计相关的初步知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调查、记录和整理、简单分析数据奠定了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统计相关的生活场景,只是学生没有发现,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1.让学生经历抽样调查、记录、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经验,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统计的必要性。
本单元的两个统计活动是调查学生喜欢的校服颜色和投票决定参加比赛的人选,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调查、收集和整理的过程,特别是学生要自己进行数据的调查记录,体验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记录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获得数据统计的经验。
此外,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或作出推测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统计的意义和必要性。
2.从多种方法中选择优化。
无论是调查方法还是记录数据的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思维也是灵活多样的,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强求划一,而是应该从众多的方法中,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学会自己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调查、记录并整理分析。
这一优化过程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 调查、记录和整理 1课时2 练习一1课时调查、记录和整理。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科书第10~11题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同学们,看看第10页第2题中小白兔们在干什么?你最喜欢说什么?2.出示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白兔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1.利用木偶戏场景插图。
谈话:看到这个画面,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自由发言。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谈话: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7.小结。
三、巩固应用1.说说生活中你了解的哪些事与这几节课的内容相似,把它编成一道应用题。
2、请学生尝试解决第5题。
有困难时给学生以启发。
四、全课总结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篇2教材、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一次实践活动。
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注意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可以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精品文档)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的。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通过参与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调查、记录和整理结果,意在使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记录方法的多样性。
学会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使结果易于整理。
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与统计相关的初步知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调查、记录和整理、简单分析数据奠定了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统计相关的生活场景,只是学生没有发现,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1.让学生经历抽样调查、记录、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1.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经验,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统计的必要性。
本单元的两个统计活动是调查学生喜欢的校服颜色和投票决定参加比赛的人选,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调查、收集和整理的过程,特别是学生要自己进行数据的调查记录,体验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记录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获得数据统计的经验。
此外,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或作出推测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统计的意义和必要性。
2.从多种方法中选择优化。
无论是调查方法还是记录数据的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思维也是灵活多样的,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强求划一,而是应该从众多的方法中,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学会自己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调查、记录并整理分析。
这一优化过程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调查、记录和整理1课时2练习一1课时调查、记录和整理。
(教材第1、第2页)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7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借助分物活动,回忆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熟悉除法竖式,把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局部的意思。
2、采纳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育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分析观看、推理、推断力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具预备:课件。
学具预备:小圆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调皮和笑笑正在分苹果,他们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去帮帮他们,好吗?(大屏幕出示主题图)观看主题图,你发觉了哪些数学信息?依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
二、学习新课,合作探究1、想一想、算一算。
从学生的已有学问入手,独立思索解决。
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2、算一算、议一议。
小组合作。
在小组内争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汇报A组、利用数数的方法,一盘:6个,两盘:12个,三盘:18个。
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在实物投影上展现摆小圆片的过程。
(直观展现给学生。
)B组、利用减法的方法:18-6-6-6=0C组、利用乘法口诀:三六十八D组、利用除法竖式的方法4、小组派两名同学,到黑板,一名演示竖式计算过程,一名讲解,每一局部表示什么?5、结合学生板书,教师补充,强调竖式的书写挨次: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终在左侧写除数,商要和被除数的各位对齐。
强调除法竖式每一局部表示的意思。
6、指明说一说除法竖式每局部的意思,同桌同学练习说一说。
7、试一试:进一步娴熟把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师强调书写竖式的挨次,完成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18÷2= 63÷9=三、学中做1、元宵节快到了,小狗,小熊,小白兔在一起过节,他们分别带来了许多好东西,我们去帮他们分一分吧。
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一题学生练习在小组内说一说除法各局部分别表示什么?2、完成圈一圈,填一填3、( )里能填几?3×( )25 8×()36 7×()29 ( )×7364、小黑板出示:错题解析四、质疑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五、课堂检测8÷4= 64÷8= 81÷9=集体订正答案,好的提出表扬。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的。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通过参与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调查、记录和整理结果,意在使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记录方法的多样性。
学会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使结果易于整理。
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与统计相关的初步知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调查、记录和整理、简单分析数据奠定了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统计相关的生活场景,只是学生没有发现,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1.让学生经历抽样调查、记录、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1.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经验,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统计的必要性。
本单元的两个统计活动是调查学生喜欢的校服颜色和投票决定参加比赛的人选,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调查、收集和整理的过程,特别是学生要自己进行数据的调查记录,体验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记录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获得数据统计的经验。
此外,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或作出推测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统计的意义和必要性。
2.从多种方法中选择优化。
无论是调查方法还是记录数据的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思维也是灵活多样的,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强求划一,而是应该从众多的方法中,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学会自己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调查、记录并整理分析。
这一优化过程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调查、记录和整理 1课时2练习一1课时调查、记录和整理。
(教材第1、第2页)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最新模板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最新模板教学活动应当灵活,重点突出。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时教学任务比较单一,那么此时,教师可以重复设计某一项教学活动,当教学任务有几项时,那么教师应当设计多种教学活动。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最新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最新模板1一、学情分析本学期继续任教二(4)和二(6)两个班的数学。
大部分孩子在经过一年半的学习生活后,已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
基本上能做到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能同桌合作学习,及时上交作业,检查和订正作业的习惯也逐渐养成,个别后进生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
但还有个别孩子学习自主性不强,有依赖家长的倾向。
另外还有一些孩子发言不积极,回答问题声音不够响亮。
总体来说,二(4)班后进生较多,这些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信心,知识欠账多,学习习惯较不好,上课注意力也不易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本学期继续和家长密切配合,倾注爱心,重点辅导,鼓励自信,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由浅入深地为他们弥补缺陷,扶起他们逐步赶上其他的同学。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
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
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
我国的计数习惯是每四位一级,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弄清楚,掌握了第一级数的读、写法则,再学习万以上的数就可以类推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数数并用数数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
•使用数数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准备
•教案、教材、黑板、彩色粉笔、实物物品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利用实物物品展示,引导学生数出物品的数量,帮助学生理解数数的概念。
2. 学习数的读法和认识数的顺序
•利用数棍或数字卡片,呈现1-20的数字,并让学生按顺序读出各数字,加深学生对数字排列的认识。
3. 认识个位数
•通过实物物品提问,引导学生认识个位数的概念,并对其进行操练。
4. 进行实际问题练习
•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简单问题,让学生利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5. 练习巩固
•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核对,检验学生对数数的掌握情况。
6. 课堂小结
•整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强化印象。
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练习题,熟练掌握数数的方法。
•做家长布置的附加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留心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以上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为学生进行数学教学。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本单元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研究调查、记录、整理和简单分析数据的基本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为此,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作为研究材料,并通过有趣的调查活动来引导学生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
在研究中,学生将学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记录方法的多样性,掌握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的方法,以便更好地整理数据。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研究了比较、分类等与统计相关的初步知识,为进一步研究调查、记录和整理、简单分析数据奠定了基础。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单元的两个统计活动是调查学生喜欢的校服颜色和投票决定参加比赛的人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调查、收集和整理的过程,特别是要自己进行数据的调查记录,体验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记录方法的多样性。
此外,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或作出推测的过程中,学生将进一步明确统计的意义和必要性。
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学会自己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调查、记录并整理分析。
这一优化过程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而难点则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在具体的统计过程中体会记录数据方法的多样性,同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以提高其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
生1:___得了6票,___得了4票。
生2:所以___应该参加比赛。
师:你们的投票方法很好,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所以投票应该是无记名的。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投票的方法,同时教育学生保护个人隐私】我了解到了如何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
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数据和统计的应用。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第一单元单元分析内容及简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约3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2例1 数据收集整理(一)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课件出示红、黄、蓝、白)二、互动新授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人教版2024年春季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2024年春季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说出1-99的数词。
2.能够认识0-99的数字符号,能准确书写0-99的阿拉伯数字。
3.能够通过数轴的练习,掌握1-100的相邻关系。
教学重点1.认识1-99的数词。
2.书写0-99的阿拉伯数字。
3.掌握1-100的相邻关系。
教学准备1.数轴图、卡片等教具。
2.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标记笔。
3.教师备好教案和讲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游戏:根据提供的数词,在数轴上找出对应的位置,加深数字记忆。
2.给出一个数字,让学生快速报出下一个数。
引出相邻关系。
二、讲解1.帮助学生认识1-99的数词,展示阿拉伯数字的书写形式。
2.通过数轴图,让学生理解相邻关系,比较数字的大小。
三、练习1.让学生用卡片上的数字进行排序,练习书写数字和比较大小。
2.布置练习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四、小结1.复习当天所学内容,重点强调相邻关系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勤加练习,熟能生巧。
课堂延伸1.小组比赛:猜数字游戏,加强数字记忆和快速反应能力。
2.带学生进行户外找数字活动,让学习与生活结合。
教学反思1.本单元重在培养学生对1-100数字的认知能力和相邻关系的理解。
2.学生活动安排要多样化,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喜爱和主动学习意识。
以上为本单元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1-100数字的认知和书写能力。
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进步,享受学习的快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的。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通过参与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调查、记录和整理结果,意在使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记录方法的多样性。
学会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使结果易于整理。
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与统计相关的初步知识,为本单元进1步学习调查、记录和整理、简单分析数据奠定了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统计相关的生活场景,只是学生没有发现,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1.让学生经历抽样调查、记录、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1.进1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经验,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统计的必要性。
本单元的两个统计活动是调查学生喜欢的校服颜色和投票决定参相加比赛的人选,使学生进1步体验数据调查、收集和整理的过程,特别是学生要自己进行数据的调查记录,体验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记录方法的多样性,进1步获得数据统计的经验。
此外,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或作出推测的过程中,进1步明确统计的意义和必要性。
2.从多种方法中选择优化。
无论是调查方法还是记录数据的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思维也是灵活多样的,在教育教学教学时教师不能强求划1,而是应该从众多的方法中,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学会自己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调查、记录并整理分析。
这1优化过程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调查、记录和整理 1课时2练习1 1课时调查、记录和整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使学生理解统计的意义,能够运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简单的统计图表,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这是什么图表?它的作用是什么?2、你能从这张图表中获得哪些信息?3、你能根据这张图表提出哪些问题?二、讲授(30分钟)1、数据收集教师介绍数据收集的方法,如调查问卷、实地观察、统计表格等,并展示一些例子。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数据收集活动,例如统计班级同学喜欢的水果种类、喜欢的颜色等。
学生将数据填写在统计表格中。
2、数据整理教师介绍数据整理的方法,如分类、排序、计数等,并展示一些例子。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刚才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例如将同学们喜欢的水果种类按照数量从多到少排列,并用文字描述。
3、统计图表教师介绍常见的统计图表,如柱状图、饼图、折线图等,并展示一些例子。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刚才整理好的数据制作成相应的统计图表,并解释图表的含义。
三、练(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让学生根据图表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同时,教师也鼓励学生自己制作统计图表,并提出问题。
四、总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了统计的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但是,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探索统计的世界。
同时,在练环节,教师也应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找到解决统计问题的实际方法。
教师通过情境引入,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提问学生对校服颜色的喜好,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确定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出示统计表,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最后,教师采用举手的方式,让学生完成统计表,引导学生从统计表中发现规律和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本单元的要紧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利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结合生活情境发觉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二、单元整体目标一、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明白得数学问题的大体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式解决问题,明白小括号的作用。
二、培育学生认真观看、独立试探等良好的学习适应,初步培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单元重难点1、小括号的利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四、单元课时分派用3课时安排教学第一课时一、讲课课题:解决问题(例题1)二、教学内容及其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会解决简单的用一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用两步计算(加减)解决问题。
因此培育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及其说明目标:①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觉问题,把握解决两步问题的步骤和方式,了解能够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
②培育学生认真观看、踊跃试探等良好的学习适应,初步培育学生搜集信息、发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让学生通过找一找发觉问题、通过说一说、做一做来解决问题。
四、教学问题及其说明在观看例题图后解决问题时学生可能解决的只是问题的一步而不是完整的两步,学生会显现如此的现象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成心识到情境图的完整性,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勤学生观看情境图的完整性。
五、课前预备为引导学生观看情境图的完整性,因此预备一幅教科书P2—4的游乐园情境放大图片。
六、教学设计(一)教学大体流程情景导入—探讨新知—巩固练习—全课总结(二)问题及例题一、创设情境,寻觅数学问题,激发学习的爱好。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认识图形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认识图形一、教学目标1、认识标准的二维图形,如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
2、学生能够根据图形的特征命名它们。
3、学生能够将同一图形的不同图形进行辨别。
4、生能够综合运用认识到的图形进行图形分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标准图形,能够辨别不同图形并进行分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同一图形的不同图形进行辨别。
三、教学准备1、教材: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2、黑板、彩笔等教学用具。
3、一张纸板。
4、图形卡片。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利用纸板展示不同的图形,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来猜猜这些图形的名称。
2、基础知识讲解教师对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图形的特征进行讲解,让学生知道这些图形的不同特点。
3、认识图形教师发放不同的图形卡片,让学生进行辨别,并将相同的图形进行分类。
特别是相同的图形有不同的形状,要引导学生观察形状的差别,进行归类。
4、合成图形教师将不同的图形组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
让学生从中发现图形的组成,学习图形的合成方法。
5、练习环节教师设计图形分类练习题,让学生在纸板上画出不同的图形。
6、检查作业教师收集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总结教师进行本次课程的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记忆。
六、课后作业布置图形分类作业,让学生在家写出相应的分类题,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熟悉各种标准的二维图形的名称及特征,并能够进行相应的分类和组合。
学生的观察能力、辨别能力和组合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同时,学生的想象力也得到了锻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分析
内容及简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约3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2例1 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课件出示红、黄、蓝、白)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1)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2)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一)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3例2 数据收集整理(二)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
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
课件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二、互动新授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
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课件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
(2)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量?
完成统计表。
2.教学例2。
(1)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一的第3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册》
第三课时总第3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4~6 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
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完成练习一的第6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从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二、探究新知
1. 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
(1)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2)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
2. 完成练习一的第5题。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三、巩固迁移
完成练习一的第7题。
1.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
四、全课总结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