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 月考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 月考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检验与结论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B 【详解】A. 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待测液含Na +,同时K 的焰色反应为紫色,容易被黄色掩蔽。
所以不确定是否含K +,A 项错误;B. 待测液加入过量盐酸无现象说明不含Ag +,加入BaCl 2生成不溶于盐酸的沉淀,则待测液肯定含有SO 42-,B 项正确;C. 如果待测液只含HCO 3-,加入过量盐酸也能产生CO 2气体,C 项错误;D. 原溶液可能只含Fe 3+,先加氯水再加KSCN ,溶液也呈红色,D 项错误; 故答案选B 。
【点睛】本题易错点为A 项。
Na 的焰色反应颜色可能影响观察到K 的焰色反应颜色,所以不能断定不含K ,实际上可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反应排除Na 的焰色反应影响。
2.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 A .H 2S 在O 2燃烧 B .铁在硫蒸气中燃烧 C .SO 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 .硫酸中加入锌粉【答案】B 【详解】A 、H 2S 和O 2的反应有两种情况,O 2不足:2222H S+O 2S+2H O 点燃,O 2过量:22222H S+3O 2SO +2H O 点燃,A 错误;B 、Fe 和S 反应只会生成FeS ,与反应物用量或者浓度无关,B 正确;C 、SO 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有两种情况,SO 2不足:SO 2+Ca(OH)2=CaSO 3↓+H 2O ,SO 2过量:Ca(OH)2+2SO 2=Ca(HSO 3)2,C 错误;D、Zn和硫酸反应有两种情况,Zn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和浓硫酸反应放出SO2,D错误;故选B。
【点睛】注意两点:①S、I2这两种弱氧化剂,和变价金属反应只会生成低价态金属的化合物;②浓硫酸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一般是SO2,而不是H2。
3.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 Fe3+有氧化性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B SiO2有导电性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C SO2有漂白性SO2可使溴水褪色D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 由于Fe3+有氧化性,可以与铜反应,故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A正确;B. 二氧化硅没有导电性,其可作光导纤维是由于其对光的创导,B错误;C. SO2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其还原性,C错误;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D错误;故答案选A。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碱石灰干燥的是A.CO B.H2S C.SO2D.NH3【答案】A【详解】A.一氧化碳与浓硫酸、碱石灰都不发生反应,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碱石灰干燥,选项A正确;B.硫化氢具有还原性,为酸性气体,既不能用浓硫酸也不能用碱石灰干燥,选项B错误;C.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氢氧化钠、氧化钙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选项C 错误;D.氨气为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选项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干燥剂的选择,明确干燥剂的性质及气体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浓硫酸具有酸性、强的氧化性,不能干燥还原性、碱性气体;碱石灰成分为氢氧化钠和氧化钙,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2.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 由于Fe3+有氧化性,可以与铜反应,故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A正确;B. 二氧化硅没有导电性,其可作光导纤维是由于其对光的创导,B错误;C. SO2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其还原性,C错误;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D错误;故答案选A。
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B.同体积、同密度的N2O和CO2,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C.1mol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或Na2O2时,失电子数目均为2N AD.1L 0.45 mol/L 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比0.1L 0.15 mol/L AlCl3溶液大【答案】B【详解】A.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A错误;B. 同体积、同密度的N2O和CO2的质量相等,因为N2O和CO2的摩尔质量均为44g/mol,所以两者的物质的量相等,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故B正确;C. 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所以1mol钠与氧气反应不管是生成Na2O还是Na2O2,失电子数目均为N A,故C错误;D. 1L 0.45 mol/L 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5 mol/L,0.1L 0.15 mol/L AlCl3溶液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5 mol/L,两者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故D错误;答案:B。
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 月考检测化学试卷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化学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排除了干扰离子,如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为硫酸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选项A正确;B.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另取一份滴加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32-,不一定含有CO32-,选项B错误;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为氨气,则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选项C正确;D.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Fe3+;再加少量氯水,溶液变红,说明加入氯水生成了Fe3+,原溶液中存在Fe2+,选项D正确;答案选B。
2.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 由于Fe3+有氧化性,可以与铜反应,故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A正确;B. 二氧化硅没有导电性,其可作光导纤维是由于其对光的创导,B错误;C. SO2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其还原性,C错误;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D错误;故答案选A。
3.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作光导纤维B.酸雨是指pH<7.0的雨水C.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可以吸收CO,预防中毒D.水玻璃可以用作木材防火剂【答案】D【详解】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制取太阳能电池板,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是Si,A 错误;B.酸雨是指pH<5.6的酸性雨水,B错误;C.CO不能溶于水,也不能与Ca(OH)2溶液反应,所以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不能吸收CO,也就不能起到预防中毒的作用,C错误;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用作木材防火剂,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1. 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制“烧酒”所用的“法”指的是()A. 蒸馏B. 分液C. 过滤D. 蒸发2.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硅晶体具有半导体性能,可用于光导纤维B. 常温下铁能被浓硝酸钝化,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硝酸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能使蔗糖炭化D. 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3. 下列气体中,既有颜色又有毒性的是()A. N2B. COC. NO2D. NH34. 实验室中,熔融烧碱所用的坩埚材质应该为()A. 普通玻璃坩埚B. 石英坩埚C. 陶瓷坩埚D. 铁坩埚5. 从海水中得到的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离子,精制时除去这些离子所用试剂为:盐酸、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应加入试剂的顺序组合不可能的是()A. 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盐酸B. 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C. 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盐酸D. 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雷雨天气时空气中能生成少量的氮氧化物B. 实验室用氯化铵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制取氨气C. 铵盐化学性质都很稳定D. O2、N2、NH3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7. 如图所示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呈喷泉状喷出,最后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不可能是下表中的()C HCl NaOH溶液D SO2NaOH溶液A. AB. BC. CD. D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B. 二氧化硅不能和水直接化合成硅酸C.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可以跟强碱反应D. 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9. 有关硫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A. 有浓硫酸参与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 硫在足量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SO3C. 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漂白性D. 二氧化硫可用于抑制酒类中细菌生长,可在葡萄酒中微量添加10. 举重运动员上台比赛前常在手上抹一种白色粉末(主要成分是MgCO3),有关MgCO3的分类说法错误的是 ()A. 单质B. 化合物C. 镁盐D. 碳酸盐11. 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可用于 ()A. 用Zn粒与稀H2SO4反应制H2 B. 用大理石与稀HCl反应制CO2C. 用Cu与稀HNO3反应制NOD. 用Ca(OH)2与NH4Cl反应制NH312. 下面不属于化学污水处理方法的是()A. 过滤法B. 混凝法C. 中和法D. 沉淀法13.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将气体a通入溶液b中(装置如图所示),始终无明显变化的是选项气体a溶液bA CO2CaCl2B Cl2KIC SO2Ba(NO3)2D NO2FeSO4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由于酸性HCl>H2CO3,所以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中不会产生碳酸钙沉淀,始终无任何明显现象反应,选项A符合题意;B.氯气通入碘化钾溶液中,发生反应: 2 KI +Cl2=2KCl+I2,导致溶液呈紫红色,选项B与题意不符;C.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由于SO2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H+、NO3-起硝酸的作用表现强的氧化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SO2+2H2O+3Ba2++2NO3-=3BaSO4↓+2NO↑+4H+,会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同时产生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选项C与题意不符;D.将NO2通入FeSO4溶液中,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4H++NO3-+3Fe2+=3Fe3++2H2O+NO↑,因此会看到溶液变为黄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选项D与题意不符;答案选A。
2.一定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有Na2SO3和NaH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参加反应的SO2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2 B.3∶5 C.5∶7 D.8∶11【答案】C【详解】假设Na2SO3和NaHS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由原子守恒可知,则SO2的物质的量为x+y ,NaOH 的物质的量为2x+y ;由于x :y=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x y x y++=23223x x x x++=5:7,故答案选C 。
3.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 2气体作用,其实质相同的是( )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②品红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A .②③ B .①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B 【详解】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②品红溶液与二氧化硫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色的物质,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③溴水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体现二氧化硫的酸性; 综上所述,①③反应原理相同,答案为B 。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检测测试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试管①中的试剂及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SO2具有漂白性,溶液褪色,故A正确;B.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正确;C.在酸性溶液中二氧化硫与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D.二氧化硫被高锰酸钾氧化,溶液褪色可知SO2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故答案为C。
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答案】C【分析】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详解】A. SO2具有漂白性,与品红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使品红溶液褪色,A项错误;B. 氯水中存在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错误;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没有产生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 项正确;D.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与CO2等物质结合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D项错误;答案选C。
3.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不能干燥 NH3、 H2S等气体C.SO2和 Cl2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将溶有 SO2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说明 SO2的氧化性没有 Cl2强D.以 FeS和稀硫酸反应制H2S气体为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详解】CO,浓硫酸被还原成SO2,体现了硫酸的强氧化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炭被氧化成2性,但是反应产物中没有硫酸盐,因此无法体现硫酸的酸性,A项错误;B.由于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和还原性气体(如H2S、HI等),B项正确;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的漂白原理不一样,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因此不能根据二氧化硫的漂白是可逆的这一点来判断二者的氧化性强弱,C项错误;D.FeS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2H S中硫的化合价也是-2价,则FeS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H2S,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B。
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 月考检测化学试题及解析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化学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某未知溶液可能含Cl-、CO32-、Na+、SO42-、Cu2+。
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取少量试液,先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一定没有Na+、Cl-B.可能有Cl-、CO32-C.一定没有CO32-、可能有SO42-D.一定有SO42-、Cu2+【答案】D【详解】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则CO32-不存在;因为Cu2+水解呈酸性,所以有Cu2+;取少量试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SO42-;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有Cl-,因为前面已滴加了氯化钡,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u2+和SO42-,一定不含CO32-,可能含有Cl-、Na+,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的检验,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2.如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硫酸化学纯(CP)(500 mL)品名:硫酸化学式:H2SO4相对分子质量:98密度:1.84 g·cm-3质量分数:98%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8.0 mol·L-1B.1mol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能产生22.4L H2C.配制23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62.5mLD.若不小心将该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答案】C【详解】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wMρ=1000 1.894898%⨯⨯=18.4mol/L,故A错误;B.18.4mol/L的硫酸为浓硫酸,浓硫酸与Zn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会生成氢气,故B错误;C.配制23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要选取250 mL容量瓶,设需浓硫酸的体积为V,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则250mL×4.6 mol•L-1=V×18.4mol/L,解得V=62.5mL,故C正确;D.NaOH溶液具有强腐蚀性,会腐蚀皮肤,若不小心将该硫酸溅到皮肤上,应该用水冲洗后,再用稀的碳酸氢钠溶液涂抹,故D错误;故选C。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酌是 A .常温下铜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B .氯气和烧碱反应可制取漂白粉 C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可得到纯碱 D .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铁红【答案】C 【详解】A. 常温下铁和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铜不发生钝化,故A 错误;B. 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制取漂白粉,故B 错误;C.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可得到纯碱,故C 正确; D. 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D 错误; 故答案选:C 。
2.将等物质的量的Cl 2和SO 2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迅速退色B .不退色C .先退色后又恢复红色D .慢慢退色【答案】B 【详解】Cl 2和SO 2同时通入到溶液中,发生反应:Cl 2+SO 2+2H 2O=2HCl+H 2SO 4,若Cl 2和SO 2的物质的量相同,它们在溶液中反应恰好没有剩余,即没有漂白性的物质剩余,故溶液不会褪色,故选B 。
【点睛】Cl 2、SO 2都具有漂白性,同时它们的漂白性都需要在湿润的环境中才能得以体现;若将这两种气体以物质的量比为1:1的方式通入到溶液中,二者优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 2+SO 2+2H 2O=2HCl+H 2SO 4)生成无漂白性的物质;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气体的漂白原理也不相同,Cl 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ClO ,该物质具有强化性,漂白作用是不可逆的,而SO 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 2SO 3,该物质可以和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漂白作用是可逆的。
3.一定量的SO 2与NaOH 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有Na 2SO 3和NaHSO 3,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2 B .3∶5C .5∶7D .8∶11【答案】C 【详解】假设Na 2SO 3和NaHSO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由原子守恒可知,则SO 2的物质的量为x+y ,NaOH 的物质的量为2x+y ;由于x :y=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x y x y++=23223x x x x++=5:7,故答案选C 。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将xmolNa 2SO 3和ymolNaS 溶于水,用稀硫酸酸化后发生了反应,生成物: ①为S 和SO 2,②为S 和H 2S ,③只有S 。
设x ,y 的比值a 、b 、c ,若a >0.5,b=0.5,c <0.5,对应①②③三个反应正确的顺序是( ) A .a 、b 、c B .a 、c 、bC .c 、b 、aD .b 、a 、c【答案】B 【分析】Na 2SO 3和Na 2S 溶于水,用稀硫酸酸化,发生反应:Na 2SO 3+2Na 2S +3H 2SO 4=3Na 2SO 4+3S↓+3H 2O ,过量的Na 2SO 3或Na 2S 能与稀硫酸继续反应生成SO 2或H 2S ,据此讨论过量问题解答。
【详解】混合溶液酸化,发生反应:Na 2SO 3+2Na 2S +3H 2SO 4=3Na 2SO 4+3S↓+3H 2O ;当x :y >0.5时,Na 2SO 3有剩余,Na 2S 完全反应,剩余的Na 2SO 3再与硫酸反应生成SO 2,生成物为S 和SO 2;当x :y =0.5时,Na 2SO 3和Na 2S 恰好反应,此时生成物只有S ;当x :y <0.5时,Na 2SO 3完全反应,Na 2S 有剩余,剩余的Na 2S 再与硫酸反应生成H 2S ,生成物为S 和H 2S ; 故答案选B 。
2.一定量的SO 2与NaOH 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有Na 2SO 3和NaHSO 3,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2 B .3∶5C .5∶7D .8∶11【答案】C 【详解】假设Na 2SO 3和NaHSO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由原子守恒可知,则SO 2的物质的量为x+y ,NaOH 的物质的量为2x+y ;由于x :y=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x y x y++=23223x x x x++=5:7,故答案选C 。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下表选项物质对应正确的是选项M N P QA NH3·H2O Ba(OH)2铜KSCNB Na BaCl2FeO KSCNC NaOH Ba(NO3)2铁粉KSCND Na2O2MgCl2锌粉KSCNA.A B.B C.C D.D【答案】C【分析】硫酸铁与M发生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红褐色沉淀为Fe(OH)3沉淀,M为碱或与水反应能生成碱的物质。
硫酸铁与N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以为BaSO4沉淀,N可能含有Ba2+。
P 与硫酸铁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浅绿色微粒为Fe2+,P起到还原剂的作用;硫酸铁与Q作用溶液变为红色,则Q为硫氰化钾。
【详解】A. N不能是氢氧化钡,因为它与硫酸铁反应除了生成硫酸钡,还会生成氢氧化铁,二者的混合物为红褐色,不是白色沉淀,A错误;B. P不能为氧化亚铁,因为FeO不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Fe2+,B错误C. M若为NaOH,与硫酸铁反应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N若为硝酸钡,与硫酸铁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P若为铁粉,还原+3价的Fe3+为+2价的Fe2+,C正确;D. N不能为氯化镁,它不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铁元素的化学反应,注意各种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常见物质的颜色及溶解性。
2.如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硫酸化学纯(CP)(500 mL)品名:硫酸化学式:H2SO4相对分子质量:98密度:1.84 g·cm-3质量分数:98%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8.0 mol·L-1B.1mol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能产生22.4L H2C.配制23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62.5mLD.若不小心将该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答案】C【详解】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wMρ=1000 1.894898%⨯⨯=18.4mol/L,故A错误;B.18.4mol/L的硫酸为浓硫酸,浓硫酸与Zn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会生成氢气,故B错误;C.配制23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要选取250 mL容量瓶,设需浓硫酸的体积为V,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则250mL×4.6 mol•L-1=V×18.4mol/L,解得V=62.5mL,故C正确;D.NaOH溶液具有强腐蚀性,会腐蚀皮肤,若不小心将该硫酸溅到皮肤上,应该用水冲洗后,再用稀的碳酸氢钠溶液涂抹,故D错误;故选C。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 月考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排除了干扰离子,如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为硫酸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选项A正确;B.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另取一份滴加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32-,不一定含有CO32-,选项B错误;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为氨气,则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选项C正确;D.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Fe3+;再加少量氯水,溶液变红,说明加入氯水生成了Fe3+,原溶液中存在Fe2+,选项D正确;答案选B。
2.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迅速退色B.不退色C.先退色后又恢复红色D.慢慢退色【答案】B【详解】Cl2和SO2同时通入到溶液中,发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若Cl2和SO2的物质的量相同,它们在溶液中反应恰好没有剩余,即没有漂白性的物质剩余,故溶液不会褪色,故选B。
【点睛】Cl2、SO2都具有漂白性,同时它们的漂白性都需要在湿润的环境中才能得以体现;若将这两种气体以物质的量比为1:1的方式通入到溶液中,二者优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生成无漂白性的物质;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气体的漂白原理也不相同,Cl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ClO,该物质具有强化性,漂白作用是不可逆的,而SO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2SO3,该物质可以和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漂白作用是可逆的。
3.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不能干燥 NH3、 H2S等气体C.SO2和 Cl2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将溶有 SO2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说明 SO2的氧化性没有 Cl2强D.以 FeS和稀硫酸反应制H2S气体为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详解】CO,浓硫酸被还原成SO2,体现了硫酸的强氧化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炭被氧化成2性,但是反应产物中没有硫酸盐,因此无法体现硫酸的酸性,A项错误;B.由于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和还原性气体(如H2S、HI等),B项正确;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的漂白原理不一样,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因此不能根据二氧化硫的漂白是可逆的这一点来判断二者的氧化性强弱,C项错误;D.FeS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2H S中硫的化合价也是-2价,则FeS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H2S,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B。
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 月考检测化学试卷及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化学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说明铁在高温下和水反应,故A错误;B.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故B错误C.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碱性减弱,红色褪去,与漂白性无关,体现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故正确;D.先加氯化钡溶液,后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可能存在Ag+,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检验硫酸根离子,先滴加盐酸没有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滴加的顺序不能颠倒。
2.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迅速退色B.不退色C.先退色后又恢复红色D.慢慢退色【答案】B【详解】Cl2和SO2同时通入到溶液中,发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若Cl2和SO2的物质的量相同,它们在溶液中反应恰好没有剩余,即没有漂白性的物质剩余,故溶液不会褪色,故选B 。
【点睛】Cl 2、SO 2都具有漂白性,同时它们的漂白性都需要在湿润的环境中才能得以体现;若将这两种气体以物质的量比为1:1的方式通入到溶液中,二者优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 2+SO 2+2H 2O=2HCl+H 2SO 4)生成无漂白性的物质;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气体的漂白原理也不相同,Cl 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ClO ,该物质具有强化性,漂白作用是不可逆的,而SO 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 2SO 3,该物质可以和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漂白作用是可逆的。
3.一定量的SO 2与NaOH 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有Na 2SO 3和NaHSO 3,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2 B .3∶5C .5∶7D .8∶11【答案】C 【详解】假设Na 2SO 3和NaHSO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由原子守恒可知,则SO 2的物质的量为x+y ,NaOH 的物质的量为2x+y ;由于x :y=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x y x y++=23223x x x x++=5:7,故答案选C 。
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 月考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将气体a通入溶液b中(装置如图所示),始终无明显变化的是选项气体a溶液bA CO2CaCl2B Cl2KIC SO2Ba(NO3)2D NO2FeSO4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由于酸性HCl>H2CO3,所以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中不会产生碳酸钙沉淀,始终无任何明显现象反应,选项A符合题意;B.氯气通入碘化钾溶液中,发生反应: 2 KI +Cl2=2KCl+I2,导致溶液呈紫红色,选项B与题意不符;C.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由于SO2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H+、NO3-起硝酸的作用表现强的氧化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SO2+2H2O+3Ba2++2NO3-=3BaSO4↓+2NO↑+4H+,会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同时产生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选项C与题意不符;D.将NO2通入FeSO4溶液中,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4H++NO3-+3Fe2+=3Fe3++2H2O+NO↑,因此会看到溶液变为黄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选项D与题意不符;答案选A。
2.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 Fe3+有氧化性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B SiO2有导电性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 由于Fe3+有氧化性,可以与铜反应,故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A正确;B. 二氧化硅没有导电性,其可作光导纤维是由于其对光的创导,B错误;C. SO2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其还原性,C错误;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D错误;故答案选A。
3.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A.脱水性B.吸水性C.强酸性D.强氧化性【答案】D【详解】A. 脱水性是浓硫酸脱去有机物分子相当于水组成的氢、氧元素,A不合题意;B. 吸水性是浓硫酸吸取气体中的水蒸气或晶体中的结晶水,B不合题意;C. 强酸性是硫酸与中等强度的弱酸盐反应生成中强酸表现的性质,C不合题意;D.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u位于H之后,所以Cu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u氧化为CuO,然后溶解为CuSO4。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将气体a通入溶液b中(装置如图所示),始终无明显变化的是选项气体a溶液bA CO2CaCl2B Cl2KIC SO2Ba(NO3)2D NO2FeSO4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由于酸性HCl>H2CO3,所以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中不会产生碳酸钙沉淀,始终无任何明显现象反应,选项A符合题意;B.氯气通入碘化钾溶液中,发生反应: 2 KI +Cl2=2KCl+I2,导致溶液呈紫红色,选项B与题意不符;C.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由于SO2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H+、NO3-起硝酸的作用表现强的氧化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SO2+2H2O+3Ba2++2NO3-=3BaSO4↓+2NO↑+4H+,会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同时产生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选项C与题意不符;D.将NO2通入FeSO4溶液中,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4H++NO3-+3Fe2+=3Fe3++2H2O+NO↑,因此会看到溶液变为黄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选项D与题意不符;答案选A。
2.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迅速退色B.不退色C.先退色后又恢复红色D.慢慢退色【答案】B【详解】Cl2和SO2同时通入到溶液中,发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若Cl2和SO2的物质的量相同,它们在溶液中反应恰好没有剩余,即没有漂白性的物质剩余,故溶液不会褪色,故选B。
【点睛】Cl2、SO2都具有漂白性,同时它们的漂白性都需要在湿润的环境中才能得以体现;若将这两种气体以物质的量比为1:1的方式通入到溶液中,二者优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生成无漂白性的物质;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气体的漂白原理也不相同,Cl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ClO,该物质具有强化性,漂白作用是不可逆的,而SO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2SO3,该物质可以和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漂白作用是可逆的。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一学月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6.考试时间:150分钟;物理化学生物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7.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3 P-31 S-32 Fe-56 Cu-64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5个小题,共45分)1.《本草经集注》中记载有关于区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 的方法:“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
”文中区别的方法是利用了下列中的( )A. 焰色反应B. 萃取C. 丁达尔效应D. 蒸馏【答案】A【详解】由“强烧之,紫青烟起”可知,发生的是金属的焰色反应,故合理选项是A。
2.在碘水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可观察到的现象为A. 不分层,溶液呈紫色B. 不分层,溶液呈棕色C. 分层,上层为紫色D. 分层,下层为紫色【答案】D3.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
在一定条件下,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可得到分散质粒子大小在36~55nm之间的黑色磁流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 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C. 用光束照射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 分散系为胶体,分散质粒子大小即Fe(OH)3分子直径【答案】C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AB. BC. CD. D 【答案】A5.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B. 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 失电子难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D. 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答案】A6.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在无色溶液中:NH4+、Cu2+、NO3-、CO32-B. 在强碱性的溶液中:Na+、K+、Cl-、SO42-C. 在含大量Ba2+的溶液中:K+、Na+、Cl-、CO32-D. 在强酸性的溶液中:Na+、Fe3+、SO42-、CH3COO-【答案】B7.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有一瓶可能部分被氧化的Na 2SO 3溶液,某同学取少量此溶液,滴入Ba (NO 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
下述有关此实验的结论正确的是( )A .Na 2SO 3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B .加入 Ba (NO 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 4C .加足量硝酸后的白色沉淀一定是BaSO 4D .此实验能确定Na 2SO 3是否部分被氧化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运用硫酸根的鉴别方法分析。
【详解】A. 取少量溶液,滴入Ba (NO 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氧化性,原溶液中可以是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故A 错误;B. 原溶液中可以是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加入Ba (NO 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不一定含有BaSO 4,可能是BaSO 3,故B 错误;C. 取少量溶液,滴入Ba (NO 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生成的BaSO 3也会被氧化为BaSO 4,所以加硝酸后生成沉淀一定是BaSO 4,故C 正确;D. 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氧化性,原溶液中可以是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此实验不能确定Na 2SO 3是否部分被氧化,故D 错误; 答案选C 。
2.一定量的SO 2与NaOH 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有Na 2SO 3和NaHSO 3,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2 B .3∶5C .5∶7D .8∶11【答案】C 【详解】假设Na 2SO 3和NaHSO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由原子守恒可知,则SO 2的物质的量为x+y ,NaOH 的物质的量为2x+y ;由于x :y=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x y x y++=23223x x x x++=5:7,故答案选C 。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及解析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下表选项物质对应正确的是选项M N P QA NH3·H2O Ba(OH)2铜KSCNB Na BaCl2FeO KSCNC NaOH Ba(NO3)2铁粉KSCND Na2O2MgCl2锌粉KSCNA.A B.B C.C D.D【答案】C【分析】硫酸铁与M发生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红褐色沉淀为Fe(OH)3沉淀,M为碱或与水反应能生成碱的物质。
硫酸铁与N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以为BaSO4沉淀,N可能含有Ba2+。
P 与硫酸铁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浅绿色微粒为Fe2+,P起到还原剂的作用;硫酸铁与Q作用溶液变为红色,则Q为硫氰化钾。
【详解】A. N不能是氢氧化钡,因为它与硫酸铁反应除了生成硫酸钡,还会生成氢氧化铁,二者的混合物为红褐色,不是白色沉淀,A错误;B. P不能为氧化亚铁,因为FeO不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Fe2+,B错误C. M若为NaOH,与硫酸铁反应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N若为硝酸钡,与硫酸铁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P若为铁粉,还原+3价的Fe3+为+2价的Fe2+,C正确;D. N不能为氯化镁,它不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铁元素的化学反应,注意各种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常见物质的颜色及溶解性。
2.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2气体作用,其实质相同的是()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②品红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B【详解】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②品红溶液与二氧化硫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色的物质,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③溴水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体现二氧化硫的酸性;综上所述,①③反应原理相同,答案为B。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SO2与H2O2反应生成H2SO4,结论错误,故A错误;B.SO2与H2S反应生成S沉淀,SO2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SO2表现氧化性,故B正确;C.SO2有还原性,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褪色,故C正确;D.S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氢氧化钠溶液碱性减弱,溶液红色褪去,故D正确;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注意掌握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以及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2.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SO-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24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C.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NH+中一定含有4D.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CO-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3【答案】A【详解】SO-,还可能含A.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可能含有24SO-,所以A错误;有SO32-被硝酸氧化成24B. 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如果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故正确;C.加入NaOH 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说明有NH 3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4NH +,故C 正确;D. 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CO 2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3CO -,故D 正确; 答案:A 。
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某未知溶液可能含Cl-、CO32-、Na+、SO42-、Cu2+。
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取少量试液,先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一定没有Na+、Cl-B.可能有Cl-、CO32-C.一定没有CO32-、可能有SO42-D.一定有SO42-、Cu2+【答案】D【详解】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则CO32-不存在;因为Cu2+水解呈酸性,所以有Cu2+;取少量试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SO42-;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有Cl-,因为前面已滴加了氯化钡,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u2+和SO42-,一定不含CO32-,可能含有Cl-、Na+,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的检验,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2.下列“解释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浓硫酸具有强脱水性,遇到有机物后,“强行”以H2O的形式脱去有机物中的H、O元素,从而使有机物碳化变黑,A正确;B、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HCl使石蕊变红,HClO再氧化石蕊成无色物质,氯水的酸性主要靠HCl体现,漂白性靠HClO体现,B正确;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CO2,还可能是SO2,故该溶液中的离子可能是CO32-、HCO3-、SO32-、HSO3-中的一种或者几种,C错误;D、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NH4+和强碱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反应产生NH3,D正确;故选C。
【点睛】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般认为是CO2,和酸反应产生CO2的离子有CO32-、HCO3-,在分析时,这两种离子都要考虑到;此外,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若题中没有说明,也要考虑到SO2,相应的,和酸反应产生SO2的离子有SO32-、HSO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酌是 A .常温下铜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B .氯气和烧碱反应可制取漂白粉 C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可得到纯碱 D .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铁红【答案】C 【详解】A. 常温下铁和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铜不发生钝化,故A 错误;B. 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制取漂白粉,故B 错误;C.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可得到纯碱,故C 正确; D. 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D 错误; 故答案选:C 。
2.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 A .脱水性 B .吸水性C .强酸性D .强氧化性【答案】D 【详解】A. 脱水性是浓硫酸脱去有机物分子相当于水组成的氢、氧元素,A 不合题意;B. 吸水性是浓硫酸吸取气体中的水蒸气或晶体中的结晶水,B 不合题意;C. 强酸性是硫酸与中等强度的弱酸盐反应生成中强酸表现的性质,C 不合题意;D.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u 位于H 之后,所以Cu 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u 氧化为CuO ,然后溶解为CuSO 4。
故选D 。
3.为了确定某物质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达不到实验要求的是( ) A .K 2SO 3是否被氧化(BaCl 2溶液) B .新制氯水已经完全变质(紫色石蕊试液) C .KI 是否被氧化(淀粉溶液) D .FeSO 4是否被氧化(KSCN 溶液)【答案】A 【详解】A 、K 2SO 3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为K 2SO 4,K 2SO 3、K 2SO 4和BaCl 2反应都会生成白色沉淀,故BaCl 2溶液不能达到实验要求,A 错误;B 、新制氯水中存在Cl 2+H 2OHClO+HCl ,HClO 不稳定、易分解,随着HClO 的分解,平衡不断右移,最终新制氯水会变质为盐酸溶液,失去漂白性,故使用紫色石蕊试液,若溶液变红后,不褪色,可以说明氯水完全变质,即紫色石蕊试液能达到实验要求,B 正确; C 、KI 会被空气氧化生成I 2,I 2遇到淀粉溶液,溶液会显蓝色,故淀粉溶液能达到实验要求,C 正确;D 、FeSO 4会被空气氧化为Fe 2(SO 4)3,加入KSCN 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FeSO 4已被氧化,故KSCN 溶液能达到实验要求,D 正确;故选A。
4.下列“解释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浓硫酸具有强脱水性,遇到有机物后,“强行”以H2O的形式脱去有机物中的H、O元素,从而使有机物碳化变黑,A正确;B、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HCl使石蕊变红,HClO再氧化石蕊成无色物质,氯水的酸性主要靠HCl体现,漂白性靠HClO体现,B正确;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CO2,还可能是SO2,故该溶液中的离子可能是CO32-、HCO3-、SO32-、HSO3-中的一种或者几种,C错误;D、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NH4+和强碱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反应产生NH3,D正确;故选C。
【点睛】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般认为是CO2,和酸反应产生CO2的离子有CO32-、HCO3-,在分析时,这两种离子都要考虑到;此外,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若题中没有说明,也要考虑到SO2,相应的,和酸反应产生SO2的离子有SO32-、HSO3-。
5.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3CaCO 和3CaSO 沉淀生成,故①正确;②同样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3CaCO 沉淀生成,故②正确;2CO ③气体与32Ba(NO )不反应,2SO 气体通入32Ba(NO )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2SO 将被3NO -氧化生成24SO -,因此有4BaSO 沉淀生成,故③正确;2NO ④和2SO 混合后,2SO 将被2NO 氧化成3SO ,通入2BaCl 溶液后有4BaSO 沉淀生成,故④正确;⑤当3NH 过量时溶液中3CaCO 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342NH CO CaCl H O CaCO 2NH Cl +++=↓+;当3NH 不足时,最终无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3242NH 2CO CaCl 2H O Ca(HCO )2NH Cl +++=+,故⑤错误。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注意丙过量,对相应物质的化学性质要掌握到位。
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一一排查,同时要掌握2NO 的氧化性,2SO 具有还原性,2SO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2SO 气体通入32Ba(NO )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2SO 将被3NO -氧化生成24SO -,此时有4BaSO 沉淀生成。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和氢氧化钠均能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C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生成SO 3 D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成分金属的低【答案】D【详解】A. 久置的氯水中次氯酸发生分解反应生成HCl和O2,所以不具有漂白性,故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只变红不褪色,故A错误;B. 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烧碱反应,但二氧化硅和HF反应生成四氟化硅而不是盐,所以它是酸性氧化物而不是两性氧化物,故B错误;C.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也只能生成SO2,故C错误;D. 在熔化状态时金属相互溶解或金属与某些非金属相互融合形成合金。
合金是两种金属或金属与某些非金属的非均匀混合物,它的熔点总比任一成分金属的熔点低,故D正确;答案:D。
7.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SO2能使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加热后都能恢复原来颜色B.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K+,不含Na+C.用滴加BaCl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方法鉴别K2CO3和NaHCO3D.少量CO2通入C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CO2过量时白色沉淀溶解【答案】C【解析】【详解】A. 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但反应产生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物质分解,又恢复原来的颜色;SO2具有还原剂,会将酸性KMnO4溶液还原而褪色,加热后不能恢复原来颜色,A错误;B.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K+,不能说明是否含Na+,B错误;C. BaCl2与K2CO3反应产生BaCO3白色沉淀,与NaHCO3不能反应,因此可以用滴加BaCl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方法鉴别K2CO3和NaHCO3,C正确;D. CO2通入CaCl2溶液不能反应,无白色沉淀生成,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说明铁在高温下和水反应,故A错误;B.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故B错误C.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碱性减弱,红色褪去,与漂白性无关,体现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故正确;D.先加氯化钡溶液,后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可能存在Ag+,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检验硫酸根离子,先滴加盐酸没有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滴加的顺序不能颠倒。
9.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迅速退色B.不退色C.先退色后又恢复红色D.慢慢退色【答案】B【详解】Cl2和SO2同时通入到溶液中,发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若Cl2和SO2的物质的量相同,它们在溶液中反应恰好没有剩余,即没有漂白性的物质剩余,故溶液不会褪色,故选B。
【点睛】Cl2、SO2都具有漂白性,同时它们的漂白性都需要在湿润的环境中才能得以体现;若将这两种气体以物质的量比为1:1的方式通入到溶液中,二者优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生成无漂白性的物质;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气体的漂白原理也不相同,Cl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ClO,该物质具有强化性,漂白作用是不可逆的,而SO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2SO3,该物质可以和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漂白作用是可逆的。
10.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焙烧时产生的SO 2气体可以用NaOH 溶液吸收B .滤液中的铝元素主要以AlO 2-存在,可以往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经过滤、灼烧生产氧化铝C .可以将少量Fe 3O 4产品溶于稀硫酸中,再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证明产品中含有FeOD . Fe 2O 3与FeS 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 3O 4和SO 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 (FeS 2):n (Fe 2O 3)=1:16 【答案】C 【分析】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 2O 3、Fe 2O 3、SiO 2,少量FeS 2和金属硫酸盐)粉碎后通入空气、加入氧化钙焙烧,其中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得到产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浸其中氧化铝溶解生成偏铝酸钠溶液,经操作Ⅰ得到的固体中含大量的Fe 2O 3,Fe 2O 3与FeS 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 3O 4和SO 2,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 .二氧化硫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被吸收,避免污染环境,A 正确;B .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通入过量CO 2,可以将AlO 2-转化为Al(OH)3,灼烧可生成氧化铝,B 正确;C .Fe 3O 4产品溶于稀硫酸中,可生成硫酸亚铁,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不能证明产品中含有FeO ,C 错误;D .“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大量的Fe 2O 3,Fe 2O 3与FeS 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 3O 4和SO 2,设有x mol Fe 2O 3和y mol FeS 2完全参加反应,根据电子得失守恒:2x×(3-83)=2y×5+y×(83-2),解得x y =16,所以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 (FeS 2):n (Fe 2O 3)=1:16,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