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常考人物及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考试常考人物及理论

1.利托尔诺《论各人种的教育演化》、沛西•能《人民的教育》——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

2.孟禄《教育史教科书》——教育的心理起源学说;

3.叶澜《教育概论》——教育的交往起源学说;

4.《中庸》“修道之谓教”;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环境决定论”;《荀子》“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一词最早出处;《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道德”二字最早合用;

6.《学记》①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文献,相传是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作;②“教学相长”“长善救失”;③“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的政治功能;④“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体性原理;⑤“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7.昆体良(古罗马)《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8.《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9.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

10.孔子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知新”、“性相近,习相远”;④最早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考,主张学习,思考和实践相统一,将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11.墨子①兼爱,非功,亲知,闻知,说知;——推理得到的才是真实的知识;

②“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环境决定论”;

12.老子一切回归自然;

13.朱熹“明天理,灭人欲”;“循序渐进、熟读深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儆持志”;《四书集注》《童蒙须知》《小学》——宋代以后封建社会学校的法定教材;“宽著期限,紧著课程。”

14.苏格拉底“产婆术”;“助产士”;

15.柏拉图①《理想国》、《法律篇》;②“天赋说”;③最早提出“创造力是无意识”的观点;

16.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思想;“我爱老师,我更爱真理”; 《伦理学》、《政治学》

17.培根①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与其它学科并列;②提出了创造力的“理性意识”学说;

18.夸美纽斯①《大教学论》;(捷克)②最早提倡“班级授课制”,提出“直观性”教学原则,强调教师的作用;

③提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明确指出教育中必须尊重人、按照人的自然天性塑造人。

19.康德(德国)首开教育学讲座;“教育是‘人最应尽力的最大而最难得问题。’”20.赫尔巴特①《普通教育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②建立了“四段论”教学体系,强调教育、教学的科学基础是心理学;③最早阐述和论述教学的教育性规律;④“教师中心论”的代表;⑤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成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从而使班级授课制基本定型。

21.洛克(英国)①“白板说”——认为儿童“是一张白纸或一块蜡,可以随心所欲的做成任何样式”;②主张绅士教育;

22.卢梭(法国)①《爱弥尔》——自然教育思想;《新爱洛绮丝》;②提出“天赋人权”的社会契约论;③提出了“回归自然”的口号;④“教育要遵循儿童的本性,让他们身心自由的发展”;

23.裴斯泰洛齐(瑞士)《林哈德和葛笃德》——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24.乌申斯基(俄国)《人是教育的对象》;

25.斯宾塞(英国)①《教育论》——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教育;②《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国外最早出现“课程”一词的著作;

26.梅伊曼①首先提出了“实验教育学”思想;②《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实验教学论》,囊括了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全部内容;

27.拉伊《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28.杜威(美国)①《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既生长”“教育既改造”;②提倡以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③提出“做中学”思想;④创办“芝加哥实验”;⑤提出问题解决的“五步骤观点”;

29.凯洛夫(俄国)《教育学》——我国翻译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30.布鲁纳(美国)①《教育过程》——提出“学科结构”和“发现法”思想;②提出了“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③提出三种不同的认知表征形式:动作表征、形象表征、符号表征;

④总结知识学习的获得过程包含三个过程: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换、知识的评价;

⑤在教学中提出了结构教学观、发现法教学模式、螺旋式课程改革模式

31.布鲁姆(美国)①《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三个基本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②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六级: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32.巴班斯基(前苏联)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33.赞可夫(前苏联) “教学与发展”理论;

34.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全面发展理论”;“没有聪明能干的教师,就没有集体。”——说明教师个体劳动的重要性“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主体性原理;

35.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

36.蔡元培①提出《对应教育方针之意见》,包含有德、智、体、美四育因素,体现了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②“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美德。”

37.陶行知①提出了“生活教育论”,包括“生活既教育”“社会既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部分;②“千教万教,教人求真”;③“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8.杨贤江(化名李浩吾)《新教育大纲》——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39.“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马斯洛、萨特;

40.“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

41.李秉德把我国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有:①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②直观感知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③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④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⑤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

42.华生(美国)《行为主义》一书中指出:“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环境决定论”;

43.“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

44.“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45.“当代人本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斯杰

46.“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布鲁纳、施瓦布

47.“学生中心主义的课程理论”代表人物:杜威、罗杰斯

48.“社会中心主义的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康茨、拉格和布拉梅尔德

49.孔颖达“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我国最早“课程”一词的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