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7
第4章 第3节《群落的结构》
一、群落的概念
1.概念: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种群(或所有的生物)(准确记忆)
2.正确理解群落的概念:(理解)
①“同一时间”:随时间迁移,群落内种群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改变 ②“一定区域”:群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③“各种生物”:包括这个区域内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④“集合”:群落不是生物的简单聚集,而是通过生物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3.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
−全部种群−−−→−所有种群
群落 4.种群和群落的比较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丰富度
①概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②地位:丰富度是群落的首要特征
③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
落结构也越复杂
三、种间关系
2 / 7
相互依存,
减少,呈现“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
数量上呈现出
①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最终
败,如图
②两种生物生存能力相近,
随环境等外界因素发生周期性变化,如图
对寄生种群有利,对寄主种群有害。
【规律总结】
1.几种种间关系曲线的判断
(1)同步性变化(同生共死)——互利共生
(2)不同步变化(此消彼长)——捕食
(3)看起点,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下降甚至为0——竞争2. 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
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
b.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3 / 7
3.混淆捕食与竞争
①竞争是不同种生物
.....等生活条件而发生斗争,并不以获取对方当食物为目的。
.....为了争夺资源、空间
②捕食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食物与能量,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以下情
况不属于捕食:a.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如牛饮水;
b.一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如鲈鱼以本种的幼鱼为食,这属于种内斗争。
4.斗争与竞争的判断方法:简记为“同斗争”,“异竞争”。
例如:“大鱼吃小鱼”同种鱼——种内斗争。
不同种鱼——捕食。
5.上述各种关系均有利于种群的生存和繁衍。从种群角度看,捕食对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都有利。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规律总结】
1.“高山植被分布”与“群落垂直结构”
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群落的垂直结构强调“同一地盘”,“垂直方向”不存在横向位移。它强调的是某一区域中某群落的空间结构,高山植物从山底到山顶,其温度差异明显,分别分布着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等不同群落,应属群落间的分布状况而不是某一群落中的垂直结构,
........................事实上,
4 / 7
在每一个自然区域地段,均具自然群落,而每一个群落都有各自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如下表所示:
2.几个特例:①“竹林中的竹子整齐一致”不是群落的结构特征,这里的竹子属于种群范畴。
②水体中植物的垂直分布是由光照引起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范畴。
③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决定于温度,从山顶到山脚下,植物群落的这种结构应该属于水平结构。
..................
5 / 7
五、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采集小动物的两种方法所用到的仪器
(1)诱虫器(A图) (诱虫器采集法)
诱虫器中的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它利用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使土壤动物从土样进入幼虫器下部的试管中。(也是本实验的原理)
土壤和花盆壁之间留一定空隙——(为了使空气流通)
酒精的作用——(使小动物固定,进行防腐处理)
(2)吸虫器(B图) (简易采集法)
吸虫器中的纱布作用是防止将土壤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
2.有关实验方法的总结
(1)估算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方法——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6 / 7
(2)估算动物种群密度常用方法——标志重捕法
(3)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方法——取样器取样法
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
土壤中的小动物的采集方法——诱虫器采集法、简易采集法
(4)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抽样检测(血细胞计数法)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