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施工图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上游(**段)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24+00-终点)
施工图设计说明
第一章概述
**河上游(**段)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的实施对于提高**河上游河道防洪排涝标准、有效截流城镇污水,改善水环境和塑造水岸景观起着重要作用。《**河上游(**段)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由**省工程勘察院于2009年3月完成,**市工程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组织专家对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查,工程范围为双凤水库坝下6km河道的环境综合整治,包括:底泥清淤、污水截流、河堤加高增厚、护砌、沿河道路、生态景观绿化及配套穿堤涵闸工程,污水管道工程建议根据城市道路建设情况分阶段实施。
2010年3月根据建设单位意见,对双墩路——鹤翔湖路段的河道进行裁弯取直,因河道中心线调整,河道长度调整为5814.105m。本次设计为桩号24+00~设计终点段。
第一节设计依据及主要规范及标准
一设计依据
1、《**河上游(**段)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省工程勘察院2009.03)
2、《**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2007年版
3、《**河上游(**段)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区域〔2009〕604号);
5、**河的测量地形图和纵、横断面
6、**河上游(**段)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煤炭工业**设计研究院,2009.05.29)
二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
《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17-9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水工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SL/T191-96);
《水工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其它现行国家相关规范、标准。
第二节河道现状
**河上游现状河道呈天然状态,河道狭窄,防洪能力低,河道位于城市规划
区,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本次设计河道起点为桩号24+00,在河道桩号30+13.699处有双三路桥梁,43+74、36+05.6,51+78.531处有现状小桥各1座,49+00处有工业大道跨**河桥梁(2009年建成),河道底宽为5-16m,设计起点河底高程为31.87,本次设计终点高程为28.691。区域现状道路有双三路(鹤翔湖路)、魏武路(工业大道)。
第三节工程地质条件
经野外钻探测试、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定名,综合划分沿线地基土层自上而下为(由新至老地层):
①层素填土(Q m l):厚度0.50~4.70m,层底标高26.5~47.40m,灰黄色,松散,
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茎。
①1层淤泥(Q
4
a l+p l):厚度0.30~6.50m,层底标高20.88~44.80m,层底埋深1米~
7.5米。青灰色,流塑~软塑,土质不均匀,含水量高,有腐臭味,承载力特征
值60kpa。
①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Q
4
a l+p l):厚度0.40~4.70m,层底标高23.27~43.11m,层
底埋深1.1米~7.9米,青灰色~灰黄色,软塑,土质不均匀含水量高,沿线普遍分布,承载力特征值140kpa。
②层粘土(Q
3
a l+d l):该层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7.9m,灰黄色,硬塑,土质均
匀,含灰白色粘土,有光泽,干强度中等,沿线普遍分布,承载力特征值230kpa。
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河主要为水渠里的水,靠沿河水沟及降雨补给。排泻方式为蒸发、渗入低洼地。
2)地下水
本次勘察以河道地表水为主,由于河道两边地形起伏大,统计河道两岸路堤的静止地下水不具科学性。
河道沿线场地地基抗震效应
1)**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第一组。属抗震一般地段。
2)该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中风化岩面)约20~25m,根据沿线场地岩土名称和性状,综合划分为软弱场地土,为II类建筑场地
第二章工程设计
第一节设计原则及设计标准
一、设计原则
1、尊重自然规律: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现状,改造后的河道走向根据现状河道的
自然河势确定。
2、承受泄洪功能:按照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进行两侧堤防设计,并对河道进
行清淤,增加泄洪能力。
3、力求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造福子孙、服务社会。
二、设计标准
1、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
2、堤防标准: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本工程的堤防工程级
别为1级堤。根据初步设计,按照1级堤防允许越浪的堤防工程设置安全加高0.5m,并考虑0.1m的波浪爬坡高,超高取0.6m,堤顶宽不小于8m,取8m。
3、污水设计标准:2020年城市综合污水量指标为400 L/cap·d;2020年综合生
活污水量指标为240 L/cap·d。
4、雨水标准:按照**市的暴雨强度公式:q=3600(1+0.76l g P)/(t+14)0.84
其中:q—暴雨强度(L/s·ha)
p—重现期(采用1年)
t—降雨历时(分钟)
t=t
1+mt
2
t
1—地面集水时间(取t
1
=10min)
m—折减系数,暗管折减系数m=2
t
2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径流系数ψ的采用:采用综合加权数为0.60。
第二节河道工程设计
1、河道平面设计
基本保持现有河道平面形态。河道底宽不小于15m。同时在走向上采取“大弯就
势,小弯取直”的原则沿现状布设。对原有河道的淤泥进行疏浚,同时协调好河道与
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对于河道和规划道路相冲突的地方,对河道进行局部调整,解
决好河道和规划的关系。详见平面设计图纸。
与现状的双三路(鹤翔湖路)、魏武路(工业大道)按现状衔接。河底衔接至
桥梁锥形护坡。
2、河道断面设计
断面1适用于河道桩号24+00~桩号28+75.768段和河道桩号33+48.653~桩号
58+14.105段:采用1:2的水下护坡+3米亲水步道+现状自然地面缓坡+1:2~1:5
植被生态护坡的横断面形式,河道底宽不小于15m,在现状河道两侧新建河堤,堤顶
宽8m,河堤外边坡1:3。
断面2适用于河道桩号28+75.768~桩号33+48.653段:河道底宽21m,采用景
观生态挡墙+8米宽的防洪通道,河堤外边坡1:3。
详见横断面设计图。
3、河道纵断面
河道设计坡降为0.001,,为保证常水位河道景观,在桩号24+50、36+50、43+65、
51+00、57+50处设置0.8m高的拦水坝。
详见纵断面设计图。
4、堤顶高程的确定:
根据100年一遇的洪水位高程+0.6m超高作为堤顶控制高程,结合现状地面测量高
程,进行堤防纵断面设计。灌溉渠按现状堤顶高进行堤防纵断面设计。
5、河道护岸设计
1:2水下护坡采用双孔型连锁块护坡,块内种植草类植物。
河道挡墙采用自嵌式景观生态挡墙和浆砌块石挡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