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第2课时)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pt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pt

利用数据计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求解平均速度:
Δx 根据v= Δt ,求出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两点间的位移Δx可以用刻度尺测量 出,Δt为两点间的间隔数与单个时间间隔0.02 s的乘积。如图所示,
将打好点的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比如共数出n个 点,用刻度尺测出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Δx,并算出这n个点的时间间隔,
间平均速度为 v 1=__________m/s,在2与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v 2=
________m/s。据此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运动。
答案:0.1 0.3 0.48 加速 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接在50 Hz交流电源上,因此0与1两点之间的时间
间隔是0.1 s;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小车在0与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 v 1=
第2课时 实验:测量纸带的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打点计时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 带。 (2)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在“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实验中”,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1)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套在定位轴 上,并且压在纸带上面。 (2)把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6 V的低压交流电源上。
Δx 则平均速度 v =(n-1)T (T=0.02 s)。
2.粗略计算瞬时速度:
当一段位移Δx对应的时间Δt很小时,我们可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表示Δt
中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
Δx
Δx
Δt 可以大致表示C点的瞬时速度,即vC=Δt ,A、B两点离C点越近,算出的平
均速度越接近于C点的瞬时速度。然而A、B两点距离过小时,测量误差会增大,

第1章 第3节 第2课时 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第1章 第3节 第2课时 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第2课时 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一、实验目的1.了解两种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学会安装和使用.2.掌握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方法,学会用打出的纸带求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3.学会用v -t 图像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测量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原理与运动物体连在一起的纸带上打出的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用刻度尺测出两个计数点间的位移Δx ,已知这两点间的时间间隔Δt ,则平均速度v =ΔxΔt .当Δt 很短时,可以认为ΔxΔt为t 时刻的瞬时速度.三、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学生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 V 交流电源)、刻度尺、纸带、复写纸、导线、坐标纸等.四、实验步骤1.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并且压在纸带上面.2.把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8 V 的低压交流电源上.3.接通电源开关,用手水平拉动纸带,使它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纸带上就打下一系列点.随后关闭电源.4.取下纸带,从能看得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共有n 个点,那么这n 个点的间隔数为n -1,则纸带在这几个点间的运动时间Δt =(n -1)×0.02 s.5.用刻度尺测量出这几个点间的距离Δx .6.利用公式v =ΔxΔt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7.把纸带上能看得清的某个点作为起始点O ,以后的点分别标上A 、B 、C 、D ……作为“计数点”,如图所示,依次测出O 到A 、A 到B 、B 到C ……之间的距离x 1、x 2、x 3……说明:每n 个点[或每隔(n -1)个点]的时间间隔Δt =(n -1)×0.02 s. 五、数据处理1.计算瞬时速度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 ,则A 、B 、C 、D ……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A =x 1+x 22T 、v B =x 2+x 32T 、v C =x 3+x 42T 、v D =x 4+x 52T……把数据填入下表,根据数据判断纸带是否做匀速运动.位置 A B C D E F (x n +x n +1)/m v /(m·s -1)2.利用v -t 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1)v -t 图像:用横轴表示时间t ,纵轴表示速度v ,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如图所示的v -t 图像.(2)图像的意义:v -t 图像直观地反映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注意它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例如,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由v -t 图像可知:①在0~4 s 内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表示质点做加速运动; ②在4~8 s 内速度不随时间变化,表示质点以15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在8~10 s 内速度随时间不断减小,表示质点做减速运动. ④质点在t =0 s 、10 s 时刻的速度均为0.说明:图像法是处理实验数据的常用方法,运用图像处理数据有许多优点,如可以使物理规律直观易懂,可以减小误差,可以方便地获得某些未经测量或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数据等.六、误差分析1.利用平均速度来代替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存在系统误差.为减小误差,应取以计数点为中心的较小位移进行计算.2.测量计数点间的位移x 会带来偶然误差.减小此误差的方法是一次测量完成,即一次测出各计数点到起始计数点O 的距离,再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3.作v -t 图像时坐标单位选定得不合理,或者作图随意也会带来偶然误差.要点一 基本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电源频率为50 Hz ,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 、B 、C 、D 、E 、F 、G 共7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1)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______再________.(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 (2)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________个点没有标出.(3)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0.1 s 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 、C 、D 三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v B v C v D v E v F 数值/(m·s -1)0.6400.721(4)将B 、C 、D 、E 、F 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下图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解析 (1) 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2) 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n =Δt ΔT -1=0.1 s0.02 s-1=4个点没有标出. (3)v B =(3.62+4.38)×10-22×0.1 m/s =0.400 m/s.v C =(4.38+5.20)×10-22×0.1 m/s =0.479 m/s.v D =(5.20+5.99)×10-22×0.1m/s ≈0.560 m/s.(4)图线如图所示:答案 (1)接通电源 释放纸带 (2)4 (3)0.400 0.479 0.560 (4)见解析图[训练1] 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如图所示,纸带在A 、C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在A 、D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m/s.解析 由题意知,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 .A 、C 间的距离为14 mm =0.014 m ,A 、D 间的距离为25 mm =0.025 m.由公式v =Δx Δt 得v AC =0.0142×0.02 m/s =0.35 m/s ,v AD =0.0253×0.02 m/s ≈0.42 m/s.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0.35 m/s. 答案 0.35 0.42 0.35要点二 实验创新设计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29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1 s ,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3.0 cm ,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__.解析 因为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板的挡光时间较短,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 1=d Δt 1=3.0×10-20.29 m/s ≈0.10 m/s ,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 2=d Δt 2=3.0×10-20.11m/s ≈0.27 m/s.答案 0.10 m/s 0.27 m/s[创新分析] 根据遮光条的宽度Δx 和测出的时间Δt ,就可以算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v -=Δx Δt .由于遮光条的宽度Δx 很小,因此可以认为,这个平均速度就是小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训练2] 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 mm ,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 s ,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A .0.10 m/sB .100 m/sC .4.0 m/sD .0.40 m/sA [因为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很短,所以可以把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当作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即v =d Δt =4.0×10-30.040 m/s =0.10 m/s ,A 正确.]。

【导】课时2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8页)

【导】课时2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8页)

新知探究
2.(多选)(2023·河北保定市高一期末)某段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 位置—时间(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 s内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 m/s
B.图像交点P代表甲、乙两物体此时速度相同 C.0~2 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D.t=2 s时,甲、乙两物体在同一位置
新知探究
PS:区分位移和速度的正负方法: (1)位移方向是相对于坐标轴原点的。t轴上方位移为正,t轴下方 的位移为负。 运动方向以x-t图线中直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 图像中的拐点表示速度发生变化,如图所示, A点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发生变化,方向不变; B点表示物体的速度方向变化,大小可能变可能不变。
新知探究 练习
1.(多选)某同学出门乘坐公交车去学校参加期末考试,公交车出发加 速,飞速地奔驰着,到站减速。如果将公交两站间的行驶进行简化, 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 A.图像OA段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 B.图像AB段表示物体静止 C.在0~3 s内与6~9 s内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在6~12 s内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1.3课时2 测量纸带的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学习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速率的含义。 2.会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3.理解v-t图像的含义,能用实验数据绘制v-t图像,并会 根据v-t图像分析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新知探究 知识点一: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率
新知探究
(2)速度方向判断:向上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 运动,如图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向下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线2;平行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静止,如图线3.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3 第2课时 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课件(14张)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3 第2课时 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课件(14张)

知能素养 进阶
1.在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使用的电源为( ) A.6 V 以下的交流电源 B.6 V 以下的直流电源 C.220 V 的交流电源 D.220 V 的直流电源 C 在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使用的电源应是 220 V 的交流电源,故 A、B、D 错误,C 正确。
2.(多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打点的仪器 B.在实验时,要先将打点计时器放正并固定,使纸带移动过程中摩擦尽量小一些 C.实验过程中应先打开电源再放纸带,每次实验结束后都应当立即关闭打点计时器 D.任何一种形式的运动都可以借助打点计时器来研究 A、D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打点与计时的仪器,故 A 错误;在实验时,要先将打点 计时器放正并固定,使纸带移动过程中摩擦尽量小一些,故 B 正确;实验过程中应 先打开电源再释放纸带,每次实验结束后都应当立即关闭打点计时器,故 C 正确; 打点计时器主要研究直线运动,故 D 错误。
5.在某次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时,使用接在 50 Hz 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得 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 0、 1、2、3…,测得 0 与 1 两点间距离 x1=32.0 mm,2 与 3 两点间的距离 x2=48.0 mm, 则小车在 0 与 1 两点间平均速度为 v1=__________m/s,在 2 与 3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v2=__________m/s。据此可判定小车做___动
6.(多选)打点计时器是记录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置和时间的仪器,利用打点计时器 打出的纸带,可以获得运动物体的相关信息。下列信息能获得的是( ) A.物体运动的时间 B.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C.物体的质量 D.物体速度变化的情况
A、B、D 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的时间打下一个点,因而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 间,同时也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点迹的分布情况反 映了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从而反应了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而不能反映物 体的质量,故不能获得的信息是物体的质量,故 A、B、D 正确,C 错误。

高中物理1-3-2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_时间图像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物理1-3-2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_时间图像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间的位移和时间,即vn=xn+2xTn+1.
【典例】 例 1 在研究物体做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了一条 与物体相连的清晰纸带,如图1所示,图中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 个计时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 s,试根据纸带 求解以下问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纸带的哪一端与物体相连? (2)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3)BD段对应的物体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4)打C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是多大? (5)求出A、B、D、E点的速度,在图2所示的坐标纸上画出v-t图像. (6)根据图像判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做怎样的变化.
⑤根据Δx和Δt算出的速度值就可以代表在Δx这一区间内任意一点的
瞬时速度,将算出的各计数点的速度值记录在表2中. 运动物体在1,2,3,4,…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x12+Tx2,v2=
x22+Tx3,v3=x32+Tx4,v4=x42+Tx5,… 表2 手拉纸带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位置
012345…
目标二 速度—时间图像 【导思】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0~1 s内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如果运动,速度是多大? (2)1~2 s内物体的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速度方向是正还是负? (3)2~3 s内物体的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速度方向是正还是负?
【归纳】 v-t图像的应用 (1)由图像能看出物体在每一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瞬时速度为正, 说明物体沿选定的正方向运动,如图中的1、4、5图线;瞬时速度为 负,说明物体沿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如图中的2、3图
(4)图线交点:两条图线相交,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该点对应时刻的瞬 时速度相同,都等于该点对应的瞬时速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第2课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第2课时)
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 使用 220 V 交流电源、复写纸或墨粉纸盘、导线若干、刻度尺、 纸带、坐标纸。
实验步骤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然后把它固定在桌子上。 2.把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用导线与 6 V 的低压交流电
源的接线柱相连接,让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压在复写纸的 下面(或把电火花计时器与 220 V 交流电源连接,把纸带穿好, 压在墨粉纸盘下面)。 3.接通电源开关,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 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5×0.02 s=0.1 s。在纸带上用 O、
A、B、C、D、…标出这些“计数点”,如图所示。
用刻度尺依次测出 OA、OB、OC、OD、…的距离是 s1、s2、
s3、s4、…,再利用 x1=s1、x2=s2-s1、x3=s3-s2、x4=s4-
s3、…确定出 OA、AB、BC、CD、…之间的位移 x1、x2、x3、
[解析] (1)实验中必须使用的有电压合适的 50 Hz 低压交流 电源,计算速度时需要测量各点间的距离,因此还必须使用刻度 尺,故 A、C 正确。
(2)选取合适的 n 个点为计数点,有利于测量长度,能使平均 速度与瞬时速度更接近,以减小实验误差,选项 A 正确;使小车 运动得尽量慢些,打出的点较密,为减小测量误差,所取 n 会较 大,会使实验误差较大,选项 B 错误;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 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这样 可减小实验误差,选项 C 正确;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 同的长木板做实验,可使小车运动比较平稳,各点的瞬时速度与 实际更接近,可减小实验误差,选项 D 正确;若小车远离打点计 时器,且先释放小车后打开电源,会造成点密而少,给测量、计 算造成较大实验误差,选项 E 错误。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优质课件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优质课件

打 4 点时:v4=x42+Δtx5≈0.60 m/s;
打 5 点时:v5=x52+Δtx6≈0.40 m/s。
物理·必修 第一册
将数值填入表格中。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位置
1
2
3
4
5
v/(m·s-1)
1.20
1.00
0.80
0.60
0.40
(2)描点并连线得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小车速 度逐渐减小。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解析] (1)某点的瞬时速度可用包含该点的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表示,
打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Δt=2×0.02 s=0.04 s,则
打 1 点时:v1=x12+Δtx2≈1.20 m/s;
打 2 点时:v2=x22+Δtx3≈1.00 m/s;
打 3 点时:v3=x32+Δtx4=0.80 m/s;
物理·必修 第一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六、误差分析
1.利用平均速度来代替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存在系统误差。为减小误差, 应取以计数点为中心的较小位移进行计算。
2.测量计数点间的位移x会带来偶然误差。减小此误差的方法是一次测 量完成,即一次测出各计数点到起始计数点O的距离,再分别计算出各计 数点间的距离。
速度 数值(m/s)
vB
vC
vD
vE 0.640
vF 0.721
物理·必修 第一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4)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下图直角坐标系中,并画 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物理·必修 第一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解析] (1)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2)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n=ΔΔTt -1=00..012ss-1=4 个点没有标出。 (3)vB=3.62+24×.308.1×10-2 m/s=0.400 m/s。 vC=4.38+25×.200.1×10-2 m/s=0.479 m/s。 vD=5.20+25×.909.1×10-2 m/s≈0.560 m/s。

实验报告(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实验报告(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F
v/(m·s-1)
t/s
0
表5
6、根据表5的数据,用计算机绘制v-t图象。
实验报告(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一、测量平均速度
1、在纸带上选取能看清的某点为起始点0,后面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用数字1,2,3,…标出这些计数点;
2、测量各计数点到起始点0的距离x,记录在表1中;
位置
0
1
2
3
4
5
6
X/m
表1
3、计算两相邻计数点间的位移Δx,记录在表2中,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Δt;
位移段
0~1
1~2
2~3
3~4
4~5
5~6
Δx/m
Δt/s
表4
4、将各计数点的后一个点分别用字母A、B、C标出。根据Δx和Δt算出的速度值就可以代表在Δx这一区间内任意一点的瞬时速度。将算出的A、B、C…各点的速度值记录在表5中。
5、将打A点作为计时起点,在表5中记录各点的对应时间t。
位置
A
B
C
D
E
4、根据Δx和Δt计算纸带在相邻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 ,记录在表2中。
位移段
0~1
1~2
2~3
3~4
4~5
5~6
Δx/m
Δt/s
/(m·s-1)
表2
二、测量瞬时速度
1、从纸带起始点0算起,后面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2、测量各计数点到起始点0的距离x,记录在表3中;
位置
0
1
2
3
4
5
6
X/m
表33、计算两相邻计数点间的 Nhomakorabea移Δx,记录在表4中,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Δt;

高中物理第1章第2课时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_时间图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物理第1章第2课时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_时间图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解析: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 T=0.02×5 s=0.1 s; 由给出的数据知,相同时间内纸带运动的距离变大,则纸带做加速 运动; 打C点时的速度 vC=x2BTD=2.30+2.07.02×10-2 m/s=0.25 m/s。
探究 利用v-t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
1.v-t图像 用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速度v,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测量的 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如 图所示的v-t图像。
2.速度—时间图像的获得:用__横__轴___表示时 间t,__纵__轴___表示速度v,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测 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__平__滑___的曲线把 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v-t图像。如图所示:
『微训练』 1.根据预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纸带上两较近点间的平均速度可以近似代表这两点间某点的瞬时 速度。( √ ) (2)作速度—时间图像时,先描点,再将各点用折线连接起来 。 ( ×) (3)v-t图像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 × ) (4)v-t图像形状是曲线的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 ) (5)v-t图像能反映不同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 )
打 2 点时:v2=x22+Δtx3≈1.00 m/s
打 3 点时:v3=x32+Δtx4=0.80 m/s
打 4 点时:v4=x42+Δtx5≈0.60 m/s 打 5 点时:v5=x52+Δtx6≈0.40 m/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物理观念 理解速度—时间图像,能通过v-t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 科学思维 通过实验,体会由极限思想求瞬时速度的方法 科学态度与
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的点,探究物体运动的规律 责任
课前预习反馈

1.3.2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3.2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以以 相 度认认 邻 为12为2为 两 :...ΔΔv点 根ΔΔ图图Axxtt=据间表表44x平的示示--12+均时3Tt3t x时时速所间所2,刻刻度示间示v的的的为隔为B=瞬瞬定用为用x时时义打3打T2+速, T速式点点x度则4度计计v,=..时A时vΔ、ΔC器器=xtB,打打x、当4出2+出CTΔ的x三的t5.一很点一条短对条纸时应纸带,的带可,速, 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则 A、B、C 三点对应的速 度为:vA=x12+Tx2,vB=x32+Tx4,vC=x42+Tx5.
速度 数值(m/s)
vB vC vD vE
vF
0.640 0.721
(4)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高中在物下理 图必修直①角 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 线。
课堂小结
一、打点计时器: 1、工作原理; 2、工作电压及打点周期;
二、实验 可以提供的信息是位置、位移和时间。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问题导学与探究】
阅读课本P23-25的内容,并把重点内容用笔画 出,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 什么是平均速度? 2. 什么是瞬时速度? 3. 可以从纸带上获取哪些信息?
【点拨精讲】
一、打点计时器
1.电磁打点计时器 ① 原理 ② 构造
③ 工作电压:约8V交流电 ④ 工作频率:50Hz,打点周期0.02s.
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 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低压 交流 (选填“交流”或 “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
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 过 限位孔 ,并压在 复写纸 下面。
C.用刻度尺测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距离Δx。
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n个清晰的点,则

高一物理【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人教版课件

高一物理【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人教版课件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1.(多选)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若打点周期为0.02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先启动电源,后拉动纸带 B.先拉动纸带,后启动电源 C.电火花计时器使用6 V以下的交变电源 D.连续n个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n-1)×0.02 s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根据(1)中表格,在图乙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并说明小车 速度变化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解析] (2)描点并连线得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 可知,小车速度逐渐减小。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打 3 点时:v3=x32+Δtx4=0.80 m/s 打 4 点时:v4=x42+Δtx5≈0.60 m/s 打 5 点时:v5=x52+Δtx6≈0.40 m/s。 将数值填入表格中。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位置 1 2 3 4 5 v/(m·s-1) 1.20 1.00 0.80 0.60 0.40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5.用刻度尺测量出这几个点间的距离 Δx。 6.利用公式 v=ΔΔxt 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把纸带上能看得清的某个点作为起始点 O,以后的点分别标上 A、B、 C、D……作为计数点,如图所示,测量各计数点到起始点 O 的距离, 依次算出 O 到 A、A 到 B、B 到 C……之间的距离 x1、x2、x3……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1)根据上面的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5点时小车的速

课时2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21页)

课时2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21页)

五 其他测速度的方法
1.光电门
新知讲授
2.频闪照相
3.速度传感器
速度
遮光片宽度 通过光电门时间
求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 方法与打点计时器相同
直接读瞬时速度
另外,还常用的超声波、激光、红外线等测速
v x t
课堂总结
新知讲授
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 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平均速率 瞬时速率
v x t
且对称。
× × × × × ×
图像反映了质点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速度—时间图像,又称v-t图像。
图像特点
新知讲授
1.认识图像
v
①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一条平行于
时间轴的直线.
② ①
O ②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随时间而变化

v
③若图象位于时间轴的上方,表示物体运动方
v0
向与正方向相同;位于时间轴下方,表示物体
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纸带、刻度尺、导线、复写纸、交流电 源(8V / 220V)
2、实验有哪些步骤? 实验步骤:
(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片套 在定位轴上,并且压在纸带上面,振针位于复写纸片的上方; (2)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用导线接到低压交流电源的两 个接线柱上; (3)打开电源开关,用手水平地牵拉纸带,纸带被打上了许多小点, 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4)取下纸带。
新知讲授
1.会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2.理解v-t图像的含义,能用实验数据绘制v-t图像,并会 根据v-t图像分析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新课导入
新知讲授
想一想
计时工具还有哪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第2课时 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第2课时 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时间差为t2,已知小车在远离B,则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


答案:(1)v0t1
( - )
(2)

解析:(1)由于红外线在A与B之间传播的时间可忽略,根据匀
速直线运动规律得A、B间的距离为x1=v0t1。
(2)同理可知:进行第二次测量时,A、B间的距离为x2=v0t2,两
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间隔为Δt,即为小车运动Δx=x2-x1所
D.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答案:B
)
解析: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越慢,A错误;电火花计
时器使用的是220 V交流电源,B正确;两种计时器电源频率都
是50 Hz,C错误;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释放小
车,D错误。
2.(多选)(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
0.560 (4)见解析图
解析:(1) 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
纸带。
(2)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

n=-1=. -1=4
(.+.)×-
m/s=0.400 m/s;
(3)vB=
×.
(.+.)×-
m/s=0.479 m/s;
块从光电门A到B的时间为0.200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经过A的速度为1 cm/s
B.滑块经过B的速度为2 cm/s
C.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1.5 m/s
D.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3 m/s
答案:C

.
解析:滑块经过 A 的速度 vA= =
m/s=1 m/s,选项 A 错误;
度并填在下表中。(计算结果在小数点后保留1位)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1章 3 第2课时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速度-时间图像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1章 3 第2课时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速度-时间图像

第2课时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速度-时间图像[学习目标] 1.学会安装和使用打点计时器.2.学会测量纸带、制表及记录数据.3.掌握测瞬时速度的方法,会用打出的纸带求瞬时速度.4.理解速度-时间图像,会通过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一、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根据纸带计算平均速度用刻度尺测出n 个点之间的间距Δx ,测出n 个点之间的时间Δt ,则平均速度v =Δx Δt .2.根据打点计时器计算瞬时速度取包含某一位置在内的一小段位移Δx ,根据v =ΔxΔt 算出这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该位置的瞬时速度.一般地,取以这个点为中间时刻的一段位移来计算.如图1所示,E 点的瞬时速度可用D 、F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即v E =Δx Δt.图1二、速度-时间图像1.速度-时间图像的意义:直观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速度-时间图像的获得:用横轴表示时间t ,纵轴表示速度v ,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v -t 图像,如图2所示.图2一、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8 V 交变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 V 交变电源)、复写纸(或墨粉纸盘)、导线若干、刻度尺、纸带、坐标纸. 2.实验步骤(1)使用打点计时器获得3~5条纸带.(2)选择一条点迹清晰便于分析的纸带,测出纸带从打第1个点到打第n 个点的运动时间Δt . (3)用刻度尺测量第1个点到第n 个点间的位移Δx . 3.数据处理(1)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若电源频率为50 Hz ,则从打第1个点到打第n 个点,纸带的运动时间为Δt =0.02(n -1) s ,纸带的位移为Δx ,纸带的平均速度v =ΔxΔt.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填入表中.记录项实验次数点数n 点划分出的间隔数n -1运动时间Δt /s 位移 Δx /m 平均速度v /(m·s -1)1 2(2)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①选取一条点迹清晰便于分析的纸带.②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5×0.02 s =0.1 s .在纸带上用O 、A 、B 、C 、D 、…标出这些“计数点”,如图3所示.图3用刻度尺依次测出OA 、OB 、OC 、OD 、…的距离是s 1、s 2、s 3、s 4、…,再利用x 1=s 1、x 2=s 2-s 1、x 3=s 3-s 2、x 4=s 4-s 3、…确定出OA 、AB 、BC 、CD 、…之间的位移x 1、x 2、x 3、x 4、….③运动物体在A 、B 、C 、D 、…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A =x 1+x 22T 、v B =x 2+x 32T 、v C =x 3+x 42T 、v D =x 4+x 52T 、….4.注意事项(1)如果电源频率为50 Hz,在纸带上数出了n个点,那么它们的间隔数是(n-1)个,它们的时间间隔为(n-1)×0.02 s.(2)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手拉动纸带时速度应快一些,以防点迹太密集.(3)计算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时,Δx、Δt应取此计数点前、后两个点之间的位移和时间,即v n=x n+x n+12T.(2021·定远育才学校月考)(1)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B、C…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标度对应的位置如图4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图4可求出A点到D点的距离是________ cm.(2)由实验数据可得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B点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 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4.10(2)0.140.13二、速度-时间图像如图5所示是一条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电源频率为50 Hz,0、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如图所示.图5(1)求出2、4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并填入表格.v1v2v3v4v5v6数值/(m·s-1)0.200.610.700.70(2)在图6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图6(3)根据图像定性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答案 (1)0.40 0.69 (2)见解析图 (3)见解析解析 (1)由于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图中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则v 2=0.09-0.010.1×2 m/s =0.40 m/s ,v 4=0.228-0.090.1×2 m/s =0.69 m/s.(2)根据(1)表格中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然后连线得到v —t 图像如图所示.(3)从v -t 图像中看出,物体在0~4 s 内做加速运动,4~6 s 内物体做匀速运动.(多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 -t 图像如图7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7A .物体在1 s 末改变运动方向B .物体在前3 s 内运动方向不变C .物体在3 s 末运动方向改变D .物体在2 s 时的速度大小为2 m/s 答案 BCD解析 前3 s 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均为正,运动方向没有改变,A 错误,B 正确;由题图可知物体在3 s 末后瞬间速度为负,则说明物体改变了运动方向,C 正确;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物体在2 s 时的速度大小为2 m/s ,D 正确.1.v -t 图像的物理意义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但它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2.v -t 图像的应用(1)由图像能看出每一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2)由图像能看出速度方向(如图8),速度为正,如图线1、3、5表示物体的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速度为负,如图线2、4表示物体的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图8(3)可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①图线平行于t 轴表示做匀速运动,图线1、2分别表示向正、负方向做匀速运动; ②图线3表示向正方向做加速运动,图线4表示向负方向做加速运动;图线5表示沿正方向做减速运动.三、利用光电门测速度如图9所示,当滑块通过光电门时,光电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而遮光条的宽度d 已知,且非常小.由于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 非常短,在这段时间内滑块的运动可以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可认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其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即v =Δx Δt =dΔt.图9用如图10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 mm ,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 s.图10(1)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2)为使ΔxΔt 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________.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 .换用宽度更宽的遮光条C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D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答案 (1)0.1 m/s (2)A解析 (1)v =d Δt =4×10-34×10-2m/s =0.1 m/s(2)瞬时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当Δt →0时,ΔxΔt可看成物体的瞬时速度,Δx 越小,Δt 也就越小,A 项正确,B 项错误;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不能减小Δt ,C 项错误;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可能更小,时间更长,D 项错误.考点一 v -t 图像1.(多选)下列四个图像中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的是( )答案 BD2.(多选)如图1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 .BC 段和CD 段的运动方向相反B .CD 段和DE 段的运动方向相反C .物体在D 点速度为零,此后运动方向改变,做加速运动 D .AB 段物体静止 答案 BC解析 物体在BC 段和CD 段的速度均为正值,运动方向不变,物体在D 点速度为零,此后运动方向改变,做加速运动,选项A 错误,B 、C 正确;AB 段物体的速度为v =5 m/s ,选项D 错误.考点二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3.在某次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2所示的纸带,其中0、1、2、3、…是选用的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3个打出的点没有在纸带上标出.图中画出了将米尺靠在纸带上测量的情况,图中所测量点的读数分别是______ cm 、______ cm 、______ cm 和______ cm ;打2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是________ m/s.图2答案 10.00 12.60 22.60 29.90 0.625解析 0、1、3、4点的读数分别是10.00 cm 、12.60 cm 、22.60 cm 、29.90 cm.打2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 2=x 3-x 12T =22.60-12.602×4×0.02cm/s =62.5 cm/s =0.625 m/s.4.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电源频率为50 Hz ,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 、B 、C 、D 、E 、F 、G 共7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3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图3(1)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________再________.(选填“拉动纸带”或“启动电源”)(2)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________个计时点没有标出.(3)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 、C 、D 三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v B v C v D v E v F 数值(m/s)0.6400.721(4)当t =0时质点位于A 点,将B 、C 、D 、E 、F 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图4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并说明小车速度变化的特点.图4答案 (1)启动电源 拉动纸带 (2)4 (3)0.400 0.479 0.560 (4)见解析图 见解析 解析 (1)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启动电源,再拉动纸带. (2)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n =Δt ΔT -1=0.1 s 0.02 s-1=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 (3)v B =(3.62+4.38)×10-22×0.1 m/s =0.400 m/s ;v C =(4.38+5.20)×10-22×0.1 m/s =0.479 m/s ;v D =(5.20+5.99)×10-22×0.1m/s ≈0.560 m/s.(4)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像知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5.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5中甲、乙、丙、丁所示.速度坐标轴的正值表示质点向东运动,请分别说出四个v -t 图像中的质点在0~2 s 内的运动情况.需要说明各段时间质点在向哪个方向运动,速度大小怎样变化.图5(1)甲质点在0~1 s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s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质点在0~1 s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s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质点在0~1 s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s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丁质点在0~1 s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s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向西运动,速度逐渐减小,t=1 s时减为零向东运动,速度逐渐增大(2)向东运动,速度逐渐增大向东运动,速度逐渐减小(3)向东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向东运动,速度逐渐增大(4)向东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向西运动,速度逐渐增大6.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6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Δt1=0.29 s,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Δt2=0.11 s,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3.0 cm,则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为________m/s,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为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6答案0.100.27解析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条的挡光时间较短,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条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经过光电门1的速度v1=dΔt1=3.0×10-20.29m/s≈0.10 m/s,经过光电门2的速度v2=dΔt2=3.0×10-20.11m/s≈0.27 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误差分析 1.利用平均速度来代替运动物体在某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会带来系
统误差。为减小误差,应取以计数点为中心的较小位移 Δx 来求 平均速度。 2.分段测量计数点间的位移会带来误差。减小此误差的方法是 一次测量完成,即一次测出各计数点到起始计数点 O 的距离, 再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间的位移。 3.作图时,描点、连线存在偶然误差,为减小误差,应选取合 适的坐标单位,利用坐标纸作图。
x4、… (3)运动物体在
A、B、C、D、…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vA=x12+Tx2、
vB=x22+Tx3、vC=x32+Tx4、vD=x42+Tx5、…
3.用 v t 图像描述物体的速度 (1)以速度 v 为纵轴,时间 t 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2)根据不同时刻的瞬时速度值,在坐标系中描点。 (3)用平滑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 v t 图像,如图所示。

()
A.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交流电源频率通常为 50 Hz B.如果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则相邻两个
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 0.08 s C.如果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先密集后稀疏,则说
明纸带的速度由小变大
D.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 220 V 电源上
解析: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交流电源频率为 50 Hz,A 正 确;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6 V 以下的低压交流电源,D 错误;由 于打点计时器每隔 0.02 s 打一个点,所以相邻计时点的时间间隔 为 0.02 s,如果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则相邻两计 数点的时间间隔应为 5×0.02 s=0.1 s,B 错误;打点时间是一样 的,点密集的地方速度小,点稀疏的地方速度大,即纸带的速度 由小变大,C 正确。 答案:AC
4.重复步骤(2)、(3),获得 3~5 条纸带。 5.选择一条点迹清晰便于分析的纸带,往后数 n 个点,n 个点
之间的间隔数为 n-1,纸带从打第 1 个点到打第 n 个点的运 动时间 Δt=0.02(n-1)s。 6.用刻度尺测量出第 1 个点到第 n 个点间的位移 Δx。
数据处理 1.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
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实验目的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学会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的速度。 3.能利用 v t 图像分析实验数据,描述物体的运动。
实验原理 1.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对比
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
结构图示
工作电压 打点方式 打点周期 记录信息
4~6 V交流电
[对点训练]
2.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 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的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 A、C 间 的 平 均 速 度 为 ________m/s , 在 A 、 D 间 的 平 均 速 度 为 ________m/s , 二 者 之 间 B 点 的 瞬 时 速 度 更 接 近 于 ________(“A、C”或“A、D”)间的平均速度。
点取一个计数点,而计算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时,Δx、Δt 应取此 计数点前、后两个点之间的位移和时间,即 v=xn+2Txn+1。 5.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考点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
[典例1] 研究“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 (1)[多选]实验中,除电磁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 车、一端带定滑轮的长木板、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 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 50 Hz 低压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 使用 220 V 交流电源、复写纸或墨粉纸盘、导线若干、刻度尺、 纸带、坐标纸。
实验步骤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然后把它固定在桌子上。 2.把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用导线与 6 V 的低压交流电
源的接线柱相连接,让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压在复写纸的 下面(或把电火花计时器与 220 V 交流电源连接,把纸带穿好, 压在墨粉纸盘下面)。 3.接通电源开关,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 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m/s,A、C 两点更接近于 B 点,故 B 点的瞬时
速度更接近于 A、C 间的平均速度。
答案:0.35 0.43 A、C
谢 谢观看
[答案] (1)AC (2)ACD
[关键点拨] (1)电磁打点计时器需要 4~6 V 低压交流电源。 (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要注意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 释放纸带。 (3)选择纸带时要注意选取“点迹清晰,间隔适量”的部分 进行实验。
[对点训练]
1.[多选]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
[解析] (1)实验中必须使用的有电压合适的 50 Hz 低压交流 电源,计算速度时需要测量各点间的距离,因此还必须使用刻度 尺,故 A、C 正确。
(2)选取合适的 n 个点为计数点,有利于测量长度,能使平均 速度与瞬时速度更接近,以减小实验误差,选项 A 正确;使小车 运动得尽量慢些,打出的点较密,为减小测量误差,所取 n 会较 大,会使实验误差较大,选项 B 错误;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 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这样 可减小实验误差,选项 C 正确;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 同的长木板做实验,可使小车运动比较平稳,各点的瞬时速度与 实际更接近,可减小实验误差,选项 D 正确;若小车远离打点计 时器,且先释放小车后打开电源,会造成点密而少,给测量、计 算造成较大实验误差,选项 E 错误。
从打第 1 个点到打第 n 个点,纸带的运动时间为 Δt=0.02(n- 1)s,纸带的位移为 Δx,纸带的平均速度 v=ΔΔxt 。把测量和计 算的结果填入表中。
记录项 点数 点划分出的 运动时 位移 平均速度
实验次数
n 间隔数n-1 间Δt/s Δx/m v/(m·s-1)
1
2
2.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1)选取一条点迹清晰便于分析的纸带。 (2)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每两
考点二 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典例2] 如图所示是一条利用频率为 50 Hz 的打点计时器 打出的纸带,0、1、2、3、4、5、6 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 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测得各计数点到 0 点的距离 已在图上标出,求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并画出 v t 图像。
[解析] 1 点是 0 和 2 间时间的中 间时刻,求出 0 和 2 间的平均速度即 可认为是 1 点的瞬时速度,同理 2、3、 4、5 点的瞬时速度也可求出。0 和 6 两个点的瞬时速度不便求出,然后画出图线,注意相邻计数点间 的时间间隔 T=0.1 s。各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作为中间时刻的瞬时 速度分别为:v1=0.195 m/s;v2=0.40 m/s;v3=0.61 m/s;v4=0.69 m/s;v5=0.70 m/s,再以 O 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横坐 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然后连线
解析:由题意知,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02 s,A、C 间的距
离为 14.0 mm=0.014 0 m,A、D 间的距离为 26.0 mm=0.026 0 m,

平均速

公式
v
=ΔΔxt 得
v
AC=
0.014 0 2×0.02
m/s=0.35
m/s, v 0.43
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5×0.02 s=0.1 s。在纸带上用 O、
A、B、C、D、…标出这些“计数点”,如图所示。
用刻度尺依次测出 OA、OB、OC、OD、…的距离是 s1、s2、
s3、s4、…,再利用 x1=s1、x2=s2-s1、x3=s3-s2、x4=s4-
s3、…确定出 OA、AB、BC、CD、…之间的位移 x1、x2、x3、
(2)[多选]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采取的方法中正确的 有________。
A.选取合适的 n 个点为计数点 B.使小车运动得尽量慢些 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 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 E.实验时尽量让小车远离打点计时器,释放小车后再接通 电源
注意事项 1.如果在纸带上数出了 n 个点,那么它们的间隔数是(n-1)个,
它们的时间间隔为(n-1)×0.02 s。 2.使用打点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
后,再拉动纸带。 3.手拉动纸带时速度应快一些,以防点迹太密集。 4.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计数点要每隔 T=0.1 s 选一个,即每隔四个
220 V交流电
振针周期性上、下振动 周期性产生电火花
0.02 s(根据交流电频率而定)
位置、时刻和位移、时间
2.测量平均速度:根据 v=ΔΔxt 可求出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Δx 是纸带上两点间的位移,利用刻度尺测量,Δt 是这两点间的 时间间隔。
3.测量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例如纸带上 某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该点在内的相距较近的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 实验器材
得到 v t 图像如图所示。 [答案] 见解析
[关键点拨] (1)应用 v=ΔΔxt 求某点的瞬时速度时,应当取包含该点的尽量 短的时间间隔。 (2)作 v t 图像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标度,让图线在坐标纸
上尽量展开。 (3)如果图线为直线,连线时要让尽量多的点落在直线上,
如果为曲线,应利用平滑曲线将各点连接,偏离较远的点可舍去 不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