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河池市风俗传说概述

合集下载

河池古代崖洞葬所见拔牙风俗

河池古代崖洞葬所见拔牙风俗

还包括犬齿和前臼齿 , 它们之间又往往以不同的排列组合出现更复杂的拔牙形态。河池几处崖洞葬的拔牙 风俗, 拔牙内容、 原因也不尽相同。 有关广西古代居民拔牙风俗的文献, 最早见于 !太平寰宇记 ∀: 贵州 ( 今贵港 ) 有俚人, 皆为乌浒, ##女 既嫁, 便缺去前齿 ; 邕州 (今南宁 ) 悉是雕题凿齿 ; 钦州僚子 椎髻凿齿 。这些反映的是两晋南朝以来的 情况。河池地区尚未查到较早的文献记载。而考古发现中, 宜州鹞鹰岩崖洞葬的拔牙现象 , 年代相当于中原 地区的商代至东汉, 是迄今所知广西最早的实体。广西拔牙最盛行的阶段是宋代至明清, 在大化、 南丹的崖 洞葬中发现较多。 现将所见拔牙情况分述如下: (一 )宜州鹞鹰岩拔牙风俗 鹞鹰岩位于宜州市祥贝乡古龙村下地梁屯鹞鹰山上, 下临贝江, 在一面呈 90 度的悬崖绝壁下部。相对 高约 60 米, 可由岩缝攀爬而上。该洞属一岩厦 , 宽约 10 米 , 高约 6 米 , 进深 6 米, 可分为左右二室。左室较 为狭窄 , 进深仅 1~ 2米 , 地面高低不平, 在其内发现大量的陶器残片、 烧过的兽骨、 石块及石器等。右室有厚 约 50厘米的淡黄土层 , 出有十几个不同个体的人骨骸。鹞鹰岩崖洞葬属于早期崖洞葬 , 年代为商代中晚期。 其葬法是不挖墓坑, 不掩土 , 多不使用棺材 , 而是直接将尸体和随葬品放置在洞穴或岩厦中。考古工作者调 查发现时, 洞内已被严重扰乱, 原貌不清。从该洞的遗物分布看 , 左室曾作为炊煮烧烤, 右室作居住休息场 所 , 后从洞内迁出 , 而将其用作埋葬死者的墓葬区, 是一个曾为遗址 , 后为墓葬的岩洞, 是一处比较特殊的崖 洞葬。洞内人类遗骸很多 , 有的骸骨还被火烧过, 呈黑灰色。采集回来的人骨标本很多而破碎, 上、 下颌骨多 是残缺不全 , 找不到同一个体的上下颌骨。经鉴定有 18 个个体, 其中 2 个为婴儿, 可供观察的成年标本 16 个个体 , 其中男性 6 例 , 女性 7例 , 不明性别的 3 例。施行过人工拔牙的有 9例 , 明确未拔牙的 7例。拔牙个 体的出现率达 56 . 3 % 。在成年男女拔牙个体中 , 男性占 1 例, 女性占 6 例, 明确未拔牙的 7例中男性 5 例 , 女 性和不明性别的各占 1 例。鹞鹰岩居民拔牙的特点是严格地限定在上、 下颌犬齿以前的三个齿种 ( 上、 下侧 门齿和下中门齿 ) 不涉及犬齿以后的任何齿种。拔除双侧或单侧的下颌第二门齿 6 例 , 占 66 . 7 % 。其中能 肯定只拔去左右一对下第二门齿而未涉及其他牙齿的 3 例 (图一, 1), 另外 3 例因颌骨不全只看到一侧下第 二门齿拔去的个体也可能都是属于拔去一对下第二门齿的类型。此外 , 还有拔除左右一对上第二门齿 2 例 ( 图一, 2) (其中 1 例上颌不全 ), 明确只拔去右侧下中门齿的 1 例 ( 图一 , 3)。遗骸中拔牙年龄最小的为 17 ~ 20 岁, 考虑到拔牙以后的齿槽闭合要一、 二年时间, 那么拔牙的实际年龄应在 15~ 18 岁。总之, 鹞鹰岩崖 洞葬的拔牙数量表明 , 当时女性拔牙风俗很盛行 , 占 85 . 7 % 。拔除一对下颌侧门齿的风俗是鹞鹰岩古代居 民拔牙风俗的主要特点。拔下牙, 在我国境内古今拔牙居民中是罕见的 , 在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大汶口文化 晚期中发现 1 例是拔去一对下颌中门齿的形态。但在同一遗址的龙山期文化墓葬中发现 7 例拔牙标本里, 全部拔去了 1~ 4 个下门齿 , 其中有 2 例还兼拔去上门齿, 但没有一例是单独拔去上门齿的 ∃ 。鹞鹰岩古代居 民的拔牙风俗与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龙山文化相似, 同时还保持着我国最原始、 最流行的拔去上侧门齿的习惯。

广西三月三传统民间习俗

广西三月三传统民间习俗

广西三月三传统民间习俗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其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每年的三月三,便是壮族人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此时,壮族人民会举行精彩纷呈的各种活动。

本文将介绍广西三月三传统民间习俗。

越王召会越王召会是壮族的重要节日活动之一。

据说越王召会起源于古代越国,每逢三月三,壮族人民会在各个地方集会,为纪念越王勾践而举行一系列盛大的活动。

越王召会的主要活动包括歌舞、集市、赛龙舟等。

其中,赛龙舟竞渡是最为激烈的比赛项目。

赛龙舟的同时,人们也会洒上两三滴鸡血,以祈求龙神庇佑。

此外,壮族还会在越王召会期间进行“种田仪式”等祭祀活动,祈求来年有一个好的收成。

总山会每年的三月三,广西各地的壮族聚居区都会举行总山会,以示图吉祥、保平安的精神。

总山会的活动包括舞龙、舞狮、打铜鼓等各种形式的表演,而其中的舞龙、舞狮节目最为壮观。

此外,总山会期间,壮族人民还会进行龙船比赛、织锦、打糍粑、猜谜语等一系列民间体育和文化活动,团结一切壮族群众,举行一年一度的盛会。

高田节高田节是广西壮族地区的又一个重要节日,其时间与越王召会和总山会一样,是在每年三月三。

高田节的习俗有很多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总田拜土”。

总田拜土是壮族人民为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而举行的一种祭祀仪式。

壮族人民会在田间祭拜祖先,祈求丰收和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在祭祀仪式结束后,人们还会在田地里面跳起舞,唱起歌,庆祝美好的收成。

端午节在壮族人民的传统文化中,端午节也是与三月三相关的一个重要节日。

每年的端午节,广西地区的壮族聚居区都会举行龙舟比赛、挂艾叶等一系列民间习俗。

广西的壮族人民在端午节期间的龙舟比赛中,祈求吉祥平安,保佑家人健康平安。

而挂艾叶这一习俗,则是为了辟邪驱鬼,保佑家中平安、健康。

红头莲广西的红头莲是一种具有浓郁陶艺风格的壮族民间工艺品,其代表着广西的特色文化。

红头莲的制作工序相当复杂,需要经过研磨、弯折、拉胎、上釉等多个步骤。

最终制成的红头莲产品,则呈现出色彩斑斓,造型生动的效果,深受人们的喜爱。

广西人文:春节旧俗十二——河池东兰县

广西人文:春节旧俗十二——河池东兰县

广西人文:春节旧俗十二——河池东兰县东兰,这是个有历史的地名,元代改名,这里自古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域,所以地方的风俗习惯也自成一体,还是有很多说法的。

就像现在东兰县地方旧志所载,当地的春节旧俗还是很丰富的,也很有区域代表性。

春节也是东兰民间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灶君的习俗,直到除夕前,都是各种过年的准备。

特别是壮族有个“杀年猪”的习俗,但是,这几天里,只有腊月二十八是不适合杀猪的,按当地民间传统,要是在二十八杀猪,那以后养猪都不能养得成的。

到除夕时,一般是晚上进行祭礼,拜祖宗、祭接灶君、煮粽子、舂糍粑,合家盛宴,反正一路下来,除夕就是最忙的时段;晚上大人们围着火塘守岁,那小孩子是得夜读的,“学业上进”之意;而女子呢,则夜做针线活,有心灵手巧之间。

总之这一夜全家都不眠,各做各的事,准备第二天的事情,讲古论今都可以。

另外以前还有一支瑶族,叫努努瑶,民族习惯在除夕这一天是不能吃糍粑的,有所忌讳。

到大年初一一早,只要听到村里的第一声鸡叫,全村才争着放鞭炮,接下来男孩子去爬柱子,意指长高长大;女孩子则争着去挑水,并要喝上第一口,这叫“伶俐水”,喝到这水的女孩子必定是最聪明能干的。

壮族的大年初一,凡事也讲究好兆头,如果违例,那也是预示着全年都不顺利。

如女人不能比男人先进门,孩子也不能啼哭,不然会影响当年的财运,诸事也不顺;新年的第一次起火,要慢慢的引燃,千万不能口吹,不然预示着当年会有风灾;中午也不能午睡,有懒惰之意;不能吵架,讲不吉利的话,否则家庭不兴旺;东西不能外借,怕倾家荡产;不能扫地,也不能送红布,红纸给他人,这都是家财外流的意思。

这几天也不能在外面晒衣服和布料,怕招鹞鹰抓鸡、鸭,这也是当地生态环境所总结出来的习俗;还有初一至初九忌作磨米、舂米、劈柴,等等,会发出较大声响活动,哪一天有这种声响,那意思就多了,初一、初二解释为六畜不旺,家财受损及农事遇风灾,初三垮地,初四垮田,初五垮水车……反正每天都有不同的不吉利的说法,能避免就尽量避免,该做的事能在除夕前做完就做。

壮族神话传说

壮族神话传说

壮族神话传说解释自然和制服自然,就成为神话的主要内容。

同时,由于人们的利益一致,在集体生产中涌现出来的技艺超群、勇敢刚强的人物,受到全体成员的崇敬,其被赋予神奇的能力而成为神或半神。

所以就有了神话,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壮族神话传说,希望对你有用!壮族神话传说篇1:一幅壮锦从前,在大山脚下住着一位老妈妈和她的三个儿子。

老妈妈织得一手好壮锦,靠卖壮锦维持一家人的。

有一天,老妈妈在集市上看到一幅美丽的画,那画上有田园、房屋、花园、池塘和成群的鸡鸭牛羊。

老妈妈满心喜欢,就买下了这幅画。

她决心把画上那美丽的村庄织成一幅壮锦。

老妈妈不分画夜地织锦,松油灯把眼睛都熏坏了。

眼泪淌到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小河和池塘。

鲜血滴在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太阳。

一连织了三年,美丽的壮锦终于织成了。

老妈妈真高兴啊!忽然,一阵大风把壮锦卷上了天空,向东方飞去,一转眼就不见了。

老妈妈着急地对大儿子说:“快去东方寻找壮锦,那是我的命根啊!”大儿子出发了。

走了一个月,来到一个大山口,那里有一座石头房子,门口坐着一位老奶奶,旁边有一匹石马。

老奶奶说:“是东方太阳山的仙女把你妈妈的壮锦借去作样子了。

你要去找,先要打落两颗牙齿,放在石马嘴里,等石马吃到第十颗杨梅果时,你就跨到它的背上,然后要经过烈焰熊熊的发火山和漂浮着冰块的大海,才能到达太阳山。

如果不能,就会丧命。

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了,给你一盒金子,回家去吧。

”大儿子害怕了,拿了金子,跑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老妈妈病倒在床上,不见大儿子回来,又让二儿子去寻找。

二儿子也是个贪心怕死的人,他拿了老奶奶的金子,也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老妈妈病得骨瘦如柴,眼睛也哭瞎了。

三儿子决心去把壮锦找回来。

三儿子来到大山口,见到了老奶奶。

他照老奶奶的话打落了两颗牙齿,然后跨上马。

他咬紧牙关,忍着疼痛,翻过了烈焰熊熊的发火山,渡过了漂浮着冰块的大海。

终于到达了大海对面的太阳山。

三儿子看见仙女们正在织锦,妈妈的那幅壮锦就摆在中央。

广西河池优秀文化传统名录

广西河池优秀文化传统名录

广西河池优秀文化传统名录广西河池地处中国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地方。

这里的优秀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广西河池开始编制优秀文化传统名录,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广西河池的优秀文化传统名录包括了许多具有代表性和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例如壮族歌仔戏、侗族牯藏节、苗族芦笙舞、布依族织锦技艺等。

这些传统文化代表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在广西河池,壮族歌仔戏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形式,它通过歌唱、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地表现了壮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和情感。

侗族牯藏节是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包括舞龙、舞狮、歌舞表演等,展示了侗族人民的独特风情和传统习俗。

苗族芦笙舞则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舞蹈形式,以其独特的舞姿和节奏感受,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布依族织锦技艺更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传承至今,成为了布依族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广西河池的优秀文化传统名录的编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有助于提升当地的文化软实力,促进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这也是对当地人民智慧和勤劳的一种肯定和赞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广西河池的优秀文化传统,为其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在未来,广西河池将继续努力,加强对优秀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为当地的文化事业和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广西河池的优秀文化传统将会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成为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

壮族人的铜鼓文化

壮族人的铜鼓文化
广西是古代生产和使用铜鼓的重要地区之一,壮族先民“濮人”是铜鼓最先的铸造者和使用者。“濮在周等爵称子,与楚同一等级,地位不低。”在花山壁画中,图中人物举手向上敲打铜鼓的图案出现多处,说明铜鼓早已在壮族先民的心目中有了重要的地位,铜鼓的历史已有2000余年,铜鼓的品种有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它们都是铜鼓工艺的精品。铜鼓的铸造艺术要求极高,它通体用铜合金铸成,厚薄均匀,鼓面、鼓身有丰富多姿的图案。铜鼓铸造技艺,从采矿炼铜,用粘土制造鼓芯、鼓范,在泥胎上刻缕花纹,到将溶化的铜汁注入其中,焊上鼓面、鼓耳,最后是立雕,工序繁多。只有精湛的工艺才能制造出铜鼓珍品。
世界铜鼓在中国,中国铜鼓在广西,广西铜鼓在东兰。最近笔者走进这个“铜鼓之乡”充分领略了壮族人的铜鼓文化的绚丽,感受之深,难以忘怀。
据了解,目前仅东兰就有现存传世铜鼓612面,为全球民间铜鼓收藏之最。东兰铜鼓有着2000多年历史,其民间藏鼓、护鼓、养鼓、祭鼓、赛鼓、舞鼓之风至今依然盛行,被誉为铜鼓文化的“活化石”。在千百年传承中,铜鼓被壮族人民以及周边地区甚至东南亚各国人视为通神“神器”和权力“重器”,也被当做乐器。在东兰,有位民间“鼓王”,他收藏的铜鼓多达百余面,是目前所知全国个人收藏铜鼓最多的人。
说起铜鼓文化,不得不提到红水河。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干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的马雄山,称南盘江,流至贵州省望谟县与北面而来的北盘江相汇,始称红水河,最后在广西象州县石龙镇汇入柳江,全长659公里,流域面积4.379万平方公里。
红水河因流经红色砂贝岩层,水色红褐得名。红水河由黔入桂,自西而东横穿广西中部,途径河池市的天峨、南丹、东兰、巴马、都安、大化6个县,在河池市境内长458.6公里,占总长70%,流域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41.1%。河池市红水河流域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铜鼓数量和保存使用铜鼓习俗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河池铜鼓文化资源的富聚集区。河池市红水河流域是整个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孕育和发展的主要区域。

河池生活河池365

河池生活河池365

河池生活河池365
河池,一个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的美丽城市,被誉为“中国最美的生态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在这个城市里,人们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每一天都充满着新鲜和活力。

河池的生活节奏并不快,但却充满着悠闲和惬意。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在
静谧的小河上,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他们或是在田间劳作,或是在市场上买卖,或是在家中忙着烹饪美食。

无论是农民、商贩还是家庭主妇,每个人都在尽情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在河池,365天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节日和活动。

春天,人们会举行龙舟比赛
和草地音乐节;夏天,会有水上灯会和民俗表演;秋天,人们会举行丰收节和传统舞蹈比赛;冬天,则是农民画展和年货市场。

无论是什么季节,河池的人们总是能找到让自己快乐的方式。

河池的自然风光也是令人心醉的。

这里有着壮丽的山水,清澈的河流和茂密的
森林。

人们可以在山间徒步,或是在河边垂钓,或是在森林里采摘野果。

每一次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都能让人感到无比的放松和愉悦。

除了自然风光,河池还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

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在这里生
活着,他们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服饰、音乐和舞蹈,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民族文化节日,让人们更加了解和喜爱这里的文化。

河池,365天都是美好的。

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享受自然的馈赠,感受民族
文化的魅力,体验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生活在河池,就像是生活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中,每一天都是如此动人。

让我们一起来河池,感受这里的生活,感受这里的365天。

广西民间故事3个_神话故事

广西民间故事3个_神话故事

广西民间故事3个广西民间故事壮族三月三的传说很久以前,壮乡有个叫韦达桂的人,在一个土皇帝手下当臣相。

达桂年纪不大,但学识渊博,才能过人,而且,十分关心壮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给他的俸禄,他都拿回乡分给百姓,自己两袖清风,一无所有。

有一年,状乡大旱,乡亲们求达桂向土皇帝奏明免皇粮,达桂跪奏道:“状乡百姓颗粒无收,吾伴千岁前往视察。

”达桂伴驾来到状乡,只见田土龟裂,禾穗枯焦,一群群面黄肌瘦的百姓跪在山道上告苦。

达桂跪下说:“千岁亲见,万望免粮。

”土皇帝无奈只可免去状乡皇粮。

打那以后,他对达桂恨之入骨,可是鉴于达桂的声望,又找不出什么岔子把他除了,因此施出毒计,阴谋陷害达桂。

一天,他把达桂唤道跟前:“达桂,你向来很能干,现在想叫你给我办件事”达桂听了,就知道土皇帝不怀好意,但他还是从容地说:“请千岁道来。

”土皇帝半眯着眼说:“我正在建一座楼阁,缺少瓦片,听说状人皮能防寒防暑,防水防火,经久耐用,我要你在两个月以内给我弄900张状人皮当瓦片用,到时重重有赏,如果完不成,定要从严惩罚。

”达桂轻松的答道:“到时就请千岁亲自到城门下点货验收吧。

”一个月过去,达桂没有动静,五十九天过去了,达桂依然没有动静。

限期到了,达桂才召集900个壮家大汉,每人带上一斤糯米,一斤米酒,一斤胡椒面,来到皇城脚下,架锅煮糯米饭,煮辣椒菜汤,一个个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坐在城门下饮酒,喝辣椒汤,吃糯米饭。

正当个个酒足饭饱,满头大汗淋漓的时候,土皇帝坐着八抬大轿赶到了。

达桂连忙上前施礼道:“货物已经给千岁送来了,可是这帮贱骨头张张皮都是漏水的,能用吗?”土皇帝下轿一看,一个个黑里透红的皮肤上都是湿漉漉的,象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臭气扑鼻。

土皇帝用手捂着鼻子,皱着眉头,后退几步道:“又漏水又臭,不能用,不能用。

”说完,调转轿子回宫殿去了。

一计未成,又生二计。

快到清明节了,土皇帝又把达桂换到跟前,装着十分诚恳的样子:“达桂,你向来很聪明,现在我有一件事非要你去干。

壮族民间的传说故事

壮族民间的传说故事

壮族民间的传说故事壮族是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壮语,那有关于壮族的民间传说故事你们知道吗?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有关于壮族的民间传说故事吧。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一:百鸟衣该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名叫张亚原的青年,出生在贫困的家庭,还未出世父亲便因给土司做苦工而累死,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主要靠给土司做苦工和打柴换米糊口为家计。

张亚原从小就开始上山打柴、打猎,练就了一身打柴、打猎的好本领和健壮的身体。

一天,在挑柴回家的途中,有只大公鸡跳上他挑柴的扁框,他便把它带回了家。

这只鸡养了半年后竟变成了一位美如天仙的姑娘,并与他结为夫妻。

张亚原勇敢能干,妻子勤劳善良,两人婚后过着美好的生活。

但是,当地的土司对亚原妻子的美貌垂涎已久,便想尽千方百计抢姑娘为妾。

因此,土司处处为难,但都被亚原妻用智慧战胜。

无计之下,土司强行抢走了亚原妻。

临走时,妻子告诉亚原:“你去山上射一百只鸟做成一件羽衣,一百天后穿上‘百鸟衣’到衙门找我。

”妻子被抢走了,母亲气死了,家庭破碎了。

亚原带着仇恨和悲伤,也带着希望走进深山射鸟。

姑娘被抢进衙门里,没有欢笑,只有一天天的忧愁,一天天地憔悴。

为得到姑娘的笑,土司愿出三百银钱,可那卖膏药、讲笑话的都没能使姑娘笑一笑。

亚原为了救妻子,历尽千辛万苦,走过了九十九条河,爬过了九十九座山,射落了一百只鸟。

第一百天到了,亚原按照妻子所说的,做好了“百鸟衣”穿在身上,来到了衙门。

平时愁眉苦脸的姑娘见了亚原舞动着“百鸟衣”就满脸笑容。

土司贪婪“百鸟神衣”,也为讨好她的欢心,便脱下官袍与亚原换穿。

亚原借帮土司穿“百鸟衣”时杀死了土司。

而他们借机逃出了衙门,双双一起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过着美好的生活。

百鸟衣的故事深刻反映了壮族人民反抗强暴,争取自由的坚强意志。

2007年,民间故事“百鸟衣”被列入广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55年,壮族著名作家韦其麟(横县校椅镇文村人)根据当地流传的“百鸟衣”故事创作了叙事长诗《百鸟衣》。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河池地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地处中国与越南边境,是一个具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和独特地理风貌的地区。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逐渐成为旅游观光的热点之一。

如何更好地挖掘和利用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拟通过对河池地区民俗文化及越南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翻译策略,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前景及可行性,旨在为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在翻译研究领域,越南语作为东南亚的一种重要语言,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越南市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然而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对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越南语翻译策略进行探析,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也有助于促进中国与越南在民俗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越南语翻译问题,探讨翻译策略,为相关领域的翻译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通过对越南市场需求的分析和翻译难点的探讨,本研究还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有助于提升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水平,推动我国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国际化进程。

2. 正文2.1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概述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是指河池地区特有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及民间文化表现形式。

这些民俗文化包括节庆活动、民族服饰、传统乐器、民间舞蹈等,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并代代传承。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和多民族融合等方面。

民俗文化活动在河池地区贯穿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节庆仪式及社交活动之中,是当地人民固守的宝贵文化遗产。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地域文化、历史背景及民族风情的影响,形成了具有独特性和传统性的文化特征。

在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民俗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加强了当地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广西民俗文化简单介绍

广西民俗文化简单介绍

广西民俗文化简单介绍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在这片土地上,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这些文化都在广西的历史长河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广西的民俗文化吧。

广西的民俗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壮族的婚礼习俗了。

壮族是广西最大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婚礼仪式极为庄重隆重。

在壮族婚礼中,新郎要先向新娘家提亲,经过一系列繁琐的程序,最终确定结婚的日期。

婚礼当天,新郎要骑着大红花轿去迎接新娘,随后进行一系列的祭拜仪式。

除此之外,壮族婚礼还有许多特色的习俗,如新郎新娘要喝婚宴上的酒,以示对双方家庭的尊重和感激。

除了壮族的婚礼习俗,广西的民俗文化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方面。

例如,广西的端午节习俗十分独特。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挂起艾草和菖蒲,以驱邪辟邪。

此外,还有人们划龙舟、吃粽子、系五色丝线等传统习俗,以祈求平安和健康。

广西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活动,如广西民歌、广西民间舞蹈等。

其中,广西民歌以其悠扬动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而闻名。

广西的民间舞蹈则以其独特的舞蹈动作和鲜艳的服饰而吸引人们的目光。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是广西人民娱乐的方式,也是他们表达情感和展示文化的重要途径。

广西还有许多与自然环境相关的民俗文化。

例如,广西的渔民们信奉渔神,并在每年的渔民节上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祈求丰收和平安。

而壮族人民则信奉木奉水,他们会在每年的春节期间举行祭奠活动,以感谢神灵的庇佑和祈求来年的好运。

总的来说,广西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这些文化传统不仅是广西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对历史的记忆和传承。

通过了解和学习广西的民俗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传统,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希望广西的民俗文化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传承,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这片土地上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仫佬族“三月三”花婆节

仫佬族“三月三”花婆节

仫佬族“三月三”花婆节仫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县、合山县以及广西河池市的大化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和巴马瑶族自治县。

仫佬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其中“三月三”花婆节是仫佬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

“三月三”花婆节是仫佬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的三月三这一天举行。

这一天,整个族群都会精心准备,一起欢庆这一盛大的节日。

“三月三”花婆节是仫佬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族群的综合性民俗文化表演、传承和展示的盛大节日。

据传统,花婆节是祭祀先祖神灵和祈愿丰收的节日,也被认为是仫佬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这一天,仫佬族人民以饮食、娱乐和祭祀等形式向他们的祖先和土地神献上自己的心意。

在这一天,人们会用当地的特色饮食,如糯米酒、酸汤米线、小炒肉等,祭祀给神灵与祖先,并通过娱乐活动进行庆祝。

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歌舞、打锣鼓、耍龙灯等,庆祝丰收和生活的美好。

还有舞狮、舞龙等表演,寓意着吉祥如意。

仫佬族的传统戏剧、民间音乐等也将在这一天进行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观众前来观赏。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仫佬族的花婆节中有一种具有独特意义的祭祀表演,称为“花婆”的表演。

据传统,花婆是特指负责祭祀活动的女性,在花婆节的祭祀活动中,她们身穿华丽的服饰、戴上美丽的头饰,手持祭祀用品,搭配一些特定的动作和舞蹈,祈愿好运和丰收。

人们认为,花婆们会领着祖先的灵魂来到这个世界与人们共庆节日,祈福吉祥,预祝丰收。

花婆节还有一项具有祭祀意义的活动,即“求雨”。

仫佬族的人们会在这一天通过特定的祭祀活动,祈求来年的雨水充沛,庄稼得以丰收。

在仫佬族的传统中,水是生命的象征,所以祈雨也成为了当地人的一个重要而庄严的活动。

花婆节还有一项让人津津乐道的活动,就是“打铁花”。

“打铁花”是一种民间技艺,通过对铁块的冲水、烧热和锤打,使其形成独特的花朵形状。

而在花婆节中,人们则会将这些铁花悬挂在门楼下、院落以及神龛前,以为迎接春天的到来。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摘要】这篇文章探讨了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越南语翻译方面的策略。

通过对河池地区民俗文化的概述和旅游资源分析,提出了针对越南游客的翻译策略,并讨论了文化融合与交流的重要性。

还探讨了文化旅游推广策略,提出了对策建议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河池地区民俗文化在越南旅游市场的传播和推广,为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关键词】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文化融合、文化交流、旅游推广策略、对策建议、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社会流行着一股文化旅游的热潮,许多地方都在积极挖掘自己的民俗文化资源,将其作为旅游的吸引点。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重要城市,河池地区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不仅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风俗,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研究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还可以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和动力。

在进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广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语言障碍。

河池地区靠近越南,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联系。

研究越南语翻译策略对于更好地开发利用当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越南语翻译策略,可以为河池地区的文化旅游推广提供有力的支撑,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1.2 研究目的引言研究背景本文旨在探讨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越南语翻译中的应用策略,以促进地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并挖掘河池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探讨如何将这些资源通过越南语翻译有效地传达给越南游客,从而吸引更多人来到河池地区体验当地文化。

通过研究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对文化融合和交流起到推动作用。

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推动河池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和越南语翻译策略的探讨,能够提升河池地区在越南游客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推动地区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

壮族铜鼓习俗

壮族铜鼓习俗

韦真礼,壮族铜鼓习俗传承人。 陆运克,壮族铜鼓习俗第五批自治区级传承人。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 得壮族铜鼓习俗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壮族铜鼓习俗传承基地为:东兰县长江乡以及东兰县长乐镇板登村、更乐村。 2019年,河池市出台立法《河池市民间传世铜鼓保护条例》,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2010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批准设立自治区级“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 2012年12月,国家文化部批准设立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
民俗内容
使用场合
铜鼓形制
演奏形式
铜鼓为铜质体鸣乐器,是以铜为主要成分的铜、钖、铅合金为原料,采用泥模合范法或失蜡法成型铸造而成。 全身含面、胸、腰、足、耳五个部分。鼓身之上为胸,中段为腰,下段系足,腰间有两对鼓耳。从外形上看,平 面且园,胸突,腰束,足外张,中空无底,正放如墩,反置呈锅形。铜鼓通体布满了各种花纹图案,鼓面的中央 有微突起之“光体”,周围是细长如针或者呈锐角型的光芒,称之为“太阳纹”。演奏时敲击鼓心光体,其音色 粗犷、洪亮、浑厚、铿锵,显得威严庄重。
稳定传承性
铜鼓习俗自产生以来,尽管时间流逝、时代变迁,但其主要表现形式基本保持不变。壮民族群众依然视铜鼓 为神圣的吉祥之物;铜鼓的管理、铜鼓演奏技艺一直在家族中占有重要位置,家族或村寨指派有威信的成员收藏 铜鼓,负责传授演奏技艺,因而铜鼓习俗世代相传,薪火不断。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传承状况
传承人物 保护措施
壮族铜鼓习俗是以铜鼓的收藏、使用、崇拜为核心而形成的,其所包含的有关铜鼓来源、铜鼓功能、铜鼓崇 拜、铜鼓民俗等都与使用壮民族群众的民族心理、生活习俗密切相联,是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 科的共同研究对象。

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池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0.01.31
•【字号】
•【施行日期】2010.01.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
正文
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4项)印发给你们。

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桂政发[2005]47号)和《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河政办发[2006]30号)的精神及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为构建河池生态民族文化名城作出应有贡献。

附件: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〇一〇年一月三十一日附件:
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西省河池市风俗传说概述

广西省河池市风俗传说概述

广西省河池市风俗传说概述广西省河池市风俗传说概述地处红水河畔、刁江流域的河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有着悠久的历史,聚居着壮、汉、瑶、仫佬、毛南、苗、侗、水等8个世居民族,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神秘的地域,古朴的民族,创造了河池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就是河池民族风情的真实写照。

一、宗教性习俗传说壮族民间节日繁多,其中“蚂拐节”有别于其他民族节日。

壮族信仰崇拜多神,最有代表性的图腾崇拜物是蚂拐(壮语中称青蛙为蚂拐,并有青蛙是雷王之子之说)。

而“蚂拐节”是红水河畔壮族特有的古风遗韵仍存的民族传统节日。

每年二月至三月间,青蛙冬眠时,以村寨为单位,壮寨男女老少都到田间找蚂拐,开展文娱活动,唱蚂拐歌,跳蚂拐舞。

其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形式之独特,在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中是罕见的。

在河池的天峨、东兰、巴马、凤山一带的壮族地区,每年新春来临之际地大年初一,各村寨的男女老少一齐出动,成群结队到田间寻找青蛙。

当人们找到青蛙后,就地鸣炮七响。

找到第一只青蛙的人,称为“蚂拐郎”。

他就有资格主持当年的蚂拐节,主祭及领唱蚂拐歌。

经师公念咒后,由“蚂拐郎”将青蛙密封到宝棺(一节金黄的老南竹)里,并将宝棺移放到花楼里,然后把花楼安放在村头的“凉亭”里,其间拌以喧闹的锣鼓、鞭炮声,正式拉开了“蚂拐节”的序幕。

节日其间,年轻人跳起蚂拐舞,人们还进行传统的对歌活动。

节日尾声,家家户户做盛餐,人人着盛装,扛着绘有日、月、星、辰、猪、牛的旗帜,以锣鼓、鞭炮和欢歌乐舞将花楼送至葬蛙之地。

到达下葬地点后,要进行“蛙卜”:观看青蛙尸骨的颜色以预测来年收成的好坏。

葬蛙仪式结束后,便是“葬餐”,对歌、跳舞,往往是通宵达旦。

如今的“蚂拐节”,节日的气氛已逐渐掩盖了原来的宗教色彩,但“蛙卜”、蚂拐歌会、蚂拐舞等主要活动仍保留了历史上的古风痕迹。

“蚂拐节”在壮族民间不断发展的历史中流传下来,说明蛙神崇拜对壮族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广西河池壮族风俗作文

广西河池壮族风俗作文

广西河池壮族风俗作文壮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

其中最令人神往和期待的就是“盘王节”了!那么,什么是“盘王节”呢?就让我来为大家讲解吧!传说在古代,河池地区居住着很多壮族人,但是经常受到外族的侵略,于是很多年轻力壮的男子都参军去打仗,因此青年妇女和小孩儿则留下来种田、耕作等生活,只剩老人和小孩儿照顾老弱病残。

但天公不作美,旱灾和虫害成为壮族人心头永远的痛。

上学的路上我们看到了“盘王节”这三个字,它给人第一感觉:庄严肃穆。

沿途,一位妈妈告诉我:“以前这里根本没有水井的,要吃饭就靠挑水来维持生命,挑水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所以也能体现出每户人家之间互相帮助、团结的精神。

后来,有一次有个叫‘八大王’的妖怪被国师打败,用法术把它压进地底下了,然后有人想尽办法,终于找到了这口井,从此以后人们才不再缺水了……”哦,原来是这样啊!是呀,谁知道地下面竟然会藏着一眼清澈见底的甘泉呢?于是,随着岁月流逝,渐渐地演变成今天的“盘王节”。

每当农历正月十五日时,家家户户都准备丰盛佳肴来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年景好收成好。

而这一天就称为过“盘王节”。

开始时村村寨寨唱歌跳舞,晚上还要举行“篝火晚会”,各户抬出几盘装饰得花枝招展的新鲜猪肉、牛肉、羊肉等菜肴到指定地点,边走边将这些食物抛向天空,意思是请“天兵天将”享用,因为壮语称这些东西为“马交”。

一路高声欢呼。

接着,男女青年们围绕在歌台旁,手拉手翩翩起舞。

跳完后,还要喝一杯壮家米酒,表示庆贺和祝福,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接着就可以看到“巫婆念咒”,巫婆嘴里叽哩呱啦乱喊,嘴角闪动着诡秘莫测的微笑,身穿黑色裙子,腰系白带,戴着尖顶帽子,脚踏绣花鞋,两手拿着一个金黄色的铜铃,同时伴奏乐曲响彻云霄……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群俊男靓女了,他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满脸喜气洋洋,怀抱琵琶,穿梭在村庄的巷道中,边弹边唱,歌声嘹亮,悦耳动听,似乎整座山都回荡着音乐的旋律,远处的山峦如梦境般静谧,充满诗情画意……接着,各户送新鲜菜肴,拿香纸、冥币到规定地点焚烧,还要用大刀砍上几斤肉带回家分享。

广西河池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广西河池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广西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班级:学号:姓名:2012年4月22日目录一前言 (2)二正文(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1.刘三姐歌谣 (3)1.1简介1.2历史传说1.3歌谣现状2. 壮族蚂虫另(虫字旁加另,读guai)节 (4)2.1简介2.2发展现状3. 仫佬族依饭节 (5)3.1简介3.2传说3.3活动3.4仪式3.5发展现状4. 毛南族肥套 (7)4.1简介4.2活动三结束语 (7)一前言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

纷纭复杂,据说英语中就有两百多中。

一般而言。

文化所反映的本质是特定环境下人类群体生活的体验,是人类代代相传的生活积淀,是过去和现在之间联系的纽带。

当文化的结晶以固定物质方式留存下来的时候,人们可以用博物馆的手段加以保存,以物质的方式,永久的留住过去的物质文化;而文化以非物质的方式,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

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

在自生自灭的生态环境下留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时候,常常会随着这种文化的载体,也就是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悄悄改变甚至消失。

这种非物质文化常常体现了人类某个民族或社区的群体意识,并成为这个群体身份的证明。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很大程度上就是保存那些通过文化多样性所体现出来的。

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具有珍贵价值的传统方式和群体意识。

巴马盘阳河长寿之乡、凤山坡心水源洞、宜州古龙河,这些本地著名景点一到节假日便摩肩接踵,无论是常住河池的人,还是匆匆忙忙的过客,似乎都已经习惯了将这些当作了广西历史的全部承载。

然而与凤山坡心水源洞、宜州古龙河等有形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主线的活遗产,更注重的是技能、技术、知识的传承,蕴含着民族民间文化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

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农耕文化和相关的自然环境发生变迁,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消失的危险。

河池古代崖洞葬所见拔牙风俗

河池古代崖洞葬所见拔牙风俗

河池古代崖洞葬所见拔牙风俗
彭书琳
【期刊名称】《河池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27)6
【摘要】介绍河池市的宜州、金城江区、大化、南丹等几处古代崖洞葬居民的拔牙风俗、拔牙形态和拔牙原因.
【总页数】7页(P67-73)
【作者】彭书琳
【作者单位】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8.8
【相关文献】
1.《说文》中所见的古代风俗礼仪--《说文》汉字民俗文化溯源研究之四 [J], 黄宇鸿
2.略论我国古代的拔牙风俗 [J], 杨式挺
3.我国南方地区悬棺葬与崖洞葬之比较研究 [J], 陈明芳
4.古代的凿齿民——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的拔牙风俗 [J], 张振标
5.广西左右江流域崖洞葬调查研究 [J], 周继勇;田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省河池市风俗传说概述地处红水河畔、刁江流域的河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有着悠久的历史,聚居着壮、汉、瑶、仫佬、毛南、苗、侗、水等8个世居民族,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神秘的地域,古朴的民族,创造了河池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就是河池民族风情的真实写照。

一、宗教性习俗传说壮族民间节日繁多,其中“蚂拐节”有别于其他民族节日。

壮族信仰崇拜多神,最有代表性的图腾崇拜物是蚂拐(壮语中称青蛙为蚂拐,并有青蛙是雷王之子之说)。

而“蚂拐节”是红水河畔壮族特有的古风遗韵仍存的民族传统节日。

每年二月至三月间,青蛙冬眠时,以村寨为单位,壮寨男女老少都到田间找蚂拐,开展文娱活动,唱蚂拐歌,跳蚂拐舞。

其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形式之独特,在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中是罕见的。

在河池的天峨、东兰、巴马、凤山一带的壮族地区,每年新春来临之际地大年初一,各村寨的男女老少一齐出动,成群结队到田间寻找青蛙。

当人们找到青蛙后,就地鸣炮七响。

找到第一只青蛙的人,称为“蚂拐郎”。

他就有资格主持当年的蚂拐节,主祭及领唱蚂拐歌。

经师公念咒后,由“蚂拐郎”将青蛙密封到宝棺(一节金黄的老南竹)里,并将宝棺移放到花楼里,然后把花楼安放在村头的“凉亭”里,其间拌以喧闹的锣鼓、鞭炮声,正式拉开了“蚂拐节”的序幕。

节日其间,年轻人跳起蚂拐舞,人们还进行传统的对歌活动。

节日尾声,家家户户做盛餐,人人着盛装,扛着绘有日、月、星、辰、猪、牛的旗帜,以锣鼓、鞭炮和欢歌乐舞将花楼送至葬蛙之地。

到达下葬地点后,要进行“蛙卜”:观看青蛙尸骨的颜色以预测来年收成的好坏。

葬蛙仪式结束后,便是“葬餐”,对歌、跳舞,往往是通宵达旦。

如今的“蚂拐节”,节日的气氛已逐渐掩盖了原来的宗教色彩,但“蛙卜”、蚂拐歌会、蚂拐舞等主要活动仍保留了历史上的古风痕迹。

“蚂拐节”在壮族民间不断发展的历史中流传下来,说明蛙神崇拜对壮族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二、与生产有关的习俗传说仫佬族多自称“木泠”,即“伶人”,晋代就有“僚人”的记载见于文献,直至清代才有“姆佬”之名。

仫佬族保持着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生活习惯,如特别喜食辣椒和糯米饭而忌食猫、蛇肉。

喜爱吃腌酸菜,几乎家家户户都置有酸坛,投入荞头、豆角、蒜薹等,腌酸后成为每餐必备的小菜。

罗城章罗、大新的仫佬族中,过去有“吴不食狗、姚不食心”的传统,现在,此习俗略有改变。

仫佬族节日活动众多,一年中除十、十一月外几乎每月都有节日,但是,仫佬族节日中别开生面、独具特色的却是四月初八的牛神节。

在仫佬山乡,每年四月初八这一天,家家户户清晨就清扫牛栏,将牛洗得干干净净,给牛送上最好的饲料,并让牛好好的休息一天。

同时,杀鸡宰鸭备酒,做好用枫树叶汁泡蒸的黑色糯米饭拿到牛栏旁祭“牛栏神”,祭完“牛栏神”之后再祭祖先。

人们必须让牛先吃黑糯米饭后才能进餐,以示对牛的敬重。

仫佬族为什么有这样奇特的节庆呢?仫佬族民间对此有一个神话传说。

古代,仫佬族的祖先是以锄挖地进行农耕的,劳动非常辛苦,效率很低。

在很久以前的四月初八这一天,有一个叫罗英的姑娘在白银山上干活时,忽然发现一头蹄子被石缝夹住的野牛,她立即将其救出带回家。

在野牛养伤期间,她每天清晨都去割一大筐鲜嫩青草给野牛吃,并教会野牛耕田梨地。

野牛为了报答罗英的救命之恩,伤好了以后就留下为仫佬族人民耕田种地,减轻人们的劳动负担,从而也得到了仫佬族人的敬重。

后来,罗英被仫佬族尊为祖神,她救牛的这一天就成了仫佬族人特有的牛的生日,即牛神节。

三、娱乐活动传说河池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备受中外游人的青睐。

三月三是壮族民间广泛流行的传统节日,对歌是节日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原是未婚男女青年谈情相亲的社交歌圩。

因此三月三又称为“歌圩”或“歌节”。

河池市的东兰、凤山、巴马、大化等地,每年一到农历三月初三,人们都自发地聚集在歌圩,连唱三天三夜。

歌场上男女对唱,触景生情,随口成句,一片歌海,有歌颂共产党的领导,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歌词内容健康、广泛。

因此,现在的“三月三”歌节并非局限于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它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实际上已经成为广泛意义的壮族传统歌节。

为扩大河池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河池人民政府每年都举办一届铜鼓山歌艺术节,通过山歌的形式宣传河池并进行招商引资贸易洽谈活动,进而振兴河池经济。

三年一大庆,一年一小庆的依饭节,是仫佬族人最隆重最独特的节日。

作为每月都过节的民族,仫佬族的民族节日都极具民族特色。

例如他们把三月三叫做“小儿节”,凡是有婴儿之家,当天都得备办酒肉等礼品拜祭“婆王庙”,还要煮鸡蛋、鸭蛋,染上红色,分发给同村邻里分享;男女青年还有自己的节日——后生节,如“走坡节”等。

“走坡”是男女青年社交的一种形式,主要通过它来寻求恋爱对象。

通常赶圩都可“走坡”,但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走坡”是每年中秋节和春节前后几天。

走坡时青年男女打扮得漂漂亮亮,成群结队到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的山坡,对唱山歌,增进了解,表达爱情。

现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已正式确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仫佬族“走坡节”。

四、与服饰有关的习俗传说河池市瑶族分为蓝靛瑶、布努瑶和白裤瑶三个支系,他们基本上居住在山区,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他们特别喜欢饮酒,但多数忌食狗肉。

瑶族的蜡染技术非常高超,蜡染布闻名中外。

瑶族的服饰样式繁多,最独特的要数白裤瑶的服饰了。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居住在南丹县境内,其男子都穿白布裤,故称“白裤瑶”。

其穿着独特、原始,常常成为人们采风和考察其民俗的主要对象。

白裤瑶妇女穿着非常原始奇特的夏装上衣,称作挂衣。

挂衣用两快黑色白织土布做成,胸前和背后各一块,肩上用两块细布条连着,腋下全无扣,也没衣袖,背后绣有四方大印的图案。

白裤瑶服饰的独特还体现在其男子的服装上。

白裤瑶男子的裤子一般是白布制成,不管是夏装还是冬装,其裤长都只及膝,裤脚用黑布包边,红线绣花点缀,膝盖处绣有五根直的红线条,中间三根长,两边两根短,形状象人的手印,冬天人们在小腿缠绑带。

关于这五根红线条,在白裤瑶民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很久以前,年过六旬的白裤瑶瑶王(头人),膝下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公主,公主长大后嫁给了当地外族头人的儿子。

外族头人利用儿子的关系,施计盗取了瑶王的大印,并派兵包围了瑶寨。

瑶王努不可遏,亲自上山指挥瑶民抗击。

双方打了几天几夜,瑶王和瑶胞们被围困在一座山头上。

当时,瑶王已身负重伤,但仍用手捂住伤口继续指挥战斗。

双方战斗到关键时刻,只见瑶王双手往膝盖上一拍,一跃而起,呼喊着带领瑶民冲下山与敌人决一死战。

这一拍,他短到膝盖上的白裤子的裤脚上印出了五个手指的血印。

最后瑶民取得了反对外族斗争的胜利,但瑶王因伤势过重而牺牲。

为了纪念这位瑶族英雄,白裤瑶男子将瑶王牺牲时的服饰装束式样作为民族服装,男子的裤脚上都用红丝线绣上五个血手指的图案,后来又改为绣上五条大红粗线。

这五条红线象征瑶王的手印,裤长及膝意味着当时战争的残酷激烈。

很多的民族都有根据服饰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支系。

如河池的苗族就因为妇女所穿的裙色不同而分为两支:一支因妇女穿红裙而称为“红苗”;另一支因妇女穿花裙而称为“花苗”。

更有趣的是根据苗族妇女的发型的不同,就能把她们的年龄猜出个八九不离十来。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苗族自治乡苗族女性的发型根据年龄的不同,梳理的发式也不同,不同的发式有着不同的寓意。

在少数民族发型文化方面,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少女(8—17)的“花”发型:这一年龄段的少女都剪齐耳短发,再用一条内花外黑的双层头巾缠绕数圈,然后从头巾边沿隔一束抽出一束手指大小的发辫来,发梢仍扎在头巾里,使发身自然弯曲,如一片片花瓣饶于花托上,所以称为“花”发型。

“花”发型使少女显得更为活泼、可爱。

姑娘(18岁以上)的“古朴”发型:苗族姑娘把自己长到齐肩的头发梳向一边,再把发梢折叠向上,然后缠上花头巾,并插上一根美丽的鸟羽(未婚的标志),这种发型显得简单、古朴,充满青春活力。

母亲的“云朵”发型:已养育儿女的妇女通常把自己的长发高高盘在头上,缠成各种美丽的云朵形状,并用丝线绳将发束扎紧,在“云朵”上插上银针或银钗,显得朴实而有韵味。

五、日常习俗传说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古老的民族之一。

河池的侗族大多是在清朝光绪年间从贵州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定禄乡一带迁移而来的。

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林业。

大多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崇尚青、紫、白、蓝色。

饮食以大米为主,喜食糯米,好饮米酒,鱼更是侗族人的最爱。

“苦酒酸菜”是侗族人民用来款待贵客的传统佳肴,其腌制多年的酸鱼、酸肉及多种酸菜风味独特,尝过后让人回味五无穷。

侗族的民族节日很多,而鱼节则是侗族人民特有的民族节日。

每年农历十月十二日,在河池侗族人聚居地区,家家户户就开始了他们特有的传统节日――鱼节。

清晨,人们或到鱼塘,或到江河,或到自家放养鱼的稻田中去捕捞鲜鱼。

将鱼身洗净,鱼肚掏空,用慢火将鱼身烤干,再把糯米饭填满鱼肚,以示来年丰收。

然后用草绳将鱼身捆绑好,待其蒸熟,拿去祭拜祖先神灵后,人们才能享用。

河池境内的各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各有各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情,毛南族也不例外,请看:毛南族人民的节日――分龙节。

每年农历五月的分龙节(亦称五月庙节)是毛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分“下团庙”和“上团庙”。

它没有固定的日期,是从每年夏至之日起,按地支顺序数到第一个辰日(分龙节)就是“下团庙”,“上团庙”比“下团庙”提前五天,既从辰日倒数到亥日便是。

每逢分龙节各家各户蒸制五色糯米饭,做粉蒸肉,并折回柳枝插在堂中,把糯米饭捏成小团,粘于其上,预祝农家当年硕果累累,五谷丰登。

男女老幼都穿起节日盛装,走亲访友,赠送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然后村里开展各类文娱活动,男女青年走坡对歌,热闹非凡。

城里人山人海,舞龙耍狮欢度分龙节。

河池处处弥漫着风情各异的民族气息,处处都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画,我们为长在河池而感到骄傲自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