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河池市风俗传说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省河池市风俗传说概述
地处红水河畔、刁江流域的河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有着悠久的历史,聚居着壮、汉、瑶、仫佬、毛南、苗、侗、水等8个世居民族,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神秘的地域,古朴的民族,创造了河池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就是河池民族风情的真实写照。
一、宗教性习俗传说
壮族民间节日繁多,其中“蚂拐节”有别于其他民族节日。壮族信仰崇拜多神,最有代表性的图腾崇拜物是蚂拐(壮语中称青蛙为蚂拐,并有青蛙是雷王之子之说)。而“蚂拐节”是红水河畔壮族特有的古风遗韵仍存的民族传统节日。每年二月至三月间,青蛙冬眠时,以村寨为单位,壮寨男女老少都到田间找蚂拐,开展文娱活动,唱蚂拐歌,跳蚂拐舞。其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形式之独特,在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中是罕见的。
在河池的天峨、东兰、巴马、凤山一带的壮族地区,每年新春来临之际地大年初一,各村寨的男女老少一齐出动,成群结队到田间寻找青蛙。当人们找到青蛙后,就地鸣炮七响。找到第一只青蛙的人,称为“蚂拐郎”。他就有资格主持当年的蚂拐节,主祭及领唱蚂拐歌。经师公念咒后,由“蚂拐郎”将青蛙密封到宝棺(一节金黄的老南竹)里,并将宝棺移放到花楼里,然后把花楼安放在村头的“凉亭”里,其间拌以喧闹的锣鼓、鞭炮声,正式拉开了“蚂拐节”的序幕。
节日其间,年轻人跳起蚂拐舞,人们还进行传统的对歌活动。节日尾声,家家户户做盛餐,人人着盛装,扛着绘有日、月、星、辰、猪、牛的旗帜,以锣鼓、鞭炮和欢歌乐舞将花楼送至葬蛙之地。到达下葬地点后,要进行“蛙卜”:观看青蛙尸骨的颜色以预测来年收成的好坏。葬蛙仪式结束后,便是“葬餐”,对歌、跳舞,往往是通宵达旦。
如今的“蚂拐节”,节日的气氛已逐渐掩盖了原来的宗教色彩,但“蛙卜”、蚂拐歌会、蚂拐舞等主要活动仍保留了历史上的古风痕迹。“蚂拐节”在壮族民间不断发展的历史中流传下来,说明蛙神崇拜对壮族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二、与生产有关的习俗传说
仫佬族多自称“木泠”,即“伶人”,晋代就有“僚人”的记载见于文献,直至清代才有“姆佬”之名。仫佬族保持着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生活习惯,如特别喜食辣椒和糯米饭而忌食猫、蛇肉。喜爱吃腌酸菜,几乎家家户户都置有酸坛,投入荞头、豆角、蒜薹等,腌酸后成为每餐必备的小菜。罗城章罗、大新的仫佬族中,过去有“吴不食狗、姚不食心”的传统,现在,此习俗略有改变。仫佬族节日活动众多,一年中除十、十一月外几乎每月都有节日,但是,仫佬族节日中别开生面、独具特色的却是四月初八的牛神节。
在仫佬山乡,每年四月初八这一天,家家户户清晨就清扫牛栏,将牛洗得干干净净,给牛送上最好的饲料,并让牛好好的休息一天。同时,杀鸡宰
鸭备酒,做好用枫树叶汁泡蒸的黑色糯米饭拿到牛栏旁祭“牛栏神”,祭完“牛栏神”之后再祭祖先。人们必须让牛先吃黑糯米饭后才能进餐,以示对牛的敬重。仫佬族为什么有这样奇特的节庆呢?仫佬族民间对此有一个神话传说。
古代,仫佬族的祖先是以锄挖地进行农耕的,劳动非常辛苦,效率很低。在很久以前的四月初八这一天,有一个叫罗英的姑娘在白银山上干活时,忽然发现一头蹄子被石缝夹住的野牛,她立即将其救出带回家。在野牛养伤期间,她每天清晨都去割一大筐鲜嫩青草给野牛吃,并教会野牛耕田梨地。野牛为了报答罗英的救命之恩,伤好了以后就留下为仫佬族人民耕田种地,减轻人们的劳动负担,从而也得到了仫佬族人的敬重。后来,罗英被仫佬族尊为祖神,她救牛的这一天就成了仫佬族人特有的牛的生日,即牛神节。
三、娱乐活动传说
河池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备受中外游人的青睐。三月三是壮族民间广泛流行的传统节日,对歌是节日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原是未婚男女青年谈情相亲的社交歌圩。因此三月三又称为“歌圩”或“歌节”。河池市的东兰、凤山、巴马、大化等地,每年一到农历三月初三,人们都自发地聚集在歌圩,连唱三天三夜。歌场上男女对唱,触景生情,随口成句,一片歌海,有歌颂共产党的领导,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歌词内容健康、广泛。因此,现在的“三月三”歌节并非局限于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它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实际上已经成为广泛意义的壮族传统歌节。为扩大河池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河池人民政府每年都举办一届铜鼓山歌艺术节,通过山歌的形式宣传河池并进行招商引资贸易洽谈活动,进而振兴河池经济。
三年一大庆,一年一小庆的依饭节,是仫佬族人最隆重最独特的节日。作为每月都过节的民族,仫佬族的民族节日都极具民族特色。例如他们把三月三叫做“小儿节”,凡是有婴儿之家,当天都得备办酒肉等礼品拜祭“婆王庙”,还要煮鸡蛋、鸭蛋,染上红色,分发给同村邻里分享;男女青年还有自己的节日——后生节,如“走坡节”等。
“走坡”是男女青年社交的一种形式,主要通过它来寻求恋爱对象。通常赶圩都可“走坡”,但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走坡”是每年中秋节和春节前后几天。走坡时青年男女打扮得漂漂亮亮,成群结队到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的山坡,对唱山歌,增进了解,表达爱情。现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已正式确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仫佬族“走坡节”。
四、与服饰有关的习俗传说
河池市瑶族分为蓝靛瑶、布努瑶和白裤瑶三个支系,他们基本上居住在山区,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他们特别喜欢饮酒,但多数忌食狗肉。瑶族的蜡染技术非常高超,蜡染布闻名中外。瑶族的服饰样式繁多,最独特的要数白裤瑶的服饰了。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居住在南丹县境内,其男子都穿白布裤,故称“白裤瑶”。其穿着独特、原始,常常成为人们采风和考察其民俗的主要对象。
白裤瑶妇女穿着非常原始奇特的夏装上衣,称作挂衣。挂衣用两快黑色白织土布做成,胸前和背后各一块,肩上用两块细布条连着,腋下全无扣,也没
衣袖,背后绣有四方大印的图案。
白裤瑶服饰的独特还体现在其男子的服装上。白裤瑶男子的裤子一般是白布制成,不管是夏装还是冬装,其裤长都只及膝,裤脚用黑布包边,红线绣花点缀,膝盖处绣有五根直的红线条,中间三根长,两边两根短,形状象人的手印,冬天人们在小腿缠绑带。关于这五根红线条,在白裤瑶民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很久以前,年过六旬的白裤瑶瑶王(头人),膝下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公主,公主长大后嫁给了当地外族头人的儿子。外族头人利用儿子的关系,施计盗取了瑶王的大印,并派兵包围了瑶寨。瑶王努不可遏,亲自上山指挥瑶民抗击。双方打了几天几夜,瑶王和瑶胞们被围困在一座山头上。当时,瑶王已身负重伤,但仍用手捂住伤口继续指挥战斗。双方战斗到关键时刻,只见瑶王双手往膝盖上一拍,一跃而起,呼喊着带领瑶民冲下山与敌人决一死战。这一拍,他短到膝盖上的白裤子的裤脚上印出了五个手指的血印。最后瑶民取得了反对外族斗争的胜利,但瑶王因伤势过重而牺牲。为了纪念这位瑶族英雄,白裤瑶男子将瑶王牺牲时的服饰装束式样作为民族服装,男子的裤脚上都用红丝线绣上五个血手指的图案,后来又改为绣上五条大红粗线。这五条红线象征瑶王的手印,裤长及膝意味着当时战争的残酷激烈。
很多的民族都有根据服饰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支系。如河池的苗族就因为妇女所穿的裙色不同而分为两支:一支因妇女穿红裙而称为“红苗”;另一支因妇女穿花裙而称为“花苗”。更有趣的是根据苗族妇女的发型的不同,就能把她们的年龄猜出个八九不离十来。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苗族自治乡苗族女性的发型根据年龄的不同,梳理的发式也不同,不同的发式有着不同的寓意。在少数民族发型文化方面,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少女(8—17)的“花”发型:这一年龄段的少女都剪齐耳短发,再用一条内花外黑的双层头巾缠绕数圈,然后从头巾边沿隔一束抽出一束手指大小的发辫来,发梢仍扎在头巾里,使发身自然弯曲,如一片片花瓣饶于花托上,所以称为“花”发型。“花”发型使少女显得更为活泼、可爱。
姑娘(18岁以上)的“古朴”发型:苗族姑娘把自己长到齐肩的头发梳向一边,再把发梢折叠向上,然后缠上花头巾,并插上一根美丽的鸟羽(未婚的标志),这种发型显得简单、古朴,充满青春活力。
母亲的“云朵”发型:已养育儿女的妇女通常把自己的长发高高盘在头上,缠成各种美丽的云朵形状,并用丝线绳将发束扎紧,在“云朵”上插上银针或银钗,显得朴实而有韵味。
五、日常习俗传说
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古老的民族之一。河池的侗族大多是在清朝光绪年间从贵州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定禄乡一带迁移而来的。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林业。大多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崇尚青、紫、白、蓝色。饮食以大米为主,喜食糯米,好饮米酒,鱼更是侗族人的最爱。“苦酒酸菜”是侗族人民用来款待贵客的传统佳肴,其腌制多年的酸鱼、酸肉及多种酸菜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