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基础统计教学资源第2章统计的资料的收集与整理1
管理统计学课件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图表展示
![管理统计学课件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图表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96f1d1c352d380eb63946d69.png)
25
第二节 统计数据
一、数据类型 (一)数据的计量尺度 根据对研究对象计量的不同精确程度,人们
将计量尺度由低到高、由粗略到精确分为四个层 次: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4
3、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划分 (1)经常性调查:随着现象的不断变化而连续不断
地进行登记。如:产品产量,原材料消耗量等。 (2)一次性调查:间隔一定时间(一般为一年以上)
对现象进行调查登记。如:人口数,固定资产总 值,生产设备数等。
5
二、调查方案的设计 (一)调查方案的含义
调查方案是指在统计调查工作正式开始之 前,应当事先设计一个切实可行、周密细致的 数据搜集方案,以指导整个调查工作,使调查 得以顺利地实施和完成。调查方案又称数据搜 集方案,它是指导整个调查过程的纲领性文 件。
如下表683宾词分组层叠排列是指统计指标同时有层次地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各种分组层叠在一起宾词的栏数等于各种分组的组数连乘积例如农村劳动力按三次产业分为三组按性别分为两组则符合分组设计的宾词栏共有6栏不包括总计栏69统计表的主词分组与宾词分组是有区别的
管理统计学课件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图表展示
18
2、抽样调查的特点 抽样调查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1)按随机原则抽选样本; (2)总体中每一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概率被抽中; (3)可以用一定的概率来保证将误差控制在规定的
范围之内。
19
3、抽样调查的运用范围 (1) 对一些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的社会 经济现象,•可以用抽样调查方法推断全 面资料. 例如, 对某些具有破坏性的产品 质量检查, 如轮胎的里程试验, 灯泡的寿 命估计等, 必须用抽样调查方法。 (2) 适用于一些不必要或难于进行全面 调查而又必须取得总体数量的社会经济 现象. 如城乡居民家庭收支情况, 森林蓄 木量, 可以用抽样调查方法取得资料。 (3)对普查资料的检验、补充和修正
管理统计学-第2章数据收集及整理
![管理统计学-第2章数据收集及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d44d625bceb19e8b9f6ba33.png)
第2章 数据收集与整理
5.统计调查的步骤
• 4、调查表格和问卷的设计。
• 调查表:将各个调查项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 一定的表格上,就构成了调查表。
• 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目的,在调查对象中随机选 择或有意识地确定调查单位,以书面文字或表格 形式了解被调查者的意见,调查者自愿、自由地 回答问卷中所提出的问题。
• 1.您去了哪个城市? • A.普陀 B.喀什 C.三亚 D.漠河 • 2.与以往旅游活动总的感觉相比,您认为此次旅游 • A.很满意 B.较为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很不满意 • 3.您在此地时的最高气温是 度。 • 4.您此行的全部支出是 元。
第2章 数据收集与整理
2. 统计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4.统计数据的误差
覆盖面误差
抽样误差
不回答和 度量误差
总体 (学生)
样本框架 (电话簿里
的学生)
计划选取样本 (选定的学生)
实际的 样本
第2章 数据收集与整理
5.统计调查的步骤
• 1.明确调查目的
• 探测性调研(揭示现象)
• 夏士莲绿茶洗发水受消费者青睐吗? • 适合的数据来源:相关领域研究机构的公开数据库、
• 数据之间可做加减,不能做乘除,非真值0 • 如:摄氏度
• 定比数据(比例数据)
• 不仅有确定的间距,而且有自然确定绝对的零点。 • 数据之间可做加减,也可做乘除,真值0
第2章 数据收集与整理
2.统计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数据
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
离散的
连续的
《管理统计学》第二章 调查与整理
![《管理统计学》第二章 调查与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96c0869561252d380eb6e8d.png)
第二节
统计整理
2. U型分布:两头分布的次数多,中间分布的次数少。
【例10】某地区不同年龄人口死亡率资料如下图。
第一节 统计调查
(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调查时间: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期或时点。
调查期限:是指进行调查工作的起至时间,包括 搜集资料到报送资料整个工作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五)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1.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及调查人员的配置 2.调查的方式方法 3.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宣传、培训、试点、文 件印刷等 4.调查经费的预算和开支办法 5.调查资料的报送方法 6.调查成果的公布时间等
第二节
统计整理
确定组限 A.对于连续型变量来说,相邻的组限必须重叠, 遵循“上限不在内”原则; B.对于离散型变量,相邻组的组限可以断开,也 可以重叠。 当相邻组的组限断开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相 互衔接。 当相邻组的组限重叠时,必须遵循“上限不在 内”原则。
第二节
统计整理
组中值
组中值:指各组变量范围的中间数值。其计算 方法为:
年 年初库存:
计量单位: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其中:生产用
非生产用
购 进 量
实物量
金额(千元)
累计
本月 本月 累计
期末库存 折标系数
第一节 统计调查
(二)普查
普查的含义: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 一次性的全面凋查。
①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 普查必须注意的问题: ②规定统一的普查期限 ③规定统一的表式和内容 普查的局限性:费用大,时间长,需全社会多方 广泛配合,参与与支持,所以不宜经常使用。 普查的适用范围:普查一般用于国民经济中重大 问题,国家迫切需要了解的情况的调查,不宜经 常使用。
第2章_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2章_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c32dd5cd0d233d4b04e697f.png)
➢ 确定调查项目 调查项目是指对调查单位所要调查的具体内容属性,这些属
性在统计上又称标志。它是由调查对象的性质、调查目的和任务 所决定的,包括一系列品质属性和数量属性。
➢ 设计调查表或问卷 调查项目一般采用调查表或调查问卷的形式。将调查项目科
学地分类、排列,就构成调查表或调查问卷。 (举例)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二节 统计数据收集
• 一、收集资科的方式
取得统计数据有多种途径,但概括起来不外乎是直接方式和间接方 式。
(一)统计资料的直接收集
直接获取第一手统计资料的主要方法包括:统计调查和试验设计。 统计调查的方式主要有 ➢ 普查 ➢ 抽样调查 ➢ 重点调查 ➢ 统计报表制度。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统计资料的间接收集
• 凡不是通过直接的统计调查和试验,而是从其他各
种渠道搜集的第二手资料,我们把它总称为统计资料的 间接收集。
• 间接资料的来源大体包括:统计年鉴、统计摘要、 统计资料汇编、统计台账、统计公告、报纸、杂志、网 上资料等。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顺序数据(rank data)
• 对事物类别顺序的测度 • 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 例如,产品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次品等
• 数值型数据(metric data)
1. 对事物的精确测度 2. 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3. 例如:身高为175cm、168cm、183cm
第二章 统计数统据计的数收据集的与分整类理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三节 统计数据整理
(二) 统计分组的方法
➢ 按标志的特征分组 总体单位的各个标志按分组标志的特征分组区
第二部分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精品.ppt
![第二部分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精品.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5d6c5051e79b89680226f0.png)
用来指导整个调查工作的纲领性 文件,是统计设计在统计调查阶 段的具体化
⒈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 (为什么调查)
⒉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 (向谁调查)
⒊确定调查项目与调查表; (调查什么)
4.调查表格和问卷设计;
5.确定调查时间; (何时调查)
6.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统计学》第二章
调查对象
对时点现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
一次性调查 调查登记,以反映现象在某一时
点上的发展水平或规模。
《统计学》第二章
定期报表
指基层单位和企业,根据一定的原始 记录或统计台帐,按照一定的统计表 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 时间和 程序,自下而上定期向上级 统计机关 报告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 统计调查方
式方法。
专门调查
专门调查是为了研究某些专门问题或 为某一目的而对某些社会经济现象专 门组织的登记和调查。
专门调查又多为一次性调查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报表
以真实性准确的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 为基础,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表格形 式搜集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基本统计报表
按报表的性质和内容 专业统计报表
按报送周期
定期报表:日报、月报、季报 年报:报送年度资料
调查表的基本结构:
表头 表体 表脚
《统计学》第二章
名称、编号、 制表单位、填 表日期等等
被调查者的基 本情况、调查 项目等等
备注、指标 解释等
(三)实验设计的原则
《统计学》第二章
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重复实
重复性原则 验,可获得更加精确的效应估计
量。
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实验对象的
随机化原则 分配、实验次序的安排都是随机
管理统计学第02章-数据收集方法
![管理统计学第02章-数据收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da80dc33d4b14e85246865.png)
例:教育程度、 产品等级
定量数据
数字变量(离散、连续)
例:成绩、年龄、产量
定比数据
数据的来源
直接来源
统计调查方式
• 统计调查方法
间接来源
数据来源——间接来源
国家统计机构 咨询公司、行业分析公司 权威报刊杂志 广播电视传媒 英特网
数据的来源——直接来源
直接来源
统计数据收集的意义
1. 2. 3. 3. 4. 5.
为研究提供素材 对表现进行衡量 检验各标准的一致性 帮助阐明决策路线 满足好奇心 进行知识积累
统计调查的意义
统计调查的概念及地位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和任务,采用科学的 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5)填写说明和解释(又称指导语)
填写说明和解释包括填写问卷的要求、调查项目的含义、被调查者 应注意的事项等,其目的在于明确填写问卷的要求和方法。
4.问卷的设计形式
1)自由询问式 自由询问式是只提问题不设答案,由被调查者自由回答。 2)二项选择式 二项选择式的问卷只让被调查者在两个可能答案中选择一 个。 3)多项选择式 多项选择式是设置了多种答案供被调查者选择。 4)顺位式 顺位式是让被调查者依据自己的爱好和认识程度对调查项 目中所列答案定出先后次序。 5)赋值评价式 赋值评价式是指通过打分或定级来评价事物的好坏或优劣 的方法。
【统计学 精】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统计学 精】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231a1aac5da50e2534d7f19.png)
(2)对普查资料进行必要的修正。
4、典型调查
• 这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它根据调查的目的,在对所研 究的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取若干(一个或少 数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借以认识事物发展 变化的规律。
• 重点调查适用的条件:
•
当统计调查的任务只要求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而
调查对象中确实存在重点单位时,比较适宜进行重点调查。
• 例如,为了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可以选出鞍钢、宝钢、首钢、 马钢、武钢等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调查,以便对钢铁产量有个大致的了解。
3、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实际中应用最广 。 泛的一种调查方式
(3) 是运用概率的估计方法 。
• 例如:通过抽样推断得出,厦大学生的平均 月支出在(420,470)元上的可靠性为90%。
(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 抽样调查的优越性: 第一,经济性强。 第二,时效性高。 第三,适应面广。 第四,准确性大。
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 (1)一些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检查的社会 现象。
性和时效性。
三、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和种类
• 1、定义:统计分组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客 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按照某个标志或几个标 志把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部分 (或组)的一种统计方法。
统计分组
• 2.兼有“分”和“合”的双重含义: •对于现象总体,是 “分”;对于单位, 是“合”。 • 对于分组标志,是“分”,对于其他标 志,是“合”。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3952c6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f.png)
第⼆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第⼆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教学⽬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统计数据搜集与整理的基本理论与⽅法,掌握各种⽅法的特性。
(⼆)基本要求要求灵活运⽤各种数据搜集的⽅式⽅法,并对所得数据进⾏加⼯整理,为以后各章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要点1、数据搜集的⽅式⽅法;2、统计调查⽅案的设计;3、统计分组;4、变量数列的编制;5、统计数据的显⽰。
(四)教学时数9课时(五)教学内容本章共分四节:第⼀节数据的计量与类型⼀、数据的计量尺度在计量学的⼀般分类⽅法中,依据对事物计量的精确程度,可将所采⽤的计量尺度由低级到⾼级、由粗略到精确分为四个层次,即名类尺度、顺序尺度、区间尺度和⽐尺度。
1.定类尺度定类尺度(Nominal scale,亦称分类尺度、列名尺度等)是这样⼀种品质标志,按照它可对研究客体进⾏平⾏的分类或分组,使同类同质,异类异质。
例如,按照性别将⼈⼝分为男、⼥两类;按照经济性质将企业分为国有、集体、私营、混合制企业等。
这⾥的“性别”和“经济性质”就是两种名类尺度。
名类尺度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利⽤它只可测度事物之间的类别差,⽽不能了解各类之间的其他差别。
名类尺度计量的结果表现为某种类别,但为了便于统计处理,例如为了计算和识别,也可⽤不同数字或编码表⽰不同类别。
⽐如⽤1表⽰男,0表⽰⼥;⽤1表⽰国有企业,2表⽰集体企业,3表⽰私营企业,等等。
这些数字只是不同类别的代码,决不意味着它区分了⼤⼩,更不能进⾏任何数学运算。
名类尺度能对事物做最基本的测度,是其他计量尺度的基础。
2.定序尺度定序尺度(Ordinal scale,亦称序数尺度、顺位尺度等)是这样⼀种品质标志,利⽤它不仅能将事物分成不同的类别,还可确定这些类别的等级差别或序列差别。
例如“产品等级”就是⼀种测度产品质量好坏的顺序尺度,它可将产品分为⼀等品、⼆等品、三等品、次品等;“考试成绩”也是⼀种顺序尺度,它可将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对某⼀事物的态度”作为⼀种顺序尺度,可将⼈们的态度分为⾮常同意、同意、保持中⽴、不同意、⾮常不同意,等等。
2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2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620f2c4b73f242336c5f26.png)
二、资料的搜集
(Collection of Data) 要求:原始数据准确、完整、及时。 资料的主要来源: 1.经常性资料:①统计报表:国家统一 制定并要求定期逐级上报的报表;②报 告卡(单);③日常医疗卫生工作记录。 2.一时性资料:①专题调查(不施加 处理因素);②实验(试验)研究(施 加处理因素) 。
三类资料间关系
例:一组2040岁成年人的血压
等 级 资 料
<8 8 12
低血压 正常血压 轻度高血压
计量资料 计数资料
15
17
中度高血压
重度高血压
以8kPa和12kPa为界分为正常 与异常两组,统计每组例数
第三节 统计工尽可能少的人力、财力及物力达到 预期的研究目的。设计是后三个步骤的 依据,是统计工作中最关键的一步。 方法:应遵循对照、齐同、随机和重复4个 基本原则。医学科研设计有调查设计和 实验设计。调查设计包括专业设计和统 计设计,统计设计包括资料搜集整理与 分析全过程的统计设想和安排;实验设 计包括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社区干预 实验。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类型
计量资料
(measurement data) 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 法测定某项指标数量的大小所收 集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一般有 度量衡单位。与计数资料的主要 区别在于观察单位之间只有量的 差别,没有质的不同。
计数资料
(enumeration data)
将观察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 类别进行分组,然后计数各组的 观察单位数所收集的资料称为计 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的主要区别 在于观察单位之间只有质的不同, 没有量的差别。
数值变量
(numerical variable)
数值变量又称为定量变 量,是指相同性质的观察单 位所具有的变量值是定量的, 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 量衡单位,大多数数值变量 属于连续性变量。
管理统计学 第2版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管理统计学 第2版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https://img.taocdn.com/s3/m/ad8fd09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3.png)
(4)系统抽样
首先将总体中各 单位按一定顺序 排列,根据样本 容量要求确定抽 选间隔,然后随 机确定起点,每 隔一定的间隔抽 取一个单位的一 种抽样方式。是 纯随机抽样的变
种
最主要的优势就 是经济性。最大 的缺陷在于总体 单位的排列上。 一些总体单位数 可能包含隐蔽的 形态或者是“不 合格样本”,调 查者可能疏忽, 把它们抽选为样
• 普查需要规定标准的时点:如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 为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
统计报表
• 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的规定,自上而下同一布置,自下而上逐级 提供统计资料的调查组织方式。
• 统计报表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统计调查方式,是建立在各基层单位原始 记录的基础上的一种统计调查方式,由于统计报表是逐级上报和汇总 的,有利于各级部门了解本地区、本部门或本行的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现状。
2.1 统计数据的收集
数据的来源
• 间接来源 研究者直接从公开出版物或通过网络渠道获取
所需数据,如《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 要》、《中国社会统计年鉴》 • 直接来源
研究者直接通过调查取得研究所需数据资料
2.1 统计数据的收集
普查
常用的统计 调查方式
抽样调查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简单随 机抽样
分层抽样
抽样调查
• 抽样调查是取得数据资料的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它是按照 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对样本指标进 行测定,根据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的具体组织形式 抽样调查
简单随 机抽样
分层抽样
等距抽 样
整群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
从总体N个单位中任意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 使每个可能的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等的一种 抽样方式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显示PPT课件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显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1de9a3700abb68a982fb7a.png)
18/60
统计学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例:
复合分组
标志
不及格 性别 男
女
及格
性别
男 女
层叠
人数
简单分组 不层叠
分组标志
人数
性别 男 女
成绩 及格 不及格
19/60
统计学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二、统计分组
❖ (二)统计分组的方法
▪ 在进行统计分组时,要遵循两个原则:穷尽原则 和互斥原则。
n13.3lgN
(2.4)
d R xmaxxmin n 13.3lgN
(2.5)
▪ 式中,n为组数;N为总体单位数;d为组距;R为全
距,即最大变量值与最小变量值之差。
表2-1
N
n
15~24 5
25~44 6
分组组数参考表
45~89 90~179
7
8
180~359 9
23/60
统计学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9/60
统计学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二、统计调查方式与统计调查体系
❖ (一)统计调查方式
▪ 1.普查
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全面调查,它主要是用以收 集某些不能或不宜用定期报表收集的统计资料。对 国情国力的调查一般采用普查。
▪ 2.统计报表制度
统计报表制度是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自上而下地统 一布置,以原始记录为依据,按照统一的表式、统 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自下 而上逐级地定期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2/60
统计学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美国的一位管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向一些 高层的企业管理者提出这样三个问题: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学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7566226ada38376baf1faea8.png)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2.1统计数据的收集一、统计数据的来源1、直接来源(原始来源):分为实验和统计调查(直接观察、报告、采访、登记)2、间接来源(二手资料):出版物、网络二、统计调查组织方式1、分类①按调查单位的范围大小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②按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分: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③按调查组织方式分: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其中专门调查又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2、统计报表制度: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要求,自下而上地定期向国家和主管部门报送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①优点:能保证统计资料的全面性和连续性;能保证统计资料的统一性和及时性;能满足各级部门对统计资料的需要②缺点:统计报表过多会增加基层负担;有可能由于虚假瞒报而影响统计资料质量3、普查:是指国家为详尽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主要用于搜集时点资料)①作用:可以为抽样调查提供抽样框;可以收集统计报表所不能提供的反映重大国情国力的基本统计信息②局限: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宜经常进行4、重点调查:是指为了解总体基本情况,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方式。
(这些单位数目不多,但其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①作用:能以较少的投入和较快的速度取得总体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的资料②局限:只适用于客观存在重点单位的情况5、典型调查:是指在对调查对象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少数典型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式。
(指在数量表现上具有普遍意义呵呵代表性的总体单位,可以用来推断总体的数量)①作用:一定条件下能估计总体指标数值;可以用来研究新生事物②缺陷:不能确定推断的把握程度,无法计算和控制推断误差6、抽样调查:是指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样本单位进行调查,再用样本资料推断把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方式。
统计学,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原版.ppt
![统计学,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原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cb1dfb61f121dd36a22d8212.png)
种标志(特征或标准)分成不同性质的组。 统计分组标志:分组时所依据的特征
或标准,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阿1h,
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分,对于单位而 言是合。由此可见,选择一种分组方法,突 出一种差异,显示了一种矛盾,同时必然掩 盖了其他差异。不同的分组方法,可能得出 不同的结论。
阿1h,
第二步,确定组距(Width of classes): 组距是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可根 据全部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所分的 组数来确定:
Table, Data from a sample of 50 computer purchases(11/15,1994)
IBM
Packard Bell Compaq
IBM
Packard Bell
Packard Bell Compaq
Compaq
Gateway200 Packard Bell
Apple
注意:“上限不在内”原则的应用。
阿1h,
(3)等距分组与异距分组
等距分组适用: 标志值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
异距分组适用: 标志值分布很不均匀的场合; 标志值相等的量具有不同意义的场合; 标志值按一定的比例发展变化的场合。
阿1h,
(4)组距、组数、组限与组中值的计算
组距=上限-下限= 本组上限-前组上限 =本组下限-前组下限
报、年报 (3)按报送地域(机构)范围分:
国家报表、地方报表、部门报表
阿1h,
4、重点调查 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少数重点
单位进行调查(适用于“同类”中的“大 户”)。
● 重点单位是这些单位的标志值之和占总体 全部单位标志值总量的绝大部分。
管理基础统计教学资源第2章统计的资料的收集与整理2
![管理基础统计教学资源第2章统计的资料的收集与整理2](https://img.taocdn.com/s3/m/2c035248a300a6c30c229fba.png)
性别 男 女
合计
人数(人) 比重(%)
20
40
30
60
50
100
(三)次数分布数列的类型
1、品质分布数列
按品质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形成的次 数分布数列。
某班学生按性别分组资料
性别
男 女 合计
人数(人)
20 30 50
比重(%) 40 60 100
2、变量分布数列(变量数列)
按数量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形成的次 数分布数列。
第四节 统计资料整理
一、统计资料整理的意义
(一)概念
对统计调查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 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统计工作过程。
(二)地位
是联结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纽带,在统 计工作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统计整理的内容
1、统计资料的审核; 2、统计资料的分组和数据汇总; 3、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
幻灯片 29
②闭口组和开口组
A.闭口组: 既有上限也有下限的组。 例如:“60—70”;“70—80” 。 B.开口组 只有上限没有下限或只有下限没有上限的组。 ——适用于存在极端数值的统计总体。 例如:“60分以下”;“90分以上”。 说明:开口组只能用在首组和末组。
幻灯片 29
③组距
A.涵义: 各组上限与下限的差数。
116.25 133.5 145.5 153.75 163.5
µ¥ λ Ãæ »ý ²ú Á¿ £¨§Ç Ë¿ £¯ ¹« Çê £©
2827.5 3124.5 3396 3608.3 3484
(三)统计分组步骤
1、选择分组标志 (1)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选择分组标志。 (2)选择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标志。 (3)从现象所处的具体条件选择分组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4W1H”
1、为什么调查(Why)——调查目的; 2、向谁调查(Who)——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 3、调查什么(What)——调查项目与调查表; 4、什么时间调查(When)——调查时间; 5、如何调查(How)——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一)调查目的 统计调查所要达到实现的目标和任务。 确定调查目的是设计调查方案的前提,调查 目的不清,其他问题就无从谈起。
我国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就是报告法的具体应 用。
(二)评价
优点:在组织良好的情况下,能以较低的成本快 速获得调查资料。
缺陷:受被调查者的主观配合情况影响较大。
在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报 告法的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2020/7/14
四、问卷调查
(一)含义 利用调查问卷收集社会经济信息的统 计调查方式。 (二)问卷调查的应用 多用于商业性调查。
2020/7/14
练习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 点是11月1日零时。人口普查员在进 行普查登记时遇到下述情况应当如 何处理?
2020/7/14
1、11月3日在A家调查时,得知 这家于11月2日死亡1人,在普查表 中是否列入“死亡”?
2、11月3日在B家遇到婚礼,半 个月前这对新婚夫妇已办好结婚登 记手续。对此应作“已婚”还是 “未婚”登记?
设计调查项目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取得资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调查项目要简单、明确、统一; (3)调查项目之间保持一定的逻辑和计 算关系; (4)发展性和稳定性相结合。
2020/7/14
2、调查表
(1)含义:记录调查单位资料的表格 (2)类型 单一表:只记录一个调查单位资料的调 查表
姓名 民族 家庭住址: 入学成绩
信息。
局限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不宜经常进行。
为了解总体基本情况,从调
(三)重点调查 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
位 进行调查的调查方式。
作用 局限
能以较少的投入和较快 的速度取得总体的基本 情况及变动趋势资料。
只适用于客观存在着 重点单位的情况。
单位总量在总 体单位总量中 占较小比重而 标志总量在总 体标志总量中 占绝大比重的 单位。
2020/7/14
(2)代表性误差
由部分单位数值来推断总体数值所产 生的误差。
例如:从全部10000件产品中抽取 100件产品进行检验,合格率为98% (样 本指标),用98%估计所有产品的合格率 (总体指标),就会产生代表性误差。
2020/7/14
序号 1 2 3 4 5 6 7
20
2020/7/14
优点:准确性强 缺陷:成本高,要求调查人员具有较丰富的经验。
2020/7/14
二、采访法 调查人员向被调查者提问,根据被询问者 的答复搜集统计资料的统计调查方法。 1、个别询问 2、召开调查会
2020/7/14
三、报告法(政府调查) (一)含义
以报告单位内部核算资料为基础,按照规定的内 容和程序,逐级向有关部门报送统计资料的调查方法。
2020/7/14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1、调查对象 根据统计调查的目的和任务,需要调 查的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 说明:调查对象是统计总体在统计 调查阶段的具体化。
2020/7/14
2、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1)调查单位 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 。 说明:调查单位是是总体单位在统计调查 阶段的具体化。 (2)报告单位 负责向上报送统计资料的单位。 报告单位一般是在行政或经济上具有一定 独立性的单位。
抽样调查
按随机原则选择调 查单位,各单位被 选中的机会相同。
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
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 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 综合分析等为补充,搜集、整理基本统计资 料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模式。
——1992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
一、含义 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对统计调查工 作各方面、各环节所作的全面部署和安排,是 用来指导整个调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统计 设计在统计调查阶段的具体化。
2020/7/14
3、调查工作期限 从调查工作开始时起到调查工作结束 时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
例如,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从成立 领导机构、宣传发动、人员培训、资料 登记、上报、汇总直至最后发布人口普 查数据的时间,属于调查工作期限。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
2020/7/14
(五)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机构设置; 调查前的宣传发动; 调查人员的选聘和培训; 调查文件的准备; 调查资料报送程序和要求; 调查经费预算安排; 其他。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doc
2020/7/14
第三节 统计调查方法
一、直接观察法 调查人员亲临调查单位所在现场,通过清点、测量 取得资料的统计调查方法。 如农产品抽样调查中的实割实测、商品库存盘点、 车辆流量调查、旅客流量调查等。
2020/7/14
3、11月3日在C家登记,C家有一 个婴儿于11月1日上午出生。应当如 何处理?
4、11月5日在D家登记,户主告 诉调查员,他已于11月3日办理了离 婚手续。户主的婚姻状况该如何填 写?
2020/7/14
2、调查资料的登记时间
例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第 十九条:“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工作 ,从2000年11月1日开始到11月10日以 前结束” ,则调查资料的登记时间为 11月1日到11月10日。
样本单位的抽 取不受主观因 素的影响,每 个单位都有均 等的被抽中机 会
统计调查方式示意图
总体单位
统计报表(非全面)调查
调查单位
可以采用全面统计报 表调查,但通常只对 限定规模以上的总体 单位进行调查。
普查
对全部单位 进行调查
重点调查
只对重点单位进 行调查
典型调查
只对选中的典型 单位进行调查
(1)原始资料(一手资料) 直接从各调查单位搜集的、反映调查单位个 体特征的数据资料。 如各种凭证、记录、调查问卷、调查表等。 (2)次级资料(二手资料) 从有关部门和单位那里得到的已经加工处理 好的现成资料。 如各种数据库、出版物、账册等。
2020/7/14
(二)统计调查的意义
1、是整个统计认识活动的基础,决 定着统计认识过程及统计结果的成败;
①吸烟 ②不吸
吸烟人群日吸
⒉您每天大约吸多少支烟
烟数量情况
①5支以下 ②5-10支 ③10-15支 ④15-20 ⑤20-25支 ⑥25支吸以烟上人群吸烟
历史情况 ⒊您的吸烟历史大约有多长
①1年以下 ②1-5年 ③5-10年调④查1对0象年对以吸上
烟的看法 ⒋您是否认为吸烟有害健康(请写出理由)
三、统计调查误差
不易控制, 但内容丰富
④容易引起火⑤灾破坏家庭团结
⑤破坏家庭团⑥结其他
(4)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
主题明确 问题的提出要紧扣主题
提问科学 逻辑性强 容量适度
问句和标准答案要易于理 解和回答
先易后难、先封闭后开放、 先基本问题后派生问题
以不超过20分钟为宜
案例
调查单位中吸
⒈您是否吸烟(如果选②,则跳过烟⒉人、所占⒊比题例)
(一)含义 收集来的数据资料与真实情况间的差异
调查值
真值
调查误差
研究调查误差的目的在于分析产生调查误差的 具体原因,进而采取对策避免、减少调查误差,并 对20调20/7/查14 误差进行有效控制。
(二)调查误差的类型 1、登记性误差 由于人的主观故意或失误而产生的误差 。 如调查方案规定不明确,被调查者有意 瞒报、虚报,调查人员在记录、计量、计 算、汇总等环节产生的误差。
2020/7/14
(三)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
1、引言 2、问题和答案 3、结语 案例:山东航空公司调查问卷
3、调查问卷中问题的类型
封闭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
您哪认些为害吸处烟?您 哪 ①有危认 些害为 害自吸 处身烟 ?健有您 哪康认 些为 害吸 处烟?有
①危害自身健②康影响他人健康容易滋生腐败
容但易不控易② ③制全影 浪,面响 费他 钱人 财健③④康浪容费易钱引财起火灾
体重 40 55 56 65 63 70 60样本一:52.35 样本二:50.26 样本三:53.19 … 真值: 51.18
代表性误差
(3)随机性误差 (4)系统性偏差
2020/7/14
2020/7/14
性别 政治面貌
总分
数学
一览表 同时记录多个调查单位资料的调查表
姓名 性别 民族 年龄 政治 入学成绩 面貌 总分 数学
张三 李四 王五
2020/7/14
(四)调查时间
1、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例1:某企业2019年产品产量200 万吨,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为2019 年; 例2:2019年末全国人口数 129533万人,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为2019年末。
非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
(二)按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分
经常性调查 一次性调查
(三)按调查的组织 方式不同分
统计报表 专门调查
普查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抽样调查
三、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一)统计报表调查 1、含义 以基层单位原始记录为基础,按照统一的 表式、项目、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自上而下 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上报统计资料的 统计调查方式。
2020/7/14
(四)典型调查
在对调查对象有一定了解 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
少数典型单位 进行调查的
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方式
1、可以用来研究新生事物。
作 2、可以补充全面调查的不足; 用 3、一定条件下能估计总体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