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科学小论文.doc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61dc93bed5b9f3f80f1c0b.png)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我整理的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篇一:《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摘要:论述了生态环境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分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代际平等“;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另一个目标。
关键词:环保;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
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
环境危机是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的。
我们要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高度寻找环境保护的新支点。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
无论是从全球范围,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同时调整好三对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的关系。
一、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
发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总体性危机,是人类沿着工业文明的轨迹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工业文明的价值指针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沙文主义)。
这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以近代的机械论世界观及(人与自然的)二元论为基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自然被演绎成僵死的原料仓,毫无内在价值可言;人的使命就是去征服和占有自然,使之成为人类的奴仆。
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硬核的世俗人本主义,则把人完全理解为一个受其感性欲望驱使的“奴隶”,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使这些欲望得到满足。
既然文明的指向是使人的欲望的满足,那么提高人类征服和掠夺自然的能力,使人们的越来越膨胀的欲望得到满足,便成了近现代文明的基调。
大学生生物科学论文3100字_大学生生物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大学生生物科学论文3100字_大学生生物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b69a839102de2bd97058837.png)
大学生生物科学论文3100字_大学生生物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大学生生物科学论文3100字(一):生物科学专业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摘要:植物学(Botany)实验是生物各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植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既可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又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能力。
通过植物学实验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植物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该文介绍了一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植物学实验;生物科学;创新能力植物学(Botany),是生物各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植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为学生的后续学习、科研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植物学课程实践性很强,需要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因此,实验课程是植物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它既可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又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能力。
植物学实验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长发育规律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植物分类与识别的一门学科。
它以室外实践和室内实验相结合,采用验证型、综合型实验与设计型实验等多种方式,从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等不同层次,观察植物界各大类群的形态结构,认识植物的多样性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索植物进化、演化的规律。
通过植物学实验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植物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生物科学专业侧重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1]。
因此,根据创新教育的内涵特征和高校教育的发展,在植物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增加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2,3]。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近年进行了多项改革,摸索了一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采用多媒体和视频资料传统的植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大多依靠教师语言、图片描述和示范指导学生。
环境科学论文(优秀7篇)
![环境科学论文(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071e0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e.png)
环境科学论文(优秀7篇)科学论文篇一天然材料的包装设计往往是以其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特色和独特的艺术品质感受给大众带来不俗的印象。
很多时候,天然材料的绿色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设计载体向受众传递产品的优异性,天然材料包装设计是绿色环保设计的有机展现,更是彰显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天然材料与绿色包装的关系(一)对天然材料的认识材料的选择是包装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有效表达设计创新性的一种有效存在,天然包装设计的美在于其具有不同层次,具有改良性。
最为乐道的是眼下天然材料的包装设计是符合市场价值规律的,不会脱离社会和市场。
天然材料包装设计体现了人类审美意趣,也印证了它为服务人们的生活需要为主旨,将不断丰富的审美过程与实用性运用到具体设计中。
(二)对绿色包装的理解生态平衡,环境可持续发展;人类自身健康安全意识:自然以及舒适简约的设计理念;长期发展设计思想。
这在绿色包装发展的理念上也是包装文化观念层和精神层上的一种升华。
从内置物的实用性到包装设计文化的审美情趣、材料形式和创作的风格彰显了审美潮流到市场消费的规律。
(三)天然材料与绿色包装设计的视觉表现包装作为普遍化的一种艺术设计体裁,它可以将民族精神、企业精神或设计师的精神选择性的融入到设计中。
绿色包装设计在今天大多易见,受环境与不同因素的影响,为了给人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包装设计不得不充分考虑到设计定位与设计理论。
包装有着与人近距离接触的属性,良好的视觉表现会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力,渐渐成为商品销售好坏的有力因素。
包装设计在社会上影响力愈发广泛,在包装的设计中,材料的视觉感受是来自于眼睛对其材料表面特征的感知,我们直观的接触天然材料并感受到其材料质感,良性的将产品的固有属性与天然材料的绿色设计进行探讨,从而与之完美结合起来,其包装的视觉表现与内置物的主体属性有效的融合。
设计师通过包装材料的选择,从而是产品增添了浓厚的地域色彩与情感共鸣。
(四)天然材料c绿色包装设计的文化融合性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与交流的今天,促使了设计界的元素语言的交流与发展。
环保论文模板(10篇)
![环保论文模板(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cd5f2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0.png)
环保论文环保论文例1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我在网上查找,才知道,由于近些年的全球变暖,近些年来的冬天早已没有几十年前的冰天雪地,白雪皑皑的美景了,就连下场雪,也越来越少见。
而导致全球变暖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现在,大家都在提倡低碳环保。
少开空调、保护绿化、多种树木、反复利用袋子、少开车,多走路等等,都是最直接的低碳环保。
比如说,在学校吃饭时,一些同学为了省事,每天带一双一次性筷子,吃完便扔。
虽然是方便了,这样的人多了却给地球的有限的森林资源带来了长久的隐患。
我一直用不锈钢筷子,只是每天多洗一次,并不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小小的举动能保护多少棵参天大树。
资料显示人类对木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每种下一棵树就有30棵树被砍倒,砍下一棵树只要几分钟,种下一棵苗,让它长成大树却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所以地球上的森林,地球上的绿色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环保论文例2一、综合利用农村广博的自然资源,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
1、以自然为背景,开阔视野,感悟自然。
农村有自然的山、自然的水,自然的田园,地处一个自然的绿色环境中,在广博的环境中有许多自然现象是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资源。
如:农村有着丰富的农作物,随季节不同而变换,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多带领幼儿去田间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观察到种子生长发育需要的条件,感知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种植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我们还可以带领幼儿来到小区的公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草地上游戏、玩耍,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享受青青绿草带来的清新空气。
同时,老师也带领幼儿参观小区的垃圾场,让幼儿谈谈哪里的环境美,通过观察、比较,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科学小论文作文集合十篇
![科学小论文作文集合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70538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9.png)
科学小论文作文集合十篇科学小论文作文篇1上学期秋游时,我们巡游了青岛海洋馆,见到了各式各样的鱼类和一些海中生物的标本。
其中,我对一种海中哺乳动物—抹香鲸有很大的爱好,于是我回家查了资料,对抹香鲸进行了更深的了解。
抹香鲸成体12—18米,体重可达57吨。
头大,形如盒子,身体深灰棕至棕色,有18—25个具有功能的牙齿,有力量潜入1000米以下的深水,持续一个小时不上浮。
我又查了抹香鲸的另一个奇妙之处—龙涎香。
龙涎香是一种珍贵的香料,有“香料之王”等美誉。
龙涎香的香味轻灵而玲雅,有着一种特殊的甜气。
它可保持其香气长达数百年。
龙涎香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抹香鲸喜爱吃章鱼、乌贼,而食物又有“角啄”不能消化,排出体外又会割破肠道。
经过长时间的演化,抹香鲸可以把一些物质从胆囊内排出,把“角啄”包裹起来,形成一种物质,排出体外。
然而,这是的这种物质不是香的,而是奇臭无比的气味。
这种物质要变成龙涎香的话,必需经过日久天长的海水的浸泡、海风的吹拂和太阳的包晒后,才能变成真正的,香味满堂的龙涎香。
龙涎香很奇妙吧!但它只是抹香鲸的一部分。
抹香鲸还有许多的奇妙之处没被人发觉呢!科学小论文作文篇2我们家烧水的铝壶底面总是有层黄黄的水垢,假如不准时去除,既费电又损寿。
因袭,每过一段时间,妈妈就得用清洁球刮洗一次,这多麻烦啊。
有一次,妈妈在去除水垢的时候还把手刮破了,又危急又麻烦,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样才能便利又有效地帮妈妈除掉这烦人的水垢呢?我打开水壶盖,往着壶内左看看右瞧瞧,百思不得其解,爷爷看着我这样折腾,不耐烦地说:“水垢啊,从来都是这样洗的,你省省心吧,还是把时间用在读书上吧!”爸爸倒回头插嘴了:“爸,你这老方法麻烦,我似乎看到过什么醋能除去水垢的做法。
”妈妈摊开两只手,苦笑着说,:“我也习惯了,汇,你能想出什么好方法来吗?”我满怀信念地去查阅了书籍,还请教了学问渊博的电脑叔叔,点子可真多,也许有这几种:1、在水壶中倒些热醋,盖紧盖子,轻轻摇摆后放置半小时,用清水洗净。
2024年科学小论文作文(精选篇)
![2024年科学小论文作文(精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7e8bb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71.png)
2024年科学小论文作文(精选篇)科学小论文作文1手上沾了油污,难以洗净,有人就会想到用汽油来擦洗。
因汽油是一种非常好的溶剂,非常容易溶解各种油类,对付手上这点油污自然不在话下,比用水洗省力多了。
我们手上的皮肤,都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油脂,它能起到滋润与保护的作用。
正是由于汽油非常容易溶解油类物质,用汽油擦洗手时,手上的油污没有了,手上皮肤表面的那层油脂,也都被汽油溶解掉,一股脑地“洗”干净了。
不仅如此,由于汽油的分子较小,它还会得寸进尺地钻进皮肤,把皮肤表层细胞中的脂肪也“揪”出来,一齐带走。
因此经常用汽油擦洗手,手上的皮肤就会失去皮脂的保护,变的粗造,干瘪,有时还会干裂,引起细菌感染。
而且,汽油中还含有苯,甲苯等有机物,这些物质对人体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经常接触汽油,不仅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对人体健康也是十分有害的。
因此,如果手上沾了油污,可以先用纸将油污擦掉一些,然后用肥皂或洗洁精反复洗几遍,这也可将油污洗净。
科学小论文作文2星期天,看见爸爸那双满是灰尘的皮鞋忍不住叹气“唉,看来又是我做‘苦力的时间了’我拿起爸爸那双满是灰尘的皮鞋涂上鞋油仔细的擦了一遍皮鞋又重现‘青春’这是为什么呢?我不经疑惑。
”于是我找到另一双新鞋和旧鞋进行比对我先用手触摸两双皮鞋的鞋面发现新皮鞋比旧皮鞋的表面要光滑。
旧皮鞋涂上鞋油后,仔细观察,虽然亮了非常多但仍无法跟新皮鞋比。
皮鞋亮度是否与皮鞋光滑度有关?我去取一双旧皮鞋,在放大镜下皮鞋显得凹凸不平。
然后我再皮鞋都比较粗糙的1区和2区涂上鞋油仔细擦拭,2区不涂做空白对照。
我发现1区擦拭后,表面明显光滑非常多,放在用阳光下也比2区有光泽为什么两者有这样的差别呢?于是我就去问爸爸得知:皮鞋表面原本就不是绝对光滑的,如果是旧皮鞋就更加不平了这样它就不能使光线在一定方向上产生反射,看上去没什么光泽。
但鞋油中的一些小颗粒正好填补在皮鞋的凹坑中,如果用布擦一擦,让鞋油涂的更平均,就使皮鞋表面更光滑,平整光线反射更强。
生物和环境小论文
![生物和环境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84b612e53a580217fcfe28.png)
生物和环境小论文导读:生物和环境小论文范文一:生物课程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这就要求我们生物教师不能把教材看作唯一的资源,应视实际需要适当开发教材以外的课程环境资源。
关键词:环境资源课程教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这就要求我们生物教师不能把教材看作唯一的资源,应视实际需要适当开发教材以外的课程环境资源。
三年来,我牢牢把握这种理念,并带领学生做了大量尝试。
一、围绕教材开发生物课环境资源新课程倡导“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认为“用教材教”其实就是要利用好围绕教材开发的课程环境资源,它包括对教材的筛选补充、顺序的调整以及根据需要所选用的材料、所制的教具、课件等等,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熟读教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独创性开发相关的课程环境资源。
1.充分利用教材中所给的图片。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图文并貌,力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2.充分利用教材中所给的习题。
教辅书已不仅仅是作为教材的辅助与延伸了,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所给的习题,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编写实用性比较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辅书。
二、围绕学生开发生物课程环境资源学生是课程环境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主人。
教学实践中有大量的、丰富的课程资源需要学生来开发。
所以,当一个孩子表现得与众不同时,我们宁可先把这看成是孩子的特点,而不要轻易地看成是缺点,也许孩子看似荒唐的举动,便是宝贵的课程资源……1.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是课程环境资源。
《环境生物学》论文 - 环境生态学的进展与展望
![《环境生物学》论文 - 环境生态学的进展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5ba54c0702020740be1e9b88.png)
环境生态学的进展与展望摘要:通过简述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而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解决生态问题,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它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关注。
本文对现阶段环境生态学研究领域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论述,总结了现在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环境生态学研究方向。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生物监测生物净化保护生态学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1]。
人类是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又是环境的改造者。
人口的增加使得人类的生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的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继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依赖环境到利用环境,再到改造环境,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和突出。
环境问题分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人类向自然环境过度排放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有毒物质污染等,另一类是因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索取而引起的生态破坏,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资源缺乏等。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人类社会处于农业文明阶段时,人类采取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并没有影响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和正常功能,因此造成的环境问题不严重,没有危害到人类和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社会处于工业文明阶段时,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大大增强。
例如18世纪后半叶开始,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向环境排放污水、废气、废渣,这个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是环境污染,但当时的环境污染还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高度注意和重视。
19世纪30年代以后,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这个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是生态破坏,原因是大规模的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乃至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降低了其自净能力和恢复能力。
生物科技小论文
![生物科技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ab195e1ee06eff9aff8074b.png)
生物科技小论文集锦篇一:生物科技小论文之转基因食品任何一项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有它的两面性。
核能的开发利用,在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核能同时也造出了对人类具有巨大破坏性的核武器;农药的应用对于防治农作物害虫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农作物大幅度的增产,但同时也对人畜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要满足人们的食品供应,提高食品供应质量,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目前转基因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已取得明显的成效,转基因食品也已悄然走上人们的餐桌。
以下谈谈转基因食品的优点。
(一)过去改变植物的品种主要是通过育种,这种传统的育种方式需要的时间长,杂交出的品种不易控制,目的性差,其后代可能高产但不抗病,也可能抗病但不高产,也许是高产但质量差,所以必需一次一次地进行选育。
而转基因技术就不同了,可以选择任何1个目的基因转进去,就可得到1个相应的新品种,不用再花那么长的时间筛选了。
(二)传统的育种只能是水稻对水稻,玉米对玉米,进行杂交,不能水稻对玉米,水稻更不能和细菌进行杂交。
而转基因技术不但可以把不同植物的基因进行组合,而且还可以把动物的基因,甚至人的基因组合到植物里去。
比如:科学家看中了一种北极熊的基因,认为它有抵抗冷冻的作用,于是将其分离取出,再植入西红柿之中,培育出耐寒西红柿。
(三)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农业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食品的质量,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矛盾。
例如:马铃薯植人天蚕素的基因后,抗清枯病、软腐病的能力大大提高,过去这两种病每年会带来近3成的减产,一种抗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的马铃薯,可使美国每年少用37万kg的杀虫剂;阿根廷播种转基因豆种后,大豆抗病和抗杂草能力大为增加,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的量减少,生产成本比原来下降了15%。
浅谈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
![浅谈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26a7001e6bd97f192279e9b1.png)
2011----2012(2)学期课程论文课程名称: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论文题目:浅谈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学生:学号:成绩:浅谈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摘要: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而生态环境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生态环境之中包含着生物的多样性,各种各样的生物共同组成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生态环境。
为了人类的生存,我们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关键词:生物生物多样性生态生态环境保护一、生物多样性(一)、什么是生物多样性20世纪后叶生命科学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子起了革命性的变化,很多科学家认为在未来的自然科学中生物科学将成为带头学科,甚至预言本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
据可靠的数据说明每天约有100多种生物在地球上绝灭,很多生物在没有被人类认识以前就消亡了,这对人类无疑是一种悲哀和灾难。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也越来越多,例如,在美国近年统计48万博士学位获得者中从事生命科学的占51%。
在生物科学诸多的分支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前生物科学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学界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它提供人类所有的食物和木材、纤维、油料、橡胶等重要的工业原料。
中医药绝大部分来自生物,截至目前,直接和间接用于医药的生物已超过3万种。
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基础,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但是,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比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滥捕乱猎、滥采乱伐等,目前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消失。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范文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cd5414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f.png)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范文
在自然界中,植物通过一种被称为光合作用的过程,将阳光、水和二
氧化碳转化为能量和氧气。
这个过程对于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因
为它不仅为植物自身提供能量,还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氧气和食物。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子中,尤其是叶绿体。
叶绿体是植物细
胞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含有一种名为叶绿素的绿色色素。
叶绿素能够
吸收阳光中的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一种名为ATP(三磷酸腺苷)的分子中。
在光合作用的第一阶段,即光反应中,叶绿素吸收光能,导致水分子
分解成氢和氧。
氧气会释放到大气中,而氢则与二氧化碳结合,形成
葡萄糖。
葡萄糖是植物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量来源。
光合作用的第二阶段,即暗反应或称为Calvin循环,不直接依赖光能,但它利用了光反应产生的ATP和另一种分子NADPH(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在这个循环中,二氧化碳被固定并转化为有机分子,最终形成葡萄糖。
光合作用不仅对植物自身至关重要,对整个生态系统也有深远的影响。
它维持了大气中的氧气水平,为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并参与了全球
的碳循环,有助于调节地球的气候。
然而,光合作用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照强度、温度、水分
和二氧化碳浓度。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通过改良植物,提高光合作
用的效率,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食物短缺的挑战。
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植物,利用它们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61dc93bed5b9f3f80f1c0b.png)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我整理的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篇一:《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摘要:论述了生态环境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分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代际平等“;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另一个目标。
关键词:环保;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
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
环境危机是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的。
我们要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高度寻找环境保护的新支点。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
无论是从全球范围,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同时调整好三对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的关系。
一、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
发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总体性危机,是人类沿着工业文明的轨迹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工业文明的价值指针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沙文主义)。
这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以近代的机械论世界观及(人与自然的)二元论为基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自然被演绎成僵死的原料仓,毫无内在价值可言;人的使命就是去征服和占有自然,使之成为人类的奴仆。
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硬核的世俗人本主义,则把人完全理解为一个受其感性欲望驱使的“奴隶”,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使这些欲望得到满足。
既然文明的指向是使人的欲望的满足,那么提高人类征服和掠夺自然的能力,使人们的越来越膨胀的欲望得到满足,便成了近现代文明的基调。
六下科学动物和环境的作文300
![六下科学动物和环境的作文300](https://img.taocdn.com/s3/m/f757170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3.png)
六下科学动物和环境的作文300英文回答:Animals and the environment are closely interconnected. The environment provides animals with the necessary resources for survival, such as food, water, and shelter.In turn, animal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balance of the ecosystem.For example, bees are important pollinators. They helpto fertilize plants by transferring pollen from one flowerto another. This process allows plants to reproduce and produce fruits and seeds. Without bees, many plants would not be able to reproduce, which would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cosystem and food production.Similarly, predators like lions and tigers help control the population of herbivores such as deer and gazelles. By hunting and feeding on these herbivores, predators prevent overgrazing and maintain the health of the vegetation. This,in turn, ensures a stable food chain and ecosystem.中文回答:动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与环境关系高分小论文
![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与环境关系高分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78d38e49b89680203d82512.png)
不同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生物学实验)学生:指导教师:孔冬梅生命科学学院 2011级生物科学专业学号:20113120摘要:通过对夹竹桃、水稻、玉米等的叶解剖结构永久装片的观察、分析与对比,可得出植物在不同环境(如水生与旱生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形态特征,更加有效的利用了周围的环境,叶是植物暴露在空气中表面积最大的器官,和外界环境的接触面积也是最大的,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重要通道,旱生植物叶片气孔器的数量较多,有利于CO2吸入和光合作用的进行,在干旱季节,通过落叶或关闭气孔,减少水分蒸发。
因此,外界环境条件对叶片的形态结构有明显的影响,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各自独有的形态特征,进化成为多种生态类型的叶。
关键字:植物叶结构环境适应1.前言:各类植物在生态上,根据它们和水的关系,被区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前者又可分为旱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湿生植物。
后者按照生长环境中水的深浅不同,水生植物分为整个植株都沉在水中的沉水植物;叶片飘浮在水面上的浮水植物;茎叶大部分挺伸在水面以上,根生长在水中的挺水植物三种类型。
同时光照强度是影响叶片结构的另一重要因素。
许多植物的光合作用适适合在强光下进行,而不能忍受荫蔽,这类植物称为阳地植物。
大多数农作物,包括水稻在内,都属此类。
另一类植物,它们的光合作用适合在较弱光照下进行,在全日照条件下,光合效率反而降低,这类植物称为阴地植物。
这些植物在形态上各有特点,特别表现在叶的形态和结构上。
这是由于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消耗在蒸腾方面,叶是蒸腾器官,叶的形态结构直接影响蒸腾的作用和情况,也就影响植物和水的关系。
2.材料与方法2.1以夹竹桃(Nerium oleander)、水稻(Oryza sativa)、玉米(Zea mays)、松针(pine needle)、睡莲(Nymphaea alba)等的永久装片为实验材料,观察各种叶子的形态结构,2.2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叶子的表面并画图作记录,根据观察结果分析讨论,比较旱生植物与水生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的不同结构特点。
生物论文范文(推荐(5篇)
![生物论文范文(推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db9a5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e.png)
生物论文范文(推荐(5篇)生物生物论文篇一1.1微生物学教学方法优化《微生物学》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知识点多且散、内容覆盖面广、知识点易混淆”等缺点,加之微生物本身肉眼看不见,在实际教学中抽象性概念及描述较多。
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容易犯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的错误方法,造成学生学过就忘、考完就忘的问题,难以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由于《微生物学》实践性较强,而且与人类健康休戚相关。
因此,需要在绪论内容讲述方面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意识到微生物虽然个体小,但是其作用却是一点也不小;从日常生活中衣物与食品的发霉现象,到生产中酿酒、制作腐乳等工艺,到微生物致病性和引起人类恐慌的传染性疾病的蔓延等具体事例,引起学生对微生物的重视,激发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在知识讲述方法上,注意前后结合,融会贯通,比如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差异、病毒一步式生长曲线与细菌群体生长曲线的对比、微生物分解代谢与微生物的营养之间的关系等。
前后知识点系统联系,对比记忆,归纳总结。
以提纲式教学的方法向学生讲授知识点、重点及难点,一方面既巩固了知识,又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和一张系统的知识脉络结构网,帮助学生快速高效的学习知识。
1.2紧跟科学前沿,放眼学科动态微生物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与科技发展紧密相连,教师在课堂讲述过程中,除了系统介绍课本知识外,还应穿插当今科学研究前沿,以充满激情的科学态度向学生展示微生物学的发展动态及当前的热门话题。
比如:介绍与微生物相关的诺贝尔获奖者的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尖杂志上的科学文章;在讲授病毒这一章内容时,结合目前流行的埃博拉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疾病的感染与治疗讲述病毒的特点等。
以当今的科技成果和热点话题,激发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和对微生物科研工作的崇拜感。
三、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小论文
![三、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fa73f0910ef12d2af9e783.png)
李书平 周仙鹤 赵向军 王庆阳 刘瑶环 袁耀培 范红霞 杨桂亭 常便芹 关爱荣 张荣花 李瑞红 王明芝 陈爱民
韩璟明 晁喜科 刘 强
司艳歌 杨彦方
第 15 页
173 我的星球之旅 174 未来的环保垃圾箱 175 KU三号病毒 176 快乐的孩子星球
孙玉诗 郭胜楠 吴 张 深 平
机会 2150年的地球 树的秘密 我的梦想 未来的新型教室 未来的钟声 漫游未来世界 星空遐想 2018年家庭新能源 漫游时光宫殿 “2020”畅想 七岁以来的梦 未来生活 风沙玫瑰 多功能寻物器 美丽新世界 未来的书 2032我的汽车 未来鹰城 2025年的一天 未来的新教室 未来的房屋 我的2034 延年益寿 太空游记 神奇的氢能汽车 28世纪的汽车 寻找新能源之旅 未来新家 未来的地球 我的新型“坐骑”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地震监测智能手机 超级地震预测车 超级救生衣
二、优秀科学幻想作文
一等奖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A先生的长假 幽灵粒子 写给另一个地球上的你们 梦幻·悲歌 异界爱 深渊中的曙光 未来海洋世界 恐龙追踪者 曙光 火星行 梦!非梦? 谁才是完美儿子 麦田里的时光机 3000年乐园 公元3158年 公元3042年 绿种子 生物通话器 神奇的鞋子 城中湖 呀!呀!牙! 网络幽灵 金字塔能谜案 会穿越的像框 预见未来 变轨 人类的第二脑——微型生物电脑 火星大战 磁悬浮+粒子能=加速器 遗失的记忆 开心 最后八分钟 作品名称 申报者 盛媛媛 张竞琪 黄 哲 平顶山一中 平顶山一中 平顶山一中 平顶山一中 平顶山一中 平顶山一中 平顶山一中 平顶山一中 平顶山一中 平顶山一中 平顶山一中 平顶山一中 平顶山一中 平顶山市二中 平顶山市二中 平顶山市一高 平顶山市一高 平顶山市一高 平顶山市一高 平顶山市一高 平顶山市一高 平顶山市第二高级中学 平顶山市第二高级中学 平顶山市第二高级中学 平顶山市第二高级中学 平顶山市三高 平顶山市三高 平顶山市三高 平顶山市三高 平顶山市实验高中 平顶山市实验高中 平顶山市实验高中 高二 高二 高二 高一 高一 高二 高二 高二 高二 高三 高一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二 所在学校 学历(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二 高二 高二 高二 高二 高二 高二 高二 高二 高二 高一 高二 高三 辅导教师 吴晓鸽 贾荣彦 贾荣彦 贾荣彦 贾荣彦 贾荣彦 李淑芳 李秋芳 李秋芳 李秋芳 李秋芳 张志刚 吴晓鸽 胡君君 何永锋 郑向丽 何鹏鹏 孙雪华 路志敏 石秀香 石秀香 葛慧贤 史春玲 黄海燕 郭 馨
环境科学论文(5篇)
![环境科学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e451d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3.png)
环境科学论文(5篇)环境科学论文(5篇)环境科学论文范文第1篇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相对较新的专业,各个方面都还没有完善到位。
自1988年国家教委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简称环艺专业)以来,各种类型的院校开设了这一专业,他们大都集中在艺术院校、综合类院校及其他专业高校、职业院校、师范院校。
各种不同的院校在开设这一专业中,其课程设置也不同。
综合类院校中的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以建筑类课程为主,结合艺术类课程的基础训练来支配相关的课程,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体系;艺术类院校中的环境设计课程以室内设计为主,相应增加景观设计和建筑城市规划设计的课程,也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体系;高职类院校的课程体系更注意社会的有用性,因此,各类学校中的环境设计学科专业的课程是把建筑学、园林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平面设计、造型基础设计交融在一起,涵盖了自然学科、社会学科、艺术学科、建筑学科等多学科内容。
2021年改革之后,各个学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1、课程设置现在许多本科环境设计专业往往还是沿用2021以前的环境设计课程设置,做出的改动也只是简洁的拆分课程,增加授课时间。
详细体现在追求大而全的课程设置,没有更多的完善课程体系,使同学不能够用心于重点的关键课程,以至于贪多嚼不烂,不利于学问的消化汲取。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上照旧是多传授设计理论等基本学问和设计方法,不注意详细实施当中消失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突况的应对等实际问题,没有把所学学问系统的联系应用于实践中。
另外,有些学校还停留在装饰、工艺美术的层面,在大一阶段没有把培育同学的创新和专业设计思路放在首位。
有的学校在培育同学的综合素养方面还处于原始的等待自我觉悟状态,也没有仔细的下功夫启发。
因此授课范围的广度、教学的实践性和同学的自由度等等方面得不到保证,于是同学设计出来作品的创意性也大打折扣。
3、同学和社会的联系由于各种各样的缘由,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许多学校没有准时有效的和社会需求相结合,造成毕业出来的同学动手力量较差,自主学习动机不强等一些问题,在毕业之后给他们自己和所在单位造成麻烦,也影响了同学自己将来在环境设计行业中的进展。
上海市第二届(宝山杯)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小论文竞赛
![上海市第二届(宝山杯)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小论文竞赛](https://img.taocdn.com/s3/m/81d5143df111f18583d05a73.png)
上海市第二届(宝山杯)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小论文竞赛活动实施方案一、竞赛活动宗旨为了搭建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的、大力提倡的、在科普大众教育与科技精英教育之间相互衔接的平台,让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地关注自己身边生物与环境的问题,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去探究去实验,学会基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
本活动坚持突出“小”字:强调参与者在自己身边发现“小问题”,策划“小课题”,通过“小实验”或者“小调查”开展“小研究”,最后完成“小论文”。
二、竞赛活动主办和承办单位1、主办单位: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2、支持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教学》编辑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中学科技》编辑部、《小学科技》编辑部、少年儿童出版社《少年科学》编辑部、《动手做》报社。
3、承办单位:宝山区教育局、宝山区环境保护局、宝山区科委、宝山区科协三、竞赛活动内容1、生物科学小论文,如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农业等方面课题研究的调查报告;考察报告;实验报告;2、环境科学小论文,如水、土壤、大气、噪声、固体废弃物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课题研究的调查报告;考察报告;实验报告;参赛小论文可以是个人完成的,也可以是集体合作的项目。
四、竞赛活动对象上海地区在校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学生,包括民工子弟学校学生。
五、竞赛活动日程安排1、宣传发动阶段:2008年3月份起草下发竞赛活动的文件通知,在各区县学校宣传发动;2、项目实施阶段:2008年4—10月份基层学校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并完成小论文;3、项目征集阶段:申报参加本届小论文评选的材料(申报表、论文各一式三份;含有这二项内容的光盘一张);拟定2008年10月23日(星期四)前,送交地点:(1)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岳阳路45号,邮编为200031,联系人:王建华、胡佳蓉;(2)宝山区少年科技指导站,同济支路201弄6号,邮编为200940,联系人:刘国璋。
4、项目初评阶段:拟定2008年11月1、2日(星期五、六),审核入围论文,由主办方和承办方选择相关人员审核;初审地点在宝山区青少年科技指导站(同济支路201弄6号)。
关于科学小论文作文300字汇总10篇
![关于科学小论文作文300字汇总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db0c0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6f.png)
关于科学小论文作文300字汇总10篇科学小论文作文300字篇1在动物世界里有很多惊奇的现象,如兔子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鱼睡觉为什么睁眼?很多很多,但我觉得变色龙会变色很奇妙,所以我对它进行了讨论。
变色龙一般身长25—30厘米,舌头比身子还长,它有一个特别的本事那就是会变色,这样它就可以很好地把自己假装起来,就似乎穿了一件迷彩服一样,既可以避开敌人的侵害,又可以迷惑它要捕获的食物,便于实行突然攻击。
这是为什么呢?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它的皮肤内有很多不同的色素细胞,有黑色素细胞。
红色素细胞。
金色素细胞。
这些色素细胞受神经和激素掌握。
当环境中的光线。
温度。
湿度等发生改变时,或是受到惊吓时,神经系统马上会做出反应,引起各种色素细胞的收缩或舒张的改变,产生不同的组合,像我们绘画时用“三原色”可以调出很多种不同颜色一样,变色龙的身体就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改变。
变色龙能随环境改变转变体色,长期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
有不少动物都有这种本事,如海边的招潮蟹;有的形状也可以随环境改变,如枯枝碟,颜色与样子与一片枯叶几乎没有区分。
动物的这种对环境的适应性成为“拟态”。
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一点也缺乏为奇了。
科学小论文作文300字篇2在我家卫生间内有一盏16W电子节能灯。
每当夜深关灯后,灯就开头闪耀。
正常状况下,每隔几分钟灯闪亮一下,闪亮持续时间缺乏1秒。
我很奇怪,想弄明白,不知道什么缘由。
后来经过认真检查发觉问题出在开关上的发光氖泡上,由于氖泡并联在开关两端,开关闭合时,氖泡被短路,220V电压加在电子镇流器输入端,电灯正常工作。
开关断开时,氖泡串接到电路中,此时氖泡发光,流过氖泡的电流约为5mA左右。
这一电流经过电子镇流器的桥式整流电路,给滤波电容充电。
当电容上电压到达电子镇流器振荡起振电压时,电路起振,产生高频电压使灯管内气体击穿而发光。
由于滤波电容贮能有限,电路一旦起振,滤波电容上电能很快会释放掉,电路停振,灯熄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与环境科学小论文
摘要:概述了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方面主要讲述了臭氧层变薄的危害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生物修复技术在水污染中的应用,总结了生物修复技术的特点, 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人类环境问题环境保护
引言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经历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以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构成了现实威胁。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1.人与环境的关系
2.人类,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人类
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所以,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
3. 2.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1’臭氧层变薄及其危害
4.成因:主流假说认为人类大量使用的氯氟烷烃等化学物质(如制冷剂、发泡剂、
清洗剂等)在大气对流层中不易分解,进入平流层后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产生氯游离基,高效催化臭氧分解,使臭氧浓度减少,造成臭氧层严重破坏甚至出现空洞。
危害:威胁人类生存,使皮肤癌、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发病率上升。
(紫外线会损伤眼角膜和晶体,引起白内障、晶体变形等;从医学上来说,较短波的紫外线辐射杀伤能力最大,能杀死细胞,破坏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NA,严重时会导致生物的遗传病,产生突变体,导致人类的皮肤癌。
)
臭氧每减少1%,具有生命破坏力的紫外线辐射将增加1.3%,而臭氧则能阻挡、吸收99%以上的紫外线辐射。
然而,人类却在悄悄地毁坏这把天然的保护伞、遮阳罩,使臭氧层出现了那么多、那么大面积的空洞,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命健康处于巨大的威胁之中。
现状:2008年形成的南极臭氧空洞的面积到9月第二个星期就已达2700万平方公里,而2007年的臭氧空洞面积只有2500万平方公里。
2011年春天北极上空首次像南极上空那样出现臭氧空洞,面积最大时相当于5个德国。
在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中国大气物理及气象学者的观测也发现,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正在以每10 年2.7% 的速度减少。
解决措施:监测臭氧和太阳辐射;评价臭氧耗损对人类健康影响、对生态系统和气候影响等;严格控制氯氟烃类物质的生产和消耗。
2’水体污染及其解决措施成因: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污染源:水体污染物可分为8类:家庭污水;病原体;
化学肥料;杀虫剂;其它矿物质和有毒化学品;冲击物;放射性物质;电厂废热等,可以概括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现状: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1/3 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 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 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 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 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 —70% 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目前850多条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致使许多河段鱼虾绝迹,符合国家一级和二级水质标准的河流仅占32.2%。
污染正由浅层向深层发展,地下水和近海域海水也正在受到污染,我们能够饮用和使用的水正在不知不觉地减少。
生物修复技术在水污染中的应用:对污染水体进行生物修复, 其原理是利用培育的生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 从而使水体得到恢复。
如将生物修复技术与绿化环境及景观改善相结合, 不仅能治理污染, 还能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目前, 在水污染治理中常用的生物修复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投菌法: 直接向污染环境中接入外源的污染降解菌, 以及提供这些菌生长所需的营养, 从而达到降解污染物、净化环境的目的。
(2)生物培养法: 为了满足污染环境中已经存在的降解菌的需要而定期地向污染环境中投加过氧化氢和营养, 以便使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通过代谢将污
染物彻底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从而消除污染物, 净化环境。
据研究表明, 将光和细菌包埋固定后用于处理府南河水样, 可大大去除CODCr , 其去除率达90%以上。
(3)植物修复法: 在污染环境中栽种对污染物吸收力高、耐受性强的植物, 利用植物的生物吸收及根区修复机理达到从污染环境中去除污染物或将污染物予以固定的目的, 净化环境。
结论和展望:大量的实验与例证可证明生物修复的效果明显优于物理、化学方法。
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 投资成本低, 处理效果好。
许多例子证明, 生物修复这种利用动、植物等的代谢活动所进行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法不仅投资成本低而且处理效果好, 比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治理污染具有更高的经济性、成功性和安全性。
(2) 无二次污染, 环境安全性高。
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特定的生物(植物、微生物或原生动物)降解、吸收、转化或转移环境中的污染物。
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治理环境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还可以将被污染环境已经失衡的生态系统重新调动起来, 通过环境因子、生物因子、营养成分等的改变, 让生态系统实现自我修复, 保障系统安全, 提高治污效果。
生物修复技术与传统修复方法相比, 虽然有许多优点,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如: 有毒物质(如重金属) 对生物降解有抑制作用; 某些污染物不能被生物降解; 有些污染物在降解的过程中会转化成有毒的代谢产物等。
若能将生物修复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 将生物修复技术渗透到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等先进技术领域里, 形成联合的修复技术体系, 必将为人类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做出贡献。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