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钣金制图规范
钣金设计要求
钣金设计要求钣金设计规范一、前言1、目的本规范为了确保钣金类零件在设计时能够满足使用性能、加工工艺等相关要求使设计人员进行参考。
2、使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我厂所有钣金结构件及钣金配件二、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钣金结构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对加工工艺影响很大。
良好的设计有利于加工工艺节省材料、减少工序、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品成本。
1、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冲裁件的凸出或凹入部分的深度和宽度,一般情况下,应不小于 l . 5t (t 为料厚),同时应该避免窄长的切口与和过窄的切槽,以便增大模具相应部位的刃口强度3、冲孔要求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最小尺寸与孔的形状、材料机械性能和材料厚度有关。
最小孔径见下表材料圆孔直径 b 矩形孔短边宽高碳钢 1.3 t 1.0t低碳钢、黄铜1.0t 0.7t铝0.8t 0.5t4、冲裁的孔间距与孔边距零件的冲孔边缘离外形的最小距离随零件与孔的形状不同有一定的限制,当冲孔边缘与零件外形边缘不平行时,该最小距离应不小于材料厚度 t :平行时,应不小于 1. 5t 。
以下是几种在设计中具体遇到的情况:5、折弯件及拉深件冲孔时,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折弯件、拉伸件孔壁与工件直壁间距离6、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孔7、螺钉、螺栓过孔和沉头座的结构尺寸按下表选取取。
对于沉头螺钉的沉头座,如果板材太薄难以同时保证过孔d2和沉孔D,应优先保证过孔 d2 。
D1 M2 M2.5 M3 M4 M5 M6 M8 M10D 2 ∅ 2.2 ∅ 2. 8 ∅ 3.5 ∅ 4.5 ∅ 5.5 ∅ 6.5 ∅ 9 ∅ 11用于螺钉、螺栓的过孔D 1 M2 M2.5 M3 M4 M5D 2 ∅ 2.2 ∅ 2.8 ∅ 3.5 ∅ 4.5 ∅5.5D ∅ 4 ∅ 5.5 ∅ 6.5 ∅ 9 ∅ 10H 1.2 1.5 1.65 2.7 2.7a 90* 要求板材厚度t ≥ h 用于沉头螺钉的沉头座及过孔8 、折弯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称为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展开长度的基准。
钣金展开图绘制注意事项
钣金展开图绘制注意事项
钣金展开图绘制注意事项:
1,绘制一条直线或圆弧时,不能有多段组成或多段重叠。
2,全部的锐角需倒R0.5圆角。
3,客户图中,一般的长方槽都用角叉线画出,但是在钣金展开图中无需画。
4,所有展开图无需标注任何尺寸。
5,每个订单只需用一个CAD文档画展开图,不能用多个文档画。
6,文档里每个展开图,包含展开图,图号,材质,数量等三项信息。
7,图纸中除了展开图和图号信息外,不能有任何其它任何符号或字体等无用信息。
8,图纸中图号信息文字的描述,统一用宋体标准字体。
CAD画图时,画大图时区域缩放办法:点击视图-显示-属性-开-关,多开关几次要缩多小有多小
打命令“RE”,重生成即可,遇到不能放大缩小的问题,仍可继续使用“RE”,CAD图形是可以无限放大,无限缩小的!。
钣金工程图的标注规范
钣金工程制图准确画法及应用实例:《钣金工程制图准确画法及应用实例》是2015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开元、李改灵。
本书以技术制图、钣金形体结构、钣金工艺结构和钣金连接结构为基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钣金制件放样图、展开图和施工图的画法。
本书以实例讲解为主,分别介绍了几何作图、投影基础与图样画法、钣金截交与相贯、钣金放样图、钣金展开图和钣金施工图等,实用性强。
本书可供机械、冶金、造船、石油化工、锅炉、电子电器、仪表、轻工纺织等行业从事钣金工程的技术人员、高级技工等使用,不仅可作为钣金工具书使用,也可供钣金教学与科研人员参考,还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扩大专业或岗前职业技能的培训教程。
内容简介:本书以钣金制图为主线,以钣金画法范例为主体,以几何作图、投影知识和图样画法为制图基础,以钣金展开方法、钣金形体结构、钣金工艺结构和钣金连接结构为钣金技术基础,重点介绍钣金放样图、展开图和施工图的画法。
为做到通俗易懂,本书以图形为主,配以最简练的文字说明,尽量做到由最简单的基础知识讲起并逐步加深。
本书结构体系完整,制图基础知识介绍简洁规范,钣金技术基础知识介绍全面详细,钣金工程图画法介绍完整深入,图例符合国家标准,实例取材于工程设计实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本书主编孙开元、李改灵,副主编张丽杰、郝振洁、张晴峰、路学成,参加编写工作的还有邵汉强、袁一、廖苓平、韩继富、董宏国、孙爱丽、李立华、孙葳、汤向东、冯叔忠、白雪峰、张大鹏、刘宝平。
由李长娜主审。
目录:第1章几何作图111基本几何作图1111直线段等分作法1112直线垂线作法1113直线平行线作法3114角平分线作法4115圆弧等分作法4116半圆等分作法4117圆等分作法5118任意角度作法7119斜度和锥度作法812几何图形画法9121三角形画法9122正多边形画法9123圆的画法13124椭圆画法14125特大圆弧的画法15126蛋形圆画法15127心形圆画法1613圆切线画法16131过圆上一点作圆的切线16132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16133作两圆的公切线1714圆弧连接画法18141圆弧连接两已知直线18142圆弧连接已知直线和圆弧19143圆弧与圆弧连接2015非圆曲线画法21151抛物线画法21152双曲线画法22153摆线画法23154渐开线画法2416圆周和椭圆弧展开画法25161作圆周展开长度(近似作图)25162作已知圆弧的展开长度(近似作图)26163已知圆弧的展开长度及半径,作圆弧(近似作图)26 17阿基米德螺旋线画法27第2章投影基础与图样画法2821投影法28211投影法的概念及分类28212正投影性质29213物体三视图30214各种位置直线的三面投影34215各种位置平面的三面投影3622视图38221基本视图38222向视图39223局部视图40224斜视图4223剖视图44231剖视图的基本概念和剖视图的画法44 232剖切面48233全剖视图52234半剖视图54235局部剖视图54236合成图形的剖视图5724断面图57241移出断面图58242重合断面图60243断面图的标注6025规定画法、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62251剖视图和断面图的规定画法62 252局部放大图63253重复性结构的画法65254按圆周分布的孔的画法66255网状物及滚花表面的画法67 256断裂的画法68257一些细部结构的画法68第3章钣金截交与相贯7231钣金立体和特殊面72311平面体72312回转体81313椭圆体92314柱状面96315螺旋面97316复合面10132钣金截交线107321平面钣金制件截交线108322回转面钣金制件截交线11233钣金相贯线119331平面钣金制件相贯线120332平面管与回转面制件相贯线122 333回转面钣金制件相贯线126334钣金制件相贯线的特殊情况134 第4章钣金放样图14441放样图的概念144411放样的概念144412放样图的概念14442放样结构的合理处理14743放样划线基准14844放样中常见符号15045放样的基本方法150451线型放样150452结构放样152453展开放样15546放样尺寸确定156461筒节15646290°压制弯头15747放样图画法158471放样图画法和步骤158472放样图画法示例159第5章钣金展开图16251钣金展开方法162511图解法展开放样163512计算法展开放样17252钣金展开中的等分17453展开图示例174531圆管制件展开图174532圆锥制件展开图185533棱柱体制件展开图200 534棱锥体制件展开图208 535异形口制件展开图215 536异形体相贯制件展开图224 537不可展曲面体展开图235 538零片板类制件展开图249 539型钢构件计算展开实例259 第6章钣金施工图27061钣金施工图特点27062钣金机械成形结构271621冲裁件合理工艺结构271 622弯曲合理工艺结构274 623拉深合理工艺结构278 624翻边件合理工艺结构280 63钣金手工成形结构281631咬缝结构281632卷边结构282633放边结构282634收边结构282635拔缘结构283636拱曲结构284637弯曲结构28464钣金连接表示法284 641螺纹连接284642铆接290643焊接296644胀接308645粘接31165钣金施工图尺寸标注314 66钣金施工图技术要求327 661公差与配合注法328 662几何公差注法332 663表面结构表示法340 67钣金施工图画法实例347 671网卡固定架347 672控制器上盖348 673箱体护罩352674低压锅盖体352参考文献353。
(整理)钣金图图面标注的完整性和相关技术资料
钣金图图面标注的完整性和相关技术资料更新时间:2009-11-7 17:12:07 浏览次数:756钣金图图面标注的完整性和相关技术资料我们习惯上把用于钣金展开和折弯的工艺图样简称为展开图。
完整的展开图图面分“图形”、“标题栏”和“技术要求”三个部分。
在绘制展开图时,必须遵照以下提示的内容,逐一检查图样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1 绘制图形1.1 图形包括工件的展开部分和折弯部分,两者不存在对应的三视图关系,一般应注明“展开图”或“折弯图”,展开图必须按1:1绘制,折弯图可不按比例绘制,图面必须标注折边标记和折弯方向标记。
1.2 图层颜色规定为:白色——轮廓线(激割线),绿色——尺寸线,红色——中心线,浅兰色——虑线,黄色——细线,刻蚀线必需采用非白色层,并注明“刻蚀”。
1.3 展开图规定用中间公差绘制。
对于激光切割的工件,如果孔的公差带小于0.1mm,孔一般按名义尺寸画小0.3mm(板厚≤3mm)~0.5mm (板厚>3mm),并注明扩孔或铰孔至多大尺寸。
1.4 激光切割的螺纹底孔尺寸按下表数据绘制,除标注底孔实际尺寸外,并需标明“扩攻MXX螺纹”。
M3 M4 M5 M6 M8 M10 M12 M16φ2.3 φ3.0 φ3.9 φ4.7 φ6.3 φ8.1 φ9.8 φ13.61.5 自攻螺钉底孔按下表数据绘制螺纹规格板厚 mm 底孔直径 mm 拧入力矩 N.mST4.2 1.0 3.2 0.8661.2 3.2 1.2841.5 3.4 1.5452.03.5 1.8832.53.5 1.851ST4.8 1.0 3.7 0.9341.2 3.9 1.1011.5 3.9 1.6422.0 4.0 2.2422.5 4.0 2.5643.04.1 4.042ST6.3 1.5 5.2 3.0582.0 5.43.2772.5 5.53.5053.0 5.6 3.9591.6 自攻锁紧螺钉底孔按下表数据绘制板厚 0.8 1 1.2 1.5 2 2.5 3 4 5 6M2 1.70 1.70 1.70 1.70 1.75M2.5 2.20 2.20 2.20 2.20 2.20 2.25M3 2.65 2.70 2.70 2.70 2.75 2.75 2.80M4 3.60 3.60 3.65 3.65 3.70 3.70 3.70 3.75M5 4.60 4.60 4.65 4.65 4.65 4.70 4.70 4.75 M6 5.50 5.50 5.55 5.55 5.60 5.65 5.70 1.7 焊接螺母底孔按下表数据绘制。
钣金设计规范
钣金设计规范钣金设计规范是指钣金加工和设计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下面是一份钣金设计规范的范例,仅供参考。
一、材料选择和规范1. 钣金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GB/T、ASTM等。
2. 板材厚度的选择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力学分析进行合理计算。
3. 不同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物理、化学性能的适应性,确保材料的强度、耐蚀性和可焊性等性能满足要求。
二、加工工艺和规范1. 钣金加工过程中应确保对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加工过程中应避免产生过多的热变形和应力集中,使用合适的冷却介质和工艺控制,如冷却水等。
3. 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钣金件应采取适当的夹持装置和定位方式,确保其形状和尺寸的准确性。
三、表面处理和喷涂规范1. 钣金件表面处理应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方式,如除锈、抛光、喷砂等。
2. 喷涂涂料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涂层的附着力、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3. 各工序之间应有合理的缓冲时间,防止过早的重叠喷涂或处理,造成质量问题。
四、焊接和连接规范1. 焊接工艺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接头的形式、焊接电流和电压的控制等。
2. 焊接前应进行合适的预热处理,控制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和速度,使接头处得到良好的焊接质量。
五、设计尺寸和公差规范1. 钣金件的设计尺寸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图样加工尺寸、公差限制等。
2. 钣金件的公差应根据其用途和重要程度进行合理设定,精度要求高的部件应采用较小的公差限制。
六、安全和环保规范1. 钣金加工过程中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如操作人员的防护用具、紧急停机设备等。
2. 钣金加工过程中应减少废料和废弃物的产生,合理利用资源,符合环保要求。
七、质量检验和测试规范1. 钣金件的质量检验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如外观质量、尺寸偏差、表面粗糙度等。
2. 钣金件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也应进行合适的测试和检验,确保其质量和使用寿命。
八、设计文件和记录规范1. 钣金件的设计图纸应准确、清晰,包含必要的尺寸、公差、材料信息、表面处理要求等。
车身钣金结构设计规范
XXXXXX有限公司车身钣金结构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2016-09-15发布 2016-09-15实施XXXXXX有限公司发布前言为了使本公司白车身结构设计满足冲压、装配、焊接、涂装等工艺要求,并且车身结构要满足强度、刚度、密封等需要,特参考国内外各种白车身结构及各种工艺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此规范,使本公司设计人员在白车身结构设计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因经验不足造成设计缺陷或错误、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成功率以减少不必要的返工、节约开发成本及制造成本、并便于技术交流、提高白车身结构设计的质量。
一、冲压件设计规范1.孔1.1钣金上的冲孔设计要与钣金冲压方向一致。
1.2孔的公差表示方法1.3过线孔1.3.1过线孔翻边1.3.1.1过线孔翻边至少要3mm高。
此翻边对钣金起加强作用,防止在安装过程中产生变形,从而影响此孔的密封性。
1.3.1.2如果通过过线孔的零件是面积≤6的固体,或者钣金足够厚,使其在不借助翻边时也能够承受住过线孔安装时的压力,那么此过线孔可以不翻边。
1.3.2过线孔所在平面尺寸1.3.2.1过线孔为圆孔(半径设为Rmm)时,孔周圈的平面半径应为(R+6)mm1.3.2.2过线孔为方孔时,孔周边的平面尺寸应比孔各边尺寸大6mm。
1.4法兰孔1.4.11.5排水孔1.5.1排水孔设计在车身内部空腔的最低处,其直径一般为6.5mm。
1.5.2对于车身内部加固的防撞梁,应同样在其空腔的最低处布置排水孔。
1.5.3在车身结构件的空腔及凹陷处必须布置排水孔。
1.6空调管路过孔1.7螺栓过孔1.8管道贯通孔2.圆角2.1对于在同一个件上喷涂两种不同颜色的零件,要设计分界特征,并且最小特征圆角为1.5mm。
3.边3.1密封边3.1.1行李箱下端3.1.1.1.为了使水排出止口,如图所示需要留出3.0mm的间隙。
3.1.1.2安装用止口应该具备恒定的高度和厚度(用于弯角的凸缘除外)。
钣金件图纸画法与规定
钣金件图纸画法与规定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钣金件图纸画法与规定1.目的规范钣(零)件图的图面画法,达到钣(零)件图绘制的快速统一.2.图面要求2.1钣件图和零件图都必须用第一角投影法绘制。
不允许第三视角图纸下发车间使用,除非客户的图纸是很难转化的图片格式或PDF档案格式,但必须清晰注明第三角视图,否则一律按照第一角执行。
2.2钣件图中孔的画法遵照国标画法及相关规定。
2.3一张图面一般只能表达一块模钣,同一功能模钣(或垫脚)分成几部分时,画在同一张图中,图框中零件数量栏填写总的件数(例垫脚有几支填几).另外在视图的正下方进行编号以示区分,如CC-1,CC-2……等.如果几部分材质不同的话还需在编号的下方注明”材质:***”,如几部分材质相同就只需在图框标题栏中材质栏填写即可.2.4钣件图中如有多个钣件(或零件)共享的情况,则必须把共享的零件(可缩小)拷贝到钣件图的侧面,并在拷出的视图正下方注明零件的编号.一般异形的零件编号在前,共享零件编号最后,圆形零件居前两者之间.2.5平板零件图中一般只画零件的俯视方向视图(作为主视图),表达不清楚的部分进行局部剖视.2.6零件图以表达清楚为原则,主视图一般从模钣图中直接拷贝出来,不要旋转和镜射,特殊情况除外,绝对禁止将拷贝出来的视图放到其它视图的位置.主视图下方的正视图和右方的右侧视图依表达的需要,确定是否要画.纯粹圆冲子和圆入块类零件可只画一个轴向断面图,投影为圆的视图可以不画.2.7钣金件的技术要求,涉及材质,厚度,不允许接刀痕、压伤、划伤、毛刺等外观规定,并涉及相应的表面处理,检验标准等规定。
2.8对于多道折弯的零件,压铆、抽芽孔等数量多的孔位零件,压铆孔(或抽芽孔)采用“A”符号标注所有相同的孔,不同的压铆类型如螺母多种,螺柱多种规格,采用“A”“B”“C”等不同符号在图面标注清楚相应规格的数量,避免员工压错。
钣金零件图面标准规定
钣金零件图面标准规定1. 目的规范钣金(零)件图的图面画法,达到钣金(零)件图绘制的快速统一.2. 图面要求2.1 钣件图和零件图都必须用第一角投影法绘制。
不允许第三视角图纸下发车间使用,除非客户的图纸是很难转化的图片格式或PDF档案格式,但必须清晰注明第三角视图,否则一律按照第一角执行。
2.2 钣件图中孔的画法遵照国标画法及相关规定。
2.3 一张零件图只能表达一个产品,标题栏内应注明产品名称、产品图号、零件名称、零件图号、日期、材质、板厚、设计(绘图)、审核、未注要求及其它要求。
2.4 钣件图中如有多个钣件(或零件)共享的情况,则必须把共享的零件(可缩小)拷贝到钣件图的侧面,并在拷出的视图正下方注明零件的编号.一般异形的零件编号在前,共享零件编号最后,圆形零件居前两者之间.2.5 平板零件图中一般只画零件的主视图,表达不清楚的部分进行局部放大.2.6 零件图以表达清楚为原则,主视图不要旋转和镜射,特殊情况除外;主视图下方的俯视图和右方的左视图依表达的需要确定是否要画.纯粹圆冲子和圆块类零件可只画一个轴向断面图,投影为圆的视图可以不画.2.7 钣金件的技术要求,涉及材质,厚度,不允许接刀痕、压伤、划伤、毛刺等外观规定,并涉及相应的表面处理,检验标准等规定。
2.8 对于多道折弯的零件,压铆、抽芽孔等数量多的孔位零件,压铆孔(或抽芽孔)采用“A”符号标注所有相同的孔,不同的压铆类型如螺母、螺柱多种规格,采用“A”“B”“C”等不同符号在图面标注清楚相应规格的数量,避免员工压错。
折弯多的运用多个视图表达清楚各道折弯的尺寸。
2.9 绘制的图纸中必须有图号,并且图号必须是唯一的。
产品名称按客户的产品名称,客户没提供产品名称的按此工件在部件中的功能、位置及大概形状命名。
3. 标注要求3.1 所有钣金件图或零件图的标注都必须体现零件设计的要求尺寸。
3.2 共享时,必须在主视图中用引线标注出共享的模板或零件代号.共享钣(零)件的尺寸尽量在主视图中标注.共享零件有后续加工时,必须在拷贝出来的视图上标全零件最终要求的设计尺寸.需作特殊处理的共享零件要做必要的引线批注说明。
汽车钣金模具 DL图设计要求
工艺设计标题:DL图设计要求第4页共36页GB/T 4457.4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GB/T 4458.1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视图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冲压模具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
3.2 DL图DL是die layout的缩写,全称为工艺流程图。
3.3 CH孔CH孔(check hole),是现场调试时临时在模具和制件上钻制的孔,以精确保证模具型面和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并在制作DL图的三维工艺数模时候能够比较清楚地确认各工序之间的制件旋转的角度。
4 设计要求4.1DL图规范4.1.1拉延类4.1.1.1 CH孔1)CH的数量a)单个制件,CH孔数量为2个;b)左右制件共模------ 如果两制件在最后一序时切开,则CH孔数量为2个;------ 如果两制件在最后一序之前切开,则CH孔数量为4个。
c)特殊制件:顶盖3个、前地板4个,见图1。
图1工艺设计标题:DL图设计要求第4页共36页2)CH孔的位置两个CH孔的距离越大越好,同时CH孔的位置要选择比较平坦或者角度较小的平面,模具上冲CH孔的角度最大为 10度;并且放置于产品的对角部位;同时也要考虑模具设计时的结构问题,不能阻碍模具机构的设计等。
3)CH孔的中心坐标CH孔中心的X,Y坐标值取5的整数倍,同时沿z向投影到产品面上。
4)CH孔的尺寸外板使用φ6,内板使用φ10。
5)CH孔的方向线CH孔的方向线过孔心,与拉延序Z轴正向平行,标记线长度为100mm,线型为实线。
6)CH孔在拉延工序冲(后序数模中需给出CH孔位置及方向),下述情况例外:a)两次拉延的情况下,分别在各工序加工。
由于第二次拉延才能保证零件形状,所以第二序需要冲与后序共用的CH孔;为保证一次、二次拉延的型面精度一致性,第一次拉延时需冲出与二次拉延共用的CH孔。
见图2。
图2b)行李箱内外板等“L”形的钣金件,拉延工序与切边工序冲压方向变化大的情况下,可以在切边工序冲C/H 孔c) 压型件不设计C/H 孔4.1.1.2到底标记与左右件标记为直观判断拉延或成型是否到位,需在拉延模、二次拉延模、成形模设置到底标记;为直观判断拉延或成型是否到位且需区分左右件需设置左右件标记,此时左右标记同时工艺设计标题:DL 图设计要求第 4 页 共 36 页具备到底标记的功能。
钣金设计流程规范12.03.28
钣金设计规范目录1 目的 (1)2 范围 (1)3 简介 (1)4 钣金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常见问题 (1)5 钣金结构设计准则 (3)6 常用钣金结构样式 (5)7 常用钣金材料及选材方法 (8)8 常用配件及选用方法 (11)9 常用钣金模具及注意事项 (13)10钣金加工工艺 (16)11 附录 (23)1 目的为了提高工艺部钣金结构设计的技能与效率,统一规范,便于生产加工。
2 范围适用于本企业的钣金结构设计。
3简介我公司产品钣金结构件主要是由钣金材料经过冲压加工而成,这些冲压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对冲压工艺影响很大。
冲压件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有利于节省材料、减少工序、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品成本。
按钣金件的基本加工方式,如下料、冲裁、折弯、连接等,本规范通过阐述每一种加工方式所要注意的工艺要求,提出对钣金件结构设计的限制。
4 钣金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常见问题4.1 设计方案方面4.1.1 新产品的最初方案一定要合理,研发人员在联系设计人员时大部分已有自己的初步设计方案(如大致结构、形状、颜色等),但是由于研发人员对钣金加工工艺的不了解,往往初步方案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所以设计人员在开始设计之前一定要与研发人员深入沟通了解,提出自己的见解,共同找到最佳设计方案。
4.1.2 对于自己的定位,在与研发人员讨论问题时不要别人说怎么做就是怎么做,不要把自己当作一名画图员,设计产品时要有自己的思路。
4.1.3 对于新产品设计时外形尺寸尽量保证整数(5或10的倍数),尽量避免小数出现,新设计的控制屏尺寸尽量能和现有的桌子尺寸配套使用。
4.2 图纸绘制方面4.2.1 绘制图纸前要先设置好图层特性、文字样式、标注样式等(模板中已设置好,使用时无需修改)。
4.2.2 在原常规产品基础上改动的,图纸需特别注意,要认真检查、校对原老图纸(含未改动部分);对原产品的结构了解清楚后,再修改图纸。
4.2.3 零部件图纸必须是1:1绘制,特殊情况下不能1:1绘制的用断开线表示。
板金工程图绘制规范
技术文件发行专用保管单位代码JS00技术文件发行专用保管单位代码JS00页次:3/10制订部门 技术部 工作文件板 金 工 程 图 纸 绘 制 规 范编 号 CR-JS-2011003制订日期 2011.10.26 版 序 第一版 REV.1 6.5展开图展开前置作业:6.5.1展开时, 英制单位一律转换为公制单位 (乘25.4)。
6.5.2如有3D转2D﹐请注意将其做成DWG文件﹐然后再在CAD上做后续作业。
6.5.3需对产品作尺寸公差和结构分析, 以确定零件尺寸取值,此取值定义准数值,无公差带,如0到+0.3 。
6.5.4图纸标注尺寸与实际量测尺寸不符时, 以标注尺寸为准。
6.5.5 图纸有漏标尺寸或尺寸有误时, 应在图上作相应的更正或说明。
6.6展开图图面要求:6.6.1图面要求:6.6.1.1展开图中必须包含产品图中的所有内孔,内部成型和外部成型的展开的像素。
6.6.1.2若无特别指明, 则按照 "毛刺向内" 的原则来判断产品毛刺方向,展开后的图形按毛刺向下的方式放置。
6.6.1.3展开图中除圆孔外所有像素必须串联成线, 不能有重画线, 所有由短小线段组成的像素, 必须重画为规范像素 (圆﹑直线)。
6.6.1.4图中有五金件时﹐除剖视外﹐另需在图中注明其规格、数量、底孔、方向;底孔需查核准确。
6.6.1.5成形像素在图中注意填写方向、数量及类型。
6.6.1.6图面上不允许存在“需确认”等字样﹐即展开图完成时﹐必须产品确认已经完成。
6.6.1.7如有表面处理的﹐需在展开图面上注明其表面处理方式。
6.6.1.8对于产品图上重点管制的尺寸应在展开图上将其反映出来。
6.6.1.9所有存在底孔或预冲孔的像素必须将其查核准确,如抽孔﹑抽芽﹑五金件等,数据详见工程技术资料。
6.6.1.10压印﹑印字及压线等需注明其方向﹐并作引线注明。
6.6.2工艺处理要求:6.6.2.1工艺处理原则上都以NCT下料为准,重要的工艺处理需注解说明其处理方式。
钣金图纸绘制规范
钣金图纸绘制规范一、目的使钣金工程图纸绘制规范化、专业术语一致化、更能适应生产需要,从而使工程图纸能够更加有效的指导生产。
二、适用范围公司设计、技术、生产部门。
三、责任,权利钣金工程图纸由设计部门绘制,技术部门校对审核,由技术主管负责确认下发。
四、定义钣金工程图纸简称“图纸”,以下均称“图纸”,它是能正确反应零件的下料尺寸,同时能反应所有与其相关的标准件及其规格的生产用图纸。
五、绘制依据客户的具体要求,或者客户的二维,三维图纸(含电子档)。
六、具体内容1、图纸是工艺编排,零件生产制作的基本依据,图纸的设计出图须签字。
2、图纸应该能够清晰的反应该零件的所有相关尺寸。
3、零件的重要信息必须在图纸上有明确的反应(包括:名称,材质,各相关孔位,切角等)。
4、零件有特殊结构的须标注详细的说明(如:翻边,翻包,断差等)。
5、技术要求要详尽(如毛刺,焊接,打孔,攻丝,数量等),并明确零件的加工工艺及步骤,以及涂装要求。
6、其他信息标注(如:图纸数量,设计人员,设计日期,图纸编码等)。
7、图纸制作的视角须统一(一般可采用第一视角摆放)。
1) 视图须能够完整的反应零件的结构,并力求清晰简洁。
2) 必要时采用放大,剖面视图以达成产品的结构完整性,图纸的清晰性。
3) 对于特殊结构的零件,须作出剖面视图,以清晰的显示零件特殊结构。
4) 对于五金件,图纸须作出明确的剖面视图、放大视图。
5) 对于零件的复杂折边,图纸须作出折边示意图或放大视图。
6) 所有剖面必须力求清晰简洁,必要时可作放大视图处理。
8、图纸的局面布局1) 图纸上各视角的摆放须统一固定。
2) 图纸上各视图须力求紧凑,清晰,避免过度留白。
3) 图纸上各视图,标注无重叠。
9、公差标注须明显清晰,重要尺寸的公差标注要单独列出,单独标注。
10、图纸有尺寸漏标、误标,须作相应的更正或说明。
11、展开图须明确反应零件所有的孔位,尺寸。
无特殊说明,展开图遵循毛刺向下的摆放原则。
钣金件图纸画法与规定
钣金件图纸画法与规定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件图纸画法与规定1.目的规范钣(零)件图的图面画法,达到钣(零)件图绘制的快速统一.2.图面要求2.1钣件图和零件图都必须用第一角投影法绘制。
不允许第三视角图纸下发车间使用,除非客户的图纸是很难转化的图片格式或PDF档案格式,但必须清晰注明第三角视图,否则一律按照第一角执行。
2.2钣件图中孔的画法遵照国标画法及相关规定。
2.3一张图面一般只能表达一块模钣,同一功能模钣(或垫脚)分成几部分时,画在同一张图中,图框中零件数量栏填写总的件数(例垫脚有几支填几).另外在视图的正下方进行编号以示区分,如CC-1,CC-2……等.如果几部分材质不同的话还需在编号的下方注明”材质:***”,如几部分材质相同就只需在图框标题栏中材质栏填写即可.2.4钣件图中如有多个钣件(或零件)共享的情况,则必须把共享的零件(可缩小)拷贝到钣件图的侧面,并在拷出的视图正下方注明零件的编号.一般异形的零件编号在前,共享零件编号最后,圆形零件居前两者之间.2.5平板零件图中一般只画零件的俯视方向视图(作为主视图),表达不清楚的部分进行局部剖视.2.6零件图以表达清楚为原则,主视图一般从模钣图中直接拷贝出来,不要旋转和镜射,特殊情况除外,绝对禁止将拷贝出来的视图放到其它视图的位置.主视图下方的正视图和右方的右侧视图依表达的需要,确定是否要画.纯粹圆冲子和圆入块类零件可只画一个轴向断面图,投影为圆的视图可以不画.2.7钣金件的技术要求,涉及材质,厚度,不允许接刀痕、压伤、划伤、毛刺等外观规定,并涉及相应的表面处理,检验标准等规定。
2.8对于多道折弯的零件,压铆、抽芽孔等数量多的孔位零件,压铆孔(或抽芽孔)采用“A”符号标注所有相同的孔,不同的压铆类型如螺母多种,螺柱多种规格,采用“A”“B”“C”等不同符号在图面标注清楚相应规格的数量,避免员工压错。
汽车钣金冲压 焊接 涂装设计规范
汽车钣金冲压、焊接、涂装工艺设计规范一、零件设计基础要求1.保证设计数据与零部件清单信息一致;2.零件结构设计要满足的要求:a 、功用:重要件的密封,安装附件、内外饰等的结构合理性,设计时考虑零 部件的焊接顺序、焊接空间、焊接方便性,装配顺序的合理性, 安装、拆卸的方便性;b 、强度:根据受力情况设计零件的结构,如:底盘悬架、安全带,铰链等位置的 结构及加强板结构;c 、外观:外观件结构应考虑整齐、美观,应遮挡车身内部加强件。
3.数模颜色管理,相邻两个零件不能使用同一种颜色,禁止使用红色、绿色、黑色、白色、 紫色及黄色;4.考虑节约成本,通过成熟的结构设计,对零件进行降重优化,多有影响质量的变更必须有工程师确认;5.车身内板Y 向空间宽度不变、门口大小不变,如有变化及时与主机厂负责人沟通确认;6.主断面结构、硬点等对比标杆车如变化,需与工程师沟通确认。
二、零件设计关键参数要求1. 数模的焊接面或安装面必须贴合无干涉(fixed:≤0.009mm);非焊接面与搭接间隙要求:(1)非焊接面平行关系,间隙差≥2mm ,如图1;(2)非焊接面不是平行关系,最小倒角根部距离≥2mm ,如图2:图1 图2.零件结构自身对称,能通用的设计成通用件,不能通用的设计成对称件,如下图:3.零件凸、凹台结构设计,要求孔心(圆孔、方孔)与凸、凹台的的中心一致,如下图:4.安装面、定位面等保证与坐标面平行或者成一定的角度且圆整到小数点后一位,(对于有边界单要求的面在制作时,安装面与边界单上给定的数值偏差要≤0.009mm ); 5.切边:(1)一般圆角边与切边距离≥2mm ;(2)为防止翻边起皱,应合理布置工艺切口,工艺切口的设计尺寸应与标杆一致,待SE 反馈后再做调整,如需优化当与工程师确认; 6.相邻钣金件的R 角配合关系:(1)钣金件R 角无特殊需求时,内圆角≥3;RRh ≥2mm≥2mm(2)如图:①R1>R2,当R2≥5mm 时,R1-R2≥3;②当R2<5mm 时, R1-R2≥2;③不影响焊接边h 值尽可能的加大距离。
钣金件设计规范-图文
压毛边
压平的成形工艺
推平的成形工艺
钣金件的压线工艺
钣金件常用结构的工艺要求
内翻边高度H的规格:
H R
R
H(MIN-MAX)
T 0.8
2.0 5.0 10.0 2.4-3.3 2.4-3.8 2.4-4.2
1.0 3.0-3.5 3.0-4.0 3.0-4.4
1.2 3.6-3.8 3.6-4.2 3.6-4.5
钣金件设计规范_图文.ppt
钣金件的展开计算
2.折弯角大于90度时 :
L: 展开长度 δ: 展开系数
L=A+B+(180-a)/90*δt
2
钣金件的展开计算
二.圆角折弯: L: 展开长度 C:中性层长度
R>t时,用求中性层长度的方法来计算展开长.
L=A+B+C
中性层位移系数 r R/t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2 1.3 1.5
L
T
T
≦1.0
>1.0
L 3.0 >3T
四.正反折:
钣金件的折弯工艺
五.切折:
钣金件的折弯工艺
钣金件的段曲成形
山折的成形工艺
钣金件的翻边
钣金件的沙拉孔
两种常用沙拉孔的规格:
钣金件的凸包成形
1.浅凸成形: 冲压工艺可实现一步成形 .
钣金件的凸包成形 2.深凸成形: 需多次成形才能实现.
钣金件的卷圆成形 两种卷圆的成形工艺:
r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0.28 0.30 0.32 0.33 0.34 0.36 3
钣金件的展开计算
钣金件设计策画规范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设计规范目次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前言本规范的其他系列规范:无与对应的国际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无规范代替或作废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无与其他规范或文件的关系:无与规范前一版本相比的升级更改的内容:第一版,无升级更改信息。
本规范由整机工程部结构造型设计部提出。
本规范主要起草和解释部门:结构造型设计部本规范主要起草专家:结构造型设计部:邓在明(10166)、盛辉(21628)、李俊周(17743)。
本规范主要评审专家:结构造型设计部:曾喜能(7700)、田雨(15962)、向子上(17314)、王永刚(21437)、许剑明(21269)、刘长林(20072)、李浩(25479)。
本规范批准部门:整机工程部结构造型设计部本规范所替代的历次修订情况和修订专家为:规主要起草专家主要评审专家范号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设计规范范围和简介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钣金结构设计所要注意的加工工艺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钣金结构设计必须遵守的加工工艺要求。
简介我司产品结构件主要是由钣金材料经过冲压加工而成,这些冲压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对冲压工艺影响很大。
冲压件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有利于节省材料、减少工序、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品成本。
按钣金件的基本加工方式,如冲裁、折弯、拉伸、成型,本规范通过阐述每一种加工方式所要注意的工艺要求,提出对钣金件结构设计的限制。
关键词钣金、冲裁、折弯、拉伸、成形、排样、最小弯曲半径、毛边、回弹、打死边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编号名称号《工艺审核规范》作者:邓在明,周有光1.冲裁冲裁分为普通冲裁和精密冲裁,由于加工方法的不同,冲裁件的加工工艺性也有所不同。
钣金图图面标注方法
钣金工艺图的完整性钣金图图面标注的完整性和相关技术资料我们习惯上把用于钣金展开和折弯的工艺图样简称为展开图。
完整的展开图图面分“图形”、“标题栏”和“技术要求”三个部分。
在绘制展开图时,必须遵照以下提示的内容,逐一检查图样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1 绘制图形1.1图形包括工件的展开部分和折弯部分,两者不存在对应的三视图关系,一般应注明“展开图”或“折弯图”,展开图必须按1:1绘制,折弯图可不按比例绘制,图面必须标注折边标记和折弯方向标记。
1.2 图层颜色规定为:白色——轮廓线(激割线),绿色——尺寸线,红色——中心线,浅兰色——虑线,黄色——细线,刻蚀线必需采用非白色层,并注明“刻蚀”。
1.3展开图规定用中间公差绘制。
对于激光切割的工件,如果孔的公差带小于0.1mm,孔一般按名义尺寸画小0.3m m(板厚≤3mm)~0.5mm (板厚>3mm),并注明扩孔或铰孔至多大尺寸。
1.4 激光切割的螺纹底孔尺寸按下表数据绘制,除标注底孔实际尺寸外,并需标明“扩攻MXX螺纹”。
M3 M4 M5 M6 M8 M10M12 M16φ2.3 φ3.0φ3.9 φ4.7 φ6.3φ8.1 φ9.8φ13.61.5自攻螺钉底孔按下表数据绘制螺纹规格板厚mm 底孔直径 mm 拧入力矩 N.mST4.2 1.0 3.2 0.866 1.23.2 1.284 1.5 3.41.545 2.03.5 1.883 2.5 3.51.851ST4.8 1.0 3.7 0.934 1.23.9 1.101 1.5 3.91.642 2.04.0 2.242 2.5 4.02.5643.0 4.1 4.042ST6.3 1.55.2 3.058 2.0 5.43.277 2.55.5 3.505 3.0 5.63.9591.6自攻锁紧螺钉底孔按下表数据绘制板厚 0.811.2 1.5 2 2.5 3 4 5 6M21.701.70 1.70 1.70 1.75M2.5 2.202.20 2.20 2.20 2.202.25M3 2.65 2.70 2.70 2.702.752.75 2.80 M4 3.60 3.603.653.65 3.70 3.70 3.703.75M5 4.60 4.604.654.65 4.65 4.70 4.704.75M6 5.50 5.505.555.55 5.60 5.65 5.701.7焊接螺母底孔按下表数据绘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廓线,毛坯轮廓线,视图中的制件轮
廓线,假想投影轮廓线,中断线,电
路线,废料投影平面线,冲孔凸模,
凹模直径投影平面线
冷冲压模具设计标准 1-2 1/2
制图规定
总图绘制规定
页次顺序编排、标题栏
6 (1)
1 页次顺序编排
1.1 综合图
1.2 明细表
1.3 工程计划图或工序制件图
1.4 下平面图、上平面图
7.1.6 气路图及明细表。
7.1.7 电路图及明细表。
7.1.8 模具联合安装图或冲压自动线图
7.1.9 上模重量及总重量。
7.1.10 说明及要求:
7.1.10.1 模具安装、使用、维护说明;
7.1.10.2 模具制造、装配、调试等要求;
7.1.10.3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7.1.11 更改事项表
指需特殊采购
3××
标准件
指自制和领用
2××
钢结构件
凸模凹模、固定板、退料板等
结构件
1××
非标铸件
底板、顶出器、滑块、铸造镶
块等
序号
类别
附注
*特殊情况允许 4 位数编号。
冷冲压模具设计标准 1-2 4
制图规定
总图绘制规定
明细表
4.1 零件规格表示方法 4.1.1 园形(mm)直径×长度,Φ×L
4.1.2 非园形(mm)从小到大排列。
图 1-10 5.2.4.4 冲孔凸模和凹模孔径用红铅笔示意。
冷冲压模具设计标准 1-2 6
制图规定
总图绘制规定
剖视图
12 (1)
6.1 剖视(面)图画法
6.1.1 在剖视图的上方用拉丁字母(大写)标出剖视图的名称。“×-×”。在相应视图
上用剖切符号表示剖切位置,用箭头表示投影方向,并注上相同的字母,如图
制图方法 一般规定
制图线型
5 (1)
线型
一般应用
标准粗线 可见轮廓线,过渡轮廓线、图纸边框
标准细线 尺寸线及尺寸界线,剖面线,引出线,
重合剖面轮廓线,折弯线,辅助线
标准细线 断裂处的边界线,视图和剖视的分界
线
标准细线 不可见轮廓线,不可见过渡线
标准细线 轴线,对称中心线,轨迹线
标准置轮
供制造两套对称模具用。但在综合图和零件图中都必须加以相应的说明。 综合图说明格式:
按本冲模图制造两套冲模 L/R,图示为冲模 L(或 R)用于制件×××,冲模 R(或 L)与之对称,用于制件×××,明细表中零件数量供一套冲模使用。 零件图说明格式:
图示为左件(或右件),用于冲模 L(或 R),右件(或左件)与之对称,用于冲模 R (或 L)。
位装置、出件装置等装配位置尺寸。 5.2.2.4 托杆、打杆、推杆位置尺寸。 5.2.2.5 导板、导柱、导套位置尺寸、配合尺寸及代号。 5.2.2.6 基准位置和三销基准孔径及位置尺寸。 5.2.2.7 基准点位置尺寸。 5.2.2 平面图高度尺寸的标注(见图 1-9)。
H 表示从基面开 始的尺寸
图 A1 1.3.3 在同一张图纸内按图 A2 配置视图时,一律不注视图名称。 1.3.4 采用第三角画法时,必须在图样中画出第三角投影的识别符号,见图 A3。
冷冲压模具设计标准 1-1 2
制图规定
制图方法 一般规定
图纸幅面及格式
3 (1)
2.1 图纸幅面优先选用 A0、A1,允许选用 A0 加长,A1 加长,A2、A3、A4,如图 1-3
冷冲压模具设计标准 1-2 5
制图规定
总图绘制规定
平面图
10 (2)
5.2 平面图尺寸标注方法
5.2.1 以冲模中心线为 0,平行于坐标线标注,在尺寸线较多时,允许不用引出线标
注(见图 1-8)。
5.2.2 平面图应标注的尺寸 5.2.2.1 模具轮廓尺寸及其安装尺寸。(安装槽位置,压床中心位置)。 5.2.2.2 毛坯尺寸及其定位尺寸。 5.2.2.3 定位板、挡料销、限制器、平衡块、倾斜固定板、斜楔滑块、导向装置、定
4.1.3 近似尺寸零件图中在数字前注“~”符号。
4.1.4 铸件填写铸件净重(kg)。
4.2 附注栏填写 4.2.1 非标准件填写热处理要求 4.2.2 外购件填写用户要求供货厂家
附明细表格式:
305 304 303 302 301 205 204 203 202 201 103 102 101 件号 设计 校对 审核
6.3.6 防护板、废料滑板尺寸。
冷冲压模具设计标准 1-2 7
制图规定
总图绘制规定
综合图
7.1 综合图表达内容:
7.1.1 冲压工序及流程。
7.1.2 总页次索引。
7.1.3 模具轮廓尺寸(长、宽、高)。
7.1.4 模具托杆、打杆安装位置简图。
7.1.5 冲压设备规格表(工作台、滑块、安装尺寸等)。
部件在上平面图中绘出。 5.1.3 如上、下平面图中零部件较多表示不清,允许将部分零、部件单独绘制。 5.1.4 对称件上、下平面图允许只画一半,平面图在同一页绘制时,左侧或前面画下
平面图,右侧或后面画上平面图。如图 1-7 所示。
图 1-7 5.1.5 汽车覆盖件中左右对称件,只设计一套模具图(产品是左件,模具图也是左件),
15 (1)
冷冲压模具设计标准 1-2 8
制图规定
总图绘制规定
制件图
16 (1)
8.1 制件图画在主剖视图右上角,制件较大时可另立一页,但必须在主剖视图上
注明“制件图见第×页”。
8.2 制件图应将断面形状、孔位、孔径、翻边线、折弯线位置、翻边高度、冲压
园角等内容表达清楚,并标明坐标尺寸。
8.3 在制件图的右下方注明制件名称、图号、材料、料厚(按工艺卡填写)和第
1.5 主剖视图、辅助剖视图、向视图
1.6 铸件标准端头图
1.7 钢制零件图:以凸模、凸凹模、凹模、固定板、退料板、顶出器、安装板、定位
板和非标准件等为序。
1.8 铸件图:以凸模,凹模、压料圈、连接板、顶出器、凸模镶块、凹模镶块、下底
板、上底板等为序。
2 标题栏格式及填写 2.1 总图标题栏 2.2 零件图标题栏 2.3 标题栏的填写 2.3.1 综合图的标题栏填全,其他页次只填模具名称、模具号、页次、比例。
冷冲压模具设计标准 1-2 6
制图规定
总图绘制规定
剖视图
14 (2)
6.3.1 模具闭合高度和送料、取件高度尺寸。
6.3.2 水平基准线高度尺寸。
6.3.3 零部件安装面、加工面尺寸。
6.3.4 运动零部件行程尺寸(顶出器、滑块、气缸 、托杆等)并用双点划线画出初始
状态。
6.3.5 限制器上顶面与上底板下平面的间距尺寸。
冷冲压模具设计标准 1——1
1
制图规定
制图方法 一般规定
视图画法
1.1 模具图采用第一角画法绘制。各投影的配置如图 1-1 所示。
1 (1)
图 1-1 1.2 如不能按图 1-1 配置视图时,允许改变视图位置或分页表示视图。但必须在
视图(称为向视图)的上方标出“×向”(其中‘×’为大写拉丁字母),在 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注上相同的字母,如图 1-2 所示。
所示。
2.2 图框格式采用留装订边的图纸,如图 1-4 所示。
冷冲压模具设计标准 1-1 3/4
制图规定
制图方法 一般规定
制图比例 制图字体
4 (1)
3 制图比例
制图比例优先采用 1:1,1:2,2:1,5:1
允许采用 1:2.5,1:3,1:5,10:1
4 制图字体
4.1 汉字:采用长仿宋体,字号选用 14 号,10 号,7 号,5 号(下同)。
h 表示从安装面开
始的尺寸图 1-9 图 1-9
冷冲压模具设计标准 1-2 5
制图规定
总图绘制规定
平面图
5.2.4 平面图标明事项
5.2.4.1 基准点剖视图的剖切位置、方向、符号。
5.2.4.2 在剖视图和向视图上未标明的件号。
5.2.4.3 波浪刃口 G 点、D 点,如图 1-10 所示。
11 (3)
冷冲压模具设计标准
第一册 制图规定
东风汽车模具厂
前言
随着冲压模具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 出现,我们原来使用的冲压模具设计标准已不能适应新的要 求。为此,我们组织编印了《冷冲压模具设计标准》,作为 企业内部标准,供广大技术人员使用。
本标准是在消化吸收国外模具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 我们实际情况而制订的。本标准共分七册:第一册《制图规 定》、第二册《开卷落料模》、第三册《拉延模》、第四册《修 边冲孔模》、第五册《翻边整形模》、第六册《斜楔模》、第 七册《连续模》。
4.2 希腊字母
示例:ΑΒΓΔΕΖΗΘΙΚΛΜΝΞΟΠΡΣΤΥΦXψΩ
αβγδεζηθικλμνξοπρστυφχψω
4.3 阿拉伯数字:
优先采用直体
1234567890
允许采用斜体
1234567890
冷冲压模具设计标准 1-1 5
图线名称
图例
粗实线
细实线
波浪线
虚线 细点划线 粗点划线 双点划线
制图规定
在本标准编写过程中,夏培益、谢隆培、张国建、郑印 国、赵海明、刘孝金、王占林、陈登科、甘中明等同志参加 标准讨论和会审。本标准由邹云甫同志整理,于官树同志校 对,李建华同志审批。
由于时间和水平原因,本标准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欢迎 大家及时指正。
编
者
二 00 一年十一月一日
冷冲压模具设计标准 1
制图规定
1.3 必要时(如按合同规定等),允许使用第三角画法,见附录 A(参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