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屋顶形式
中式建筑屋顶结构分类
![中式建筑屋顶结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b0bb3b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3.png)
中式建筑屋顶结构是汉族传统民居建筑中独有而又重要的一种结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斗拱式屋顶:斗拱屋顶是中式传统建筑中最常见的屋顶结构类型,其主要特点是用多条木材互相交叉构成屋顶骨架,然后在骨架上铺设瓦片或其他材料进行覆盖。
斗拱屋顶结构稳定,适合用于大跨度的建筑。
2. 檐楼式屋顶:檐楼式屋顶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屋顶结构类型,它是在山半腰修建的飞檐或者类似的结构体上盖上房子,整个房子重心比较低,结构比较稳定,适用于山区地形复杂的建筑。
3. 悬山式屋顶:悬山式屋顶也是一种典型的中式屋顶结构,主要特点是屋顶上方悬挑出一段部分,用于装饰。
悬山式屋顶适用于建筑装饰比较讲究的场合。
4. 歇山式屋顶:歇山式屋顶是一种典型的中式屋顶结构,在屋脊两侧同为下凹的拱形结构上支撑简单的木质屋顶。
歇山式屋顶适用于中小跨度的建筑,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中。
5. 抬梁式屋顶:抬梁式屋顶顶部有一对向上抬升的梁头,中间呈拱形,梁头可以是单悬式或夹板式。
在传统的中式建筑中,抬梁式屋顶被广泛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中。
以上是中式建筑屋顶结构的一些常见类型,不同类型的屋顶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和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和运用。
中国古建筑图解-屋顶
![中国古建筑图解-屋顶](https://img.taocdn.com/s3/m/ff03911e0b4e767f5acfce52.png)
中国古建筑图解第一章——屋顶屋顶是我国传统建筑造型一书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
总起来说,从古至今中国的建筑都突出屋顶的造型作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形态,或是说成熟与不成熟形态罢了。
从我国古代建筑的整体外观上看,屋顶是其中最富特色的部分。
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式样非常丰富,变化多端。
等级低者有硬山顶、悬山顶,等级高者有庑殿顶、歇山顶。
此外,还有攒尖顶、卷棚顶,以及扇形顶、盔顶、盝顶、勾连搭顶、平顶、穹窿顶、十字顶等特殊的形式。
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等又有单檐,重檐之别,攒尖顶则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变化形式。
硬山式屋顶硬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这种屋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比较简单、朴素,只有前后两面坡,而且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山墙齐平,没有伸出部分,山面裸露没有变化。
关于硬山这种屋顶形式,在宋代修撰的《营造法式》一书中没有记载,现存宋代建筑遗物中也未见,推想在宋代时,建筑屋顶还没有硬山这种形式。
明、清时期及其后,硬山式屋顶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南北方的住宅建筑中。
硬山式屋顶是一种等级比较低的屋顶形式,在皇家建筑和一些大型的寺庙建筑中,几乎没有硬山式屋顶。
同时正因为它等级比较低,所以屋面都是使用青瓦,并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筒瓦,更不能使用琉璃瓦。
悬山式屋顶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悬山式.jpg悬山式屋顶与硬山式屋顶一样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不过,它又有不同于硬山式屋顶那样与山墙平齐,而是伸出山墙之外。
这部分伸出山墙之外的屋顶是由下面伸出的桁(檁)承托的。
所以悬山式屋顶不仅有前后出檐,在两侧山墙上也有出檐。
悬山又称“挑山”,就是因为其桁(檁)挑出山墙之外。
从外观来看,这可以说是悬山式屋顶与硬山式屋顶最大的不同点。
悬山式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不过中国古代的重要建筑基本没有使用悬山式屋顶的,特别是唐代以前尤为少见。
重檐歇山顶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歇山”是清式叫法,在清代之前它又有“曹殿”、“汉殿”、“厦两头造”等不同名称。
中国古建筑图解-屋顶
![中国古建筑图解-屋顶](https://img.taocdn.com/s3/m/9ff0162826fff705cd170ace.png)
中国古建筑图解第一章-—屋顶屋顶是我国传统建筑造型一书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
总起来说,从古至今中国的建筑都突出屋顶的造型作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形态,或是说成熟与不成熟形态罢了。
从我国古代建筑的整体外观上看,屋顶是其中最富特色的部分。
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式样非常丰富,变化多端。
等级低者有硬山顶、悬山顶,等级高者有庑殿顶、歇山顶.此外,还有攒尖顶、卷棚顶,以及扇形顶、盔顶、盝顶、勾连搭顶、平顶、穹窿顶、十字顶等特殊的形式。
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等又有单檐,重檐之别,攒尖顶则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变化形式.硬山式屋顶硬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这种屋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比较简单、朴素,只有前后两面坡,而且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山墙齐平,没有伸出部分,山面裸露没有变化。
关于硬山这种屋顶形式,在宋代修撰的《营造法式》一书中没有记载,现存宋代建筑遗物中也未见,推想在宋代时,建筑屋顶还没有硬山这种形式。
明、清时期及其后,硬山式屋顶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南北方的住宅建筑中。
硬山式屋顶是一种等级比较低的屋顶形式,在皇家建筑和一些大型的寺庙建筑中,几乎没有硬山式屋顶.同时正因为它等级比较低,所以屋面都是使用青瓦,并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筒瓦,更不能使用琉璃瓦.悬山式屋顶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悬山式.jpg悬山式屋顶与硬山式屋顶一样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不过,它又有不同于硬山式屋顶那样与山墙平齐,而是伸出山墙之外。
这部分伸出山墙之外的屋顶是由下面伸出的桁(檁)承托的。
所以悬山式屋顶不仅有前后出檐,在两侧山墙上也有出檐。
悬山又称“挑山”,就是因为其桁(檁)挑出山墙之外.从外观来看,这可以说是悬山式屋顶与硬山式屋顶最大的不同点.悬山式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不过中国古代的重要建筑基本没有使用悬山式屋顶的,特别是唐代以前尤为少见。
重檐歇山顶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
jpg“歇山"是清式叫法,在清代之前它又有“曹殿"、“汉殿”、“厦两头造"等不同名称。
中式建筑屋顶大全(收藏版)——没有比这更全面的了·······
![中式建筑屋顶大全(收藏版)——没有比这更全面的了·······](https://img.taocdn.com/s3/m/eb33999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b.png)
中式建筑屋顶大全(收藏版)——没有比这更全面的了·······第一位:重檐庑殿顶。
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
第二位:重檐歇山顶。
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
第三位:单檐庑殿顶。
重要的建筑。
第四位:单檐歇山顶。
重要的建筑。
第五位:悬山顶。
民居、神橱、神库。
第六位:硬山顶。
民居。
第七位:卷棚顶。
民间建筑。
无等级:攒尖顶。
亭台楼阁。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形式中国古建筑屋顶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盝顶等。
其中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又分为单檐(一个屋檐)和重檐(两个或两个以上屋檐)两种,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可衍生出卷棚顶。
古建筑屋顶除功能性外,还是等级的象征。
其等级大小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盝顶。
此外,除上述几种屋顶外,还有扇面顶、万字顶、盔顶、勾连搭顶、十字顶、穹窿顶、圆劵顶、平顶、单坡顶、灰背顶等特殊的形式。
庑殿顶又称四阿顶,有五脊四坡,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为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
重檐庑殿顶庄重雄伟,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等级,多用于皇宫或寺观的主殿,如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曲阜孔庙大成殿等。
单檐庑殿顶多用于礼仪盛典及宗教建筑的偏殿或门堂等处,以示庄严肃穆,如北京天坛中的祈年门、皇乾殿及斋宫、华严寺大熊宝殿等。
歇山顶又称九脊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
前后两坡为正坡,左右两坡为半坡,半坡以上的三角形区域为山花。
重檐歇山顶等级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多用于规格很高的殿堂中,如故宫的保和殿、太和门、天安门、钟楼、鼓楼等。
一般的歇山顶应用非常广泛,但凡宫中其他诸建筑,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众殿堂等都袭用歇山屋顶。
悬山顶又称挑山顶、五脊二坡。
屋顶伸出山墙之外,并由下面伸出的桁(檁)承托。
因其桁(檁)挑出山墙之外,“挑山”之名由此而来。
古建屋顶的结构及等级
![古建屋顶的结构及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5e1ff19d83d049649b665823.png)
屋顶的结构及等级第一位:重檐庑殿顶。
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
第二位:重檐歇山顶。
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
第三位:单檐庑殿顶。
重要的建筑。
第四位:单檐歇山顶。
重要的建筑。
第五位:悬山顶。
民居、神橱、神库。
第六位:硬山顶。
民居。
第七位:卷棚顶。
民间建筑。
无等级:攒尖顶。
亭台楼阁。
1、硬山顶: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
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
然而从外形看也颇具风格。
(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2、庑殿顶:屋面四坡五脊。
前后两坡相交形成横向正脊,左右两坡与前后坡相交,形成自正脊两端斜向延伸到四个屋角的四条垂脊。
屋檐向上微翘,四面坡略有凹形弧度。
又名四阿顶。
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
3、悬山顶:屋面两坡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
正脊两端伸出山墙,与脊头平齐顺垂脊修造外沿以保护檀头不受风雨的侵蚀。
(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
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
)4、歇山顶:屋面是悬山顶与庑殿顶的组合,上三分之二为悬山顶,下三分之一是庑殿顶,因而形成四坡九脊的造型,九脊分别是一条正脊,上部四条垂脊,四角与垂脊间有四条戗(qiang)脊。
(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
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又称九脊顶。
)5、卷棚顶: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面前坡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
如果说上述四种屋面棱角分明,显出一种阳刚之气,那么卷棚顶就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
6、攒尖顶:是圆形和正多边形建筑的屋顶造型。
除圆形攒尖顶无脊外,屋脊自屋面和各角中心屋顶汇聚,脊间坡面略呈弧形。
江南各式屋顶的屋檐与屋角的起翘都大于北方,然以攒尖顶最为悬殊,有飞檐之称。
这种形状既易雨水的排泄,又有轻盈欲飞的美感。
在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精品,除去上述单一造型的屋顶外。
古代建筑常识——屋顶结构
![古代建筑常识——屋顶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63f5e644b35eefdc9d33335.png)
古代建筑知识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千变万化,瑰丽多姿。
它不仅为中国古建筑在美观上增加了不少神韵,而且对建筑物的风格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封建社会中,对于屋顶的形制及其装饰都有许多等级化的规定。
屋顶的形式、高度,脊饰的形象、尺寸、数目、颜色均须根据建筑的等级而定,不得超越。
作为古代建筑造型中最主要的部分,屋顶一般均呈曲线,由不同形式的梁架结构组成。
重要的建筑都以斗拱挑出檐口,在屋檐转角处形成翼角起翘。
屋顶有五种基本形式,即悬山顶、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
并根据其本身的造型性格,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
如庑殿顶格调恢宏,用于高级建筑中轴线上的主要殿堂和门屋;歇山顶性格华丽活泼,一般用于配殿;攒尖顶多用于亭、塔;悬山;硬山顶则多用于住宅。
我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丰富,变化多端,但总离不开几种“基本顶”,包括:硬山式、悬山式、歇山式、卷棚式、攒尖式、庑殿式等;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特殊顶”,常见的有:十字脊屋顶、盔顶、盝顶、万字顶、扇面顶等;其实大部分顶是由基本顶或特殊顶派生过来的。
“派生顶”其基本的派生方法就是不同的顶的进行不同的组合。
(一)、基本顶1、硬山式宋《营造法式》中没有记载,宋代建筑遗物中也未见,基本可以推想出现在宋代以后。
明清时期硬山式广泛应用。
硬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山墙齐平,没有伸出部分,简单朴素,同时等级最低,在皇家建筑和一些大型寺庙建筑中,几乎没有这种屋顶。
2、悬山式悬山式与硬山式基本相同,只是悬山式的屋顶不像硬山式一样与山墙齐平,而是伸出山墙之外。
这部分伸出山墙之外的屋顶是由下面伸出的檩承托的。
从外观上看,这是悬山式与硬山式最大的不同。
3、歇山式歇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
歇山式屋顶的正脊比两端山墙之间的距离要短,因而歇山式屋顶是在上不得正脊和两条垂脊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垂直区域(山花)。
在山花之下是梯形的屋面将正脊两端的屋顶覆盖。
4、卷棚式以上所有的屋顶去掉正脊,呈弧形的屋顶就是卷棚式了。
中国建筑史——屋顶浅析
![中国建筑史——屋顶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9f2b7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7.png)
中国建筑史——屋顶浅析一、中国古建筑屋顶的演变中国是一个有着漫长历史的文明国度。
我们的祖先用他们自己的劳动以及智慧创造了各种风格独特的建筑,成为世界建筑史上最完整以及最具民族特色的建筑之一,最有特色的建筑是紫禁城的屋顶。
中国传统屋顶有五种基本形式,即悬挂在山坡两侧的悬山顶;山坡两侧的悬而不出硬山顶,四面坡的庑殿顶;上部是悬山或硬山,下部是庑殿的歇山顶。
不同时期也出现了各种形状的攒尖顶,其中庑殿顶大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是出现时间最早的中国传统屋顶,秦汉时期有悬垂的悬山顶以及类似攒尖的屋顶,但后者仍然有一条短直的山脊,山坡并没有真正相交。
直到东汉以后,真正的攒尖形屋顶以及歇山顶才出现。
这其中硬山顶的是最“年轻”的屋顶形式,只是在明清时期砖被广泛用于房屋墙壁之后,才得以出现。
除了悬山顶以及硬山顶,其他形式的屋顶也可以做成重檐。
一言以蔽之,从古代到清朝,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一直在不断演变,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屋顶风格。
二、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立面中建筑的屋顶有这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的长长的悬檐、充满视觉想象力的弹性檐曲线、由升降框架形成的略微弯曲的屋顶、略微凸起的屋角(从下向上看,屋角的椽像鸟翅膀一样伸展,所以被称为“翼角”),以及许多屋顶形式,如硬山、十字脊、盝顶、悬山、攒尖、歇山、庑殿以及重檐,辅之以色彩明亮的琉璃瓦,使这座建筑能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以及强烈的艺术吸引力。
由于各种屋顶组合,古建筑物的形状以及轮廓线变得越来越多样。
从高空往下看,屋顶所呈现出的视觉效果更好,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建筑中最有吸引力的还是当属“第五立面”。
中国古代建筑在各个时期有许多不同的屋顶风格,这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更是房屋主人身份以及社会地位的象征;庑殿顶代表着最高的社会地位,其特征是总共有四个斜坡,前、后、左、右,还有五个山脊,因此也被称为吴殿或五脊殿。
这种屋顶只能使用于有社会地位最高的皇宫或剌建的寺庙。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大全:屋顶、斗拱、墙与柱、台基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大全:屋顶、斗拱、墙与柱、台基](https://img.taocdn.com/s3/m/1a48c92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c.png)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大全:屋顶、斗拱、墙与柱、台基2016-05-27吴签华梦拓景观设计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大全:屋顶、斗拱、墙与柱、台基中国古代建筑以单间的建筑为例,从上到下可分为四部分,屋顶、斗拱、墙与柱、台基。
一、屋顶屋顶最上方为一条横向的屋脊,称为正脊.较大的殿宇的正脊两端有鸱吻(鸱尾、龙吻).垂(斜)脊的外端(檐角一端)排列着一系列脊饰,最外面是若干个小动物称为蹲兽,最后面龙头状的,称为垂兽。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可分为庑殿式顶、歇山式顶、悬山式顶、硬山式顶、攒尖式顶和录顶等形式。
按屋檐的层数分,庑殿顶、歇山顶和攒尖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
歇山式、悬山式和硬山式又分出一种没有正脊的卷棚式屋顶。
此外,歇山式还分出一种极少见的十字歇山顶。
1、庑殿顶庑殿顶又称四阿顶,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顶。
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
庑殿顶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
现存的古建筑物中,如太和殿和曲阜孔庙大成殿。
重檐庑殿顶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只有皇帝和孔子的殿堂可以使用。
▲图为重檐庑殿顶宫殿建筑2、歇山顶歇山顶又称九脊顶,除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
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
歇山顶主要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与庑殿顶的第二檐基本相同。
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
目前的古建筑中如天安门、太和门、保和殿、乾清宫等均为此种形式。
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用歇山式顶(单檐)。
▲图为单檐歇山(蓬莱院后院三清殿)3、悬山顶悬山顶五脊二坡,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屋顶左右屋檐出山墙),又称挑山。
▲图为悬山顶(趵突泉公园西北围墙边)4、硬山顶硬山顶五脊二坡,与悬山顶不同之处在于,两侧山墙从下到上把檩头全部封住(屋顶左右屋檐不出山墙)。
硬山顶出现最晚,是随着明清时期房屋墙壁广泛使用砖砌以后才大量采用的。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制简介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0a4890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9.png)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制简介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于世的建筑美学和朴素的哲学思想,在飞檐斗拱的有机组合下,成就了足以屹立于世而为万方敬仰的地位。
《诗》云:〞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朱熹集传:“其栋宇峻起,如鸟之警而革也,其檐阿华采而轩翔,如翚之飞而矫其翼也,盖其堂之美如此。
〞廊园庙塔,殿宇亭台,在一大批能工巧匠的精心建构下,不仅为当时的社会和文化树立了时代的标榜,也为现在的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遗产。
作为传统建筑最富有灵魂力的部位——屋顶,位于屋身的上部份,形制多样,体积庞大,不但是显示屋主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传统建筑美学的精华之处。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由而外依次由三局部组成,是为基层,结合层与面层,并加上屋脊装饰等。
传统屋顶有很多不同的形制,主要是坡顶,也有平顶的。
坡顶有一坡顶,两坡顶,四坡顶几种。
两坡顶根据屋顶与山墙的关系分为硬山和悬山两种,四坡顶一般有四坡五脊的庑殿顶和四坡九脊的歇山顶。
在处理大脊上还有清水脊和卷棚脊等形式。
此外还有攒尖顶〔分三角攒尖,四角攒尖,六角攒尖,八角攒尖,圆攒尖等〕、盔顶、盝顶、十字脊顶。
屋顶的形制与其屋主的身份地位等级有关。
按照形制等级上下可分为: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
攒尖顶、卷棚顶等形制因为不用在重要的建筑,故而不列入等级。
一、主要的屋顶形制: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主要的建筑形制,一般用在宫殿建筑、官府、皇家园林、寺院等。
1.庑殿顶: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最高型制。
宋称为“五脊殿〞、“吴殿〞;清时称为“四阿殿〞,《营造法原》称为“四合舍〞。
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一说戗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
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故又称四阿顶。
多用于殿堂式建筑。
在中国古建筑形制体系定型后,庑殿建筑成为中古房屋建筑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建筑形制。
由于它屋顶陡曲峻峭,屋檐宽深庄重、气势雄伟浩大,在封建社会时代,他是表达皇权、神权等统治阶级的象征,所以多用作宫殿、坛庙、重要门楼等高级建筑上,如故宫午门、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太庙大戟门、享殿与其后殿,景山寿皇殿、寿皇门,明长陵棱恩殿等,都是庑殿式建筑。
中国古建筑坡屋顶原来有这么多学问!
![中国古建筑坡屋顶原来有这么多学问!](https://img.taocdn.com/s3/m/27c4505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d.png)
中国古建筑坡屋顶原来有这么多学问!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仅是小小的屋顶就蕴藏了社会等级、历史变迁、民族文化等内容,一起来领略古建筑的坡屋顶之美及其丰富内涵。
坡屋顶的形式和坡度主要取决于:建筑平面、结构形式、屋面材料、气候环境、风俗习惯、建筑造型等因素。
坡屋顶在建筑中应用较广,主要有:·单坡式、双坡式、四坡式和折腰式等,·以双坡式和四坡式采用较多。
坡屋顶在古代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古代社会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古建筑中的坡屋顶形式是一种重要的表现。
(屋顶)社会等级分类:·第一位:重檐庑殿顶。
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
·第二位:重檐歇山顶。
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
·第三位:单檐庑殿顶。
重要的建筑。
·第四位:单檐歇山顶。
重要的建筑。
·第五位:悬山顶。
民居、神橱、神库。
·第六位:硬山顶。
民居。
·第七位:卷棚顶。
民间建筑。
·无等级:攒尖顶。
亭台楼阁。
第一位:重檐庑殿顶·佛殿、皇宫的主殿等重要的建筑是采用重檐庑殿顶,是最尊贵的形式。
·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又略微向内凹陷形成弧度,故又常称为“四阿顶”,宋朝称“庑殿”,清朝称“庑殿”或“五脊殿”,日语称寄栋造(假名:よせむねづくり)是中国、日本、韩国等中华文化圈国家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
在中国是各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高于歇山式。
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
第二位:重檐歇山顶歇山的出现要晚于庑殿及悬山,学者们基本认定歇山是在汉代以后南方地区形成的屋顶形式,并在南北朝时传至北方地区。
·隋唐统一是以北方兼并南方,虽然隋唐制度吸收了很多南朝的因素,但在名义上仍以北方为正统,庑殿作为北方地区的传统屋顶形式也取得相应的正统地位,所谓庑殿高于歇山的规定应该即在这一时期形成(唐令:宫殿皆四阿)。
注:“阿”是建筑屋顶的曲檐,“四阿”就是四面坡式的曲檐屋顶。
「Z的建筑图说」分解中国古建筑(一)——屋顶
![「Z的建筑图说」分解中国古建筑(一)——屋顶](https://img.taocdn.com/s3/m/212c640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6.png)
「Z的建筑图说」分解中国古建筑(一)——屋顶【硬山式屋顶】硬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这种屋顶造型最大特点就是简单朴素,前后两坡,山墙处屋顶与山墙面齐平,好像被拦腰截断。
宋代的建筑书籍《营造法式》中没有出现硬山式屋顶,现存的宋代建筑也没有见到,可推测其形成时间晚于宋代。
硬山式屋顶等级很低,皇家与寺庙建筑中几乎未见到,屋面只能使用青色板瓦,不能使用筒瓦或琉璃瓦。
【悬山式屋顶】悬山式屋顶和硬山顶一样是一条正脊,四条垂脊。
不同之处是屋顶伸出了山墙面,这部分是由下面伸出的桁(檩)承托的。
山墙处有与前后檐尺寸相同的檐,于是其两山部分便处于悬空状态,故称“悬山”,也有叫“挑山”、“出山”,都是一种意思。
悬山式屋顶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等级比硬山顶稍高,但也很少用于重要建筑,尤其是唐朝以前。
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故南方地区常用,北方多硬山顶。
【悬山式屋顶】-【不厦两头造】悬山式屋顶在宋代又有名字叫不厦两头造,厦在古代指房屋。
屋顶挑出山墙的部分又叫出际。
不厦两头造指的是与歇山式屋顶对应的厦两头造,即悬山式屋顶只有出际而没有披檐,不成出厦,两头无厦。
后有图解释厦两头造。
【歇山式屋顶】-【单檐歇山式屋顶】“歇山”是清代叫法,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不厦两头造,又称汉殿。
有一条正脊、四条垂乔和四条戗脊,共九条脊线,故又称“九脊顶”。
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下,得名歇山顶。
歇山顶正脊比两端山墙之间距离要短,所以形成了三角形的区域,如图所示叫做山花。
在山花之下为梯形屋面,将正脊两端的屋顶覆盖。
【歇山式屋顶】-【厦两头造】厦两头造又称二厦头,即在双坡屋顶基础上,在悬山的山面加上了披檐,于是山墙两头就成了厦,所以叫做厦两头造。
【重檐歇山顶】歇山顶在形式上可分为最基本的单檐歇山顶(前图就是单檐歇山顶),又可变化形式为二层、三层(三滴水或三重檐)或多层屋顶的重檐歇山顶。
此图即是二层屋顶的重檐歇山顶。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大全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8dc7ac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b.png)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大全1.平顶:平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早出现的屋顶形式之一、在早期的古代建筑中,平顶常用于祭祀场所和宫殿等重要建筑。
平顶不仅简洁大气,还具有凝聚和神圣化的象征意义。
2.斗拱顶:斗拱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屋顶形式,它由一系列逐渐升高的层次构成,每层之间用斗拱相连。
斗拱顶常见于寺庙、宫殿和宅院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牢固稳定的结构,还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对曲线美的追求。
3.黄瓦顶:黄瓦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特色之一,它由一层或多层黄色瓦片组成。
黄瓦顶常见于古代宫殿和庙宇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美观大方的外观,还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
4.筒瓦顶:筒瓦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屋顶形式,它由数十只或数百只圆筒状的瓦片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
筒瓦顶常见于古代宫殿、寺庙和庙宇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美观独特的外观,还可以起到保护建筑的作用。
5.飞檐翘角:飞檐翘角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屋顶形式,它具有类似于出檐和悬角的构造,常用于宫殿、庙宇和宅院等建筑的屋顶。
飞檐翘角不仅可以起到遮阳挡雨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建筑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6.重檐歇山顶:重檐歇山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具有典型特色的屋顶形式,它由两层或多层的歇山顶结构相叠而成。
重檐歇山顶常见于古代建筑中的宫殿和重要祭祀场所,它不仅具有庄重大气的外观,还展现了古代建筑师在结构设计和装饰形式上的非凡才华。
7.斗栱顶:斗栱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装饰性较强的屋顶形式,它由一系列斗栱相连而成。
斗栱顶常用于寺庙、祠堂和重要建筑中,它不仅可以起到承重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度和艺术价值。
8.玉佛顶:玉佛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屋顶形式,它由一系列玉雕或石雕的佛像组成。
玉佛顶常见于佛教寺庙和佛塔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富丽堂皇的外观,还体现了佛教对于建筑的崇高和神圣的态度。
以上仅是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的一部分,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得其屋顶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中国屋顶的七种类型
![中国屋顶的七种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3942ba3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5.png)
中国屋顶的七种类型
第一种,庑殿式屋顶,从规格等级上来讲,庑殿式屋顶这是规格等级最高的一种,又叫五脊顶,重檐庑殿顶庄重雄伟,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等级,多用于皇宫或寺观的主殿,如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曲阜孔庙大成殿等。
第二种,歇山式屋顶,这是一个仅次庑殿式,在皇宫也有用,主要为文武百官的府上。
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也叫做九脊顶。
一般的歇山顶应用非常广泛,但凡宫中其他诸建筑,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众殿堂等都袭用歇山屋顶。
第三种,悬山顶屋顶,这是早期的屋顶,一般多用于民间。
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也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
第四种,硬山式屋顶,这样的屋顶样式在早期特别是南方很多,在明清以后出现在我国南北方住宅建筑中。
因其等级低,只能使用青板瓦,不能使用筒瓦、琉璃瓦,在皇家建筑及大型寺庙建筑中,没有硬山顶的存在,多用于附属建筑及民间建筑。
第五种,攒尖顶屋顶,也叫无脊顶。
主要用于亭台楼榭等,绝大部分用于亭子的屋面形式。
第六种,卷棚顶屋顶,也就是在屋顶上面没有正脊,整体看起来比较流畅,又称元宝脊,屋顶去掉正脊,多有用于园林建筑风格。
第七种,万字屋顶,这种屋顶现实中很少见,据说在风水中有特殊的含义。
中国古典建筑屋顶的分类
![中国古典建筑屋顶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eff68ecd5bbfd0a7956736c.png)
中国古典建筑屋顶的种类屋顶,房屋或构筑物外部的顶盖,是建筑的普遍构成元素之一,包括屋面以及在墙或其它支撑物以上用以支承屋面的一切必要材料和构造,功能是用于抵御自然界的风雪霜雨、太阳辐射、气温变化以及其他不利因素。
(一)类型屋顶有平顶、坡顶、壳体、折板等形式。
干旱地区房屋多平顶,湿润地区多坡顶,多雨地区屋顶坡度较大。
坡顶又分为单坡、双坡、四坡等。
在中国古代,屋顶除实用功能外,还肩负了很多等级礼制的使命。
其中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各有各的使用规则。
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重檐歇山顶(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单檐庑殿顶(重要的建筑),单檐歇山顶(重要的建筑),悬山顶(民居、神橱、神库),硬山顶(民居),卷棚顶(民间建筑),攒尖顶(亭台楼阁)。
古代屋顶都是用各种瓦来装饰成不同的样子,南方较北方屋顶更倾斜。
(二)屋顶的防水屋顶主要靠排水坡度和防水盖料协同防水,屋顶防水的导与堵,导是指利用屋顶的坡度进行排水,堵是指利用屋面的防水盖料之间的相互搭接,从而达到密封效果。
二、庑殿顶(一)庑殿顶概述庑殿建筑屋面有四面斜坡、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
四个斜坡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俗称“四大坡”,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
庑殿建筑的屋顶称为庑殿顶。
庑殿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最高型制。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这种建筑形式常用于宫殿、坛庙一类皇家建筑,是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最常采取的形式。
如故宫午门、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太庙大戟门、享殿及其后殿,景山寿皇殿、寿皇门,明长陵棱恩殿等,都是庑殿式建筑。
在封建社会,庑殿建筑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家建筑,其它官府、衙属、商埠、民宅等,是绝不允许采用庑殿这种建筑形式的。
庑殿建筑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贵富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中国古建筑图解-屋顶
![中国古建筑图解-屋顶](https://img.taocdn.com/s3/m/041e9c677fd5360cba1adbd0.png)
中国古建筑图解第一章——屋顶屋顶是我国传统建筑造型一书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
总起来说,从古至今中国的建筑都突出屋顶的造型作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形态,或是说成熟与不成熟形态罢了。
从我国古代建筑的整体外观上看,屋顶是其中最富特色的部分。
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式样非常丰富,变化多端。
等级低者有硬山顶、悬山顶,等级高者有庑殿顶、歇山顶。
此外,还有攒尖顶、卷棚顶,以及扇形顶、盔顶、盝顶、勾连搭顶、平顶、穹窿顶、十字顶等特殊的形式。
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等又有单檐,重檐之别,攒尖顶则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变化形式。
硬山式屋顶硬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这种屋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比较简单、朴素,只有前后两面坡,而且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山墙齐平,没有伸出部分,山面裸露没有变化。
关于硬山这种屋顶形式,在宋代修撰的《营造法式》一书中没有记载,现存宋代建筑遗物中也未见,推想在宋代时,建筑屋顶还没有硬山这种形式。
明、清时期及其后,硬山式屋顶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南北方的住宅建筑中。
硬山式屋顶是一种等级比较低的屋顶形式,在皇家建筑和一些大型的寺庙建筑中,几乎没有硬山式屋顶。
同时正因为它等级比较低,所以屋面都是使用青瓦,并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筒瓦,更不能使用琉璃瓦。
悬山式屋顶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悬山式.jpg悬山式屋顶与硬山式屋顶一样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不过,它又有不同于硬山式屋顶那样与山墙平齐,而是伸出山墙之外。
这部分伸出山墙之外的屋顶是由下面伸出的桁(檁)承托的。
所以悬山式屋顶不仅有前后出檐,在两侧山墙上也有出檐。
悬山又称“挑山”,就是因为其桁(檁)挑出山墙之外。
从外观来看,这可以说是悬山式屋顶与硬山式屋顶最大的不同点。
悬山式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不过中国古代的重要建筑基本没有使用悬山式屋顶的,特别是唐代以前尤为少见。
重檐歇山顶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歇山”是清式叫法,在清代之前它又有“曹殿”、“汉殿”、“厦两头造”等不同名称。
中国古建筑—传统屋盖的几种形式
![中国古建筑—传统屋盖的几种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993451fe6294dd88d0d26bf8.png)
中国古建筑—传统屋顶
屋顶<古称屋盖>
中国传统屋顶分为庑殿式、歇山顶、悬山(挑山)顶、影山顶、攒尖顶以及卷棚顶等几种方式。
其中又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
1、庑殿式: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
2、歇山顶: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
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又称九脊顶。
3、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
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
4、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5、攒尖顶: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
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
6、卷棚顶:屋面双坡,没有明显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类型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cdbe29a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6.png)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类型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特点之一就是独特的屋顶设计。
古代建筑的屋顶类型多种多样,每一种屋顶都有其独特的形式和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类型。
1. 斗拱式屋顶斗拱式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常见的屋顶类型之一。
它的特点是在屋顶的四角设置四个斗拱,将整个屋顶分割成四个坡面。
斗拱式屋顶形状优美,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庄重、稳定的感觉。
这种屋顶类型常用于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中。
2. 悬山式屋顶悬山式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屋顶类型。
它的特点是在四个角落上方设置小山形结构,给人一种悬崖峭壁的感觉。
悬山式屋顶常用于寺庙、陵墓等建筑中,寓意着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
3. 歇山式屋顶歇山式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较为常见的屋顶类型之一。
它的特点是屋顶两侧向上弯曲,形成一座小山的形状。
歇山式屋顶常用于民居、园林等建筑中,给人一种亲切、舒适的感觉。
4. 谷仓式屋顶谷仓式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屋顶类型。
它的特点是屋顶两侧向下弯曲,形成谷仓的形状。
谷仓式屋顶常用于仓库、厅堂等建筑中,寓意着丰收和富饶。
5. 胡须式屋顶胡须式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独特屋顶类型。
它的特点是在屋顶两侧设置一对向下垂直的装饰物,形状像胡须一样。
胡须式屋顶常用于古代宫殿和寺庙中,给人一种庄严、神秘的感觉。
6. 花瓣式屋顶花瓣式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精美屋顶类型。
它的特点是屋顶四周设置许多小塔,形状像花瓣一样。
花瓣式屋顶常用于古代园林和寺庙中,给人一种华丽、精致的感觉。
7. 翘角式屋顶翘角式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独特屋顶类型。
它的特点是在屋顶四角设置向上翘起的角部,形状像角一样。
翘角式屋顶常用于古代城墙和城楼中,给人一种威严、坚固的感觉。
8. 碧瓦式屋顶碧瓦式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常见屋顶类型。
它的特点是屋顶使用碧瓦作为覆盖材料,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碧瓦式屋顶常用于古代民居和庙宇中,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4baafaa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d.png)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主要有:庑殿式、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盝顶、卷棚顶。
庑殿式,庑殿式屋顶是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且四个面都是曲面,又称四阿顶。
重檐庑殿顶是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样式。
一般用于皇宫,庙宇中最主要的大殿,可用单檐,特别隆重的用重檐,著名的如北京故宫太和殿。
歇山顶的等级仅次于庑殿顶。
它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组成,故称九脊殿。
其特点是把庑殿式屋顶两侧侧面的上半部突然直立起来,形成一个悬山式的墙面。
歇山顶常用于宫殿中的次要建筑和住宅园林中,也有单檐、重檐的形式。
如北京故宫的保和殿就是重檐歇山顶。
悬山顶是两坡顶的一种。
等次仅次于庑殿顶和歇山顶,是我国一般建筑(如民居)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其特点是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又称挑山或出山。
硬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这种屋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比较简单、朴素,只有前后两面坡,而且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山墙齐平,没有伸出部分,山面裸露没有变化。
关于硬山这种屋顶形式,在宋代修纂的《营造法式》一书中没有记载,现存宋代建筑遗物中也未见,推想在宋代时,建筑屋顶还没有硬山这种形式。
明、清时期及其后,硬山式屋顶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南北方的住宅建筑中。
硬山式屋顶是一种等级比较低的屋顶形式,在皇家建筑和一些大型的寺庙建筑中,几乎没有硬山式屋顶。
同时正因为它等级比较低,所以屋面都是使用青瓦,并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瓦筒,更不能使用琉璃瓦。
攒尖顶无正脊,只有垂脊,只应用于面积不大的楼、阁、亭、塔等,平面多为正多边形及圆形,顶部有宝顶。
根据脊数多少,分三角攒尖顶、四角攒尖顶、六角攒尖顶、八角攒尖顶。
此外,还有圆角攒尖顶,也就是无垂脊。
攒尖顶多作为景点或景观建筑,如颐和园的郭如亭、丽江黑龙潭公园等。
在殿堂等较重要的建筑或等级较高的建筑中,极少使用攒尖顶,而故宫的中和殿、交泰殿和天坛内的祈年殿等却使用的是攒尖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棚顶又称元宝脊,屋面双坡相交处无明显正脊,而是做成弧形曲面。多用于园林建筑中,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屋顶的形式全部为卷棚顶。在宫殿建筑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
单坡顶就是只有一面坡的屋顶。单片屋顶一般都用在不太重要的建筑或是附属性的建筑上。多出现在陕西等地的农村,是现今较富有特色的一种民居形式囤顶建筑,但也可以用在起脊建筑上。不过,在起脊建筑上使用灰顶,大多只是局部使用。灰背顶属于一种民间建筑形式。
歇山顶又称九脊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前后两坡为正坡,左右两坡为半坡,半坡以上的三角形区域为山花。重檐歇山顶等级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多用于规格很高的殿堂中,如故宫的保和殿、太和门、天安门、钟楼、鼓楼等。一般的歇山顶应用非常广泛,但凡宫中其他诸建筑,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众殿堂等都袭用歇山屋顶。
中国古建筑屋顶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硬山、悬山、攒尖、歇山、庑殿等五种,根据建筑等级要求分别选用; 每种屋顶又有单檐与重檐、起脊与卷棚的区别;个别建筑也有采用叠顶、盔顶、十字脊歇山顶及拱顶的;南方民居的硬山屋顶多采用高于屋面的封火山墙。
其中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又分为单檐(一个屋檐)和重檐(两个或两个以上屋檐)两种,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可衍生出卷棚顶。
1。建筑基本造型是由屋顶、柱身及台基三段组成;
多层建筑立面往往将柱身与屋顶重复应用,构成多层屋檐的建筑形式。
2。屋顶的形式:硬山、悬山、歇山、攒尖、庑殿等五种,根据建筑等级要求分别选用;
每种屋顶又有单檐与重檐、起脊与卷棚的区别;
个别建筑也有采用叠顶、盔顶、十字脊歇山顶及拱顶的;
南方民居的硬山屋顶多采用高于屋面 的封火山墙。
勾连搭灰背顶勾连搭顶中使用灰背,大多是局部形式,并且大多是用在两个相互搭连的屋顶间的部分,也就是天沟处。当然也有同时在外侧两屋面上做棋盘心的形状。
盝顶灰背顶在中心平顶部分使用灰背做法,与四面铺瓦的屋面形成一种对比,让建筑的形式更富有变化,更有趣味。
实例:
重檐庑殿式
重檐庑殿顶——泰安岱庙天贶殿
重檐庑殿顶——曲阜孔庙大成殿
勾连搭顶两个或两个以上屋顶相连成为一个屋顶,每个屋顶之间是连在一起的。这样的屋顶形式,可以在建筑下部形象不变的情况下,使上部屋顶更富有变化,更为生动多姿。另外,也在不提高屋面整体高度的情况下,扩大室内空间。
穹窿顶又称圆顶,一般从外观来看屋顶为球形或多边形。如伊斯兰教清真寺中的天房。室内顶部呈半圆形,就可以叫做“穹窿顶”。此外,蒙古族的蒙古包等圆顶的民居,也可以归为穹窿顶建筑一类。
悬山顶又称挑山顶,有五脊二坡。屋顶伸出山墙之外,并由下面伸出的桁(檁)承托。因其桁(檁)挑出山墙之外,“挑山”之名由此而来。悬山顶四面出檐,也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但在中国重要的古建筑中不被应用。
硬山顶有五脊二坡,屋顶与山墙齐平。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营造法式》中并未有记载,只在明清以后出现在我国南北方住宅建筑中。因其等级低,只能使用青板瓦,不能使用筒瓦、琉璃瓦,在皇家建筑及大型寺庙建筑中,没有硬山顶的存在,多用于附属建筑及民间建筑。
古建筑屋顶除功能性外,还是等级的象征。其等级大小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盝顶。此外,除上述几种屋顶外,还有扇面顶、万字顶、盔顶、勾连搭顶、十字顶、穹窿顶、圆劵顶、平顶、单坡顶、灰背顶等特殊的形式。
庑殿顶又称四阿顶,有五脊四坡,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为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重檐庑殿顶庄重雄伟,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等级,多用于皇宫或寺观的主殿,如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曲阜孔庙大成殿等。单檐庑殿顶多用于礼仪盛典及宗教建筑的偏殿或门堂等处,以示庄严肃穆,如北京天坛中的祈年门、皇乾殿及斋宫、华严寺大熊宝殿等。
重檐庑殿顶——午门
单檐庑殿顶——天坛祈年门
单檐庑殿顶——皇乾殿
单檐庑殿顶——斋宫
单檐庑殿顶——华严寺大雄宝殿
重檐歇山顶——故宫保和殿
重檐歇山顶——太和门
重檐歇山顶——天安门
重檐歇山顶——嘉峪关
重檐歇山顶——山海关
单檐歇山顶——智化寺
单檐歇山顶——雍和宫天王殿
悬山顶
硬山顶——广智院一角
重檐攒尖顶——祈年殿
圆劵顶又称“拱顶”。是一种用砖或土坯砌筑的半圆形的拱顶房屋,或是两间,或是三间,或是数间相连,在我国山西一带出现。外形圆润优美而又给人完整与统一之感。
平顶建筑的顶部是平的。这种“平”包括顶部中间略有突出,或是屋顶拥有较小坡度的一面坡,这是与单坡顶最大的区别(单坡顶屋顶坡度较大)。多出现于我国的西北、西南和华北等地区。
攒尖顶无正脊,只有垂脊,只应用于面积不大的楼、阁、楼、塔等,平面多为正多边形及圆形,顶部有宝顶。根据脊数多少,分三角攒尖顶、四角攒尖顶、六角攒尖顶、八角攒尖顶……此外,还有圆角攒尖顶,也就是无垂脊。攒尖顶多作为景点或景观建筑,如颐和园的郭如亭、丽江黑龙潭公园等。在殿堂等较重要的建筑或等级较高的建筑中,极少使用攒尖顶,而故宫的中和殿、交泰殿和天坛内的祈年殿等却使用的是攒尖顶。攒尖顶有单檐、重檐之分。
扇面顶顾名思义,就是扇面形状的屋顶形式,其最大特点就是前后檐线呈弧形,弧线一般是前短后长,即建筑的后檐大于前檐。扇面顶的两端可以做成歇山、悬山、卷棚形式。一般用于形体较小的建筑中,会让建筑看起来更为小巧可爱。
万字顶“万”即为“卍”,代表万事如意、万寿如疆。因其吉祥意义,常被应用于建筑平面或屋顶。
盔顶顾名思义,就是屋顶像头盔一样屋顶形式。盔顶的顶和脊的上面大部分为凸出的弧形,下面一小部分反向的往外翘起,就像是头盔的下沿。顶部中心有一个宝顶。岳阳楼使用的就是盔顶。
重檐攒尖顶——丽江黑龙潭公园
八角攒尖顶——郭如亭
攒尖顶——故宫中和殿
盔顶——岳阳楼
十字歇山顶——故宫角楼
卷棚悬山顶——颐和园文昌院
卷棚歇山顶——杭州楼外楼
三卷勾连搭顶——北京一角
中国古建筑屋顶千变万化,瑰丽多姿,不同的屋顶相互组合、穿插,又会形成不同的屋顶形式。
十字脊背顶两个歇山顶呈十字相交而成。目前留存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十字脊建筑是北京故宫的角楼。
卷棚悬山顶卷棚式屋顶可处理成硬山、悬山、歇山等形式,从而产生出卷棚硬山式、卷棚悬山式、卷棚歇山式等多种新的屋顶形式。
棋盘心屋顶是将屋面的中间部分做成灰背或石板瓦形式,这一部分所占屋面面积相对比铺瓦面积大,并且位置略为偏下。因为这样的屋面整个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个的棋盘,所以得名“棋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