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四十年代文学
文学伉俪
• 《圣经》有言:“有的时候, 人和人的缘分,一面就足够了 。因为,他就是你前世的人。 ”
杨绛语录
•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 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 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 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 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 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 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 “我喜欢参差对照的写法,因为它是较近于真实的。”“ 所以我的小说里,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全是写不 彻底的人物。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可是这时代的广大的负 荷者。因为他们虽然不彻底,但究竟是认真的。他们没有 悲壮,只有苍凉。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 。”
“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 生安稳的一面。其实,后者正是前者的影子”。 “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常是 不完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 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它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 人性。” “文学史上朴素地歌咏人生的安稳的作品很少,倒是强调 人生的飞扬的作品多,但好的作品,还是在于它是以人生 的安稳做底子来描写人生的飞扬的。” (《自己的文章 》,1944-12)
• 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 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
• 许多人谈婚姻,语气仿佛是同性恋爱,不是看中女孩子本人, 是羡慕她的老子或她的哥哥。 • 在大学同学的时候,她眼睛里未必有方鸿渐这小子。那时苏小 姐把自己的爱情看的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予。现在呢,宛如 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突然发现者衣服 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
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思潮
• 一、 “两个口号”的论争与文艺界民族统一战线的 形成 • 1、1935年“一· 二九”运动爆发后,当时负责“左 联”工作的周扬在日益高涨的民族救亡运动的推动 下,于年底宣布“左联”自动解散,并提出“国防 文学”的口号,“号召一切站在民族战线上的作家, 不问他所属的阶层,他的思想和流派,都来创造抗 敌救国的艺术品,把文学上反帝反封建的运动集中 到抗敌反汉奸的总流”,推动了抗日救亡文学运动 的蓬勃开展。 • 2、鲁迅、冯雪峰以及胡风、茅盾等商议后,另外提 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口号由胡 风在《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中提出,引起了
• 2、左翼文艺运动 • 1)各地成立分支机构,创办各种左翼文艺出 版物。 如《前哨》、《北斗》、《十字街头》 等。 • 2)加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与研究。 如瞿秋白《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上的现实主 义》、 周扬《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 命的浪漫主义》等。 • 3)“左联”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是推动“文艺 大众化”,三次大讨论。
• 胡风则在《论民族形式问题》指出,民族形式不仅是适应广 大农民“习见常闻”和“喜见乐闻”的大众化、通俗化,而 且必须建立在新时代(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内容的需要和欲 求上,认为“民族形式本质上是‘五四’现实主义的传统在 新的形势下面主动地争取发展的道路”。 • 4、抗战文艺界主流对“战国策”派的批判。 • 所谓“战国策”派是指西南联大教授陈铨、林同济、雷宗海 等于1940年4月创办《战国策》半月刊,后又在《大公报》 办《战国》副刊所形成的一个战时文艺思想流派。 • 他们从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出发,在艺术上倡导“争于力” 的“民族文学”,形成鼓吹强权、强健人心的文化潮流。他 们认为当时的世界大战是诸侯争霸的战国时代的重演,鼓吹 由天才的强力意志来组织领导民族国家。在文学上则以“恐 怖、狂欢与虔恪”为母题的“民族文学”来张扬这种强力意 志,从而达到强权政权的重建。
16、40、文学思潮
【思考题】 思考题】
1、解释 、 文协” 孤岛文学、 战国策” “文协”、孤岛文学、“战国策”派 2、怎样理解《讲话》? 怎样理解《讲话》 3、 战争对四十年代的文学格局产生 、 了怎样的影响? 了怎样的影响?
一、抗战胜利后的国统区文学 (一)辞旧迎新的时代 1.民主运动风起云涌 2.进步文艺运动和群众性民主运动相结合 (二)进步文艺潮流 1.临近坟墓的黑暗事物的挽歌:讽刺文学盛行 2.黎明曙光的欢歌 二、关于“主观论”的论辩 (一)胡风的“主观论” 1.“主观战斗精神” 2.“精神奴役的创伤” 3.现实主义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真理相结合 ” (二)何其芳、邵荃麟、冯雪峰等对“主观论”的批判
舒芜也发表了《论主观》一文, 舒芜也发表了《论主观》一文,企图从 哲学理论上来支持阐发胡风强调主观精 神的意见。胡风、舒芜所谈的“主观” 神的意见。胡风、舒芜所谈的“主观” 概念是比较笼统的,特别是舒芜将“ 概念是比较笼统的,特别是舒芜将“主 提到决定性位置, 观”提到决定性位置,说成历史发展的 动力, 动力,这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 主义基本精神。 主义基本精神。
(二)理性沉思的文学 (1938.10-1944.9)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国内政治形势的变 化,人们的心理从初期的英雄主义和昂扬色彩 逐渐沉静下来, 逐渐沉静下来,开始理性的思考战争前途和民 族命运,出现了“新的苦闷和抑郁”,民族精 族命运,出现了“新的苦闷和抑郁” 神更加成熟和觉醒。表现在文学上, 神更加成熟和觉醒。表现在文学上,首先是爱 国主义主题的扩展与深入,一方面转向历史, 国主义主题的扩展与深入,一方面转向历史, 在漫长的民族历史中寻找民族的脊梁, 在漫长的民族历史中寻找民族的脊梁,发掘民 族的美德, 族的美德,
第一章 1949-1976文学思潮(十七年文学思潮)
二、毛泽东的文学思想
毛泽东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国共 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新民主主义 论》,特别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简称《讲话》)。
具体来说:
1、毛泽东从马克思的一定的“经济基础” 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状况的观点出发, 指出“中华民族的旧政治和旧经济,乃是中 华民族的旧文化的根据;而中华民族的新政 治和新经济,乃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根 据。” 所以提出“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 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工 农兵的文艺”等描述,来标示它的性质。
3、对于文学创作,毛泽东十分重视“生 活”的重要性,称它为艺术创造的“唯一源 泉”。在《讲话》中,“社会生活”被称为 文学创作的“原料”、“半制品”,创作则 是对它们的“加工”。但是这种“加工”并 不是对生活本身的复制,而是以政治乌托邦 激情来改写生活,使文学作品“比普通的实 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 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
50年代,对西方古典文学的翻译出版也有 较大的规模,其品种和数量都超过三四十年 代。这是受西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影响的 左翼作家,在建立当代文学的“资源”的另 一种考虑。就时间来说,主要选取19世纪之 前的文学,就创作方法而言,主要选择“现 实主义”的文学,当时的中国文学界只译介 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或者“进步的”, 或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作家作品。
四、“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
1、出身地域、生活经验、作品取材,出现了从 东南沿海到西北、中原的转移; 2、文化素养:“五四”时期及以后的现代作家 一般都经过系统的学校教育,很多人曾留学 欧美或日本,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学,有较 多了解。五六十年代的“中心作家”,大部 分学历不高,在文学创作上的准备普遍不足。 于是出现了一批“一本书作家”或“集体创 作”。
现当代文学思潮教学大纲
《现当代文学思潮》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汉语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数:24大纲执笔人:刘梦琴一、课程定位和目标课程定位:现当代文学思潮”是一门研究“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文学思潮发展演变进程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在函授汉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系统学习“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文学思潮发展演变的进程,阐明中国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潮内在的兴衰规律和影响。
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按照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发展史分为六章:第一章二十年代文学思潮;第二章三十年代文学思潮;第三章四十年代文学思潮;第四章建国后政治化文学思潮;第五章新时期文学思潮;第六章世纪交替时期的文学思潮。
本课程以文学思潮的发展线索安排教学,讲授各个时期形成的重要和主要的文学思潮、文学思想,及其历史和文化背景,基本理论主张和实践主张,文学史贡献和局限以及借鉴意义。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二十年代文学思潮(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大量的文学社团的涌现。
教学难点:各种文学思潮发生的背景以及文学思潮的变动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2、“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主张和实践3、文学研究会的文学思想4、创造社的文学思想5、鲁迅的文学思想基本要求:本章主要是介绍从1917——1927年间的文学运动和文艺思潮,学生应全盘了解在这一阶段出现哪些文学思潮,对现代文学的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了解在现代文学阶段所受的外来影响。
在此基础上理解现代文学的现代性,重点掌握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以及这一时期出现的主要的社团流派,它们对现代文学的重要贡献。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文学研究会的文学思想;创造社的文学思想;鲁迅的文学思想。
(二)三十年代文学思潮(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瞿秋白的文学思想;现代主义流派的文学思想;京派作家的文学思想。
15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p 15
5.1945-1949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长期论争 论争始于1945年1月胡风在《希望》创刊号上 发表的文章《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舒芜的 《论主观》同时发表。胡风的主观意图是反对文学 创作的教条主义,公式化倾向,推进现实主义的创 作风气,他认为,主观战斗精神是艺术创造的源泉。 舒芜从哲学上支持胡风的观点,他把主观提到决定 性位置,说成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引起了普遍批评。 何其芳、冯雪峰、乔冠华等都有文章批判他们。 1948年,胡风又在《论现实主义的路》中进一步阐 述自已的观点,对批评文章,一一加以反驳,论争 到建国前结束,双方并未取得一致意见。
p 13
3.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这一讨论于在1939-1941年间,国统区、 解放区都进行。论争的焦点是如何看待民 族形式的来源,论争的一方是向林冰,他 在《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等文中一再 强调创造新民族形式的途径就是运用民间 形式,并认为新文学是以欧化的形式代替 中国作风,是中国气派的畸形发展形式, 反对的一方是葛一虹,他在《民族形式的 中心源泉在所谓“民间形式”吗》等文中 全盘肯定五四文学,完全否定民间形式的 有可继承的合理成份。
40年代文学思潮
p1
40年代文学(第三个十年)指 从芦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 日)的12年,包括抗日战争、解放 战争两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活动。
p2
由于大片国土沦陷,中国国土被分 为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 (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日伪 统治下的沦陷区和上海英法等外国租界 的孤岛四大部分。文学也因此构成国统 区文学、解放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孤 岛文学。
p 12
2.文化界对“战国策”派的批判 “战国策” ,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不是一个 纯文学或以文学为主的社团,而是一个政治、哲学、 历史、文学相统一的一个综合性社团流派。以汇集 于西南的一些教授陈铨,林同济,雷海宗等为代表。 他们在昆明创办《战国策》,于昆明共出17期,在 重庆创办《大公报·战国》副刊共出31期,他们的 哲学基础是尼采的唯意志论和超人哲学,他们声称 当时是战国时代的重复,在文学上主张以恐怖,狂 欢和虔恪作为创作的“三大母题”。他们着重宣扬 以反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主观唯心论,鼓吹自我中心, 强调心灵表现,提倡超阶级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 这一派中只有陈铨是作家,剧作《野玫瑰》是其代 表作。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库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一、客观性试题1、简述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和特点。
2、什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3、什么是文学革命?4、简述胡适关于中国文学革命的“八事”主张和十字宗旨。
5、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的“三大主义”是什么?6、概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7、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有那些?8、概述文学革命的历史进程。
9、简述新文学社团产生的历史背景。
10、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是什么?11、简述文学研究会的文学贡献。
12、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是什么?13、创造社的文学贡献有那些?14、简述新月社的主要倾向及其影响。
15、什么是“语丝文体”?16、简述湖畔诗社的艺术倾向及代表诗人。
17、试列举“四大社团”之外的其他社团及其主要特色。
18、社团产生和流派形成的意义是什么?19、国粹派及其文学主张是什么?20、简述学衡派及其文学主张。
21、概述新文学阵营与甲寅派的斗争。
22、鸳鸯蝴蝶派及其文学主张是什么?23、简评二十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及其表现。
24、简评二十年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25、简评二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26、简析初期革命文学思潮。
27、概述二十年代的小说创作。
28、概述二十年代的新诗创作。
29、概述二十年代的散文创作。
30、概述二十年代的戏剧创作。
31、鲁迅思想转变的原因有那些?32、简述鲁迅创作的三次高峰。
33、简析《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
34、简析《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35、简析《呐喊》对辛亥革命的描写。
36、简析《呐喊》对农民形象的塑造和对农民问题的思考。
37、简析《彷徨》对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
38、简析《彷徨》对妇女形象的刻画及妇女问题的思考。
39、简析《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40、简析《阿Q正传》的思想及艺术成就。
41、《故事新编》的思想及艺术特点有那些?42、简析《野草》的思想及艺术成就。
43、《朝花夕拾》的思想及艺术特点是什么?44、概述鲁迅杂文创作的分期及其成就。
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学研究(一)
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学研究(一)【内容提要】20世纪30、40年代是中国文学研究的发展、深化时期,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是新的学术人才的涌现,其中不乏像钱钟书这样大师级的人物;第二是权威性的学术机构真正开始运作,像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等;第三是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学科形态基本确立;第四是代表20世纪学术研究水平的学术论着最集中地产生在30、40年代。
【关键词】人员构成/学术机构/学科形态/学术经典20世纪30、40年代,是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深化时期。
其特征至少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研究格局的变化,学者队伍基本上由五四时期及30年代初成长起来的学人构成,这样的人员结构给30、40年代的中国文学研究带来了全面的影响。
二是现代学术机构真正运作起来。
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影响巨大的学术机构,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中央大学、中山大学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等都是在30年代开始全面、系统地实施研究计划。
三是20世纪的中国学术的学科形态在这时基本确定。
就文学研究而言,小说史、戏曲史、词学、文学批评史、晚清小说史、新文学史等研究专题,从30年代开始在中国各大学的国文系或中文系被逐步列为专业课程,由专职人员系统讲授,形成了20世纪特有的文学研究专题,对20世纪后来的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是代表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最高水平的学术论着最集中地产生在30、40年代。
像吴梅的《曲学通论》、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阿英的《晚清小说史》、闻一多的《唐诗杂论》、朱自清的《诗言志辨》、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夏承焘的《唐宋词人年谱》、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钱钟书的《谈艺录》等一大批优秀的学术论着在这一时期完成或出版。
正是有了这些出色的研究成果作基础,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基本格局才得以确立。
因此,在概括和总结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历史经验和学术成果时,我们应该注意到30、40年代在整个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承前启后的特殊地位,即它一方面延续了五四新文化确立的现代学术规范和样式,另一方面,30、40年代的研究者在各个研究的具体领域又体现出自己的研究风格和个性。
02.1949――1976文学思潮
具体就是指: 具体就是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 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 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 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 风格,另一种学派, 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 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 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 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 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 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1949―1976 文学思潮
十七年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概况 第一次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代会,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即“中华全国 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 1949年7月2日到 日在北京举行, 日到19日在北京举行 年 月 日到 日在北京举行, 并在会上成立了“ 并在会上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 术界联合会” 术界联合会”。标志着中国新文学 进入了当代文学阶段 。 建国以后的几次文艺运动和文艺思 想斗争运动
胡风的现实主义则更多的承 世纪法、 接19世纪法、俄、文学的批 世纪法 判生活的性质, 判生活的性质,以及鲁迅先 生所代表的中国现代作家的 思想启蒙”的责任。 “思想启蒙”的责任。对后 者来说, 者来说,他们更注意古老中 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沉重负 担。
认为中国的传统和民众的生存状况 和精神状态, 和精神状态,一方面是韧性的战斗 原始的生命力, 力、原始的生命力,另方面则是奴 性的卑贱与苟安。 性的卑贱与苟安。胡风提出这个精 神奴役的创伤,就是要求作家“ 神奴役的创伤,就是要求作家“对 于一切的麻木,一切的污秽, 于一切的麻木,一切的污秽,一切 的混乱,随时随地感到难堪或悲愤, 的混乱,随时随地感到难堪或悲愤, 用了最大的警惕心去告发, 用了最大的警惕心去告发,去抨 击”。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民族文学思潮——以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民族形式大讨论、战国策派民族文学运动为
素 学说 ,极 力 鼓 吹 民族 主 义 文 学 的至 高 地 位 ,甚 至 把 民族
主 义作 为评 价 政 治 、文 学 的 唯 一标 准 。这 无疑 违 背 文学 创
文化 围剿【” 。确然如此 ,国民党兴起 民族文艺运动 ,鼓吹 】
民族 意 识 ,主要 是 国 内政 治斗 争 的 需要 ,其 目的 在 于反 共
2 1 年第 1 01 期
王瑛 :二 十世 纪三 、四 十 年代 的 民族 文 学 思潮
★ 电影 ・ 文学 ・ 艺术★
二 十世 纪 三 、四十年 代 的 民族 文学思潮
— —
以民族 主义文 艺运动 、民族形 式大讨论 、战国策派 民族 文学运
动为例
王瑛
( 四川中医药 高等 专科学校 四川 绵阳 6 1 0 ) 2 0 0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民族文学思潮电影文学艺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民族文学思潮以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民族形式大讨论战国策派民族文学运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绵阳621000摘要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文学思潮成为主要文学思想和创作潮流本文从汇聚成思潮的重要支流中选取民族文艺运动民族形式大讨论战国策派民族文学运动进行考察指出民族文学思潮提倡文学采取民族形式表达民族意识充分发挥了文学作为思想武器在凝聚民族力量抗击外侮上的作用有极高的思想史文学史价值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也有一定启示
二 十 世 纪 三 十 年 代 到 四十 年 代 出现 了一 股 引 人 注 目 的 文 学 思潮 ,一批 文 学 理 论 家和 创 作 者 纷 纷 从理 论 和创 作
国家 ,他 坚信 ,“ 救 中 国 ,要 想 民族 永 远 存 在 ,必 要 提 要
考研备考大纲分析:黑龙江大学2014年中国文学史考研大纲(五)
考研备考大纲分析:黑龙江大学2014年中国文学史考研大纲(五)2.“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民众剧社。
上海戏剧协社。
“爱美剧”的出现。
“小剧场运动”的艺术试验。
3.五四戏剧家的创作:胡适的《终身大事》。
欧阳予倩的《泼妇》。
洪深的《赵阎王》。
田汉的剧作的思想与艺术。
丁西林剧作的思想与艺术。
二、三十年代文学(一)三十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1.革命文学的论争:内容与过程。
2.左联的成立及无产阶级文学思潮的传播。
3.左翼文坛与自由主义作家在思想理论上的论争:与新月派的论争。
与京派的论争。
(二)三十年代的小说1.左翼小说:(1)蒋光慈、柔石、丁玲的小说。
(2)张天翼、沙汀、吴组缃的小说。
(3)叶紫、艾芜的小说。
(4)“东北作家群。
”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的小说。
2.京派小说:废名的小说。
萧乾的小说。
3.海派小说:张资平的小说。
新感觉派诸人——刘呐鸥、穆时英及施蛰存的小说。
(三)茅盾1.茅盾与“社会剖析小说”。
2.《蚀》、《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内容。
3.茅盾长篇小说的艺术特征。
(四)老舍1.老舍小说构筑的“市民世界”。
2.《骆驼祥子》的思想内容。
3.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
(五)巴金1.前期小说对青春的歌赞:《灭亡》。
《爱情三部曲》。
2.《家》的杰出成就。
3.后期小说对人生世相的揭示:《憩园》。
《寒夜》。
(六)沈从文1.沈从文小说构筑的“湘西世界”。
2.《边城》的创作成就。
3.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征。
(七)三十年代的新诗1.“中国诗歌会”及臧克家的诗: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特点。
臧克家的诗。
2.后期新月派与徐志摩后期的诗。
后期新月派。
徐志摩后期的诗。
3.现代派诗人的诗:现代诗派。
戴望舒的诗。
卞之琳的诗。
“汉园三诗人”的诗。
(八)三十年代的散文1.林语堂的散文。
2.左翼作家的散文:艾芜的散文。
萧红的散文。
吴组缃的散文。
3.“京派”及其他作家的散文:何其芳的散文。
李广田的散文。
吴伯萧的散文。
丽尼的散文。
(九)三十年代的戏剧1.“国防戏剧”运动。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提纲
第十二章 30年代小说(五)1、从文: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1926年出版第一个小说集《鸭子》代表作:1934年创作的中篇小说《边城》2、京派(名词解释):京派是30年代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后继续留在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的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从文、健吾、朱光潜等。
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
"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
他们的思想是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
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
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3、从文抒情小说艺术特色:①主要写湘西人性中的美与善;②.写现代文明中传统美好人性的遗失;③小说比较散文化,有田园牧歌的美;④小说具有悲剧意识;⑤创作主体情感的投入,追求小说的抒情性;⑥丰富多样的结构体式,古朴简约的语言风格。
4、《边城》是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健吾称它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
5、《边城》是从文浓郁的怀乡情结的艺术结晶,也是支撑湘西世界的坚实柱石。
第十三章 30年代新诗(小题目)6、中国诗歌会诗人的诗歌创作亦可归入政治抒情诗,主要发起人有黄浦芳,穆木天等。
7、臧克家,是一位出自新月诗派之门又兼收各派之长的诗人,被称为“农民诗人”和“乡土诗人”8、戴望舒,代表作《雨巷》,作者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9、戴望舒诗歌的基本特征:❖作为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戴望舒的诗歌艺术历程大体可分为二个阶段,可以概括为“雨巷”与“记忆”时期、“残损”时期。
❖前一阶段的诗绪较为低沉,境界较狭小,第二阶段的诗风则趋向明朗,诗境较阔大。
10、卞之琳,代表作《断章》。
第十四章 30年代戏剧11、1936年春,左联解散。
左翼剧联配合国防文学提出“国防戏剧”的口号。
12、“好一记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演遍大江南北。
评说20世纪40年代文学发展状况
评说20世纪40年代文学发展状况20世纪40年代作为中国近现代大动乱时代的一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文学史融会交融的十年,无不体现出它的纷乱与不平静。
由于1937—1949年长达十余年的战争,40年代文学也必不可免地受到这战火的影响。
这一时期,抗日救亡的现实一定程度上直接推动了时代文化发展中民族意识的强化,促成了抗战文化的产生,影响文学向民主主义靠拢。
但就另一方面来看,民族矛盾的突出与深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国内的政治力量对立的格局。
民族矛盾与政治对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形成新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同一性和排斥性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这一切也促成该时期文学复杂性的发展。
谈到文学的复杂发展性,则不能不谈到它复杂发展的两种态势。
第一种是文学复杂的分布态势。
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国土实际上被战争分割为国民政府统治区、共产党领导的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和上海英、法等外国租界的孤岛四部分。
其中,国统区文学是指国民党统治区之内的文学创作。
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其创作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学特征。
首先是从1937年7月7日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期间,出现了大量以救亡宣传动员为中心的题材,文学创作则以昂扬激愤的英雄主义为基本基调。
第二,武汉失守之后,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期间的文学创作也转为正视残酷的战争和阴暗的现实,开始批判现实的艰难,探寻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
第三,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为第三阶段,这一时期开始了大量的以批判、讽刺为主的文学作品。
相对于国统区抗日救亡文学以及讽刺文学的描画,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的文学,则以对新社会制度、解放区的人民为对象,运用明朗朴素的基调探求文学的民主化和大众化。
而沦陷区文学则是指沦陷区的作者在艰难的环境下进行的创作。
他们的创作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富于乡土气息的现实主义作品,一部分则对人的日常平凡生活的重新肯定和发现。
至于孤岛文学,它指的是上海沦陷为“孤岛”之后,那些留在上海租界的作者们所创作的配合抗日救亡运动的作品。
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新论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指自20世纪初以来在中国文坛上出现并对文学创作和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系列文学思潮。
通常被归纳为“新文化运动”、“现代主义文学”和“现代派文学”,它们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三大重要思潮。
1.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起源于20世纪初,是一场对传统文化体制和封建思想进行彻底改革的激进运动。
它提倡科学、民主和个人自由,主张用现代化的思想和方式来改造中国社会与文化。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学形式和内容进行了颠覆和挑战,推动了白话文的兴起,提倡现实主义和社会批判。
代表作家有鲁迅、胡适等。
2. 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中国出现了一股新的文学思潮,被称为“现代主义文学”。
这一思潮主张突破传统文学形式和语言,探索个人内心、意识流和非线性叙事等新的艺术手法。
它对真实性问题提出了质疑,并倾向于表现痛苦、迷茫和异化的现代人。
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徐志摩等。
3. 现代派文学:现代派文学发展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对前两者进行反思和超越的文学思潮。
现代派文学强调个体和内心体验的独特性,注重语言和形式的实验,并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
它既追求现实表达,又注重文学的内在美和独立价值。
代表作家有余华、莫言等。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分类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和研究,并不能完全涵盖多元的中国现代文学。
此外,每个思潮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流派和个别作家的个性化表达。
因此,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认知还可以从更深入的角度进行研究和讨论。
除了上面提到的新文化运动、现代主义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还涌现出其他一些重要的文学思潮。
以下是其中几个值得一提的新论:1. 抗战文学:抗战文学是指中国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期(1937年-1945年)的文学创作。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表达了抗战的英雄主义精神,揭示了侵略者的残暴和中国人民的抵抗。
代表作家有巴金、老舍等。
2. 格局派文学:格局派文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间涌现的一种文学思潮,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
第十八章 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3)
•
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理论的三大支柱 (三个主要观点):1、“到处都有生活”说, 即主张题材自由;2、“精神奴役创伤”说, 反对以“民粹主义”立场将人民理想化,也 不赞同贬低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3、“世界 进步文艺支流”说,强调“五四”新文学与 世界文学的联系。 • 对胡风理论评价:胡风理论是对新文学 某种局限性的一次反思,一次还不很成熟但 非常有价值的反思。不只是胡风理论本身的 不成熟,而且容许这种反思的时机和条件也 不成熟。胡风的理论在四十年代没有受到重 视,到80年代后才得到人们应有的客观评价。
• • •
•
• •
第二阶段(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战 进入相持阶段) 创作则转为正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正视 现实中的黑暗; 题材更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底蕴,揭露与批 判现实的黑暗势力和解剖民族痼疾;同时在历 史中发掘民族美德,寻找民族脊梁以作为现实 的借鉴;再则,作家也开始面对自己,探询知 识分子的历史道路。 主要文学形式是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 叙事诗;追求史诗格调, 沉郁、凝重、博大的风格。 第三阶段(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 文学再一次与民主运动结合,讽刺成了主调, 许多创作都带上喜剧性的批判色彩。
•
胡风理论的核心命题是“主观战 斗精神”,主观战斗精神的的内涵是: 创作主体需要在客观对象的活的表现 中熔铸自己的同感的肯定或反感的否 定,而客观对象也会以其真实性来促 成修改、甚至推翻作家的上述认识。 这个“相生相克”的的动态过程的结 果就是新的艺术世界的诞生。而能够 促成这一过程深入进行的动力则是作 家认识这一世界的思想力,体验现实 的感受力,投身于现实的热情,总而 称之,即为“主观战斗精神。
1、是作家与艺术家的立场问题,要求“思 想改造”并与工农结合,既解决了思想统一问 题,又解决了创作源泉和服务对象问题。这可 以说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总纲,《讲话》 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即在此。毛泽东在当时提 出这种要求的确出于革命现实的需要。 • 2、是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阐释。强调 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同时,要求政 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这里,毛泽东作为政 治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问题思考的 结果,有其必要与理由,但“提法”上(尤其是 关于批评标准)由于较多强调了服务政治,结果 导致了简单化、概念化。 • 3、是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文学遗 产等问题,都有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
800 中国现代文学(下)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下)作业答案第十一章四十年代的文学运动及文学思潮一、填空题1、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2、《抗战文艺》,《文艺阵地》3、“文章下乡,文章入伍”4、《放下你的鞭子》5、高兰,锡金6、茶馆剧7、田间,柯仲平,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8、戏剧活动,杂文创作,文艺出版9、《战国策》,“战国策派”10、政治标准、艺术标准11、“主观战斗精神”二、名词解释1、文协:即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18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这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包括了除汉奸以外的各派文学家和艺术家,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几十个分会。
文协成立后,积极开展工作,出版会刊《抗战文艺》,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组织作家走上前线,深入农村,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推动了抗日文艺运动的发展,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于抗战胜利的1945年10月解散。
2、孤岛文学:是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活动,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历时4年零一个月,其间四面皆日军侵占之沦陷区,仅租界内为英法等国控制,所以成为"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开展抗日文学活动,故称之为"孤岛文学"。
3、“鲁迅风”:活跃于孤岛时期的一个进步的杂文流派;代表作家有王任叔、周木斋、唐弢、柯灵等7人,以《鲁迅风》杂志而得名;学习鲁迅杂文战斗传统,作品有《边鼓集》等。
4、战国策派: 1940年前后在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带有法西斯思想色彩的反动文化派别,因创办《战国策》半月刊和《战国》周刊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是聚集昆明的大学教授陈铨、林同济、雷海宗等。
他们认为当时的时代是"战国时代的重演",从而抹杀了法西斯侵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区别;公开宣扬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和"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法西斯理论;在文艺思想上,他们鼓吹"力的文化",主张描写"强力",提倡反理性主义,提出以"恐怖"、"狂欢"和"虔恪"为文艺创作的"三道母题",其代表作品是陈铨的剧本《野玫瑰》、《蓝蝴蝶》等。
40年代文学思潮
什么是“孤岛”文学?
指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日军
进入租界止,存在于上海租界的文学。由于 四面都是沦陷区,故称“孤岛”。期间产生 了大量出版刊物,反映了作家对抗战时期战 斗和生活的记录。孤岛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 杂文和戏剧。杂文以唐弢为代表,带有强烈 的“鲁迅风”;戏剧以于伶和阿英为代表, 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和斗争,歌颂爱国主义 和民族气节,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3.四十年代初延安的“杂文运动”(丁
玲、王实味、艾青、萧军)。
丁玲:《我们需要杂文》《“三八节”有感》 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 罗烽:《还是杂文的时代》 王实味:《政治家·艺术家》《野百合花》
萧军:《论同志的“爱”与“耐”》《杂文还废
不得说》
这些文章大多写于1941——1942年延安整风
第一节
环境:
四十年代文学概况
一、第三个十年(1937-1949)的文学
1.战争背景下文化中心散落、转移和重新汇聚
(上海、南京、北京——武汉、重庆——昆明、 桂林——香港); 2.政治的、军事的等意识形态色彩愈加浓厚; 3. 大部分作家在颠沛流离中从呼号走向了反思; 4.来自社会下层的现实呼声成为文学表现的重 点。
第二节 延座讲话及四十年代文艺思潮
一、延安整风前的文学背景回顾:
1.文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抗日战争时期为广
泛团结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文艺团体。简 称“文协”。1938年 3月27日成立于武汉。发 起人包括文艺界各方面代表97人,由老舍主持 文协日常工作。文协成立会上,提出了“文章 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鼓励作家深入现实 斗争。“文协”在全国各地设置分会,创办了 会刊《抗战文艺》,是贯通抗战时期的唯一刊 物。 2.大批进步的知识分子作家、有志文学青年涌
中国当代文学史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文学思潮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
1949年7月2日到19日,中华全国第一次文 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这一事件被当 做是“当代文学”的起点。
第一次文代会召开时的台上与台下
一、新的主流 二、有意的忽视 三、徘徊的远走者
第一次文代会和文学新体制的建立
• 思想方面高度的统一性(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指导) • 队伍方面高度的组织性(机构建设、机关刊物、作家身份)
• 艺术方面高度的规范性(以革命现实主义为艺术规范)
• 新中国文学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的主导趋势,同“五四”以来多元化 的文学格局形成显著的比照。
1、思想方面高度的统一性
•
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下 简称“第一次文代会”)。
•
周恩来把这次大会称为各路文艺工作者的“大团结,大会师”:“是从 老解放区来的与新解放区来的两部分文艺军队的会师,也是新文艺部队 的代表与赞成改造的旧文艺的代表的会师,又是在农村中的,在城市中 的,在部队中的这三部分文艺军队的会师”。
诗歌:郭小川、贺敬之、李季、闻捷、田间、顾 工等。 散文:魏巍、杨朔、刘白羽、秦牧。 话剧:茶馆、曹禺《明朗的天》、郭沫若《蔡文姬 》、沈西蒙《霓虹灯下的哨兵》。 文化性格:从出身江浙、福建(鲁、周、冰、 叶、朱、郁、茅、徐、夏、艾、戴、钱、穆、路) ;四川、湖南(郭、巴、丁、周、何、沙、艾芜) ;转移到山西、陕西、河北、山东,即晋察冀、陕 甘宁、晋冀鲁豫地区。(重人文、才情、学识的文 人传统变成意识形态;题材上从市民、知识分子到 农民)文化素养、写作经验的缺失导致“一本书” 作家。
•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
• “新的人民的文艺”就是:要选择“新的主 题”,使“民族的、阶级的斗争与劳动生产 成为作品中压倒一切的主题”;塑造“新的 人物”,即写“人民中的各种英雄模范人物 ”;采用“新的语言、形式”,使“语言做 到相当大众化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一、文协: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在“文协”的成立大会上,通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等一系列提案。
选出了郭沫若、茅盾、夏衍、胡风、田汉、丁玲、老舍、巴金、郑振铎、郁达夫、朱光潜、王平陵等四十五人为理事,周恩来、孙科、陈立夫等为名誉理事。
之后,又选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出版会刊《抗战文艺》。
这是当时中国文艺界规模最大的组织,其成员包括了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除汉奸以外的各抗日阶级、阶层,各种流派的文艺工作者,而革命、进步的文艺工作者又是其中的主体。
她的诞生标志着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文协”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创办了各种会刊。
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刊物,是《抗战文艺》。
它于1938年5月4日在汉口创刊,之后移往重庆,共出版印行了十卷七十一期,直至抗战胜利。
它刊载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以及与文艺相关的其它文章,极大地推动了抗战文艺运动的发展,它自己也成了抗战时期一颗璀璨的文艺明珠。
其二,团结了最广大的作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左联”时期的关门主义偏向。
同时,也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讲习班”、“座谈会”等,培养了许多青年文艺工作者。
二、1940年,对“战国策派”的批评
1940年,当一个特别的文艺派别“战国策”派出现以后,围绕这一派别,又展开了一场思想交锋。
这一派别的骨干成员是陈铨、林同济、雷海宗等。
他们是聚集在昆明的教授和文人,其主要活动阵地有《战国策》半月刊和《大公报》副刊《战国》。
这一派别虽主要从事文艺活动,但却有明确的政治倾向。
2他们的政治观是“争于力”,他们认为,“科学发达的国家,随时可以用科学的力来支配其他落后国家的生命”,战争,“没有什么正义不正义的标准,只有力,力就是正义。
”中国昔日的“战国时代”,“也就是现在(抗战时期——引者注)的整个局势的特点”。
同时,他们认为:“抗战以来,中国最有意义,最切合实际的口号,莫过于‘军事第一,胜利第一’、‘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意志集中,力量集中’。
”“第一个就是‘战’,第二个就是‘国’,第三个就是‘策’。
”
“战国策”派的名称由此而来。
“战国策”派的宗旨是,“以‘大政治’为‘力母题’(Leitmotif),抱定非红非白,非左非右,民族至上,国家至上之主旨,向吾国在世界大政治角逐中取得胜利之途迈进。
”他们的文学主张,与其“大政治”一脉相承,那就是“恐怖、狂欢、虔恪”三大母题。
他们不仅在理论上如此提倡,而且,还有一批作品实践其主张,如《野玫瑰》、《金指环》、《间谍夫人》等。
这些作品多表现“曲线救国”的主题,甚至直接歌颂特务和汉奸。
针对“战国策”所作所为,《新华日报》、《文化杂志》、《野草》等报刊,分别发表了汉夫的《‘战国’派的法西斯主义实质》、《‘战国’派对战争的看法帮了谁》,李心清的《‘战国’不应做法西斯主义的宣传》,欧阳凡海的《什么是‘战国’文艺》,洪钟的《‘战国’派文艺的改装》,刘念渠《读〈野玫瑰〉》等文章,对战国策派的主
张和创作进行了全面的批判。
三、1937-1940年,关于文艺的大众化与民族化的讨论,即关于利用旧形式和“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问题的讨论
在这一时期的思想交锋中,最有理论价值和文学意义的论争是关于文艺的大众化与民族化的讨论。
文艺的大众化与民族化是一个关系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方向的重要问题。
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的同人和早期共产党人就涉及过这一问题,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们对这一问题未能展开有效的讨论。
30年代,“左联”对这一问题也展开过三次专门的讨论。
但当时讨论的主要是一般的原则问题,对许多具体的问题未及涉猎。
抗战开始后,随着大批作家深入火热的现实生活,随着众多通俗文艺作品和刊载这些文艺作品的刊物,如《抗到底》、《七日报》、《大众报》、《通俗文艺五日刊》等的问世,特别是随着一些通俗文艺作品中一些不良倾向的出现,进步文艺界展开了以利用旧形式为中心的关于文艺大众化与民族化的讨论。
此次讨论在国统区和解放区两个区域同时展开。
解放区的讨论由于是在毛泽东思想的直接指导下进行,认识较为统一,没有形成大的论争。
国统区则不一样,在关于利用旧形式和“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问题的讨论,一开始就出现了两种带偏颇性的意见:
一种是“把大众化问题简单化到只是‘民间旧形式’的利用(所谓旧瓶装新酒),以致完全抹煞了‘五四’以来的一切新文艺的形式”;
一种是“在保卫‘文艺新形式’的名义下坚守着小资产阶级文艺的小天地——其所保卫的是‘形式’,实际是深恐藏在这种形式下的内容受到损害。
”
代表第一种偏向的是向林冰,他写了《‘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民间形式的运用与民族形式的创造》等文。
他片面地从“新质发生于旧质胎内”这一前提出发,认为民族形式的创造,应该以“先行存在的文艺形式”为基础,这种“先行存在的文艺形式”便是“大众所习闻常见的民间文艺形式”,而五四以来的新文艺形式则是资产阶级的形式,是欧化的形式,因此,“现实主义者应该在民间形式中发现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
”
向林冰主张的偏颇在于:第一、忽视了“内容决定形式”这一前提。
正如周扬所
批评的一样,这一主张忽视了“民族形式之建立,不能单纯依靠于旧形式,而主要的还是依靠于自己民族现实生活的各方面的紧密认真研究。
……而尤其是目前民族抗日战争的实际生活的艰苦实践。
”第二、将民族形式的建设局限于利用旧形式一途,忽视了“利用旧形式也并不是停止于旧形式,保存旧形式的整体,而正是要在艺术上思想上加以改造,在批判地利用和改造旧形式中创造新形式。
”第三、完全无视五四新文学在形式方面的成就。
与向林冰主张相反,而同样是偏颇的另一主张是葛一虹的主张。
葛一虹写了《民族遗产与人类遗产》、《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是所谓‘民间形式’吗?》等文。
他反对向林冰对五四以来新文艺的全盘否定及其“民间形式是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的观点,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葛一虹主张的偏颇表现在:第一、全盘肯定五四文学,包括五四新文学的“欧化”倾向。
第二、全盘否定旧形式的价值,反对向民间形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