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讲义——第一章 先秦文学批评

合集下载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文学批评史(先秦至明前)

文学批评史(先秦至明前)

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第一编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萌芽阶段。

美刺说:通过创作诗歌对政治情况和人物进行赞美和讽刺的观念。

言志说:把诗歌看作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发露,这种观念概括为“诗言志”。

赋诗言志:是指引用《诗经》中已有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想法。

断章取义:赋诗者不管原诗(诗经)整体内容,只取某一点的相同或类似。

观志和观风:从听诗的角度说,就是观志和观风。

反映了听诗者所观所知之志。

三不朽:言辞很重要,可以使人不朽,但其地位在德行、功业之下。

孔子的文学观:论《诗》主张:孔子以《诗》为修身之具。

又从政治、外交方面说明《诗》的效用。

孔子论诗带叙孔子论乐的一些言论,重视中和之美,对内容和形式都很注意。

“兴观群怨”:兴就是以诗中所说的事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相联系比照,从而获得启发。

观就是与春秋时以《诗》观志、观风一致。

群:群居相切磋,是说《诗》能帮助人们互相切磋砥砺,提高修养,和谐关系。

怨,是说《诗》可以用来表达怨情。

“思无邪”:学习诗三百,是要使人归之于正,这也成为后诗一些论者主张诗歌发挥教化作用的理论依据。

孟子的文学观:以意逆志说:孟子要求说诗者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的表面意义,而应当根据全篇去分析作品的内容,去体会作者的意图,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知人论世说:要比较正确理解作品的内容,除了以意逆志以外,还必须对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时代有一定的认识,结合这些方面来对作品进行考察,这是比较好的方法。

知言养气说:气指道德修养。

知言是指辨别言辞的能力。

人们的道德修养、思想认识提高了,就自然会加强辨别言辞实质的能力。

荀子的文学观:宗经、征圣、明道说的先声: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通过后天的修养方能向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认为天下之道体现于圣人,而圣人的事迹见于经典,说《诗》是圣人之志的体现。

言辞辩说:荀子力图对各种学派进行总结性批判,以自己的学说统一论坛,扬言君子必辩,认为辩说是学者重要的修养。

《乐论》:批判墨子的非乐思想,认为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政权,必须重视礼乐的社会作用,认为人的情感欲望属于本性,只能加以引导和节制,礼和乐的作用即在于此。

中国文学批评史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基础知识汇编第一章先秦的文学批评一、《诗经》等反映的文学观念1、诗言志:《今文尚书·尧典》中提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其中“诗言志”反映了古人对诗歌的一种认识即:作者通过是个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社会中人和事的观点态度,并且希望诗歌能对社会政治发生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言志”并不是情感思想的随意表达,而是应当符合主流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

“诗言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是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朱自清《诗言志辨序》)。

2、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强调了德行、功业以及言辞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此处“言”主要是指有关德教、政教之类的言辞而不是泛指。

后世“三不朽”常被用来作为讨论文章著述以及一般文学创作地位和作用的理论依据。

二、孔子1、“思无邪”:《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来说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音乐上讲是指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不要过激直露,应当委婉曲折。

对于“思无邪”,各家解释也不相一致。

2、“兴观群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此处“兴”是强调诗歌在修身方面的作用;“观”是“观风俗之盛衰”(郑玄注),指诗歌的认识作用;“群”即“群居相切磋”(孔安国注)指诗歌具有聚集文人,交流思想的功能;所谓“怨”,指“怨刺上政”(孔安国注),讲诗歌有批评怨刺统治者的作用。

“兴观群怨”实质上是对文艺社会功能的认识和概括,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

3、“尽善尽美”:语出《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义稿(新版1)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义稿(新版1)

讲义稿1: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编号:26120260绪论一、学科历史中国文学批评史,又名中国古代文论史、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文学思想史等。

•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为一门学科,是中国文学批评与历史学交叉的一门学科。

•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是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与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学术界一致认为:中国文学批评史这一学科的奠基者是:郭绍虞、罗根泽、朱东润•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有着悠久的历史。

二、部分高校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的主要学者、专家(略)王运熙、顾易生主持编写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2011年版(七卷本,规模宏大,力求全面地清理各历史阶段文学批评的发展过程。

三、“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除了上述提及的著作外,还有以下:1、李建中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李建中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第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2015年8月第1版2、成复旺著《新编中国文学理论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3、李春青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4、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版5、赖力行、李清良著《中国文学批评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6、邹然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7、谢建忠著《中国文学批评史述略》,巴蜀书社2005年9月第1版8、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2版——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9、蔡钟翔、黄保真、成复旺《中国文学理论史》,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10、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1、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12、李铎《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袁济喜著《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最重要的教科书(本科)•1、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中、下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文学批评史之先秦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史之先秦文学批评

“诗言志”的发展
• 战国以后,“志”作为人的思想、意愿、感情的 一般意义开始受到重视。
• 汉代,《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 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 魏晋南北朝 陆机:“诗缘情而绮靡” 刘勰、钟嵘强调“感物言志”
•7
“诗言志”理论意义
• 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偏重于从创作主 体方面来理解文艺本质特征的基本思路
•23
第二节 先秦道家的文学批评
•24
概述
• 老庄之学 • 儒道文艺观比较
•25
一、老子的文艺观
• 老子(约前580—前500),名李耳,又名 老聃,楚国苦县人/ “柱下史”/尹喜/《道 德经》上下篇
• 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无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0章)
•26
1、大音希声
以告哀。”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诗以言志。”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 依永,律和声。”
•5
“志”的内涵
• 赵岐 :“心所念虑”(《孟子·公孙丑注》) 郑玄:“心意所趣向”(《礼记·学记注》)
• 朱自清:作家有关政教、人伦的志趣、怀抱。 献诗言志 赋诗言志 教诗明志 作诗明志
•6
•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41章) • “听之不闻名曰希。”(14章) • 王弼《老子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
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 有声者,非大音也。”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12章) • 庄子:人籁、地籁、天籁 • 陶渊明/无弦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亚里士多德(前384)
•10
• 孔子(前551பைடு நூலகம்—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 邑

第一章先秦的文学批评

第一章先秦的文学批评
• 《大雅·崧高 》: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 闻于四国。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 伯。 (吉甫,尹吉甫,周王朝的卿士。孔硕,甚宏大。 风,声调。肆,极。)
《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 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穆,和美。比喻此诗如清 风之化养万物,感染世人。永怀,长思吉甫作诵的用 意。)
• 诗言志——帝(虞舜)曰:“夔!命汝典 乐,敎胄子。直而温,寛而栗,刚而无虐, 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 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正直而温和,宽宏而严肃,刚毅而不苛 刻,简易而不傲慢。八音:金、石、土、 革、丝、竹、匏、木。)
• 赋诗言志、断章取义。
• 陈诗观志,采诗观风——接受。
为之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同汎,轻盈浮动貌。) 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徳辅此,则明主也。”为之歌 《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 何忧之远也?非令徳之后,谁能若是。”为之歌《陈》。 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kuai,《诗》中 《桧》风)以下无讥焉。(讥,批评。)为之歌《小 雅》。曰:“美哉!思而不贰,(贰,背叛。)怨而不 言,其周徳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为之歌《大 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抑扬曲折 而有刚劲的骨力)其文王之徳乎?”为之歌《颂》曰: “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刚劲而不傲慢,婉 曲而不靡弱)迩而不偪,(紧密而不促迫),逺而不携, (悠远而不散漫),迁而不淫,(多变化而不过火)复 而不厌,(多反复重叠而不使人厌倦)哀而不愁,乐而 不荒,用而不匮(匮乏),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 不贪,处而不底,(停滞),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 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徳之所同也。

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时期-74页文档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时期-74页文档资料
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
《诗经》、《国语》、《左传》。 献诗讽谏说; 观诗知政说; 赋诗言志。
二、观志和观风
从作诗、献诗、赋诗的角度说,是言志,是 美刺;从诵诗、听诗的角度说,就是“观 志”、“知志”和“观风”。《左传·襄公 二十九年》有一段吴季札在鲁观周乐的记 载,描绘很具体,写季札依次听取了诗三 百篇的各个部分,一一作了评论,从诗乐 的特点来探讨各国民情风俗和周政的盛衰, 表现了“陈诗观风”的特色。这是孔孟之 前很具体的文艺(文学和音乐)批评。
一、孔子的文学观
5、孔子的其他文艺观。 孔子关于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还有一些言论,
如: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
鞟。(《论语·颜渊》) 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 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
第一章 文学的起源和 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和 初期的文学观念
中国最早的“文”的概念之本义,大约就是 后来《说文》中所解释的:“文,错画也, 象交文。”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是在创作文字 以后。 《诗经》中有文学评论的诗句:
“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是用作歌,将母来念。” “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这些都是“诗言志”、“诗缘情”的发端。
一、孔子的文学观
据《礼记·经解》记载,孔子说诗应该是 “温柔敦厚”的,“温柔敦厚,诗教 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 深于诗者也”,又说“广博易良,乐教 也”。
这段所谓孔子的话,也未必就是孔子的原 话,但它反映了孔子及其门徒的思想,却 是毫无疑问的,后来曾被长期作为孔子的 诗教来看待。这一理论在中国长期的封建 社会中影响很大。

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时期

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时期

一、孔子的文学观
观:《集解》引郑玄注:‚观风俗之盛衰。‛ 朱熹注:‚考见得失。‛即是说诗能帮助 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社会中的得失。这 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这种 ‚观‛,不仅观诗的客观内容,也观诗人 的主观意图,也即观诗人之志。这体现了 孔子文艺思想中的现实主义特征。【认识 作用】
一、孔子的文学观
在文学批评史上,孟子是第一次提出有关
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方法的理论家,‚以 意逆志‛是一种对文本的解读方法,它在 阅读鉴赏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尽管孟子的理论在理论上有缺陷,但它 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其一是孟子的出发点 是为了能更正确地理解诗义,而且在实际 操作上是有例可循的;其二是倡导读者的 参与活动,符合艺术的鉴赏规律。
二、孟子的文学观 及其文学批评方法论
关于‚以意逆志‛,孟子说:‚故说诗者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 为得之。‛(《万章上》) 文是文采,辞是言辞,志是作者的思想。 孟子要求说诗者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的表 面意义,而应当根据全篇去分析作品的内 容,去体会作者的意图,这样才能得到诗 歌的本义。
二、孟子的文学观 及其文学批评方法论
这段‚知言养气‛说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古代著作中,常常谈到‚气‛,一是指主 观,一是指客观。孟子这里指主观,其 ‚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来源于‚集义所 生‛。 所谓知言,是指辨别言辞的能力。他能判 断诐、淫、邪、遁四种不正当言辞的错误 实在。否则,如诐辞、淫辞、邪辞、遁辞 等都是内心缺乏一种浩然之气。孟子的 ‚知言养气‛为后世的‚文气说‛奠定了 基础。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和 初期的文学观念
先秦诸子之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 包含七种关系: 第一,天人关系。 第二,美善关系。 第三,文质关系。 第四,道技(道器)关系。 第五,言意关系。 第六,诗乐关系 第七,古今关系。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

——《论语·为政》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
未尽善也 。
——《论语·八佾》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虚浮),文质彬彬(恰
当配合),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论语·子路》
▲ ④对文采美的追求
孔子对文学内容与形式历来重视,在要求内容无邪、文质 彬彬的同时,很注重文采,要求美的内容必须有美的文辞和形 式加以表现 。
上述文字,集中阐述了文学语言和一般语言的关系及 区别,强调阅读文学作品必须把握其夸张等艺术手法的运 用,而不能把文学语言所表述的一切均视为真实。 比如 《云汉》诗,描写天下大旱、情势十分严重的自然现象, 以及周宣王率臣民祈雨的过程,其间有面对严重旱灾表现 出的忧心如焚之情。在描写旱情严重的程度时,以庄稼无 收、人类即将灭绝为喻,明显有夸张成分。其表现手法上 明显有夸张因素,孟子的理论已朦胧认识到文学作品艺术 加工的问题。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
3.与哲学文化思想关系密切
先秦文论思想主要散见于哲学著作或历史著作,许多拥 有明显文论倾向的理论首先常常是哲学思想,或者与诸子百 家的哲学思想密不可分,后被引伸来评价文学问题,如:孔 子兴观群怨理论、诵《诗》与为政关系之理论、思无邪、乐 而不淫哀而不伤、文质彬彬等等;孟子知言养气理论;道家 言意关系理论、主体修养与虚静理想、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等等观点。
▲ ⑤强调中和的审美尺度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
此观点以中庸之道为基础,强调真正美的、有益于人 的文艺作品,其情感的表现应该适度,不能过于放肆,否则 就有害无益。因此,孔子认为:“临丧不哀”(《八佾》)是 不应该的,但又主张“丧致乎哀而止”(《子张》),即:哀 不应该伤身,明确反对因哀、乐而违背理性、甚至放纵自己、 乃至损伤身体或性命的做法。此观点对后世 “发乎情,止乎 礼义”、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等思想有极大影响。

第一节 先秦文学批评概述

第一节     先秦文学批评概述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的萌芽
第一节先秦文学批评概述
先秦文学批评的趋势与特点:
1、“文”、“文学”泛指文化、学术
2、文史哲不分
3、诗乐舞一体
4、片断的资料
1、“文”、“文学”泛指文化、学术
自然之文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
人文
《论语》:“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天之将丧斯文也。”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片断的资料
《左传·文公十三年》:冬,公如晋朝且寻盟,卫侯会公于沓,请平于晋,公还,郑伯会公于棐,亦请平于晋,公皆成之。郑伯与公宴于棐,子家赋鸿鴈,季文子曰,寡君未免于此,文子赋四月,子家赋载驰之四章,文子赋采薇之四章,郑伯拜,公答拜。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卫侯如晋,晋人执而囚之于士弱氏。秋七月,齐侯、郑伯为卫侯故如晋,晋侯兼享之。晋侯赋《嘉乐》,国景子相齐侯,赋《蓼萧》,子展相郑伯,赋《缁衣》。叔向命晋侯拜二君,曰:“寡君敢拜齐君之安我先君之宗祧也,敢拜郑君之不贰也。”国子使晏平仲私于叔向,曰:“晋君宣其明德于诸侯,恤其患而补其阙,正其违而治其烦,所以为盟主也。今为臣执君,若之何?”叔向告赵文子,文子以告晋侯,晋侯言卫侯之罪,使叔向告二君。国子赋《辔之柔矣》,子展赋《将仲子兮》,晋侯乃许归卫侯。
学术
《论语》:“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墨子》:“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
2、文史哲不分
3、诗乐舞一体
以“乐”为核心的文化观念
《周礼·春官》:“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ຫໍສະໝຸດ 磬、大夏、大濩、大武。”《季札观乐》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1(先秦)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1(先秦)

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诗言志”的提出
《国语》、《左传》 1.献诗讽谏说 《国语·周语上》:召穆公劝导周厉王, “故天子听政,使公
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 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 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师旷对晋平公说:“自王以下,各 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政。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 规诲,士传言,庶人谤,商旅于市,百工献艺。”
“文”的概念就是受原始绘画的启发而产生的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文者,物象之本。” 《说文》中所解释的:“文,错画也,象交文。”
第四,先秦时期虽然没有专门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大都还 只是一些片断的论述,很多还不是直接的文学理论批评,但是 已经涉及具有我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文学理论批评中的一系列基 本问题,并且为文学理论批评的进一步发展,从哲学和美学思 想方面埋下了牢固的基石,后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许多问题都 可以在先秦找到渊源。
(政治礼仪、典章制度、文化艺术,均可称“文”。人的服饰、 语言、行为、动作,亦可为“文”。) 文化之“文”。《论语》中记载孔子所说的“郁郁乎文哉,吾 从周”以及“天之将丧斯文也”中的“文”,“行有余力,则 以学文。”
文学的起源和初期的文学观念
战国中期之前的“文”多是“学术”的含义。 《墨子·非命》中说的:“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
《儒效》篇说:“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 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喊乐》之(道)归是 矣。《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 也,《乐》言是其和也, 《春秋》言是其微也。”
第二节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诗言志”的 提出
最早比较明确地表现了文学理论批评见解的是《易经》 《家人》卦的《象辞》:“君子以言有物。” 《艮》卦爻辞《六五》:“言有序。” 这是后世文学理论批评中有关内容和形式基本要求的滥觞。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剖析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剖析

第二节 五经与文论
一、五经与文学
五经为各体之源。
诗:赋、颂、歌、赞
பைடு நூலகம்
书:诏、策、教、令
礼:铭、诔、箴、祝
易:论、说、辞、序
春秋:纪、传、盟、檄
故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
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记传盟檄,则《春秋》为根:并
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宗经》
例3:《大雅崧高》: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译文: 吉甫(我)作了这篇颂,诗意深切很出色,清风化育非常好,赠诗增美了申伯。
这是一首颂诗,赞美诗。作者写诗的目的,是为了赞美申伯的美好品德。
305篇中,有11篇作者已经谈到了写诗的目的,其中8例为讽,3例为颂。
2、诗言志——开山的纲领 《尚书·尧典》载有舜对他的臣子夔所说的关于音乐(实为诗乐舞)的一段话:
二、五经与文论
诗:美刺说
书:诗言志
礼:
易:言有物、言有序
春秋:
《左传》:三不朽、季札观乐
1、美刺说:在《诗经》的少数篇章中,有些作者写到了自己写诗的目的和 态度。对文学的社会作用,表达了朴素的认识。美,是对人和事的肯定和赞美; 刺,是对人和事的否定和批评。美刺说虽然到汉代才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但它 的萌芽和成长时期却是在先秦。因此,诗歌的美刺作用,最早认识到的是诗人自 己。
第一章 先秦文学批评
一、先秦的文学批评
课时编号:02
第一节 概述
先秦时期,文学依附经、史、子,还没 有独立出来。纯文学作品,只有《诗经》和 《楚辞》。文学观念尚未形成,所谓的文学 批评只是零星片段地孕育在五经之中。
孔子后,文学观念有所发展,涉及到对 《诗经》的评价、对“言”的看法等。

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讲义(2)先秦文学理论批评

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讲义(2)先秦文学理论批评

文学批评的滥觞阶段——先秦文学理论批评秦代以前的文学批评,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文论。

由于当时处于文学发展的早期,“文”的观念实质是一种包括文化、文章、文艺的广义的文学观念,并随诸子思想体系的不同而各有独自的理解和侧重。

同时也随着诸子思想的影响而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先秦文学批评的发端文学批评来源于文学创作实践。

先秦典籍中很早就涉及文学批评问题。

最先是谈“言”、“辞”,如《周易·艮六五》:“言有序”,就是说语言要有层次,要有条理。

又如《仪礼·聘礼》:“辞无常,逊而说。

辞多则史,少则不达。

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

”它所谓“辞”,是指使臣聘问的外交“辞令”而言;它要求“达”,就是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

这和孔子所说的“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意思一致,反映出古代统治阶级对于言辞的重视。

春秋时期,各国使臣往来频繁,言辞的得失常常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因而对于言辞更加重视,把“立言”列为“三不朽”之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谈言辞问题是先秦文学批评的萌芽。

先秦文学批评的正式形成,表现在对《诗》和乐的评论方面。

今传的《诗经》,是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作品汇集,其中有些诗篇明确表白了作诗者的用意。

如《魏风·葛屦》:“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大雅·崧高》:“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这里有箴谏,有颂扬,显示出诗歌的政治、社会作用,为“诗言志”说、“美刺”说提供了作品根据。

周王朝的统治者对于诗歌是很重视的,《国语·周语上》、《国语·晋语六》、《左传·襄公十四年》都有使“列士献诗、瞽献曲”一类记载。

统治阶级的重视诗歌,主要不是为了欣赏诗歌艺术,而是为了政治上的实用,用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对贵族子弟进行思想教育,使诗歌发挥箴谏作用。

当时的诗都是合乐的,所以周王朝掌管音乐的太师,同时也管教“六诗”(《周礼·春官宗伯》),诗与乐成为周王朝巩固其统治的重要工具。

01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9

01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9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先秦时代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认识:诗是人民思想感情的抒发,通过诗歌可以宣导民情,补察时政,对统治者起箴规劝谏的作用。

“断章取义”方法:当时人们赋诗言志的时候,往往不管原诗的内容,只取其某一点的相同或类似一、古代经传里保存的文学理论批评资料(次重点)应用:经儒家整理的古代经传中文学观点的基本倾向及他们对后世文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1、美刺说:出处《诗经》。

美是赞美,刺是讽刺,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

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

表达了当时人对文学社会作用的朴素认识。

2、言志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出处:《尚书·尧典》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后世儒家学者特别把“志”解释成与政教有关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观志观风说:出处《左传》《国语》。

实际是与诗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对前两种学说的解释。

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

这就是《礼记、乐记》中关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论述。

这种见解开后世儒家文论的传统。

4、《左传》中吴公子季札在鲁国听乐观风,他能从诗乐中听出各国民情风俗和周政的盛衰,。

他提倡“中和之美”,这种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逐渐发展成儒家诗乐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5、在《左传》中提出“三不朽”的观点,其中“立言”就包括文学在内,它的意义重大,但是又在“立德”、“立功”之下。

这一认识成为后世儒家文学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二、儒家的文学观1、孔子的文学观(重点)识记:“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谈学诗的重要性时提出“兴观群怨”说。

“文质彬彬”:出自《论语●雍也》。

孔子对文学的形式和内容都很重视。

孔子认为就一个人来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引申到文学作品也是同样。

(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史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史

第四节 荀子
• 1、宗圣、征圣、明道 • • • • • • 2、言辞辩说 3、《乐论》——批判墨子的非乐思想p25 音乐与情感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志:思想、情感 “以道制欲”——对孔子中和思想的发展。
• 《礼记· 乐记》 • 1、诗乐舞三位一体p27 • 2、物感说——情感与音乐、文辞
“文学”概念的辨析 • 现当代意义的文学概念与先秦“文学”概念之含 义的差异
• 以语言文字为表现手法,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 • “文学”在先秦作品中泛指文化修养、文教以及关于古典 典籍的知识、学术、文章与博学等意义。
• 《论语〃先进》:“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 • 《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 《墨子〃非命》:“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
• 《周易》的哲学思想对文学批评理论的重 要影响:p20 • 1、阴阳的思想(对立统一、中和之美) • 2、变化的思想( 易 )(文学的形式是多样而 多变的) • 3、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学是天道的表现形 式)
第三节 孟子
• 1、与民同乐 •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 王下) • 2、以意逆志 •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 得之。”(《孟子·万章上》) • 3、知人论世 •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 友也。”(《孟子〃万章下》) • 4、知言养气p21 • 诐淫邪遁 浩然之气 充实之谓美
言、辞、文章
言、辞:泛指政治外交辞令、宾主应对等语 言表达。
文章:先秦——文采彰明;汉代——赋予新 意,用以指写作,有时说成文辞、文词。
先秦文学思想的来源

30第一章 先秦文学批评

30第一章 先秦文学批评

民本思想
“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 民明畏”(《皋陶谟》)
虞舜与民同乐
对德的高度重视 “三德”:“正直”“刚克”“柔克” “明德慎罚”
对后世儒家的影响 “内圣外王”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诗》
又称《诗三百》《诗经》 “美刺”“讽喻” 独特的诗学阐释学传统
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 也》)
棘子成曰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 为?”子贡曰 :“惜乎!夫子之说,君子 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 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论语·颜 渊》)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 语·述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子西、 子产、子大叔、二子石従。赵孟曰 :“七 子従君,以宠武也。请皆赋以卒君贶,武 亦以观七子之志 。”……伯有赋《鹑之贲 贲》,……文子告叔向曰 :“伯有将为戮 矣!诗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以 为宾荣,其能久乎?幸而后亡 。”(《左 传.襄公二十七年》)
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 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 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 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 《诗》、《书》、《礼》、《乐》者,邹鲁之 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 以道事 ,《礼》以道行,《乐》以道和, 《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 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庄子·天下》)
《礼》
王官之学的重要内容 “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乐记》

第一章先秦文论

第一章先秦文论

二,孔子的文艺思想
1,孔子论文学的社会作用 孔子论文学的社会作用 子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泰伯》 《论语 泰伯》 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季氏 季氏》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 季氏》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子曰: 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子曰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论语 子路》 子路
二,先秦文学批评的主要成就
1,文学观念的萌芽 2,以儒家诗乐论为中心的功用主义文艺 观的形成 3,道家法天贵真的审美主义思想的确立
1,文学观念的萌芽
(1)《国语》中有"物一无文" ) 国语》中有"物一无文"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错画也,象交文"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这是 象形之" 礼记乐记 中说"五色成文" 乐记》 象形之"纹";《礼记 乐记》中说"五色成文",这是 色彩之" 色彩之"文"; 易传系辞 系辞》 物相杂,故曰文" 《易传 系辞》说"物相杂,故曰文" 文心雕龙情采 情采》 形文 形文" 声文" 情文" 《文心雕龙 情采》 "形文","声文","情文" (2)先秦所说的"文",尤其是那些元典著作中的 )先秦所说的" 主要指"文化" 文化典籍" 论语八佾 八佾》 "文",主要指"文化"和"文化典籍".《论语 八佾》 中说: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中说:"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先进》中,孔子按学生的特点把学习内容分为 论语 先进》 先进 德行" 语言" 政事" 文学" "德行","语言","政事","文学"四科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孙立第一编先秦两汉文学批评概说(略)引子:早期的文学批评观念一、《诗经》中包含的文学观念由“诗”字我们可以窥测到诗写作的一些情况,但其中并无有关诗或文学的观念。

可是在《诗经》中的一些诗句里,却包含了诗的观念。

兹举数例:“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巷伯。

”(《大雅·嵩高》)“家父作诵,以究王凶,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大雅·节南山》)“寺人孟子,作为此诗。

凡百君子,敬而听之。

”(《小雅·巷伯》)“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小雅·四月》)“维是编心,是以为刺。

”(《魏风·葛屦》)“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魏风·园有桃》)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诗的目的一是为了讽刺,二是为了抒怨,三是颂赞赠答。

这虽然不能涵盖所有的作诗的目的,但应该说《诗》三百中主要的作诗倾向是包含在内了。

这些出自诗人之手的作诗宣言,反映了早期的诗学和文学观念。

二、《易经》中所包含的文学观念在《易经》《家人》卦的《象辞》中,有“君子以言有物”,《艮》卦爻辞《六五》中有“言有序”两句,可视为我国古代有关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最早的理论要求。

后世关于内容与形式的论述一直都是在这个框架中运行的。

三、《国语》《左传》中的文学观念另外,在《国语》和《左传》两部书中,有“献诗讽谏说”和“观诗知政说”是汉代有关诗的美刺理论的萌芽。

此外还有“三不朽”说。

首先看《国语·周语》中的献诗讽谏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知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献曲,史献书,师箴,赋,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另象《左传》襄公十四记载的师旷对晋平公的话,《国语》周语中有“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的话,都是献诗讽谏的内容。

“观诗知政”的说法主要集中在《左传》襄公十九年季札在鲁国观乐时所发表的评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