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运行图与通过能力共94页文档
铁路运营基础-列车运行图和区间通过能力
铁路运营基础-列车运行图和区间通过能力铁路运营基础-列车运行图和区间通过能力铁路运营中,列车运行图和区间通过能力是重要的基础工作。
列车运行图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序列,安排列车开行的计划表,而区间通过能力则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某个区间内能够通过的列车数量。
这两个概念在铁路运营过程中,能够有效地保证列车的准点和运能的最大化。
首先,列车运行图的制定是建立在铁路线路和车辆基础上的。
列车运行图需要根据线路的情况和车辆的性能,结合乘客需求和运输任务,合理安排列车开行的时间和间隔。
在列车运行图中,需要明确列车的始发站、终点站,经由车站、通过距离和时间、停车时间等信息。
通过合理的调整和优化列车运行图,可以实现列车之间的衔接和高效的运输。
列车运行图的制定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线路的特性,要考虑线路的长度、坡度、曲线等对列车行进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考虑不同类型的列车,如客车、货车和动车组的运行需求。
为了保证列车之间的安全间隔,还需要考虑列车的最小行车间隔和调整时间。
另外,还需要根据运输任务的需求,合理安排列车的班次和停站。
通过科学的列车运行图制定,可以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
区间通过能力是指在某个区间内,能够通过的列车数量。
铁路区间通行能力与列车运行图的制定密切相关。
为了确保区间的安全通行能力,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是线路的容量。
铁路线路的容量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某个区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列车数量。
线路的容量主要受到速度限制、信号设备和道岔设备的限制等因素影响。
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分析,可以评估出线路的容量,并对列车运行图进行相应的调整。
其次是车辆间隔和安全距离。
为了确保列车的安全通行,需要在列车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和距离。
首先是车辆间的间距,也就是列车之间的时间间隔。
这个间隔需要根据列车的速度和线路的安全要求来确定。
其次是列车的安全距离,指的是列车之间保持的物理距离。
这个距离需要保证列车在行进过程中的安全停车距离和保持距离,以防止碰撞和事故发生。
列车运行图—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三
1 平行运行图周期
02 在平行运行图上
一个区间内的列车运行线, 总是以同样的铺画方式一 组一组地反复排列着。 这种以同样铺画方式反复 排列的一组列车占用区间 的总时分,称为运行图周 期(T周)。
三
2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计算
N平
1440 T固 T周
K周
K周:
一个运行图周期内所包含的列车对数或 列数。
1 输送能力
大秦铁路承担着“西煤东调”、“北 煤南运”的国家战略,是山西、陕西、 内蒙古西部煤炭外运的主通道,拥有 成熟、先进、可靠的铁路煤炭重载运 输技术体系。 2020年大秦线运量 4.05亿吨,最高 值曾突破4.4亿吨。
一
机务
通信
车辆
车务
一
信号
工务
供电
一
2 通过能力
2021年1月2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 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增开旅客列车 325列,主要货运通道增开货物列车 114 列。
在整个区段内通过能力最小
为最大区间。
的区间限制了整个区段的通
过能力,称为该区段的限制 3. 一般情况下,最大区间就是限制区间。 区间。
二
01 开入限制区间的两列 车都在车站通过
A
B T周
(a)
T周1
t't'
'
A 不
不B
t停A
t停(B min)
开出限制区间的两列 02 车都在车站通过
A
B T周
(b)
调图后,全国铁路客货列车开行总量 分别达到10203列、20513列,铁路 客货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
1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01 一个区间根据现有固定设备
列车运行图与区间通过能力—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铁路行车组织)
列车运行图格式
(二)列车运行图格式
列车运行图是利用坐标原理来表示列车运行的时 间与空间关系的图解形式 。
时分线
站名线
列车 运行线
列车运行图格式
(三)列车运行图概述
以上这种用横竖斜三种线分别代表车站时间和列车运行 的图表就构成了列车运行图的基本框架。
8-1-1 列车运行图格式
列车运行图格式
(一)列车运行图分类
①时分线:以垂直线等分横轴表示时间,按每一等份表示 的时间不同,运行图分为二分格运行图,十线:将纵轴按一定比例用横线加以划分,每横线表 示一个车站的中心线,大站或有技术站作业的中间站用粗线 表示,小站用细线表示;
在一张既有旅客列车又有货物列车,既有快车又有慢车 的运行图上,为了区分不同种类的列车,规定各种列车用不 同符号和不同颜色表示。
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
未来可以研究铁路与公路、航空、水运等交通方式的协同优化方法,提
升综合交通运输效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优化列车运行图提高通过能力策略
优化铺画方式 采用周期运行图,提高线路的均衡性和通过能力。
减少非周期运行图的使用,降低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
优化列车运行图提高通过能力策略
调整停站方案 优化停站次数和停站时间,减少车站作业冲突。
设计合理的停站间隔,提高车站的通过能力。
优化列车运行图提高通过能力策略
指列车在中间站的停留时间标准,由车站 进行查定。
机车折返停留时间标准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指机车在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标准, 由车站进行查定。
指同方向追踪运行的两列列车间的最小间 隔时间,一般由铁路局组织查定。
02 铁路通过能力概述
定义及影响因素
定义
铁路通过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的条件下,铁路区段内的各种固定设备,如区间、 车站(通常指技术站)、机务段及水电段管内的供电、给水设备等,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指一昼夜)所能通过的 最多列车对数或列数。
日本列车运行图
日本铁路以高密度、高效 率著称,其列车运行图编 制精细,能够充分利用线 路资源,提高运输效率。
美国列车运行图
美国铁路以货运为主,列 车运行图编制注重长距离、 大运量的运输需求,同时 兼顾旅客运输服务。
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将更加依赖智能化技术,实 现自动化编制和优化调整。
针对线路通过能力紧张的情况,采用周期运行图并调整 停站方案,成功提高了线路的通过能力。
某大型枢纽车站成功提高通过能力经验
铁路行车工作组织—列车运行图及线路通过能力
第三节 列车运行图及线路通过能力 列车运行图
(3)机车全周转时间T全,即机车在一个牵引区段内往返一次平均消耗的时间。 当机车交路采用肩回运转制时,机车在一个牵引区段内往返一次需要经过以下4个过程。
a.从机务段所在车站牵引列车到折返段所在车站花费的时间,用T折表示。 b.从折返段所在车站停留后进入折返段,在折返段停留,进行整备作业、日常检查后,再出段 开到车站并等待出发,总的时间用t标表示。 c.从折返段所在车站牵引列车返回机务段所在车站,所花费的时间,用T旅表示。 d.从机务段所在车站停留后进入机务段,在机务段停留,机车乘务人员进行交接班,为下一次 运行进行整备作业、日常检查后,再出段开到车站并等待出发,总的时间用t机表示。机车全周转
v旅=L区段/∑t + ∑t停(公里/小时)
(2)列车技术速度v旅,即机车牵引列车在区段内的各区间内,
财平均走行公里数(只计算∑t,而不考虑∑t停
v技=L区段/∑t
(公里/小时)
式中 L区段-区段长度(公里)
∑t-列车在区段内纯运转时间的总和(小时)
∑t停 -列车在区段内各中间站停留时间的总和(小时)
在改善对旅客的服务、加速货物送达,扩大铁路在运输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以及改进机车车辆运用
和更好地利用区段通过能力诸方面获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4.列车运行图的主要质量指标
列车运行图编完后,各铁路局应对运行图编制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在确认完全符合规定要求
后计算运行图质量指标,其主要质量指标有,
(1)列车旅行速度v,即机车牵引列车在区段内的平均速度。
时间(T全)就是以上四部分时间的总和: T全=T折+t标+T旅+t机(小时)
(4)机车日车公里S日:平均每台机车在一昼夜内完成的走行公里数。
列车运行图 、编组计划及车站通过能力
职工教育教学教案班名:技师考前辅导培训班课程:列车运行图、编组计划及车站通过能力授课老师:日期:2011年 5月11日职工教育教学教案讲授目的和要求:学员通过培训,能够掌握更多的列车运行图、编组计划及车站通过能力的相关知识。
以利于在技能鉴定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教学方式:面授教材及参考书:《车站值班员》《行车组织》《行车工作问答》使用设备、教具、挂图:教学内容:一、列车的概念二、列车运行图三、车站通过能力四、列车编组计划注:任课教师应按《职工教育教学教案(样)的内容认真备课》第一节列车的概念一、列车的定义按照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和《技规》规定的有关条件编挂在一起的车列,并挂有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称为列车。
列车编组计划规定了列车的编组内容,列车运行图规定了列车的编组长度和编组重量,《技规》规定了机车、车辆的编挂限制,任何列车在编组时都必须认真执行,不得违反。
列车标志是体现列车完整、容易被辨认的标识。
它包括:旅客列车后部的标志灯、货物列车后部的列尾装置、尾部吊起的制动软管等。
单机、动车和重型轨道车,虽未完全具备列车条件,亦应按列车办理。
二、列车的分类列车按运输性质的分类和等级顺序如下:1.旅客列车直达特快旅客列车、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普通旅客列车(含普通旅客快车和普通旅客慢车);2.混合列车(包括货物列车中编挂乘坐旅客车辆10辆及其以上);3.行包快运专列;4.军用列车;5.货物列车“五定’’班列、快运货物列车、直达、直通、区段、摘挂、超限、重载、冷藏、自备车和小运转列车;6.路用列车。
特殊指定的列车的等级,应在指定时确定。
三、列车车次铁道部对全路的列车车次进行了统一规定,如表4—1所示。
第二节列车运行图一、列车运行图的内容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图解,它包括以下内容:1.各运行区段名称、正线数目、到发线标准有效长;2.区段内各站站名、站间距离、站间闭塞方式、车站股道数量;3.各种列车的车次及运行顺序;4.各区间、各种列车上下行方向的运行时分;5.各列车在各站的到、发、通过时刻;6.各列车在各站的停站时间、在技术站的技术作业时间;7.各种列车的机车牵引类型、运行速度、列车重量标准及换算长度标准;8.施工时间的安排等。
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
§3.2 列车运行图要素
第二章 列车运行图要素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车站间隔时间 第三节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基本要求
掌握列车运行图的各种要素及确定的方法。掌握车
站间隔时间的定义及不同车站间隔时间的确定方法。追
踪列车间隔时间的定义及其确定的方法。
41
§3.2.1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重点内容 ➢ 列车运行图要素
第一节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重点内容 ➢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要求掌握 ➢ 列车运行图的概念 ➢ 列车运行图在铁路运输生产中作用
7
§3.1.1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1. 列车运行图的概念
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 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它规定各次列车占 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 过)时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车站的停 站时间以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是全路组 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20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二分格运行图
21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十分格运行图
22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小时格运行图
23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2)列车车次的表示方法
不同种类列车的运行线采用不同的表示方法并对每
一列车冠以规定的车次,标在区段的首末两端区间相应
l制 L制
l确 l列/2
2. 连发间隔时间的计算
连
t作业
t进
t作业
0.06 L进 v进
0.5l l l l
t t t 0.06 列 确 制 进 (min)
连
【2019年整理】第三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8
铁路行车组织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9
§3.1.1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铁路行车组织
2. 列车运行图在铁路运输生产中的作用
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经济有效地 组织铁路运输工作的列车运行生产计划。 铁路运输生产联结厂矿企业和社会生活的纽带
决定性地影响着铁路运输企业的经济效果
铁路行车组织
4. 列车运行图上列车时刻与车次的表示方法
(1)列车时刻的表示方法 运行图上的列车运行线与车站中心线交点即为列车到、 发、通过车站的时刻。二分格图上以规定的标记符号表示; 十分格图上填写10min以下的数值;小时格运行图上填写60 min以下的数值。 所有表示时刻的数字,都填写在运行线与横线相交的钝 角内。列车通过车站的时刻,一般写在出站一端的钝角内。 车次标在区段的首末两端区间相应列车运行线的上方。 二分格表示方法:单整数分用短竖线填记在两时分线中间 ,双数用短线填记在时分线上,15s用短竖线及线顶端加一向 右上45度短横填记在两整分线之间、、、、、、。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6
§3.1.1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铁路行车组织
第一节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重点内容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要求掌握
列车运行图的概念
列车运行图在铁路运输生产中作用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7
§3.1.1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铁路行车组织
1. 列车运行图的概念
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 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 间的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时 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以 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 的基础。
行车组织第三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周三)
利——行车量较大方向的能力较成对运行图的大,因此, 当区段上下行运量不均衡,导致上下行行车量不均等时, 可采用不成对运行图实现单方向扩能,实质是将行车量较 小方向的能力“挖出来”供给行车量较大方向使用。 弊——增加列车交会时的停站时间,使列车旅行速度降 低,同时要求会让站设有较多的配线。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4.单线追踪运行图 (1)单线成对部分追踪运行图
一昼夜列车占用区间的总时间为: (n n 追 )T 周 [T 周 (K 1 )I( I)n K ]追 14 T 固 40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3.单线不成对运行图
(1)单线不成对运行图通过能力计算
n'T周(n'' n')T列1440
若令:
n' B不 n ''
则可得不考虑 T固 及 d 有效 时的区间
通过能力公式:
nT周不1T4列410不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追 n
K
令: 不
n n
则当:K K 2及 III
n2追 T周 2( 12I4 追 4 T 固 0 )不 1追 n不n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5、双线平行运行图 ➢ 双线连发运行图
t
运
连
T 周
➢ 双线追踪运行图
I
T周t运连
n 1440T周
t运 连
T周 I
1)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1) 上下行列车不停车通过车站而进入区间。
行车组织第三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周三)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T 周
t运
t 起停
站
(min)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11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4)全区段通过能力的确定
限制区间—— T周 最大的区间。
困难区间—— t运最大的区间。
全区段通过能力——等于该区段限制区间的通过能力。
§3.5.1 铁路运输能力概述
二、影响铁路区段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 (1)区间 (2)车站 (3)机务段设备和整备设备 (4)车辆检修设备 (5)电气化铁路的供电设备(只对电力牵引区段计算) 其中,能力最薄弱的设备限制了整个区段的能力,该 能力即为该区段的最终通过能力。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5
不同类型运行图周期示意图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8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3)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计算
若一个运行图周期内所包含的列车对数或列数用n周 表 示,则放行一列或一对列车平均占用该区间时间应为:
t占均
T周 n周
当不考虑固定作业占用时间、有效度系数时:
2. 输送能力
指在一定固定设备、机车车辆类型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按照 机车车辆和乘务人员的现有数量,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输送的最多货物 吨数。它通常以一年内所能通过的万吨数计算。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3
§3.5.1 铁路运输能力概述
3.铁路通过能力的种类
1)设计通过能力 预计新铁路修建以后或现有铁路技术改造以后,铁路区段固定
(2) 不总是和 t停 连在一起, 会总是和 t起 连在一起。
行车组织第三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周三)
t
运
设备所能达到的能力,称为设计通过能力。 2)现有通过能力
在现有固定设备、现行的行车组织方法和现有的运输组织水平 的条件下,铁路区段可能达到的能力,称为现有通过能力。 3)需要通过能力
在一定时期内,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铁路区 段所应具备的能力,称为需要通过能力。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4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12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2、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a
b
t ' t 起停
b t t
a
站
起停
站
T 周
T周
t
'
t
''
a 站
b 站
t起停 (min)
n 1440 T固 (对) T周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13
当 Tab ﹥Tbc 时,t3 为正值,即应先从b-c区间接入列车。
反之,当 Tab﹤Tbc时,t3 为负值,即应先从 a-b区间接入列
车
。但此时应保证
t1
b 会
,如果b站不允许同时接车,还必
须保证
t3
b 不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21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4)上行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车站。
T周
t'
t ''
a 会
b 不
t起
t停
(min)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17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两个小结论:
第八讲 列车运行图和区间通过能力
精品PPT
图5-1-8 单线(dānxiàn)非平行运行图
精品PPT
(四)按照上下行方向 (fāngxiàng)列车数
成对运行图(见图5—1—5、图5—1— 6) 不成(bùchéng)对运行图(见图5—1— 9)
精品PPT
5-1-9
精品PPT
精品PPT
(一) 坐标(zuòbiāo)原理
列车运行图是运用“坐标原理”表示列车运行时间、 空间关系的一种(yī zhǒnɡ)图解形式。
在列车运行图上,对列车运行时空过程的图解 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1. 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距离。 即水平线表示分界点的中心线,水平线间的间距表示 分界点间的距离;垂直线表示时间; 2. 以横坐标表示距离,纵坐标表示时间。
精品PPT
(一)列车区间运行(yùnxíng)时分
图5-2-1 计算车站或线路(xiànlù)所间列车运行时分距离图
精品PPT
3.注意事项: 1)由于旅客列车和货物(huòwù)列车的运行速度各不相 同,上下行方向的线路平面、纵断面条件和列车重量也不相 同,所以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应按各种列车和上下行方向分别 查定。 2)列车区间运行时分还应根据列车在每一区间两个车 站上不停车通过和停车两种情况分别查定,列车不停车通过 两个相邻车站所需的区间运行时分称为纯运行时分。列车到 站停车的停车附加时分和停站后出发的起动附加时分,应根 据机车类型、列车重量以及进出站线路平面、纵断面条件查 定。
精品PPT
(二)列车(lièchē)在中间站的停站时间
产生原因:
进行必要(bìyào)的技术作业(如摘挂机车、试风 等)
客货运作业(如旅客乘降、货物装卸等) 列车在中间站的会车和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