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经验公式

合集下载

电工计算公式大全

电工计算公式大全

⑴串联电路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I1=I2=I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U1+U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R1+R2U1:U2=R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W1+W2W1:W2=R1:R2=U1:U2P1:P2=R1:R2=U1:U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P1+P2⑵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I=I1+I2各处电压相等U1=U1=U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R=R1R2÷(R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W1+W2I1:I2=R2:R1W1:W2=I1:I2=R2:R1P1:P2=R2:R1=I1:I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P1+P2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①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Pe/Ps=(Ue/Us)的平方2.有关电路的公式⑴电阻R①电阻等于材料密度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R=密度×(L÷S)②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R=U÷I③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R=UU÷P⑵电功W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W=UIT(普式公式)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W=PT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W=QT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W=I×IRT(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W=U?U÷R×T(同上)⑶电功率P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P=UI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P=IIR(纯电阻电路)③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P=UU÷R(同上)④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P=W:T⑷电热Q电热等于电流平方成电阻乘时间Q=IIRt(普式公式)电热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时间Q=UIT=W(纯电阻电路从发电厂输送到市里的电力经过变压器后就是三相四线电.你可以发现电杆上并排挂着四根电线,其中有一根是零线,术语叫中性线(N),其余三根线叫火线.两根火线间电压是380V,一根零线(N)与任意一根火线间电压是220V.如果你生活在城市的大楼,你还可以看到三根火线和一根零线被合理的分配到各个单元.如果你住的那单元空调等电器设备特别的多,电力负荷过大,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明显比其它用电量小的单元楼电压要低些.严重的造成电器不能正常启动和运转。

电工计算公式

电工计算公式

电工计算公式电工常用计算公式一、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根有功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一)利用三相有功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计算有功功率式中N——测量的电度表圆盘转数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t——测量N转时所需的时间S CT——电流互感器的变交流比(二)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数计算视在功率(三)求出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可计算无功功率(四)根据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可计算出功率因数二、利用秒表现场测试电度表误差的方法(一)首先选定圆盘转数,按下式计算出电度表有N转内的标准时间式中 N——选定转数P——实际功率kW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 CT——电流互感器交流比(二)根据实际测试的时间(S)。

求电度表误差式中T——N转的标准时间s t——用秒表实际测试的N转所需时间(s)注:如果计算出的数是正数,电度表决;负数,则是慢。

三、配电变压器的高低压熔丝选择方法(一)先计算变压器高低压侧的额定电流式中 S——变压器容量kVA U——电压kV(二)高压熔丝=Ix(1.5~2.5)(2)(三)低压保险丝=低压额定电流(I)(3)四、架空线路铝绞线的截面选择简捷公式(一)首先计算负荷矩M=kW.km(二)选用铝导线时,每kW·km可按4mm2估算,即;导线截面S=M·4mm2五、拉线坑与电杆的距离和拉线长度的计算公式(一)拉线坑与电杆的距离计算公式L=h·ctga(m)式中h——电杆高度(电杆在地面与拉线悬挂点间的高度)a——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一般采用45˚,在地形限制的情况下可采用30˚或60˚)注:Ctg45˚=1 ctg30˚=1.732 ctg60˚=0.577(二)使用楔型线夹扎上把,uT型线夹扎下把时拉线长度计算公式:L=h/sina十上下把绑扎长度——拉线棒露出地面的长度式中h——电杆高度(电杆在地面与拉线悬挂点间的高度)ma——拉线与电杆的夹角注:Sin45˚=0.707,Sin30˚=0.5,Sin60˚=0.866。

电工通用计算公式定理

电工通用计算公式定理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计算所有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电压=电流*电阻即U=RI电阻=电压/电流即R=U/I功率=电流*电压即P=IU电能=电功率*时间即W=Pt符号的意义及其单位U:电压,V;R:电阻,;I:电流,A;P:功率,WW:电能,Jt:时间,S⑴Q=I2Rt普适公式)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R=R1+R2⑷U1/U2=R1/R2 (分压公式)⑸P1/P2=R1/R26并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1/R=1/R1+1/R2 [ R=R1R2/(R1+R2)]⑷I1/I2=R2/R1(分流公式)⑸P1/P2=R2/R17定值电阻:⑴I1/I2=U1/U2⑵P1/P2=I12/I22⑶P1/P2=U12/U228电功:⑴W=UIt=Pt=UQ (普适公式)⑵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⑴P=W/t=UI (普适公式)⑵P=I2^R=U^2/R (纯电阻公式)所谓分压公式,就是计算串联的各个电阻如何去分总电压,以及分到多少电压的公式。

电工常用公式

电工常用公式

电工常用公式(一)一、直流电路● 电荷间受力: 221r q q K F ⨯= ● 电流强度:I=Q/t ● 电流密度:J=I/S ● 电位:Va=Wao/Q ● 电压:Vab=Wab/Q ●电动势:E=W DC /Q● 电阻:Sl R ρ= ● R 2=R 1[1+α(t 2-t 1)] ● 欧姆定律 I=U/R● 电源获得最大的功率的是:R E =R O P max =E 2/4R O ● 节点电压法: )/1()/(R R E U ab ∑∑=凡使节点电压升高的电动势取正,凡使节点电压降低的电动势取负。

● 节点电流定律 ∑I I =∑I O ● 回路电压定律 ∑E=∑IR ● 星角变换 Y -Δ:R 12=R 1+R 2+ R 1R 2/ R 3 Δ-Y:31231231121R R R R R R ++=● 电容: C =Q /U 串联: (2)1111++=C C C U =U1+U2+….. 并联:C =C1+C2+….. U=U1=U2=…… W =CU 2/2 ● 1s=103ms 1ms=103μm 二、电路的暂态 ● 换路定律 u c (0+)= u c (0-)i L (0+)= i L (0-) ● 三要素法:f(t)=f(∞)+[f(0)-f(∞)]e -t/τ电容:τ=RC 电感:τ=L /R 三、电磁 1、电磁场 ● B =F /(IL) ● F=FIL ● B=φ/S ● 单位B-Wb/m 2=T(特斯拉)=104Gs(高斯)φ-Wb=108Mx(麦克斯韦) ● 由实验得出:RI B πμ2=μ0=4π×10-7H/m B=μH● 全电流定律 H l =∑I● 磁路欧姆定律SNI μ =磁阻磁动势磁通Φ=● 磁路基氏第一定律: ∑φ=0● 磁路基氏第二定律: ∑H =∑NI●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直导体: F =BILsin α2、线圈:M =BISsin α 3、电磁铁:S B S B F DC27028102πμ== 2、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tNe L ∆∆Φ-= ● 直导体e L =BLv ×sin α● 自感L=Φ/Iti Ne L ∆∆-= W L =LI 2/2 ● 互感ti Me M ∆∆-=21。

电工计算公式

电工计算公式

电工计算公式一、电功率计算公式:1、在纯直流电路中:P=UI P=I2R P=U2/R式中:P---电功率(W),U---电压(V),I----电流(A), R---电阻(Ω)。

2、在单相交流电路中:P=UIcosφ式中:cosφ---功率因数, 如白炽灯、电炉、电烙铁等可视为电阻性负载,其cos φ=1 则 P=UI U、I---分别为相电压、电流。

3、在对称三相交流电路中不论负载的连接是哪种形式,对称三相负载的平均功率都是:P=√3UIcosφ式中:U、I---分别为线电压、线电流。

cosφ ---功率因数,若为三相阻性负载,如三相电炉,cosφ=1 则P=√3U。

二、欧姆定律部分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5.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都等于电源电压)6.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7.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9.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0.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11.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三、电功电功率部分1.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2.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3.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4.P=P1+P2+…+Pn(适合于任何电路)5.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6. 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7. 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8.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电工最全常见计算公式,看看就懂了,还有电工常用口诀

电工最全常见计算公式,看看就懂了,还有电工常用口诀

电工最全常见计算公式,看看就懂了,还有电工常用口诀电工常用计算公式计算所有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

如果n 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3、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4、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电学部分】1 电流强度:I=Q电量/t2 电阻:R=ρL/S3 欧姆定律:I=U/R4 焦耳定律:电压=电流*电阻即U=RI电阻=电压/电流即R=U/I功率=电流*电压即P=IU电能=电功率*时间即W=Pt符号的意义及其单位U:电压,V;R:电阻,Ω;I:电流,A;P:功率,W ;W:电能,J ;t:时间,S ;⑴Q=I2Rt普适公式)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R=R1+R2⑷U1/U2=R1/R2 (分压公式)⑸P1/P2=R1/R26并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1/R=1/R1+ 1/R2 [ R=R1R2/(R1+R2)]⑷I1/I2=R2/R1(分流公式)⑸P1/P2=R2/R17定值电阻:⑴I1/I2=U1/U2⑵P1/P2=I12/I22⑶P1/P2=U12/U228电功:⑴W=UIt=Pt=UQ (普适公式)⑵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⑴P=W/t=UI (普适公式)⑵P=I2^R=U^2/R (纯电阻公式)电工计算口诀;(一)简便估算导线载流量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七零九五两倍半,温度八九折,铜材升级算.解释:10mm2以下的铝导线载流量按5A/mm2计算;100mm2以上的铝导线载流量按2A/mm2计算;25mm2的铝导线载流量按4A/mm2计算;35mm2的铝导线载流量按3A/mm2计算;70mm2、95mm2的铝导线载流量按2.5A/mm2计算;"铜材升级算":例如计算120mm2的铜导线载流量,可以选用150mm2的铝导线,求铝导线的载流量;受温度影响,最后还要乘以0.8或0.9(依地理位置).(二)已知变压器容量,求其电压等级侧额定电流说明:适用于任何电压等级。

电工常用计算最全公式,零基础电工的入门知识,

电工常用计算最全公式,零基础电工的入门知识,

电工常用计算最全公式,零基础电工的入门知识,电工常用计算公式计算所有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电功计算公式:W=UIt (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1)常用的电功公式还有:W=I2Rt,W=U2Rt,W=Pt等公式;(2)1kW•h=1000W×3600s=3.6×106J;故答案为:W=UIt;3.6×106.【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电压=电流*电阻即U=RI 电阻=电压/电流即R=U/I 功率=电流*电压即P=IU电能=电功率*时间即W=Pt 符号的意义及其单位U:电压,V;R:电阻,;I:电流,A;P:功率,WW:电能,Jt:时间,S⑴Q=I2Rt普适公式)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R=R1+R2⑷U1/U2=R1/R2 (分压公式)⑸P1/P2=R1/R26并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1/R=1/R1+1/R2 [ R=R1R2/(R1+R2)]⑷I1/I2=R2/R1(分流公式)⑸P1/P2=R2/R17定值电阻:⑴I1/I2=U1/U2⑵P1/P2=I12/I22⑶P1/P2=U12/U228电功:⑴W=UIt=Pt=UQ (普适公式)⑵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⑴P=W/t=UI (普适公式)⑵P=I2^R=U^2/R (纯电阻公式)所谓分压公式,就是计算串联的各个电阻如何去分总电压,以及分到多少电压的公式。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计算所有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电压=电流*电阻即U=RI电阻=电压/电流即R=U/I功率=电流*电压即P=IU电能=电功率*时间即W=Pt符号的意义及其单位U:电压,V;R:电阻,;I:电流,A;P:功率,WW:电能,Jt:时间,S⑴Q=I2Rt普适公式)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R=R1+R2⑷U1/U2=R1/R2 (分压公式)⑸P1/P2=R1/R26并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1/R=1/R1+1/R2 [R=R1R2/(R1+R2)]⑷I1/I2=R2/R1(分流公式)⑸P1/P2=R2/R17定值电阻:⑴I1/I2=U1/U2⑵P1/P2=I12/I22⑶P1/P2=U12/U228电功:⑴W=UIt=Pt=UQ (普适公式)⑵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⑴P=W/t=UI (普适公式)⑵P=I2^R=U^2/R (纯电阻公式)所谓分压公式,就是计算串联的各个电阻如何去分总电压,以及分到多少电压的公式。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计算所有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电压=电流*电阻即U=RI电阻=电压/电流即R=U/I功率=电流*电压即P=IU电能=电功率*时间即W=Pt符号的意义及其单位U:电压,V;R:电阻,;I:电流,A;P:功率,WW:电能,Jt:时间,S⑴Q=I2Rt普适公式)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R=R1+R2⑷U1/U2=R1/R2 (分压公式)⑸P1/P2=R1/R26并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1/R=1/R1+1/R2 [ R=R1R2/(R1+R2)]⑷I1/I2=R2/R1(分流公式)⑸P1/P2=R2/R17定值电阻:⑴I1/I2=U1/U2⑵P1/P2=I12/I22⑶P1/P2=U12/U228电功:⑴W=UIt=Pt=UQ (普适公式)⑵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⑴P=W/t=UI (普适公式)⑵P=I2^R=U^2/R (纯电阻公式)所谓分压公式,就是计算串联的各个电阻如何去分总电压,以及分到多少电压的公式。

电工电线计算公式

电工电线计算公式

电⼯电线计算公式电⼯电线计算公式1、⼆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顺号⾛。

三五乘以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变化加折算,⾼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三四,⼋七六折满载流。

本⼝诀对各种绝缘电线的载流量(安全载流)不是直接指出⽽是通过截⾯乘以倍数计算得出,倍数随截⾯增⼤⽽减⼩。

“⼆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顺号⾛”表⽰2.5平⽅以下的铝线截⾯乘以九,就是安全载流。

从4平⽅以上,顺着线号,倍数逐次减⼀,即4*8 6*7 10*6 16*5 25*4.“三五乘以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表⽰35平⽅乘以3.5倍,从50平⽅以上导线,为两个线号为⼀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3 (95----120)*2.5 (150---185)*2,依此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温九折铜升级”以上是铝线载流量计算,其条件是明敷在25C°条件下⽽定的。

若环境温度⾼于25C °,就要打九折。

使⽤铜线时,按上⼀号计算。

如:10平⽅铜线,按16平⽅铝线计算。

2、导线截⾯积与电流的关系⼀般铜线安全计算⽅法是:2.5平⽅毫⽶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毫⽶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毫⽶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毫⽶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毫⽶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毫⽶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于28A,按每平⽅毫⽶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于120A,按每平⽅毫⽶5A来取。

导线的截⾯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选择,⼀般可按照如下顺⼝溜进⾏确定:⼗下五,百上⼆, ⼆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给你解释⼀下,就是10平⽅⼀下的铝线,平⽅毫⽶数乘以5就可以了,要是铜线呢,就升⼀个档,⽐如2.5平⽅的铜线,就按4平⽅计算.⼀百以上的都是截⾯积乘以2, ⼆⼗五平⽅以下的乘以4, 三⼗五平⽅以上的乘以3, 柒拾和95平⽅都乘以2.5,这么⼏句⼝诀应该很好记吧,说明:只能作为估算,不是很准确。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计算所有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电压=电流*电阻即U=RI电阻=电压/电流即R=U/I功率=电流*电压即P=IU电能=电功率*时间即W=Pt符号的意义及其单位U:电压,V;R:电阻,;I:电流,A;P:功率,WW:电能,Jt:时间,S⑴Q=I2Rt普适公式)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R=R1+R2⑷U1/U2=R1/R2 (分压公式)⑸P1/P2=R1/R26并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1/R=1/R1+1/R2 [ R=R1R2/(R1+R2)]⑷I1/I2=R2/R1(分流公式)⑸P1/P2=R2/R17定值电阻:⑴I1/I2=U1/U2⑵P1/P2=I12/I22⑶P1/P2=U12/U228电功:⑴W=UIt=Pt=UQ (普适公式)⑵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⑴P=W/t=UI (普适公式)⑵P=I2^R=U^2/R (纯电阻公式)所谓分压公式,就是计算串联的各个电阻如何去分总电压,以及分到多少电压的公式。

电工实用经验公式大全

电工实用经验公式大全

电工实用经验公式大全导言:电工是一项专业技术,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在电工实践中,使用一些经验公式可以帮助电工师傅更加准确地进行电路设计、故障排除以及设备维护。

本文将介绍一些电工实用经验公式,帮助电工师傅们在工作中更加高效、准确地进行操作。

一、电流和电阻1.欧姆定律I = U / R其中,I为电流(安培),U为电压(伏特),R为电阻(欧姆)。

2.功率公式P = UI其中,P为功率(瓦特),U为电压(伏特),I为电流(安培)。

二、电路计算1.串联电阻计算Rt = R1 + R2 + ...其中,Rt为总电阻,R1,R2为各个电阻的值。

2.并联电阻计算1/Rt = 1/R1 + 1/R2 + ...其中,Rt为总电阻,R1,R2为各个电阻的值。

3.电路功率计算Pt = P1 + P2 + ...其中,Pt为总功率,P1,P2为各个电器的功率。

4.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关系S = √(P^2 + Q^2)其中,S为视在功率,P为有功功率,Q为无功功率。

三、电线选择1.电线截面积计算A = (I * K * L)/(δ * △U)其中,A为电线截面积(平方毫米),I为电流(安培),K为安全系数,L为电线长度(米),δ为电线的材料电阻率,△U为电压降(伏特)。

四、电机运行参数计算1.电机效率计算η = (输出功率 / 输入功率) * 100%其中,η为电机效率,输出功率为电机输出功率,输入功率为电机输入功率。

2.电机转速计算n = (60 * f) / p其中,n为电机转速(转/分钟),f为电机频率(赫兹),p为电机极数。

五、绝缘电阻计算1.绝缘电阻计算R = (V * t) / I其中,R为绝缘电阻(兆欧姆),V为电压(伏特),t为时间(分钟),I为漏电流(毫安)。

六、电容器和电感的计算1.电容器容量计算Q = C * U其中,Q为电容器的电量(库仑),C为电容器的电容值(法拉),U为电压(伏特)。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口诀)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口诀)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口诀)常用电工计算口诀一1.知380V三相电动机容量,求其过载保护热继电器元件额定电流和整定电流口诀:电机过载的保护,热继电器热元件;号流容量两倍半,两倍千瓦数整定。

说明:(1)容易过负荷的电动机,由于起动或自起动条件严重而可能起动失败,或需要限制起动时间的,应装设过载保护。

长时间运行无人监视的电动机或3kW及以上的电动机,也宜装设过载保护。

过载保护装置一般采用热继电器或断路器的延时过电流脱扣器。

目前我国生产的热继电器适用于轻载起动,长时期工作或间断长期工作的电动机过载保护。

(2)热继电器过载保护装置,结构原理均很简单,可选调热元件却很微妙,若等级选大了就得调至低限,常造成电动机偷停,影响生产,增加了维修工作。

若等级选小了,只能向高限调,往往电动机过载时不动作,甚至烧毁电机。

(3)正确算选380V三相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热继电器,尚需弄清同一系列型号的热继电器可装用不同额定电流的热元件。

热元件整定电流按“两倍千瓦数整定”;热元件额定电流按“号流容量两倍半”算选;热继电器的型号规格,即其额定电流值应大于等于热元件额定电流值。

2.已知380V三相电动机容量,求其远控交流接触器额定电流等级口诀:远控电机接触器,两倍容量靠等级;步繁起动正反转,靠级基础升一级。

说明:(1)目前常用的交流接触器有CJ10、CJ12、CJ20等系列,较适合于一般三相电动机的起动的控制。

3.已知小型380V三相笼型电动机容量,求其供电设备最小容量、负荷开关、保护熔体电流值口诀:直接起动电动机,容量不超十千瓦;六倍千瓦选开关,五倍千瓦配熔体。

供电设备千伏安,需大三倍千瓦数。

说明:(1)口诀所述的直接起动的电动机,是小型380V鼠笼型三相电动机,电动机起动电流很大,一般是额定电流的4~7倍。

用负荷开关直接起动的电动机容量最大不应超过10kW,一般以4.5kW以下为宜,且开启式负荷开关(胶盖瓷底隔离开关)一般用于5.5kW及以下的小容量电动机作不频繁的直接起动;封闭式负荷开关(铁壳开关)一般用于10kW以下的电动机作不频繁的直接起动。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计算所有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电压=电流*电阻即U=RI电阻=电压/电流即R=U/I功率=电流*电压即P=IU电能=电功率*时间即W=Pt符号的意义及其单位U:电压,V;R:电阻,;I:电流,A;P:功率,WW:电能,Jt:时间,S⑴Q=I2Rt普适公式)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R=R1+R2⑷U1/U2=R1/R2 (分压公式)⑸P1/P2=R1/R26并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1/R=1/R1+1/R2 [ R=R1R2/(R1+R2)]⑷I1/I2=R2/R1(分流公式)⑸P1/P2=R2/R17定值电阻:⑴I1/I2=U1/U2⑵P1/P2=I12/I22⑶P1/P2=U12/U228电功:⑴W=UIt=Pt=UQ (普适公式)⑵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⑴P=W/t=UI (普适公式)⑵P=I2^R=U^2/R (纯电阻公式)所谓分压公式,就是计算串联的各个电阻如何去分总电压,以及分到多少电压的公式。

电工必背100个公式

电工必背100个公式

电工必背100个公式电工必背的100个公式如下:1.电压(V)=电流(I)×电阻(R)2.电流(I)=电压(V)÷电阻(R)3.电阻(R)=电压(V)÷电流(I)4.电阻(R)=长度(L)×电阻率(ρ)÷面积(A)5.电功率(P)=电压(V)×电流(I)6.电功率(P)=电流(I)²×电阻(R)7.电功率(P)=电压(V)²÷电阻(R)8.电量(Q)=电流(I)×时间(t)9.电量(Q)=电压(V)×电容(C)10.电容(C)=电量(Q)÷电压(V)11.电感(L)=磁通量(Φ)÷电流(I)12.磁通量(Φ)=磁场强度(B)×面积(A)13.磁场强度(B)=磁通量(Φ)÷面积(A)14.欧姆定律:V=I×R15.功率定律:P=V×I16.罗辑定律:V=I×(R1+R2+R3+...)17.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1/Rt=1/R1+1/R2+1/R3+...18.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Rt=R1+R2+R3+...19.电容的充电方程:Q=C×V20.电感的磁场能储存方式:W=1/2×L×I²21.电感的自感系数:L=N²×μ₀×A/l22.电感的互感系数:M=k×√(L1×L2)23. Kirchhoff定律:ΣI = 0 (电流定律)24. Kirchhoff定律:ΣV = 0 (电压定律)25.电阻的色环标记:黑色(0)、棕色(1)、红色(2)、橙色(3)、黄色(4)、绿色(5)、蓝色(6)、紫色(7)、灰色(8)、白色(9)26. 巴斯秘德(Bassett)定理:磁场强度在磁性物质中不产生回提27.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B=μ₀×H28.磁场线的定义:磁场的矢量表示29.电动势的定义:电场力在单位正电荷上的做功30.电荷守恒定律:电量守恒31.费米能级:电子在金属中的能级32. 蒙马特(Montmartre)规则:电荷守恒33.静电力的定义:电荷间的吸引或排斥力34.静电容量的定义:储存电量所需的电压比35.静电力的最大值:F=k×,q₁×q₂,/r²36.静电能的最大值:W=k×,q₁×q₂,/r37.位移电流的定义:时间变化的磁场引起的涡流38.麦克斯韦方程组:集成了电动力学和磁学的法则39.马克士韦螺线管定律:ΣI×A=μ₀×ΣB×dA40.麦克斯韦场方程:∇×E=-∂B/∂t41.麦克斯韦场方程:∇×B=μ₀×J+μ₀ε₀×∂E/∂t42.直流电流的特点:电流方向不变43.交流电流的特点:电流方向以周期性变化44.电路中的频率(f):电流的周期数量45.电流的相位差:电流波形的相对时间偏移46.噪声的产生:电流或电压的不稳定性47.噪声的防范:屏蔽、地线和滤波器48.电阻的功率损耗:P=I²×R49.电容器的功率损耗:P=I²×R50.电感器的功率损耗:P=I²×R51.可见光的频率范围:约4×10¹⁴Hz到8×10¹⁴Hz52.红外线的频率范围:约3×10¹²Hz到4×10¹⁴Hz53.紫外线的频率范围:约7.5×10¹⁴Hz到3×10¹⁶Hz54.X射线的频率范围:约3×10¹⁶Hz到3×10¹⁹Hz55.伏安表的原理: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来计算功率56.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由一个旋转子和一个固定子构成57.晶体管的三种元件: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58.二极管的作用:只允许电流在一个方向上流动59.钳形波的特点:有一个快速上升和下降的时间60.软磁材料的特点:易于磁化和去磁化61.硬磁材料的特点:难于磁化和去磁化62.电力设备的维护:定期检查和保养63.四线制电路:由三相电源和一根地线组成64.感应电动机的转子类型:鼠笼型转子和铸铁转子65.双导体传输线的电容和电感:由于电流流经线缆而导致的电势差和电流的耦合66.直流传输线的特点:电流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67.交流传输线的特点:电流会在正弦波形上进行往复变化68.哈特利电池:用于产生长时间持续电流和持续电压的电池69.长电线传输电流的问题:因为电阻产生的电压降70.三导体传输线的特点:三相电源传输大功率电能71.绝缘材料的种类:硅胶、胶木和塑料72.双螺旋电缆屏蔽:用于减少电磁干扰73.高压电线的防闪击措施:安装避雷针或接地装置74.电子元件的分类: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75.电动机的定子类型:绕组电动机和综合电动机76.超导体的特点:在低温下具有无电阻的电流导体77.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得到的功率与电源的功率比值78. 磁通密度的单位:特斯拉(Tesla)79.感应电动机的转速公式:n=(120×f)/p80.开关的作用:打开或关闭电流电压的通路81.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工工具:防电击、绝缘和易操作的工具82.电线的绝缘材料:橡胶、聚乙烯和聚氯乙烯83.短路的定义:电流绕过正常电路的路径84.电阻材料的选择:具有适当电阻值和功耗的材料85.电容器的分类:电解电容器和固体电容器86.电容器的安全操作:避免过度充电和短路87.火灾的防控措施:安装火灾报警器和灭火设备88.电容器的工作电压:能够容纳的最高电压89.配电系统的变压器:高压变压器和低压变压器90.电流的计量:由安培表、伏安表和电流计测量91.电工的安全意识:穿戴合适的防护服、鞋和手套92.电力系统的平衡:电源的产生与负载的消耗平衡93.隔离器的作用:隔离电路以保护工人安全94.动力电缆的分类:加强型和铠装型电缆95.灭火器的选择:根据火灾类型和火势选择适当的灭火器96.直流电动机的分类:直流串联电动机和直流分流电动机97.交流电动机的分类: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98.线路的继电保护:通过电磁继电器来保护线路99.电压调节器的使用:调节电源电压以保护设备100.电源的选择:电源的类型和电流容量需根据负载来选择。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计算所有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电功计算公式:W=U 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是电量;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电压=电流电阻即U=RI电阻=电压/电流即R=U/I功率=电流电压即P=IU电能=电功率时间即W=Pt符号的意义及其单位U:电压;V;R:电阻;;I:电流;A;P:功率;WW:电能;Jt:时间;S⑴Q=I2Rt普适公式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R=R1+R2⑷U1/U2=R1/R2 分压公式⑸P1/P2=R1/R26并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1/R=1/R1+1/R2 R=R1R2/R1+R2⑷I1/I2=R2/R1分流公式⑸P1/P2=R2/R17定值电阻:⑴I1/I2=U1/U2⑵P1/P2=I12/I22⑶P1/P2=U12/U228电功:⑴W=UIt=Pt=UQ 普适公式⑵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⑴P=W/t=UI 普适公式⑵P=I2^R=U^2/R 纯电阻公式所谓分压公式;就是计算串联的各个电阻如何去分总电压;以及分到多少电压的公式.. 分电压多少这样计算:占总电阻的百分比;就是分电压的百分比..公式是:U=R/R总×U源如5欧和10欧电阻串联在10V电路中间;5欧占了总电阻5+10=15欧的1/3;所以它分的电压也为1/3;也就是10/3伏特.. 分压电路当电流表和其相连电阻连接时起到分压效果;此时用外接电流表内阻一般不足一欧;但如果于其相连的电阻也只有几欧那就起分压效果了;如相连电阻有几十欧以上;就可以忽略电流表的分压效果;用内接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W=I的平方乘以RV=IRW=V的平方除以R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电压电流时间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W=I的平方乘以RV=IR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W=I的平方乘以RV=IRW=V的平方除以R电压V伏特;电阻R欧姆;电流强度I安培;功率N瓦特之间的关系是:V=IR;N=IV =IIR;或也可变形为:I=V/R;I=N/V等等.但是必须注意;以上均是在直流更准确的说;是直流稳态电路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其它情况不适用.如交流电路;那要对其作补充和修正求电压、电阻、电流与功率的换算关系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U=IR;I=U/R;R=U/I;P=UI;I=P/U;U=P/IP=U2/R;R=U2/P就记得这一些了;不知还有没有还有P=I2R P=IU R=U/I 最好用这两个;如电动机电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 电流符号: I符号名称: 安培安单位: A公式: 电流=电压/电阻 I=U/R单位换算: 1MA兆安=1000kA千安=1000000A安1A安=1000mA毫安=1000000μA微安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 星形接法= 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U=IR;I=U/R;R=U/I;P=UI;I=P/U;U=P/IP=U2/R;R=U2/P就记得这一些了;不知还有没有还有P=I2R ⑴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 I1=I2=I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U1:U2=R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W1:W2=R1:R2=U1:U2P1:P2=R1:R2=U1:U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⑵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I=I1+I2各处电压相等 U1=U1=U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 R=R1R2÷R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I1:I2=R2:R1W1:W2=I1:I2=R2:R1P1:P2=R2:R1=I1:I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①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2.有关电路的公式⑴电阻 R①电阻等于材料密度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 R=密度×L÷S②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R=U÷I③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 R=UU÷P⑵电功 W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 W=UIT普式公式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 W=PT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 W=QT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 W=I×IRT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 W=UU÷R×T同上⑶电功率 P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P=UI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 P=IIR纯电阻电路③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 P=UU÷R同上④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 P=W:T⑷电热 Q电热等于电流平方成电阻乘时间 Q=IIRt普式公式电热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时间 Q=UIT=W纯电阻电路功率=1.732额定电压电流是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的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功率=额定电压电流是单相电路中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P=1.732×380×I×COS是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的感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 星形接法= 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星形接法= 3相电压U相电流I功率因数COS角形接法三相交流电路中星接和角接两个功率计算公式可互换使用;但相电压、线电压和相电流、线电流一定要分清..电功率计算公式:在纯直流电路中:P=UI P=I2R P=U2/R 式中:P---电功率W;U---电压V; I----电流A; R---电阻Ω.在单相交流电路中:P=UIcosφ式中:cos---功率因数; 如白炽灯、电炉、电烙铁等可视为电阻性负载;其 cos φ=1 则 P=UIU、I---分别为相电压、电流..W=V的平方除以R电压:用U表示;单位伏特;电流:用I表示;单位安培;功率:用P表示;单位瓦特;电流=功率/电压——I=P/U..功率==电压乘以电流功率==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功率==电阻乘以电流的平方电压==电阻乘以电流电流==功率除以电压电流==电压除以电阻电阻==电压除以电流I=P/VP=IxV一、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根有功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一利用三相有功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计算有功功率式中 N——测量的电度表圆盘转数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t——测量N转时所需的时间SCT——电流互感器的变交流比二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数计算视在功率三求出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可计算无功功率四根据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可计算出功率因数例1某单位配电盘上装有一块500转/kW·h电度表;三支100/5电流互感器;电压表指示在400V;电流表指示在22A;在三相电压、电流平衡稳定的情况下;测试电度表圆盘转数是60S转了5圈..求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各为多少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有功功率P=12kW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视在功率S=15kVA③由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代入公式3;得无功功率Q=8l kVar④由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代入公式4;得功率因数cosφ= 0.8二、利用秒表现场测试电度表误差的方法一首先选定圆盘转数;按下式计算出电度表有N转内的标准时间式中 N——选定转数P——实际功率kW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CT——电流互感器交流比二根据实际测试的时间S..求电度表误差式中 T——N转的标准时间st——用秒表实际测试的N转所需时间s注:如果计算出的数是正数;电度表决;负数;则是慢..例某用户有一块750转/kW·h上电度表;配有150/5电流互感器;接有1 0kW的负载;现场测试60s圆盘转了5圈..求电度表误差是多少〔解〕①先求电度表转5圈时的标准秒数由公式1;得T=72s②由公式2得出电度表误差ε=20%;快20%..三、配电变压器的高低压熔丝选择方法一先计算变压器高低压侧的额定电流式中 S——变压器容量kVAU——电压kV二高压熔丝=Ix1.5~2.5 2三低压保险丝=低压额定电流I 3例有一台50kVA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压10kV;低压侧的额定电压 0.4k V..求高低压的额定电流各是多少 A 高压侧应选择多少A的熔丝低压侧应选择多少A的保险丝〔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高压电流I= 2.8 A②将数值代入公式l;得低压电流I=72A③高压侧熔丝=2.8x1.5~2.5=4.2~7A可选择5A的熔丝..④低压额定电流是72A;可选择80A的保险丝..四、架空线路铝绞线的截面选择简捷公式一首先计算负荷矩M=kW.km二选用铝导线时;每kW·km可按4mm2估算;即;导线截面S=M·4mm2例某单位在离配电变压器800m处按一台10kW的电动机..应选择多大截面的错绞线〔解〕①先把m化成km;即800m=0.8km②计算负荷矩M= 10 x 0.8=8k W·km③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导线截面S= 8 x 4=32mm2;应选用35mm2的铝绞线..五、拉线坑与电杆的距离和拉线长度的计算公式一拉线坑与电杆的距离计算公式L=h·ctgam式中 h——电杆高度电杆在地面与拉线悬挂点间的高度a——拉线与电杆的夹角技术规程规定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一般采用45;在地形限制的情况下可采用30或60注: Ctg45=1 ctg30=1.732 ctg60=0.577二使用楔型线夹扎上把;uT型线夹扎下把时拉线长度计算公式:L=h/sina十上下把绑扎长度——拉线棒露出地面的长度式中 h——电杆高度电杆在地面与拉线悬挂点间的高度ma——拉线与电杆的夹角注: Sin45=0.707; Sin30=0.5;Sin60=0.866..例有一根终端杆打一条拉线;电杆在地面与拉线悬挂点间的高度是8m;电杆与拉线的夹角是45;拉线上把使用楔型线夹;下把使用uT型线夹;上下把绑扎长度 lm;拉线棒露出地面lm.计算拉线坑与电杆间的距离和拉线长度各为多少m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拉线坑与电杆间的距离L=8m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拉线长度L=11.3m。

2022最新电工最全常见计算公式

2022最新电工最全常见计算公式

2022最新电工最全常见计算公式计算所有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R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3、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4、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W=UQ(Q是电量);【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电压=电流*电阻即U=RI电阻=电压/电流即R=U/I功率=电流*电压即P=IU电能=电功率*时间即W=Pt符号的意义及其单位U:电压,V;R:电阻,Ω;I:电流,A;P:功率,W;W:电能,J;t:时间,S;⑴Q=I2Rt普适公式)⑵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R=R1+R2⑷U1/U2=R1/R2(分压公式)⑸P1/P2=R1/R26并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1/R=1/R1+1/R2[R=R1R2/(R1+R2)]⑷I1/I2=R2/R1(分流公式)⑸P1/P2=R2/R17定值电阻:⑴I1/I2=U1/U2⑵P1/P2=I12/I22⑶P1/P2=U12/U228电功:⑴W=UIt=Pt=UQ(普适公式)⑵W=I^2Rt=U^2t/R(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⑴P=W/t=UI(普适公式)⑵P=I2^R=U^2/R(纯电阻公式)电工计算口诀;(一)简便估算导线载流量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七零九五两倍半,温度八九折,铜材升级算.解释:10mm2以下的铝导线载流量按5A/mm2计算;100mm2以上的铝导线载流量按2A/mm2计算;25mm2的铝导线载流量按4A/mm2计算;35mm2的铝导线载流量按3A/mm2计算;70mm2、95mm2的铝导线载流量按2.5A/mm2计算;"铜材升级算":例如计算120mm2的铜导线载流量,可以选用150mm2的铝导线,求铝导线的载流量;受温度影响,最后还要乘以0.8或0.9(依地理位置).(二)已知变压器容量,求其电压等级侧额定电流说明:适用于任何电压等级。

史上最全的电工学公式

史上最全的电工学公式

史上最全的电工学公式电工学是研究电学现象和电学装置的自然科学。

电工学公式是电工学理论和实践中广泛应用的数学方程式,用于描述电学量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电工学公式:1.电压公式U=I*R其中,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2.电流公式I=U/R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3.电阻公式R=U/I其中,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

4.电功率公式P=U*I其中,P表示电功率,单位是瓦特(W);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

5.电能公式E=P*t其中,E表示电能,单位是焦耳(J);P表示电功率,单位是瓦特(W);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

6.黄金法则公式P = U * I * cos(θ)其中,P表示有功功率,单位是瓦特(W);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θ表示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角。

7.安培定律公式I=∫J∙dA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J表示电流密度,单位是安培/米²(A/m²);dA表示垂直于电流方向的面积元素。

8.磁感应强度公式B=μ₀*(H+M)其中,B表示磁感应强度,单位是特斯拉(T);μ₀表示真空磁导率,约等于4π×10⁻⁷(T·m/A);H表示磁场强度,单位是安培/米(A/m);M表示磁化强度,单位是安培/米(A/m)。

9.洛伦兹力公式F=q*(E+v×B)其中,F表示洛伦兹力,单位是牛顿(N);q表示电荷量,单位是库仑(C);E表示电场强度,单位是牛/库仑(N/C);v表示速度,单位是米/秒(m/s);B表示磁感应强度,单位是特斯拉(T)。

10.恒定电流假设下的欧姆定律公式J=σ*E其中,J表示电流密度,单位是安培/米²(A/m²);σ表示电导率,单位是西门子/米(S/m);E表示电场强度,单位是牛/库仑(N/C)。

电工最实用的8大经验公式

电工最实用的8大经验公式

电工最实用的8大经验公式一、照明电路电流计算及熔丝刀闸的选择口诀:白炽灯算电流,可用功率除压求;日光灯算电流,功率除压及功率因数求(节能日光灯除外);刀闸保险也好求,一点五倍额定流。

说明:照明电路中的白炽灯为电阻性负荷,功率因数cosΦ=1,用功率P单位瓦除以电压等于其额定电流。

日光灯为电感性负荷,其功率因数cosΦ为0.4-0.6(一般取0.5),即P/U/cosΦ=I。

例1:有一照明线路,额定电压为220V,白炽灯总功率为2200W,求总电流选刀闸熔丝。

解:已知U=220V,总功率=2200W总电流I=P/U=2200/220=10A选刀闸:QS=I×(1.1~1.5)=15A选熔丝:IR=I×(1.1~1.5)=10×1.1=11A(取系数1.1)QS--------刀闸IR---------熔丝答:电路的电流为10安培,刀闸选用15安培,熔丝选用11安培。

例2:有一照明电路,额定电压为220V,接有日光灯440W,求总电流选刀闸熔丝。

(cosΦ=0.5)解:已知U=220V, cosΦ=0.5,总功率=440W总电流I=P/U/ cosΦ=440/220/0.5=4A选刀闸:QS=I×(1.1~1.5)=4×1.5=6A选熔丝:IR=I×(1.1~1.5)= 4×1.5=6A答:电路的总电流为4A,刀闸选用6A,熔丝选用6A。

二、380V/220V常用负荷计算口诀:三相千瓦两倍安,热,伏安,一千乏为一点五单相二二乘四五,若是三八两倍半。

说明:三相千瓦两倍安是指三相电动机容量1千瓦,电流2安培,热,伏安,一千乏一点五是指三相电热器,变压器,电容器容量1千瓦,1千伏安,1千乏电容电流为1.5安培,单相二二乘四五,若是三八两倍半是指单相220V容量1千瓦,电流为4.5安,380V单相电焊机1千伏安为2.5安培。

例1:有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电压为380V,容量为14千瓦,功率因数为0.85,效率为0.95,计算电流?解:已知U=380V cosΦ=0.85 n=0.95 P=14千瓦电流I=P/(×U×cosΦ×n)=P/(1.73×380×0.85×0.95)=28(安)答:电流为28安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经验公式四川理工学院机电工程一班鲜勇目录摘要————————————————————————1 关键词———————————————————————1 前言————————————————————————1 一.三相电力变压器常用口诀——————————————11.变压器的选择——————————————————12.变压器各电压等级侧额定电流计算—————————3压器各电压等级侧的保护值的选定————————4 3.变二.口诀在电动机中的应用——————————————61.已知三相电动机容量,求其额定电流————————62.电动机穿钢管规格的选择—————————————73.电动机供电导线截面速估算————————————8 参考目录——————————————————————9论“口诀”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分电力变压器和电动机两部分讨论了电工常用口诀的应用,第一部分讨论了变压器容量和熔体的选择及一二次侧电流值的计算;第二部分讨论了电动机电流的计算及导线和保护钢管的选择。

关键词:口诀变压器电动机容量电流熔体导线钢管前言口诀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各行各业都习惯用口诀来解决生产问题,如农业用的谚语,商业的珠算口诀等。

虽然电工行业的计算要求不高,但繁锁的计算迫使电气工作人员极力寻求电气领域的简化公式,经验公式和实用计算口诀。

这里我们通过经验公式或图表,用以说明口诀的来源,涵义,实用价值,误差大小。

三相电力变压器常用口诀电力变压器是变电所中最主要的设备,又称主变压器,电力变压器按变压性质分有升压,降压变压器,按相数分有单相,三相变压器,按冷却方式分有干式,油浸式变压器,按绕组的材质分有铜绕组和铝绕组变压器。

正是因为变压器是变电所中最主要的设备,最不可缺少的设备。

每个电气工作人员都应该了解其基本数据,以便在工作中对它的状态了如指掌。

在此将从理论计算和“口诀”两方面通过图表的形式讨论变压器的基本参数及其附属设备的选择。

一变压器的选择1(变压器台数的选择选择变压器的台数,应该遵循保证供电可靠性,经济性,接线简单,考虑发展,留有余量的原则,具体的说有以下几点:(1)对于无特殊要求的三级负荷,应该尽量装设一台变压器,但是对于负荷较大且较集中的地方也可采用两台变压器,以降低单台变压器的容量。

(2)对于有大量一,二级负荷的地方,原则上应该选择两台变压器,以便当一台变压器故障或检修时,增加供电可靠性。

(3)对于季节或负荷昼夜变动较大的变电所,应选用两台变压器,负荷高峰时两台并列运行,而在低荷期间切除一台,以保证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2(变压器容量的选择选择变压器的容量时,应遵循满足负荷要求,一般单台变压器的容量不宜超过1000KVA,同一工厂的变压器容量等级应尽量减少,在选择具体变压器容量时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考虑发展,留有余地的原则,且应该让变压器高效运行,(满载率在75%左右效率最高)(1)装设一台变压器的变电所:变压器的容量SNT应该满足全部用电设备总计算负荷S30要求,即:SNT?S30(2)装设两台变压器的变电所:每台变压器的额定容量SNT应同时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A(任一台变压器单独运行时,应满足全部用电设备总计算负荷S30的70%的需要,即:SNT?0.7S30B(任一台变压器单独运行时,应满足全部一.二级负荷的需要,即:SNT?S30(?+?).具体选择时可以参照下面的经验公式:当已知工厂的性质和装机容量,求算全厂配变容量:根据经验公式:S h?P?,h S med?0.7P?, med S b?0.5P?,b式中:S h——冶金,纺织,水泥类工厂配变容量(KVA);S med——轻工业及化工厂类工厂配变容量(KVA);S b——机械制造及加工类工厂配变容量(KVA);P?,h——冶金,纺织,水泥类工厂装机容量(KW);P?, med——轻工业及化工厂类工厂装机容量(KW);P?,b ——机械制造及加工类工厂装机容量(KW)。

得出计算口诀:工厂配变千伏安,装机千瓦数估算。

冶金纺织水泥厂,千瓦就是千伏安。

机械制造加工厂,千瓦一半千伏安。

其余轻工化工厂,千瓦七折千伏安。

说明:一个工厂的全厂负荷主要由工厂的性质和装机容量决定。

工厂的性质从用电的角度来看,大体上分三种:一种是主要设备长期开动,连续生产,负荷比较稳定的工厂,如冶金,纺织,水泥等工厂;另一种是主要设备时开时停,负荷率较低且波动较大的厂,如各种机械制造和加工的工厂;再一种是属于上述两种性质之间的厂,其负荷的长期性及稳定性比前一种低,但比后一种高,如一些轻工业工厂及化工厂等。

我国现行变压器的容量等级有:现行变压器的容量等级10 100 1000 10000 (120000)125 1250 12500 (150000)160 1600 16000 (180000)20 200 2000 20000 (240000)(30) 315 3150 31500 (360000)400 4000 40000500 5000 5000063 630 6300 6300080 800 8000 80000对于冶金纺织水泥厂等这种性质的工厂,全厂负荷的容量千伏安可以和工艺设备的装机容量千瓦数相同,确定配电变压器时,可以取接近的变压器容量。

例:已知一炼铁厂的装机容量是2500KVA。

求该厂选用变压器容量。

解:根据口诀:该厂配变容量=2500※1=2500(KVA)该厂选用S9-2500/10型电力变压器就合适。

这按口诀计算意义上讲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中是不合适的。

原因有两个:一是厂变电所只装设一台变压器供电时,“单台变压器的容量不宜大于1000KVA”。

二是炼铁厂属于二级负荷或一级负荷(高炉容量较大的,自动化程度高的),故最好由两个彼此独立的电源供电。

因此,该炼铁厂应装置3台:S9-1000/10型电力变压器,总容量为3000KVA才合适。

对于机械加工行业的工厂,其配电变压器容量千伏安数值可取全厂装机容量千瓦数的一半。

例:筹建一机械修理厂,工艺设备容量统计为1600KW。

求算该厂配电变压器容量。

解:根据口诀,该厂配变容量=0.5※1600=800(KVA),S9-800/10型。

对于那些介于上述两种性质之间的工厂,其配电变压器容量(KVA)可以取全厂装机容量(KW)值的70%。

例如我厂的工艺设备容量为1200KW,我厂选用配电变压器的容量为:1200※0.7=840(KVA),考虑发展和国家标准,选用S9-1000/10型电力变压器。

(2)统计一个工厂的装机容量时,可以不计算照明,通风等辅助用电设备,同时也不必分单相,三相,千瓦或千伏安等,可以统统看成千瓦(KW)相加。

此外,有高压用电设备(如高压电动机等)的工厂,如果在统计装机容量时,已包括了这些高压用电设备,在选用内部低压配电变压器容量时,应将这些高压用电设备的容量扣除才对。

(3)口诀算出的配变容量,尚有一定的裕量,不必担心容量不足。

若筹建的工厂需要多台配变时,由于全厂负荷由几台变压器分担,效率较低,因此,变压器的总容量要比口诀求算出来的数值大一些。

否则,会有部分变压器过负荷的隐患。

口诀也适用于求算较大车间的配电变压器容量,这只要把车间的用电性质按说明划分一下即可。

二(变压器各电压等级侧额定电流计算根据公式In=Sn/?3.Un.=Sn/Un※1/?3?Sn/Un※6/10 式中:In——变压器额定电流(A);——变压器额定容量(KVA); SnUn——变压器额定电压(KV)。

得出计算变压器额定电流的口诀:容量除以电压值,其商乘六除以十。

说明:(1)口诀适用于任何电压等级,如380V,6KV,10KV,35KV,110KV,220KV等。

例:其我厂容量为1000KVA,10KV/0.4KV的S9-1000/10型三相电力变压器各电压等级侧的额定电流:10KV侧的额定电流=1000/10※6/10=60(A),实际电流为57.7A0.4KV侧的额定电流=1000/0.4※6/10=1500(A)实际电流为1443.4A(2)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电工只涉及一两种电压等级的变压器额定电流的计算。

如将口诀进一步简化,则可以推导各电压等级侧额定电流的计算口诀: 容量系数相乘求。

各电压等级侧对应的系数见表:电压等级(KV) 0.4 6 10 35 110 220系数 1.5 0.1 0.06 0.015 0.005 0.0025例:我厂容量为630KVA,10/0.4KV三相电力变压器一,二次额定电流分别为: 10KV侧的额定电流=630※0.06=37.8(A)实际电流为36.4A0.4KV侧的额定电流=630※1.5=945(A)实际电流为909A(3)误差。

应用常规公式与经验公式相比肯定会有误差,但是很小不影响使用。

下表给出了常用变压器口诀与常规公式计算额定电流值的比较。

额定电流(A) 容量电压等级误差值常规算法 (KVA) (KV) (%) 口诀算法(In=Sn/(?3.Un)180 0.4 180/(?3※0.4)=260 180※1.5=270 +3.84180 6 180/(?3※6.3)=16.5 180※0.1=18 +9.0915000※15000 10 15000/(?3※10.5)=824.8 +9.11 0.06=90015000※15000 35 15000/(?3※36.75)=235.6 -4.49 0.015=22515000※15000 110 15000/(?3※115.5)=75 0.00 0.005=75120000※120000 220 120000/(?3※231)=229.9 -0.03 0.0025=300注:表中变压器额定电压均按标称电压的105%计算。

三.变压器各电压等级侧的保护值的选定。

正确的选用熔断器熔体对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关系极大,当仅用熔断器作变压器高,低压侧保护时,熔体的正确选用更为重要。

这是电工经常碰到和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有关规定“高压熔体应按配电变压器额定电流的1.5,2倍选择”得公式: Ij1=(1.5,2)In1=(1.5,2)Sn/?3Un1??3Sn/?3Un?Sn/Un1式中:Ij1——配电变压器一次侧熔体电流(A);In1——配电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流(A);Sn——配电变压器容量(KVA);Un1——配电变压器一次侧熔体电压(A)。

即变压器高压侧保护熔体的电流可用变压器容量比一次侧电压值的方法来求,由此得出计算口诀:配变高压熔体流,容量电压相比求。

说明:口诀给出了中压35(10,6)/0.4KV三相变压器用熔断器作为保护时,选择熔断器电流值的方法:用配电变压器的一次千伏数直接去除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千伏安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