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学课程的产生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杰克曼和哈里斯提出以科学通则而不是零 散的科学事实作为科学教育目标的思想。 • 杜威提出科学不仅是需要学习一堆知识, 而且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或方法,即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
• 科学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仍没得到承 认,课程开始随意,最多作为选修课。
• (四)现代小学科学课程的确立时期
• 小学科学课程逐渐取代了自然研究课程,“成为一个 科学家”成为这个时期课程改革的口号。
• 运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和做出具有证据的结论,以便对 自然世界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做 出决定的能力。还包括能够确认科学问题、使用证
据、做出科学结论并就结论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 力。
• 2、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基本状况
• 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但总体水平 不高。 • 在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 明显落后西方发达国家。
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全民科学素 质工作发展还不平衡,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 2017新版《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 标准(修改稿)》课程性质方面和核心理 念中均提到科学素养。
•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 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 与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只注重已有科学结论的掌握
• • 重视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 • • (3)只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
• • 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热 点问 题的分析和决策能力的培养
• • • • • • •
(三)科学的本质特征 1.科学是一种探究活动 (1)求真性 (2)创新性 火星 木星 (3)探究性 燃烧 的各种说法
• 以上均将科学视为一种结果,即科学理论。
• 忽视了科学研究的过程以及社会文化因素 对科学研究的影响。
• 5.历史主义科学观 • 20世纪50年代末产生,60年代后逐渐流行。
• 科学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与逻辑经 验主义科学观背道而驰。 • 代表人物有库恩、图尔明、费耶阿本德、 汉森
• 科学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探究活动,而 科学理论只是这种探究活动的结果;它还 将科学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并 且与其他社会文化现象之间存在着密切联 系。
• (一)有助于学生全面、科学地理解科学的含义 • (二)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 (理性精神 实证精神 求实精神 可重复和可检验 求真精神 创新精神 批评精神 民主精神 协作精 神 开放精神)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二节 科学教育及其发展趋势
• 1.朴素的古代科学观
• 没有形成明确的科学观,日常生活或生产 技术中却孕育或蕴含着人们对科学或自然 的朴素的看法。 关于科学的思想还包含在哲学家关于真理 的超现实的自由探索过程中。
• 2.常识性科学观
• 系统的知识体系
• 静态 • 没体现科学探究过程的动态 • 没有全面体现科学的本质
• 3.逻辑经验主义科学观
• 三、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 (二)普及科学教育与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相结合 • (三)强调探究在教学中的地位,注重提高学生 的探究能力 • (四)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 • (五)强调过程性评价
第三节 西方科学课程的产生与发展
• 科学课程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受重视。 • 一、普通事物的科学
• 历史主义科学观“不仅从静态的科学研究 成果,而且从动态的科学研究活动过程来 审视科学;不仅看到科学研究活动内部的 认知要素,且还看到其内部的社会文化要 素;不仅从内部的认知性,还从外部的社 会性来审视科学”。
• 历史主义科学观对现代科学教育理论产生影响。
• 学校科学教育转变
• (1)只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
• 德国和瑞士在19世纪60年代首先把理科教学引入 当时具有绝对统治地位的古典教育体系。 • 19世纪70年代,美国在大学入学条件中提出相应 的理科教育的要求。
• 设立理科课程的观念和做法被欧美各国广泛接受 并扩展开来。
• 19世纪中期,理科课程进入为劳动者子女开设的 小学。没有成为学校课程的主流,随倡导者职务 变迁逐渐被取消。 • 19世纪90年代,美国开发“自然研究”课程与教 学。被视为科学课程“最早的雏形”。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杜威从实用主义思想出发, 进一步发展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张以儿童为 中心组织学校课程,倡导儿童中心主义的综合课 程观。( 基本上是由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拼凑而 成的,与今天的综合科学课程不同)
• 二、20世纪70年代的科学课程改革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科学课程迅速发展。 教育界把二战以来国际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分为三 阶段,澳大利亚的华莱士和劳顿对三阶段特征进行 了概括:
• (一) 作为科学知识的科学(20世纪50年 代末至60年代,)
• 课改目标是培养科学家,强调学科知识的现代化 和结构化,忽视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以及学生 认知结构与学科结构之间的联系;强调学生对学 科知识的发现过程,忽视了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 以及学科内容与社会实践、学生日常经验之间的 联系。
• 儿童在探究过程中不断修正原有观念或建构对新 知识的理解。
第四节 我国科学课程的产生与发展
• 20世纪20年代在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我 国在中学开设了科学课程,但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科学课改的影响下, 我国部分学校或地区重新对科学课程进行了实验, 并取得一定效果。 • 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科学课程 正式被写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其地位被正式确立。
• 传统理科课程主要目标是掌握科学知识和 技能。学生对科技的本质及对科学、技术 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受到严重影响。
• 3、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
• 2001年第八轮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和 初中的科学课程标准均指出,以培养学生的科学 素养为宗旨。 • 2011年,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指出:目前我国公民
• 2.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 抽象且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一种不完善 的知识体系;科学理论都建立在一定的前 提假设之上的,都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或 范围;是一种具有可验证性的知识。
• 3.科学是一种社会共同体
• 社会分工的一个特殊部门,是一种社会共同体。 • 科学活动从最初少数知识分子的业余爱好和个人 的自由探索,逐步发展成为国家规模甚至世界范 围内的一种社会活动。
• (二)自然研究
• 主要存在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 英美。目的在于激发儿童热爱自然并喜欢乡村生 活。主要是针对小学各年级只教授纯粹科学的一 种反抗,强调的是儿童对世界的看法。采取跨学 科模式,注重亲身体验,培养关爱自然、理解自 然的教育理念。
• (三)转型时期
•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是小学科学课程发 展的转折期。 • 美国学者率先推动以“小学科学”课程取 代“自然研究”课程。
• 科学共同体是科学建制的核心,是由科学家组成 的专业团体,具有共同的目标,为加强交流、促 进科学进步而结合在一起。
• 科学共同体具有科学交流、出版刊物、维护竞争 和协作、把个人知识和地方知识变成公共知识、 承认和奖励、塑造科学规范和方法、守门把关、 争取和分配资源、科学普及或科学传播等功能。
• 二、科学本质观的教育价值
• 一、科学教育的内涵
• 科学教育是一种通过现代科技知识及其社 会价值的教学,以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目 的的教育活动。
• 二、科学素养 • (一)科学素养溯源 • 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美国教育改革家 科南特《科学中的普通教育》序中提到。
• 科学教育改革的理想目标。引导学生全面、 实用地理解科学;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 公民,而不是培养成为专业的科学技术人 员。
• (二)作为相关知识的科学(20世纪70年 代到80年代初期)
• 课程设计的宗旨是:将科学作为改善个人和社会 生活的工具,让学生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既 要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科学,又要为学生将来深 入学习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 设计的大部分是综合科学课程 • 美国的个别化科学教学系统、纳菲尔的科学教学 计划、澳大利亚科学教学计划、苏格兰综合科学 课程
• 一、什么是科学 • 词源 • 拉丁语scio • science • “格致” • 科学
• 科学活动 • 古代 科学常与日常生产、生活融为一体。 • 16世纪以前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 先地位。 • 科学研究 • 直到1687年,科学还寄于自然哲学中。
• • • •
பைடு நூலகம்
(二)科学观的变迁 科学的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1987) 《辞海》(1989) • 知识体系? • 探究知识的活动?
• 三、国际组织对科学课程发展的推动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贡献
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历程,由最初的“普 通事物的科学”到“相关统整”,然后发展到建立在科学本 质和教育本质统一基础上的综合科学课程。
• 四、西方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五个阶段) • (一)实物教学
• 源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19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查尔斯和梅奥提出,目的 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美国 对科学主题知晓得比较多,理解得比较深。
了解和深谙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事务和文化 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还包括一些特定门类的能力。
• 英国 科学素养标准中的能力培养标准包括:科
学应用能力、科学调查能力、科学交流能力、自 我教育能力和科学创造能力。
•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
• 经费绝大部分由政府和国家基金会提供。出版了大量 的课程和教学资料。 • ESS课程 SAPA课程 • 小学科学课程被确立为必修课,并明确提出了科学概 念和科学方法为核心,不再以琐碎的事实性知识或情 感教育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
• (五)建构主义的小学科学课程
• 1986年,英国利兹大学CLIS计划负责人德赖弗根 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 理论及大量其他研究成果,率先提出建构主义的 科学教育思想。
• 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 心理念。
• 4、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 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世 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综合国力的强弱取 决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特别是全体公民的科学 素养。 • 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科学 观念成为人们最基本的世界观。
• 逻辑经验主义科学观将“可证实性”作为 科学的本质特征。认为无法给予经验证实 的,都是无意义的形而上学,不属于科学 知识。建立了“观察—归纳—证实”的实证 机制。 • (人是科学活动的主导者 有主观意志)
• 4.批判理性主义科学观 • (证伪主义科学观) 卡尔.波普尔
• 科学是一种“可证伪”的知识系统,应当 把理论系统的可反驳性或可证伪性作为是 否为科学的分界线。 • 科学理论都只是暂时的、尚未被证伪的假 设,提出了“问题—猜想—反驳”的机制。
第一章 科学课程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 科学课程的产生与发展
学习目标:
• 1.通过学习科学观的变迁,了解和认识科学 的本质及其特征。 • 2.掌握科学教育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 3.了解西方中小学科学课程的产生与发展。 • 4.了解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本质观教育
• (三)作为不完善知识的科学(20世纪80 年代至90年代)
• 目的在于缩小计划课程与实施课程之间的差距, 焦点是让学生理解个人、社会和文化对科学知识 生产的影响。 • 80年代兴起的科学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是:一 要优异超群,二要公正平等。体现了科学探究和 教育本质上的统一,属更高形式的科学课程。
• 倡导的理科课程取向是大众教育而非精英 教育。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 科学教改方案,均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为核心目标。
• (二)科学素养内涵确定的依据 • 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公 民的科学素养的要求是不同的。 • 1、国际科学教育界对科学素养内涵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