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的伟大灵魂——浅析谭嗣同思想与实践的知行合一
谭嗣同全集读后感
谭嗣同全集读后感谭嗣同这人啊,那可真是个十足的猛人。
以前只是在历史书上知道他戊戌变法,然后英勇就义那点事儿。
但当真正去读他的全集时,才发现他的思想就像一团燃烧得无比旺盛的火焰,想要把旧世界那一堆腐朽的东西统统烧个精光。
他的文字里充满了一种打破常规的力量。
你能感受到他对传统封建礼教的那些不合理之处是多么的深恶痛绝。
就好像一个拿着大锤子的勇士,对着那些禁锢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旧框框一顿猛砸。
他说的那些话,在当时肯定是惊世骇俗的,估计不少守旧的人听了都得气得跳脚。
他的变法理念也特别酷。
他就像是看到了当时中国处在黑暗中,急需一道亮光来照亮前行的路,而他就决心做那个点灯的人。
可惜啊,变法之路艰难重重,就像在荆棘丛里开汽车一样,到处都是阻碍。
谭嗣同最后英勇就义的场景,在我读完全集后更加的震撼。
一般人要是知道自己大难临头,早就想尽办法开溜了。
可他倒好,就那么坦然地面对死亡,还说什么“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这得多大气魄啊!感觉他就像一颗流星,在黑暗的天空中划过一道无比耀眼的光芒,虽然短暂,却足以震撼人心。
从他的全集里,我还感受到他那颗滚烫的爱国之心。
他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自己出名或者捞好处,纯粹就是想让中国这个老大帝国重新站起来,变得强大起来。
他不只是在纸上写写画画,而是真的想把那些想法付诸实践,哪怕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读完这全集,我就觉得自己像是被他打了一针强心剂。
在现在这个有时候有点浮躁的社会里,谭嗣同这种为了理想、为了正义勇往直前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我们不用像他那样去面对生死抉择,但我们可以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像他一样坚定,不轻易退缩。
总之呢,谭嗣同就是个大写的英雄,他的全集就像一本充满力量的宝典,值得我们反复去品味。
从谭嗣同政治思想的矛盾性中剖析他舍生取义的历史动机
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童舜尧(),男,江西德兴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8年6月第30卷 专辑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Hu manities &Soc i a l Sc iences )Jun .2008Vol 130 Spec ial sec .从谭嗣同政治思想的矛盾性中剖析他舍生取义的历史动机童舜尧(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031)摘 要: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中一个主动放弃逃生机会而去选择慷慨赴死的维新志士。
在历史上能这样为自己选择归宿的人物也是绝无仅有的。
我认为促使他选择慷慨赴死的动机有三:其一,爱国忧民;其二,为实现自己心中资本主义的那幅完美蓝图而死(抑或说是为心中的信仰而死);其三,忠君酬主。
而这三个动机的形成和他政治思想的矛盾性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一生都处在矛盾中是谭嗣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戊戌变法; 西学; 冲决网罗; 万国公法; 仁学; 忠君酬主中图分类号:K 2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08)专辑-0082-03 十九世纪末期的戊戌变法是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发动的改良运动。
他们企图将君主专制制度变为君主立宪制度,结果惨遭失败。
在这场运动中作为核心人物的谭嗣同却是个为后人所景仰而又充满着多种矛盾色彩的人。
作为激进的维新志士左派的代表,他的思想明显地含有革命民主主义的内容,但其所作所为却是在为实现君主立宪而奔走呼号;他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痛骂专制帝王,却又甘心为光绪皇帝效命;他在痛斥纲常明教,呼吁民主平等的同时却又在赞扬孔子,要求仿效西方光大基督教那样来尊孔崇教。
谭嗣同(1865年~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出身与湖南浏阳官僚地主家庭,其父为湖南巡抚谭继洵。
谭嗣同10岁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
谭嗣同简介及其思想分析
谭嗣同简介谭嗣同(1865一1898)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
湖南浏阳人。
少时博览群书,并致力于自然科学的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
后为新疆巡抚刘锦堂幕僚,曾往来于直隶、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数省,察视风土,结交名士,有“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郭犹是,人民复非”的感慨。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异常不满,即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并在家乡组织算学社,集同志讲求钻研,同时在南台书院设立史学、掌故、舆地等新式课程,开湖南全省维新风气之先。
1896年2月入京,结交梁启超、翁同龢等人。
旋奉父命, 入赀为江苏候补知府,供职南京。
曾游历天津、湖南、湖北等地。
同年底重抵南京,闭户养心读书, 成《仁学》2卷。
(①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的原质所构成,其本体是“仁”, 世界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于“仁”的作用,故称其哲学为“仁学”。
“仁”是万物之源,它“以通为第一义”。
②而“以太”则是沟通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桥梁。
由于“以太”“不生不灭”,所以就肯定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是静止的、停顿的,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批判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顽固思想,从变易中论证其改革社会制度的政治理想。
③并且认为封建“名教”是维护专制主义的精神支柱,号召人们冲决君主、伦常、利禄、俗学、天命、佛法等封建网罗。
对秦汉以来封建专制制度的抨击尤为猛烈,认为君主专制是一切罪恶的渊薮,提出“彼君之不善,人人得而戮之”。
④在批判专制制度的同时,还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以及变法等主张。
)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筑铁路等新政。
1898 年,创建南学会,主办《湘报》,积极宣传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
同年4月,得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推荐,被征入京,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林旭、杨锐等人参与新政,时号“军机四卿”。
当宫中后党密谋政变,光绪帝传密诏康有为等设法相救时,即“拔刀以救上自任”。
《谭嗣同传》读后感1000字
《谭嗣同传》读后感1000字勇者自嗣同——读《谭嗣同传》有感倡民族之道,视为仁者;明民族之理,应为智者;行民族之事,当为勇者。
——题记夜阑人静,蜗居斗室,煮一盏香茗,舌尖品咂着芬芳,热气氤氲缭绕。
轻覆上《谭嗣同传》,朦胧中,我看见了。
一八九八年,北平。
近午时了,菜市口人头攒动,愈发嚷闹。
刑场中央那几人儿被冰冷的铁链无情博着,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却是背脊挺拔,眼中无一不是立如山岳的慷慨。
其中一人猛地瞪大双眼,青筋骤然暴起,不顾满口鲜血,大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鸷,纵使世间尽是污浊,那双眸却是锐利不减;是鸷,纵使磨难重重,那对爪却是尖利不变。
这一吼,是谭嗣同一生的写照,道出了谭嗣同一世的精忠。
清朝中后期,骄奢淫逸、贪污腐败等歪风邪气愈演愈烈,如毒瘤般日益侵蚀破坏着国家与社会的肌体。
清朝军队散漫无规,战斗力大幅度下降。
十九世纪末期,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军队不堪一击,全线溃退,清政府签订辱国条约。
谭嗣同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感到义愤填膺,对清政府舍百姓命的妥协行径深感寒心。
遍地的斑驳与血痕,满世的苍夷与荒坟,使得他紧紧握着了拳头。
他开始不分昼夜地潜心研究救国救民的大计。
他想,只有变革,才能救国于灾难中。
之后,以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了维新变法。
由于运动极大地损害了西太后等守旧派的利益,西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下令捉拿维新派人士。
窗烛下,年轻的妇人频频拭泪,一旁的垂髫幼子还在酣睡。
谭嗣同望向外边漆漆的夜色,耳边似是响起正处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们那绝望的呐喊。
猛地,妇人的抽泣声止住,拭泪的动作也愣住了,她听见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
有之,请自嗣同始!”“昆仑之山,为黄河之源,浑浑万里,东入万海,中有伟大民族,代产英杰,以维其邦国。
”列强的枪炮声震碎了腐败清政府的繁华旧梦,百姓的白骨使这曾经的神州大陆白成一片。
浅析谭嗣同
浅析谭嗣同摘要: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戊戌六君子”之一。
其人生历程短暂而非凡,不仅多才多艺,思想也颇具多样性,并且互相融合。
后期以佛学为主流,融合儒学道学等多种流派,著《仁学》一书,构建了“仁——通——平等”的思想体系,充分展现了他的哲学理念。
关键词:谭嗣同,人生历程,思想,《仁学》谭嗣同(1865一1898)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
湖南浏阳人。
少时博览群书,并致力于自然科学的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
自小心胸坦荡,为人仗义,颇仰慕古代侠士,学剑习武,三更灯火读书,闻鸡起舞击剑。
壮游期间,结交义士,拜访名家,大开眼界,还意外地得到了他平生最崇敬的人物文天祥的两件旧物:“蕉雨琴”与“凤矩剑”,对这两件宝物他珍爱如命。
①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的原质所构成,其本体是“仁”, 世界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于“仁”的作用,故称其哲学为“仁学”。
“仁”是万物之源,它“以通为第一义”。
②而“以太”则是沟通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桥梁。
③并且认为封建“名教”是维护专制主义的精神支柱,号召人们冲决君主、伦常、利禄、俗学、天命、佛法等封建网罗。
④在批判专制制度的同时,还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以及变法等主张。
留有名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人们提及谭嗣同时,总是怀着一种无比钦佩的心情。
不仅仅为他的不屈,也为他苦心经营的《仁学》——一部近代史上中国人自己的人权宣言。
在《仁学自叙》中说:"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学、相宗之书;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于中国书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礼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静、王阳明、王船山、黄梨洲之书。
"据此可见,谭嗣同思想来源复杂。
众所周知,梁启超和谭嗣同是戊戌变法中的两位先驱。
其中,梁是变法的主要发起者和领导人,并在变法失败后坚持和自己的维新式君主立宪制观点;谭则是变法的主要思想者和组织者,在变法失败后作为六君子之首英勇就义,召起了人们爱国的热潮,点燃了日后革命的火种。
谭嗣同变法作文
浅析谭嗣同变法思想谭嗣同是维新运动的中坚骨干,把毕生心血致力于维新变法,最后亦为变法而死。
甲午战争后,其思想迅速发生变化,并成为维新派中最激进者,其思想形成亦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和复杂的理论基础。
谭嗣同的思想和行动在当代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1 谭嗣同思想转变谭嗣同出生于官僚世家,受过很好的传统儒家教育,最初时,他的思想并不十分激烈,甚至很是保守。
在他早期的文章《治言》里,他虽然承认世道在变,但又强调变得过程中重视人心,其实就是反对变制度。
甲午中日战争对于中国社会各个层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对知识分子也产生很大冲击,谭嗣同就是其中之一,他给唐才常的信中写道:“三十之年适在甲午,地球全势忽变,嗣同学术更大变”。
1896年2月,谭嗣同于北京结识了梁启超,从梁启超口中了解到康有为的变法思想。
1897年1月,谭嗣同写成著作《仁学》,他的反叛、变法在书中浓墨重彩的表现出来。
“二千年来君臣一论,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从中可以看出,他不光批驳了两千年的封建制度,还将斗争矛头对准清朝的封建腐朽统治。
《仁学》是谭嗣同的代表作,激烈的批判封建专制,名教纲常,表达其变法思想。
2 谭嗣同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础自鸦片战争以后,清廷的统治危机日益加深,下层民众受尽剥削,爆发了天平天国运动。
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了满足发展的需求,日本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甲午中日战争就是其第一步。
在清政府积贫积弱、中央地方离心率上升以及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的背景下,国内中下级知识分子开始仿效日本明治维新,竖起改革大旗,遥相呼应。
胸有抱负的谭嗣同紧跟时代潮流,很快加入变法行列之中。
谭嗣同受王夫之影响较大,对其经世致用更是格外推崇。
受墨家思想影响,他同情平人民疾苦,心怀狭义之情,结交大刀王五。
他周游全国多个省份考察民风民俗,感叹“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郭犹是,人民复非”。
他还曾向学生推荐阅读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向他们灌输变革思想。
名实与知行:论谭嗣同仁学思想的社会指向与实践路径
名实与知行:论谭嗣同仁学思想的社会指向与实践路径作者:唐春玉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5期摘要:谭嗣同建构“以太—仁—通”的哲学体系,是以此为思想武器批判社会现实。
为了更好地服务仁学思想,谭嗣同提出了名与实、知与行两对哲学范畴,并对名与实、知与行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就名与实的关系而言,谭嗣同认为名与实无关,而知与行方面主张贵知贱行。
名与实、知与行是谭嗣同仁学思想的社会指向,同时也昭示了他对于社会问题的哲学思考,是他探寻救亡之法的一个历史缩影。
关键词:谭嗣同名与实知与行名与实、知与行两对哲学范畴是服务于谭嗣同建构的“以太—仁—通”的哲学体系。
就名与实的关系而言,谭嗣同认为名与实无关;在知与行方面,则主张贵知贱行的知行观。
名与实、知与行是谭嗣同仁学思想的社会指向,是其进行社会批判的思想武器,昭示了谭嗣同从构建形而上的仁学体系转入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
不过,由于时代、阶级局限性的影响,谭嗣同的名与实、知与行所指向的社会批判与实践路径,却有其自身的症结与不可忽略的问题。
一名与实关系在谭嗣同看来,既有政治伦理意义,也有认识论意义。
就政治伦理意义而言,它涉及名分与实际事物、官职、相应的道德品质之间的关系;就认识的意义而言,它指涉名(名称、概念)与实(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
谭嗣同的名实观兼取二者之义。
在认识意义上,谭氏认为,名由人们随心所欲创造,本身是不确定、偶然性的产物,“名本无实体,故易乱”,“然名,名也,非实也”。
任何具体的事物,在最初都没有确切的实体,因为人们创造了名,它才有了实体。
为了说明名与实的关系,谭嗣同举例说:“名则无与于存亡。
呼马,马应之可也;呼牛,牛应之可也;道在屎溺,佛法是干屎橛,无不可也。
”他以自己的《仁学》一书为例,如果没有人把它叫作仁学,那么把“仁”和“学”称作牛和马都可以,而崇高的“道”被叫作屎溺或干屎橛也可以。
可现实中,人迷惑于名而不了解实,故而在名实之间吃尽苦头。
谭嗣同认识论思想中的矛盾及其唯心主义归宿
谭嗣同认识论思想中的矛盾及其唯心主义归宿谭嗣同(公元1865—1898年)是清朝末年激进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和早期的资产阶级哲学家。
他为了探寻救国救世的良方,十分重视哲学的研究,并特别探讨了认识论方面的问题。
他深知讲究学问、掌握知识对于救亡图存的重要意义。
他所谓学问、知识,已经超出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范围,特别表现了对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政法理论的重视。
他强调:“鄙人深愿诸君都讲究学问,则我国亦必赖以不亡。
所谓学问者,政治、法律、农、矿、工、商、医、兵、声、光、化、电、图、算皆是也。
”(谭嗣同:《论学者不当骄人》。
)他认为没有学问,没有知识,必受制于人,有学问、有知识才能保国。
在谭嗣同看来,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是相通的,甚至认为“近来所谓新学新理”,都是“萌芽”于中国古学。
“如商学,则有《管子》、《盐铁论》之类;兵学,则有孙、吴、司马禳苴之类;农学,则有商鞅之类;工学,则有公输子之类;刑名学,则有邓析之类;任侠而兼格致,则有墨子之类;性理,则有庄、列、淮南之类;交涉,则有苏、张之类;法律,则有申、韩之类;辨学,则有公孙龙、惠施之类。
”(谭嗣同:《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
)但是“祖国遗产,子孙弃之,外人业之,迨其业之日新月盛,反诧异以为奇技淫巧,机钤诡谲之秘术”。
他反对“数典忘祖”,也反对“夜郎吾国而禽兽他人”,强调“不论何人何物,惟知学以取其长”(谭嗣同:《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
),主张学习西方之长,认为只有“师人之长”以增长自己的学问和知识,国家才可以不亡(谭嗣同:《论学者不当骄人》。
)。
那么,学问应该从何处讲起,知识应该以何者为要呢?谭嗣同认为,首要地是从天地讲起,“夫人生天地之中,不知天何以为天,地何以为地,且地是实物,尚可目见,天是空物,不可窥测,于不可窥测者,遂置之不讲,则人为万物之灵之谓何矣?”(谭嗣同:《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
)关于天地的学问,谭嗣同特别重视太阳中心说和地球绕日而转的地动说。
略谈谭嗣同精神及其启示
范 畴的一 些知识作 了介 绍 , 并 明确主张发展 民用工业 。 例如 , 他主 张设 立军、民两 用的船厂和机器局 , 既造战船 , 又造商船 。
“ 船厂 非徒造 战舰 也。战舰 既造 ,即闽、广商艘之泛 南洋 者 , 必争 先效 尤 ;宁波 、上海 之贩辽东 、贩粤洋者 ,亦必群就购造 , 而 内地商舟 皆可不畏风飓之 险矣 。 ”此外 ,量天尺、千里镜、龙尾车 、风锯、水锯 、火轮车 、自来火、 自转碓 、千斤秤之类 , “ 凡有益 民用者 ,皆可依此制造之” 。为此 ,魏源又主张仿效外 国办法 ,培养各项人材 。 值得注意 的是 ,魏 源十分重视 思想观 念的革新 。例如 ,他提 出改革要 “ 利 国、利民、利商” ,并且重视人 的地位和作用 。
中走 向革新 ,同时又为其近代转 型提供 了哲 学基础 。总之 ,魏源 是近代重要的思想家 ,是湘学和湖湘文化走 向近代 的源头 ,
对 中国思想史和近代历史 的发展 产生了重 大影响。如梁 启超所说 :“ 其论 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 ,直 至今 日犹未脱离净尽 ,则 其在历史上关系 ,不得谓细也 。 ”∞ ( 作者 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 师,湘学研 究院副院长 )
乎! ”而 “ 议事 听讼 , 选 官举 贤 ,皆 自下始 ,众可可之 ,众否否之 , 众 好好 之 ,众恶恶”在他看来 ,较之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 ,议会 民主制 更能代表公众 利益 ,更加 “ 公”和 “ 周” 。晚年 ,魏 源 甚至认为 ,“ 其章程可垂奕世而 无弊 ” ,“ 岂天地气运 自西北而东 南 ,将中外一家耶 ! ”虽然他没有主张立即实现这一制度 , 但将 其视 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向 ,无疑说明其革新思想的近代性质 。 经济方面 ,魏源亦吸收借鉴 了西方资本主义 ,提 出某 些超越 封建 制度的主张 。在 海 国图志 中 ,魏源对属于资本主义
试析谭嗣同仁学思想研究
文史研究试析谭嗣同仁学思想研究杜莹莹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摘要:“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开始”。
这是谭嗣同留给后人的奉献精神,在他34年的生命里,让后人值得缅怀的不仅是他慷慨赴死,还有他的思想。
谭嗣同生命虽短,但他身处在中西相冲突相交时代,他的思想涉及范围又广又杂,杂糅各家学派创立了“仁学”,一直影响后世。
关键词:谭嗣同;思想;仁学“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谭嗣同始。
”[1]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牺牲也预示着改良运动失败。
虽说他生命短暂,但他的思想广而杂,所以研究他的学者分别从思想的构成,理论特征,思想渊源,思想史,历史背景,地域背景,历史地位,现代价值等进行专题研究。
关于谭嗣同思想研究,大部分从他的奉献、佛教、狭义精神,其中“仁学”研究为重中之重,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讨论,学者们力求更详细,更全面地呈现谭四同的想法。
本文通过他的经历来探讨关于他的仁学思想。
一、谭嗣同人生经历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
谭嗣同父继洵,官做到湖北巡抚,在他童年时期他的姐姐、大哥、母亲因患白喉症,先后病逝。
他出身于官僚地主阶级,是江苏候补知府,他的思想具有局限性。
34年短暂的生命里,正是资产阶级革命酝酿时期,在这样的时代的刺激下,他提倡新学,同时,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又给予他若干影响,又加上王船山、黄梨洲诸人的思想给予的熏陶,尤其是王船山的“道器论思想”影响特别大,其中欧阳中鹤、涂启先、刘人熙三位老师对他的影响深远。
这三位老师对于谭嗣同前期思想构成具有重要影响,为后期仁学思想观点产生奠定基础。
谭嗣同不仅仅是口头说,他还通过做来实现自己理想抱负,他的一生里,创建过报刊、学校、组织工会等,通过实业来救国。
谭嗣同与老师欧阳中鹤集绅士建学会,兴算学格致馆,形成学习之风,养成栋梁之才。
他与希望变法的湖南巡抚陈空箴、黄遵宪等官员一起,进行湖南新政。
论谭嗣同的”仁学“思想
论谭嗣同的”仁学“思想仁学对于谭嗣同的哲学至关重要,既是其后期哲学的主体内容,也是其哲学的最终归宿。
仁学凝聚了谭嗣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既是救亡之路,又是启蒙之方。
作为谭嗣同后期哲学基本形态和主体内容的仁学,无论内涵还是文本都有广狭之分:从内涵上看,狭义的仁学指以仁为世界万物本原的本体哲学,广义的仁学则指以仁为本原的本体哲学以及由仁引申出来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宗教等诸多领域的思想;从文本上看,狭义的仁学指谭嗣同的代表作——《仁学》中表达的思想,广义的仁学除了《仁学》还包括《》等经过“三十之变”的其他论作,甚至包括记录“北游访学”的《北游访学记》(又名《上欧阳中鹄十》)。
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谭嗣同的仁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仁学》中,书中的“仁学界说”(““界说”,英文写作definition,现通译为定义)作为对仁学的定义,对于理解他所讲的仁、仁学和他的仁学观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仁学》汇集了谭嗣同的哲学、宗教、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和法律思想,是研究谭嗣同本体哲学、认识哲学、启蒙哲学和历史哲学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
第一节“仁为天地万物之源”谭嗣同对仁的推崇无以复加,故而将自己的代表作命名为《仁学》。
《仁学》集中展示了他对仁的界定和诠释,将他对仁的顶礼膜拜推向了极致。
在开头的“仁学界说”中,他开宗明义地声称:“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
”这是谭嗣同对仁之地位和内涵的基本界定,凝聚了他的仁学观。
一、对仁的推崇和论证谭嗣同声称仁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从形上高度彰显了仁的至高无上性和权威性。
在此基础上,他明确将仁界定为心、识,从而大致框定了仁学的基本视域和逻辑进路。
首先,从仁之身份、地位来看,谭嗣同明确宣称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这是古代哲学所没有的。
诚然,仁是极富中国哲学韵味的范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可谓是由来已久,源远流长。
尽管如此,儒家以及古代哲学家所讲的仁侧重伦理、道德领域,更何况古代哲学家从来就没有宣布仁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谭嗣同科学思想浅析
谭嗣同科学思想浅析
谭嗣同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有着伟大的科学思想,对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看重科学发展,促进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几代人。
本文将详细浅析其科学思想。
谭嗣同是一位全面实用的科学家,他崇尚新科学,把科学的原理运用到南洋和内地的实践中来。
他主张贯彻科学思想,重视科学实践,提倡以科学的思路来探究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并努力推动国家的科学发展。
谭嗣同认为,科学思想应该以普遍原理为中心,强调把科学知识付诸实践,并强调科学仪器的发展和应用。
他认为,科学论证是历史发展的基础,应当以实验结果为依据,排除认识误区,提出更加科学的观点。
此外,他还提出了“思考和行动的整体化”的科学思想,强调以思考来表现行动,以行动来验证思想,以实践来完善思想。
谭嗣同认为,中国要完善科学思想,就必须推进科学文化普及,重视科学教育,推广新科学理论,丰富科学知识,提高科学实践水平。
他还要求国家加大科学研究和机构建设的力度,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此外,谭嗣同还提出了强调实现实效的科学思想,强调科学知识的应用和发展,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实践,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等。
他认为,革命新科学既要求理论扎实,又要与实践结合,力求实现现实效果。
总而言之,谭嗣同具有伟大的科学思想,他注重实践引导理论,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以及实现实效,他的思想为中国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推动力。
谭嗣同读后感
谭嗣同读后感《谭嗣同》一书是由郑国恩所著,属于历史传记类作品。
本书讲述了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谭嗣同的一生。
谭嗣同是清末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兴中会等反清斗争组织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和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参与者。
通过对谭嗣同一生的描写,作者希望通过这个人物的形象来讲述一个时代的大事。
本书的第一章通过对谭嗣同家庭和青年时期的背景的描写,使读者们对谭嗣同的成长环境有了基本的了解。
谭嗣同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所以他在早年的教育上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正是这种家庭环境造就了他早年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不仅如此,书中还描述了谭嗣同的数学天赋和他在求学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接触。
这些都为后来他成为一个重要的革命家打下了基础。
通过后续的章节,我对谭嗣同的一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在青年时期积极参与了一些改革运动,并结识了许多知识分子和改革派。
同时,他也开始对共产主义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与陈独秀的交往中逐渐确立了自己的信仰。
这一时期也是他最早与孙中山结识的时候,他们两人在政治上有着很多共同点,因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随着书中情节的发展,我逐渐意识到谭嗣同是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人。
他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积极投身于反清斗争,经历了战场的洗礼。
作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参与者,他的思想也逐渐趋向于激进化。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并为之奉献了一生。
谭嗣同的一生充满着冒险和磨难,但他内心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他相信只有通过革命的手段才能真正解放中国人民,为他们争取到应有的权益。
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让他在经历重重的困难和失败后仍然不放弃,坚持到底。
通过对谭嗣同的描写,我深深地被他的奉献精神所打动。
他是一个知识分子出身,享受了富足的生活,但他并没有被这种物质享受所迷惑,而是把自己的才智用于社会事业。
他放弃了稳定的生活,选择站在革命的前线,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
他的一生充满着牺牲和付出,但他从未后悔过,因为他知道自己为了一个更大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历史人物评价——谭嗣同
历史人物评价——谭嗣同第一篇:历史人物评价——谭嗣同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评价之谭嗣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也许是同为浏阳人吧!又或许因为我现在身处异乡吧!当听到谭嗣同的名字时,我心里一阵波动。
他是戊戌变法的六君子之一,后来变法失败,他本可以逃走,可是他放弃了自己逃走的机会,并力劝梁启超逃往日本,他说:“不有行者无意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
”谭嗣同并非为他一人之江山,而是为天下苍生求自由、谋幸福,“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虽千万人,我往矣”,他要用自己的性命来唤醒中国人的良知,他所走的路引导、激励着一个又一个不自由、毋宁死的热血男儿。
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同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在马关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正面临着国外侵略和国内清朝政府腐朽统治的双重危机,中国的大地上到处在悲歌,人民在呻吟,田园荒芜,市井萧条,民不聊生,官府却横征暴敛,许多国人自甘堕落,逐步消沉,更别提国难当头能够拿出匹夫之责。
而此时,正是青春时期的谭嗣同,知识广博,武艺精湛,胸怀大志。
他从小饱读诗书,花了十年功夫,游览了祖国大好河山,北至新疆,南到台湾,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
面对中国的此情此景,他哀伤,他苦闷,他悲愤!望着腐朽即将坠落的清王朝,清朝政府无能至极,竟与日本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谭嗣同万份忧虑,不经黯然神伤。
正直的热血青年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他写到: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同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此时的他不得不为国之未来、民族之未来所哭泣,写下了如此的诗句。
谭嗣同苦苦的思索:中国要走的是一条多么难走的路?该往哪走?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安危,是否能够拯救?单靠自己的力量会有多大的影响?又能否成功呢?最后,他认为,向西方学习,变法改革,才是出路。
这样一个国家若再不变法,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政治、法律理念,亡国灭种是那样的难以避免,到时候神州大地不免沦为外国列强分割之地,四万万之同胞将为人奴役,成为亡国奴。
谭嗣同政治思想探析
收稿日期:2002-03-18 第一作者简介:杨健康,女,湖南大学教务处讲师。
谭嗣同政治思想探析杨健康1 黄 震2(1.湖南大学教务处,湖南长沙410082;2.中央财经大学法律系,北京100081)摘要:谭嗣同根据政治变法的需要,从西方文化中去寻求真理,并用传统文化来诠释外来文化。
同时,又用他所理解的外来文化来改造传统文化,使他所建构的政治思想呈现出“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色彩。
关键词:谭嗣同;《仁学》;政治思想中图分类号:K 2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24(2002)04-0066-04A Study of the P olitical Thoughts of T an SitongY ANG Jian 2kang HUANG ZhenAbstract :M otivated by his hope to reform China ’s politics ,T an S itong studies Western theories in the framew ork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ried to reform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his adopted Western theories.As a result ,his political thoughts were a combination of Western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s.K ey w ords :T an S itong ;political thoughts ;thought of benev olence一、入古探今,由中而西的思想觅寻谭嗣同一生只有短暂的33年,30岁以后才叛逆旧学,加入新学的阵营,正如他自己所说:“三十年之精力,敝于所谓考据辞章,垂垂尽矣!勉于世,无一当焉”(参见蔡尚思等编《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店1981年版,下同)。
浅析谭嗣同
浅析谭嗣同在中国近代史上, 尤其是近代史的晚清时代, 人才层出不穷, 英才星斗灿烂。
但我最敬仰的英才之中, 莫过于湖南的谭嗣同。
一百年前, 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沧海浮生,岁月如潮,在历史的天平上, 他是绝不失重的一世之雄,也是永不褪色的万古人物。
谭嗣同出生于湖南浏阳一个书香门第, 自幼天资过人。
两岁时能吟诗作对, 五岁熟读诸子百家, 是远近闻名的神童。
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曾任清政府户部郎中、甘肃道台、湖北巡抚等职。
生母徐氏出身贫寒,作风勤朴,督促谭嗣同刻苦学习。
10岁时,谭嗣同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
在欧阳中鹄的影响下,他对王夫之的思想发生了兴趣,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
他读书务求广博,好讲经世济民的学问,工诗文,非常反感传统的时文八股。
谭嗣同自小心胸坦荡,为人仗义,颇仰慕古代侠士,于是12岁时开始随“通臂猿”胡七与“义侠”大刀王五学剑习武。
他曾和“义侠”大刀王五结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挚友。
1877年,在浏阳与唐才常订交,他又师涂启先,系统学习中国的典籍,开始接触算学、格致等自然科学。
此后又到兰州,在他父亲的道署中读书。
1884年,他离家出走,游历天下,观察风土,结交名士。
大约在20岁左右的10年间,谭嗣同游历了黄河上下、大江南北。
行程8万余里,足迹遍布13省,拜访名家,大开眼界。
特别是有一次谭嗣同仗剑策马射猎,7昼夜行程1700多里,虽遇“髀肉狼藉”,但他仍然“怡然自乐”。
1888年,他在著名学者刘人熙的指导下开始认真研究王夫之等人的著作,汲取其中的民主精华和唯物色彩的思想,同时又广为搜罗和阅读当时介绍西方科学、史地、政治的书籍,丰富自己。
早年的艰苦磨砺为谭嗣同波澜壮阔的人生蓄积了充沛的能量。
这位天生具有英雄之姿和英雄之志的壮士在默默地等待着。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妥协退让,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谭嗣同认识论思想中的矛盾及其唯心主义归宿
谭嗣同认识论思想中的矛盾及其唯心主义归宿谭嗣同(公元1865—1898年)是清朝末年激进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和早期的资产阶级哲学家。
他为了探寻救国救世的良方,十分重视哲学的研究,并特别探讨了认识论方面的问题。
他深知讲究学问、掌握知识对于救亡图存的重要意义。
他所谓学问、知识,已经超出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范围,特别表现了对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政法理论的重视。
他强调:“鄙人深愿诸君都讲究学问,则我国亦必赖以不亡。
所谓学问者,政治、法律、农、矿、工、商、医、兵、声、光、化、电、图、算皆是也。
”(谭嗣同:《论学者不当骄人》。
)他认为没有学问,没有知识,必受制于人,有学问、有知识才能保国。
在谭嗣同看来,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是相通的,甚至认为“近来所谓新学新理”,都是“萌芽”于中国古学。
“如商学,则有《管子》、《盐铁论》之类;兵学,则有孙、吴、司马禳苴之类;农学,则有商鞅之类;工学,则有公输子之类;刑名学,则有邓析之类;任侠而兼格致,则有墨子之类;性理,则有庄、列、淮南之类;交涉,则有苏、张之类;法律,则有申、韩之类;辨学,则有公孙龙、惠施之类。
”(谭嗣同:《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
)但是“祖国遗产,子孙弃之,外人业之,迨其业之日新月盛,反诧异以为奇技淫巧,机钤诡谲之秘术”。
他反对“数典忘祖”,也反对“夜郎吾国而禽兽他人”,强调“不论何人何物,惟知学以取其长”(谭嗣同:《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
),主张学习西方之长,认为只有“师人之长”以增长自己的学问和知识,国家才可以不亡(谭嗣同:《论学者不当骄人》。
)。
那么,学问应该从何处讲起,知识应该以何者为要呢?谭嗣同认为,首要地是从天地讲起,“夫人生天地之中,不知天何以为天,地何以为地,且地是实物,尚可目见,天是空物,不可窥测,于不可窥测者,遂置之不讲,则人为万物之灵之谓何矣?”(谭嗣同:《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
)关于天地的学问,谭嗣同特别重视太阳中心说和地球绕日而转的地动说。
谭嗣同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作者: 石彦陶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城市学刊
页码: 56-73页
主题词: NULL
摘要:史称"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1865——1898年),是我国近代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短暂的一生,主要从事政治活动,但也十分关注教育事业.作为维新派中的激进的左翼,他较深刻地剖析了封建儒学、八股取士和孳生于其上的教育制度,揭露了它的腐朽、没落、虚伪和无用,歌颂了新教育的进步、方兴、向上,具有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为改革旧的封建主义教育,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他不仅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而且奋不顾身地从事教育实践活动,并开风气之先,做出了不少可贵的贡献.。
谭嗣同哲学思想的矛盾及实践上的失败
作者: 耿相魁
作者机构: 浙江海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浙江舟山316000
出版物刊名: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94-96页
主题词: 谭嗣同 哲学思想 矛盾
摘要:谭嗣同是戊戌变法时期的青年斗士。
在哲学上杂糅东西,用“以太”说解释物质多样性和统一性问题,力图调和唯物论和唯心论;在认识论上,通过批判宋明道学宣扬的封建名教,把唯物主义和神秘主义、感觉论和顿悟论杂糅在一起,最后由相对主义的怀疑论走向了神秘主义的顿悟论;在历史观方面,强调了“新之又新”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法则,论证了社会法制的不断变革发展,把“日新”变化观同辩证矛盾观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最终陷入了“异同攻取”辩证法与“相爱相成”中庸观的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末的伟大灵魂——浅析谭嗣同思想与实践的"知行合一
"
作者:牛淑贞, 惠小勇
作者单位:牛淑贞(包头师范学院历史系,内蒙古,包头,014030), 惠小勇(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刊名:
阴山学刊
英文刊名:YINSHAN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2002,15(1)
被引用次数:0次
1.期刊论文张静简论谭嗣同的全变观及其理论渊源-枣庄师专学报2001,18(6)
19世纪末,日本发动侵华的甲午战争,打败腐朽的清王朝.谭嗣同面临风雨飘摇的时局,力主全面改革,救亡图存.谭氏振臂高呼排斥满族贵族统治,猛烈批判二千多年来固有的封建纲常名教,为民权摇旗呐喊,这是他全变观的主要内容.其基本依据是王船山"器变则道变,器亡则道亡"的唯物论思想,从西方传人的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法国卢梭的天赋人权观,佛学中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理论.
2.期刊论文张静简论谭嗣同的全变观及其理论渊源-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9(4)
19世纪末,日本发动侵华的甲午战争,打败腐朽的清王朝.谭嗣同面临风雨飘摇的时局,力主全面改革,救亡图存.谭氏振臂高呼排斥满族贵族统治,猛烈批判2000多年来固有的封建纲常名教,为民权摇旗呐喊,这是他全变观的主要内容.其基本依据是王船山"器变则道变,器亡则道亡"的唯物论思想,从西方传入的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法国卢梭的天赋人权观,佛学中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理论.
3.期刊论文黎晓平中国现代人权观念的起源-中国法学2005(1)
纵观中国现代思潮脉络,我们从中发现了一种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个未知概念,它深受近代西方思想启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当时的开明有识人士创立,这便是"人权".康有为最先发现了"人"以及它的"客观自然存在性"和"个体存在性",他向往一个"新世界",在那里"人"可以自由享受各种权利和无穷的乐趣.随后的严复和谭嗣同各自以其自己的方式阐明了"人"的自由和平等思想;梁启超将前面所有的思想相结合,给这种具有"主体性"和"公民性"特征的人定义为"新民".
4.期刊论文黄海滨略论唐才常、谭嗣同思想之差异-船山学刊2004(1)
唐才常(1867一1900),字伯平,号佛尘,湖南浏阳人,19世纪末中国政治舞台上与谭嗣同并肩战斗的维新派干将之一,曾积极参加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运动.戊戌政变后,筹建自立军,准备发动武装起义,事败被捕,就义于武昌.
5.期刊论文胡斌维新变法期间康谭思想之比较研究-科教文汇2008(34)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迈入帝国主义行列,加紧资本输出以此来扩大殖民利益.此时的中国,经过近三十年的"相对稳定"期也难逃厄运,民族危机空前尖锐,要求变法、救亡图存的呼声响彻神州大地.康有为、谭嗣同等首举维新变法之大旗,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此二人作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宣传者、组织者、领导者,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拙文试从二者思想的宏观方面入手进行比较之研究,在总体上探讨二人思想之差异.
6.期刊论文郭荣丽"以太"在汉语语境下的双重性悖谬--《仁学》中"以太"性质辨析-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1) "以太"在19世纪末从欧洲自然科学领域传入中国后,谭嗣同遂借用这个概念构筑了《仁学》一书.然在借用之初即赋予了"以太"复杂的性质.本文就《仁学》中"以太"所具有的物质与精神双重内涵作一梳析,力图客观地阐明"以太"在汉语语境下具有双重性内涵的历史原因及谭嗣同的个人原因.
7.期刊论文李端生陈天华报刊实践活动评述-船山学刊2001(1)
19世纪末叶,在国内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及其<时务报>、<强学报>等报刊的带动影响下,湖南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等维新人士陆续创办出版了<湘学新报>、<湘学报>、<湘报>等报刊,大力介绍西方新学和宣传变法,在两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随着"戊戌变法"的迅速失败,中国的历史进入了辛亥民主革命准备时期.在这个阶段,极受维新报刊影响并步谭嗣同等湘籍报刊宣传人士后尘的陈天华(字星台,湖南新化县人),则以其风行一时的<猛回头>、<警世钟>和小说<狮子吼>等几部鼓动性作品,成为辛亥革命准备时期海内外舆论中最激进的先锋和杰出的宣传鼓动家,被誉为"革命党之大文豪".
8.学位论文张岩岩论晚清“新民思潮”2004
"新民思潮"是晚清重要的启蒙思潮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运的转折,以严复、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新民思想家开始接受中西差距的存在这一严酷的事实,并在不同的认识层面上进行着反思.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最终他们把目光落到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的差距上."新民"便被视为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根基和前提,从而展开了关于国民性问题的论争,形成了近代中国进步思想文化的一股新的潮流.该文以"新民"为着眼点,从"新民思潮"产生的根源、新民的诠释、新民的目标、新民的途径和"新民思潮"的评价这五大方面着手,对思潮作了深入全面的阐述和分析.以严复、梁启超、邹容、谭嗣同等人这些"点"带出"新民思潮"发生、发展的"面",以点及面、以小见大,从而揭示出这一思潮在晚清时期的地位和影响.此思潮酝酿于戊戌维新时期,形成于20世纪初年,不独体现了世纪之交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激情和沉思,以及中国社会思潮变迁的动向和思维焦点的转换,而且直接成为"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潮的一个先导.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今天,面对祖国的经济、文化相较于发达国家仍然比较落后的现实,面对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和充满矛盾的世界,我们的民族要迎接挑战、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新民"仍是我们今天"强国"的基础和前提之一.这虽与严复、梁启超等人的主张不可同日而语,但对历史的回溯,却能坚定我们以发展教育、科技兴国的信念,对振兴中华民族或具有某种借鉴意义.
本文链接:/Periodical_ysxk200201014.aspx
授权使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dbsdt),授权号:37430e40-9f49-4455-b8ce-9e9a0004b5ce
下载时间:2011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