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法脱硫 计算过程
氨法脱硫 (2)
![氨法脱硫 (2)](https://img.taocdn.com/s3/m/95149e9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f.png)
氨法脱硫1. 引言氨法脱硫是一种常用的烟气脱硫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排放源和燃煤工业。
该方法通过将氨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氮化合物,从而实现脱硫的目的。
本文将对氨法脱硫的原理、工艺流程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2. 氨法脱硫的原理氨法脱硫的原理是基于氨与二氧化硫的反应生成硫酸铵或亚硫酸铵。
反应方程式如下:SO2 + 2NH3 + H2O → (NH4)2SO3SO2 + 4NH3 + O2 → (NH4)2SO4氨法脱硫的核心反应是硫酸铵或亚硫酸铵的生成,这些化合物在水中呈现亲水性,能够很容易地被吸收或被塔内的液相吸附剂捕集。
3. 氨法脱硫的工艺流程氨法脱硫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烟气处理和液相吸附剂再生两个主要步骤。
3.1 烟气处理烟气处理是氨法脱硫过程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烟气与氨的混合、反应和脱硫产物的分离三个阶段。
(注意:这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更多的细节描述,例如具体的设备和操作步骤)3.1.1 烟气与氨的混合烟气与氨在脱硫塔内进行混合,通常使用喷射方式进行。
喷射器喷入的氨能够与烟气充分接触,实现脱硫反应的进行。
3.1.2 反应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氨在反应器内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铵或亚硫酸铵。
反应装置通常采用多级反应器或者喷雾式反应器,以提高反应效率。
3.1.3 脱硫产物的分离在脱硫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铵或亚硫酸铵溶液需要与烟气分离。
分离装置通常采用沉淀器或过滤器,将固体脱硫产物分离出来,然后进一步进行处理或处置。
3.2 液相吸附剂再生液相吸附剂再生是指将吸附剂中的脱硫产物从吸附剂中解吸或者还原出来,使吸附剂重新可用于脱硫过程。
吸附剂的再生可以通过几种方式实现,如加热、稀释和脱水等方法。
4. 氨法脱硫的应用氨法脱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排放源和燃煤工业,例如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
其主要优点包括脱硫效率高、设备投资低、适用性广等。
然而,氨法脱硫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对环境污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
5. 结论氨法脱硫是一种常用的烟气脱硫方法,通过氨与二氧化硫的反应生成硫酸铵或亚硫酸铵来实现脱硫的目的。
氨法脱硫计算过程
![氨法脱硫计算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8783817c240c844768eaee93.png)
氨法脱硫计算过程风量(标态):,烟气排气温度:168℃:工况下烟气量:还有约5%得水份如果在引风机后脱硫,脱硫塔进口压力约800Pa,出口压力约—200Pa,如果精度高一点,考虑以上两个因素、1、脱硫塔(1)塔径及底面积计算:塔内烟气流速:取D=2r=6、332m即塔径为6。
332米,取最大值为6、5米。
底面积S=πr2=3.14×3、252=33、17m2塔径设定时一般为一个整数,如6、5m,另外,还要考虑设备裕量得问题,为以后设备能够满足大气量情况下符合得运行要求。
(2)脱硫泵流量计算:液气比根据相关资料及规范取L/G= 1.4(如果烟气中二氧化硫偏高,液气比可适当放大,如1.5、)①循环水泵流量:较高,脱硫塔喷淋层设计时应选取为4层设计,每层喷淋设计由于烟气中SO2安装1台脱硫泵,476÷4=119m3/h,泵在设计与选型时,一定要留出20%左右得裕量。
裕量为:119×20%=23.8 m3/h, 泵总流量为:23。
8+119=142.8m3/h,参考相关资料取泵流量为140 m3/h。
配套功率可查相关资料,也可与泵厂家进行联系确定。
(3)吸收区高度计算吸收区高度需按照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得多少进行确定,如果含量高,可适当调高吸收区高度、2。
5米×4层/秒=10米,上下两层中间安装一层填料装置,填料层至下一级距离按1米进行设计,由于吸收区底部安装有集液装置,最下层至集液装置距离为3。
7米-3。
8米进行设计、吸收区总高度为13.7米—13、8米。
(4)浓缩段高度计算浓缩段由于有烟气进口,因此,设计时应注意此段高度,浓缩段一般设计为2层,每层间距与吸收区高度一样,每层都就是2.5米,上层喷淋距离吸收区最下层喷淋为3、23米,下层距离烟气进口为5米,烟气进口距离下层底板为2。
48米。
总高为10、71米。
(5)除雾段高度计算除雾器设计成两段、每层除雾器上下各设有冲洗喷嘴。
氨法脱硫设备计算
![氨法脱硫设备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03a62bafe4733687f21aa1e.png)
1 基本数据尾气流量:105000 m3/h〔70℃〕;尾气温度:70℃;尾气SO2含量:2000mg/m3;吸收介质:15%NH3溶液;撞击速度:15m/s〔12~18m/s〕;操作液气比:V L/V G=0.5~0.8L/m3处理尾气出口浓度到达:≤100 mg/Nm³;现场条件:气温15.8 ℃〔平均〕,相对湿度76%,当地大气压100.85 kPa。
2 设计的基本考虑2.1 反应器为保证尾气SO2脱除至≤100 mg/Nm³〔折算后为0.08723g/ m3〕,且气量较大,采用一级二层撞击流气液反应器吸收,每层三对;气体导管数为12。
2.2 进气和撞击速度由所给条件可知,尾气流量为105000 m3/h〔70℃〕;进气和撞击速度皆取为15m/s。
3 设备尺寸计算3.1撞击流气液反应器〔吸收塔〕设备计算3.1.1气体导管直径气体导管直径d 0应满足S m d V G /3600/10500015412320=⨯⨯=π 故 m d 454.0360015785.0121050002/10=⎪⎪⎭⎫ ⎝⎛⨯⨯⨯=取d 0=0.45m核算撞击速度 s m u /29.151245.0785.03600/1050002=⨯⨯= u 在12~18m/s 范围内,故d 0=0.45 m 是可行的。
3.1.2 吸收塔直径D R取D R =8d 0,有m d D R 6.345.0880=⨯=⨯=所计算塔径为最小塔径,还应根据气体在塔内的轴向空塔流速进行计算。
取空塔气速为1.4m/s 时,有m D R 15.54.1785.03600/1050002/1=⎪⎪⎭⎫ ⎝⎛⨯=实际取塔径 D R = 5.2m 。
塔内实际空速:s m U GR /37.12.5785.03600/1050002=⨯= 3.1.3 进气总管与分气管直径总管气速假定为15m/s ,则总管直径m D GT 57.1360015785.01050002/1=⎪⎪⎭⎫ ⎝⎛⨯⨯=取D GT =1.6m 根据承担的送气任务,分气管横截面积取为气体导管的2倍,有m d D b 636.045.0220=⨯==取D b =0.60m ,分气管横截面积为22283.060.0785.0m A =⨯=假设分气管置于塔内设计成非圆异形管,应保证其横截面积不小于0.283 m 2。
氨法脱硫反应方程式
![氨法脱硫反应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ebc60c2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6.png)
氨法脱硫反应方程式嘿,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讲讲氨法脱硫反应方程式。
氨法脱硫是一种常用的脱硫方法,它主要利用氨气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来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呢,就是 2NH3 + SO2 + H2O = (NH4)2SO3,然后呢,(NH4)2SO3 还可以继续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 NH4HSO3,也就是(NH4)2SO3 + SO2 + H2O = 2NH4HSO3。
给大家举个例子啊,就好比有一个大工厂,它排放的烟气里有很多二氧化硫,这就像是一群调皮捣蛋的小恶魔在捣乱。
然后呢,我们把氨气放进去,氨气就像是一群勇敢的小战士,它们会冲上去和二氧化硫这个小恶魔战斗。
经过一番战斗,它们结合在一起,变成了比较温和的(NH4)2SO3 或者NH4HSO3,这样就把二氧化硫这个坏家伙给制服了,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氨法脱硫有很多优点呢。
比如说,氨气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容易获取,成本相对来说也不高。
而且,反应生成的产物还可以进一步利用,比如(NH4)2SO3 可以作为肥料呢。
再给大家说个实际案例吧。
有个大型火电厂,以前它排放的烟气二氧化硫含量很高,对周围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后来他们采用了氨法脱硫技术,通过精确控制氨气的投入量和反应条件,成功地降低了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
不仅让周围的空气变好了,而且还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副产品。
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一些问题哦。
比如氨气的泄漏问题,氨气如果泄漏出来,那可是有刺激性气味的,对人体也不好。
所以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密封和防护措施。
另外,反应的条件也要控制好,温度、湿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的效率和效果。
总之呢,氨法脱硫反应方程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应用中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只有我们充分了解它,掌握好技术要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为保护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学们,都听明白了吧?要是还有啥不懂的,随时来问老师哈。
氨法脱硫计算书
![氨法脱硫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40b739ba04a1b0717fd5dda5.png)
备注
比较重要的输出数据
序号 名 称 1 烟气含硫量及脱硫量计算 脱硫进口SO2浓度 脱硫进口SO2量 每小时脱除SO2量 年脱除SO2量 2 吸收剂消耗量计算 NH3理论消耗量 NH3实际消耗量 3 脱硫产物计算 (NH3)2SO3理论生产量 (NH3)2SO4理论生产量 4 脱硫耗水量计算 脱硫蒸发水量 清洁冲洗水 泵与风机冷却用水 单套脱硫装置耗水量 5 氧化空气量计算 需氧量 空气温度 理论需空气量 6 主要参数汇总 塔底(NH4)2SO3浓度 抽出塔外(NH4)2SO4体积流量 NH3耗量 NH3耗量(年) 工艺水量 工艺水量(年)
kg/h ℃ m3/h
% t/年 kg/h t/年 kg/h t/年
SO2---1/2O2 一般为25℃
所有锅炉数据 估算 ~10% 溶液密度按1100㎏/m3
包括冷却水等
计算结果
735.86 192.06 188.22 66.82
99.99 102.01
341.15 388.21
9647.16 1000.00 1000.00 11647.16
符号 Cso2 Ms
M3
M4 M5 Mwe Mgyw Mwq Mw Vo2 Vk
Mw
物料计算
单位
计算公式或数值来源
mg/Nm3 kg/h kg/h t/年
kg/h kg/h
kg/h 不含水 kg/h 不含水
kg/h kg/h kg/h kg/h
估计 估计 Mgyc+Mgys+Mww+Mwe+Mgyw+Mwq
氨法脱硫原理
![氨法脱硫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c90cf2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5.png)
氨法脱硫原理
氨法脱硫是利用氨水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氨基硫酸铵(NH4HSO4)和氨基硫酸氢铵(NH4HSO3)来进行脱硫的一种方法。
具体原理如下:
1. 氨水喷入烟道中,与SO2接触,反应生成氨气和氨基硫酸铵(NH4HSO4):
NH3 + SO2 + H2O →(NH4)2SO3 →NH4HSO4
2. 氨气与氨基硫酸铵反应生成氨基硫酸氢铵(NH4HSO3):
NH3 + NH4HSO4 →NH4HCO3 + NH4H2SO4
3. 氨基硫酸氢铵在高温下分解,释放出NH3,并且再次与SO2反应生成
NH4HSO4:
NH4HSO3 →NH3 + H2O + SO2 →NH4HSO4
4. NH4HSO4和NH4H2SO4在排放出口处与颗粒物一起被捕捉,形成含硫酸盐的颗粒物,达到脱硫的目的。
氨法脱硫可以在烟气中去除95%以上的SO2,输出烟气中的SO2浓度低于50mg/Nm3,可以满足环保要求。
同时,氨法脱硫还可以产生价值高的化学肥
料氨硫酸铵。
脱硫技术之氨法脱硫工艺的基本原理
![脱硫技术之氨法脱硫工艺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5da271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0.png)
脱硫技术之氨法脱硫工艺的基本原理在本质上氨法脱硫工艺是采用NH3来吸收净化烟气的,包含着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以下将从物理化学原理方面对工艺各阶段加以分析。
烟气中的SO2从烟气主体进入吸收液的过程是物理吸收和化学反应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SO2从气相进入液相而被捕获。
该过程可分为如下几个步骤:氨法脱硫工艺中的化学步骤1.烟气中SO2溶解于水形成H2SO3。
2.氨吸收剂溶解于水形成NH3˙H2O。
3.溶解于水形成的NH3˙H2O与溶解于水形成的H2SO3开展化学反应形成(NH4)2SO3。
4.形成的(NH4)2SO3在氧化空气的作用下氧化形成(NH4)2SO4氨法脱硫过程的总化学反应式可以综合表示为:SO2+H2O+XNH3=(NH4)xH2-xSO3(NH4)xH2-xSO3+1/2O2+(2-x)NH3=(NH4)2SO4虽然该综合反应式中列出了主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但整个反应过程非常复杂,可以通过以下的一系列反应过程表示:A:脱硫塔中SO2的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溶于水并生成亚硫酸。
SO2 + H2O →H2SO3 (1)B:亚硫酸同溶于水中的硫酸铵和亚硫酸铵起反应。
H2SO3 +(NH4)2SO4 →NH4HSO4 + NH4HSO3 (2) H2SO3+(NH4)2SO3 →2NH4HSO3 (3)C:吸收剂氨的溶解NH3 + H2O →NH4OH →NH4+ + OH- (4)由于反应(4)的开展,可以不断提供中和用的碱度及反应用的铵离子。
氨同溶于水中的亚硫酸、硫酸氢铵和亚硫酸氢铵起反应。
D:中和吸收的SO2SO2极易与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亚硫酸盐。
碱过剩时生成正盐;SO2过剩时形成酸式盐。
SO2 + NH4OH→NH4HSO3 (5)SO2 + 2NH4OH →(NH4)2SO3 + H2O (6)由于反应(5)、(6)的开展,可以使更多SO2可被吸收。
氨法脱硫设备计算
![氨法脱硫设备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5235427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4.png)
氨法脱硫设备计算氨法脱硫(也称作湿法脱硫)是一种常用的烟气脱硫方法,主要用于煤燃烧发电厂等大型工业设备中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去除。
在氨法脱硫设备的设计和计算中,需要考虑多个参数和因素,包括烟气特性、脱硫效率、设备尺寸等。
下面是一个关于氨法脱硫设备计算的详细说明。
首先,计算氨法脱硫设备的尺寸和体积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烟气流量、稀释气体比例和脱硫效率等参数,可以确定脱硫塔的尺寸。
脱硫塔通常由吸收塔和除尘器组成,其中吸收塔是氨法脱硫的核心部分。
根据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和需要达到的脱硫效率,可以计算出吸收塔的体积。
一般来说,脱硫塔的高度越高,脱硫效率越高,但也会增加设备的成本和操作难度。
其次,需要计算氨水的用量。
在氨法脱硫中,氨水充当还原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铵。
根据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和需要达到的脱硫效率,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氨水用量。
需要注意的是,氨水的用量应考虑到反应过程中的亏损和滴水等因素,以确保脱硫效果和设备的稳定运行。
另外,还需要考虑氨水的浓度。
氨水的浓度对脱硫效果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氨水浓度越高,脱硫效果越好。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选择浓度在10%到25%之间的氨水。
需要根据烟气特性和设备要求,确定合适的氨水浓度。
此外,还需要进行设备的热力计算。
脱硫过程中,烟气与氨水发生化学反应,会释放热量。
热力计算主要是计算脱硫塔中的吸收塔和除尘器的冷却和加热装置以及其他设备的热量交换需求。
通过热力计算,可以确定设备需要的冷却水和加热能源,并设计相应的热交换器和供热系统。
最后,还需要考虑设备的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
氨法脱硫设备的运行成本主要包括氨水的购买成本、设备能源消耗和设备维护保养等方面。
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找到性能、效率和成本之间的平衡点。
综上所述,氨法脱硫设备的计算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尺寸和体积计算、氨水用量计算、氨水浓度选择、热力计算以及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分析等。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可以确保氨法脱硫设备具有高效脱硫效果和良好的经济性能。
氨法脱硫工艺原理
![氨法脱硫工艺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e38493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f.png)
氨法脱硫工艺原理
氨法脱硫是一种常用的烟气脱硫工艺,其原理是利用氨水溶液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氢
(H2S),然后再通过氧化反应将硫化氢氧化为元素硫(S)。
具体步骤如下:
1. 烟气从烟囱中排出,通过烟气进入脱硫塔中。
2. 在脱硫塔中,由下向上喷入氨水溶液。
烟气中的SO2与氨
水中的NH3发生反应生成NH4+和HS-离子,即:
SO2 + 2NH3 + H2O → NH4+ + HS-
3. HS-离子随后与其他SO2反应生成H2S:
HS- + SO2 → H2S + SO32-
4. 在脱硫塔中,同时还存在氧化剂(如空气)加入,将生成的H2S氧化为S:
H2S + 1.5O2 → S + H2O
5. 最终,烟气中的SO2得到有效地去除,脱硫后的烟气通过
烟囱排放到大气中。
氨法脱硫工艺具有脱硫效率高、能耗低的特点,常应用于化工、电力、钢铁等行业的烟气脱硫处理,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硫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
氨法脱硫计算过程
![氨法脱硫计算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b8d5691e83c4bb4cf7ecd1ac.png)
氨法脱硫计算过程风量(标态):,烟气排气温度:168℃:工况下烟气量:还有约5%的水份如果在引风机后脱硫,脱硫塔进口压力约800Pa,出口压力约-200Pa,如果精度高一点,考虑以上两个因素。
1、脱硫塔(1)塔径及底面积计算:塔内烟气流速:取D=2r=6.332m 即塔径为6.332米,取最大值为6.5米。
底面积S=πr2=3.14×3.252=33.17m2塔径设定时一般为一个整数,如6.5m,另外,还要考虑设备裕量的问题,为以后设备能够满足大气量情况下符合的运行要求。
(2)脱硫泵流量计算:液气比根据相关资料及规范取L/G= 1.4(如果烟气中二氧化硫偏高,液气比可适当放大,如1.5。
)①循环水泵流量:较高,脱硫塔喷淋层设计时应选取为4层设计,每层喷淋设计由于烟气中SO2安装1台脱硫泵,476÷4=119m3/h,泵在设计与选型时,一定要留出20%左右的裕量。
裕量为:119×20%=23.8 m3/h, 泵总流量为:23.8+119=142.8m3/h,参考相关资料取泵流量为140 m3/h。
配套功率可查相关资料,也可与泵厂家进行联系确定。
(3)吸收区高度计算吸收区高度需按照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多少进行确定,如果含量高,可适当调高吸收区高度。
2.5米×4层/秒=10米,上下两层中间安装一层填料装置,填料层至下一级距离按1米进行设计,由于吸收区底部安装有集液装置,最下层至集液装置距离为3.7米-3.8米进行设计。
吸收区总高度为13.7米-13.8米。
(4)浓缩段高度计算浓缩段由于有烟气进口,因此,设计时应注意此段高度,浓缩段一般设计为2层,每层间距与吸收区高度一样,每层都是2.5米,上层喷淋距离吸收区最下层喷淋为3.23米,下层距离烟气进口为5米,烟气进口距离下层底板为2.48米。
总高为10.71米。
(5)除雾段高度计算除雾器设计成两段。
每层除雾器上下各设有冲洗喷嘴。
氨法烟气脱硫技术介绍
![氨法烟气脱硫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d0dd74489eb172ded63b7af.png)
七、氨法烟气脱硫业绩一览表:
序 号
项目名称
一
氨法脱硫
项目 所在地
规模
单塔烟气 处理量
河南 获嘉县
3×150t/h锅炉
烟气量:~485000Nm3/h, SO2浓度~3000mg/Nm3
签订日期
投运时间
2006.2.1 2007.8.4 2007.10.18 2007.10 2008.9 2008.10.24
2009.7.7
四台锅炉采用2炉一塔,公用一套 回收系统。脱硫率≥95%,2006年 10月投运。
四炉一塔,采用新型钢筋混凝土塔 体内衬BP材料工艺。硫效率 ≥95%,2009年12月投运。
针对烟气中高含SO2的工况,采用 加大液气比、四层喷淋技术,硫效 率≥99%,2009年10月投运。由于 烟气中含有H2S,所得产品为硫代 硫酸铵和硫铵混合体,偏离了设计 要求工况。
三炉一塔,采用碳钢+玻璃鳞片。 针对高硫煤烟气脱硫工况,采用加 大液气比、三层喷淋技术,脱硫效 率≥95%,2011年7月投运。
签订日期 2009.7 2009.12 2005.5 2013.7 2013.8 2015.1 2016.3 2017.5
2017.5
投运时间
针对烟气中高含SO2的工况,采用 加大液气比、四层喷淋技术,硫效 率≥98%。
四炉一塔,采用碳钢+玻璃鳞片, 硫效率≥95%,2011年4月投运。
一炉一塔,采用碳钢+玻璃鳞片, 硫效率≥95%,2007年3月投运。
氨法脱硫计算过程
![氨法脱硫计算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7c31b67b240c844769eaeef8.png)
氨法脱硫计算过程风量(标态):,烟气排气温度:168℃:工况下烟气量:还有约5%的水份如果在引风机后脱硫,脱硫塔进口压力约800Pa,出口压力约-200Pa,如果精度高一点,考虑以上两个因素。
1、脱硫塔(1)塔径及底面积计算:塔烟气流速:取D=2r=6.332m 即塔径为6.332米,取最大值为6.5米。
底面积S=πr2=3.14×3.252=33.17m2塔径设定时一般为一个整数,如6.5m,另外,还要考虑设备裕量的问题,为以后设备能够满足大气量情况下符合的运行要求。
(2)脱硫泵流量计算:液气比根据相关资料及规取L/G= 1.4(如果烟气中二氧化硫偏高,液气比可适当放大,如1.5。
)①循环水泵流量:较高,脱硫塔喷淋层设计时应选取为4层设计,每层喷淋设计由于烟气中SO2安装1台脱硫泵,476÷4=119m3/h,泵在设计与选型时,一定要留出20%左右的裕量。
裕量为:119×20%=23.8 m3/h, 泵总流量为:23.8+119=142.8m3/h,参考相关资料取泵流量为140 m3/h。
配套功率可查相关资料,也可与泵厂家进行联系确定。
(3)吸收区高度计算吸收区高度需按照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多少进行确定,如果含量高,可适当调高吸收区高度。
2.5米×4层/秒=10米,上下两层中间安装一层填料装置,填料层至下一级距离按1米进行设计,由于吸收区底部安装有集液装置,最下层至集液装置距离为3.7米-3.8米进行设计。
吸收区总高度为13.7米-13.8米。
(4)浓缩段高度计算浓缩段由于有烟气进口,因此,设计时应注意此段高度,浓缩段一般设计为2层,每层间距与吸收区高度一样,每层都是2.5米,上层喷淋距离吸收区最下层喷淋为3.23米,下层距离烟气进口为5米,烟气进口距离下层底板为2.48米。
总高为10.71米。
(5)除雾段高度计算除雾器设计成两段。
每层除雾器上下各设有冲洗喷嘴。
-氨法脱硫分析操作规程(定)综述
![-氨法脱硫分析操作规程(定)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f1ff5c7551810a6f524863a.png)
氨法脱硫分析操作规程第一篇生产控制分析1.气体分析1.1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及吸收率计算1.1.1目的测定进出口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可计算吸收率,调节吸收塔操作,使出口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
1.1.2原理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硫在通过一定量的碘溶液时被氧化成硫酸。
其余气体收集在量气管中,待淀粉指示剂的兰色刚刚消失,表示反应完毕,根据碘和余气的数量可计算出二氧化硫的含量。
反应按下式进行:SO2+I2+H2O→H2SO4+2HI1.1.3 仪器和试剂A 仪器(1)反应管;(2)气体定量管(400毫升);(3)水准瓶(500毫升);(4)温度计(0-100℃);(5)采样管;(6)气体冷凝管;(7)移液管(10毫升)。
B 试剂(1)0.01N 碘溶液;(2)0.001N碘溶液(3)0.5%淀粉溶液;(4)蒸馏水。
1.1.4 测定A 测定的准备工作(1)检查量气管,水准瓶以及仪器装置是否漏气;(2)用移液管移取0.01N或0.001N(看气相中二氧化硫含量而定)碘溶液10毫升注入反应管,加水至反应管的3/4处,加0.5%淀粉溶液2毫升,塞紧橡皮塞备用。
(3) 检查采样管是否畅通。
在负压下采样时,取样管与水准瓶连接,抬高水准瓶利用排水吸气法将样气抽出,充分置换进入反样管前管道中的余气,然后才进行测定。
B 测定方法(1) 将仪器按图(1)连接好,旋转塞2,提高水准瓶,使气流由反应管的毛细管中呈“豌图一 气体中二氧化硫含量测定装置1—气体管路;2—三通旋塞;3—冷却器;4—反应管;5—水准瓶;6—气体量管;7—温度计二氧化硫含量的计算:2100%()273760273N WNV SO V P P V V t⨯=-⨯⨯++ 100[]760(10.00367)N WNV P P V V t ⨯=-⨯+⨯+ 式中:V N —与碘反应的二氧化硫体基(标准状态),毫升;VN=1.0944R,R为反应管中加入的碘溶液的毫升数;V—气体量管上表示的吸收二氧化硫后的余气体积,毫升;P—大气压力,毫升汞柱;PW—在t℃时的水蒸气压力,毫升汞柱;t—温度计温度,℃。
氨法脱硫计算过程及江南氨回收法烟气脱硫技术
![氨法脱硫计算过程及江南氨回收法烟气脱硫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4533c8aad51f01dc281f18c.png)
一、氨法脱硫计算过程风量(标态):,烟气排气温度:168℃:工况下烟气量:还有约5%的水份如果在引风机后脱硫,脱硫塔进口压力约800Pa,出口压力约-200Pa,如果精度高一点,考虑以上两个因素。
1、脱硫塔(1)塔径及底面积计算:塔内烟气流速:取D=2r=6.332m即塔径为6.332米,取最大值为6.5米。
底面积S=πr2=3.14×3.252=33.17m2塔径设定时一般为一个整数,如 6.5m,另外,还要考虑设备裕量的问题,为以后设备能够满足大气量情况下符合的运行要求。
(2)脱硫泵流量计算:液气比根据相关资料及规范取L/G=1.4(如果烟气中二氧化硫偏高,液气比可适当放大,如1.5。
)①循环水泵流量:由于烟气中SO2较高,脱硫塔喷淋层设计时应选取为4层设计,每层喷淋设计安装1台脱硫泵,476÷4=119m3/h,泵在设计与选型时,一定要留出20%左右的裕量。
裕量为:119×20%=23.8m3/h,泵总流量为:23.8+119=142.8m3/h,参考相关资料取泵流量为140m3/h。
配套功率可查相关资料,也可与泵厂家进行联系确定。
(3)吸收区高度计算吸收区高度需按照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多少进行确定,如果含量高,可适当调高吸收区高度。
2.5米×4层/秒=10米,上下两层中间安装一层填料装置,填料层至下一级距离按1米进行设计,由于吸收区底部安装有集液装置,最下层至集液装置距离为3.7米-3.8米进行设计。
吸收区总高度为13.7米-13.8米。
(4)浓缩段高度计算浓缩段由于有烟气进口,因此,设计时应注意此段高度,浓缩段一般设计为2层,每层间距与吸收区高度一样,每层都是2.5米,上层喷淋距离吸收区最下层喷淋为3.23米,下层距离烟气进口为5米,烟气进口距离下层底板为2.48米。
总高为10.71米。
(5)除雾段高度计算除雾器设计成两段。
每层除雾器上下各设有冲洗喷嘴。
氨法脱硫脱硝的技术原理
![氨法脱硫脱硝的技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ac476621ed9ad51f01df2f2.png)
氨法脱硫脱硝的技术原理1 吸收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液氨溶于水后喷入烟气中,吸收烟气中SO2和SO3而形成铵盐,具体反应如下:NH3+ H2O→NH4OH(1)2NH4OH + SO2→(NH4)2SO3+ H2O(2)(NH4)2SO3+ SO2+ H2O→2NH4HSO3(3)NH4HSO3+ NH4OH→(NH4)2SO3+ H2O(4)当废气中含有O2,CO和SO3时(如电厂烟气),还会发生如下反应; NH4OH + CO2→NH4HCO3(5)2NH4OH + CO2→(NH4)2CO3(6)2NH4OH + CO2→H2NCONH2+ 3H2O(7)2NH4HCO3+ SO2→(NH4)2SO3+ H2O + CO2(8)NH4HCO3+ NH4HSO3→(NH4)SO3 H2O + CO2(9)2NH4OH + SO3→(NH4)2SO4+ H2O(10)2(NH4)2SO3+ O2→2(NH4)2SO4(11)2NH4HSO3+ O2→2NH4HSO4(12)在吸收液循环使用过程中,式(3)是吸收SO2最有效的反应.通过补充新鲜氨水(式4)或其他置换方法可保持亚硫酸铵的浓度.2 对硫化氢的吸收烟气中有H2S存在时,氨水吸收H2S ,将其还原成单质S ;反应如下: NH4OH + H2S→NH4HS + H2O(13)经催化氧化,氨水再生,并得单质硫.2NH4H2S + O2→2NH4OH + 2S(14)3 对氮氧化物的转化氨水和烟气中的NOx发生反应生成氮气:2NO + 4NH4HSO3→N2+(NH4)2SO4+ SO2+ H2O(15)2NO + 4NH4HSO3→N2+ 4(NH4)2SO4+ SO2+ 4H2O(16)4NH3+ 4NO + O2→6H2O + 4N2(17)4NH3+ 2NO2+ O2→6H2O + 3N2(18)4NH3+ 6NO→6H2O + 5N2(19)8NH3+ 6NO→12H2O + 7N2(20)。
氨法脱硫工艺操作规程
![氨法脱硫工艺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e3fba4589eb172ded63b79d.png)
目录1 岗位的任务 (1)2 工艺原理 (1)3 岗位的工艺流程 (1)3.1 岗位工艺流程简述 (1)3.2 工艺流程图 (2)4 岗位的工艺指标 (2)5 开停车及运行控制 (2)5.1 试车前的条件和准备 (2)5.2 单体试车 (3)5.3 原始开车 (5)5.4 正常开停车 (6)5.5 正常生产控制 (8)5.6 巡回检查 (9)5.7主要设备参数 (9)6 双级活塞推料离心机的使用和操作 (9)6.1 使用前的检查 (9)6.2 空车运转 (9)6.3 操作、运转及调整 (10)6.4 停车 (11)6.5 故障处置 (11)6.6 操作要点 (11)7离心机安全规程 (12)7.1 注意安全事项 (12)1 岗位的任务用脱硫液(氨水)在脱硫塔内吸收来自锅炉烟气的二氧化硫,使烟气得到净化,吸收二氧化硫后的脱硫液一部分经氧化、浓缩、结晶、分离得到硫酸铵或亚硫酸铵,另一部分循环使用,调整、维护好脱硫液成份,并根据负荷调整氨水用量。
2 工艺原理反应方程式:SO2+2NH3+H2O=(NH4)2SO3SO2+(NH4)2SO3+H2O=2NH4HSO3NH3+ NH4HSO3=(NH4)2SO32(NH4)2SO3+O2=2(NH4)2SO43 岗位的工艺流程3.1岗位工艺流程简述锅炉烟气经除尘器除尘后部分进入脱硫系统的浓缩塔内,部分烟气被降温增湿后进入脱硫吸收系统的预脱硫段,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喷入的氨水进行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此级脱硫效率为85%(视氨水的浓度而定);未反应的氨水与生成的亚硫酸铵溶液一起随烟气进入脱硫塔底,在脱硫塔底部,游离氨与亚硫酸氢铵反应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铵溶液在脱硫塔外部循环泵的作用下,打到塔上部的两层喷淋层,经高效喷嘴雾化后与烟气中残留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再次进行吸收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落入到脱硫塔底部,同时亚硫酸铵溶液中的大量的水份对烟气中可能带入的微量氨进行洗涤吸收,也进入到脱硫塔底部。
氨法脱硫技术介绍
![氨法脱硫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a089cc5eefdc8d377ee321b.png)
三、钙法脱硫与氨法脱硫比较
反应原理: SO2吸收过程:
SO2+xNH3+H2O= (NH4)xH2-xSO3 亚硫铵
(钙法:SO2+CaCO3+2H2O=CaSO3.2H2O+CO2) 氧化亚硫酸盐过程:
(NH4)xH2-xSO3+NH3+O2 =(NH4)2SO4 硫铵
(钙法:CaSO3.2H2O+O2=CaSO4.2H2O)
6、包装机 共设置包装系统3 套,
每套生产能力为10 t/h。 包括硫铵料仓和包装机 等
21
六、烟气排放国家标准
硫岛效果图
24
七、脱硫岛效果图
25
七、脱硫岛效果图
26
感谢大家
祝: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27
Na2SO4
可作玻璃生产原 料,但因质量差, 基本抛弃
2.22
(NH4)2SO4, 化肥 高效农用化肥, 市场良好, 600 元/吨 无废渣和水污染
2.1
-280
-1992
+260
5
烟气脱硫技术选择的原则: 以绿色、清洁无污染、生态
环保为指导原则。
6
三、钙法脱硫与氨法脱硫比较
➢钙法:非绿色技术
CaCO3+SO2+2H2O+1/2O2
每个塔设置2台二级循环泵,一运一备,正 常情况下将塔内的硫铵溶液泵入塔内浓缩段 的喷淋层。
17
五、脱硫主设备介绍
3、旋流器
共设置3套旋流器。旋 流器的材料选用PU或 KM材料,内表面光滑。 旋流器的总容量按设计 煤种下4台炉BMCR工况 和硫回收工段尾气脱硫 产生的硫铵浆液量的 100%选择。每个旋流器 的处理量为80m3/h,共5 个旋流子(备用1 个)
氨法脱硫工艺原理
![氨法脱硫工艺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b1a3ca05fbfc77da369b159.png)
氨法脱硫工艺原理
该工艺利用氨液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亚硫酸铵溶液,并在富氧条件下将亚硫酸氨氧化成硫酸铵,再经加热蒸发结晶析出硫酸铵,过滤干燥后得化肥产品。
主要包括吸收过程、氧化过程和结晶过程。
(1)吸收过程
在脱硫塔中,氨和SO2在液态环境中以离子形式反应:
2NH3+H2O+SO2 → (NH4)2SO3
(NH4)2SO3+H2O+SO2 → 2NH4HSO3
随着吸收进程的持续,溶液中的NH4HSO3会逐渐增多,而NH4HSO3已不具备对SO2的吸收能力,应及时补充氨水维持吸收浓度。
(2)氧化过程
氧化过程主要是利用空气生成(NH4)2SO4的过程:
(NH4)2SO3+O2 → (NH4)2SO4
NH4HSO3 +O2 → NH4HSO4
NH4HSO4 +NH3 → (NH4)2SO4
(3)结晶过程
氧化后的(NH4)2SO4经加热蒸发,形成过饱和溶液,(NH4)2SO4从溶液中结晶析出,过滤干燥后得到化肥产品硫酸铵。
设备清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法脱硫计算过程风量(标态):,烟气排气温度:168℃:工况下烟气量:还有约5%的水份如果在引风机后脱硫,脱硫塔进口压力约800Pa,出口压力约-200Pa,如果精度高一点,考虑以上两个因素。
1、脱硫塔(1)塔径及底面积计算:塔内烟气流速:取D=2r=6.332m 即塔径为6.332米,取最大值为6.5米。
底面积S=πr2=3.14×3.252=33.17m2塔径设定时一般为一个整数,如6.5m,另外,还要考虑设备裕量的问题,为以后设备能够满足大气量情况下符合的运行要求。
(2)脱硫泵流量计算:液气比根据相关资料及规范取L/G= 1.4(如果烟气中二氧化硫偏高,液气比可适当放大,如1.5。
)①循环水泵流量:由于烟气中SO2较高,脱硫塔喷淋层设计时应选取为4层设计,每层喷淋设计安装1台脱硫泵,476÷4=119m3/h,泵在设计与选型时,一定要留出20%左右的裕量。
裕量为:119×20%=23.8 m3/h, 泵总流量为:23.8+119=142.8m3/h,参考相关资料取泵流量为140 m3/h。
配套功率可查相关资料,也可与泵厂家进行联系确定。
(3)吸收区高度计算吸收区高度需按照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多少进行确定,如果含量高,可适当调高吸收区高度。
2.5米×4层/秒=10米,上下两层中间安装一层填料装置,填料层至下一级距离按1米进行设计,由于吸收区底部安装有集液装置,最下层至集液装置距离为3.7米-3.8米进行设计。
吸收区总高度为13.7米-13.8米。
(4)浓缩段高度计算浓缩段由于有烟气进口,因此,设计时应注意此段高度,浓缩段一般设计为2层,每层间距与吸收区高度一样,每层都是2.5米,上层喷淋距离吸收区最下层喷淋为3.23米,下层距离烟气进口为5米,烟气进口距离下层底板为2.48米。
总高为10.71米。
(5)除雾段高度计算除雾器设计成两段。
每层除雾器上下各设有冲洗喷嘴。
最下层冲洗喷嘴距最上层(4.13)m 。
冲洗水距离2.5米,填料层与冲洗水管距离为2.5米,上层除雾至塔顶距离1.9米。
除雾区总高度为:如果脱硫塔设计为烟塔一体设备,在脱硫塔顶部需安装一段锥体段,此段高度为1.65米,也可更高一些。
(6)烟囱高度设计具有一定速度的热烟气从烟囱出口排除后由于具有一定的初始动量,且温度高于周围气温而产生一定浮力,所以可以上升至很高的高度。
但是,高度设计必须看当地气候情况以及设备建在什么位置,如果远离市区,且周围没有敏感源,高度可与塔体一并进行考虑。
一般烟塔总高度可选60-80米。
(7)氧化段高度设计氧化段主要是对脱硫液中亚硫酸盐进行氧化,此段主要以计算氧化段氧化时间。
(8)氧化风量设计1、需氧量A (kg/h )=氧化倍率×0.25×需脱除SO 2量(kg/h )氧化倍率一般取1.5---22、氧化空气量(m 3/h )=A ÷23.15%(空气中氧含量)÷(1-空气中水分1%÷100)÷空气密度1.29(9)需氨量(T/h )根据进口烟气状态、要求脱硫效率,初步计算氨水的用量。
式中:W 氨水——氨水用量,t/hC SO2——进口烟气SO 2浓度,mg/Nm 3V 0——进口烟气量,Nm 3/hη——要求脱硫效率C 氨水——氨水质量百分比(10)硫铵产量(T/h ) W3=W1×2 ×132/17。
W3:硫胺产量,132为硫胺分子量,17为氨分子量1 氨法脱硫脱氮的技术原理(1)对SO2 的吸收过程液氨溶于水,反应式如下:NH3+H2O→NH4OH (1)氨水吸收SO2,反应式如下:2NH4OH+SO2→(NH4)2SO3+H2O (2)(NH4)2SO3+SO2+H2O→2NH4HSO3 (3)NH4HSO3+NH4OH→(NH4)2SO3+H2O (4)在吸收液循环使用过程中,式(3)是吸收SO2 最有效的反应,通过补充新鲜水(4)或其它置换方法来保持亚硫酸铵[(NH4)2SO3]的一定浓度。
(2)对NOx 的转化(还原为氮气)过程2NO+4NH4HSO3→N2+(NH4)2SO4+SO2+H2O (5)2NO+4NH4HSO3→N2+4(NH4)2SO4+SO2+4H2O(6)4NH3+4NO+O2→6H2O+4N2 (7)4NH3+2NO2+O2→6H2O+3N2 (8)4NH3+6NO→6H2O+5N2 (9)8NH3+6NO→12H2O+7N2 (10)江南氨回收法烟气脱硫技术【关键词】氨法氨-肥法氨-硫酸铵法江南氨回收法烟气脱硫回收法湿式氨法【摘要】本文简述了江南氨回收法烟气脱硫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发展历史、技术特点、前景分析以及各类氨法技术情况,为烟气脱硫技术的选择特别是选用氨法烟气脱硫技术提供参考。
1 FGD烟气脱硫概况我国清洁资源稀少,能源资源以煤炭为主,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5%。
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连续多年超过2000万吨,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酸雨区和世界上大气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65% 。
同时近年来电力供应紧张,电力装机容量大量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将达到每年3400万吨。
根据有关的研究结果,每排放1吨二氧化硫造成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0元,推算到2010年我国经济损失的累计数字将达到2万多亿元,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削减和控制燃煤二氧化硫污染、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是我国能源和环境保护部门面临的严峻挑战,任务十分艰巨和紧迫。
我国的FGD烟气脱硫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起点很低。
长时间以来脱硫市场未形成规模,同时FGD变化因素较多、系统要求较高、投资和运行消耗很大,所以目前我国脱硫装置基本上都是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并以钙法(石灰石-石膏法)为主。
一是因为钙法的脱硫剂—石灰石来源丰富且价格便宜,另外钙法技术在国外相当成熟且公开,获取容易。
但是由于钙法技术设备易结垢阻塞、附产物石膏销路不畅、系统复杂、投资多、占地面积大、产生二次污染、运行费用高等问题的日益显现,使得这项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前景不容乐观。
近年来氨法脱硫技术倍受业界关注,许多的企业、研究单位对氨法脱硫技术的前景作出了乐观评价,诸如:“采用硫酸铵过程,烟气脱硫可以实现自负盈亏"——美国Ellison 咨询公司;“通过大量、高价值的副产品生产,烟气脱硫可以获得卓越的投资效益"——美国John Brown公司;“氨法烟气脱硫时代已经到来了"——美国GE公司;“经过二十多年一步一步地漫长的发展,如今,氨法已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
"——Krupp公司。
由于氨法是回收法,可充分利用我国广泛的氨源生产硫肥,以弥补我国大量进口硫磺的缺口,这样既治理了大气二氧化硫的污染,又变废为宝、满足我们这一农业大国长期大量的化肥需求,并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氨法脱硫工艺在脱硫的同时又可脱氮,对减少温室气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项较适应中国国情的、完全资源化的、适应长远发展的、很具推广价值的、更环保的脱硫技术。
一些专家曾强调钙法脱硫最终产物填埋处理方法不科学、造成资源浪费、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并提出氨法更符合循环经济理念、会成为将来的一个发展方向;还有一些官员曾表示支持电厂上氨法脱硫示范工程,也曾提出在很多条件下,如煤的含硫量较高时,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脱硫效果而言,都应当选择氨法技术。
本文拟对氨法脱硫技术的发展、原理、前景和各类氨法技术情况进行浅析,并侧重介绍江南氨回收法脱硫技术。
2 氨法脱硫的发展历史70年代初,日本与意大利等国开始研制氨法脱硫工艺并相继获得成功。
氨法脱硫工艺主体部分属化肥工业范筹,对电力企业而言比较陌生,这是氨法脱硫技术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
随着合成氨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厂家对氨法脱硫工艺自身的不断完善和改进,进入90年代后,氨法脱硫工艺渐渐得到了应用。
国外研究氨法脱硫技术的企业主要有:美国:GE、Marsulex、Pircon、Babcock & Wilcox;德国:Lentjes Bischoff、Krupp Koppers;日本:NKK、IHI、千代田、住友、三菱、荏原;等等。
不同工艺的氨法脱硫自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应用,日本NKK(日本钢管公司)在70年代中期建成了200MW和300MW两套机组,目前已累计运行二十多年。
美国GE(通用环境系统公司)于1990年开始建成了多个大型示范装置,规模从50MW至300MW。
德国Krupp Koppers(德国克虏伯公司)也于1989年在德国建成65MW示范装置,目前已累计运行十多年。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目前使用氨法脱硫的机组大约在10000MW左右。
但是,氨法脱硫技术长时间存在着气溶胶、氨损、副产品稳定性的问题,加上氨法起步晚、业绩少,这些都是制约氨法在烟气脱硫上推广的因素,一直没有被企业和环保部门完全接受。
1995年国家计委和科技部将氨法脱硫技术作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列入“十五"863项目,经过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多年烟法和工业试验,逐渐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氨回收法脱硫技术并树立了工程业绩。
目前国内氨法脱硫最大的业绩是镇江江南环保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在天津碱厂建设的60MW机组氨回收法烟气脱硫装置,该装置的成功应用,彻底解决了困扰氨法脱硫技术在锅炉烟气脱硫工程上使用的难题,为氨法脱硫技术在我国的全面应用拉开了序幕。
3 氨法分类及各类氨法简介氨法脱硫工艺皆是根据氨与SO2、水反应成脱硫产物的基本机理而进行的,主要有湿式氨法、电子束氨法、脉冲电晕氨法、简易氨法等。
3.1 电子束氨法(EBA法)与脉冲电晕氨法(PPCP法)电子束氨法与脉冲电晕氨法分别是用电子束和脉冲电晕照射喷入水和氨的、已降温至70℃左右的烟气,在强电场作用下,部分烟气分子电离,成为高能电子,高能电子激活、裂解、电离其他烟气分子,产生OH、O、HO2等多种活性粒子和自由基。
在反应器里,烟气中的SO2、NO被活性粒子和自由基氧化为高阶氧化物SO3、NO2,与烟气中的H2O相遇后形成H2SO4和HNO3,在有NH3或其它中和物注入情况下生成(NH4)2SO4/NH4NO3的气溶胶,再由收尘器收集。
脉冲电晕放电烟气脱硫脱硝反应器的电场本身同时具有除尘功能。
这两种氨法大的能耗和低的效率尚要改进,同时设备容易阻塞,主要设备如大功率的电子束加速器和脉冲电晕发生装置还在研制阶段。
3.2 简易氨法简易氨法已商业化的有TS、PS氨法脱硫工艺等,主要利用气相条件下的H2O、NH3与SO2间的快速反应设计的简易反应装置,严格地讲简易氨法是一种不回收的氨法,其脱硫产物大部分是气溶胶状态的不稳定的亚铵盐,回收十分困难,氨法的经济性不能体现;且脱硫产物随烟气排空后又会有部分分解出SO2,形成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