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态物理高校排名

合集下载

中国高校物理系各专业排名

中国高校物理系各专业排名

中国高校物理系各专业排名近日,教育部公布了这一次重点学科第一轮评比的结果。

这可以看成是全国高校间综合实力的又一次重新定位。

在公布的第一轮得票率超过30%的学科中,北大成绩远远超过宿敌清华,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具体到物理方面,北大物理学院有8个学科点超过30%。

总体成绩也远胜其他学校。

大气物理:战绩也没的说,得票率100%,只是没有竞争对手参与,所以颇有独孤求败的寂寞。

理论物理:这次战绩最佳,得票率100%,而且是无简并的第一名,以下依次为南大(89% )、复旦(84%)、科技大(63%)等。

凝聚态物理:战绩也没的说,得票率100%,只可惜这个第一名是四重简并,南大、复旦、科技大也是100%,清华排在第五位是94%。

粒子与核物理:由原技物系人马构成,战绩不错,得票89%,位列第二。

第一被宿敌清华以94%夺走。

光学:战绩不是太理想,得票率57%,排在复旦(100%)、科技大(93%)之后,位列第三。

核技术:虽然得票只有57%,仍然排在第一位。

第二是科大(50%),第三是清华(36%)。

气象学:得票33%,排在第三。

第一是南大(78%),第二是南京气象学院(67%)。

天体物理:得票30%,排在第三。

第一是南大(90%),第二是科技大(80%)。

物理学分支●经典力学及理论力学(Mechanics)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的规律●电磁学及电动力学(Electromagnetism and Electrodynamics)研究电磁现象,物质的电磁运动规律及电磁辐射等规律●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研究物质热运动的统计规律及其宏观表现●相对论和时空物理(Relativity)研究物体的高速运动效应,相关的动力学规律以及关于时空相对性的规律●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研究微观物质运动现象以及基本运动规律此外,还有:粒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原子分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激光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声学、电磁学、光学、无线电物理学、热学、量子场论、低温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磁学、液晶、医学物理学、非线性物理学、计算物理学等等。

全国100所重点高校重点学科介绍

全国100所重点高校重点学科介绍
延边大学
(二级学科)
亚非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级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二级学科)
光学、电机与电器、物理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飞行器设计、环境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一级学科)
教育学、地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二级学科)
基础心理学、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数学、光学、生态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二级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
东华大学
(一级学科)
纺织科学与工程
东华大学
(二级学科)
材料学
上海财经大学
(二级学科)
经济思想史、财政学、会计学
同济大学
(一级学科)
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一级学科)
船舶与海洋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二级学科)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东北农业大学
(二级学科)
农业机械化工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基础兽医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一级学科)
林业工程、林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一级学科)
植物学、生态学
南京大学
(一级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大学(二级学科)
国民经济学、基础心理学、英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天体物理、固体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核技术及应用、环境科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肾病,
心血管病,
血液病)、儿科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骨外,泌尿外)、妇产科学、眼科学、肿瘤学、运动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企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图书馆学

凝聚态物理学的最新进展与研究现状

凝聚态物理学的最新进展与研究现状

凝聚态物理学的最新进展与研究现状一、引言凝聚态物理学涉及到固体和液体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现象,是目前物理学中研究范围较广、发展较快的分支之一。

其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传统的固体物理学、纳米科技、超导体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凝聚态物理学的最新进展与研究现状,以期对读者了解凝聚态物理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有所帮助。

二、最新进展1、超导体超导体是凝聚态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超导体材料,并且寻找一些新颖的超导体现象。

例如,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在某些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中可以发现“时间结晶”现象,这是一种类似于晶体的物质状态,但它并不是在空间中重复出现,而是在“时间”中重复出现。

这种现象可以为超导体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另外,还有一些新型超导体材料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例如,石墨烯、铁基超导体等均是近年来研究热点。

2、低维物理学低维物理学是凝聚态物理学的另一研究方向。

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象是材料的一些低维结构,比如二维和一维的结构。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低维物理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有关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研究。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二维结构,其独特的物理性质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一维结构,因其具有高强度、高导电性等特点,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近年来,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制备和性质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3、量子物理学量子物理学一直是凝聚态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在量子物理学领域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探索量子状态和量子效应。

近年来,基于量子态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也成为了热门话题。

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是量子比特(Qubit)技术在信息存储和传输中的应用。

量子比特是可以同时处于两个状态的量子系统,其具有优异的信息处理能力,在密钥分发、通信、密码学和计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在努力开发新型量子计算机技术,以期在未来实现更高效率的计算处理。

物理学专业考研方向及高校排名

物理学专业考研方向及高校排名

物理学专业考研方向及高校排名;'[一、专业简介物理学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物理学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受到严格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物理学基础人才和专门人才。

一般有以下几个方向:理论物理学专业方向:培养运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研究物质的基本运动规律、物质结构理论和时空理论,具有扎实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在交叉学科及跨学科领域具有较强开拓能力的专门人才。

磁学与新型磁性材料专业方向:培养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磁性薄膜物理、磁记录物理、新型磁记录材料、磁光存储材料、非晶磁性及铁磁体的超精细相互作用等方面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实验工作能力和利用计算机进行多道分析、模拟设计的磁学和磁性材料方面的专门人才。

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专业方向:培养能够适应信息材料与器件领域国民经济建设和高新技术发展需要的、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材料(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光子材料等)的制备和物性研究及新型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的设计、制造和应用开发的科研、教学、科技管理专门人才。

新金属材料物理专业方向:培养从事金属及合金的物理、力学、化学性能及其理论研究,新型结构及功能材料探索和研制,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及表面改性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计算物理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计算机技术、程序设计、网络管理和软件研制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新材料、新器件的模拟设计、数值分析、大规模科学计算,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的高新技术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二、考研建议你不喜欢纯物理学的研究那就不要选择理论物理学方向。

可以选择一些偏工科的方向报考。

选择光学工程方向。

其小方向有激光技术、光学精密测量、光电传感等。

较好的学校有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

如果你不嫌地域偏远的话,可以选择兰州大学(甘肃兰州),兰大的物理学全国算是很强的尤其是其核物理学。

理论物理排名

理论物理排名

070201 理论物理理论物理是从理论上探索自然界未知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

理论物理及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宇宙学等,几乎包括物理学所有分支的基本理论问题。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 北京大学 A+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3 北京师范大学A+4 复旦大学A+5 大连理工大学A+北京大学:http:/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1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http:/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6374北京师范大学:http:/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1017复旦大学:http:/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6498大连理工大学:http:/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4393有该专业的部分院校分数一览(A+、A、B+、B各选部分代表院校)。

2008年录取分数线: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理论物理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系-- 理论物理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理论物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理论物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理论物理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理论物理北京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低能核物理研究所-- 理论物理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 理论物理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 理论物理天津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华北电力大学--数理系-- 理论物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各专业列表-- 理论物理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理论物理河北工业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河北大学--物理学院-- 理论物理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数理系-- 理论物理山西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理论物理山西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理论物理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东北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辽宁大学--物理系-- 理论物理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吉林大学--物理学院-- 理论物理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理论物理延边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理论物理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哈尔滨师范大学--理化学院-- 理论物理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学系-- 理论物理上海交通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理论物理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 理论物理同济大学--物理系-- 理论物理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理论物理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理论物理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 理论物理厦门大学--物理系-- 理论物理广州大学--理论物理-- 理论物理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 理论物理深圳大学--物理科学学院-- 理论物理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广西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 理论物理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信阳师范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湖北大学--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 理论物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理学院-- 理论物理湖南科技大学--物理学院-- 理论物理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 理论物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数理学院-- 理论物理湘潭大学--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 理论物理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院)-- 理论物理南昌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鲁东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 理论物理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 理论物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理论物理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理论物理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理论物理西南交通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西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重庆大学--数理学院-- 理论物理重庆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重庆邮电学院--光电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贵州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西北大学--物理所、物理系、光子所-- 理论物理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南京大学--物理学系-- 理论物理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南京农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南京艺术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苏州科技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徐州师范大学--物理系-- 理论物理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杭州师范学院--理学院-- 理论物理宁波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理论物理浙江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南华大学--数理学院-- 理论物理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

凝聚态专业排名

凝聚态专业排名

点击:1746 好评:7 难度:7 2. 南京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1500 好评:0 难度:1 3. 南开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1427 好评:8 难度:6 4. 中国科学院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1415 好评:5 难度:2 5. 北京科技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1376 好评:0 难度:0 6. 河北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1347 好评:7 难度:4 7. 吉林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1306 好评:0 难度:1 8. 大连理工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1205 好评:0 难度:1 9. 天津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1193 好评:1 难度:1 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1192 好评:0 难度:0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1177 好评:8 难度:3 12. 兰州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1138 好评:0 难度:0 13. 北京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1103 好评:6 难度:2 14. 同济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1096 好评:0 难度:0 15. 中国人民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1089 好评:0 难度:0 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1048 好评:1 难度:11 17. 复旦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963 好评:2 难度:0 18. 郑州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949 好评:2 难度:1 19. 浙江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920 好评:3 难度:2 20. 吉林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918 好评:0 难度:0 21. 北京交通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915 好评:1 难度:0 22. 华东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915 好评:1 难度:0 23. 电子科技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912 好评:1 难度:0 24. 四川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900 好评:1 难度:1 25. 武汉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899 好评:2 难度:1 26. 华中科技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867 好评:2 难度:1 27. 厦门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858 好评:0 难度:1 28. 东北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851 好评:7 难度:4 29. 苏州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823 好评:0 难度:0 30. 大连理工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821 好评:15 难度:0 31. 燕山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820 好评:1 难度:2 32. 上海交通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819 好评:1 难度:0 3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807 好评:0 难度:0 34. 四川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803 好评:2 难度:0 35. 南开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790 好评:0 难度:0 36. 首都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784 好评:1 难度:0 37. 东北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781 好评:0 难度:0 38. 西北工业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760 好评:0 难度:0 39. 重庆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743 好评:0 难度:0 40. 西安交通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726 好评:0 难度:0 41. 暨南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724 好评:0 难度:0 42. 中国科学院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706 好评:0 难度:0 43. 中山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702 好评:0 难度:0 44. 中南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700 好评:0 难度:0 45. 南京理工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689 好评:4 难度:0 46. 北京化工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686 好评:0 难度:0 47. 山东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667 好评:0 难度:0 48. 太原理工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664 好评:0 难度:0 49. 北京工业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647 好评:0 难度:0 50. 西南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637 好评:2 难度:0 51. 四川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632 好评:0 难度:0 52. 中国科学院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629 好评:0 难度:0 53. 西南交通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610 好评:3 难度:0 54. 武汉理工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599 好评:0 难度:0 55. 复旦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596 好评:0 难度:0 56. 大连海事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577 好评:0 难度:0 57. 山东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577 好评:0 难度:0 58. 中国海洋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569 好评:0 难度:0 59. 陕西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566 好评:0 难度:0 60. 安徽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544 好评:0 难度:0 61.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534 好评:0 难度:0 62. 华南理工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529 好评:1 难度:0 63. 天津工业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520 好评:0 难度:0 64. 华中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509 好评:0 难度:0 65. 河海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501 好评:0 难度:0 66. 西北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93 好评:0 难度:0 67. 西南交通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86 好评:0 难度:0 68. 上海理工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86 好评:0 难度:0 69. 辽宁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79 好评:1 难度:1 70. 南京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76 好评:0 难度:0 71. 宁夏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74 好评:0 难度:0 72. 中国矿业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63 好评:0 难度:0 73. 长春理工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62 好评:0 难度:0 74. 贵州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59 好评:2 难度:0 75. 四川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46 好评:1 难度:2 76. 扬州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42 好评:2 难度:0 77. 河北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42 好评:0 难度:0 78. 兰州理工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35 好评:0 难度:0 79. 华南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28 好评:1 难度:0 80. 南昌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23 好评:0 难度:0 81. 湘潭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20 好评:0 难度:0 82. 青岛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18 好评:0 难度:0 83. 广州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15 好评:0 难度:0 84. 杭州师范学院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11 好评:1 难度:0 85. 广西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11 好评:0 难度:0 86. 南京艺术学院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07 好评:0 难度:0 87. 温州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05 好评:0 难度:0 88. 宁波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403 好评:0 难度:0 89. 南京农业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99 好评:0 难度:1 90. 山西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83 好评:0 难度:0 91. 山东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82 好评:0 难度:0 92. 天津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82 好评:0 难度:0 93. 长沙理工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80 好评:1 难度:0 94. 哈尔滨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74 好评:0 难度:0 95. 西北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70 好评:0 难度:0 96. 湖北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64 好评:1 难度:0 97. 江西理工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62 好评:0 难度:0 98. 江苏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60 好评:1 难度:0 99. 曲阜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59 好评:0 难度:0 100. 河南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55 好评:0 难度:0 101. 沈阳工业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50 好评:0 难度:0 102. 烟台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47 好评:0 难度:0 103. 浙江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46 好评:0 难度:0 104. 沈阳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40 好评:1 难度:0 105. 湖南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34 好评:0 难度:0 106. 广东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30 好评:0 难度:0 107. 山西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21 好评:0 难度:0 108. 苏州科技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15 好评:0 难度:0 109. 河南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06 好评:0 难度:0 110. 江苏工业学院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06 好评:0 难度:0 111. 聊城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300 好评:0 难度:0 112. 济南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297 好评:0 难度:0 113. 福建师范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291 好评:1 难度:0 114. 内蒙古科技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288 好评:3 难度:0 115. 天津理工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269 好评:0 难度:0 116. 中国矿业大学 - 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击:269 好评:0 难度:0。

物理学专业考研方向及高校排名

物理学专业考研方向及高校排名

物理学专业考研方向及高校排名;'[一、专业简介物理学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物理学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受到严格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物理学基础人才和专门人才。

一般有以下几个方向:理论物理学专业方向:培养运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研究物质的基本运动规律、物质结构理论和时空理论,具有扎实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在交叉学科及跨学科领域具有较强开拓能力的专门人才。

磁学与新型磁性材料专业方向:培养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磁性薄膜物理、磁记录物理、新型磁记录材料、磁光存储材料、非晶磁性及铁磁体的超精细相互作用等方面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实验工作能力和利用计算机进行多道分析、模拟设计的磁学和磁性材料方面的专门人才。

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专业方向:培养能够适应信息材料与器件领域国民经济建设和高新技术发展需要的、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材料(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光子材料等)的制备和物性研究及新型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的设计、制造和应用开发的科研、教学、科技管理专门人才。

新金属材料物理专业方向:培养从事金属及合金的物理、力学、化学性能及其理论研究,新型结构及功能材料探索和研制,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及表面改性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计算物理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计算机技术、程序设计、网络管理和软件研制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新材料、新器件的模拟设计、数值分析、大规模科学计算,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的高新技术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二、考研建议你不喜欢纯物理学的研究那就不要选择理论物理学方向。

可以选择一些偏工科的方向报考。

选择光学工程方向。

其小方向有激光技术、光学精密测量、光电传感等。

较好的学校有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

如果你不嫌地域偏远的话,可以选择兰州大学(甘肃兰州),兰大的物理学全国算是很强的尤其是其核物理学。

物理学专业高校排名

物理学专业高校排名

理论物理(100)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北京大学A+8南京大学A15北京理工大学A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9上海交通大学A16山东大学A 3北京师范大学A+10南开大学A17湖南师范大学A 4复旦大学A+11清华大学A18西安交通大学A 5大连理工大学A+12兰州大学A19内蒙古大学A 6浙江大学A13中山大学A20华中师范大学A 7华中科技大学A14吉林大学AB+等(30个):宁波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天津大学、山西大学、武汉大学、扬州大学、西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广西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渤海大学、东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烟台大学、河南大学、辽宁大学B等(30个):曲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深圳大学、中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苏州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温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湘潭大学C等(20个):名单略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26)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北京大学A+3清华大学A5复旦大学A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4兰州大学AB+等(8个):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B等(7个):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山西大学、郑州大学、中山大学C等(6个):名单略原子与分子物理(33)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清华大学A+3吉林大学A5大连理工大学A 2四川大学A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6西北师范大学AB+等(10个):复旦大学、山西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B等(10个):山东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新疆大学、辽宁大学、广西师范大学C等(7个):名单略等离子体物理(14)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大连理工大学A+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3浙江大学A B+等(4个):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大连海事大学B等(4个):东华大学、河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C等(3个):名单略凝聚态物理(116)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南京大学A+9山东大学A17武汉大学A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10兰州大学A18大连理工大学A 3复旦大学A+11上海交通大学A19湖南大学A 4北京大学A+12郑州大学A20重庆大学A 5吉林大学A+13北京科技大学A21华中科技大学A 6浙江大学A14上海大学A2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 7清华大学A15四川大学A2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 8中山大学A16北京师范大学AB+等(35个):南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苏州大学、湘潭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燕山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广西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聊城大学、温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B等(34个):宁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宁波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广州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扬州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湖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首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三峡大学、青岛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河海大学C等(24个):名单略声学(15)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南京大学A+2西北工业大学A3同济大学AB+等(5个):陕西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B等(5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C等(2个):名单略光学(90)排名学校名称等排学校名称等排学校名称等级名级名级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7浙江大学A13电子科技大学A 2北京大学A+8清华大学A14四川大学A 3哈尔滨工业大学A+9华南师范大学A15北京师范大学A 4复旦大学A+10华东师范大学A16中山大学A 5南开大学A11北京工业大学A17长春理工大学A 6华中科技大学A12山西大学A18北京交通大学AB+等(27个):吉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深圳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北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B等(27个):福建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安徽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宁波大学、聊城大学、烟台大学、燕山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江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侨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C等(18个):名单略无线电物理(20)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南京大学A+3清华大学A 2武汉大学A4电子科技大学AB+等(6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B等(6个):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C等(4个):名单略。

材料专业全国排名

材料专业全国排名

材料物理与化学是一门以物理、化学和数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从分子、原子、电子等多层次上研究材料的物理、化学行为与规律,致力于先进材料与相关器件研究开发的学科。

材料学以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和固体化学等为理论基础,应用现代物理与化学研究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材料科学中的物理与化学问题,着重研究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和转变规律,以及他们与材料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这些规律改进材料性能,研制新型材料,发展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探索从基本理论出发进行材料设计,着重现代物理和化学的新概念、新方法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材料加工工程主要研究内容涉及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原理、工艺学,先进复合材料制备科学与成型技术、原理,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加工技术及原理,先进的聚合物加工设备设计学,弹性体配合与改性科学,高分子材料的反应加工技术、原理,高分子材料改性科学与技术等方面。

材料专业全国排名材料专业全国排名材料学(160)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 清华大学A+ 12 四川大学 A 23 燕山大学 A2 西北工业大学A+ 13 山东大学 A 24 吉林大学 A3 北京科技大学A+ 14 武汉理工大学 A 25 上海大学 A4 上海交通大学A+ 15 西安交通大学 A 26 重庆大学 A5 哈尔滨工业大学A+ 16 北京化工大学 A 27 大连理工大学A6 同济大学A+ 17 北京工业大学 A 28 湖南大学 A7 东北大学A+ 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 29华中科技大学A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 19 天津大学 A 30昆明理工大学A9 浙江大学 A 20 东华大学 A 31 北京理工大学A10 华南理工大学 A 21 南京理工大学 A 32 武汉科技大学A11 中南大学 A 22 合肥工业大学 AB+等(48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江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苏州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湘潭大学、青岛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湖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长安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南昌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河海大学、大连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B等(48个):浙江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济南大学、西华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深圳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江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云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贵州大学、兰州大学、安徽大学、齐齐哈尔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江苏工业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大庆石油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长沙理工大学、中北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烟台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桂林工学院、重庆工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中原工学院、河南工业大学C等(32个):名单略材料加工工程(115)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 上海交通大学A+ 9 吉林大学 A 17 浙江大学 A2 哈尔滨工业大学A+10 天津大学A18 四川大学A3 清华大学A+ 11 同济大学 A 19 兰州理工大学 A4 华南理工大学A+12西安交通大学A2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5 西北工业大学A+13大连理工大学A21 武汉理工大学A6 北京科技大学 A 14 山东大学 A 22 北京工业大学 A7 华中科技大学 A 15 郑州大学 A 23 东南大学 A8 东北大学A16太原理工大学AB+等(34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中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燕山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昌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武汉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北京交通大学B等(35个):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江苏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广西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沈阳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华侨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华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辽宁工学院、重庆工学院、湘潭大学、齐齐哈尔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济南大学、桂林工学院、贵州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中北大学、新疆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西安石油大学、长安大学、河北理工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C等(23个):名单略材料物理与化学(131)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 浙江大学A+ 10 吉林大学 A 19 天津大学 A2 清华大学A+ 11 河北工业大学A 20 华中科技大学 A3 北京科技大学A+ 12 南昌大学 A 21 华东理工大学 A4 上海交通大学A+ 13 东北大学 A 22 湘潭大学 A5 哈尔滨工业大学A+ 14西安交通大学A 2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6 西北工业大学A+ 15 南京大学 A 24 南京理工大学 A7 中南大学 A 16 山东大学 A 25 南开大学 A8 中山大学 A 17 湖南大学 A 26 兰州大学 A9 复旦大学 A 18 武汉大学 AB+等(39个):北京化工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燕山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厦门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安徽大学、鞍山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东南大学、上海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福州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汕头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广西大学、郑州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B等(39个):河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深圳大学、河南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聊城大学、济南大学、大连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苏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辽宁工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华侨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C等(27个):名单略材料专业一些比较好考的学校有时候看见很多同学都报北科,东大,中南等好学校,我也感觉挺苦恼,毕竟自己的实力一般,年龄大了,也经不起折腾,所以想找个好考点的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终于找到一些算是比较好考的学校,以此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实力强的同学也不要瞧不起俺们,谢谢!1,燕山大学(B区),重点,燕大的材料学科材料加工都不错,只不过有点可惜的是学校不是211,相对来说比较好考。

凝聚态物理学校排名

凝聚态物理学校排名

物理类综合派名及介绍,因为凝聚态是物理目前最重要的学科,所以基本上就是凝聚态物理的派名,查不料很多,下面是介绍.学位授予单位代码及名称排名得分80008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1 96.9710001 北京大学2 92.6410284 南京大学3 90.2810358 中国科技大学4 88.0810246 复旦大学5 85.6080140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 5 85.6010003 清华大学7 82.5982817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8 81.37北京大学理科专业从建国以来一直是全国高校中最好的,物理学当然也不例外。

说它是是全国最好的物理系(学院)毫不过分。

北大物理最大的特点是各个二级学科方向都很强,尤其理论物理领域远远领先于其他高校,其它的几个二级学科方向也在全国位列三甲,北大物理一共有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多位中科院院士再加上首都科教中心的得天独厚优势,北大物理综合实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仍然能在全国高校中保持领先优势。

南京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在国内高校中首屈一指,凭借这个优势奠定了他在国内数一数二物理系(学院)的地位。

在这点上很像中科院物理所,在目前物理学界最庞大最热门的分支确立领先优势也就同时确立了在整个中国物理学领域的领先优势。

南大物理共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无线电物理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除凝聚态物理外和它的声学专业也是全国高校中最强的。

如果把天文学纳入物理学领域的话,由于比邻紫金山天文台,它的天体物理专业在国内更是一枝独秀。

顺便提一句,我大二的时候曾经有幸听到南大物理系冯端院士所做的报告。

他与中科院半导体所的黄昆院士可以并称为中国固体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的核心部分)的泰山北斗。

老先生80余岁的高龄面色苍老却依然精神健铄,说话平缓有力,在报告结束后还十分和蔼认真地回答我这个小辈的问题,学者风范让人肃然起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专业,光听名字就能大致明白他在物理学界的地位了。

北航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凝聚态物理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航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凝聚态物理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航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凝聚态物理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64所开设凝聚态物理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7-2018凝聚态物理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吉林大学,排名第三的是清华大学。

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凝聚态物理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十五。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凝聚态物理考博相关内容一、专业介绍凝聚态物理是物理学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该学科是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空间结构、电子结构以及相关的各种物理性质。

凝聚态物质是由大量的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组成的。

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对象为晶体、非晶体、准晶体等固相物质和稠密气体、液体以及于液态和固态之间的各类居间凝聚相。

迄今,传统的固体物理各分支,如半导体物理、金属物理、磁学、低温物理和电介质物理的研究更加深入,各分支之间联系更趋密切。

此外,许多新的分支不断涌现,如强关联电子体系物理学、无序体系物理学、准晶物理学、介观物理与团簇物理等。

凝聚态物理的基础与高新技术紧密相联,其成果是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器件的源泉。

近年来,凝聚态物理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技术,日益向邻近学科渗透、扩展,促进了化学物理、生物物理、信息科学和地球物理等交叉学科的发展。

综上可见,凝聚态物理学已成为当今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或进一步攻读博士从事凝聚态物理方向研究的专门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博士招生专业专业代码及名称:1、070205 凝聚态物理考试科目详细内容,请咨询招生学院。

二、综合考核1.我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

根据初步审核结果,择优确定进入考核的候选人;2.考核采取面试方式进行差额复试,对学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外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申请人分析、解决问题以及进行创新的综合能力等进行考察;复试成绩组成:特别注意:复试满分为400分,单科成绩低于60分的考生将不予录取。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

一、物理研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两所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9月30日启用现名。

物理所是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物理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设有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工程、光学工程等2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物理学1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882人(其中硕士生266人、博士生616人、留学生11人)。

在站博士后65人。

物理所是中国物理学会的挂靠单位;承办的科技期刊有《物理学报》、Chinese Physics Letters、Chinese Physics B和《物理》。

2019年物理所在本科起点的研究生招收中,预计计划招收学术型硕博连读生约110名(含推免生9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约10名。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三、中国科学院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分数线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四、中国科学院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考研参考书目601高等数学(甲)《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四版,以及其后的任何一个版本均可。

617普通物理(甲)全国重点大学理科类普通物理教材809固体物理黄昆编著,《固体物理学》,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1日阎守胜编著,《固体物理基础》,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1日811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教程》曾谨言著(科学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619物理化学(甲)《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书中以“*”号作记的,不作要求。

809固体物理黄昆编著,《固体物理学》,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1日阎守胜编著,《固体物理基础》,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1日819无机化学1.《无机化学》第三版,曹锡章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凝聚态物理985高校排名

凝聚态物理985高校排名

凝聚态物理985高校排名近年来,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

中国作为一个科技大国,也在凝聚态物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中国的985高校中,也有一些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享有盛誉的学府。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凝聚态物理方向上具有较高排名的中国985高校。

首先,位列中国大陆985高校中的凝聚态物理领域排名第一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STC)。

作为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重点高校,USTC的凝聚态物理研究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该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他们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其次,清华大学也是中国985高校中凝聚态物理领域的重要代表。

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凝聚态物理研究始终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该校的凝聚态物理实验室设备先进,研究条件优越,吸引了众多优秀学者的加入。

清华大学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此外,北京大学也是中国985高校中凝聚态物理领域的重要力量之一。

该校凝聚态物理研究团队庞大且实力雄厚,涵盖了多个研究方向。

北京大学的凝聚态物理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对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中国985高校中的代表,也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地位。

这两所学校凝聚态物理研究团队实力强大,与国内外多个顶尖研究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为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中国的985高校中在凝聚态物理领域有着一些具有较高排名的学府。

他们凭借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为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时,这些学府也在培养人才和推动学科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希望这些学府能够继续保持优势,为中国凝聚态物理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凝聚态物理学校排名

凝聚态物理学校排名

物理类综合派名及介绍,因为凝聚态是物理目前最重要的学科,所以基本上就是凝聚态物理的派名,查不料很多,下面是介绍.学位授予单位代码及名称排名得分80008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1 96.9710001 北京大学2 92.6410284 南京大学3 90.2810358 中国科技大学4 88.0810246 复旦大学5 85.6080140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 5 85.6010003 清华大学7 82.5982817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8 81.37北京大学理科专业从建国以来一直是全国高校中最好的,物理学当然也不例外。

说它是是全国最好的物理系(学院)毫不过分。

北大物理最大的特点是各个二级学科方向都很强,尤其理论物理领域远远领先于其他高校,其它的几个二级学科方向也在全国位列三甲,北大物理一共有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多位中科院院士再加上首都科教中心的得天独厚优势,北大物理综合实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仍然能在全国高校中保持领先优势。

南京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在国内高校中首屈一指,凭借这个优势奠定了他在国内数一数二物理系(学院)的地位。

在这点上很像中科院物理所,在目前物理学界最庞大最热门的分支确立领先优势也就同时确立了在整个中国物理学领域的领先优势。

南大物理共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无线电物理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除凝聚态物理外和它的声学专业也是全国高校中最强的。

如果把天文学纳入物理学领域的话,由于比邻紫金山天文台,它的天体物理专业在国内更是一枝独秀。

顺便提一句,我大二的时候曾经有幸听到南大物理系冯端院士所做的报告。

他与中科院半导体所的黄昆院士可以并称为中国固体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的核心部分)的泰山北斗。

老先生80余岁的高龄面色苍老却依然精神健铄,说话平缓有力,在报告结束后还十分和蔼认真地回答我这个小辈的问题,学者风范让人肃然起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专业,光听名字就能大致明白他在物理学界的地位了。

凝聚态物理一级学科

凝聚态物理一级学科

凝聚态物理一级学科凝聚态物理是研究凝聚态物质的性质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凝聚态物理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晶体、非晶体、量子物态、材料性质、超导、磁性、光电性等等。

它的研究对象包含所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但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固体和液体。

凝聚态物理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的研究内容覆盖了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凝聚态物理的研究成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纤通信、信息储存、医疗诊断、新能源开发等众多领域。

1.材料性质的研究。

凝聚态物理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固体和液体材料的性质研究。

通过对材料的结构、成分、热力学性质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可以了解材料的本质特征和工程应用价值。

2.量子物理的研究。

凝聚态物理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量子物理的探索。

量子物理是描述微观领域物理行为的重要理论框架,研究量子物理,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自然界中的基本粒子行为。

3.超导、磁性、光电性等现象的研究。

凝聚态物理研究重点也包括几种特殊的凝聚态现象,比如超导现象、磁性现象、光电性现象等。

研究这些现象,可以为新型电子器件和材料领域的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实际应用中,凝聚态物理的成果也广泛应用于相关领域:1.半导体物理。

凝聚态物理在半导体行业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半导体器件是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部件,通过凝聚态物理学的认识和掌握,可以为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和性能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2.纳米科技。

凝聚态物理的研究成果为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帮助人们制造出更加高效的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

3.新型能源材料。

凝聚态物理的发现为新型能源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指引。

例如,铁电体材料的发现和了解,有可能会带来更加高效的能源转换材料。

总之,凝聚态物理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也是现代高科技领域的重要支柱学科。

凝聚态物理的研究成果为应用于半导体、光电、新能源等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nd.凝聚态物理学

4nd.凝聚态物理学

学科简介
凝聚态物理学涉及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在高新科技中起着 关键性作用,为发展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提供科学基础。
材 料 科 技 术
纳 米 科 技
凝聚态物理学
我校凝聚态学科的特色及优势
❖ 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主要支撑学科之一。 ❖ 以载能束和等离子体为主要技术手段,针对新型材料开展
– 考试科目:物理学一级学科考试科目; • 复试:物理学综合,侧重固体物理、热统和量子力学
– 2013年招生情况:直接攻博1人,校内推免2人,统考录取8人。 – 2014年计划招生人数:10-12人
❖ 就业
– 高新技术企业:通讯技术、半导体器件制造 • 华为、中芯国际、北京半导体所、大连Inter、LED公司等
❖ 铁电/铁磁薄膜材料(信息存储)
研究方向 新能源材料
❖ 储氢与燃料电池材料(清洁能源、电动汽车) ❖ 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 ❖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
研究方向 低维与纳米材料
❖ 石墨烯与二维单层材料(纳米电子学) ❖ 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 ❖ 团簇(磁存储、催化)
研究方向 载能束-材料相互作用
凝聚态物理专业介绍
学科简介
凝聚态物理学是当今物理学中最庞大、发展 最为迅速的分支学科。它建立在固体物理学 基础上,研究对象扩展至非晶、准晶、液体、 稠密气体、软物质等,主要任务是研究由大 量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组成 的凝聚态物质的结构、成分与其物理性能之 间的关联,揭示其内在的物理规律。
– 高校和科研单位 • 中科院化物所、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等
期待你的加入! 凝聚态物理专业
既有发挥你想像的空间, 又有拓展你实验能力的平台。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 近三年,在影响因子大于9的顶级刊物发表8篇论文。

广东物理类排名2000左右

广东物理类排名2000左右

广东物理类排名2000左右广东是中国的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拥有众多优秀的高校和研究机构。

在物理学领域,广东的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物理类排名大约在2000左右。

本文将介绍广东物理类排名2000左右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他们在物理学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成果。

广东物理类排名2000左右的高校包括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

这些高校在物理学领域都有一定的研究实力和学术影响力。

他们的物理学专业设置完善,拥有一批优秀的物理学教师和研究团队。

这些高校的物理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物理学人才。

在物理学研究方向方面,广东物理类排名2000左右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主要涉及凝聚态物理、光学与光学工程、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等领域。

凝聚态物理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广东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凝聚态物理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光学与光学工程是研究光的产生、传播、检测和应用的学科,广东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光学与光学工程领域也有一定的研究实力。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是研究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信息处理和计算的学科,广东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在这一领域进行了一些研究。

广东物理类排名2000左右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物理学领域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

例如,某高校的物理学院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拓扑绝缘体材料,为新型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某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光学与光学工程领域的研究中,成功地制备出了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材料,为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另外,某大学的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研究团队在量子计算领域的研究中,实现了一种新型的量子计算算法,提高了量子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和精确度。

总结起来,广东物理类排名2000左右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物理学领域有着一定的研究实力和学术影响力。

他们的物理学专业设置完善,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物理学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等(24个):名单略
6
浙江大学
A
14
上海大学
A
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7
清华大学
A
15
四川大学
A
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8
中山大学
A
16
北京师范大学
A
B+等(35个):南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苏州大学、湘潭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燕山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广西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聊城大学、温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
凝聚态物理(116)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南京大学
A+
9
山东大学
A
17
武汉大学
A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0
兰州大学
A
18
大连理工大学
A
3
复旦大学
A+
11
上海交通大学
A
19
湖南大学
A
4
北京大学
A+
12
郑州大学
A
20
重庆大学
A
5
吉林大学
A+
13
北京科技大学
A
21
华中科技大学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等(34个):宁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宁波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广州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扬州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湖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首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三峡大学、青岛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河海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